CN113439717A - 公鱼用钓竿 - Google Patents

公鱼用钓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9717A
CN113439717A CN202110276831.1A CN202110276831A CN113439717A CN 113439717 A CN113439717 A CN 113439717A CN 202110276831 A CN202110276831 A CN 202110276831A CN 113439717 A CN113439717 A CN 113439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shing line
fishing
main surfac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68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品田贵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ride Inc
Original Assignee
Globerid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eride Inc filed Critical Globerid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439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97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01K87/04Fishing-line guides on rods, e.g. tip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增多钓线导件的数量即可避免线接触的公鱼用钓竿。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公鱼用钓竿(1)具备:扁平状的竿杆(2),在具有规定的宽度W且在纵长方向X上延伸的同时,具有彼此面向相反侧的2个主表面(2a、2b);及多个钓线导件(4),被安装在竿杆(2)的主表面(2a)上,对钓线进行导向。在竿杆(2)的主表面(2a、2b)上,贯穿竿杆(2)而设置有开口(6),以便在竿杆(2)的挠曲时,使穿过钓线导件(4)而被导向的钓线释放,不会与竿杆(2)接触。

Description

公鱼用钓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钓公鱼的公鱼用钓竿。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能够感知小鱼即公鱼的轻微的咬钩,用于钓公鱼的公鱼用钓竿(公鱼竿)是通过将由合成树脂或者玻璃纤维构成的弹性体形成为薄壁扁平结构而形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如此,通过形成为薄壁扁平状,可在抑制竿的横向振摆的同时,提高竿顶灵敏度,从而能够便于掌握公鱼的轻微的咬钩。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826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这样的公鱼用钓竿是在其基端侧与卷线装置结合的同时,安装有对从卷线装置放出的钓线进行导向的钓线导件而成,但由于如前所述形成扁平实体且非常柔软,因此在作为卷线装置而使用有抛饵式卷线器的情况(因此钓线导件向上时)下,在竿的挠曲时,穿过钓线导件中而被导向的钓线会碰到(接触)竿表面,容易产生所谓的线接触。这样的线接触可能会带来下述这样的不便的情况,即,钓线对竿表面进行摩擦,因该摩擦而导致损伤竿,或者因钓线咬入这样的伤痕,而导致钓线断裂等。
为了避免这样的线接触,可考虑增加安装在竿上的钓线导件的个数,以便通过钓线导件的导向支撑来使钓线不与竿表面接触。然而,当增加钓线导件的个数时,则不仅是钓线导件的重量,而且用于将钓线导件固定到竿上的绑线的量(线重量)也会增大,由此,存在有无法实现所希望的理想的竿的状态(弯曲状态)的情况。此外,当钓线导件的数量较多时,则制造成本增大,钓线容易缠住钓线导件而产生缠线,并且会因钓线导件而变得容易受风,因此,会导致竿顶的振动无法停止而难以判断鱼的上钩。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增多钓线导件的数量即可避免线接触的公鱼用钓竿。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公鱼用钓竿,具备:扁平状的竿杆,在具有规定的宽度并在纵长方向上延伸的同时,具有彼此面向相反侧的2个主表面;及多个钓线导件,被安装在该竿杆的所述主表面上,对钓线进行导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竿杆的所述主表面上,贯穿所述竿杆而设置有开口,以便在所述竿杆的挠曲时,使穿过所述钓线导件而被导向的钓线释放,不会与所述竿杆接触。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竿杆的主表面上,以贯穿竿杆的方式设置有开口,以便在竿杆的挠曲时,使穿过钓线导件而被导向的钓线释放,不会与竿杆接触,因此即使在钓法上作为卷线装置而使用有抛饵式卷线器(因而钓线导件向上时)时,在竿杆的挠曲时,钓线也会被开口释放而不会与竿杆相碰(不产生线接触)。因此,可避免钓线对竿表面进行摩擦导致因该摩擦而损伤竿这样的情况或者钓线咬入这样的伤痕而导致钓线断裂的情况。
此外,由于如此钓线被开口释放而防止了线接触,因此无需为了防止线接触而增加钓线导件的个数,因而,可实现轻量化,可减少缠线,同时也可降低制造成本,并且也可便于实现所希望的理想的竿的状态(弯曲状态)。此外,由于可减少容易受风的钓线导件的个数,因此也可避免因竿顶的振动而导致难以判断鱼的上钩的情况。即,根据上述构成,可提供一种无需增多钓线导件的数量即可避免线接触的划时代的公鱼用钓竿。另外,在本发明中,公鱼用钓竿是指,具有带有钓线释放开口的竿杆和钓线导件的所有形态的钓竿。即,本发明的公鱼用钓竿例如包含在竿杆的基部上具有卷线装置的形态的钓竿、不具有卷线装置的公鱼用竿稍节单体、包含这样的竿稍节的竿杆的组等。
此外,在上述构成中,开口通常被设置在纵长方向上相邻的钓线导件彼此之间。通过在竿杆与钓线可接触的区域即钓线导件间的区域内设置开口,可有效地且切实地防止钓线与竿杆的接触。
此外,在上述构成中,优选在竿杆的挠曲时,开口以使钓线从竿杆的一方的主表面侧朝向其相反的另一方的主表面侧导出的方式释放钓线。如此,如果能够通过开口在广范围内大幅释放钓线,则即使在将钓线导件间的距离确保成较大从而减少了钓线导件的数量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竿杆的挠曲较大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开口切实地释放钓线,以便不会与竿杆接触。
此外,在上述构成中,优选钓线导件具有从竿杆的一方的主表面朝向该主表面所面向的一侧延伸的第1钓线导件,与该第1钓线导件在竿顶侧相邻的第2钓线导件及位于比其更靠竿顶侧的全部的钓线导件则从竿杆的另一方的主表面朝向该主表面所面向的一侧延伸,且在第1钓线导件和第2钓线导件之间设置有开口。如此,根据钓线导件的方向在沿着纵长方向的规定位置上分界反转的反转配置形态,仅通过在第1钓线导件和第2钓线导件之间设置开口,换言之,即使不在比第2钓线导件更靠竿顶侧设置开口,也可切实地防止线接触,因而,可减少开口的数量,其结果可抑制与开口相伴的竿杆的强度的下降。
此外,在上述构成中,优选在开口所处位置的竿杆的部位上,在其宽度方向的两端上设置加强筋。由此,可通过加强筋来补偿与开口相伴的竿杆的强度下降,确保所希望的竿杆强度。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一种无需增多钓线导件的数量即可避免线接触的公鱼用钓竿。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鱼用钓竿,(a)是公鱼用钓竿的侧视图,(b)是公鱼用钓竿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公鱼用钓竿的竿杆的挠曲状态的侧视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鱼用钓竿,(a)是公鱼用钓竿的侧视图,(b)是公鱼用钓竿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公鱼用钓竿的竿杆的挠曲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具有加强筋的公鱼用钓竿的竿杆的沿着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公鱼用钓竿;2-竿杆;2a-第1主表面;2b-第2主表面;4、4A、4B、4C、4D-钓线导件;6-开口;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表示有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鱼用钓竿1。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鱼用钓竿1具备:竿杆2,具有规定的宽度W,且在纵长方向X上延伸;及多个(图中为4个)钓线导件4,被安装在竿杆2,对钓线L(参照图2)进行导向。竿杆2在形成为薄壁扁平形状以便抑制横向振摆来提高其灵敏度(容易感知公鱼的上钩)的同时,具有彼此面向相反侧的2个主表面即图中面向上方的第1主表面2a及图中面向下方的第2主表面2b以及侧面2c、2d,且在第1主表面2a上,彼此隔着规定的间隔而安装有钓线导件4。
竿杆2的基端侧(竿尾侧;图1的右端侧)2e与未图示的卷线装置结合。该卷线装置既可以构成公鱼用钓竿1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与公鱼用钓竿1分开。在卷线装置与公鱼用钓竿1分开的情况下,公鱼用钓竿1也可以构成竿稍单体。即,公鱼用钓竿1成为竿稍节。另外,卷线装置具有卷收钓线L(参照图2)的卷线部,既可以为电动卷收式,或者也可以为,形成为首节竿并安装有钓鱼用卷线器的构成。从卷线部放出的钓线L被前述的钓线导件4导向而被引导向竿顶侧。
虽然竿杆2例如也可以通过将在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强化纤维中浸渍有合成树脂的片状的部件多枚层叠,对其加热成形,来形成各片状的部件呈层状密合的扁平结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对由玻璃纤维强化塑料(GFRP)构成的棒状的原材料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扁平状。此外,竿杆2以从竿顶侧朝向竿尾侧而宽度逐渐变宽的方式形成为锥形(当然,也可以在全长上宽度恒定),其基端部(竿尾侧部分)也可以从竿顶侧朝向竿尾侧逐渐变厚而例如形成为圆柱状。
此外,各钓线导件4例如是将由不锈钢合金、铝合金等构成的线条部件(线径例如为1mm~3mm)折弯卷绕而形成,并具有穿通钓线L的圆环状的导向部、从该导向部延伸的一对脚部、从各脚部延伸且被固定在竿杆2上的固定部。在这种情况下,前述导向部是通过将线条部件卷绕成螺旋状(例如1圈~多圈)而形成,前述脚部从该巻回部的两端起朝向竿杆2的第1主表面2a延伸。此外,前述固定部是通过用固定线将该固定部缠绕固定于竿杆2并利用树脂来保持固定状态而形成。
此外,在竿杆2的主表面2a、2b上,贯穿竿杆2而设置有开口6,以便在如图2所示的竿杆2的挠曲时(实际上是在作为卷线装置而使用有抛饵式卷线器的(因此钓线导件4向上时)挠曲时),使穿过钓线导件4而被导向的钓线L释放,不会与竿杆2接触。开口6被设置在纵长方向X上相邻的任意的钓线导件4、4彼此之间。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全部的钓线导件4、4彼此之间都设置有开口6。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6形成为长方形,但开口6也可以以沿着竿杆2的形状的方式,并以从竿顶侧朝向竿尾侧而宽度逐渐变宽的方式形成锥形。另外,开口6可通过对竿杆2例如实施机械加工来形成。
此外,如图2所明示,开口6以下述长度及宽度而延伸存在,即,在竿杆2的挠曲时,会使钓线L从竿杆2的第1主表面2a侧朝向其相反的第2主表面2b侧或者从竿杆2的第2主表面2b侧朝向其相反的第1主表面2a侧导出的可进行释放的长度及宽度。另外,可根据所要求的竿的状态(弯曲状态)等来分别确定开口6的具体的宽度、长度、形成位置、数量、形状。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竿杆2的主表面2a、2b上,以贯穿竿杆2的方式设置有开口6,以便在竿杆2的挠曲时,使穿过钓线导件4而被导向的钓线L释放,不会与竿杆2接触,因此即使在钓法上作为卷线装置而使用有抛饵式卷线器(因而钓线导件4向上时)时,在竿杆2的挠曲时,如图2所示,钓线L也会被开口6释放(虽然在图2中,最靠竿尾侧的开口6与钓线L的释放无关,但如果竿杆2从图2的状态起发生更大地挠曲,则最靠竿尾侧的开口6也会与钓线L的释放相关),从而不会与竿杆2相碰(不会产生线接触)。因此,可避免钓线L对竿表面进行摩擦导致因该摩擦而损伤竿的情况或者因钓线L咬入这样的伤痕而导致钓线L断裂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如此钓线L被开口6释放而防止了线接触,因此无需为了防止线接触而增加钓线导件4的个数,因而,可实现轻量化,可减少缠线,同时也可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还可便于实现所希望的理想的竿的状态(弯曲状态)。此外,由于可减少容易受风的钓线导件4的个数,因此也可避免因竿顶的振动而导致难以判断鱼的上钩这样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竿杆2的挠曲时,如图2所示,开口6在广范围内大幅释放钓线L,所述广范围为,会使钓线L从竿杆2的一方的主表面2a(2b)侧朝向其相反的另一方的主表面2b(2a)侧导出的广范围,因此即使在将钓线导件4、4间的距离确保成较大从而减少了钓线导件4的数量情况下,或者即使在竿杆2的挠曲较大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开口6切实地释放钓线L,以便不会与竿杆2接触。
图3及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鱼用钓竿1A。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鱼用钓竿1A上,钓线导件4具有从竿杆2的一方的第1主表面2a朝向该主表面2a所面向的一侧(图3的上侧)延伸的第1钓线导件4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钓线导件4A在竿顶侧相邻的第2钓线导件4B及位于比其更靠竿顶侧的全部的钓线导件4C、4D均从竿杆2的另一方的第2主表面2b朝向该主表面2b所面向的一侧(图3的下侧)延伸。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第1钓线导件4A和第2钓线导件4B之间设置有开口6。另外,除此之外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此,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导向反转位置的基准的第1钓线导件4A是处于最靠基端侧(竿尾侧)的钓线导件,但根据所要求的竿的状态等,除位于最靠竿顶的钓线导件以外,任意的钓线导件均可为第1钓线导件4A。
如此,根据钓线导件的方向在沿着纵长方向的规定位置上分界反转的本实施方式的反转配置构成,仅通过在第1钓线导件4A和第2钓线导件4B之间设置开口6,换言之,即使不在比第2钓线导件4B更靠竿顶侧设置开口6,如图4所示,由于使包含第2钓线导件4B的竿顶侧的全部的钓线导件4C、4D取向于竿杆2的挠曲方向,因此也可切实地防止线接触,因而,可减少开口6的数量,其结果可抑制与开口6相伴的竿杆2的强度的下降。
另外,通过设置如图5及图6所示的加强筋8,可补偿与开口6的形成相伴的竿杆2的强度下降。图5所示的加强筋8被设置在开口6所处位置的竿杆2的部位上且竿杆2的宽度W方向的两端上,以从竿杆2的宽度W方向端缘起分别朝向第1主表面2a所面向的方向及朝向第2主表面2b所面向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延伸存在。图6所示的加强筋8被设置在开口6所处位置的竿杆2的部位上且竿杆2的宽度W方向的两端上,以从竿杆2的宽度W方向端缘起仅朝向第2主表面2b所面向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延伸存在。然而,设置加强筋8的位置不局限于此,可在竿杆2的任意的位置上设置加强筋8。通过在规定的位置上设置这样的加强筋8,可确保所希望的竿杆强度。
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实施各种变形。例如,虽然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有规定的数量及形状的钓线导件、竿杆、开口,但竿杆的形状、钓线导件的形状及数量以及开口的宽度、长度、形成位置、数量、形状可任意设定。

Claims (5)

1.一种公鱼用钓竿,具备:扁平状的竿杆,在具有规定的宽度并在纵长方向上延伸的同时,具有彼此面向相反侧的2个主表面;及多个钓线导件,被安装在该竿杆的所述主表面上,对钓线进行导向,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竿杆的所述主表面上,贯穿所述竿杆而设置有开口,以便在所述竿杆的挠曲时,使穿过所述钓线导件而被导向的钓线释放,不会与所述竿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鱼用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被设置在纵长方向上相邻的钓线导件彼此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鱼用钓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竿杆的挠曲时,所述开口以使钓线从所述竿杆的一方的主表面侧朝向其相反的另一方的主表面侧导出的方式释放钓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公鱼用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钓线导件具有从所述竿杆的一方的主表面朝向该主表面所面向的一侧延伸的第1钓线导件,与该第1钓线导件在竿顶侧相邻的第2钓线导件及位于比其更靠竿顶侧的全部的钓线导件则从所述竿杆的另一方的主表面朝向该主表面所面向的一侧延伸,且在所述第1钓线导件和所述第2钓线导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公鱼用钓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所处位置的所述竿杆的部位上,在其宽度方向的两端上设置有加强筋。
CN202110276831.1A 2020-03-26 2021-03-15 公鱼用钓竿 Pending CN1134397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5961 2020-03-26
JP2020055961A JP7376403B2 (ja) 2020-03-26 2020-03-26 ワカサギ用釣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9717A true CN113439717A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08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6831.1A Pending CN113439717A (zh) 2020-03-26 2021-03-15 公鱼用钓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76403B2 (zh)
CN (1) CN11343971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35408A (ja) * 2002-02-21 2003-08-26 Johshuya Co Ltd 釣 竿
EP1530898A1 (en) * 2003-11-06 2005-05-18 Luca Pirazzini Carbon fiber fishing rod element crossed slidingly by a fishing line or elastic of any type
JP2011182670A (ja) * 2010-03-05 2011-09-22 Shimano Inc 釣竿
CN102754625A (zh) * 2011-04-26 2012-10-31 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钓竿
CN205018107U (zh) * 2015-09-15 2016-02-10 慈溪宗汉瑞尔渔具厂 一种台钓竿竿梢
CN206078699U (zh) * 2016-06-29 2017-04-12 管浩 一种改进导线模式的钓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43714A (en) * 1930-05-16 1932-02-02 Harry E Fuller Fishing rod
US6016621A (en) * 1997-10-08 2000-01-25 Maeda; Masashi Fishing rod
JP4771488B2 (ja) 2008-02-29 2011-09-14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竿
JP5443258B2 (ja) * 2010-05-10 2014-03-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糸ガイド及び釣竿
JP6738756B2 (ja) 2017-03-24 2020-08-12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竿用の竿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35408A (ja) * 2002-02-21 2003-08-26 Johshuya Co Ltd 釣 竿
EP1530898A1 (en) * 2003-11-06 2005-05-18 Luca Pirazzini Carbon fiber fishing rod element crossed slidingly by a fishing line or elastic of any type
JP2011182670A (ja) * 2010-03-05 2011-09-22 Shimano Inc 釣竿
CN102754625A (zh) * 2011-04-26 2012-10-31 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钓竿
CN205018107U (zh) * 2015-09-15 2016-02-10 慈溪宗汉瑞尔渔具厂 一种台钓竿竿梢
CN206078699U (zh) * 2016-06-29 2017-04-12 管浩 一种改进导线模式的钓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76403B2 (ja) 2023-11-08
JP2021153453A (ja)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19448B1 (ja) 釣り糸ガイド、釣り糸ガイドの製造方法及び釣り糸ガイドを備える釣り竿
TW418069B (en) Line guide of fishing rod and fishing rod
CN113439717A (zh) 公鱼用钓竿
KR100235776B1 (ko) 낚싯대용 도사환
KR100235775B1 (ko) 낚시대용 도사환
JP5443258B2 (ja) 釣糸ガイド及び釣竿
US20100236128A1 (en) Roller fishing line guide for a fishing rod
JP5576677B2 (ja) 釣竿
JP6161672B2 (ja) 振出竿用ラインガイド及び振出竿
JPH09191800A (ja) 釣竿用ガイド
JP6738756B2 (ja) 釣竿用の竿体
JP3976172B2 (ja) 釣糸ガイドを備えた釣竿
JP5199027B2 (ja) 釣竿
CN117678581A (zh) 钓线引导件以及钓竿
JPH0514778Y2 (zh)
JP3691038B2 (ja) 釣糸補助ガイド装置
JP3652090B2 (ja) 釣糸ガイドを装着した釣竿と釣糸ガイド
JP3727386B2 (ja) 釣竿の穂先
JP4539942B2 (ja) 釣糸ガイド
JP7119156B1 (ja) 釣り竿
KR200487043Y1 (ko) 베이트 릴 낚싯대의 낚싯줄 안내 구조
JP4822930B2 (ja) 伸縮自在な釣り用天秤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釣り用仕掛け
JP4919346B2 (ja) 伸縮式振出竿
JP3346527B2 (ja) 中通し釣竿
US1258804A (en) Line-guide for fishing-re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