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5239U - 一种多功能茶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茶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5239U
CN206675239U CN201720023546.8U CN201720023546U CN206675239U CN 206675239 U CN206675239 U CN 206675239U CN 201720023546 U CN201720023546 U CN 201720023546U CN 206675239 U CN206675239 U CN 206675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ea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ea table
water f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235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0235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5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5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52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茶几,将电茶炉和茶几整合在一起,作为一体式的完整茶几产品,旨在解决茶几与电器结合度不高的问题和使用茶几烧水煮茶时的一键式上水问题,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用电安全问题。该多功能茶几包括茶几面、茶几架,温控器嵌入茶几面,与茶几面底面的控制装置通过电源线、导线进行电路连接,并通过汲水管、注水管进行水路连接,水壶置于茶几面上并通过底部的连接装置和连接口与温控器连接,温控器连接处设置有渗水排除孔,避免了渗水造成用电危险。本实用新型通过遥控器发出上水、烧水指令,可完成自动上水和烧水过程,简单高效,方便实用,因此适合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茶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茶几。
背景技术
茶几主要用于放置茶具等简单实用的物品,人们在会谈的时候使用颇多,随着人们生活追求的不断提高,对茶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家庭都少不了在客厅中摆放茶几,方便家用和会客。而现在市场上的茶几基本都是传统的结构、不带电器的,部分茶几与电器结合也仅仅采用嵌入式的结构,在茶几上留出一个空间,将额外的电茶壶放置到预留的空间内。这样不仅占据空间,而且不能达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效果;此外,在使用茶几烧水煮茶时,向茶壶注水往往是通过揭开茶壶盖后,将水从上部倾倒入茶壶内,这样不仅操作复杂,也容易引起水的倾洒,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带来用电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茶几,将电茶炉和茶几整合在一起,作为一体式的完整茶几产品,旨在解决茶几与电器结合度不高的问题和使用茶几烧水煮茶时的一键式上水问题,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用电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茶几,包括茶几面、茶几架。茶几面嵌有温控器,温控器与茶几面底面的控制装置进行电路连接,水壶底部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连接装置,温控器设有注水口与连接装置连通并结合控制装置连通水路。
具体地说,所述的茶几面水平固定于茶几架上,茶几架内部设置抽屉,第一置物区,第二置物区,第一置物区用于放置储水器,第二置物区用于放置污水桶。所述的茶几面上有放置茶具的凹槽状放置区,其底面平整,凹槽内设置有凸纹和排水孔,。
进一步,控制装置内部设有主板,主板连接电源线,并通过导线与温控器的导电片相连;控制装置还设有分别与主板经导线连接的程控盒、无线信号接收器、水泵。
进一步,无线信号接收器为红外信号接收器,其接收到信号后通过主板线路传输到程控盒。
进一步,程控盒用于对信号进行判断并做出指令,通过主板实现对电路或装置的调控。
进一步,水泵的进水口外接汲水管,出水口外接注水管。
进一步,所述的温控器包括注水口、防水保护板、温控器底板,防水保护板套在注水口外侧,二者穿过温控器底板并分别与温控器连接固定;位于温控器底板以上部分的防水保护板外侧依次套有电路保护板、水壶固定板、外板;温控器底板以下部分的防水保护板外侧套有温控器固定板,该板嵌入茶几面并与茶几面贴合;
进一步,注水口为管状,其底部与所述注水管连通,注水口内侧壁顶部有圆环状的阻挡件;注水头为管状,其安装在注水口顶端,注水头外侧壁与阻挡件贴合,注水头可沿阻挡件上下滑动;注水头顶端封闭,其侧壁上端开有通孔;注水头外侧壁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突沿或挡块,顶端的突沿或挡块用于防止注水头完全进入注水口,底端的突沿或挡块用于防止注水头与注水头完全分离。
再进一步,温控器底板在注水口和防水保护板之间的部分开有渗水排除孔。
再进一步,导电片穿过温控器底板,紧邻防水保护板外侧。
进一步,所述的水壶置于茶几面上,其底部设置有与温控器连接的连接装置。
再进一步,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口,连接口为水壶底面的通孔,通孔内部套接密封环。
再进一步,所述的连接装置为中空结构,其侧壁开有通孔并固定在水壶内底部,连接装置内部有管状件,管状件内置弹簧;密封套由橡胶制成,其顶部为柱状且顶部进入管状件与弹簧接触,密封套底部为盖状且将连接口覆盖密封。
再进一步,所述水壶底部连接口处设置有与温控器结构相对应的第一卡板、第二卡板,水壶底部内置连通的导线、金属接触片、电热圈。
本实用新型还匹配有遥控器,遥控器通过红外信号传输向控制装置发送指令,遥控器可传递电路通断、上水、停止上水、烧水、停止烧水指令。
以上便可实现一种多功能茶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实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装置、温控器、水壶的水路连接和电路连接,解决了从下往上供水的技术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装置、温控器,有效避免了从下往上供水容易出现水渗漏的问题,并且能够对渗漏的水进行排除,避免了因水渗漏带来不便甚至危险,保证了使用安全。
4.本实用新型通过遥控装置控制上水和烧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减少了繁琐的操作,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温控器去除注水头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温控器正视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水壶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未上水时水壶底座内部与温控器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上水时水壶底座内部与温控器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茶几面,2-抽屉,3-水壶,4-第一置物区,5-茶几架,6-第二置物区,7-排水孔,8-控制装置,9-温控器,10-注水口,11-注水管,12-汲水管,13-储水器,14-电源线,15-电源插头,16-排水管,17-主板,18-程控盒,19-无线信号接收器,20-导线,21-水泵,22-放置区,23-凸纹,24-导电片,25-防水保护板,26-电路保护板,27-水壶固定板,28-外板,29-温控器底板,30-温控器固定板,31-注水头,32-弹簧,33-密封套,34-连接口,35-密封环,36-第一卡板,37-第二卡板,38-电热圈,39-连接装置,40-渗水排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茶几,旨在解决茶几与电器结合度不高的问题和使用茶几烧水煮茶时的一键式上水问题,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用电安全问题。该多功能茶主要包括茶几面1、茶几架5。茶几面1嵌有温控器9,温控器9与茶几面1底面的控制装置8通过电源线14、导线20进行电路连接,并通过汲水管12、注水管11进行水路连接,水壶3置于茶几面1上并通过底部的连接装置39与温控器9连接,结合控制装置8连通水路。
具体地说,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茶几面1水平固定于茶几架5上,茶几架5内部设置抽屉2,第一置物区4,第二置物区6,第一置物区4内放置储水器13。所述的茶几面1上设置有放置区22,放置区22为凹槽,其底面平整,凹槽内设置有凸纹23和排水孔7,放置区22用于放置茶具。
优选地,储水器13为水桶。
优选地,凸纹23为长条状。
优选地,排水孔下与排水管16连接。
进一步,如图2、图4所示,控制装置8固定在茶几面1的底面,控制装置8内部设有主板17,主板17连接电源线14,并通过导线20与温控器9的导电片24相连;控制装置8还设有分别与主板17经导线20连接的程控盒18、无线信号接收器19、水泵21。
进一步,如图4所示,无线信号接收器19为红外信号接收器,其接收到信号后通过主板线路传输到程控盒18。
进一步,如图4所示,程控盒18用于对信号进行判断并做出指令,通过主板17实现对电路或装置的调控。
进一步,如图4所示,水泵21的进水口外接汲水管12,出水口外接注水管11,汲水管12末端置于储水器13内水面以下。
进一步,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温控器9包括注水口10、防水保护板25、温控器底板29,防水保护板25套在注水口10外侧,二者穿过温控器底板29并分别与温控器底板29连接固定;位于温控器底板29以上部分的防水保护板25外侧依次套有电路保护板26、水壶固定板27、外板28;温控器底板29以下部分的防水保护板25外侧套有温控器固定板30,该板嵌入茶几面1并与茶几面1贴合;
优选的,温控器9的部件注水口10、防水保护板25、温控器底板29、电路保护板26、水壶固定板27、外板28、温控器固定板30采用PVC材料一体成型。
进一步,如图6所示,注水口10为圆管状,其底部与所述注水管11连通,注水口10内侧壁顶部有圆环状的阻挡件;注水头31为圆管状,其安装在注水口10顶端,注水头31外侧壁与阻挡件贴合;注水头31顶端为封闭的锥形,侧壁上端开有通孔;其外侧壁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突沿。
优选地,注水头31由橡胶材料制成,其侧壁上通孔数量设为4。
再进一步,如图5、图6所示,温控器底板29在注水口10和防水保护板25之间的部分开有渗水排除孔40。
优选地,渗水排除孔40数量设为6,均布于温控器底板29位于注水口10和防水保护板25之间的部分。
再进一步,如图5、图6所示,导电片24穿过温控器底板29,紧邻防水保护板25外侧。
优选地,导电片24为铜片。
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的水壶3置于茶几面1上,其底座设置有与温控器9连接的连接装置39。
再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的连接口34位于水壶3底座,且为圆形通孔,连接口34内部套接密封环35。
优选地,密封环35由橡胶制成,其内径比注水口外径小1mm。
优选地,水壶3底座以上部分由玻璃制成。
再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的连接装置39为中空结构,其侧壁开有圆形通孔并固定在水壶3内底部,连接装置39内部有圆管状结构,圆管状结构内置弹簧32;密封套33由橡胶制成,其顶部为圆柱状且顶部进入管状结构与弹簧32接触,密封套33底部为盖状且将连接口34覆盖密封。
再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水壶3底部连接口34处设置有与温控器9结构相对应的第一卡板36、第二卡板37,水壶3底座内设置有导线、金属接触片和电热圈38。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匹配有遥控器,遥控器通过红外信号传输向控制装置8发送指令,遥控器发送电路通断、上水、停止上水、烧水、停止烧水指令。
在使用时,如图2、图8、图9所示,将水壶3置于茶几面1上,连接装置39与温控器9匹配接触,第一卡板36、第二卡板37分别紧贴电路保护板26、水壶固定板外侧27,导电片24与水壶3底部的金属接触片接触,注水口10进入连接口34并压紧密封环35。
通过电源插头15连接电源,不上水时如图8所示,密封套33在弹簧32压力下覆盖密封连接口34。
进行上水时,如图2、图9所示,按下遥控器上的“开关”指令按钮,再按下“上水”指令按钮,控制装置8工作,水泵21运转;水泵21通过汲水管12从储水器13中汲水,水流由注水管11进入注水口10;此时注水口10被密封套33封闭,随着水路内水压上升,在水流的推动下,注水头31往上运动并推动密封套33往上运动,弹簧32被压缩;当注水头31往上运动使得其侧壁的通孔超过连接口34的上端面时,水流从注水头31侧壁的通孔进入链接装置39,并从连接装置39侧壁通孔进入水壶3内部。
停止上水时,再次按下遥控器上的“上水”指令按钮,控制装置8工作,水泵21停转;水路内部水压降低,密封套33在弹簧32的弹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并推动注水头31往下运动直到回复如图8所示状态。
以上是完整上水过程。
进行烧水时,按下遥控器上的“烧水”指令按钮,控制程序8工作,其电热圈38所在的电路通电,电热圈产生大量热能,进而对水壶3内的水进行加热。停止烧水时,再次按下遥控器上的“烧水”指令按钮,控制装置8工作,电热圈38所在的电路断电,电热圈停止产生热能,即停止烧水。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茶几,包括茶几面(1),茶几架(5),茶几面(1)水平固定于茶几架(5)上,其特征在于:茶几面(1)嵌有温控器(9)且茶几面(1)的底面设有控制装置(8),温控器(9)内设有导电片(24),控制装置(8)连接有电源线(14)和导线(20),控制装置(8)通过导线(20)与温控器(9)的导电片(24)连接;茶几面(1)上置有水壶(3),水壶(3)底部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连接装置(39),温控器(9)设有与连接装置(39)连通的注水口(10),控制装置(8)外部还连有汲水管(12)和注水管(11),注水管(11)连通温控器(9)的注水口(10),注水口(10)与水壶(3)的连接装置(39)连通向水壶(3)供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器(9)还包括温控器底板(29),所述的注水口(10)穿过温控器底板(29),注水口(10)顶部设有注水头(31)且外部套有防水保护板(25);温控器底板(29)在注水口(10)和防水保护板(25)之间的部分设有渗水排除孔(40);所述的导电片(24)穿过温控器底板(29),紧邻防水保护板(25)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口(10)为管状,其内侧壁顶部设有阻挡件;注水头(31)为管状件,其安装在注水口(10)顶部且外侧壁与阻挡件接触;注水头(31)顶端封闭且侧壁上部开有通孔;注水头(31)外侧壁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突沿或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连接装置(39)包括弹簧(32)、密封套(33)、连接口(34);连接装置(39)位于水壶(3)内底部,其侧壁上开有通孔;连接装置(39)内部有管状件,管状件内置弹簧(32),所述的密封套(33)顶部进入管状结构与弹簧(32)相接;所述的连接口(34)为水壶(3)底面的通孔,通孔内部套接密封环(35),连接口(34)被密封套(33)底部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8)内部设有水泵(21),水泵(21)进水口连通汲水管(12),出水口连通注水管(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几面(1)还设置有凹槽状的放置区(22),放置区(22)内部有凸纹(23)和排水孔(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孔(7)设置在放置区(22)底部。
CN201720023546.8U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多功能茶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5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3546.8U CN206675239U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多功能茶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3546.8U CN206675239U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多功能茶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5239U true CN206675239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395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2354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5239U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多功能茶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523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3469A (zh) * 2020-05-06 2020-08-11 李其红 一种具备排水结构的煮茶用茶几
CN112754156A (zh) * 2021-01-23 2021-05-07 佛山爱侬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家居用升降茶几
CN113397383A (zh) * 2021-06-08 2021-09-17 江苏华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3469A (zh) * 2020-05-06 2020-08-11 李其红 一种具备排水结构的煮茶用茶几
CN112754156A (zh) * 2021-01-23 2021-05-07 佛山爱侬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家居用升降茶几
CN113397383A (zh) * 2021-06-08 2021-09-17 江苏华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mc壳体的智能组合茶吧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75239U (zh) 一种多功能茶几
CN204520303U (zh) 自动上水结构与水位探头一体式组合的电热水壶
CN206673906U (zh) 一种太阳能防水接线盒
CN207721437U (zh) 一种多功能茶几桌
CN202576922U (zh) 一种容量可调的全自动洗衣机
CN204950360U (zh) 一种能够加热的保温杯
CN201360931Y (zh) 一种饮水机
CN204481273U (zh) 一种可拉缩、拆卸式插座
CN203359187U (zh) 电阻加热排气容器
CN203367672U (zh) 一种遥控插接装置
CN206428073U (zh) 净水机终端取水器
CN205841947U (zh) 一种智能控制水龙头
CN210486982U (zh) 一种机械水表远程直读监测仪
CN203203263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即开即用热水装置
CN204690835U (zh) 漏水检测及自动切断进水的装置
CN203564090U (zh) 即热两用式饮水机
CN108336553A (zh) 一种可吸附的带有防水结构的智能插座
CN214209682U (zh) 净水器
CN203828690U (zh) 一种注水通电一体化的连接器
CN204112409U (zh) 带有自动加热功能的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03880921U (zh) 电加热器
CN210540491U (zh) 一种便携式加热保温的陶瓷杯
CN201652768U (zh) 一种电热式热水器
CN201896334U (zh) 自控自来水贮水装置
CN206729744U (zh) 手动伸缩托盘上电加热保温的饮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