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6681A - 马达以及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马达以及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6681A
CN113346681A CN202110190402.2A CN202110190402A CN113346681A CN 113346681 A CN113346681 A CN 113346681A CN 202110190402 A CN202110190402 A CN 202110190402A CN 113346681 A CN113346681 A CN 113346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wall portion
corner
bottom wall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04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木孝广
内势英明
中松修平
藤原久嗣
田中公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46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66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wherein gaseous cooling medium circulates between the machine casing and a surrounding mantle
    • H02K9/1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wherein gaseous cooling medium circulates between the machine casing and a surrounding mantle wherein the cooling medium circulates through ducts or tubes within the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Abstract

本发明的马达的一个方案具备:以马达轴为中心旋转的转子;与转子在径向上隔开间隙地对置的定子;具有收纳转子及定子的马达收纳部的壳体;以及位于定子的上侧且贮存制冷剂的流槽状的贮存器。壳体具有向贮存器供给制冷剂的供给路。贮存器具有:底壁部;沿铅垂方向贯通底壁部的制冷剂供给口;从底壁部向上侧突出的侧壁部;以及与侧壁部连接且从上侧隔开间隔地与底壁部对置的顶壁部。

Description

马达以及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以及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马达,已知有利用油来冷却定子的构造。专利文献1的旋转电机用冷却装置搭载于车辆。旋转电机用冷却装置具备冷却液导向部。冷却液导向部沿定子的上方外周面配置,形成用于冷却定子的冷却液的流路。冷却液导向部是弯曲流槽部件。在冷却液导向部的底部设有多个冷却液供给口。多个冷却液供给口是用于将流动于冷却液导向部的冷却液供给到定子的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77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流槽部件即贮存器在车辆位于坡道等而马达倾斜的情况下,有时供给到贮存器的油溢出。若油从贮存器溢出,则油无法从贮存器稳定地供给到定子等,有无法稳定地冷却定子等的担忧。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稳定地冷却定子等的马达以及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马达的一个方案具备:转子,其以马达轴为中心旋转;定子,其与上述转子在径向上隔开间隙地对置;壳体,其具有收纳上述转子及上述定子的马达收纳部;以及流槽状的贮存器,其位于上述定子的上侧,贮存制冷剂。上述壳体具有向上述贮存器供给上述制冷剂的供给路。上述贮存器具有:底壁部;制冷剂供给口,其沿铅垂方向贯通上述底壁部;侧壁部,其从上述底壁部向上侧突出;以及顶壁部,其与上述侧壁部连接,且从上侧隔开间隔地与上述底壁部对置。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个方案具备上述的马达和与上述马达连接的传递装置,上述驱动装置搭载于车辆。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马达以及驱动装置,能够稳定地冷却定子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一部分的立体图,省略贮存器的制冷剂供给口的一部分的图示。
图3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一部分的俯视图,省略贮存器的制冷剂供给口的一部分的图示。
图4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贮存器的立体图,省略制冷剂供给口的一部分的图示。
图5是示出图3的V-V截面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图3的VI-VI截面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贮存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中:
1—驱动装置,2—马达,3—传递装置,6—壳体,9—流路,10—贮存器,11—第一流路部,12A、12B—第二流路部,13—第三流路部,14A、14B—第一角流路部,15A、15B—第二角流路部,17—制冷剂供给口,20—转子,30—定子,71—底壁部,71a—第一底壁部,71b、71c—第一角底壁部,71d、71e—第二底壁部,72—侧壁部,72a、72b—第一侧壁部,72c、72d、72e、72f—第一角侧壁部,72g、72h、72i、72j—第二侧壁部,73—凸缘部,74—顶壁部,74a—第一顶壁部,74b、74c—第一角顶壁部,74d、74e—第二顶壁部,76—制冷剂接收口,77—引导部件,78—引导筒,78a—周壁,78b—底壁,78c—接收口,78d—喷出口,81—马达收纳部,92c—供给路,92d—开口部,J1—马达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基于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及马达2搭载于位于未图示的水平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规定铅垂方向来说明。并且,附图中,示出XYZ坐标系来适当地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是铅垂方向。+Z侧是铅垂方向上侧,-Z侧是铅垂方向下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铅垂方向上侧简称为“上侧”,将铅垂方向下侧简称为“下侧”。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且是搭载驱动装置1的车辆的前后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X侧是车辆的前侧,-X侧是车辆的后侧。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且是车辆的左右方向即车宽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Y侧是车辆的左侧,-Y侧是车辆的右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相当于轴向一方侧,左侧相当于轴向另一方侧。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是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
此外,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位置关系,+X侧也可以是车辆的后侧,-X侧也可以是车辆的前侧。在该情况下,+Y侧是车辆的右侧,-Y侧是车辆的左侧。
各图中适当地示出的马达轴J1沿Y轴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也就是说,马达轴J1沿水平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将与马达轴J1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周向、即绕马达轴J1的方向简称为“周向”。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的方向”还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还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等以马达为动力源的车辆,并作为其动力源来使用。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1具备马达2、包括减速装置4及差动装置5在内的传递装置3、壳体6以及逆变器单元8。
壳体6具有马达收纳部81、齿轮收纳部82以及隔壁61c。马达收纳部81是在壳体6中的内部收纳下述的转子20及定子30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将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空间、即由马达收纳部81和隔壁61c划分出的室称为定子收纳室83。也就是说,壳体6具有定子收纳室83。定子收纳室83收纳定子30。
齿轮收纳部82是在壳体6中的内部收纳传递装置3的部分。齿轮收纳部82位于马达收纳部81的左侧。马达收纳部81的底部81a位于比齿轮收纳部82的底部82a更靠上侧的位置。隔壁61c在轴向上对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和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进行划分。在隔壁61c设有隔壁开口68。隔壁开口68连接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与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
在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及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收纳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的油O。在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的下部区域,设有积存油O的积油部P。积油部P的油O通过下述的油路90向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输送。输送到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的油O积存在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的下部区域。积存在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的油O的至少一部分经由隔壁开口68向齿轮收纳部82移动,返回到积油部P。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某部分的内部收纳油”是指,在马达正驱动的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时间,油位于某部分的内部即可,并在马达停止时,油也可以不位于某部分的内部。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收纳油O是指,在马达2正驱动的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时间,油O位于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即可,并在马达2停止时,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的油O也可以全部通过隔壁开口68移动到齿轮收纳部82。此外,由下述的油路90输送到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的油O的一部分也可以在马达2停止的状态下残留在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
油O在下述的油路90内循环。油O用于润滑减速装置4及差动装置5。并且,油O用于冷却马达2。作为油O,为了起到润滑油及冷却油的功能,优选使用与粘度较低的自动变速器用润滑油(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同等的油。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2是内转子型的马达。马达2具备转子20、定子30、具有马达收纳部81的壳体6、轴承26、27、冷却器97、泵96、贮存器10以及引导部件77。转子20以马达轴J1为中心旋转。转子20具有旋转轴21和转子主体24。将转子20的转矩传递到传递装置3。
旋转轴21以马达轴J1为中心沿轴向延伸。旋转轴21以马达轴J1为中心旋转。旋转轴21是在内部设有中空部22的中空旋转轴。在旋转轴21设有连通孔23。连通孔23沿径向延伸并连接中空部22与旋转轴21的外部。
旋转轴21跨越壳体6的马达收纳部81和齿轮收纳部82地延伸。旋转轴21的左侧的端部向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突出。在旋转轴21的左侧的端部,固定传递装置3的下述的第一齿轮41。旋转轴21由轴承26、27能够旋转地支撑。
转子主体24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转子主体24固定于旋转轴21的外周面。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转子主体24具有转子铁芯和固定于转子铁芯的转子磁体。
定子30与转子20在径向上隔开间隙地对置。定子30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2和线圈组件33。定子铁芯32固定于马达收纳部81的内周面。如图2及图3所示,定子铁芯32具有定子铁芯主体32a和固定部32b。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定子铁芯主体32a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铁芯背部和从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
固定部32b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固定部32b是定子铁芯32中的固定于马达收纳部81的部分。如图2所示,固定部32b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固定部32b中的一个固定部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上侧突出。固定部32b具有沿轴向贯通固定部32b的贯通孔32c。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定子30通过将穿过贯通孔32c的螺纹件拧入至马达收纳部81来固定于壳体6。
如图1所示,线圈组件33具有沿周向安装于定子铁芯32的多个线圈31。多个线圈31经由未图示的绝缘子分别装配于定子铁芯32的各齿。多个线圈31沿周向配置。更详细而言,多个线圈31沿周向遍及一周等间隔地配置。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线圈组件33可以具有对各线圈31进行捆扎的捆扎部件等,也可以具有连接各线圈31彼此的搭接线。
线圈组件33具有沿轴向从定子铁芯32突出的线圈端部33a、33b。线圈端部33a是线圈组件33中从定子铁芯32向右侧突出的部分。线圈端部33b是线圈组件33中从定子铁芯32向左侧突出的部分。线圈端部33a包括线圈组件33所具有的各线圈31中比定子铁芯32更向右侧突出的部分。线圈端部33b包括线圈组件33所具有的各线圈31中比定子铁芯32更向左侧突出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端部33a、33b呈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圆环状。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线圈端部33a、33b可以包括对各线圈31进行捆扎的捆扎部件等,也可以包括连接各线圈31彼此的搭接线。
轴承26、27将转子20支撑为能够旋转。轴承26、27例如是滚珠轴承。如图1所示,轴承26是将转子20中的位于比定子铁芯32更靠右侧的部分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承。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26对旋转轴21中的位于比固定转子主体24的部分更靠右侧的部分进行支撑。轴承26保持于马达收纳部81的壁部中的覆盖转子20及定子30的右侧的右壁部81c。
轴承27是将转子20中的位于比定子铁芯32更靠左侧的位置的部分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承。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27对旋转轴21中的位于比固定转子主体24的部分更靠左侧的部分进行支撑。轴承27保持于隔壁61c。在下文中说明上述以外的马达2的构成要素。
传递装置3收纳在壳体6的齿轮收纳部82内。传递装置3与马达2连接。更详细而言,传递装置3与旋转轴21的左侧的端部连接。传递装置3具有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经由减速装置4向差动装置5传递。
减速装置4与马达2连接。减速装置4减小马达2的转速,并根据减速比使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增大。减速装置4将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传递到差动装置5。减速装置4具有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三齿轮43以及中间旋转轴45。
第一齿轮41固定于旋转轴21的左侧端部的外周面。第一齿轮41与旋转轴21一起以马达轴J1为中心旋转。中间旋转轴45沿与马达轴J1平行的中间轴J2延伸。中间旋转轴45以中间轴J2为中心旋转。第二齿轮42及第三齿轮43固定于中间旋转轴45的外周面。第二齿轮42与第三齿轮43经由中间旋转轴45连接。第二齿轮42及第三齿轮43以中间轴J2为中心旋转。第二齿轮42与第一齿轮41啮合。第三齿轮43与差动装置5的下述的齿圈51啮合。
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依次经由旋转轴21、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中间旋转轴45以及第三齿轮43向差动装置5的齿圈51传递。各齿轮的齿轮比以及齿轮的个数等能够根据需要的减速比进行各种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装置4是各齿轮的轴芯平行地配置的平行轴齿轮类型的减速机。
差动装置5经由减速装置4而与马达2连接。差动装置5是用于将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传递到车辆的车轮的装置。在车辆转弯时,差动装置5吸收左右车轮的速度差,并且将相同的转矩传递到左右两轮的车轴55。差动装置5具有齿圈51、未图示的齿轮箱、未图示的一对小齿轮、未图示的小齿轮轴、以及未图示的一对侧齿轮。齿圈51以与马达轴J1平行的差动轴J3为中心旋转。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经由减速装置4传递到齿圈51。
在马达2且在壳体6的内部设有供油O循环的油路90。也就是说,马达2具备油路90。油路90是将油O从积油部P供给到马达2并再次将其引导到积油部P的油O的路径。油路90横跨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和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地设置。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油路”是指油的路径。因此,“油路”是不仅包括形成稳定地朝向一个方向的油的流动的“流路”、还包括使油暂时滞留的路径以及供油滴落的路径的概念。使油暂时滞留的路径例如包括贮存油的贮存器等。油路90是供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的油O通过的路径,也可以改称为制冷剂路径。
油路90具有第一油路91和第二油路92。第一油路91及第二油路92分别使油O在壳体6的内部循环。第一油路91具有扬起路径91a、旋转轴供给路径91b、旋转轴内路径91c以及转子内路径91d。并且,在第一油路91的路径中设有储存部93。储存部93设置在齿轮收纳部82内。
扬起路径91a是利用差动装置5的齿圈51的旋转来从积油部P扬起油O并在储存部93承接油O的路径。储存部93在上侧开口,储存油O。储存部93承接齿圈51所扬起的油O。并且,在马达2驱动后不久等积油部P的液面较高的情况等,储存部93除了齿圈51之外还承接由第二齿轮42及第三齿轮43扬起的油O。
旋转轴供给路径91b从储存部93向旋转轴21的中空部22引导油O。旋转轴内路径91c是油O在旋转轴21的中空部22内通过的路径。转子内路径91d是油O从旋转轴21的连通孔23在转子主体24的内部通过而向定子30飞散的路径。
在旋转轴内路径91c中,伴随转子20的旋转而对转子20的内部的油O赋予离心力。由此,油O从转子20向径向外侧连续地飞散。并且,伴随油O的飞散,转子20内部的路径变成负压,积存在储存部93的油O被吸引到转子20的内部,从而在转子20内部的路径充满油O。
到达至定子30的油O从定子30吸取热量。冷却定子30后的油O向下侧滴下,积存在马达收纳部81内的下部区域。积存在马达收纳部81内的下部区域的油O经由设于隔壁61c的隔壁开口68向齿轮收纳部82移动。如上所述,第一油路91将油O供给到转子20及定子30。
在第二油路92中,从积油部P将油O汲取到定子30的上侧并将其供给到定子30。即,第二油路92将油O从定子30的上侧供给到定子30。在第二油路92设有泵96、冷却器97以及贮存器10。第二油路92具有第一流路92a、第二流路92b以及供给路92c。
第一流路92a、第二流路92b以及供给路92c设于壳体6的壁部。也就是说,壳体6具有供给路92c。第一流路92a连接积油部P与泵96。第二流路92b连接泵96与冷却器97。
供给路92c设于马达收纳部81的壁部。冷却定子30的油O通过供给路92c。供给路92c将油O供给到贮存器10。供给路92c具有位于马达收纳部81的壁部中的前壁部的部分92e和位于马达收纳部81的壁部中的顶壁部的部分92f。供给路92c中的位于前壁部的部分92e从冷却器97向上侧延伸。供给路92c中的位于顶壁部的部分92f与位于前壁部的部分92e的上端部连接。位于顶壁部的部分92f从与位于前壁部的部分92e的连接部分向下侧延伸。位于顶壁部的部分92f的下端部在定子收纳室83开口。
如图1至图3所示,供给路92c具有位于贮存器10的上侧并在马达收纳部81开口的开口部92d。开口部92d是在供给路92c中在定子收纳室83开口的部分。即,供给路92c的一端通过开口部92d而在定子收纳室83开口,供给路92c的另一端经由冷却器97而与泵96连接。开口部92d构成供给路92c中的位于顶壁部的部分92f的一部分。开口部92d配置在位于顶壁部的部分92f的下端部。开口部92d将油O供给到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泵96及冷却器97,能够将冷却后的油O从供给路92c向定子收纳室83喷出。提高定子30等的冷却效率。
如图3所示,在从上方观察时,开口部92d与贮存器10局部重叠。开口部92d的至少一部分与贮存器10对置。详细而言,开口部92d的至少一部分与贮存器10的下述的第一流路部11对置。
泵96是由电力驱动的电动泵。如图1所示,泵96与冷却器97连接,将油O输送到冷却器97。详细而言,泵96经由第一流路92a从积油部P汲取油O,并经由第二流路92b、冷却器97、供给路92c以及贮存器10将油O供给到定子30等。
冷却器97对通过第二油路92的油O进行冷却。冷却器97冷却油O,并与第二流路92b及供给路92c连接。第二流路92b与供给路92c经由冷却器97的内部流路连接。使由未图示的散热器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的冷却水用配管97j与冷却器97连接。通过冷却器97的内部的油O在与通过冷却水用配管97j的冷却水之间进行换热而被冷却。此外,在冷却水用配管97j的路径中设有逆变器单元8。通过冷却水用配管97j的冷却水对逆变器单元8进行冷却。
贮存器10构成第二油路92的一部分。贮存器10位于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也就是说,贮存器10配置于定子收纳室83。贮存器10位于定子30的上侧,呈贮存油O的流槽状。如图2所示,贮存器10由定子30从下侧支撑,并设于马达2。贮存器10具有树脂制的部分。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在轴向上从定子30的两端部朝向中心的方向称为“轴向内侧”,有时将在轴向上从定子30的中心朝向两端部的方向称为“轴向外侧”。
贮存器10形成为在从铅垂方向观察时大致呈矩形框状地延伸的流槽状,并在内部流通油O。在本实施方式中,贮存器10贮存经由供给路92c供给到马达收纳部81内的油O。由于贮存器10呈上侧开口的流槽状,所以通过在贮存器10的上侧使油O从开口部92d流出,能够将油O供给到贮存器10。
如图2至图7所示,贮存器10具有供油O流动的流路9。贮存器10具有构成流路9的壁部70、制冷剂接收口76、制冷剂供给口17、贮存器第一固定部19A、贮存器第二固定部19B以及支撑肋16。壁部70具有底壁部71、侧壁部72、凸缘部73、顶壁部74以及突出部75。也就是说,贮存器10具有底壁部71、侧壁部72、凸缘部73、顶壁部74以及突出部75。制冷剂接收口76从供给路92c接收油O。制冷剂接收口76配置于流路9的下述的第一流路部11。制冷剂供给口17沿铅垂方向贯通作为壁部70的一部分的底壁部71。制冷剂供给口17是从贮存器10向定子30等供给油O的孔。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定子30等包括定子30、轴承26、27以及未图示的热敏电阻等。通过供给油O,来冷却定子30,润滑轴承26、27,从而良好地维持热敏电阻的功能。制冷剂供给口17设有多个。多个制冷剂供给口17分散地配置于流路9。此外,图2至图4中,省略了制冷剂供给口17的一部分的图示。并且,图7中省略了顶壁部74、侧壁部72的一部分以及凸缘部73的图示。
在从上方观察时,贮存器10具有:第一流路部11,其沿预定方向延伸;第二流路部12A、12B,其沿与预定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第一角流路部14A、14B,其连接第一流路部11与第二流路部12A、12B;第三流路部13,其在与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第一流路部11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沿预定方向延伸;第二角流路部15A、15B,其连接第二流路部12A、12B与第三流路部13;以及轴承供给部18A、18B。即,流路9具有第一流路部11、第二流路部12A、12B、第一角流路部14A、14B、第三流路部13、第二角流路部15A、15B以及轴承供给部18A、18B。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定方向相当于轴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上方观察贮存器10时与流路9的一部分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流路的宽度方向”。此外,流路9的一部分例如是上述的各流路部11、12A、12B、14A、14B、13、15A、15B中任一个等。
底壁部71呈板状,一对板面朝向铅垂方向。侧壁部72呈板状,一对板面朝向水平方向。侧壁部72从底壁部71向上侧突出。侧壁部72设有一对。一对侧壁部72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顶壁部74与侧壁部72连接,从上侧隔开间隔地与底壁部71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顶壁部74与侧壁部72的上端部连接。顶壁部74从上侧与底壁部71的至少一部分对置地配置。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上方观察时,顶壁部74与底壁部71中位于比马达轴J1更靠前侧的部分重叠。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贮存器10具有顶壁部74,所以由顶壁部74抑制供给到贮存器10的油O向上侧越过侧壁部72而向贮存器10的外部溢出的情况。因此,能够从贮存器10的制冷剂供给口17向定子30等稳定地供给油O,从而能够稳定地冷却定子30等。并且,与本实施方式不同,例如与通过使侧壁部72简单地向上侧延伸来抑制油溢出的情况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顶壁部74,能够将侧壁部72的铅垂方向的尺寸抑制得较小,即能够将贮存器10的铅垂方向的外形尺寸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使马达2变得小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例如即使车辆位于坡道等而马达2成为倾斜的状态,也由顶壁部74抑制油O从贮存器10溢出的情况。
如图5所示,制冷剂接收口76具有在顶壁部74开口的部分。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制冷剂接收口76在顶壁部74开口,所以能够抑制贮存器10的油O从制冷剂接收口76向贮存器10的外部漏出。能够从贮存器10的制冷剂供给口17向定子30等稳定地供给油O,从而能够稳定地冷却定子30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接收口76具有在顶壁部74开口的部分和在侧壁部72开口的部分。由于确保制冷剂接收口76的开口面积较大,所以容易接收油O。具体而言,制冷剂接收口76遍及下述的第一顶壁部74a及第一侧壁部72a地配置。
如图6所示,凸缘部73呈板状,一对板面朝向铅垂方向。凸缘部73与侧壁部72的下端部连接。凸缘部73设有一对。一对凸缘部73与一对侧壁部72的下端部连接。凸缘部73从侧壁部72的下端部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向远离流路9的方向延伸。凸缘部73的朝向下侧的板面与底壁部71的朝向上侧的面接触。凸缘部73与底壁部71相互固定。具体而言,凸缘部73与底壁部71例如利用超声波熔敷、粘接剂、螺纹件、卡扣构造等相互固定。根据本实施方式,侧壁部72与底壁部71利用凸缘部73稳定地固定。油O从侧壁部72与底壁部71之间向贮存器10的外部漏出的情况由凸缘部73抑制。并且,凸缘部73与侧壁部72的下端部连接并与底壁部71接触,即位于贮存器10的下侧部分。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空间、即定子收纳室83中配置贮存器10的区域的空间随着朝向上侧而容易变小。因此,若凸缘部73位于贮存器10的下侧部分,则容易在配置贮存器10的区域内布置凸缘部73。
如图3所示,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一流路部11呈直线状地沿轴向延伸。第一流路部11位于比马达轴J1更靠前侧的位置。第一流路部11配置于比定子铁芯32的上侧的固定部32b更靠前侧的位置。
第一流路部11位于开口部92d的下侧。由此,第一流路部11承接从开口部92d向马达收纳部81内供给的油O。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92d配置于比第一流路部11的轴向两侧的端部更向轴向内侧分离的位置。如图3所示,在从上方观察时,开口部92d与第一流路部11的靠左侧的部分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上方观察时,开口部92d中的后侧的端部与第一流路部11重叠。
底壁部71具有位于第一流路部11的第一底壁部71a。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一底壁部71a沿轴向延伸。第一底壁部71a呈板面朝向铅垂方向的板状。第一底壁部71a的朝向下侧的面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隔开间隙地对置。第一底壁部71a的朝向上侧的面呈在水平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
如图5所示,侧壁部72具有一对第一侧壁部72a、72b,该一对第一侧壁部72a、72b位于第一流路部11,从第一底壁部71a向上侧突出,并在从上方观察时在与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侧壁部72a从第一底壁部71a的前侧部分向上侧突出。第一侧壁部72b从第一底壁部71a的后侧部分向上侧突出。一对第一侧壁部72a、72b沿轴向延伸。一对第一侧壁部72a、72b呈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板状。
凸缘部73具有一对第一凸缘部73a、73b,该一对第一凸缘部73a、73b位于第一流路部11,从上侧与第一底壁部71a接触,并在从上方观察时在与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凸缘部73a从第一侧壁部72a的下端部向前侧突出。第一凸缘部73b从第一侧壁部72b的下端部向后侧突出。一对第一凸缘部73a、73b沿轴向延伸。一对第一凸缘部73a、73b呈板面朝向铅垂方向的板状。
顶壁部74具有第一顶壁部74a,该第一顶壁部74a位于第一流路部11,与一对第一侧壁部72a、72b中的至少任一个连接,并且从上侧隔开间隔地与第一底壁部71a对置。如图3所示,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一顶壁部74a沿轴向延伸。第一顶壁部74a呈板面朝向铅垂方向的板状。第一顶壁部74a的朝向下侧的面呈在水平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从供给路92c供给油O的第一流路部11设有第一顶壁部74a,所以能够抑制供给到贮存器10后不久的流速较快的油O、溅起的油O向上侧越过第一侧壁部72a、72b而向贮存器10的外部溢出的情况。因此,能够从贮存器10的制冷剂供给口17向定子30等稳定地供给油O,从而能够稳定地冷却定子30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顶壁部74a与一对第一侧壁部72a、72b双方连接。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第一顶壁部74a从上侧覆盖由第一底壁部71a以及一对第一侧壁部72a、72b划分出的整个空间。也就是说,能够利用第一顶壁部74a从上侧覆盖第一流路部11。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油O从第一流路部11向贮存器10的外部溢出的情况。
第一角流路部14A、14B在预定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有一对。一对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与第一流路部11的在预定方向上的两端部连接。第一角流路部14A位于第一流路部11的右侧,并与第一流路部11的右侧的端部连接。第一角流路部14B位于第一流路部11的左侧,并与第一流路部11的左侧的端部连接。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一角流路部14A与开口部92d之间的距离比第一角流路部14B与开口部92d之间的距离大。
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一角流路部14A、14B呈弯曲状地延伸。第一角流路部14A从第一角流路部11的右侧的端部起随着朝向右侧即轴向外侧而靠向后侧。第一角流路部14B从第一角流路部11的左侧的端部起随着朝向左侧即轴向外侧而靠向后侧。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位于比马达轴J1更靠前侧的位置。第一角流路部14A、14B配置于比定子铁芯32的上侧的固定部32b更靠前侧的位置。第一角流路部14A、14B比定子铁芯32更向轴向外侧突出。
第一角流路部14A、14B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为第一流路部11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角流路部14A、14B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比第一流路部11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具体而言,第一角流路部14A中与第一流路部11连接的端部处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与第一角流路部11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第一角流路部14A中与第二流路部12A连接的端部处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与第二流路部12A的前端部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第一角流路部14A中位于流路所延伸的方向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处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比第一流路部11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并且,第一角流路部14B中与第一流路部11连接的端部处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与第一流路部11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第一角流路部14B中与第二流路部12B连接的端部处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与第二流路部12B的前端部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第一角流路部14B中位于流路所延伸的方向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处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比第一流路部11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此外,第一角流路部14B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在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随着从与第一流路部11连接的连接部分朝向与第二流路部12B连接的连接部分而变大。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从第一流路部11向第一角流路部14A、14B流入的油O的压力损失抑制得较小。从流路9的上游侧部分朝向下游侧部分、即朝向第一流路部11、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以及第二流路部12A、12B,能够抑制油O的流速的降低并且使油O稳定地流动。
底壁部71具有位于第一角流路部14A、14B并与第一底壁部71a连接的第一角底壁部71b、71c。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一角底壁部71b、71c呈弯曲状地延伸。第一角底壁部71b与第一底壁部71a的右侧的端部连接。第一角底壁部71b从第一底壁部71a的右侧的端部起随着朝向右侧而靠向后侧。第一角底壁部71c与第一底壁部71a的左侧的端部连接。第一角底壁部71c从第一底壁部71a的左侧的端部起随着朝向左侧而靠向后侧。第一角底壁部71b、71c呈板面朝向铅垂方向的板状。第一角底壁部71b、71c的朝向上侧的面呈在水平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第一角底壁部71b的朝向下侧的面与线圈端部33a的外周面隔开间隔地对置。第一角底壁部71c的朝向下侧的面与线圈端部33b的外周面隔开间隔地对置。
侧壁部72具有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c、72d,该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c、72d位于第一角流路部14A,从第一角底壁部71b向上侧突出,与一对第一侧壁部72a、72b连接,并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侧壁部72具有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e、72f,该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e、72f位于第一角流路部14B,从第一角底壁部71c向上侧突出,与一对第一侧壁部72a、72b连接,并且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c、72d在第一角流路部14A的流路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角侧壁部72c从第一角底壁部71b的角外侧部分即角外周部分向上侧突出。第一角侧壁部72c与第一侧壁部72a的右侧的端部连接。第一角侧壁部72d从第一角底壁部71b的角内侧部分即角内周部分向上侧突出。第一角侧壁部72d与第一侧壁部72b的右侧的端部连接。
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e、72f在第一角流路部14B的流路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角侧壁部72e从第一角底壁部71c的角外侧部分即角外周部分向上侧突出。第一角侧壁部72e与第一侧壁部72a的左侧的端部连接。第一角侧壁部72f从第一角底壁部71c的角内侧部分即角内周部分向上侧突出。第一角侧壁部72f与第一侧壁部72b的左侧的端部连接。
凸缘部73具有一对第一角凸缘部73c、73d,该一对第一角凸缘部73c、73d位于第一角流路部14A,从上侧与第一角底壁部71b接触,与一对第一凸缘部73a、73b连接,并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凸缘部73具有一对第一角凸缘部73e、73f,该一对第一角凸缘部73e、73f位于第一角流路部14B,从上侧与第一角底壁部71c接触,与一对第一凸缘部73a、73b连接,并且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一对第一角凸缘部73c、73d在第一角流路部14A的流路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角凸缘部73c从上侧与第一角底壁部71b的角外侧部分即角外周部分接触。第一角凸缘部73c从第一角侧壁部72c的下端部向角外侧突出。第一角凸缘部73c与第一凸缘部73a的右侧的端部连接。第一角凸缘部73d从上侧与第一角底壁部71b的角内侧部分即角内周部分接触。第一角凸缘部73d从第一角侧壁部72d的下端部向角内侧突出。第一角凸缘部73d与第一凸缘部73b的右侧的端部连接。
一对第一角凸缘部73e、73f在第一角流路部14B的流路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角凸缘部73e从上侧与第一角底壁部71c的角外侧部分即角外周部分接触。第一角凸缘部73e从第一角侧壁部72e的下端部向角外侧突出。第一角凸缘部73e与第一凸缘部73a的左侧的端部连接。第一角凸缘部73f从上侧与第一角底壁部71c的角内侧部分即角内周部分接触。第一角凸缘部73f从第一角侧壁部72f的下端部向角内侧突出。第一角凸缘部73f与第一凸缘部73b的左侧的端部连接。
顶壁部74具有第一角顶壁部74b,该第一角顶壁部74b位于第一角流路部14A,与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c、72d中的至少任一个连接,并从上侧隔开间隔地与第一角底壁部71b对置。并且,顶壁部74具有第一角顶壁部74c,该第一角顶壁部74c位于第一角流路部14B,与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e、72f中的至少任一个连接,并从上侧隔开间隔地与第一角底壁部71c对置。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一角顶壁部74b、74c呈弯曲状地延伸。第一角顶壁部74b、74c呈板面朝向铅垂方向的板状。第一角顶壁部74b、74c的朝向下侧的面呈在水平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从第一流路部11流入到第一角流路部14A的油O因改变流动的方向而液位暂时上升,也由第一角顶壁部74b抑制油O向上侧越过第一角侧壁部72c、72d而向贮存器10的外部溢出的情况。并且,即使从第一流路部11流入到第一角流路部14B的油O因改变流动的方向而液位暂时上升,也由第一角顶壁部74c抑制油O向上侧越过第一角侧壁部72e、72f而向贮存器10的外部溢出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角顶壁部74b与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c、72d双方连接。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第一角顶壁部74b从上侧覆盖由第一角底壁部71b以及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c、72d划分出的整个空间。也就是说,能够利用第一角顶壁部74b从上侧覆盖第一角流路部14A。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油O从第一角流路部14A向贮存器10的外部溢出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角顶壁部74c与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e、72f双方连接。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第一角顶壁部74c从上侧覆盖由第一角底壁部71c以及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e、72f划分出的整个空间。也就是说,能够利用第一角顶壁部74c从上侧覆盖第一角流路部14B。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油O从第一角流路部14B向贮存器10的外部溢出的情况。
第二流路部12A、12B在预定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有一对。一对第二流路部12A、12B与一对第一角流路部14A、14B连接。第二流路部12A与一对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中位于右侧的第一角流路部14A的后侧的端部连接。第二流路部12B与一对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中位于左侧的第一角流路部14B的后侧的端部连接。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二流路部12A、12B呈直线状地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第二流路部12A位于线圈端部33a的上侧。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二流路部12A与线圈端部33a重叠。第二流路部12A位于定子铁芯32的右侧。第二流路部12B位于线圈端部33b的上侧。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二流路部12B与线圈端部33b重叠。第二流路部12B位于定子铁芯32的左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贮存器10的流路9具有第一流路部11、一对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以及一对第二流路部12A、12B。即,贮存器10具有在俯视时至少呈U字状的流路部分。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贮存器10具有在俯视时呈方形框状的流路形状。能够容易将贮存器10的流路9配置于定子铁芯32以及一对线圈端部33a、33b的上侧,从而能够大范围且高效地冷却定子30等。
底壁部71具有位于第二流路部12A、12B并与第一角底壁部71b、71c连接的第二底壁部71d、71e。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二底壁部71d、71e呈直线状地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二底壁部71d与第一角底壁部71b的后侧的端部连接。第二底壁部71e与第一角底壁部71c的后侧的端部连接。第二底壁部71d、71e呈板面朝向铅垂方向的板状。第二底壁部71d、71e的朝向上侧的面具有平面状的部分和曲面状的部分。第二底壁部71d的朝向下侧的面与线圈端部33a的外周面隔开间隔地对置。第二底壁部71e的朝向下侧的面与线圈端部33b的外周面隔开间隔地对置。
侧壁部72具有一对第二侧壁部72g、72h,该一对第二侧壁部72g、72h位于第二流路部12A,从第二底壁部71d向上侧突出,与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c、72d连接,并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侧壁部72具有一对第二侧壁部72i、72j,该一对第二侧壁部72i、72j位于第二流路部12B,从第二底壁部71e向上侧突出,与一对第一角侧壁部72e、72f连接,并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一对第二侧壁部72g、72h配置于第二流路部12A的前侧的端部。一对第二侧壁部72g、72h在第二流路部12A的流路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二侧壁部72g从第二底壁部71d的轴向外侧的部分向上侧突出。第二侧壁部72g与第一角侧壁部72c的后侧的端部连接。第二侧壁部72h从第二底壁部71d的轴向内侧的部分向上侧突出。第二侧壁部72h与第一角侧壁部72d的后侧的端部连接。
一对第二侧壁部72i、72j配置于第二流路部12B的前侧的端部。一对第二侧壁部72i、72j在第二流路部12B的流路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二侧壁部72i从第二底壁部71e的轴向外侧的部分向上侧突出。第二侧壁部72i与第一角侧壁部72e的后侧的端部连接。第二侧壁部72j从第二底壁部71e的轴向内侧的部分向上侧突出。第二侧壁部72j与第一角侧壁部72f的后侧的端部连接。
凸缘部73具有一对第二凸缘部73g、73h,该一对第二凸缘部73g、73h位于第二流路部12A,从上侧与第二底壁部71d接触,与一对第一角凸缘部73c、73d连接,并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凸缘部73具有一对第二凸缘部73i、73j,该一对第二凸缘部73i、73j位于第二流路部12B,从上侧与第二底壁部71e接触,与一对第一角凸缘部73e、73f连接,并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一对第二凸缘部73g、73h配置于第二流路部12A的前侧的端部。一对第二凸缘部73g、73h在第二流路部12A的流路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二凸缘部73g从上侧与第二底壁部71d的轴向外侧的部分接触。第二凸缘部73g从第二侧壁部72g的下端部向轴向外侧突出。第二凸缘部73g与第一角凸缘部73c的后侧的端部连接。第二凸缘部73h从上侧与第二底壁部71d的轴向内侧的部分接触。第二凸缘部73h从第二侧壁部72h的下端部向轴向内侧突出。第二凸缘部73h与第一角凸缘部73d的后侧的端部连接。
一对第二凸缘部73i、73j配置于第二流路部12B的前侧的端部。一对第二凸缘部73i、73j在第二流路部12B的流路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二凸缘部73i从上侧与第二底壁部71e的轴向外侧的部分接触。第二凸缘部73i从第二侧壁部72i的下端部向轴向外侧突出。第二凸缘部73i与第一角凸缘部73e的后侧的端部连接。第二凸缘部73j从上侧与第二底壁部71e的轴向内侧的部分接触。第二凸缘部73j从第二侧壁部72j的下端部向轴向内侧突出。第二凸缘部73j与第一角凸缘部73f的后侧的端部连接。
顶壁部74具有第二顶壁部74d,该第二顶壁部74d位于第二流路部12A,与一对第二侧壁部72g、72h中的至少任一个连接,并从上侧隔开间隔地与第二底壁部71d对置。并且,顶壁部74具有第二顶壁部74e,该第二顶壁部74e位于第二流路部12B,与一对第二侧壁部72i、72j中的至少任一个连接,并从上侧隔开间隔地与第二底壁部71e对置。第二顶壁部74d配置于第二流路部12A的前侧的端部。第二顶壁部74e配置于第二流路部12B的前侧的端部。第二顶壁部74d、74e呈板面朝向铅垂方向的板状。第二顶壁部74d、74e的朝向下侧的面呈在水平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根据本实施方式,由第二顶壁部74d抑制在第二流路部12A中流动的油O向上侧越过第二侧壁部72g、72h而向贮存器10的外部溢出的情况。并且,由第二顶壁部74e抑制在第二流路部12B中流动的油O向上侧越过第二侧壁部72i、72j而向贮存器10的外部溢出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顶壁部74d与一对第二侧壁部72g、72h双方连接。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第二顶壁部74d从上侧覆盖位于第二流路部12A的前端部并由第二底壁部71d以及一对第二侧壁部72g、72h划分出的整个空间。也就是说,能够利用第二顶壁部74d从上侧覆盖第二流路部12A的前端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油O从第二流路部12A向贮存器10的外部溢出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顶壁部74e与一对第二侧壁部72i、72j双方连接。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第二顶壁部74e从上侧覆盖位于第二流路部12B的前端部并由第二底壁部71e以及一对第二侧壁部72i、72j划分出的整个空间。也就是说,能够利用第二顶壁部74e从上侧覆盖第二流路部12B的前端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油O从第二流路部12B向贮存器10的外部溢出的情况。
第二角流路部15A、15B在预定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有一对。一对第二角流路部15A、15B与一对第二流路部12A、12B连接。第二角流路部15A与一对第二流路部12A、12B中位于右侧的第二流路部12A的后侧的端部连接。第二角流路部15B与一对第二流路部12A、12B中位于左侧的第二流路部12B的后侧的端部连接。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二角流路部15A、15B呈弯曲状或折曲状。第二角流路部15A从第二流路部12A的后侧的端部起随着朝向后侧而靠向左侧即轴向内侧。第二角流路部15B从第二流路部12B的后侧的端部起随着朝向后侧而靠向右侧即轴向内侧。第二角流路部15A、15B位于比马达轴J1更靠后侧的位置。第二角流路部15A、15B配置于比定子铁芯32的上侧的固定部32b更靠后侧的位置。第二角流路部15A、15B位于比定子铁芯32更靠轴向外侧的位置。
底壁部71具有位于第二角流路部15A、15B并与第二底壁部71d、71e连接的第二角底壁部71f、71g。侧壁部72具有一对第二角侧壁部72k、72l、72m、72n,该一对第二角侧壁部72k、72l、72m、72n位于第二角流路部15A、15B,从第二角底壁部71f、71g向上侧突出,并在流路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三流路部13呈直线状地沿轴向延伸。第三流路部13位于比马达轴J1更靠后侧的位置。第三流路部13配置于比定子铁芯32的上侧的固定部32b更靠后侧的位置。第三流路部13的右侧的端部与第二角流路部15A的左侧的端部且后侧的端部连接。第三流路部13的左侧的端部与第二角流路部15B的右侧的端部且后侧的端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贮存器10的流路9具有第一流路部11、第一角流路部14A、第二流路部12A、第二角流路部15A以及第三流路部13。并且,流路9具有第一流路部11、第一角流路部14B、第二流路部12B、第二角流路部15B以及第三流路部13。即,贮存器10具有在俯视时至少呈U字状的流路部分。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贮存器10具有在俯视时呈方形框状的流路形状。能够大范围地从贮存器10的流路9向定子30等供给油O,从而能够提高定子30等的冷却效率。
底壁部71具有位于第三流路部13并与第二角底壁部71f、71g连接的第三底壁部71h。侧壁部72具有一对第三侧壁部72o、72p,该一对第三侧壁部72o、72p位于第三流路部13,从第三底壁部71h向上侧突出,并在流路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轴承供给部18A、18B从第二流路部12A、12B向轴向外侧突出。轴承供给部18A从第二流路部12A向右侧突出,并与第二流路部12A连接。在从上方观察时,轴承供给部18A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轴承供给部18A位于轴承26的上侧。在从上方观察时,轴承供给部18A与轴承26重叠。轴承供给部18B从第二流路部12B向左侧突出,并与第二流路部12B连接。在从上方观察时,轴承供给部18B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轴承供给部18B位于轴承27的上侧。在从上方观察时,轴承供给部18B与轴承27重叠。
底壁部71具有位于轴承供给部18A、18B的第四底壁部71i、71j。第四底壁部71i配置于轴承供给部18A,并位于比第二底壁部71d更靠下侧的位置。第四底壁部71j配置于轴承供给部18B,并位于比第二底壁部71e更靠下侧的位置。第二流路部12A、12B的前端部以外的部分、第二角流路部15A、15B、第三流路部13以及轴承供给部18A、18B分别呈上侧开口的流槽状。
突出部75配置于第一流路部11、第二流路部12A、12B以及第一角流路部14A、14B的任一个,并在流路9内朝向铅垂方向突出。突出部75例如呈肋状或突起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呈肋状。突出部75在流路9内从底壁部71及顶壁部74的至少任一个突出。突出部75具有对在流路9中流动的油O的流动进行导向的功能。即,利用突出部75,得到对在流路9中流动的油O进行整流的作用。因此,突出部75也可以改称为导向部或整流部。导向部(整流部)配置于第一流路部11、第二流路部12A、12B以及第一角流路部14A、14B的任一个,对油O即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导向。
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突出部75即导向部(整流部),能够抑制在贮存器10的流路9的各部分中流动的油O的流量产生偏差。也就是说,能够使在流路9的各部分中流动的油O的流量变得均等。由此,例如能够使从多个制冷剂供给口17向定子30等供给的油O的供给量变得均等,或者能够容易地按照每个供给油O的对象部件来调整油O的供给量。
如图5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75在一对侧壁部72之间从底壁部71向上侧突出。由于突出部75从底壁部71向上侧突出,所以利用突出部75,能够稳定地获得在底壁部71上流动的油O的整流作用。
突出部75配置在位于流路9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即,突出部75配置于流路9的内部中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远离一对侧壁部72的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突出部75阻挡流路9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处的油O的流动。油O容易遍及流路9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地分布,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油O的流量在流路9的各部分中产生偏差。
如图3所示,突出部75具有至少配置于第一角流路部14A、14B的部分。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突出部75来进一步抑制从第一流路部11流入到第一角流路部14A、14B的油O偏向第一角流路部14A、14B的流路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即角外侧流动。由此,能够抑制在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以及位于其下游侧的第二流路部12A、12B中流动的油O的流量在流路9的各部分中产生偏差。
突出部75具有沿流路9的一部分所延伸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肋部75a。第一肋部75a设有多个。即,突出部75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肋部75a沿流路9所延伸的方向,遍及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以及第二流路部12A、12B的前端部地配置。第一肋部75a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对第一流路部11、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以及第二流路部12A、12B中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划分。第一肋部75a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对第一角流路部14A、14B的一部分进行划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路9所延伸的方向上,第一肋部75a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对第一角流路部14A、14B的整个区域进行划分。并且,第一肋部75a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对第二流路部12A、12B的前端部进行划分。也就是说,第一肋部75a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对第二流路部12A、12B的一部分进行划分。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由第一肋部75a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划分出的各区域内,分别确保油O的流量。利用第一肋部75a,能够更稳定地获得油O的整流作用。
在第一角流路部14A配置有一个突出部75,在第一角流路部14B配置有两个以上、即配置有多个突出部75。一对第一角流路部14A中的离开口部92d的距离较近的第一角流路部14B的突出部75的数量比离开口部92d的距离较远的第一角流路部14A的突出部75的数量多。配置于第一角流路部14B的多个突出部75呈沿流路9的一部分排列地延伸的肋状。多个突出部75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多个突出部75,能够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将流路9的一部分划分成三个以上的区域。因此,利用流路9的一部分,能够进一步提高油O的整流作用。
如图7所示,在第一角流路部14B中,多个突出部75具有第一突出部75A和第二突出部75B。第一突出部75A在流路9所延伸的方向上遍及第一角流路部14B及第二流路部12B的前端部地配置。也就是说,第一突出部75A具有配置于第一角流路部14B的部分。第一突出部75A具有第一弯曲部75d。第一弯曲部75d配置于第一角流路部14B,并在从上方观察时呈圆弧状地沿第一角流路部14B延伸。
第二突出部75B在流路9所延伸的方向上遍及第一角流路部14B及第二流路部12B的前端部地配置。也就是说,第二突出部75B具有配置于第一角流路部14B的部分。在第一角流路部14B中,第二突出部75B位于比第一突出部75A更靠角外侧的位置。第二突出部75B具有第二弯曲部75e。第二弯曲部75e配置于第一角流路部14B,在从上方观察时呈圆弧状地沿第一角流路部14B延伸,并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比第一弯曲部75d更靠角外侧的位置。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二弯曲部75e的曲率半径比第一弯曲部75d的曲率半径大。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角流路部14B所延伸的方向的各位置处,抑制第一弯曲部75d与第二弯曲部75e的间隔大幅度地变化。因此,能够稳定地提高在第一角流路部14B中流动的油O的整流作用。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角流路部14B具有由两个突出部75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划分出的三个区域。即,流路9的一部分具有由多个突出部75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划分出的三个以上的区域。各区域的流路9的宽度方向的尺寸W1、W2、W3互不相同。详细而言,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第一角侧壁部72f与第一突出部75A之间的尺寸W1比第一突出部75A与第二突出部75B之间的尺寸W2小。并且,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第一突出部75A与第二突出部75B之间的尺寸W2比第二突出部75B与第一角侧壁部72e之间的尺寸W3小。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角流路部14B中,在符号W2所示的区域中流动的油O的流速比在符号W3所示的区域中流动的油O的流速快。在符号W1所示的区域中流动的油O的流速比在符号W2所示的区域中流动的油O的流速快。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根据油O的流速的差异等来适当地调整由多个突出部75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划分出的三个以上的区域的各宽度方向的尺寸W1、W2、W3。具体而言,在油O的流速较快的区域内,减小流路9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并在油O的流速较慢的区域内,增大流路9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由此能够使油O的流量在宽度方向的各区域内变得均等。
如图7所示,多个制冷剂供给口17具有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第四制冷剂供给口17d、第五制冷剂供给口17e、第六制冷剂供给口17f以及第七制冷剂供给口17g。
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位于第一流路部11。在第一底壁部71a设有多个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多个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在第一流路部11所延伸的方向上、即在轴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制冷剂供给口在第一流路部11所延伸的方向上位于开口部92d与第一角流路部14A之间。多个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制冷剂供给口在第一流路部11所延伸的方向上位于开口部92d与第一角流路部14B之间。在第一流路部11所延伸的方向上,配置于开口部92d与第一角流路部14A之间的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的数量比配置于开口部92d与第一角流路部14B之间的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的数量多。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呈圆孔状。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位于定子铁芯32的上侧。在第一流路部11中流动的油O的一部分通过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向底壁部71的下侧流出,并从上侧向定子铁芯32供给。即,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从上侧向定子铁芯32供给油O。
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位于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以及第二流路部12A、12B的任一个。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设有多个。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配置于第一角底壁部71b、71c以及第二底壁部71d、71e的至少任一个。多个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在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以及第二流路部12A、12B所延伸的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多个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在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以及第二流路部12A、12B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在第一角流路部14A及第二流路部12A中,多个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分别配置于突出部75的两侧。在第一角流路部14B及第二流路部12B中,多个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在流路9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第一突出部75A与第二突出部75B之间、以及第二突出部75B的轴向外侧或角外侧。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呈圆孔状。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的开口面积比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的开口面积大。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位于线圈端部33a、33b的上侧。在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以及第二流路部12A、12B中流动的油O的一部分通过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向底壁部71的下侧流出,并从上侧向线圈端部33a、33b供给。即,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从上侧向线圈端部33a、33b供给油O。
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位于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以及第二流路部12A、12B的任一个。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配置为在沿流路9的方向上比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更远离开口部92d即供给路92c。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设有多个。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配置于第一角底壁部71b、71c以及第二底壁部71d、71e的至少任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配置于第二底壁部71d、71e。多个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在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以及第二流路部12A、12B所延伸的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多个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在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以及第二流路部12A、12B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位于线圈端部33a、33b的上侧。在第一角流路部14A、14B以及第二流路部12A、12B中流动的油O的一部分通过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向底壁部71的下侧流出,并从上侧向线圈端部33a、33b供给。即,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从上侧向线圈端部33a、33b供给油O。
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呈圆孔状。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的开口面积比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的开口面积大。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沿流路9的方向上,随着远离供给路92c,即随着从油O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第一制冷剂供给口17a、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以及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的开口面积依次变大。因此,在油O的流量较多的流路9的上游侧,抑制从制冷剂供给口17滴下的油O的量,并在油O的流量较少的流路9的下游侧,充分地确保从制冷剂供给口17滴下的油O的量。由此,在流路9的各部分中,能够使向定子30等供给的油O的供给量变得均等,或者能够容易地按照每个供给油O的对象部件来调整油O的供给量。
第四制冷剂供给口17d位于第二流路部12A、12B。在第二流路部12A、12B所延伸的方向、即在从上方观察时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第四制冷剂供给口17d配置于第二制冷剂供给口17b与第三制冷剂供给口17c之间。第四制冷剂供给口17d配置于第二底壁部71d、71e。在第二底壁部71d配置有一个第四制冷剂供给口17d,在第二底壁部71e配置有一个第四制冷剂供给口17d。第四制冷剂供给口17d呈沿轴向延伸的方孔状。第四制冷剂供给口17d位于线圈端部33a、33b以及未图示的热敏电阻的上侧。在第二流路部12A、12B中流动的油O的一部分通过第四制冷剂供给口17d向底壁部71的下侧流出,并从上侧向线圈端部33a、33b以及热敏电阻供给。即,第四制冷剂供给口17d从上侧向线圈端部33a、33b以及热敏电阻供给油O。
第五制冷剂供给口17e位于第二角流路部15A、15B。第五制冷剂供给口17e配置于第二角底壁部71f、71g。在第二角底壁部71f配置有一个第五制冷剂供给口17e,在第二角底壁部71g配置有一个第五制冷剂供给口17e。第五制冷剂供给口17e呈圆孔状。第五制冷剂供给口17e位于线圈端部33a、33b的上侧。在第二角流路部15A、15B中流动的油O的一部分通过第五制冷剂供给口17e向底壁部71的下侧流出,并从上侧向线圈端部33a、33b供给。即,第五制冷剂供给口17e从上侧向线圈端部33a、33b供给油O。
第六制冷剂供给口17f位于第三流路部13。第六制冷剂供给口17f配置于第三底壁部71h。第六制冷剂供给口17f设有多个。多个第六制冷剂供给口17f在第三流路部13所延伸的方向上、即在轴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六制冷剂供给口17f呈圆孔状。第六制冷剂供给口17f位于定子铁芯32的上侧。在第三流路部13中流动的油O的一部分通过第六制冷剂供给口17f向底壁部71的下侧流出,并从上侧向定子铁芯32供给。即,第六制冷剂供给口17f从上侧向定子铁芯32供给油O。
第七制冷剂供给口17g位于轴承供给部18A、18B。第七制冷剂供给口17g配置于第四底壁部71i、71j。在第四底壁部71i配置有一个第七制冷剂供给口17g,在第四底壁部71j配置有一个第七制冷剂供给口17g。第七制冷剂供给口17g呈方孔状。第七制冷剂供给口17g位于轴承26、27的上侧。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七制冷剂供给口17g与马达轴J1重叠。在轴承供给部18A、18B中流动的油O的一部分通过第七制冷剂供给口17g向底壁部71的下侧流出,并从上侧向轴承26、27供给。即,第七制冷剂供给口17g从上侧向轴承26、27供给油O。
如图2及图5所示,贮存器第一固定部19A配置于第三流路部13。贮存器第一固定部19A从第三流路部13向上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流路部13中位于轴向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处,第三流路部13由贮存器第一固定部19A控制流动。即,第三流路部13具有位于贮存器第一固定部19A的轴向一方侧的流路部分和位于贮存器第一固定部19A的轴向另一方侧的流路部分。
贮存器第一固定部19A具有沿轴向贯通贮存器第一固定部19A的安装孔19a。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拧入至马达收纳部81的螺纹件穿过安装孔19a。利用穿过安装孔19a的螺纹件将贮存器第一固定部19A固定于壳体6。此外,也可以在安装孔19a中埋入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金属部件。在该情况下,固定贮存器第一固定部19A的螺纹件穿过金属部件。
贮存器第二固定部19B配置于第二流路部12A。贮存器第二固定部19B从第二流路部12A向上侧突出。具体而言,贮存器第二固定部19B从一对侧壁部72中位于第二流路部12A的轴向内侧的侧壁部72的部分向上侧突出。贮存器第二固定部19B呈板面朝向轴向的板状。
贮存器第二固定部19B具有凹部19b。凹部19b呈从贮存器第二固定部19B的上端向下侧凹陷的凹状。凹部19b沿轴向贯通贮存器第二固定部19B。凹部19b的内缘部呈绕凹部19b的中心轴延伸的圆弧状。凹部19b的内缘部绕凹部19b的中心轴在超过180°的范围延伸。在从轴向观察时,凹部19b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上侧的固定部32b的贯通孔32c重叠。将定子铁芯32固定于马达收纳部81的螺纹件从右侧穿过凹部19b及贯通孔32c。定子铁芯32及贮存器第二固定部19B利用穿过凹部19b及贯通孔32c的螺纹件固定于壳体6。
如图4所示,支撑肋16从第一底壁部71a向下侧突出。支撑肋16在轴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支撑肋16的朝向下侧的端面从上侧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接触。由定子铁芯32经由支撑肋16从下侧支撑贮存器10。
引导部件77配置在壳体6与贮存器10之间。如图2及图5所示,引导部件77在铅垂方向上位于马达收纳部81的顶壁部与贮存器10的底壁部71之间。在从上方观察时,引导部件77的至少一部分与贮存器10重叠。引导部件77配置于供给路92c的开口部92d,引导油O的流动。
如图5所示,引导部件77具有筒状的引导筒78。引导筒78呈有底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筒78的中心轴沿铅垂方向延伸。引导筒78具有周壁78a和底壁78b。周壁78a呈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筒状。底壁78b呈板面朝向铅垂方向的板状。
周壁78a具有接收口78c和喷出口78d。也就是说,引导部件77具有接收口78c和喷出口78d。接收口78c贯通周壁78a。接收口78c配置于周壁78a的前侧部分。接收口78c以切开周壁78a的前侧部分的方式开口。接收口78c遍及周壁78a的沿铅垂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地配置。接收口78c将油O从开口部92d接收到引导部件77的内部。
喷出口78d贯通周壁78a。喷出口78d配置于周壁78a的后侧部分。喷出口78d在周壁78a的下侧部分开口。也就是说,喷出口78d在引导筒78的周壁78a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出口78d呈方孔状。喷出口78d向定子收纳室83喷出油O。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引导部件77安装于供给路92c的在定子收纳室83开口的开口部92d,能够容易地将油O的喷出方向变成所希望的方向。因此,提高通过引导部件77喷出的油O的方向等的自由度。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向定子30等稳定地供给油O,从而能够高效地冷却定子30等。
喷出口78d向贮存器10喷出油O。引导部件77经由贮存器10向定子30供给油O。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从引导部件77经由贮存器10大范围地向定子30等供给油O。提高定子30等的冷却效率。
底壁78b具有倾斜面78e。倾斜面78e相对于在与引导筒78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未图示的假想平面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面78e朝向上侧,并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倾斜面78e呈平面状。倾斜面78e配置于底壁78b的大致整个区域。倾斜面78e随着朝向后侧而靠向下侧。喷出口78d配置于周壁78a中与倾斜面78e的下端部对置的部分。根据本实施方式,流入到引导部件77的油O沿底壁78b的倾斜面78e向斜下侧流动,并从开口于周壁78a的喷出口78d喷出。在引导部件77的内部,能够将油O的喷出方向变成所希望的方向。由此,能够稳定地向定子30等供给油O。
如图3所示,喷出口78d在从上方观察时,喷出口78d的整个区域与贮存器10重叠。例如,因马达收纳部81的内部的布局等的制约,即使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开口部92d具有在从上方观察时不与贮存器10重叠的部分,也能够从开口部92d经由引导部件77高效地向贮存器10供给油O。
如图2所示,贮存器10的制冷剂接收口76从喷出口78d接收油O。引导筒78通过与制冷剂接收口76的内缘部接触,从而引导筒78的绕中心轴的旋转受到阻止。即,抑制引导筒78和制冷剂接收口76绕引导筒78的中心轴相对旋转预定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从喷出口78d向制冷剂接收口76稳定地供给油O。不追加用于阻止引导筒78的旋转的其它部件,利用简单的构造就能够从供给路92c向贮存器10稳定地供给油O。并且,由于制冷剂接收口76的内缘部与引导筒78接近地配置,所以制冷剂接收口76与引导筒78之间的间隙变小,能够抑制油O从该间隙向贮存器10的外部漏出。
如图1所示,逆变器单元8与壳体6连接。逆变器单元8与马达2电连接。逆变器单元8控制马达2的旋转。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如下述说明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变更等。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制冷剂是油O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油O以外的制冷剂。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第一流路部11所延伸的预定方向相当于马达轴J1的轴向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在从上方观察时,预定方向可以是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方向。贮存器10也可以不具备第三流路部13以及第二角流路部15A、15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贮存器10的顶壁部74在从上方观察时与底壁部71中的位于比马达轴J1更靠前侧的部分重叠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顶壁部74也可以在从上方观察时与底壁部71中的位于比马达轴J1更靠后侧的部分重叠。顶壁部74也可以遍及底壁部71的整个区域地从上侧隔开间隔地与底壁部71对置。
除此之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组合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以及说明书等中说明的各结构(构成要素),并且能够进行结构的追加、省略、置换、其它变更。另外,本发明并不受上述的实施方式的限定,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2)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子,其以马达轴为中心旋转;
定子,其与上述转子在径向上隔开间隙地对置;
壳体,其具有收纳上述转子及上述定子的马达收纳部;以及
流槽状的贮存器,其位于上述定子的上侧,贮存制冷剂,
上述壳体具有向上述贮存器供给上述制冷剂的供给路,
上述贮存器具有:
底壁部;
制冷剂供给口,其沿铅垂方向贯通上述底壁部;
侧壁部,其从上述底壁部向上侧突出;以及
顶壁部,其与上述侧壁部连接,且从上侧隔开间隔地与上述底壁部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贮存器具有供上述制冷剂流动的流路,
在从上方观察时,上述贮存器具有:
第一流路部,其沿预定方向延伸;
第二流路部,其沿与上述预定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及
第一角流路部,其连接上述第一流路部与上述第二流路部,
上述供给路具有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第一流路部对置的开口部,
上述底壁部具有位于上述第一流路部的第一底壁部,
上述侧壁部具有一对第一侧壁部,该一对第一侧壁部位于上述第一流路部,从上述第一底壁部向上侧突出,在从上方观察时,在与上述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上述顶壁部具有第一顶壁部,该第一顶壁部位于上述第一流路部,与一对上述第一侧壁部中的至少任一个连接,且从上侧隔开间隔地与上述第一底壁部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顶壁部与一对上述第一侧壁部双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壁部具有第一角底壁部,该第一角底壁部位于上述第一角流路部,且与上述第一底壁部连接,
上述侧壁部具有一对第一角侧壁部,该一对第一角侧壁部位于上述第一角流路部,从上述第一角底壁部向上侧突出,与一对上述第一侧壁部连接,且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上述顶壁部具有第一角顶壁部,该第一角顶壁部位于上述第一角流路部,与一对上述第一角侧壁部中的至少任一个连接,且从上侧隔开间隔地与上述第一角底壁部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壁部具有第二底壁部,该第二底壁部位于上述第二流路部,且与上述第一角底壁部连接,
上述侧壁部具有一对第二侧壁部,该一对第二侧壁部位于上述第二流路部,从上述第二底壁部向上侧突出,与一对上述第一角侧壁部连接,且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上述顶壁部具有第二顶壁部,该第二顶壁部位于上述第二流路部,与一对上述第二侧壁部中的至少任一个连接,且从上侧隔开间隔地与上述第二底壁部对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角流路部在上述预定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有一对,
上述第二流路部在上述预定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有一对,
一对上述第一角流路部与上述第一流路部的在上述预定方向上的两端部连接,
一对上述第二流路部与一对上述第一角流路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方观察时,上述贮存器具有:
第三流路部,其在与上述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上述第一流路部隔开间隔地配置,且沿上述预定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角流路部,其连接上述第二流路部与上述第三流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贮存器具有从上述供给路接收上述制冷剂的制冷剂接收口,
上述制冷剂接收口具有在上述顶壁部开口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马达具备配置在上述壳体与上述贮存器之间的引导部件,
上述供给路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位于上述贮存器的上侧,且在上述马达收纳部开口,
上述开口部具有在从上方观察时不与上述贮存器重叠的部分,
上述引导部件配置于上述开口部,引导上述制冷剂的流动,
上述引导部件具有:
接收口,其从上述开口部接收上述制冷剂;以及
喷出口,其向上述贮存器喷出上述制冷剂,
就上述喷出口而言,在从上方观察时,上述喷出口的整个区域与上述贮存器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部件具有筒状的引导筒和在上述引导筒的周壁开口的上述喷出口,
上述贮存器具有从上述喷出口接收上述制冷剂的制冷剂接收口,
上述引导筒通过与上述制冷剂接收口的内缘部接触,从而上述引导筒的绕中心轴的旋转受到阻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贮存器具有呈板状且一对板面朝向铅垂方向的凸缘部,
上述凸缘部与上述侧壁部的下端部连接,上述凸缘部的朝向下侧的板面与上述底壁部的朝向上侧的面接触,
上述凸缘部与上述底壁部相互固定。
12.一种驱动装置,搭载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中所述的马达;以及
与上述马达连接的传递装置。
CN202110190402.2A 2020-02-18 2021-02-18 马达以及驱动装置 Pending CN1133466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5221 2020-02-18
JP2020025221A JP2021132429A (ja) 2020-02-18 2020-02-18 モータおよび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6681A true CN113346681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67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0402.2A Pending CN113346681A (zh) 2020-02-18 2021-02-18 马达以及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32429A (zh)
CN (1) CN11334668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3830A (zh) * 2016-08-09 2019-04-0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CN109565225A (zh) * 2016-08-09 2019-04-0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208924026U (zh) * 2018-08-27 2019-05-31 浙江西木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降温结构的泵用电机
WO2019208063A1 (ja) * 2018-04-25 2019-10-3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3830A (zh) * 2016-08-09 2019-04-0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CN109565225A (zh) * 2016-08-09 2019-04-0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WO2019208063A1 (ja) * 2018-04-25 2019-10-3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ユニット
CN208924026U (zh) * 2018-08-27 2019-05-31 浙江西木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降温结构的泵用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32429A (ja) 2021-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5394B (zh) 马达单元
JP7439819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CN111295535B (zh) 马达单元
JP7400365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US11837940B2 (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evice and drive device
US11578798B2 (en) Drive device
US11828358B2 (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evice and drive device including oil catch tank
JP7456382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JP2023031031A (ja) 駆動装置
JP2022136508A (ja) 駆動装置
CN113346681A (zh) 马达以及驱动装置
CN113346679A (zh) 马达以及驱动装置
CN113472129B (zh) 驱动装置
CN211456844U (zh) 马达和驱动装置
JP7400291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JP7459622B2 (ja) 駆動装置
JP7415617B2 (ja) 駆動装置
JP7318287B2 (ja) 駆動装置
JP2023030839A (ja) 駆動装置
JP2022127301A (ja) モータ
JP2022170495A (ja) モータ
CN213341914U (zh) 马达单元
CN213461362U (zh) 制冷剂提供管单元和马达单元
CN113346680A (zh) 马达以及驱动装置
JP7415616B2 (ja) 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