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9585A -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89585A CN113589585A CN202010368069.5A CN202010368069A CN113589585A CN 113589585 A CN113589585 A CN 113589585A CN 202010368069 A CN202010368069 A CN 202010368069A CN 113589585 A CN113589585 A CN 1135895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rizontal portion
- diaphragm
- supporting unit
- backlight module
- light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所述背光模组利用中框的支撑件通过抵压、固定连接件连接、限位凸筋插入限位孔这三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从地侧对光学膜片组进行限位固定,能够实现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的薄型化,使液晶显示器更加美观和时尚,同时能够使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实现窄边框化,使液晶显示器的屏占比更高。由于在地侧对光学膜片组进行了限位固定,因此能够避免液晶显示器在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因膜片位移而造成的光学品味不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和笔记本电脑屏幕等。
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液晶面板及设于壳体内的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传统的液晶面板的结构是由一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 Filter)、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Array Substrate,TFT Array Substrate)以及一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LiquidCrystal Layer)所构成。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
随着电子产品的边框越来越窄及液晶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LCD画面显示的大尺寸及边框薄型化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流需求。背光模组作为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薄型化与窄边框化设计也成为了一种趋势。
目前,针对超薄超窄边框液晶电视的背光模组结构设计主要为:在液晶电视的左侧/右侧/天侧(非入光侧)均采用光学膜片插入中框然后压住的方式来固定光学膜片,以实现光学膜片的限位,同时防止液晶电视在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膜片的位移而造成光学品味的不良。
由于光学膜片需要插入中框固定,因此中框需要开槽容纳光学膜片,中框上表面高出光学膜片,导致中框的整体厚度无法压缩,使得整个背光模组较厚,无法实现超薄设计。另外,由于光学膜片插入中框中需要开槽,因此对中框存在最小宽幅的要求,导致中框宽度较大,无法实现超窄边框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首先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能够实现薄型化和超窄边框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能够实现薄型化和超窄边框设计,外型美观、时尚,屏占比较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组件、光源、光学组件以及中框;
所述背板组件具有底部与侧部,所述底部与侧部围出容置空间,所述光学组件与所述光源均位于该容置空间内,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背板组件的侧部上,所述光学组件由所述背板组件的底部支撑,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与所述光源对应设置的导光板以及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组;
所述中框包括框本体以及与所述框本体内侧相连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对所述光学膜片组进行固定:
(1)所述支撑件对所述光学膜片组中的膜片进行抵压;
(2)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光学膜片组中的膜片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
(3)所述支撑件上设有限位凸筋,所述光学膜片组中的至少部分膜片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插入所述限位孔对所述膜片进行限位固定。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第三支撑单元以及第四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与所述第三支撑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与所述第四支撑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三支撑单元以及所述第四支撑单元依次首尾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对应所述光源设置,所述支撑件中对所述光学膜片组起到固定作用的结构为所述第一支撑单元。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呈台阶状设置的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框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通过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在所述导光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与第二膜片,所述第一膜片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具有超出所述第二膜片的突出区域,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突出区域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平齐。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呈台阶状设置的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框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通过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上设有朝向所述导光板一侧弯曲的限位凸筋;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在所述导光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与第二膜片,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第二膜片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的下表面抵压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以及第三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框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通过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三水平部通过第二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三水平部;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在所述导光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与第二膜片,所述第一膜片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具有超出所述第二膜片的突出区域,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突出区域的上表面,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以及第三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框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通过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三水平部通过第二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三水平部;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在所述导光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第二膜片以及第三膜片,所述第一膜片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具有超出所述第二膜片的第一突出区域,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一突出区域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膜片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具有超出所述第三膜片的第二突出区域,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二突出区域的上表面;
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膜片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膜片的上表面平齐。
可选的,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呈台阶状设置的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框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通过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上设有朝向所述导光板一侧弯曲的限位凸筋;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在所述导光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第二膜片以及第三膜片,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第二膜片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分别具有超出所述第三膜片的第一突出区域与第二突出区域,所述第一突出区域与所述第二突出区域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的下表面抵压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膜片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膜片的上表面平齐。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连接件为单面或双面设有粘结剂的背胶,所述背胶的基材为塑料或金属材料;可选的,所述背胶为PET基材背胶、不锈钢背胶或者SECC背胶。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组件包括散热板与背板,所述散热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相连的侧板,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侧板上,所述背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散热板的侧板构成所述背板组件的侧部,所述底板与所述背板共同构成所述背板组件的底部;
所述底板上设有朝向所述光学组件突出的凸起,所述凸起设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光源之间,所述凸起的上表面与所述背板的上表面平齐。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三支撑单元、所述第四支撑单元的上表面平齐,或者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三支撑单元、所述第四支撑单元的上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如上述背光模组以及设于所述中框的支撑件上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所述背光模组利用中框的支撑件通过抵压、固定连接件连接、限位凸筋插入限位孔这三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从地侧(靠近光源的一侧)对光学膜片组进行限位固定,能够实现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的薄型化,使液晶显示器更加美观和时尚,同时能够使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实现窄边框化,使液晶显示器的屏占比更高。由于在地侧对光学膜片组进行了限位固定,因此能够避免液晶显示器在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因膜片位移而造成的光学品味不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背光模组的地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液晶显示器的地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背光模组的地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液晶显示器的地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背光模组的地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液晶显示器的地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背光模组的地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液晶显示器的地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背光模组的地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液晶显示器的地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3中液晶显示器的左侧/右侧/天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4-5中液晶显示器的左侧/右侧/天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5中的中框的俯视示意图。
图1至图13中,所述地侧指的是入光侧(设有光源的一侧);所述天侧指的是与地侧相对设置的一侧;所述左侧和所述右侧相对设置,所述左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地侧的一端和所述天侧的一端相连,所述右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地侧的另一端和所述天侧的另一端相连。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散热板;11、底板;111、凸起;12、侧板;13、背板;14、光源;40、光学膜片组;41、第一膜片;42、第二膜片;43、第三膜片;44、导光板;45、反射片;50、固定连接件;70、中框;71、框本体;81、第一支撑单元;91、第一水平部;92、第二水平部;93、第三水平部;94、限位凸筋;82、第二支撑单元;83、第三支撑单元;84、第四支撑单元;20、前框;21、前框水平臂;22、前框侧壁;15、PCB电路板;16、覆晶薄膜;30、液晶显示面板;31、显示区;32、非显示区;17、泡棉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横向”、“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中所提及的上/下、高/低的相对概念为:图1至图13中,从背板13至液晶显示面板30的方向为由下至上、由低到高。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组件、光源14、光学组件以及中框70。
所述背板组件具有底部与侧部,所述底部与侧部围出容置空间,所述光学组件与所述光源14均位于该容置空间内,所述光源14安装于所述背板组件的侧部上,所述光学组件由所述背板组件的底部支撑,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与所述光源14对应设置的导光板44以及设于所述导光板44上方的光学膜片组40。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5中的中框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3所示,所述中框70包括框本体71以及与所述框本体71内侧相连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单元81、第二支撑单元82、第三支撑单元83以及第四支撑单元84,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与所述第三支撑单元8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单元82与所述第四支撑单元8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所述第二支撑单元82、所述第三支撑单元83以及所述第四支撑单元84依次首尾连接。
可选的,如图13所示,所述支撑件整体呈矩形。
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包括呈台阶状设置的第一水平部91与第二水平部92,所述第一水平部91与所述框本体71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91与所述第二水平部92通过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44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水平部92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91。
所述光学膜片组40包括在所述导光板44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41与第二膜片42,所述第一膜片41靠近所述光源14的一侧具有超出所述第二膜片42的突出区域,所述第二水平部92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突出区域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平部9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膜片42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50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水平部9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膜片42的上表面平齐。
所述固定连接件50为单面或双面设有粘结剂的背胶,所述背胶的基材为塑料或金属材料;可选的,所述背胶为PET基材背胶、不锈钢背胶或者SECC背胶。优选的,所述背胶的基材为硬质基材,以提升所述固定连接件50的固定效果。
所述背板组件包括散热板10与背板13,所述散热板10包括底板11以及与所述底板11相连的侧板12,所述光源14安装于所述侧板12上,所述背板13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散热板10的侧板12构成所述背板组件的侧部,所述底板11与所述背板13共同构成所述背板组件的底部。
所述底板11上设有朝向所述光学组件突出的凸起111,所述凸起111设于所述背板13与所述光源14之间,所述凸起111的上表面与所述背板13的上表面平齐。
具体的,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部91、所述第二水平部92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膜片42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部92的端面之间无缝隙,使所述第二膜片42与所述第二水平部92经由固定连接件50连接时连接效果更牢固。
可选的,所述背板13与所述散热板10的底板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中框70的框本体71与所述散热板10的侧板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中框70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塑料或者SECC冷轧钢等。
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导光板44下方的反射片45。
所述光源14为LED灯条。
所述散热板10的材质为铝。
可选的,所述第一膜片41与所述第二膜片42选自增亮膜、扩散片、量子膜以及多功能复合膜中的两种。
如图2所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如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以及设于所述中框70的支撑件上的液晶显示面板30。
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罩设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30上的前框20。所述前框20包括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30上的前框水平臂21以及垂直于所述前框水平臂21的前框侧壁22。可选的,所述前框侧壁22与所述散热板10的侧板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设于所述背板组件下方的PCB电路板15,所述液晶显示面板30与所述PCB电路板15通过覆晶薄膜16(COF)连接。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30包括显示区31以及设于所述显示区31外围的非显示区32。
上述实施例1通过第二水平部92抵压第一膜片41、第二水平部92与第二膜片42通过固定连接件50连接的方式对所述第一膜片41与所述第二膜片42进行限位固定。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背光模组,与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相比,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的结构不同,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对所述光学膜片组40的固定方式不同。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包括呈台阶状设置的第一水平部91与第二水平部92,所述第一水平部91与所述框本体71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91与所述第二水平部92通过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44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水平部92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91;所述第二水平部92上设有朝向所述导光板44一侧弯曲的限位凸筋94。
所述光学膜片组40包括在所述导光板44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41与第二膜片42,所述第一膜片41与所述第二膜片42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94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94的下表面抵压所述导光板44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平部92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二膜片42的上表面。
具体的,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部91、所述第二水平部92垂直连接。
具体的,所述限位凸筋94的侧面与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孔面之间无缝隙,以避免由于孔内有余量导致所述第一膜片41、所述第二膜片42容易发生位移。
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3~5个。所述限位凸筋94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数量相同。
如图4所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如图3所示的背光模组以及设于所述中框70的支撑件上的液晶显示面板30。该液晶显示器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上述实施例2通过限位凸筋94插入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第二水平部92抵压第二膜片42的方式对所述第一膜片41与所述第二膜片42进行限位固定。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一种背光模组,与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相比,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的结构不同,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对所述光学膜片组40的固定方式不同。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包括第一水平部91、第二水平部92以及第三水平部93,所述第一水平部91与所述框本体71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91与所述第二水平部92通过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水平部92与所述第三水平部93通过第二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44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水平部93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91,所述第二水平部92低于所述第三水平部93。
所述光学膜片组40包括在所述导光板44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41与第二膜片42,所述第一膜片41靠近所述光源14的一侧具有超出所述第二膜片42的突出区域,所述第二水平部92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突出区域的上表面,所述第三水平部93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二膜片42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三水平部9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膜片42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50连接,从而进一步增强膜片固定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部91、所述第二水平部92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水平部92、所述第三水平部93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膜片42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表面之间无缝隙,以避免所述第二膜片42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发生位移。
如图6所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如图5所示的背光模组以及设于所述中框70的支撑件上的液晶显示面板30。该液晶显示器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上述实施例3首先通过第二水平部92抵压第一膜片41、第三水平部93抵压第二膜片42的方式对所述第一膜片41与所述第二膜片42进行限位固定。优选的,还可以使第三水平部93与第二膜片42通过固定连接件50连接,进一步提高膜片固定的稳定性。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一种背光模组,与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相比,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的结构不同,所述光学膜片组40中膜片的数量不同,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对所述光学膜片组40的固定方式不同。
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包括第一水平部91、第二水平部92以及第三水平部93,所述第一水平部91与所述框本体71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91与所述第二水平部92通过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水平部92与所述第三水平部93通过第二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44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水平部93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91,所述第二水平部92低于所述第三水平部93。
所述光学膜片组40包括在所述导光板44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41、第二膜片42以及第三膜片43,所述第一膜片41靠近所述光源14的一侧具有超出所述第二膜片42的第一突出区域,所述第二水平部92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一突出区域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膜片42靠近所述光源14的一侧具有超出所述第三膜片43的第二突出区域,所述第三水平部93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二突出区域的上表面。
所述第三水平部9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膜片43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50连接,并且,所述第三水平部9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膜片43的上表面平齐。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部91、所述第二水平部92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水平部92、所述第三水平部93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水平部9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膜片42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50连接,从而进一步增强膜片固定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膜片41、所述第二膜片42以及所述第三膜片43选自增亮膜、扩散片、量子膜以及多功能复合膜中的三种。
具体的,所述第三膜片43的端面与所述第三水平部93的端面之间无缝隙,使所述第三膜片43与所述第三水平部93经由固定连接件50连接时连接效果更牢固。
优选的,所述第二膜片42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表面之间无缝隙,以避免所述第二膜片42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发生位移。
如图8所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如图7所示的背光模组以及设于所述中框70的支撑件上的液晶显示面板30。该液晶显示器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上述实施例4首先通过第二水平部92抵压第一膜片41、第三水平部93抵压第二膜片42、第三水平部93与第三膜片43通过固定连接件50连接的方式对所述第一膜片41、所述第二膜片42以及所述第三膜片43进行限位固定。优选的,还可以使第三水平部93与第二膜片42通过固定连接件50连接,进一步提高膜片固定的稳定性。
实施例5
如图9所示,一种背光模组,与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相比,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的结构不同,所述光学膜片组40中膜片的数量不同,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对所述光学膜片组40的固定方式不同。
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包括呈台阶状设置的第一水平部91与第二水平部92,所述第一水平部91与所述框本体71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91与所述第二水平部92通过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44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水平部92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91;所述第二水平部92上设有朝向所述导光板44一侧弯曲的限位凸筋94。
所述光学膜片组40包括在所述导光板44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41、第二膜片42以及第三膜片43,所述第一膜片41与所述第二膜片42靠近所述光源14的一侧分别具有超出所述第三膜片43的第一突出区域与第二突出区域,所述第一突出区域与所述第二突出区域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94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94的下表面抵压所述导光板44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平部92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二膜片42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水平部9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膜片43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50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水平部9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膜片43的上表面平齐。
可选的,所述第一膜片41、所述第二膜片42以及所述第三膜片43选自增亮膜、扩散片、量子膜以及多功能复合膜中的三种。
具体的,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部91、所述第二水平部92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膜片43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部92的端面之间无缝隙,使所述第三膜片43与所述第二水平部92的连接更牢固。
优选的,所述限位凸筋94的侧面与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孔面之间无缝隙,以避免由于孔内有余量导致所述第一膜片41、所述第二膜片42容易发生位移。
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3~5个。所述限位凸筋94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数量相同。
如图10所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如图9所示的背光模组以及设于所述中框70的支撑件上的液晶显示面板30。该液晶显示器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上述实施例5通过限位凸筋94插入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第二水平部92抵压第二膜片42、第二水平部92与第三膜片43通过固定连接件50连接的方式对所述第一膜片41、所述第二膜片42以及所述第三膜片43进行限位固定。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3中液晶显示器的左侧/右侧/天侧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4-5中液晶显示器的左侧/右侧/天侧结构示意图。从图11与图12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5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光学膜片组40的左侧、右侧、天侧均为自由状态,未固定。所述光学膜片组40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82、所述第三支撑单元83、所述第四支撑单元84的上表面平齐,或者所述光学膜片组40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82、所述第三支撑单元83、所述第四支撑单元84的上表面,也即是说,这种设计能够使所述第二支撑单元82、所述第三支撑单元83、所述第四支撑单元84保持较薄的厚度,进而实现背光模组的薄型化,另外,由于所述中框70的左侧、右侧、天侧均不需要对膜片进行固定,因此所述中框70的左侧、右侧、天侧还可以保持较小的宽幅,使背光模组保持较窄的边框。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单元82、所述第三支撑单元83、所述第四支撑单元84均通过泡棉胶带17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30的非显示区32粘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单元81也通过泡棉胶带17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30的非显示区32粘接固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事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组件、光源、光学组件以及中框;
所述背板组件具有底部与侧部,所述底部与侧部围出容置空间,所述光学组件与所述光源均位于该容置空间内,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背板组件的侧部上,所述光学组件由所述背板组件的底部支撑,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与所述光源对应设置的导光板以及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组;
所述中框包括框本体以及与所述框本体内侧相连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对所述光学膜片组进行固定:
(1)所述支撑件对所述光学膜片组中的膜片进行抵压;
(2)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光学膜片组中的膜片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
(3)所述支撑件上设有限位凸筋,所述光学膜片组中的至少部分膜片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插入所述限位孔对所述膜片进行限位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第三支撑单元以及第四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与所述第三支撑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与所述第四支撑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三支撑单元以及所述第四支撑单元依次首尾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对应所述光源设置,所述支撑件中对所述光学膜片组起到固定作用的结构为所述第一支撑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呈台阶状设置的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框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通过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在所述导光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与第二膜片,所述第一膜片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具有超出所述第二膜片的突出区域,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突出区域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平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呈台阶状设置的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框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通过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上设有朝向所述导光板一侧弯曲的限位凸筋;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在所述导光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与第二膜片,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第二膜片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的下表面抵压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以及第三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框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通过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三水平部通过第二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三水平部;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在所述导光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与第二膜片,所述第一膜片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具有超出所述第二膜片的突出区域,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突出区域的上表面,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以及第三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框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通过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三水平部通过第二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三水平部;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在所述导光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第二膜片以及第三膜片,所述第一膜片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具有超出所述第二膜片的第一突出区域,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一突出区域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膜片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具有超出所述第三膜片的第二突出区域,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二突出区域的上表面;
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膜片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膜片的上表面平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呈台阶状设置的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框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通过连接部相连,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上设有朝向所述导光板一侧弯曲的限位凸筋;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在所述导光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第二膜片以及第三膜片,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第二膜片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分别具有超出所述第三膜片的第一突出区域与第二突出区域,所述第一突出区域与所述第二突出区域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筋的下表面抵压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抵压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膜片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膜片的上表面平齐。
10.如权利要求1、3、6、7、8或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件为单面或双面设有粘结剂的背胶,所述背胶的基材为塑料或金属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组件包括散热板与背板,所述散热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相连的侧板,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侧板上,所述背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散热板的侧板构成所述背板组件的侧部,所述底板与所述背板共同构成所述背板组件的底部;
所述底板上设有朝向所述光学组件突出的凸起,所述凸起设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光源之间,所述凸起的上表面与所述背板的上表面平齐。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三支撑单元、所述第四支撑单元的上表面平齐,或者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三支撑单元、所述第四支撑单元的上表面。
13.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设于所述中框的支撑件上的液晶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68069.5A CN113589585B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
PCT/CN2021/085659 WO2021218580A1 (zh) | 2020-04-30 | 2021-04-06 |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68069.5A CN113589585B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89585A true CN113589585A (zh) | 2021-11-02 |
CN113589585B CN113589585B (zh) | 2022-09-13 |
Family
ID=78236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68069.5A Active CN113589585B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89585B (zh) |
WO (1) | WO2021218580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59599A (zh) * | 2022-04-27 | 2022-08-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WO2023201595A1 (zh) * | 2022-04-20 | 2023-10-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85660B (zh) * | 2021-11-24 | 2023-04-11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 |
CN114257769B (zh) * | 2022-02-14 | 2024-05-14 |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薄电视结构及超薄液晶电视 |
CN114442376A (zh) * | 2022-02-22 | 2022-05-06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侧入式超窄第四边液晶模组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95295A (ja) * | 2001-12-25 | 2003-07-09 | Optrex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 |
CN101876412A (zh) * | 2009-12-16 | 2010-11-03 |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
CN102946704A (zh) * | 2012-11-22 | 2013-02-2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中框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901654A (zh) * | 2014-04-24 | 2014-07-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膜片组的安装结构 |
CN105204227A (zh) * | 2015-09-08 | 2015-12-30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CN209543016U (zh) * | 2019-04-01 | 2019-10-25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255833B1 (ko) * | 2009-07-09 | 2013-04-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
JP2013003487A (ja) * | 2011-06-21 | 2013-01-07 |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 表示装置 |
CN103912819A (zh) * | 2012-12-31 | 2014-07-0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175034A (zh) * | 2013-03-26 | 2013-06-26 |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Led背光模组 |
CN105842919A (zh) * | 2016-04-25 | 2016-08-10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
CN206057757U (zh) * | 2016-09-29 | 2017-03-29 |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206541100U (zh) * | 2017-01-05 | 2017-10-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209784699U (zh) * | 2019-04-16 | 2019-12-13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 |
-
2020
- 2020-04-30 CN CN202010368069.5A patent/CN113589585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4-06 WO PCT/CN2021/085659 patent/WO202121858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95295A (ja) * | 2001-12-25 | 2003-07-09 | Optrex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 |
CN101876412A (zh) * | 2009-12-16 | 2010-11-03 |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
CN102946704A (zh) * | 2012-11-22 | 2013-02-2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中框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901654A (zh) * | 2014-04-24 | 2014-07-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膜片组的安装结构 |
CN105204227A (zh) * | 2015-09-08 | 2015-12-30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CN209543016U (zh) * | 2019-04-01 | 2019-10-25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01595A1 (zh) * | 2022-04-20 | 2023-10-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4859599A (zh) * | 2022-04-27 | 2022-08-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89585B (zh) | 2022-09-13 |
WO2021218580A1 (zh) | 2021-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589585B (zh) |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 |
KR101966739B1 (ko) | 곡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09765716B (zh) | 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 | |
US7891859B2 (en) | Fram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US20110249217A1 (en) |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having the same | |
KR20110031008A (ko) | 디스플레이 모니터 | |
US20070268724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 |
US20080111943A1 (en) |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US11092737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817463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11537003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22193670A1 (zh) | 背板、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10928041A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01614903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10908191A (zh)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13210669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101292585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1964160A (zh) | 显示装置 | |
KR102092548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KR20070000855A (ko) | 빛 샘 방지수단을 가지는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 |
US20210333638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1427181A (zh) | 直下式液晶显示模组 | |
CN114935848B (zh)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3900302B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US20240045263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