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9351B -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9351B
CN113359351B CN202110669472.6A CN202110669472A CN113359351B CN 113359351 B CN113359351 B CN 113359351B CN 202110669472 A CN202110669472 A CN 202110669472A CN 113359351 B CN113359351 B CN 1133593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frame
bottom plate
lateral part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94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9351A (zh
Inventor
朱磊
张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694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93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9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9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9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9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胶框与金属框,胶框具有卡合部,金属框包括相连的底板与侧板,侧板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以及第一连接部,第一侧部与底板相连,第二侧部设于第一侧部远离底板的一侧,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部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侧部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处,第一连接部从第一连接处至第二连接处朝向背光模组内侧延伸,第一连接部、第一侧部以及底板围出凹槽,卡合部卡合于凹槽内。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模组,通过利用金属框的底板与侧板围出凹槽,将胶框的卡合部卡合于凹槽内,不仅能够对胶框与金属框进行固定,还能够提升背光模组的气密性。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的功能就是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能正常显示影像。目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尤其在背光模组的设计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背光模组除了应用在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机等液晶显示装置之外,还可以为数码相框、电子纸、手机等显示装置提供光源。
背光模组通常设计为胶铁分离式,即胶框和铁框分开成型后通过人工进行卡扣组合。在人工卡扣后,胶框和铁框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间隙,背光模组外部的水汽也会通过间隙渗入至背光模组内部,导致背光膜材褶皱,出现信赖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以解决背光模组的气密性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胶框,具有卡合部;
金属框,包括相连的底板与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第二侧部设于所述第一侧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处至所述第二连接处朝向所述背光模组内侧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侧部以及所述底板围出凹槽,所述卡合部卡合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部、第二底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侧板相连,所述第二底部设于所述第一底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的一侧凸起。
可选的,所述凸起部由所述底板朝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的一侧弯曲形成。
可选的,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胶框之间通过第一双面胶带粘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底部与所述胶框之间通过第二双面胶带粘接。
可选的,所述凸起部的顶面与所述胶框之间通过第三双面胶带粘接。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截面呈三角形、矩形或梯形。
可选的,所述侧板还包括第三侧部,所述第三侧部设于所述第二侧部远离所述胶框的一侧,且所述第三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连。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利用金属框的底板与侧板围出凹槽,将胶框的卡合部卡合于凹槽内,不仅能够对胶框与金属框进行固定,还能够利用所述凹槽结构来延长水汽从外界进入背光模组内部的路径,并且使水汽进入的路径变得更加弯折,增加了水汽进入的难度,进而提升了背光模组的气密性,避免背光模组内部的光学膜材因受潮而产生褶皱,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的背光模组的装配过程的第一阶段的示意图。
图2B为图1的背光模组的装配过程的第二阶段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四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五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10包括胶框11与金属框12,胶框11具有卡合部115,金属框12包括相连的底板121与侧板122,侧板122包括第一侧部221、第二侧部224以及第一连接部223,第一侧部221与底板121相连,第二侧部224设于第一侧部221远离底板121的一侧,第一连接部223用于连接第一侧部221和第二侧部224,第一连接部223与第一侧部221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处,第一连接部223与第二侧部224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处,第一连接部223从第一连接处至第二连接处朝向背光模组10内侧延伸,第一连接部223、第一侧部221以及底板121围出凹槽,卡合部115卡合于凹槽内。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金属框12的底板121与侧板122围出凹槽,将胶框11的卡合部115卡合于凹槽内,不仅能够对胶框11与金属框12进行固定,还能够利用所述凹槽结构来延长水汽从外界进入背光模组10内部的路径,并且使水汽进入的路径变得更加弯折,增加了水汽进入的难度,进而提升了背光模组10的气密性,避免背光模组10内部的光学膜材因受潮而产生褶皱,提高背光模组10的使用寿命。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可以为侧入式背光模组或者直下式背光模组。
相关技术中,金属框的侧板通常会被挖穿形成开口槽,之后将胶框卡合在开口槽内,该方案的一个缺点是光线容易从胶框和开口槽的槽壁之间的间隙处漏出,导致背光模组出现漏光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没有在金属框的侧壁设置开口槽,避免了开口槽位置的漏光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胶框11与金属框12共同围出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可以放置光学膜材和光源,光学膜材可以包括导光板、扩散膜、扩散板、增亮膜、棱镜片、反射片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水汽从外界进入背光模组10内部的路径为:从第一侧部221的顶端与胶框11之间的缝隙进入背光模组10,进而进入凹槽的槽壁与胶框11之间的间隙,之后进入底板121与胶框11之间的缝隙,最后进入由胶框11与金属框12围出的容置空间内,由于该容置空间内设有光学膜材,因此水汽一旦进入容置空间内,就可能对光学膜材造成影响,使其产生褶皱,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金属框12的底板121与侧板122围出凹槽,延长了水汽从外界进入背光模组10内部的路径,并且使水汽进入路径变得更加弯折,从而大大增加了水汽进入背光模组10的难度,提高了背光模组10的气密性,避免了容置空间内的光学膜材被水汽侵蚀而产生褶皱,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10的使用寿命。
请结合图1,底板121可以包括第一底部211、第二底部212以及第二连接部213,第一底部211与侧板122相连,第二底部212设于第一底部211远离侧板122的一侧,第二连接部213用于连接第一底部211和所述第二底部212,第一底部211与第一连接部22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二底部212与第一连接部223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即在垂直于底板121的方向上,第二底部212比第一底部211更靠近第一连接部223设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底板121中设置第一底部211、第二底部212以及第二连接部213,使得底板121呈台阶状,从而增加了水汽从外界进入背光模组10内部的路径的曲折程度,进一步提高了水汽进入的难度,提高背光模组10的气密性。
请参阅图2A与图2B,图2A为图1的背光模组的装配过程的第一阶段的示意图,图2B为图1的背光模组的装配过程的第二阶段的示意图。可以看出,由于胶框11的材质特性使其具备一定的形变能力,因此可以在装配时可以用力将胶框11的卡合部115挤入凹槽内,卡合部115被挤压变形进入凹槽后,卡合完成,胶框11恢复原状,金属框12对胶框11进行限位使二者固定在一起。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二侧部224与胶框11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双面胶带13粘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二侧部224与胶框11之间设置第一双面胶带13,能够提高胶框11与金属框1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从而阻挡水汽进入背光模组10内部,提高背光模组10内的光学膜材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背光模组10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二底部212与胶框11之间可以通过第二双面胶带14粘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二底部212与胶框11之间设置第二双面胶带14,能够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10的气密性,增加水汽的进入难度。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四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底板121上可以设置有凸起部214,凸起部214朝向第一连接部223所在的一侧凸起。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底板121上设置凸起部214,能够增加水汽从外界进入背光模组10内部的路径的曲折程度,提高水汽进入的难度,进而提高背光模组10的气密性。底板121上设置的凸起部21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申请中,“多个”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可以理解的是,底板121上设置的凸起部214的数量越多,水汽从外界进入背光模组10内部的路径越曲折,即水汽进入的难度越大,背光模组10的气密性越好。
请结合图5,凸起部214可以由底板121朝第一连接部223所在的一侧弯曲形成,例如采用冲压的方法制备凸起部214,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或者,凸起部214也可以由设置于底板121上的凸块形成,此时可以采用浇铸等方法来制备底板121。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五种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二侧部224与胶框11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双面胶带13粘接,凸起部214的顶面与胶框11之间可以通过第三双面胶带15粘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金属框12与胶框11之间设置第一双面胶带13与第三双面胶带15,能够显著提高胶框11与金属框1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进而提高背光模组10的使用寿命。
请结合图1至图4,凹槽的截面可以设置为矩形(长方形或正方形),请结合图5与图6,凹槽的截面也可以设置为三角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凹槽的截面也可以设置为梯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其它形状。针对凹槽的具体形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提高水汽的进入路径的长度和/或曲折程度、降低加工的难易程度、降低金属框12与胶框11的装配难度等因素之间寻求平衡以获得最佳方案。
请结合图1至图6,侧板122还可以包括第三侧部222,第三侧部222设于第二侧部224远离胶框11的一侧,且第三侧部222与第二侧部224相连。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三侧部222,能够提高侧板122的机械强度,进而提高金属框12的机械强度,延长背光模组10的使用寿命。示例性地,第三侧部222的一端与第二侧部224远离第一连接部223的一端连接,第三侧部222的另一端朝向第一连接部223延伸且与第一连接部223之间保持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侧部222可以由第二侧部224向背光模组10外侧弯折形成。
示例性地,所述金属框12为铁框,当然,金属框12的材质也可以为除铁以外的其它金属材料。
请参阅图7与图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100包括背光模组10,背光模组1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10,例如图1、图3、图4、图5或图6所示的背光模组10。
请结合图7与图8,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20,液晶显示面板20由胶框11支撑。
请结合图7与图8,液晶显示面板20靠近胶框11的一侧可以设有遮光胶带30,遮光胶带30可以覆盖液晶显示面板20的非显示区域,避免非显示区域出现漏光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电脑显示器、车载显示装置、笔记本电脑、可穿戴智能设备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胶框,具有卡合部;
金属框,包括相连的底板与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第二侧部设于所述第一侧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处至所述第二连接处朝向所述背光模组内侧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侧部以及所述底板围出凹槽,所述卡合部卡合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底板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的一侧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部、第二底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侧板相连,所述第二底部设于所述第一底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由所述底板朝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的一侧弯曲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胶框之间通过第一双面胶带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部与所述胶框之间通过第二双面胶带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顶面与所述胶框之间通过第三双面胶带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截面呈三角形、矩形或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还包括第三侧部,所述第三侧部设于所述第二侧部远离所述胶框的一侧,且所述第三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连。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2110669472.6A 2021-06-17 2021-06-17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359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9472.6A CN113359351B (zh) 2021-06-17 2021-06-17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9472.6A CN113359351B (zh) 2021-06-17 2021-06-17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9351A CN113359351A (zh) 2021-09-07
CN113359351B true CN113359351B (zh) 2022-07-12

Family

ID=77534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9472.6A Active CN113359351B (zh) 2021-06-17 2021-06-17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93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3244A (zh) * 2021-11-18 2022-02-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710753U (zh) * 2017-05-15 2017-12-05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7636898U (zh) * 2018-01-02 2018-07-20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8000440U (zh) * 2018-01-24 2018-10-23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824759A (zh) * 2019-10-24 2020-02-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55841A (zh) * 2020-11-05 2021-01-22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9431B2 (ja) * 2015-12-24 2019-06-12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学素子パッケージ
CN108761879A (zh) * 2018-05-29 2018-11-06 江苏聚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水显示模组
CN211403044U (zh) * 2020-03-05 2020-09-01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710753U (zh) * 2017-05-15 2017-12-05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7636898U (zh) * 2018-01-02 2018-07-20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8000440U (zh) * 2018-01-24 2018-10-23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824759A (zh) * 2019-10-24 2020-02-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55841A (zh) * 2020-11-05 2021-01-22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9351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7383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TWI289227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5098549B2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
US7623195B2 (en) Structure for assembling lamp wires for backlight assembly int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7325941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JP503587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3707034B (zh) 拼接显示装置
JP201000248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3589585B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CN113359351B (zh)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CN210109507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0008479A (ja) 表示装置
CN102053394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US6429912B2 (en) Display module protectiv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1061811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142285A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US8184232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216901206U (zh) 显示装置
CN101256306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11905923U (zh) 显示装置
CN110058441B (zh) 液晶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JP399847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
CN212302171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803494U (zh) 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器
CN216562311U (zh) 防止内嵌式中铁框内缩的车载背光源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