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9987A - 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9987A
CN113369987A CN202110734147.3A CN202110734147A CN113369987A CN 113369987 A CN113369987 A CN 113369987A CN 202110734147 A CN202110734147 A CN 202110734147A CN 113369987 A CN113369987 A CN 113369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axis rotating
axis
disc
angl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41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o Zengping
Original Assignee
Cao Zengp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o Zengping filed Critical Cao Zengping
Priority to CN2021107341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99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9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99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6/00Equipment for precise positioning of tool or work into particular loc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16/02Index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6/00Equipment for precise positioning of tool or work into particular loc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16/02Indexing equipment
    • B23Q16/022Indexing equipment in which only the indexing movement is of impor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包括底板、X轴转动装置和Z轴转动装置;所述X轴转动装置包括转动座、X轴转动平台和转动调节装置,所述转动座包括固定座和X轴转轴;所述X轴转动平台的两侧与X轴转轴连接;其中一侧的转动座与转动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转动调节装置包括转动盘、传动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转动盘与X轴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转动盘和动力装置连接;所述Z轴转动装置包括Z轴转动平台,所述Z轴转动平台与X轴转动平台转动连接,且所述Z轴转动平台可轴向转动。此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可以使固定在Z轴转动平台上的加工工件可以同时绕着X轴和Z轴转动,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
背景技术
分度盘是将工件夹持在卡盘上或两顶尖间,并使其旋转、分度和定位的机床加工设备。分度盘按其传动、分度形式可分为蜗杆副分度盘、度盘分度盘、孔盘分度盘、槽盘分度盘和端齿分度盘。现有技术中,常使用数控摇蓝五轴分度盘对机床模具进行加工。但是数控摇蓝五轴分度盘只能使正在加工的工件绕着一个轴转动,不能使加工工件同时绕着两个轴转动,当需要绕着另一个轴转动加工时,只有把加工工件卸下来重新安装,这样不仅加工效率低,而且重新安装后降低了加工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包括底板、X轴转动装置和Z轴转动装置;
所述X轴转动装置包括转动座、X轴转动平台和转动调节装置,所述底板的两侧各固定设有一个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包括固定座和X轴转轴,所述固定座固定设在底板上,所述X轴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X轴转动平台的两侧与X轴转轴连接;
其中一侧的转动座与转动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转动调节装置包括转动盘、传动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转动盘与X轴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转动盘和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Z轴转动装置包括Z轴转动平台,所述Z轴转动平台与X轴转动平台转动连接,且所述Z轴转动平台可轴向转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X轴转动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活塞、盖板和第一气管,所述活塞位于盖板与固定座之间,所述活塞与盖板之间设有第一充气室,所述第一气管与第一充气室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Z轴转动装置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上齿盘、下齿盘和第二气管,所述上齿盘和下齿盘可以互相啮合,所述上齿盘与Z轴转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下齿盘与X轴转动平台之间设有第二充气室,所述第二气管与第二充气室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上齿盘和下齿盘的齿数为360个。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蜗杆、锥齿轮组和传动轴,所述蜗杆与转动盘互相啮合传动,所述蜗杆与传动轴之间通过锥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盘的左右两侧各啮合有一个蜗杆,所述蜗杆的下端通过锥齿轮组与同一传动轴传动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动力装置为手轮或者电机,所述手轮的外圈标有刻度和刻度值。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直齿轮组,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之间通过直齿轮组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Z轴转动平台的外围设有刻度尺,所述X轴转动平台的正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指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X轴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有防尘托盘,所述防尘托盘位于X轴转动平台的下方。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此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可以使固定在Z轴转动平台上的加工工件可以同时绕着X轴和Z轴转动,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不需要拆下工件即可使工件绕着另一个轴转动,提高了加工的精度;设有固定装置,可以控制工件绕着X轴转动的角度;设有定位装置,可以控制工件绕着Z轴转动的角度;上齿盘和下齿盘的齿数为360个,每转动一个齿就相当于绕Z轴转动了1度,提高了转动的精度,而且便于控制转动的角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X轴转动装置和Z轴转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转动座和固定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Z轴转动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底板;
2、X轴转动装置;21、转动座;211、固定座;212、X轴转轴;213、X轴轴承;22、X轴转动平台;23、转动调节装置;231、转动盘;232、传动装置;2321、蜗杆;2322、锥齿轮组;2323、传动轴;2324、直齿轮组;233、手轮;24、固定装置;241、活塞;242、盖板;243、第一气管;244、第一充气室;
3、Z轴转动装置;31、Z轴转动平台;32、定位装置;321、上齿盘;322、下齿盘;323、第二气管;324、第二充气室;33、刻度尺;34、指针;35、Z轴转轴;36、Z轴轴承;
4、防尘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包括底板1、X轴转动装置2和Z轴转动装置3;
所述X轴转动装置2包括转动座21、X轴转动平台22和转动调节装置23,所述底板1的两侧各固定设有一个转动座21,所述转动座21包括固定座211和X轴转轴212,所述固定座211固定设在底板1上,所述X轴转轴212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座211上;所述X轴转动平台22的两侧与X轴转轴212连接,所述固定座211与X轴转轴212之间设有X轴轴承213;
其中一侧的转动座21与转动调节装置23连接,所述转动调节装置23包括转动盘231、传动装置232和动力装置,所述转动盘231与X轴转轴212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232的两端分别与转动盘231和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Z轴转动装置3包括Z轴转动平台31,所述Z轴转动平台31与X轴转动平台22转动连接,且所述Z轴转动平台31可轴向转动。所述Z轴转动平台31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Z轴转轴35,所述Z轴转轴35与X轴转动平台22之间设有Z轴轴承36。
加工时,将待加工的工件固定安装在Z轴转动平台上,通过转动Z轴转动平台即可使工件绕着Z轴转动;通过动力装置驱动传动装置运转,从而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带动X轴转轴转动,X轴转轴使X轴转动平台绕着X轴转动,最终X轴转动平台将带动Z轴转动平台一起沿着X轴转动,从而实现了使固定在Z轴转动平台上的加工工件可以同时绕着X轴和Z轴转动。
此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可以使固定在Z轴转动平台上的加工工件可以同时绕着X轴和Z轴转动,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不需要拆下工件即可使工件绕着另一个轴转动,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所述X轴转动装置2还包括固定装置24,所述固定装置24包括活塞241、盖板242和第一气管243,所述活塞241位于盖板242与固定座211之间,所述活塞241与盖板242之间设有第一充气室244,所述第一气管243与第一充气室244连通。在第一充气室充气后,可以使活塞紧紧的压住X轴转轴,使X轴转轴不能转动,从而将X轴转轴固定在某个角度,进而使加工加工牢固地固定在某个角度。当对第一充气室放气后,又可以自由地转动。因此,固定装置可以用于控制工件绕着X轴转动的角度。
所述Z轴转动装置3还包括定位装置32,所述定位装置32包括上齿盘321、下齿盘322和第二气管323,所述上齿盘和下齿盘可以互相啮合,所述上齿盘321与Z轴转动平台31固定连接,所述下齿盘322与X轴转动平台22之间设有第二充气室324,所述第二气管323与第二充气室324连通。当对第二充气室充气后,上齿盘和下齿盘互相啮合,使Z轴转动平台不能转动;当第二充气室放气后,下齿盘向下移动,使上齿盘与下齿盘互相脱离,此时便可以自由地转动Z轴转动平台。因此,定位装置可以用于控制工件绕着Z轴转动的角度。
所述上齿盘321和下齿盘322的齿数为360个,每转动一个齿就相当于绕Z轴转动了1度,提高了转动的精度,而且便于控制转动的角度。
所述传动装置232包括蜗杆2321、锥齿轮组2322和传动轴2323,所述蜗杆2321与转动盘231互相啮合传动,所述蜗杆2321与传动轴2323之间通过锥齿轮组2322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2323与动力装置连接。通过传动装置能够有效地使加工工件绕着X轴转动。
所述转动盘231的左右两侧各啮合有一个蜗杆2321,所述蜗杆2321的下端通过锥齿轮组2322与同一传动轴2323传动连接。采用两个蜗杆与转动盘啮合,提高了传动效率。
所述动力装置为手轮233或者电机,所述手轮233的外圈标有刻度和刻度值,便于准确地设定绕X轴转动的角度。
所述传动装置232还包括直齿轮组2324,所述传动轴2323与动力装置之间通过直齿轮组2324连接。通过直齿轮组与传动轴连接,可以改变传动比。
所述Z轴转动平台31的外围设有刻度尺33,所述X轴转动平台22的正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指针34,便于准确地设定绕Z轴转动的角度。
两个所述X轴转轴212之间固定连接有防尘托盘4,所述防尘托盘4位于X轴转动平台22的下方,防尘托盘可以防止在加工时灰尘掉落到加工工件上。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X轴转动装置(2)和Z轴转动装置(3);
所述X轴转动装置(2)包括转动座(21)、X轴转动平台(22)和转动调节装置(23),所述底板(1)的两侧各固定设有一个转动座(21),所述转动座(21)包括固定座(211)和X轴转轴(212),所述固定座(211)固定设在底板(1)上,所述X轴转轴(212)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座(211)上;所述X轴转动平台(22)的两侧与X轴转轴(212)连接;
其中一侧的转动座(21)与转动调节装置(23)连接,所述转动调节装置(23)包括转动盘(231)、传动装置(232)和动力装置,所述转动盘(231)与X轴转轴(212)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232)的两端分别与转动盘(231)和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Z轴转动装置(3)包括Z轴转动平台(31),所述Z轴转动平台(31)与X轴转动平台(22)转动连接,且所述Z轴转动平台(31)可轴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转动装置(2)还包括固定装置(24),所述固定装置(24)包括活塞(241)、盖板(242)和第一气管(243),所述活塞(241)位于盖板(242)与固定座(211)之间,所述活塞(241)与盖板(242)之间设有第一充气室(244),所述第一气管(243)与第一充气室(244)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转动装置(3)还包括定位装置(32),所述定位装置(32)包括上齿盘(321)、下齿盘(322)和第二气管(323),所述上齿盘和下齿盘可以互相啮合,所述上齿盘(321)与Z轴转动平台(31)固定连接,所述下齿盘(322)与X轴转动平台(22)之间设有第二充气室(324),所述第二气管(323)与第二充气室(324)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盘(321)和下齿盘(322)的齿数为360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32)包括蜗杆(2321)、锥齿轮组(2322)和传动轴(2323),所述蜗杆(2321)与转动盘(231)互相啮合传动,所述蜗杆(2321)与传动轴(2323)之间通过锥齿轮组(2322)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2323)与动力装置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231)的左右两侧各啮合有一个蜗杆(2321),所述蜗杆(2321)的下端通过锥齿轮组(2322)与同一传动轴(2323)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手轮(233)或者电机,所述手轮(233)的外圈标有刻度和刻度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32)还包括直齿轮组(2324),所述传动轴(2323)与动力装置之间通过直齿轮组(2324)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转动平台(31)的外围设有刻度尺(33),所述X轴转动平台(22)的正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指针(3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X轴转轴(212)之间固定连接有防尘托盘(4),所述防尘托盘(4)位于X轴转动平台(22)的下方。
CN202110734147.3A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 Pending CN1133699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4147.3A CN113369987A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4147.3A CN113369987A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9987A true CN113369987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80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4147.3A Pending CN113369987A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9987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02807A1 (fr) * 2010-03-15 2011-09-15 Crevoisier Sa Machine de terminaison.
CN103192278A (zh) * 2012-01-06 2013-07-10 财团法人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 具有煞车锁定机构的旋转台
ITBS20130007A1 (it) * 2013-01-30 2014-07-31 Gimatic Spa Tavola rotante a dividere
CN106141701A (zh) * 2016-09-10 2016-11-23 宁波市凯博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卧立通用的数控五轴装置
CN106425533A (zh) * 2016-12-08 2017-02-22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轴双电机驱动的双轴数控回转工作台
CN107443104A (zh) * 2017-09-18 2017-12-08 嘉泰数控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加工轮毂的加工中心
CN110216494A (zh) * 2019-07-11 2019-09-10 惠州隆洋国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角度旋转机构
CN210099478U (zh) * 2019-04-22 2020-02-21 东莞市益格机械有限公司 五面体加工平台
CN210255063U (zh) * 2019-05-30 2020-04-07 山东鑫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钻铣机
CN211867290U (zh) * 2020-04-08 2020-11-06 厦门市佳嘉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旋转分度工装
CN111906554A (zh) * 2020-07-28 2020-11-10 东莞市益格机械有限公司 五轴多角度数控转台
CN212552706U (zh) * 2020-07-28 2021-02-19 东莞市益格机械有限公司 五轴多角度数控转台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02807A1 (fr) * 2010-03-15 2011-09-15 Crevoisier Sa Machine de terminaison.
CN103192278A (zh) * 2012-01-06 2013-07-10 财团法人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 具有煞车锁定机构的旋转台
ITBS20130007A1 (it) * 2013-01-30 2014-07-31 Gimatic Spa Tavola rotante a dividere
CN106141701A (zh) * 2016-09-10 2016-11-23 宁波市凯博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卧立通用的数控五轴装置
CN106425533A (zh) * 2016-12-08 2017-02-22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轴双电机驱动的双轴数控回转工作台
CN107443104A (zh) * 2017-09-18 2017-12-08 嘉泰数控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加工轮毂的加工中心
CN210099478U (zh) * 2019-04-22 2020-02-21 东莞市益格机械有限公司 五面体加工平台
CN210255063U (zh) * 2019-05-30 2020-04-07 山东鑫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钻铣机
CN110216494A (zh) * 2019-07-11 2019-09-10 惠州隆洋国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角度旋转机构
CN211867290U (zh) * 2020-04-08 2020-11-06 厦门市佳嘉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旋转分度工装
CN111906554A (zh) * 2020-07-28 2020-11-10 东莞市益格机械有限公司 五轴多角度数控转台
CN212552706U (zh) * 2020-07-28 2021-02-19 东莞市益格机械有限公司 五轴多角度数控转台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璐铨: "《数控设备与编程》",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1909B (zh) 大型数控齿轮加工机床
CN113369987A (zh) 一种双角度端齿分度盘
CN211681527U (zh) 一种机电设备加工用抛光装置
CN110405622B (zh) 一种圆弧摆动平面研磨装置
CN206241391U (zh) 数控螺旋锥齿轮铣齿机床
CN210678013U (zh) 一种多角度可调回转台
CN210909129U (zh) 一种加工行星轮轴的多工位夹持工装
CN209408062U (zh) 一种可旋转定位式分度盘
CN214418821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机械臂
CN217371436U (zh) 一种轮毂精准旋转式定位装置
CN214350872U (zh) 高精度数控机床回转工作台固定装置
CN216227958U (zh) 一种气动元件加工用铣床
CN210306092U (zh) 一种基于数控技术的铣齿机传动机构
CN212384851U (zh) 一种一体式气动四爪卡盘
CN213437632U (zh) 一种齿轮加工磨齿用工装
CN214292237U (zh) 一种链轮加工用分度工装
CN219212782U (zh) 一种数控磨床旋转分度机构
CN217966645U (zh) 一种多轴旋转平台
CN214602124U (zh) 一种用于数控铣齿机床的多槽铣削的铣削头
CN217452456U (zh) 一种用于端齿盘铣齿的数控转台
CN212823159U (zh) 一种齿轮轴加工用滚齿机
CN219725818U (zh) 一种砂轮修正装置
CN218225584U (zh) 一种同步带轮加工固定装置
CN220680561U (zh)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夹具
CN210255134U (zh) 一种精确控制转动角度的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