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7018B - 容器及封口机 - Google Patents

容器及封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7018B
CN113387018B CN202110536543.5A CN202110536543A CN113387018B CN 113387018 B CN113387018 B CN 113387018B CN 202110536543 A CN202110536543 A CN 202110536543A CN 113387018 B CN113387018 B CN 1133870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container body
cutter
heat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65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7018A (zh
Inventor
董志鹏
田树超
黄海荣
陈伯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anr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anr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anr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anr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365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7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7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7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7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7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1/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61/04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severing webs, or for separating joined packages
    • B65B61/06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severing webs, or for separating joined packages by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1/00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sealing or securing package folds or closures; Devices for gathering or twisting wrappers, or necks of bags
    • B65B51/10Applying or generating heat or pressure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3/00Sealing or packing elements; Sealings formed by liquid or plastics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ing Of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容器及封口机,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封口膜,封口膜包括封口部和自封口部的周缘向外延伸的外缘部,封口部密封于容器本体的开口端;外缘部具有沿周向形成连接的侧封部和手提部,侧封部侧封于容器本体的外侧壁,手提部具有供手提部被提升的切口。封口机包括承托机构和封切机构,封切机构包括第一热封件、第一切刀以及第一动力机构,第一热封件将封口部热封于容器本体的开口端,第一切刀在外缘部上切出切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容器能够通过封口膜被提升,且提高了封口膜和容器本体的连接强度,有效减缓了手提部断裂的现象;此外,封口机能够同时对封口膜进行封切作业,且采用普通的薄膜即可,不需采用特殊的封口膜。

Description

容器及封口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容器及封口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外带饮品时,通常的做法是:先在饮料杯的杯口覆盖封口膜,以维持饮品的卫生;然后,将封口后的饮料杯放置到塑料手提袋内,从而便于饮料杯的携带和饮品的饮用。
然而,为适配于饮品的尺寸,制作塑料手提袋所需的材料较多,且塑料手提袋通常为一次性用品,如此,造成了塑料的浪费,且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容器及封口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塑料手提袋携带饮品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容器,包括:
容器本体,具有开口;
封口膜,包括封口部和自所述封口部的周缘向外延伸的外缘部,所述封口部密封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端;所述外缘部具有沿周向形成连接的侧封部和手提部,所述侧封部侧封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外侧壁,所述手提部具有供所述手提部被提升的切口。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封口机,用于将封口膜密封于容器本体上,所述容器本体具有开口,所述封口膜具有封口部和自所述封口部的周缘向外延伸的外缘部;所述封口机包括:
承托机构,用于承托所述容器本体;
封切机构,包括第一热封件、第一切刀以及第一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热封件和所述第一切刀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承托机构;所述第一热封件能够将所述封口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热封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端;所述第一切刀与所述第一热封件间隔分布,并能够在所述第一热封件热封时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外缘部上切出切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封口膜的封口部密封于容器本体的开口端,封口膜的手提部具有使手提部形成提手的切口,这样,使用者可以直接穿过切口,以提升手提部,从而实现容器本体的提升,无需额外使用塑料手提袋,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此外,封口膜的侧封部侧封于容器本体的外侧壁,如此,使得封口膜分别通过封口部和侧封部封装于容器本体上,提高了封口膜和容器本体的连接强度,防止手提部被提升时封口膜脱离容器本体而导致容器本体泄露;并且,封口膜的侧封部和手提部沿周向形成连接,侧封部侧封于容器本体的外侧壁,这样,保证了手提部和侧封部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减缓了手提部被提升时切口扩大而导致手提部断裂的现象,使得手提部在提升较重的负载时也不易产生断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封口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工作时,第一切刀与第一热封件同时沿第一方向靠近承托机构移动,使得第一热封件沿第一方向将封口部热封于容器本体的开口端的同时,第一切刀沿第一方向在封口膜的外缘部上切出切口,如此,第一切刀和第一热封件同时工作,使得封口机对容器本体开口端的封口作业和对外缘部的切口作业同时完成,简化了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的步骤,使用市面上的封口机对容器本体进行封口的时间,就可以同时完成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封口机在完成一次作业后,使用者就可以直接通过切口提升外缘部,从而实现容器本体的携带;并且,不需要分别设置两个独立的工艺,更加不需要设置两个分别用于封口作业的设备和用于切口作业的设备。此外,封口机对容器本体进行封口时,不需要采用特殊的封口膜,仅需采用普通的薄膜即可,也不需要在封口机封口前对封口膜进行特殊的处理,也即是,不需要在封口机封口前对封口膜进行封口部和外缘部的划分,更加不需要在封口机封口前在封口膜的外缘部处切出切口,如此,减少了对封口膜进行特殊处理的工艺,提高了封口机的通用性,同时也解决了进行特殊处理后的封口膜在进行封口时,由于难以定位而导致封口膜无法准确密封于容器本体的开口端的问题,有助于封口机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容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容器的容器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容器在侧封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容器在侧封前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封口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提供的封口机的封切机构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7为图6提供的封切机构的第一切刀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5提供的封口机的封切机构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9为图5提供的封口机的承托机构配合一个状态下的容器本体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承托机构配合另一个状态下的容器本体的示意图;
图11为图5提供的封口机的侧封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6提供的封切机构的第二切刀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图5提供的封口机的承托机构配合第三动力机构的侧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容器;11-容器本体;12-封口膜;121-封口部;122-外缘部;1221-侧封部;1222-手提部;1223-切口;20-封口机;21-承托机构;211-限位架;2111-第二避位槽;2112-第三避位槽;2113-第四避位槽;212-托料架;213-第三驱动器;214-感应器;22-封切机构;221- 第一热封件;222-第一切刀;2221-本体部;2222-切割部;2223-缺口;223-第一动力机构;2231-第一驱动器;2232-第一连杆;2233-输出板;224-推料件;225-第一压料件;226-第二切刀;227-第二压料件;228-弹性件;23-侧封机构;231-第二热封件;2311-第一避位槽;232- 第二动力机构;2321-第二驱动器;2322-螺杆;2323-螺接件;24-卷料轴;25-第三动力机构; 251-第四驱动器;252-第二连杆;26-机架;27-导向轴;28-导轨;30-料带;Z-第一方向;Y- 第二方向;X-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其中,两个以上包含两个。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容器10包括容器本体11和封口膜12,容器本体11具有开口,且容器本体11通过该开口容纳物品。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容器本体11为杯子,即容器本体11为圆柱体,容器本体11的开口为圆形;当然,容器本体11也可以设置为用于容纳饮料、食品等可食用物品,以及非可食用物品的碗、瓶、盒等其他具有容纳功能的结构,相应的,容器本体11的外形、开口形状也不限于图1至图3中示意的形状,可以理解的,容器本体11还可以设置为方形体等形状,且容器本体11的开口还可以设置为方形、椭圆形等形状。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封口膜12设置为塑料膜,具体为可降解的塑料膜,这样,封口膜12能够在使用后进行降解,有助于减缓对环境的污染;当然,基于实际需求,封口膜12也可以设置为由金属、纸材等材料制成。
封口膜12包括封口部121和外缘部122,外缘部122自封口部121的周缘向外延伸而成,则封口部121和外缘部122形成一体连接。封口部121密封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防止容器本体11内的物品从容器本体11的开口处泄露;其中,本实施例中,容器本体11为圆柱体,且容器本体11的开口为圆形,则封口部121为圆形,当然,当容器本体11的开口为方形等其他形状时,封口部121也对应设置为其他的形状;可以理解的,封口膜12在封口之前为普通的薄膜,当封口膜12密封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后,封口膜12才形成上述的封口部121和外缘部122,也即是,封口膜12于密封在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的部分为封口部121,封口膜12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外周的部分为外缘部122。其中,请参阅图3,图 3中的虚线为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的轮廓。
外缘部122具有沿周向形成连接的侧封部1221和手提部1222,则侧封部1221和手提部1222均自封口部121的周缘向外延伸设置,封口部121、侧封部1221以及手提部1222形成一体连接;其中,周向为垂直于容器本体11的轴向之圆周方向,具体地,该周向垂直于图3中示意的第一方向Z。侧封部1221侧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手提部1222上具有切口1223,切口1223用于供手提部1222形成提手,切口1223被穿过而使得手提部1222被提升,从而实现容器本体11的拎、挂等作业,有助于提高容器本体11及其内的物品的携带便利性;其中,本实施例中,切口1223为线型口,且为弧形口,当然,根据实际需求,切口1223也可以设置为圆形口、方形口等形状的切口1223。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面,封口膜12的封口部121密封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封口膜12的手提部1222具有使手提部1222形成提手的切口1223,这样,使用者可以直接穿过切口1223,以提升手提部1222,从而实现容器本体11的提升,无需额外使用塑料手提袋,一来,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二来,在外带物品时,仅需要将封口膜12密封于容器本体11上即可,不需要添加将容器10放置到塑料手提袋内的步骤,简化了外带物品的作业,提高了外带物品的作业效率;其中,封口膜12设置为可降解塑料材质,进一步减缓了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方面,封口膜12的侧封部1221侧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使得封口膜12分别通过封口部121和侧封部1221封装于容器本体11上,提高了封口膜12和容器本体11的连接强度,如此,本技术方案中,封口膜12通过两处分别与容器本体11形成连接,相比于市面上的仅仅通过封口膜12和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形成连接的方案来说,本技术方案的封口膜12和容器本体11的连接强度更强,有效防止了手提部1222被提升时封口膜12脱离容器本体11而导致容器本体11泄露的现象发生;并且,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充分利用容器本体11原本的结构来加强容器本体11和封口膜12的连接强度,提高对容器本体 11的利用率,不需要在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设置特殊的结构来加强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和封口膜12的连接强度,这样,简化了容器本体11的结构,也即是,在外带物品时,不需要选用特殊的容器本体11,也不需要在容器本体11上设置特殊的结构,只需采用普通的容器本体11即可实现封口膜12和容器本体11的连接强度的加强,从而实现容器本体11内的物品的外带作业,如此,还简化了容器本体11的制作工艺,降低了容器本体11的制作成本,有助于本实施例的容器10的推广使用。
第三方面,封口膜12的侧封部1221和手提部1222沿周向形成连接,侧封部1221侧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这样,保证了手提部1222和侧封部1221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理解的,连接在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的侧封部1221与手提部1222形成连接,使得手提部1222和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形成间接连接,提高了手提部1222和容器本体11的连接强度,如此,由于手提部1222间接固定在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手提部1222通过切口1223被提升时,能够有效防止切口1223扩大而导致手提部1222撕裂的情况,则有效减缓了手提部1222 被提升时切口1223扩大而导致手提部1222断裂的现象,使得手提部1222在提升较重的负载时也不易产生断裂。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容器10包括一个容器本体11和一个封口膜12,封口膜12的外缘部122包括两个侧封部1221和两个手提部1222,两个侧封部1221和两个手提部1222沿周向交替分布且形成连接;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两个侧封部1221间隔分布,且两个侧封部1221均侧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保证封口膜12稳定地密封于容器本体11上;两个手提部1222上均形成有切口1223,则外缘部122上形成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切口1223,外带物品时,使用者同时穿过两个间隔分布的切口1223,使得外缘部122上形成了两个提手,有助于提高容器本体11被提升时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侧封部1221也可以只设置一个,相应的,此时手提部1222也设置为一个;侧封部1221还可以设置为三个以上,则手提部1222也相应设置为三个以上,此处不唯一限定侧封部1221和手提部1222的数量。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容器10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容器本体11,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都能够容纳物品。封口部121密封于所有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保证所有容器本体11内的物品不泄露,则此时所有的容器本体11 均通过封口部121连接在一起;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封口部121将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连接在一起,也即是一次性实现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的封口作业,相较于市面上的一个封口膜12只能够实现一个容器本体11的封口作业的方案来说,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提高容器本体11的封口效率。
外缘部122设于所有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的外周,外缘部122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侧封部1221和与侧封部1221数量对应的手提部1222,且侧封部1221和手提部1222均设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的外周。其中,手提部1222上的切口1223使得手提部1222形成提手,使用者通过提升提手而实现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的提升作业。侧封部1221侧封于至少一个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可以理解的,每个侧封部1221都可以侧封于一个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也可以侧封于两个以上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侧封部1221侧封于两个以上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使得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之间实现更加稳定的连接,从而避免使用者通过手提部1222上的切口1223一次性提升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时,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发生相对错位、翻折而无法实现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的一次性提升作业的情况,如此有助于使用者通过手提部1222上的切口1223一次性且稳定地提升所有通过封口部 121和侧封部1221连接在一起的容器本体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口部121和侧封部1221的设置,使得所有的容器本体11不仅能够通过封口部121实现封口作业,还能够使得所有的容器本体11通过封口部121和侧封部1221稳定地连接在一起,侧封部1221的设置还保证了所有容器本体11连接在一起后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手提部1222能够通过切口 1223一次性提升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封口膜12 实现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的封口作业,同时实现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之间的稳定连接,并且能够实现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的一次性的稳定的提升作业,相较于市面上的一个封口膜 12只能够封口一个容器本体11,且在多个容器本体11单独封口后再放置到同一个塑料手提袋内进行提升的技术方案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封口膜12能够一次性实现至少两个容器本体 11的封口、连接以及一次性提升,作业效率更高,且市面上不存在通过一个封口膜12来同时实现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的封口、连接以及一次性提升作业的方案,也无法通过一个封口膜12来实现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的封口、连接以及一次性提升作业。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容器本体11设置为三个,封口部121同时密封于三个容器本体11 的开口端。外缘部122包括两个手提部1222和两个侧封部1221,两个手提部1222上的切口 1223使得外缘部122上形成两个提手,使用者通过提升两个提手而实现三个容器本体11的提升作业,其中一个侧封部1221侧封于两个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且另一个侧封部1221侧封于另一个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如此提高三个容器本体11的连接稳定性,有助于使用者通过切口1223实现三个容器本体11的一次性稳定提升作业。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容器本体11还可以设置为两个或三个以上,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不唯一限定容器本体11的数量。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三
请一并参阅图1、图5以及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封口机20,该封口机20用于将封口膜12密封于容器本体11上,从而得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容器10,可以理解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容器10由该实施例中的封口机20作业得到。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容器本体11具有开口,封口膜12具有封口部121和自封口部121的周缘向外延伸的外缘部122;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容器本体11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容器本体11相同,且本实施例中的封口膜12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封口膜12相同,具体请参阅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容器本体11、封口膜1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
封口机20包括承托机构21和用于进行封切作业的封切机构22。承托机构21用于承托容器本体11,以便于封切机构22对承托机构21上的容器本体11进行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封切机构22包括第一热封件221、第一切刀222以及第一动力机构223,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间隔设于第一动力机构223的输出端,且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均与承托机构21沿第一方向Z间隔分布,第一动力机构223用于分别驱动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沿第一方向Z靠近或远离承托机构21。第一热封件221设置为发热盘,第一热封件221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Z靠近承托机构21移动时,第一热封件 221沿第一方向Z将封口膜12的封口部121抵推在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使得封口部121 热封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从而完成封口机20的封口作业;其中,发热盘的形状、大小根据容器本体11的开口形状、大小对应设置。第一切刀222能够在第一热封件221热封时在外缘部122上沿第一方向Z切出切口1223,可以理解的,工作时,第一切刀222与第一热封件221同时沿第一方向Z靠近承托机构21移动,使得第一切刀222沿第一方向Z切割外缘部122,以在外缘部122上切出切口1223,从而完成封口机20的切口作业。
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作时,第一切刀222与第一热封件221同时沿第一方向Z靠近承托机构21移动,使得第一热封件221沿第一方向Z将封口部121热封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的同时,第一切刀222沿第一方向Z在封口膜12的外缘部122上切出切口1223,如此,第一切刀222和第一热封件221同时工作,使得封口机20对容器本体11开口端的封口作业和对外缘部122的切口作业同时完成,简化了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的步骤,也减少了作业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封口机20的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的效率;可以理解的,使用市面上的封口机 20对容器本体11进行封口的时间,就可以同时完成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封口机20在完成一次作业后,使用者就可以直接通过切口1223提升外缘部122,从而实现容器本体11的携带,十分方便;还可以理解的,第一动力机构223沿第一方向Z同时驱动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就可以同时实现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也即是仅需要通过一个工艺就可以实现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而不需要分别设置两个独立的工艺,更加不需要设置两个分别用于封口作业的设备和用于切口作业的设备;并且,封口机20通过设置第一切刀222和第一热封件221即可实现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结构十分简单,封口机20的制作成本非常低,相较于市面上复杂的封口机20,本实施例提供的封口机20更加有助于实现推广使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且十分重要的是,封口机20对容器本体11进行封口作业时,可以直接采用普通的薄膜作为封口膜12,当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驱动下同时工作时,第一热封件221将封口膜12密封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使得封口膜12 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处的部分为封口部121,且使得封口膜12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外周的部分为外缘部122,也即是封口膜12在密封于容器本体11之前为普通的薄膜,在密封于容器本体11后才形成封口部121和外缘部122,并且,由于第一切刀222设于第一热封件221 的外周,则第一切刀222在第一热封件221进行封口时,在外缘部122上切出切口1223;因此,封口机20对容器本体11进行封口时,不需要采用特殊的封口膜12,仅需采用普通的薄膜即可,也不需要在封口机20封口前对封口膜12进行特殊的处理,也即是,不需要在封口机20封口前对封口膜12进行封口部121和外缘部122的划分,更加不需要在封口机20封口前在封口膜12的外缘部122处切出切口1223,如此,减少了对封口膜12进行特殊处理的工艺,提高了封口机20的通用性,同时也解决了进行特殊处理后的封口膜12在进行封口时由于难以定位而导致封口膜12无法准确密封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的问题,也即是,在不需要采用特殊的封口膜12的基础上,封口机20也不需要对封口膜12进行特殊的定位处理,简化了封口机20的作业流程,从而有助于封口机20的推广使用。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图5为封口机20在正常使用时的放置状态,此时第一方向Z如图5中的竖直方向,当然,当封口机20处于其他放置状态下时,第一方向Z也可以设置为与竖直方向形成大于0°的夹角的方向;为便于理解,下文中均采用竖直方向、上、下等能够与图5的示意方位对应的方位词对封口机20进行解释说明。可以理解的,承托机构21设于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的下方。工作时,先将容器本体11承托于承托机构21上,使得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位于第一热封件221的正下方;然后,第一动力机构223向下驱动,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驱动下向下靠近承托机构21移动,其中,第一热封件221向下移动,从而将封口膜12的封口部121密封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与此同时,第一切刀222也同时向下移动,并向下切割外缘部122,使得外缘部122上形成切口1223;最后,第一动力机构223向上复位移动,使得第一切刀222 和第一热封件221向上移动而脱离承托机构21、容器本体11以及封口膜12。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动力机构223的输出端之间还可以设置弹簧、弹片等缓冲件,当第一热封件221沿第一方向Z将封口部121热封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时,此时第一热封件221在缓冲件的缓冲作用下弹性抵推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防止第一热封件221过分挤压容器本体11而导致容器本体11受损,由此,第一切刀222在第一热封件221弹性抵推容器本体11时切出切口1223。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时,可以直接在第一热封件221和承托机构21的容器本体 11之间放置封口膜12,即可实现封切机构22的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6以及图7,第一切刀222在第一热封件221进行封口作业时在外缘部122上切出两个切口1223,两个切口1223的设置使得外缘部122上形成两个提手,有助于容器本体11的提升。本实施例中,第一切刀222设置为一个,第一切刀222包括本体部2221和间隔设于本体部2221上的两个切割部2222,本体部2221连接于第一动力机构223的输出端,两个切割部2222设于第一热封件221的外周,当第一热封件221进行封口作业时,两个切割部2222分别在外缘部122上切出切口1223,使得外缘部122上形成两个切口1223;其中,第一切刀222为环形刀,第一切刀222环设于第一热封件221的外周,第一切刀222上形成有两个缺口2223,两个缺口2223使得第一切刀222上的切割部2222断开成两个,切割部2222呈弧形且呈线型,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当需要切出一个或三个以上切口1223时,缺口2223也对应设置为一个或三个以上。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切刀222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切刀222呈弧形,且间隔分布于第一热封件221的外周;同理,当需要切出一个或三个以上切口1223时,第一切刀222对应设置为一个或三个以上。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封口机20还包括机架26,承托机构21和第一动力机构223均设于机架26上。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8,第一动力机构223包括第一驱动器2231、第一连杆2232以及输出板2233。第一驱动器2231设于机架26上,且第一驱动器2231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马达等能够旋转驱动的驱动器;第一连杆2232设置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连杆2232连接于第一驱动器2231的输出端,至少两个第一连杆2232依次转动连接,输出板2233设于另一个第一连杆2232的输出端,且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间隔设于输出板2233上;可以理解的,工作时,第一驱动器2231旋转驱动,至少两个第一连杆2232转动并输出动力,使得输出板2233驱动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沿第一方向 Z移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器2231和第一连杆2232的设置,在保证输出板2233 在第一方向Z上的移动行程基础上,最大化地减小了整个封口机20的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5以及图6,外缘部122具有沿周向形成连接的侧封部1221和手提部1222,可以理解的,第一动力机构223驱动时,第一切刀222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Z移动,并在第一热封件221将封口膜12的封口部121 密封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时沿第一方向Z切割手提部1222,从而在手提部1222上切出切口1223。
请一并参阅图9及图10,容器本体11能够沿第一方向Z活动于承托机构21上,以供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裸露出承托机构21外;其中,图9中示意出容器本体11在一个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0中示意出容器本体11在另一个状态下的示意图,此时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向外裸露出承托机构21外。
请一并参阅图1、图5以及图9至图11,封口机20还包括侧封机构23,侧封机构23 包括第二热封件231和第二动力机构232,第二动力机构232设于机架26上,并用于驱动第二热封件231沿第三方向X移动,且第二动力机构232分别和第一动力机构223、承托机构 21间隔分布。在封切机构22完成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且容器本体11沿第一方向Z活动,以使得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裸露出承托机构21外时,第二热封件231能够在第二动力机构 232的驱动下沿第三方向X移动,以将外缘部122的侧封部1221沿第三方向X侧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上。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三方向X设置为水平方向,第三方向X垂直于第一方向Z,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三方向X还可以设置为与水平方向形成大于0°的夹角的方向,也即是第三方向X不与第一方向Z垂直,且第三方向X和第一方向Z形成大于0°的夹角。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热封件231为发热块,侧封时,第二热封件231沿第三方向X抵推侧封部1221在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上,并发热,从而将侧封部1221热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为弧面,相应的,第二热封件231用于抵推侧封部1221的面为弧面,有助于第二热封件231更好地抵推侧封部1221且贴合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从而有助于提高侧封部1221和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的侧封效果。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容器本体11能够沿第一方向Z活动于承托机构21上。可以理解的,容器本体11能够向下移动,使得容器本体11搭接于承托机构21上,有助于第一热封件221 和第一切刀222分别进行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具体如图5和图9所示;此时,当容器本体 11位于第一热封件221的正下方时,容器本体11位于封切位置,则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驱动下向下移动时,能够分别进行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还可以理解的,当封切机构22完成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后,容器本体11能够向上移动,使得容器本体11的部分向上伸出承托机构21外,此时容器本体11位于承托机构21上方的部分的外侧壁裸露出承托机构21外,具体如图10所示;此时,容器本体11仍然位于第一热封件221的正下方,容器本体11位于侧封位置,则侧封机构23的第二热封件231在第二动力机构232的驱动下沿第三方向X移动时,能够将侧封部1221侧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侧封机构23,封口机20的工作原理为:先将容器本体11承托于承托机构21上,并使得容器本体11位于封切位置;然后,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 同时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分别实现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从而完成封切作业;然后,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驱动下向上脱离承托机构21和容器本体11,此时容器本体11向上移动,以使得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裸露出承托机构21外,此时,容器本体11位于侧封位置,且封口膜12于容器本体11开口端外周的部分(也即是外缘部12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落,第二热封件231沿第三方向X移动,从而将外缘部122的侧封部1221侧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从而完成侧封作业。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5以及图11,封切机构22用于在封口膜12的外缘部122上形成两个切口1223,也即是使得封口膜12上具有两个侧封部1221和两个手提部1222;相应的,侧封机构23包括两个第二热封件231,两个第二热封件231用于分别将封口膜12的两个侧封部1221侧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上。本实施例中,侧封机构23包括第二驱动器2321、螺杆2322以及两个螺接件2323,第二驱动器2321设于机架26上,且第二驱动器2321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马达等能够旋转驱动的驱动器;螺杆2322设于第二驱动器2321的输出端,螺杆2322沿第三方向X延伸设置,且螺杆2322沿第三方向X上的两端部的螺纹方向不同,两个螺接件2323分别螺接于螺杆2322沿第三方向X上的两端部上,两个第二热封件231一一对应设于两个螺接件2323上。可以理解的,进行侧封作业时,第二驱动器2321驱动,螺杆2322在第二驱动器2321的驱动下旋转,使得螺接于螺杆2322 上的两个螺接件2323沿第三方向X相向移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二热封件231沿第三方向X 相向移动,以一一对应将两个侧封部1221侧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上;完成侧封作业后,第二驱动器2321复位驱动,螺杆2322反向旋转,两个第二热封件231沿第三方向X背向移动,以脱离容器本体11和封切机构2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6,封切机构22还包括推料件224,推料件224设于第一动力机构223的输出端,推料件224分别与第一热封件221、第一切刀222间隔分布,其中,本实施例中,推料件224设于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外,也即是第一切刀222位于推料件224和第一热封件221之间。推料件224能够在容器本体11沿第一方向Z 活动时抵推侧封部1221至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可以理解的,在封切机构22完成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且容器本体11向上移动,以使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裸露出承托机构21外时,容器本体11相对于第一热封件221、第一切刀222以及推料件224向上移动,此时推料件224在容器本体11向上移动时抵推封口膜12的侧封部1221,使得侧封部1221被推料件 224向下抵推至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外,从而有助于第二热封件231沿第三方向X将侧封部1221侧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上,如此,有助于提高侧封部1221和容器本体11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热封件231上开设有供推料件224避位的避位槽,该避位槽为第一避位槽2311,第一避位槽2311开设于第二热封件231用于抵推侧封部1221的侧面上,当第二热封件231沿第三方向X移动,以将侧封部1221侧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时,第二热封件231相对于推料件224移动,使得推料件224避位于第一避位槽2311内。其中,为便于推料件224的避位,推料件224设置为杆状,且推料件224设置为两个,两个推料件224间隔分布,并用于一一对应抵推外缘部122的两个侧封部122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以及图6,封切机构22还包括第一压料件225,第一压料件225设于第一动力机构223的输出端,第一压料件225与第一热封件221间隔分布,且第一切刀222设于第一压料件225和第一热封件221之间,第一动力机构223用于同时驱动第一热封件221、第一切刀222、第一压料件225以及推料件224同时沿第一方向Z移动;其中,推料件224设于第一压料件225上。当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Z移动,以分别实现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时,第一压料件225能够沿第一方向Z将外缘部122弹性抵推至承托机构21上,从而实现外缘部122的限位和张紧,有助于第一热封件221的封口作业和第一切刀222的切口作业的顺利进行。可以理解的,进行封切作业时,第一动力机构223同时驱动第一热封件221、第一切刀222、第一压料件 225以及推料件224同时沿第一方向Z移动,第一压料件225先弹性抵推封口膜12的外缘部122至承托机构21上,第一动力机构223继续驱动,使得第一压料件225弹性挤压外缘部122,此时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继续沿第一方向Z移动,以分别实现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在第一动力机构223复位时,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先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驱动下复位,第一压料件225和推料件224随后复位,并与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222同时完成复位动作。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料件225环设于第一热封件221的外周,且第一压料件225能够同时将外缘部122的手提部1222和侧封部1221至承托机构21上;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压料件225用于沿第一方向Z抵推外缘部122的手提部1222 或侧封部1221至承托机构21上。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料件225弹性抵推外缘部122,可以理解的,第一压料件225 为缓冲件,或者,第一压料件225和第一动力机构223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弹性件228,使得第一压料件225实现弹性抵推作业,如此,避免第一压料件225挤压外缘部122而导致外缘部122受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5、图6以及图12,封口机20还包括设于机架26上的卷料轴24,卷料轴24用于收卷料带30;其中,卷料轴24设置为两个,两个卷料轴 24间隔设于机架26上,其中一个卷料轴24释放料带30,另一个卷料轴24用于回收料带30,两个卷料轴24能够同时同向旋转,以同时释放和收卷料带30,且两个卷料轴24能够同时异向旋转,以拉伸料带30。
封切机构22还包括第二切刀226,第二切刀226为环形刀,第二切刀226环设于第一热封件221的外周,且第一切刀222设于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二切刀226之间;其中,第二切刀226环设于第一压料件225的外周,如此,第一切刀222间隔设于第一热封件221的外周,第一压料件225环设于第一切刀222的外周,且第二切刀226环设于第一压料件225的外周。第二切刀226设于第一动力机构223的输出端,且第一动力机构223用于驱动第一热封件221、第一切刀222、第一压料件225以及第二切刀226沿第一方向Z移动,则第二切刀226能够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沿第一方向Z移动,从而在第一热封件221热封时沿第一方向Z切割料带30,以在料带30上切割形成封口膜12,可以理解的,第二切刀226切出封口膜12的外缘部122的外轮廓,具体为第二切刀226切出外缘部122的手提部1222和侧封部1221的外轮廓。因此,本实施例中,料带30可以设置为普通的薄膜,封口机20进行工作时,在封切机构22分别进行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时,第二切刀226同时在料带30上切出一块,从而形成上述封口膜12,这样,不需要设置特殊的料带30,也不需要在料带30上进行特殊的处理即可放到封口机20上使用,并且,封口机20进行作业时,也不需要对封口膜12进行特殊且复杂的定位操作,简化了封口机20的作业流程。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机架26上还设有两个导向轴27,两个导向轴27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两个卷料轴24之间的料带30能够依次经过两个导向轴27,在封切机构22完成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且容器本体11向上移动,以使得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裸露出承托机构21外时,两个导向轴27能够拉伸已经切出封口膜12后的料带30,从而在侧封机构23的第二热封件231将侧封部1221侧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时,避免废料与侧封部1221的侧封作业形成干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5以及图6,第二切刀226用于在封切机构22进行封切作业时切割料带30,从而在料带30上切出上述封口膜12,则整条料带30能够进行多次封切作业,也即是整条料带30上能够切出若干个封口膜12,如此,料带30包括若干个封口膜12和连接于相邻两个封口膜12之间的连接部(图未示),其中,连接部(图未示) 为料带30位于封口膜12外侧的部分,也即是废料。
封切机构22还包括第二压料件227,第二压料件227设于第一动力机构223的输出端,第二压料件227间隔设于第二切刀226的外周,且第二切刀226设于第一切刀222和第二压料件227之间,具体为第二切刀226设于第一压料件225和第二压料件227之间;其中,第一动力机构223用于同时驱动第一热封件221、第一切刀222、第一压料件225、推料件224、第二切刀226以及第二压料件227同时沿第一方向Z移动。当第一热封件221和第一切刀 222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Z移动,以分别实现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时,且第二切刀226沿第一方向Z移动以在料带30上切出封口膜12,此时,第一压料件225沿第一方向Z将外缘部122弹性抵推至承托机构21上,从而实现外缘部122的限位和张紧,有助于第一热封件221的封口作业和第一切刀222的切口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且,此时第二压料件227沿第一方向Z弹性抵推料带30位于封口膜12外侧的部分(也即是连接部),从而保证第二切刀226的切割作业,保证第二切刀226在料带30上切出封口膜12。可以理解的,进行封切作业时,第一动力机构223同时驱动第一热封件221、第一切刀222、第一压料件225、推料件224、第二切刀226以及第二压料件227同时沿第一方向Z移动,第一压料件225和第二压料件227先分别弹性抵推封口膜12的外缘部122和料带30的连接部至承托机构21上,第一动力机构223继续驱动,使得第一压料件225弹性挤压外缘部122,此时第一热封件221、第一切刀222以及第二切刀226继续沿第一方向Z移动,以分别实现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在第一动力机构223复位时,第一热封件221、第一切刀222以及第二切刀226先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驱动下复位,第一压料件225、第二压料件227以及推料件 224随后复位,并与第一热封件221、第一切刀222以及第二切刀226同时完成复位动作。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压料件227弹性抵推连接部,可以理解的,第二压料件227为缓冲件,或者,第二压料件227和第一动力机构223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弹性件228,使得第二压料件227实现弹性抵推作业,如此,避免第二压料件227挤压连接部而导致料带30断裂而无法回收和继续释放。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9、图10以及图13,承托机构21包括限位架211和托料架212,限位架211设于机架26上,并用于供容器本体11穿设于限位架211内,且供容器本体11沿周向限位于限位架211内;如此,避免容器本体11在封口机20进行封切作业和侧封作业时出现歪倒的现象,保证对容器本体11的准确定位。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料件225和第二压料件227用于分别对应抵推外缘部122和连接部至限位架211上。托料架212用于供容器本体11承托于托料架212上;可以理解的,当容器本体11承托于托料架212上时,容器本体11沿周向限位于限位架211内。托料架212活动设于限位架211 上,从而驱动容器本体11沿第一方向Z移动;可以理解的,当封切机构22需要进行封切作业时,托料架212驱动容器本体11向下移动,使得容器本体11搭接于限位架211上,从而使得容器本体11位于封切位置上;当侧封机构23需要进行侧封作业时,托料架212驱动容器本体11向上移动,使得容器本体11的部分向上脱离限位架211,并使得容器本体11的部分外侧壁向上裸露出限位架211外,从而使得容器本体11位于侧封位置上。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承托机构21还包括设于限位架211上的第三驱动器 213,第三驱动器213为直线电机、气缸等用于直线驱动的驱动器,托料架212设于第三驱动器213的输出端,并能够在第三驱动器213的驱动下带动容器本体11沿第一方向Z移动。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限位架211上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二避位槽2111、第三避位槽2112 以及第四避位槽2113,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承托机构21的容器本体11位于封切位置或侧封位置时,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位于第一热封件221的正下方,此时,第一切刀222位于第二避位槽2111的正上方,推料件224位于第三避位槽2112的正上方,且第二切刀226位于第四避位槽2113的正上方;当第一动力机构223向下驱动时,第一热封件221、第一切刀222、第一压料件225、推料件224以及第二压料件227均向下移动,第一压料件225和第二压料件227向下抵推至限位架211上,此时,第一切刀222在手提部1222上切出切口1223,且避位于第二避位槽2111内,推料件224抵推侧封部1221,且避位于第三避位槽2112内,第二切刀226在料带30上切出封口膜12的外轮廓,且避位于第四避位槽2113内。如此,第二避位槽2111、第三避位槽2112以及第四避位槽2113的设置,有助于实现对第一切刀 222、推料件224、第二切刀226以及封口膜12的保护。其中,本实施例中,当封切机构22 进行封切作业时,第二压料件227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驱动下抵推料带30的连接部至限位架211上,使得推料件224在第一动力机构223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并避位于第三避位槽 2112内而非直接抵推封口膜12的侧封部1221至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如此,保证了第二切刀226能够顺利地切割料带30,以在料带30上切出封口膜1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9、图10以及图13,封口机20还包括第三动力机构25,承托机构21活动设于机架26上,第三动力机构25用于驱动承托机构21沿第二方向Y移动,以供承托机构21上的容器本体11沿第一方向Z正对于第一热封件221,也即是使得容器本体11从上料位置沿第二方向Y移动至封切位置。其中,第一方向Z垂直于第二方向Y,第二方向Y为水平方向,且第二方向Y还垂直于第三方向X;当然,第二方向Y 也可以设置为平行于第三方向X,或者第二方向Y不与第三方向X垂直,且与第三方向X 形成大于0°的夹角。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动力机构25用于驱动限位架211沿第二方向Y移动;第三动力机构25包括第四驱动器251和第二连杆252,第四驱动器251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马达等能够旋转驱动的驱动器;第二连杆252设置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第二连杆252连接于第四驱动器251的输出端,至少两个第二连杆252依次转动连接,限位架211设于另一个第二连杆252的输出端;可以理解的,工作时,第四驱动器251旋转驱动,至少两个第二连杆 252在第四驱动器251的驱动下转动并输出动力,使得限位架211在第二连杆252的驱动下沿第二方向Y移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驱动器251和第二连杆252的设置,在保证限位架211沿第二方向Y上移动的行程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减小了整个封口机20的体积。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机架26上设有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导轨28,限位架211上设有滚动件(图未示),滚动件滚动于导轨28上,以实现限位架211沿第二方向Y上的移动。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限位架211上设有感应器214,感应器214用于感应容器本体11,当容器本体11上料于托料架212上且限位于限位架211内时,此时容器本体11的上部位于限位架211上方,感应器214感应到容器本体11,并将该感应信号传递给第三驱动器213,第三驱动器213驱动,使得托料架212带动容器本体11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容器本体11搭接于限位架211上,此时,容器本体11位于上料位置。
本实施例中,该封口机20的工作流程为:承托机构21位于初始位置,使用者将容器本体11放置于承托机构21上,也即是,容器本体11承托于托料架212上并沿周向限位于限位架211内,此时容器本体11的上部位于限位架211上方;感应器214感应到容器本体11,第三驱动器213驱动,使得托料架212驱动容器本体11向下移动至上料位置;然后,第四驱动器251驱动,使得限位架211在第四驱动器251的驱动下带动托料架212和容器本体11 沿第二方向Y移动,从而使得容器本体11沿第二方向Y移动至封切位置,此时容器本体11 的开口端位于第一热封件221的正下方;第一动力机构223向下驱动,从而使得第一热封件 221、第一切刀222、第一压料件225、推料件224、第二切刀226以及第二压料件227向下移动,此时,第一压料件225先向下弹性抵推封口膜12的外缘部122至限位架211上,且第二压料件227向下弹性抵推料带30的连接部至限位架211上,使得料带30处于被挤压且拉伸状态,此时推料件224与第一压料件225同时向下移动,并弹性抵推封口膜12的侧封部1221,且推料件224避位于第三避位槽2112内;然后,第一动力机构223继续向下驱动,使得第一热封件221向下移动以将封口膜12的封口部121热封于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第一切刀222向下移动以切割封口膜12的手提部1222,从而使得手提部1222上形成切口1223,且第一切刀222避位于第二避位槽2111内,第二切刀226向下移动以切割料带30,并在料带30上切出封口膜12的外轮廓,且第二切刀226避位于第四避位槽2113内;在第一热封件221完成封口作业后,第一动力机构223向上复位,从而使得第一热封件221、第一切刀 222、第一压料件225、推料件224、第二切刀226以及第二压料件227向上复位,此时封口膜12已经密封于容器本体11上,在第一动力机构223向上复位后,两个卷料轴24和导向轴27拉伸切出封口膜12后的料带30至第一压料件225和第二压料件227的底部;然后,第三驱动器213驱动托料架212向上移动,使得容器本体11在托料架212的带动下向上移动,且容器本体11的上部裸露出限位架211外,此时容器本体11上的封口膜12侧封部1221 相对于推料件224向上移动,并被推料件224弹性抵推至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外;然后,第二驱动器2321驱动,使得第二热封件231沿第三方向X移动并将侧封部1221侧封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此时推料件224避位于第二热封件231的第一避位槽2311内,如此完成容器本体11的封切作业和侧封作业,从而得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容器10,随后第二驱动器2321驱动第二热封件231沿第三方向X复位,以脱离容器本体11和封切机构22;最后,第三驱动器213驱动托料架212向下移动,使得容器本体11向下移动至封切位置,然后,第四驱动器251驱动限位架211沿第二方向Y移动,使得完成封切作业和侧封作业的容器10沿第二方向Y移动至上料位置,第三驱动器213向上驱动托料架212,使得容器10向上移动,有助于容器10进行下料作业。
本实施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封口机20需要对一个容器本体11进行作业时,封切机构22包括一个第一热封件221;当封口机20需要对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进行封切作业和侧封作业时,封口机20可以设置为以下结构:封切机构22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热封件221,至少两个第一热封件221间隔分布,以用于一一对应对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进行一次性的封口作业;第一切刀222设于至少两个第一热封件221的外侧,当第一切刀222为环状时,第一切刀222环设于至少两个第一热封件221的外周,第一压料件225环设于第一切刀222 的外周,第二切刀226环设于第一压料件225的外周,且第二压料件227环设于第二切刀226 的外周。可以理解的,封口机20工作时,容器本体11在承托机构21的驱动下移动至封切位置,第一动力机构223向下驱动,第一压料件225和第二压料件227向下移动,以分别弹性抵推封口膜12的外缘部122和料带30的连接部至承托机构21上;然后,至少两个第一热封件221同时向下移动并一次性对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进行封口作业,与此同时,第一切刀222于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的开口端的外周切割封口膜12,使得封口膜12 于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的外周切出切口1223,同时,第二切刀226在料带30上切出封口膜 12的外轮廓;然后,封切机构22完成封切作业后,第一动力机构223向上复位,然后容器本体11及封口于其上的封口膜12向上移动至侧封位置,侧封机构23将封口膜12的侧封部 1221侧封于至少一个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上,最后侧封机构23复位,承托机构21驱动完成封切作业和侧封作业的容器10移动至上料位置。因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口机 20能够一次性对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进行封切作业和侧封作业,而无需逐一对单个容器本体11进行作业,且封口机20还能够在同时对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进行作业时实现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的稳定连接,从而使得至少两个容器本体11在同时经过封口机20的作业后能够实现一次性被提升的功能,如此极大地提高了封口机20对容器本体11的作业效率和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本体,具有开口;
封口膜,包括封口部和自所述封口部的周缘向外延伸的外缘部,所述封口部密封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端;所述外缘部具有沿周向形成连接的侧封部和手提部,所述侧封部侧封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外侧壁,所述手提部具有供所述手提部被提升的切口;所述封口部、所述侧封部以及所述手提部形成一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所述容器本体,所述封口部密封于至少两个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端,且所述侧封部侧封于至少一个所述容器本体的外侧壁。
3.一种封口机,应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中;所述封口机用于将所述封口膜密封于所述容器本体上,所述封口膜具有封口部和自所述封口部的周缘向外延伸的外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机包括:
承托机构,用于承托所述容器本体;
封切机构,包括第一热封件、第一切刀以及第一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热封件和所述第一切刀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承托机构;所述第一热封件能够将所述封口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热封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端;所述第一切刀与所述第一热封件间隔分布,并能够在所述第一热封件热封时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外缘部上切出切口,以同时实现封口作业和切口作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缘部具有沿周向形成连接的侧封部和手提部,所述第一切刀能够在所述手提部上切出所述切口;
所述容器本体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于所述承托机构上,以供所述容器本体的外侧壁裸露出所述承托机构外;
所述封口机还包括侧封机构,所述侧封机构包括第二热封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热封件移动的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热封件能够将所述侧封部侧封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外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还设有推料件,所述推料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热封件、所述第一切刀间隔分布;所述推料件能够在所述容器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时抵推所述侧封部至所述容器本体的外侧壁,且所述第二热封件上开设有供所述推料件避位的避位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切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的输出端的第一压料件,所述第一压料件与所述第一热封件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一切刀设于所述第一压料件和所述第一热封件之间;所述第一压料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弹性抵推所述外缘部至所述承托机构上。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机还包括用于收卷料带的卷料轴;所述封切机构还包括环设于所述第一热封件外周的第二切刀,所述第一切刀设于所述第一热封件和所述第二切刀之间;所述第二切刀设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的输出端,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在所述第一热封件热封时在所述料带上切割形成所述封口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切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的输出端的第二压料件,所述第二压料件与所述第二切刀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二切刀设于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压料件之间;所述第二压料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弹性抵推于所述封口膜外侧的所述料带。
9.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机构包括:
限位架,用于供所述容器本体穿设并限位于所述限位架内;
托料架,用于供所述容器本体承托于所述托料架上;所述托料架活动设于所述限位架上,以驱动所述容器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机还包括第三动力机构,所述第三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承托机构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供所述承托机构上的所述容器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正对于所述第一热封件,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CN202110536543.5A 2021-05-17 2021-05-17 容器及封口机 Active CN113387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6543.5A CN113387018B (zh) 2021-05-17 2021-05-17 容器及封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6543.5A CN113387018B (zh) 2021-05-17 2021-05-17 容器及封口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7018A CN113387018A (zh) 2021-09-14
CN113387018B true CN113387018B (zh) 2022-01-21

Family

ID=77617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36543.5A Active CN113387018B (zh) 2021-05-17 2021-05-17 容器及封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701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1433B (en) * 2005-10-25 2007-12-21 I-Hsien Hsu Cup sealing machine
CN106232494A (zh) * 2014-04-15 2016-12-14 日本克乐嘉制盖株式会社 加压饮料用的密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TWM588097U (zh) * 2019-09-24 2019-12-21 林祐毅 封口膜及具有該封口膜的容器
CN212829463U (zh) * 2020-07-22 2021-03-30 广州杰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精准的封口机切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7018A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0266B2 (en) Device for vacuum packaging, particularly of food products
US6761016B1 (en) High speed form, fill and seal pouch packaging machine
EP0949147A1 (en) Packaging systems for increased food product shelf life
US6351928B2 (en) Device for packaging products in containers sealed with stretchable plastic film
WO2008014443A2 (en) Form-fill-se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uch
CN113387018B (zh) 容器及封口机
CN209684136U (zh) 双道热封切断机构
CN219407142U (zh) 预制菜专用包装机
JP2903310B2 (ja) 包装容器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KR101449737B1 (ko) 플라스틱 용기의 성형장치
CN212243931U (zh) 一种卡纸包装设备
KR200163355Y1 (ko) 식품포장장치
JP2005239238A (ja) 緩衝性を備えた連続状包装用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20199765U (zh) 净菜自动包装系统
CN208498944U (zh) 一种自动收膜包装机
JPH11171203A (ja) 包装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2196214U (zh) 一种高速制袋包装机的自动包装装置
CN214325523U (zh) 隐形眼镜注液封装装置
CN212196215U (zh) 一种高速制袋包装机
CN115973506A (zh) 一种预制菜注料封口一体机
JP2740538B2 (ja) タレ付充填包装機
CN114987866A (zh) 一种全自动的圆筒包装生产线
WO2009131449A1 (en) Device for packaging products
JP3742988B2 (ja) 上包み包装方法および装置
CA2962382A1 (en) Film fitt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