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2285A -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2285A
CN111142285A CN202010101250.XA CN202010101250A CN111142285A CN 111142285 A CN111142285 A CN 111142285A CN 202010101250 A CN202010101250 A CN 202010101250A CN 111142285 A CN111142285 A CN 111142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module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or
optica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12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威
李玉成
葛世康
潘飞
张贺宁
涂旭峰
李志�
张竹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012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22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2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2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源,背光源包括形成置放空间的背板和设置于置放空间内且与显示面板相对的光学元件,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体在显示面板和光学元件之间,分别与显示面板和光学元件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体还延伸并弯折至背板的内侧壁,与内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体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该显示模组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体,连接显示面板和背光源的光学元件,且还延伸并弯折至背板的内侧壁,能够使整个第一连接体的尺寸增大,以保证第一连接体裁切制成和背光源组装时的可操作性,从而能够实现最优效果的窄边框要求。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窄边框显示逐渐成为当前各种类型显示设备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设计中,背光源与液晶显示面板组装时,通常是在背光源与显示面板之间,对应显示区域的边缘贴附“一”字型双面胶带,通过该双面胶带连接显示面板和背光源的胶框,并同时在显示面板和背光源的外围四周包覆另一胶带,实现背光源与显示面板的组装。然而,采用该结构,为实现窄边框显示,需要使“一”字型双面胶带的长度尽量为最小尺寸,但受双面胶带的裁切工艺以及在背光源上组装时的可操作性限制,所制作最小尺寸的双面胶带仍无法满足显示装置的极致窄边框要求,从而限制了最优效果窄边框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和背光源的组装无法实现最优效果的窄边框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形成置放空间的背板和设置于所述置放空间内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学元件之间,分别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学元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体还延伸并弯折至所述背板的内侧壁,与所述内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
可选地,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学元件固定连接的部分为双面胶体,与所述内侧壁固定连接的部分为单面胶体。
可选地,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背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的部分为第一部分,其中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具有间隔空间。
可选地,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包括光学膜片组和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组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与所述光学膜片组固定连接,与所述光学元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背离所述光学膜片组的第一端面;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贴合连接所述第一端面的边缘区域,且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的液晶盒;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与所述第一偏光片固定连接,与所述显示面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三连接体,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体与所述第一偏光片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体还延伸并包围所述液晶盒的侧表面,弯折至所述液晶盒的第二端面上,与所述第二端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液晶盒的所述第二端面上。
可选地,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三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一偏光片连接的部分为双面胶体,包围所述液晶盒的侧表面和与所述第二端面固定连接的部分为单面胶体。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包括:
将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背板的内侧壁上;
将所述光学元件置于所述背板的置放空间中,且弯折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第二部分,使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光学元件固定连接;
将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面与所述光学元件相对,使所述显示面板贴附连接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第一连接体连接显示面板和背光源的光学元件,且还延伸并弯折至背板的内侧壁,与背板的内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在保证第一连接体位于显示面板和光学元件之间部分的较小尺寸的前提下,能够使整个第一连接体的尺寸增大,以保证第一连接体裁切制成和背光源组装时的可操作性,从而能够实现最优效果的窄边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为解决现有技术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和背光源的组装无法实现最优效果的窄边框要求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通过第一连接体连接显示面板和背光源的光学元件,该第一连接体还延伸并弯折至背板的内侧壁,与背板的内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在保证第一连接体位于显示面板和光学元件之间部分的较小尺寸的前提下,使整个第一连接体的尺寸增大,以保证第一连接体裁切制成和背光源组装时的可操作性,从而能够实现最优效果的窄边框要求。
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面板100和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入光侧的背光源200,该背光源200包括形成置放空间的背板210和设置于置放空间内且与显示面板100相对的光学元件220,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第一连接体300,该第一连接体300在显示面板100和光学元件220之间,分别与显示面板100和光学元件220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体300还延伸并弯折至背板210的内侧壁211,与内侧壁211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体30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域。
基于上述实施结构,参阅图1和图2,第一连接体300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00与光学元件220之间的第二部分310,以及与背板210的内侧壁211固定连接的第一部分320。其中,该第二部分310分别与显示面板100与光学元件220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二部分310与第一部分320之间具有一定弯折角度,可选地,包括第二部分310和第一部分320的第一连接体300在显示模组中形成为倒“L”型形状。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30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域,因此第一连接体300在显示模组中的设置不会造成图像显示遮挡。
具体地,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B-B;光学元件220包括与显示面板100相对的相对端面221;其中非显示区B-B在相对端面221上的正投影位于相对端面221的边缘区域,第一连接体300的第二部分310与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B-B部分和相对端面221的边缘区域固定连接,因此第一连接体30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连接体300的第一部分320垂直于第二部分310,因此第一部分32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域。
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通过倒“L”型形状的第一连接体300,将显示面板100、光学元件220和背板210组装在一起。其中,位于显示面板100与光学元件220之间的第二部分310的尺寸可以依据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B-B也即边框部分的尺寸设置,由于第一连接体300还包括由第二部分310延伸并弯折的第一部分320,因此即使第二部分310的尺寸较小,但整个第一连接体300的尺寸不会过小,这样在保证显示模组窄边框要求的前提下,第一连接体的裁切制成和背光源组装也能够满足可操作性要求,从而实现最优效果的窄边框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显示模组的边缘,从显示区A-A至非显示区B-B的方向,第一连接体300的第二部分310的尺寸可以制作为小于或等于1mm。
进一步,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300能够将显示面板100、光学元件220和背板210组装在一起,且第一连接体300与背板210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显示面板100与背光源200组装连接时的固定性,因此即使背光源200内不设置胶框,也能够保证显示面板100与背光源200之间的连接性能。
基于该实施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第一连接体300的第一部分320与光学元件220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在背板210的置放空间内部可以无需设置胶框。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体300与显示面板100和光学元件220固定连接的部分为双面胶体,与背板210的内侧壁211固定连接的部分为单面胶体。也即,具体地,第二部分310为双面胶体,两个相对的胶粘面分别粘贴显示面板100和光学元件220;第一部分320为单面胶体,与背板210的内侧壁211粘贴连接。基于该实施结构,第一部分320的胶体与第二部分310其中一侧面的胶体一体连接形成为第一胶层301,第二部分310的另一侧面的胶体形成为第二胶层302,第一胶层301的长度大于第二胶层301的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光学元件220包括光学膜片组222和导光板223,其中光学膜片组222设置于导光板223和显示面板100之间,第一连接体300通过与光学膜片组222固定连接,与光学元件220固定连接。
其中,导光板223包括背离光学膜片组222的第一端面2231;可选地,如图3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连接体400,该第二连接体400贴合连接第一端面2231的边缘区域,且与背板210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实施结构,在背光源200上,光学膜片组222通过第一连接体300分别与显示面板100和背板210固定连接;导光板223通过第二连接体400与背板210固定连接,因此能够分别实现光学膜片组222和导光板223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光学元件220通常还包括设置于导光板223的第一端面2231上的反射片230,其中当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体400连接导光板223和背光板210时,反射片230的尺寸可以稍小于导光板223的第一端面2231的尺寸,使第一端面2231的边缘区域露出,用于贴附第二连接体400。
可选地,第二连接体400可以为双面胶体,两个相对的胶粘面分别粘贴第一端面2231的边缘区域和背板210的内壁面。
另外,光学膜片组222通常包括增光膜、扩散膜等,其中导光板223的出光面与光学膜片组222贴合,背光源200还包括设置于导光板223一侧的光源,通过导光板223和光学膜片组222,使光源所发出光线转换为面光源,且能够均匀传导至显示面板10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背光源200的该结构构成,在此不详细说明。
本发明该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连接体300可以设置为黑色,以能够改善显示模组的边框部分的漏光问题。
另外,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组装第一连接体300前,通过双面胶体的其中一侧去除部分的胶层,形成上述的第一连接体300,另外可以在裁切过程中制作出压痕303,并在组装过程中使用治具压弯贴附形成上述第一部分320和第二部分310。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偏光片110、第二偏光片120和设置于第一偏光片110与第二偏光片120之间的液晶盒130;其中,第一连接体300通过与第一偏光片110固定连接,与显示面板100固定连接。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如图4所示,并结合图1和图3,该实施例中,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体300和第二连接体400,此外还包括第三连接体500,其中第一连接体300通过第三连接体500与第一偏光片110固定连接,且第三连接体500还延伸并包围液晶盒130的侧表面,弯折至液晶盒130的第二端面131上,与第二端面131固定连接;其中,第二偏光片120设置于该液晶盒130的第二端面131上。
采用上述实施结构,在通过第一连接体300固定显示面板100和背光源200的基础上,又利用第三连接体500在显示面板100的侧面包裹显示面板100,且第一连接体300与第三连接体500固定连接在一起,能够达到增加显示面板100的贴附面积,提升背光源200与显示面板100之间连接性能的目的。
可选地,第三连接体500与第一连接体300和第一偏光片110连接的部分为双面胶体,包围液晶盒130的侧表面和与第二端面131固定连接的部分为单面胶体。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根据以上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了解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组装方法包括:
将第一连接体300的第一部分320固定在背板210的内侧壁211上;
将光学元件220置于背板210的置放空间中,且弯折第一连接体300的第二部分310,使第二部分310与光学元件220固定连接;
将显示面板100的入光面与光学元件220相对,使显示面板100贴附连接在第二部分310上。
可选地,在裁切过程中制作第一连接体300时,可以先制作出第一部分320与第二部分310之间的压痕,以方便后续第一连接体300在显示模组上的组装。
进一步,当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连接体400时,在将光学元件220置于背板210的置放空间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背板210的底面粘贴第二连接体400;
在将光学元件220置于背板210的置放空间之后,通过第二连接体400,将导光板223固定在背板210上。
进一步,当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三连接体500时,在弯折第一连接体300的第二部分310,使第二部分310与光学元件220固定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连接体300上粘贴第三连接体500;
在将显示面板100的入光面与光学元件220相对,使显示面板100贴附连接在第二部分310上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弯折第三连接体500,使第三连接体500包覆液晶盒130的侧表面,弯折至液晶盒130的第二端面131上,与第二端面131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实施方法制作的显示装置,相较于仅在显示面板和背光源的光学元件之间设置平面状的连接体,能够在保证连接体位于显示面板和光学元件之间部分的较小尺寸的前提下,使整个连接体的尺寸增大,以保证连接体裁切制成和背光源组装时的可操作性,从而能够实现最优效果的窄边框要求。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形成置放空间的背板和设置于所述置放空间内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学元件之间,分别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学元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体还延伸并弯折至所述背板的内侧壁,与所述内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学元件固定连接的部分为双面胶体,与所述内侧壁固定连接的部分为单面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背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的部分为第一部分,其中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具有间隔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包括光学膜片组和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组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与所述光学膜片组固定连接,与所述光学元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背离所述光学膜片组的第一端面;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贴合连接所述第一端面的边缘区域,且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的液晶盒;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与所述第一偏光片固定连接,与所述显示面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三连接体,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体与所述第一偏光片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体还延伸并包围所述液晶盒的侧表面,弯折至所述液晶盒的第二端面上,与所述第二端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液晶盒的所述第二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一偏光片连接的部分为双面胶体,包围所述液晶盒的侧表面和与所述第二端面固定连接的部分为单面胶体。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背板的内侧壁上;
将所述光学元件置于所述背板的置放空间中,且弯折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第二部分,使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光学元件固定连接;
将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面与所述光学元件相对,使所述显示面板贴附连接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CN202010101250.XA 2020-02-19 2020-02-19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Pending CN1111422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1250.XA CN111142285A (zh) 2020-02-19 2020-02-19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1250.XA CN111142285A (zh) 2020-02-19 2020-02-19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2285A true CN111142285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27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1250.XA Pending CN111142285A (zh) 2020-02-19 2020-02-19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228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8197A (zh) * 2020-06-23 2020-09-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CN111708206A (zh) * 2020-07-17 2020-09-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65847U (zh) * 2013-06-18 2013-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WO2016078123A1 (zh) * 2014-11-17 2016-05-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器
CN105866994A (zh) * 2016-05-09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6039087U (zh) * 2016-09-08 2017-03-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模组及其液晶电视
CN106896578A (zh) * 2017-04-14 2017-06-27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65847U (zh) * 2013-06-18 2013-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WO2016078123A1 (zh) * 2014-11-17 2016-05-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器
CN105866994A (zh) * 2016-05-09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6039087U (zh) * 2016-09-08 2017-03-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模组及其液晶电视
CN106896578A (zh) * 2017-04-14 2017-06-27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8197A (zh) * 2020-06-23 2020-09-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CN111708197B (zh) * 2020-06-23 2023-12-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CN111708206A (zh) * 2020-07-17 2020-09-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08206B (zh) * 2020-07-17 2024-03-26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8474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92721A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
JP5173640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KR20030072244A (ko) 광학 유닛 및 그 광학 유닛을 이용한 lcd 디바이스
TWI464499B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US20060088270A1 (en) Assembly structure of optical film and frame
CN214335406U (zh) 显示装置
JPH11126033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11142285A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WO2018205837A1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02258249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KR20160004663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212749474U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TWI401388B (zh) 光源固定架及具有此光源固定架之光源模組、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器
JP2001210127A (ja) 液晶表示装置モジュール
CN217112995U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214201993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3755340U (zh) 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CN213634046U (zh) 边框组件及显示装置
CN211905923U (zh) 显示装置
CN212781605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994643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190591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2000112387A (ja) 表示装置
CN218767391U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