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7383A - 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7383A
CN113397383A CN202110636127.2A CN202110636127A CN113397383A CN 113397383 A CN113397383 A CN 113397383A CN 202110636127 A CN202110636127 A CN 202110636127A CN 113397383 A CN113397383 A CN 113397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ox body
heater
middle gea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61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97383B (zh
Inventor
袁春
袁筱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361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97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97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7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97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7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包括茶吧本体,所述茶吧本体内设有内部隔断,所述内部隔断将所述茶吧本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排水仓、储水仓和若干置物仓,所述上壳体内设有沥水板,所述上壳体顶部还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上一角连接有旋转水龙头,所述旋转水龙头连通储水仓,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旋转水龙头电性连接。此茶吧机采用新型SMC材料压制成型,产品强度高,重量轻,防腐、抗老化好,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尺寸。

Description

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吧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
背景技术
传统茶吧机都是大理石或者不锈钢制成,材料成本高。同时对于家用的茶吧机,在日常使用时需要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茶吧机的位置进行移动、更换,而大理石或不锈钢作为制造材料使得成品重量大,不易搬动,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包括:茶吧本体,所述茶吧本体内设有内部隔断,所述内部隔断将所述茶吧本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排水仓、储水仓和若干置物仓,所述上壳体内设有沥水板,所述上壳体顶部还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上一角连接有旋转水龙头,所述旋转水龙头连通储水仓,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旋转水龙头电性连接,所述茶吧本体、内部隔断均采用高强度SMC材料压制成型。
优选地,所述茶吧本体顶部设有若干容置槽,所述置物仓内活动连接有抽屉,所述旋转水龙头可以旋转360度。
优选地,所述抽屉采用高强度SMC材料压制成型。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内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设有连通外部的开口,所述第一腔体内沿着所述第一腔体的内侧壁还设有凸台;
所述凸台的一侧连接在所述第一腔体内侧壁,所述凸台的另一侧朝向所述第一腔体中心;
所述沥水板有若干个,每个所述沥水板上均设有若干第二排水孔;
所述沥水板通过所述凸台搭接在所述第一腔体内;
所述内部隔断上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排水孔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排水仓内;
所述内部隔断上还设有上水孔,所述上水孔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旋转水龙头的上水端,所述上水孔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储水仓内。
优选地,所述储水仓内设有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
所述第一箱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箱体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连接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水源,第二连接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
所述第一连接管路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保证水只能通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留至所述第一箱体内,所述第二连接管路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保证水只能由所述第一箱体留至所述第二箱体;
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依次排布的第一净化装置、第二净化装置和第三净化装置,所述第一净化装置、第二净化装置和第三净化装置均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内;
所述第一净化装置用于除去水中较大颗粒的悬浮物、泥沙、杂质;
所述第二净化装置用于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游离性余氯、胶体、微粒、微生物、金属离子及脱色;
所述第三净化装置用于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
上水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箱体内,所述上水管路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上水孔后连通至所述旋转水龙头,所述上水管路内设有压力泵。
优选地,所述排水仓内设有废水箱,第一排水管路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排水孔连通至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排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废水箱内,所述废水箱底部还连通第二排水管路的一端,所述第二排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控水阀门;
所述废水箱顶部设有过筛装置,所述过筛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连接件与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
大齿轮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大齿轮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滑动连接卡块的一端,所述卡块的另一端固定在转盘的一侧,所述转盘的另一侧通过轴承连接第一固定轴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中部还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侧壁;
所述转盘连接所述卡块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卡槽后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轮;
第二传动轮与所述卡块位于所述转盘不同的两侧;
所述箱体内设有齿面相对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分别与所述大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第一齿条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内,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侧壁,所述第一齿条上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
所述第二齿条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内,所述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侧壁,所述第二齿条上设有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
第二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侧壁,所述第二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位于所述大齿轮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一侧;
第二传动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件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三传动轮后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块上;
第三传动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三传动连接件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三传动轮后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块上;
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刷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刷杆的另一端所述废水箱内且固定有第二刷头;
所述大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刷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刷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废水箱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刷头;
所述第一刷头和所述第二刷头与过滤板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储水仓内设有储水桶和防倾倒装置,所述防倾倒装置包括关于所述储水桶对称布置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
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套筒,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中部通过滑轮轴转动连接电动绳轮,第一连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另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牵引绳的一端,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在所述电动绳轮上缠绕若干圈后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杆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一端;
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外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伸入第一导向套筒的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套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
所述第一导向套筒内还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板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伸入所述第一导向套筒内的一端;
所述第一导向杆伸出所述第一导向套筒外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连杆伸出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外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伸入第二连接套筒的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第四连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另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外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导向套筒的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套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
所述第二导向套筒还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板上,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伸入所述第二导向套筒内的一端;
所述第二导向杆伸出所述第二导向套筒外的部分套设有第四弹簧;
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储水仓底部;
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储水仓底部;
所述第二组件与所述第一组件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组件中的所述第四连杆伸出所述第一组件中的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组件中的所述第三连杆伸出所述第二组件中的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组件中的所述第一连杆伸出所述第一组件中的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组件中的所述第二连杆伸出所述第二组件中的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中的所述电动绳轮同步动作;
所述第一卡板远离所述第一导向套筒的一侧设有第一力传感器;
所述第二卡板远离所述第二导向套筒的一侧设有第二力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上还设有配套使用的盛水装置,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加热;
所述盛水装置内设有重量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
所述重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水装置中盛放的水的重量;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水装置中盛放的水的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水装置的温度;
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的高度;
当所述加热器开始工作后,先以设定的初始加热功率工作对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加热,在所述加热器将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加热至目标温度这一过程中,所述控制器在每个设定的计算周期结束时,对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进行自动调节,将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调节至目标功率Pm
Pm=P1+P2,其中,
Figure BDA0003105780620000061
Figure BDA0003105780620000062
式中,t为所述计算周期的时长;C1为所述盛水装置的材料的比热容;C2为水的比热容;m1为所述盛水装置的重量;m2为所述重量传感器的检测值;S1为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部与所述盛水装置的接触面积;G为所述水位传感器的检测值;D1为所述盛水装置的材料的导热系数;W1为本次计算周期开始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W2为所述加热器需要将所述盛水装置内的水加热至的目标加热温度;Q1为本次计算周期开始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Q2为本次计算周期结束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
优选地,所述排水仓内设有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连通排水管路的一端,所述排水管路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排水孔后连通所述上壳体内,所述集水装置内设有中部齿轮以及关于所述中部齿轮对称布置的两个传动齿条;
所述中部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固定轴的一端,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集水装置内侧壁,所述固定轴沿竖直方向布置,两个所述传动齿条的齿侧均与所述中部齿轮啮合,两个所述传动齿条的另一侧均滑动连接在所述集水装置内侧壁;
所述传动齿条以及所述中部齿轮的底部均连接有若干清洁刷;
所述集水装置内还设有水平布置的滤网,所述滤网位于所述中部齿轮下侧且所述滤网的上侧与所述清洁刷相接触;
所述集水装置内还设有:
力检测装置,所述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中部齿轮在与所述传动齿条作用时,所述中部齿轮的齿面所受的力;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报警器和所述力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力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
首先,所述控制装置计算所述中部齿轮的损耗影响参数O1
Figure BDA0003105780620000071
b1为所述中部齿轮的材料的弹性模量;a1为所述中部齿轮的材料的泊松比;b2为所述传动齿条的材料的弹性模量;a2为所述传动齿条的材料的泊松比;K为所述中部齿轮的齿宽;Z为所述中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S为所述中部齿轮的齿数;α为所述中部齿轮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根据齿轮精度取值,取1.4;β为所述中部齿轮的齿间载荷分布系数,根据齿轮精度取值,取1;N为所述中部齿轮传递的扭矩;X为载荷作用于所述中部齿轮齿顶时的应力修正系数,取4;M为所述中部齿轮的模数;π为常数,取3.14;
接着,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计算出的所述中部齿轮的损耗影响参数O1结合所述力检测装置的检测值计算所述中部齿轮的工作受力σ;
Figure BDA0003105780620000072
K为传动比;F为所述力检测装置的检测值;
当计算出的所述中部齿轮的工作受力σ大于设定的额定受力值的1.15倍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提示。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过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C-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防倾倒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防倾倒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防倾倒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集水装置的中部齿轮与传动齿条的连接示意图。
1、茶吧本体;101、上壳体;102、下壳体;103、容置槽;104、第一腔体;105、凸台;2、内部隔断;201、第一排水孔;202、上水孔;3、置物仓;301、抽屉;4、排水仓;401、废水箱;402、第一排水管路;403、第二排水管路;404、过滤板;405、驱动装置;406、第一传动轮;407、转盘;408、第二传动轮;409、第一传动连接件;410、卡块;411、第二转轴;412、大齿轮;413、卡槽;414、第一齿条;415、第一导轨;416、第三传动轮;417、第二传动连接件;418、第三传动连接件;419、第一固定块;420、第二固定块;421、第二齿条;422、第二导轨;423、第三固定块;424、第四固定块;425、第一固定轴;426、第二固定轴;427、第一刷杆;428、第二刷杆;429、第一刷头;430、第二刷头;5、储水仓;501、第一箱体;502、第二箱体;503、第一连接管路;504、第二连接管路;505、第一净化装置;506、第二净化装置;507、第三净化装置;508、上水管路;509、第一组件;510、第二组件;6、控制器;7、加热器;8、旋转水龙头;9、沥水板;901、第二排水孔;10、储水桶;11、第一连接套筒;12、滑轮轴;13、电动绳轮;14、牵引绳;15、第一连杆;16、第二连杆;17、第一导向杆;18、第一导向套筒;19、第一弹簧;20、第一卡板;21、第二弹簧;22、第二连接套筒;23、第三连杆;24、第四连杆;25、第二导向杆;26、第二导向套筒;27、第三弹簧;28、第二卡板;29、第四弹簧;30、第一伸缩杆;31、第二伸缩杆;32、中部齿轮;33、传动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如图1-4以及图7所示,包括:茶吧本体1,所述茶吧本体1内设有内部隔断2,所述内部隔断2将所述茶吧本体1分为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所述下壳体102内设有排水仓4、储水仓5和若干置物仓3,所述上壳体101内设有沥水板9,所述上壳体101顶部还设有加热器7,所述加热器7上一角连接有旋转水龙头8,所述旋转水龙头8连通储水仓5,控制器6分别与所述加热器7和所述旋转水龙头8电性连接,所述茶吧本体1、内部隔断2均采用高强度SMC材料压制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储水仓5用于存放饮用水,通过控制器6发出控制指令可以将储水仓5中的饮用水可以注入旋转水孔头中,并通过旋转水龙头8注入盛水器具中,接着将盛水器具放置在加热器7上,对盛水器具中的水进行加热;
使用时,沥水板9上可以放置水杯、茶叶筒、茶具等,进行洗茶、清洗水杯等动作时,会产生废水,可以直接将废水倒在沥水板9上,废水会通过沥水板9流入上壳体101内,使得沥水板9上保持无水状态,在实现接水、热水、倒弃废水动作都可以在同一位置完成时,还保证沥水板9上的物品不会被废水浸泡,避免积水浸泡沥水板9上的物品影响使用感受;
控制器6对旋转水龙头8以及加热器7的工作发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旋转水孔头的出水的启停以及加热器7的开关;
茶吧本体1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具体的,其剖面可以为图5或图7所示结构,也可以为其他包含排水仓4、储水仓5和置物仓3的组合结构;
传统茶吧机都是大理石或者不锈钢制成,此类产品重量大,不易搬动,并且材料成本高;本发明的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采用高强度SMC材料压制成型,产品强度高,重量轻,防腐、抗老化好。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3所示,所述茶吧本体1顶部设有若干容置槽103,所述置物仓3内活动连接有抽屉301,所述旋转水龙头8可以旋转360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茶吧本体1的顶部设置的若干容置槽103可以用于盛放茶杯,通过容置槽103的设置,将茶杯的底部置于容置槽103内,对茶杯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了意外碰撞导致茶杯掉落,保证了使用安全性;通过设置若干置物仓3,可以安装抽屉301用于收纳物品,便于使用;旋转水龙头8可以旋转360度,也可以定点旋转,或根据需要设定旋转角度及旋转度数;使用时,通过控制器6发出加水指令,控制器6控制旋转水龙头8旋转至目标位置,图2所示,图中,旋转水龙头8的出水位置位于加热器7正上方,可以在旋转水龙头8上配置视觉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的检测反馈给控制器6,对旋转水龙头8下是否放置有盛水器具进行判断,当传感器判断结果为旋转水龙头8下有盛水器具时,旋转水孔头向盛水器具中注水至目标量(控制器6设定每次出水为定量出水),如果注水过程未完成,但盛水器具已满,在注水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器6发出指令,中断注水过程;当传感器判断结果为旋转水龙头8下无盛水器具时,控制器6控制旋转水龙头8不出水,避免水在没有盛水装置接收的情况下流出,使得加热器7等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中的其他构件浸水造成短路等意外发生;且当传感器判断结果为旋转水龙头8下无盛水器具,旋转水龙头8不出水,但若实际为有盛水器具时,可以通过控制器6发出控制指令,手动控制旋转水龙头8出水;还可以手动转动旋转水龙头8至目标位置,接着,进行上水动作(上水动作为使用盛水器具接收旋转水孔头的出水),由于旋转水龙头8可以360旋转,当需要向锅、盆等较大的盛水器具内接水时,将旋转水龙头8的排水端旋转至茶吧本体1外侧,接着通过控制器6发出注水指令,即可接水;
综上,可以适应多种使用情况,便于使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抽屉301采用高强度SMC材料压制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采用高强度SMC材料压制成型的抽屉301,具有强度高,重量轻,防腐、抗老化好的性能,减轻了产品的整体重量,且不影响其使用性能,保证长时间使用情况下仍然可以坚固耐用。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2-4所示,所述上壳体101内设有第一腔体104,所述第一腔体104远离所述下壳体102的一侧设有连通外部的开口,所述第一腔体104内沿着所述第一腔体104的内侧壁还设有凸台105;
所述凸台105的一侧连接在所述第一腔体104内侧壁,所述凸台105的另一侧朝向所述第一腔体104中心;
所述沥水板9有若干个,每个所述沥水板9上均设有若干第二排水孔901;
所述沥水板9通过所述凸台105搭接在所述第一腔体104内;
所述内部隔断2上设有第一排水孔201,所述第一排水孔201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腔体104内,所述第一排水孔201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排水仓4内;
所述内部隔断2上还设有上水孔202,所述上水孔202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旋转水龙头8的上水端,所述上水孔202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储水仓5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将废水倒在沥水板9上,废水通过沥水板9上的第二排水孔901留至第一腔体104内,并通过第一腔体104底部的第一排水孔201留至排水仓4内,对废水进行收集;
上壳体101内设置的第一腔体104用于盛放废水、排出废水,沥水板9通过第一腔体104内侧壁的凸台105搭接在第一腔体104内,沥水板9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一个整体的,形状大小与第一腔体104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大块整板,也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由多个小块沥水板9横向依次排布组成的,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当茶吧本体1的体积较小时,可以选择使用一个整体的大块沥水板9;当茶吧本体1的体积较大时,可以选择多个小块板拼接的沥水板9,多个沥水板9均可以单独取下;
对于体积较大的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其台面(水平方向面积)也比较大,如图3所示,沥水板9若采取与第一腔体104相同大小,在需要取下沥水板9对第一腔体104内部进行清理时,由于沥水板9的体积较大,在取下时就会比较麻烦,不方便,故,可以采用图2中所示的多个小块沥水板9组合的方式,小块沥水板9方便安装或取下,更加便于使用。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4、图8所示,所述储水仓5内设有第一箱体501和第二箱体502;
所述第一箱体50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箱体502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连接管路50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连接管路503的另一端连接水源,第二连接管路50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连接管路50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
所述第一连接管路503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保证水只能通所述第一连接管路503留至所述第一箱体501内,所述第二连接管路504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保证水只能由所述第一箱体501留至所述第二箱体502;
所述第一箱体501内设有依次排布的第一净化装置505、第二净化装置506和第三净化装置507,所述第一净化装置505、第二净化装置506和第三净化装置507均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501内;
所述第一净化装置505用于除去水中较大颗粒的悬浮物、泥沙、杂质;
所述第二净化装置506用于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游离性余氯、胶体、微粒、微生物、金属离子及脱色;
所述第三净化装置507用于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所述第三净化装置507;
上水管路508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箱体502内,所述上水管路508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上水孔202后连通至所述旋转水龙头8,所述上水管路508内设有压力泵。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使用时,第一连接管路503连通水源,向第一箱体501内注入水,进入第一箱体501内的水依次通过第一净化装置505、第二净化装置506、第三净化装置507过滤清洁后进入第二箱体502内,并通过水泵使得第二箱体502内的水可以注入旋转水龙头8;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保证水只能由所述第一箱体501留至所述第二箱体502,保证水质清洁;
所述第一净化装置505可以为石英砂滤料装置,利用石英砂以除去原水中较大颗粒的悬浮物、泥沙、杂质等,降低水的混浊度,而且还可以使水中的有机物质、细菌、病毒等随着浊度的降低而被大量去除,并为滤后消毒创造了良好条件;
所述第二净化装置506可以为活性炭过滤器,利用活性碳的吸附能力有效地吸附原水中的有机物、游离性余氯、胶体、微粒、微生物、某些金属离子及脱色等;
所述第三净化装置507可以为软化系统,此时,第三净化装置507内包含离子交换树脂,利用离子树脂的交换性能,除去原水中的钙镁离子,以达到防止结生水垢的作用;所述第三净化装置507还可以为加药系统,此时,第三净化装置507用于向第一箱体501内缓慢释放阻垢剂;
所述第一净化装置505、第二净化装置506和第三净化装置507均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501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所述第一净化装置505、第二净化装置506和第三净化装置507的净化功能会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减弱,由于其均或连接,当需要更换时,用于可以自行购买新的第一净化装置505、第二净化装置506和第三净化装置507进行更换,以保证使用效果;也可以使用桶装饮用水,此时,将上水管路508远离旋转水龙头8的一端放置在桶装饮用水的桶内即可;
综上,本发明的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可以直接接入市政供水,也可以使用桶装水;对于部分使用者来说,对饮用水的水质要求较高,市政供水的水质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当没有桶装水时,也可以选择将第一箱体501连通市政供水,通过第一箱体501内设置的第一净化装置505、第二净化装置506和第三净化装置507可以对水质进行改善,优化水质,使得满足使用者的饮用需求。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5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4-6所示,所述排水仓4内设有废水箱401,第一排水管路40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排水孔201连通至所述第一腔体104内,所述第一排水管路402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废水箱401内,所述废水箱401底部还连通第二排水管路403的一端,所述第二排水管路403的另一端设有控水阀门;
所述废水箱401顶部设有过筛装置,所述过筛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驱动装置405,所述驱动装置40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406,所述第一传动轮406通过第一传动连接件409与第二传动轮408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轮406和第二传动轮408可以为链轮或皮带轮,第一传动连接件409可以为链条或传动皮带;
当所述第一传动轮406和第二传动轮408为链轮时,所述第一传动连接件409为链条;
当所述第一传动轮406和第二传动轮408为皮带轮时,所述第一传动连接件409为传动皮带;
大齿轮412通过第二转轴411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大齿轮412上设有卡槽413,所述卡槽413内滑动连接卡块410的一端,所述卡块410的另一端固定在转盘407的一侧,所述转盘407的另一侧通过轴承连接第一固定轴425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轴425的中部还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408,所述第一固定轴425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侧壁;
所述转盘407连接所述卡块410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转轴411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41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卡槽413后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轮408;
第二传动轮408与所述卡块410位于所述转盘407不同的两侧;
所述箱体内设有齿面相对的第一齿条414与第二齿条421,所述第一齿条414、第二齿条421分别与所述大齿轮412啮合传动;
所述第一齿条414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415内,所述第一导轨415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侧壁,所述第一齿条414上设有第一固定块419和第二固定块420;
所述第二齿条421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422内,所述第二导轨422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侧壁,所述第二齿条421上设有第三固定块423和第四固定块424;
第二固定轴42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侧壁,所述第二固定轴426上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轮416,所述第三传动轮416位于所述大齿轮412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轮406的一侧;
第二传动连接件41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块419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件417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三传动轮416后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块423上;
所述第三传动轮416可以为双排链轮或双排皮带轮;
第三传动连接件41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块420上,所述第三传动连接件418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三传动轮416后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块424上;
所述第一导轨415和所述第二导轨42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刷杆428的一端,所述第二刷杆428的另一端所述废水箱401内且固定有第二刷头430;
所述大齿轮412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刷杆427的一端,所述第一刷杆427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废水箱401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刷头429;
所述第一刷头429和所述第二刷头430与过滤板404相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流入废水箱401的废水中包含茶叶等杂质时,当杂质堆积较多时,会堵塞过滤板404,使得废水堆积在过滤板404上,无法通过过滤板404留至废水箱401下部,当废水堆积过多就有废水通过排水管路反流至第一腔体104内的风险;
通过设置过筛装置,使用时,通过驱动装置405工作,带动第一传动轮406同步转动,第一传动轮406在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一传动连接件409带动第二传动轮408同步转动,第二传动轮408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转盘407同步转动,转盘407上的卡块410随转盘407转动,并且,由于卡块410滑动卡接在大齿轮412上的卡槽413内,故大齿轮412会随着转盘407的转动以第二转轴411为旋转中心转动,大齿轮412在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条414和第二齿条421同步运动,此时第一齿条414沿第一导轨415滑动,第二齿条421沿第二导轨422滑动,第二传动连接件417、第三传连接件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第一导轨415和第二导轨422上,且第二传动连接件417、第三传连接件的中部均绕在第三传动轮416上,通过齿轮齿条的配合特性可知,第一齿条414与第二齿条421在大齿轮412到的带动下运动的方向相反,当大齿轮412逆时针转动时,第一齿条414沿第一导轨415向左滑动,第二齿条421沿第二导轨422向右滑动时,第二传动连接件417与第三传动连接件418带动第三传动轮416逆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第二传动连接件417与第三传动连接件418均保持张紧状态,且通过第二传动连接件417、第三传动连接件418将第一导轨415与第二导轨422的运动趋势相匹配,起到辅助作用;
过筛装置中的第一刷头429和第二刷头430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与过滤板404反复接触,对过滤板404上的杂质集中吸附、收集,用户间隔一定时间对第一刷头429和第二刷头430进行清理或更换,无需频繁清理废水箱,便于处理;当废水箱401中的废水积攒较多时,通过第二排水管路403将废水排出即可。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6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9-12所示,所述储水仓5内设有储水桶10和防倾倒装置,所述防倾倒装置包括关于所述储水桶10对称布置的第一组件509和第二组件510;
所述第一组件509包括第一连接套筒11,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中部通过滑轮轴12转动连接电动绳轮13,第一连杆15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第二连杆16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另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5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一端固定连接牵引绳14的一端,所述牵引绳14的另一端在所述电动绳轮14上缠绕若干圈后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杆15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4的一端;
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4外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17的一端,所述第一导向杆17的另一端伸入第一导向套筒18的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套筒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20;
所述第一导向套筒18内还设有第一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9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板20上,所述第一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向杆17伸入所述第一导向套筒18内的一端;
所述第一导向杆17伸出所述第一导向套筒18外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弹簧21;
所述第二连杆16伸出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8外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杆23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23的另一端伸入第二连接套筒22的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第四连杆24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套筒22的另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套筒22的外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25的一端,所述第二导向杆25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导向套筒26的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套筒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28;
所述第二导向套筒26还设有第三弹簧27,所述第三弹簧2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板28上,所述第三弹簧2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向杆26伸入所述第二导向套筒22内的一端;
所述第二导向杆25伸出所述第二导向套筒26外的部分套设有第四弹簧29;
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30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杆30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储水仓5底部;
所述第二连接套筒2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31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3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储水仓5底部;
所述第二组件510与所述第一组件509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组件509中的所述第四连杆24伸出所述第一组件509中的所述第二连接套筒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组件510中的所述第三连杆23伸出所述第二组件510中的所述第二连接套筒22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组件509中的所述第一连杆15伸出所述第一组件509中的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组件510中的所述第二连杆16伸出所述第二组件510中的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组件509与所述第二组件510中的所述电动绳轮13同步动作;
所述第一卡板20远离所述第一导向套筒18的一侧设有第一力传感器;
所述第二卡板28远离所述第二导向套筒26的一侧设有第二力传感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储水仓5中放置储水桶10时,如果对所述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进行移动、搬迁或其他类似情况,则储水桶10有可能会倾斜甚至倾倒,导致储水桶10损坏致使其中的水漏出,通设置防倾倒装置可保证储水桶10在储水仓5中的位置固定,不会倾倒。
初始状态下,第一伸缩杆30与第二伸缩杆31处于缩短状态,将储水桶10放置在第一组件509与第二组件510中,第一伸缩杆30与第二伸缩杆31伸长,防倾倒装置的高度增高,到达储水桶10的中部位置,接着电动绳轮13启动,将其上的牵引绳14收紧,牵引绳14在收紧的同时带动第一连杆15与第二连杆16伸入第一连接套筒11的一端向第一连接套筒11的中心位置移动,第一组件509与第二组件510中的电动绳轮13同步运动,第二组件510中的第二连杆16向着第二组件510中的第一连接套筒11中心位置移动时,带动第一组件509中的第三连杆23向第一组件509中的第二连接套筒22的中心位置移动,故,第一组件509与第二组件510会随着电动绳轮13收紧牵引绳14而逐渐靠近,与此同时,第一弹簧19与第二弹簧21受压压缩变形,当第一组件509与第二组件510中的第一卡板20与第二卡板28接触到储水桶10,第一卡板20上的第一力传感器与第二卡板28上的第二力传感器受力,当第一力传感器与第二力传感器的检测值达到设定值时,电动绳轮13停止工作;
通过上述步骤,防倾倒装置将储水桶10抱紧,通过第一组件509与第二组件510对储水桶10起到有效支撑,且通过多点夹持分散受力,减少材料使用;通过第一力传感器与第二力传感器使得防倾倒装置对储水桶10的夹持力不会过大导致损伤储水桶10,也不会过小导致无法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
当需要将储水桶10取出时,首先电动绳轮13反向转动,放松其上的牵引绳14,第一弹簧19与第二弹簧21失去外力逐渐恢复原状,从而带动第一组件509与第二组件510恢复到初始状态,接着,第一伸缩杆30与第二伸缩杆31缩短至初始状态,接着,将储水桶10取出即可。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加热器7上还设有配套使用的盛水装置,所述加热器7用于对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加热;
所述盛水装置内设有重量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
所述重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水装置中盛放的水的重量;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水装置中盛放的水的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水装置的温度;
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的高度;
当所述加热器7开始工作后,先以设定的初始加热功率工作对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加热,在所述加热器7将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加热至目标温度这一过程中,所述控制器6在每个设定的计算周期结束时,对所述加热器7的加热功率进行自动调节,将所述加热器7的加热功率调节至目标功率Pm
Pm=P1+P2,其中,
Figure BDA0003105780620000201
Figure BDA0003105780620000202
式中,t为所述计算周期的时长;C1为所述盛水装置的材料的比热容,单位J/(kg·℃);C2为水的比热容,单位J/(kg·℃);m1为所述盛水装置的重量,单位kg;m2为所述重量传感器的检测值,单位kg;S1为所述加热器7的加热部与所述盛水装置的接触面积,所述接触面积为所述盛水装置的底部面积,单位m2;G为所述水位传感器的检测值,单位m;D1为所述盛水装置的材料的导热系数,单位W/(m·℃);W1为本次计算周期开始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单位℃;W2为所述加热器7需要将所述盛水装置内的水加热至的目标加热温度,,单位℃;Q1为本次计算周期开始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单位℃;Q2为本次计算周期结束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单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对盛水装置中盛放的水的温度进行检测,当盛水装置中的水的温度到达目标温度时,对加热器7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降低加热功率,当盛水装置中的水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并保持设定时间后,加热器7停止工作;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对盛水装置中的水的高度进行检测,当盛水装置中的水的高度超出设定高度时,旋转水孔头停止向盛水装置中注水,避免盛水装置中的水溢出,导致溢出的水洒落至加热器7从而导致加热器7有淋水短路的风险;具体使用时,启动加热器7对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进行加热动作时,所述加热器7先以设定的初始加热功率开始工作,加热器7对盛水装置中的水加热至目标温度的过程包含若干个计算周期,所述计算周期的时长根据需要设定,在所述加热器7将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加热至目标温度这一过程中,所述控制器在每个设定的计算周期结束时,对所述加热器7的加热功率进行自动调节,在每个计算周期结束时,根据刚结束的计算周期开始和结束时刻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计算,目标功率Pm=P1+P2,其中,P1表示质量m1的盛水装置和质量m2的水温度升高W2-W1所需功率,加热器7对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加热时,由于加热器7与水之间隔着盛水装置,故加热器7的加热功率不能完全传递给水,而是被盛水装置分担一部分,P2表示这部分功率的值,P1+P2即为加热器7的最优功率,随着加热过程的持续进行,盛水装置及其中的水的温度逐渐升高,目标功率Pm的值也逐渐变小;m1C1+m2C2表示盛水装置以及其中所盛放的水的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能量,W2-W1表示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的初始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Q2-Q1表示刚结束的计算周期内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的变化值,即刚结束的计算周期内所述盛水装置的温度的变化值(加热器7在加热水的同时也对盛水装置加热,故盛水装置在收到加热器7作用下,其温度也会发生变化),D1为所述盛水装置的热传递性能对加热盛水装置中的水的影响参数(加热器7在加热水的同时也对盛水装置加热,盛水装置与其中的水也会产生热交换),当盛水装置中的水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后,继续进行加热水的温度也不再变化,此时W2-W1=0,即P1=0,此时若Q2-Q1≠0,即P2≠0,加热器7的加热功率降低,但仍持续加热,盛水装置的温度上升至一定值时也不会继续变化,此时P2=0,当P1=0且P2=0时,加热器7停止工作。
综上,可以智能控制加热器7工作,避免忘记关闭电源导致加热器7持续工作烧干盛水装置中的水,甚至继续加热,干烧导致安全隐患。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8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排水仓4内设有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连通排水管路的一端,所述排水管路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排水孔201后连通所述上壳体101内,所述集水装置内设有中部齿轮32以及关于所述中部齿轮32对称布置的两个传动齿条33;
所述中部齿轮32的一端转动连接固定轴的一端,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集水装置内侧壁,所述固定轴沿竖直方向布置,两个所述传动齿条33的齿侧均与所述中部齿轮32啮合,两个所述传动齿条33的另一侧均滑动连接在所述集水装置内侧壁;
所述传动齿条33以及所述中部齿轮32的底部均连接有若干清洁刷;
所述集水装置内还设有水平布置的滤网,所述滤网位于所述中部齿轮32下侧且所述滤网的上侧与所述清洁刷相接触;
所述集水装置内还设有:
力检测装置,所述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中部齿轮32在与所述传动齿条33作用时,所述中部齿轮32的齿面所受的力;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报警器和所述力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力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
首先,所述控制装置计算所述中部齿轮32的损耗影响参数O1
Figure BDA0003105780620000231
b1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材料的弹性模量;a1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材料的泊松比;b2为所述传动齿条33的材料的弹性模量;a2为所述传动齿条33的材料的泊松比;K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齿宽;Z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分度圆直径;S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齿数;α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根据齿轮精度取值,取1.4;β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齿间载荷分布系数,根据齿轮精度取值,取1;N为所述中部齿轮32传递的扭矩;X为载荷作用于所述中部齿轮32齿顶时的应力修正系数,取4;M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模数;π为常数,取3.14;接着,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计算出的所述中部齿轮32的损耗影响参数O1结合所述力检测装置的检测值计算所述中部齿轮32的工作受力σ;
Figure BDA0003105780620000232
K为传动比;F为所述力检测装置的检测值;
当计算出的所述中部齿轮32的工作受力σ大于设定的额定受力值的1.15倍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使用时,中部齿轮32可以为自驱动齿轮,中部齿轮32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啮合的两个传动齿条33沿集水装置内侧壁滑动,通过中部齿轮32的正反转,使传动齿轮往复移动,中部齿轮32与传动齿条33带动清洁术与滤网产生相对移动,对滤网进行清理,防止滤网堵塞;
力检测装置对所述中部齿轮32以及传动齿条33作用时,所述中部齿轮32的齿面所受的力进行检测;所述控制装置先计算所述中部齿轮32的损耗影响参数O1,式中,
Figure BDA0003105780620000241
为所述中部齿轮32与所述传动齿条33的材料的性能参数对其损耗的影响系数,其中,2为与所述中部齿轮32啮合传动的传动齿条33的数量,中部齿轮32与相对的两个传动齿条33啮合,故为2,
Figure BDA0003105780620000242
表示所述中部齿轮32的齿型设计参数对其损耗的影响系数,αβ表示所述中部齿轮32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和齿间载荷分布系数对其损耗的影响系数;接着,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计算出的所述中部齿轮32的损耗影响参数O1结合所述力检测装置的检测值计算所述中部齿轮32的工作受力σ,对于齿轮传动,两个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为两齿轮直径的倒数的比,对于齿条来说直径是无穷大,故,对于齿轮齿条机构,传动比取无穷,式中,
Figure BDA0003105780620000243
表示齿轮齿条传动时传动比对齿轮齿条机构中齿轮的损耗的影响参数,由于设计时齿轮的额定受力比起最大可承受力要小,故,当计算出的所述中部齿轮32的工作受力σ等于设定的额定受力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不会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提示;当计算出的所述中部齿轮32的工作受力σ大于设定的额定受力值的1.15倍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提示,避免中部齿轮32在异常工作状态(受力过大导致齿损坏等)下损坏,通过报警提示使用者对其进行检查或更换,避免发生中部齿轮32损坏但未发现,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吧本体(1),所述茶吧本体(1)内设有内部隔断(2),所述内部隔断(2)将所述茶吧本体(1)分为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所述下壳体(102)内设有排水仓(4)、储水仓(5)和若干置物仓(3),所述上壳体(101)内设有沥水板(9),所述上壳体(101)顶部还设有加热器(7),所述加热器(7)上一角连接有旋转水龙头(8),所述旋转水龙头(8)连通储水仓(5),控制器(6)分别与所述加热器(7)和所述旋转水龙头(8)电性连接,所述茶吧本体(1)、内部隔断(2)均采用高强度SMC材料压制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吧本体(1)顶部设有若干容置槽(103),所述置物仓(3)内活动连接有抽屉(301),所述旋转水龙头(8)可以旋转36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301)采用高强度SMC材料压制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01)内设有第一腔体(104),所述第一腔体(104)远离所述下壳体(102)的一侧设有连通外部的开口,所述第一腔体(104)内沿着所述第一腔体(104)的内侧壁还设有凸台(105);
所述凸台(105)的一侧连接在所述第一腔体(104)内侧壁,所述凸台(105)的另一侧朝向所述第一腔体(104)中心;
所述沥水板(9)有若干个,每个所述沥水板(9)上均设有若干第二排水孔(901);
所述沥水板(9)通过所述凸台(105)搭接在所述第一腔体(104)内;
所述内部隔断(2)上设有第一排水孔(201),所述第一排水孔(201)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腔体(104)内,所述第一排水孔(201)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排水仓(4)内;
所述内部隔断(2)上还设有上水孔(202),所述上水孔(202)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旋转水龙头(8)的上水端,所述上水孔(202)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储水仓(5)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仓(5)内设有第一箱体(501)和第二箱体(502);
所述第一箱体(50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箱体(502)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连接管路(50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连接管路(503)的另一端连接水源,第二连接管路(50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连接管路(50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
所述第一连接管路(503)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保证水只能通所述第一连接管路(503)留至所述第一箱体(501)内,所述第二连接管路(504)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保证水只能由所述第一箱体(501)留至所述第二箱体(502);
所述第一箱体(501)内设有依次排布的第一净化装置(505)、第二净化装置(506)和第三净化装置(507),所述第一净化装置(505)、第二净化装置(506)和第三净化装置(507)均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501)内;
所述第一净化装置(505)用于除去水中较大颗粒的悬浮物、泥沙、杂质;
所述第二净化装置(506)用于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游离性余氯、胶体、微粒、微生物、金属离子及脱色;
所述第三净化装置(507)用于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
上水管路(508)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箱体(502)内,所述上水管路(508)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上水孔(202)后连通至所述旋转水龙头(8),所述上水管路(508)内设有压力泵。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仓(4)内设有废水箱(401),第一排水管路(40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排水孔(201)连通至所述第一腔体(104)内,所述第一排水管路(402)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废水箱(401)内,所述废水箱(401)底部还连通第二排水管路(403)的一端,所述第二排水管路(403)的另一端设有控水阀门;
所述废水箱(401)顶部设有过筛装置,所述过筛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驱动装置(405),所述驱动装置(40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406),所述第一传动轮(406)通过第一传动连接件(409)与第二传动轮(408)传动连接;
大齿轮(412)通过第二转轴(411)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大齿轮(412)上设有卡槽(413),所述卡槽(413)内滑动连接卡块(410)的一端,所述卡块(410)的另一端固定在转盘(407)的一侧,所述转盘(407)的另一侧通过轴承连接第一固定轴(425)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轴(425)的中部还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408),所述第一固定轴(425)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侧壁;
所述箱体内设有齿面相对的第一齿条(414)与第二齿条(421),所述第一齿条(414)、第二齿条(421)分别与所述大齿轮(412)啮合传动;
所述第一齿条(414)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415)内,所述第一导轨(415)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侧壁,所述第一齿条(414)上设有第一固定块(419)和第二固定块(420);
所述第二齿条(421)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422)内,所述第二导轨(422)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侧壁,所述第二齿条(421)上设有第三固定块(423)和第四固定块(424);
第二固定轴(42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侧壁,所述第二固定轴(426)上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轮(416),所述第三传动轮(416)位于所述大齿轮(412)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轮(406)的一侧;
第二传动连接件(41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块(419)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件(417)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三传动轮(416)后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块(423)上;
第三传动连接件(41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块(420)上,所述第三传动连接件(418)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三传动轮(416)后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块(424)上;
所述第一导轨(415)和所述第二导轨(42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刷杆(428)的一端,所述第二刷杆(428)的另一端所述废水箱(401)内且固定有第二刷头(430);
所述大齿轮(412)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刷杆(427)的一端,所述第一刷杆(427)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废水箱(401)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刷头(429);
所述第一刷头(429)和所述第二刷头(430)与过滤板(404)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仓(5)内设有储水桶(10)和防倾倒装置,所述防倾倒装置包括关于所述储水桶(10)对称布置的第一组件(509)和第二组件(510);
所述第一组件(509)包括第一连接套筒(11),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中部通过滑轮轴(12)转动连接电动绳轮(13),第一连杆(15)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第二连杆(16)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另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5)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一端固定连接牵引绳(14)的一端,所述牵引绳(14)的另一端在所述电动绳轮(14)上缠绕若干圈后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杆(15)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4)的一端;
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4)外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17)的一端,所述第一导向杆(17)的另一端伸入第一导向套筒(18)的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套筒(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20);
所述第一导向套筒(18)内还设有第一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9)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板(20)上,所述第一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向杆(17)伸入所述第一导向套筒(18)内的一端;
所述第一导向杆(17)伸出所述第一导向套筒(18)外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弹簧(21);
所述第二连杆(16)伸出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8)外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杆(23)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23)的另一端伸入第二连接套筒(22)的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第四连杆(24)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套筒(22)的另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套筒(22)的外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25)的一端,所述第二导向杆(25)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导向套筒(26)的一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套筒(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28);
所述第二导向套筒(26)还设有第三弹簧(27),所述第三弹簧(2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板(28)上,所述第三弹簧(2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向杆(26)伸入所述第二导向套筒(22)内的一端;
所述第二导向杆(25)伸出所述第二导向套筒(26)外的部分套设有第四弹簧(29);
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30)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杆(30)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储水仓(5)底部;
所述第二连接套筒(2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31)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3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储水仓(5)底部;
所述第二组件(510)与所述第一组件(509)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组件(509)中的所述第四连杆(24)伸出所述第一组件(509)中的所述第二连接套筒(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组件(510)中的所述第三连杆(23)伸出所述第二组件(510)中的所述第二连接套筒(22)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组件(509)中的所述第一连杆(15)伸出所述第一组件(509)中的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组件(510)中的所述第二连杆(16)伸出所述第二组件(510)中的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组件(509)与所述第二组件(510)中的所述电动绳轮(13)同步动作;
所述第一卡板(20)远离所述第一导向套筒(18)的一侧设有第一力传感器;
所述第二卡板(28)远离所述第二导向套筒(26)的一侧设有第二力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7)上还设有配套使用的盛水装置,所述加热器(7)用于对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加热;
所述盛水装置内设有重量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
所述重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水装置中盛放的水的重量;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水装置中盛放的水的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水装置的温度;
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的高度;
当所述加热器(7)开始工作后,先以设定的初始加热功率工作对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加热,在所述加热器(7)将所述盛水装置中的水加热至目标温度这一过程中,所述控制器(6)在每个设定的计算周期结束时,对所述加热器(7)的加热功率进行自动调节,将所述加热器(7)的加热功率调节至目标功率Pm
Pm=P1+P2,其中,
Figure FDA0003105780610000061
式中,t为所述计算周期的时长;C1为所述盛水装置的材料的比热容;C2为水的比热容;m1为所述盛水装置的重量;m2为所述重量传感器的检测值;S1为所述加热器(7)的加热部与所述盛水装置的接触面积;G为所述水位传感器的检测值;D1为所述盛水装置的材料的导热系数;W1为本次计算周期开始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W2为所述加热器(7)需要将所述盛水装置内的水加热至的目标加热温度;Q1为本次计算周期开始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Q2为本次计算周期结束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
9.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仓(4)内设有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连通排水管路的一端,所述排水管路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排水孔(201)后连通所述上壳体(101)内,所述集水装置内设有中部齿轮(32)以及关于所述中部齿轮(32)对称布置的两个传动齿条(33);
所述中部齿轮(32)的一端转动连接固定轴的一端,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集水装置内侧壁,所述固定轴沿竖直方向布置,两个所述传动齿条(33)的齿侧均与所述中部齿轮(32)啮合,两个所述传动齿条(33)的另一侧均滑动连接在所述集水装置内侧壁;
所述传动齿条(33)以及所述中部齿轮(32)的底部均连接有若干清洁刷;
所述集水装置内还设有水平布置的滤网,所述滤网位于所述中部齿轮(32)下侧且所述滤网的上侧与所述清洁刷相接触;
所述集水装置内还设有:
力检测装置,所述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中部齿轮(32)在与所述传动齿条(33)作用时,所述中部齿轮(32)的齿面所受的力;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报警器和所述力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力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
首先,所述控制装置计算所述中部齿轮(32)的损耗影响参数O1
Figure FDA0003105780610000071
b1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材料的弹性模量;a1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材料的泊松比;b2为所述传动齿条(33)的材料的弹性模量;a2为所述传动齿条(33)的材料的泊松比;K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齿宽;Z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分度圆直径;S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齿数;α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根据齿轮精度取值,取1.4;β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齿间载荷分布系数,根据齿轮精度取值,取1;N为所述中部齿轮(32)传递的扭矩;X为载荷作用于所述中部齿轮(32)齿顶时的应力修正系数,取4;M为所述中部齿轮(32)的模数;π为常数,取3.14;
接着,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计算出的所述中部齿轮(32)的损耗影响参数O1结合所述力检测装置的检测值计算所述中部齿轮(32)的工作受力σ;
Figure FDA0003105780610000081
K为传动比;F为所述力检测装置的检测值;
当计算出的所述中部齿轮(32)的工作受力σ大于设定的额定受力值的1.15倍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提示。
CN202110636127.2A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 Active CN113397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6127.2A CN113397383B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6127.2A CN113397383B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7383A true CN113397383A (zh) 2021-09-17
CN113397383B CN113397383B (zh) 2022-01-18

Family

ID=77676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6127.2A Active CN113397383B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973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1245A (zh) * 2022-05-05 2022-08-02 张瑜 一种预制菜智能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0213A (zh) * 2014-03-21 2014-06-25 苏州腾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来水净化工艺
CN104281782A (zh) * 2014-10-13 2015-01-14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缺口试件的啮合齿轮弯曲疲劳极限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4861689A (zh) * 2015-06-10 2015-08-26 无锡澳明威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高韧型片状膜塑料的生产方法及其配方
JP2015169248A (ja) * 2014-03-06 2015-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歯車設計支援方法、歯車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及び歯車設計支援装置
CN204812705U (zh) * 2015-06-28 2015-12-02 黄刚 功夫茶几
CN105174543A (zh) * 2015-09-21 2015-12-23 海南仙都峰科技有限公司 直饮水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CN205513273U (zh) * 2016-01-21 2016-08-31 吉林省装库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型多功能茶几
CN106579774A (zh) * 2017-02-07 2017-04-26 厦门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升降智能茶桌
CN206675239U (zh) * 2017-01-09 2017-11-28 赵兵 一种多功能茶几
CN108634590A (zh) * 2018-05-17 2018-10-12 李树金 一种多功能智能茶几
CN108741682A (zh) * 2018-07-02 2018-11-06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一种智能茶桌
CN108771480A (zh) * 2018-07-31 2018-11-09 于晓东 一种防倾倒的多功能饮水机
CN108824788A (zh) * 2018-07-11 2018-11-16 合肥尚涵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饰工程施工用安全作业自动升降平台
CN208243364U (zh) * 2017-08-25 2018-12-18 刘江鹏 一种新型茶盘接水装置
CN209300442U (zh) * 2018-09-04 2019-08-27 徐黄石 隐藏式升降茶几
CN111012050A (zh) * 2019-11-29 2020-04-17 白城师范学院 一种智能茶水台
CN212213463U (zh) * 2020-04-15 2020-12-25 贵州鹤庭沃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智能净水茶吧机
CN112519861A (zh) * 2021-01-14 2021-03-19 广州市荔湾区省但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运输用辅助放置输送装置
CN213132193U (zh) * 2020-06-28 2021-05-07 安徽恒水公用工程集团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水利的废水杂物清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69248A (ja) * 2014-03-06 2015-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歯車設計支援方法、歯車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及び歯車設計支援装置
CN103880213A (zh) * 2014-03-21 2014-06-25 苏州腾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来水净化工艺
CN104281782A (zh) * 2014-10-13 2015-01-14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缺口试件的啮合齿轮弯曲疲劳极限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4861689A (zh) * 2015-06-10 2015-08-26 无锡澳明威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高韧型片状膜塑料的生产方法及其配方
CN204812705U (zh) * 2015-06-28 2015-12-02 黄刚 功夫茶几
CN105174543A (zh) * 2015-09-21 2015-12-23 海南仙都峰科技有限公司 直饮水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CN205513273U (zh) * 2016-01-21 2016-08-31 吉林省装库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型多功能茶几
CN206675239U (zh) * 2017-01-09 2017-11-28 赵兵 一种多功能茶几
CN106579774A (zh) * 2017-02-07 2017-04-26 厦门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升降智能茶桌
CN208243364U (zh) * 2017-08-25 2018-12-18 刘江鹏 一种新型茶盘接水装置
CN108634590A (zh) * 2018-05-17 2018-10-12 李树金 一种多功能智能茶几
CN108741682A (zh) * 2018-07-02 2018-11-06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一种智能茶桌
CN108824788A (zh) * 2018-07-11 2018-11-16 合肥尚涵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饰工程施工用安全作业自动升降平台
CN108771480A (zh) * 2018-07-31 2018-11-09 于晓东 一种防倾倒的多功能饮水机
CN209300442U (zh) * 2018-09-04 2019-08-27 徐黄石 隐藏式升降茶几
CN111012050A (zh) * 2019-11-29 2020-04-17 白城师范学院 一种智能茶水台
CN212213463U (zh) * 2020-04-15 2020-12-25 贵州鹤庭沃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智能净水茶吧机
CN213132193U (zh) * 2020-06-28 2021-05-07 安徽恒水公用工程集团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水利的废水杂物清理装置
CN112519861A (zh) * 2021-01-14 2021-03-19 广州市荔湾区省但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运输用辅助放置输送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海交通大学等: "《精密机械与仪器零件部件设计》", 31 January 1989,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梁尚明等主编: "《机械设计学习与考研指导》", 30 October 2014,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1245A (zh) * 2022-05-05 2022-08-02 张瑜 一种预制菜智能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14831245B (zh) * 2022-05-05 2024-01-05 临沂明安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菜智能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7383B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97383B (zh) 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
CN116605636B (zh) 一种可拆装式水处理用模块的全自动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14262113A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28824A (zh) 一种光催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2356813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除淤泥装置
CN211462313U (zh) 一种大流量过滤器
CN112110556A (zh) 一种节能型中央水处理设备
CN212356989U (zh) 一种新型电镀污泥脱水设备
CN116062946A (zh) 一种可预制装配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619228B (zh) 一种电机轴承生产用具有智能过滤机构的淬火设备
CN206702759U (zh) 一种家用净水器不锈钢筒体旋转式抛光装置
KR101128324B1 (ko) 역세척 기능을 갖는 자동 폐수처리장치 및 그 폐수처리방법
CN213823659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用过滤机构
CN205099388U (zh) 清洗房用自动滤渣机
CN113402063A (zh) 一种生物倍增河道水体快速净化装置
CN207685015U (zh) 一种自来水净化设备
JP4212024B2 (ja) 浄水器及びその洗浄方法
CN111003850A (zh) 一种口腔污水处理设备
CN214383732U (zh) 一种智能化游泳池用水处理装置
CN207435239U (zh) 一种高科技量子水机
CN21513753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处理箱
CN216998019U (zh) 一种治理工业污染用设有循环进液机构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4972144U (zh) 一种智能新型过滤器
CN114133061A (zh) 一种用于河流防污的工业废水氨氮处理装置
CN215102366U (zh) 一种高效祛除循环水油漆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