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5024B - 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一体式驻车空调 - Google Patents

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一体式驻车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5024B
CN113335024B CN202110798549.XA CN202110798549A CN113335024B CN 113335024 B CN113335024 B CN 113335024B CN 202110798549 A CN202110798549 A CN 202110798549A CN 113335024 B CN113335024 B CN 113335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unit
plate
roof
air conditioner
park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85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35024A (zh
Inventor
朱百发
温晓杰
刘冬
马峰
王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985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35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35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5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35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5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设于室外机和车顶板之间,用于将驻车空调的室外机安装到车顶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使室外机和车顶板具有两种连接状态,一种是弹性连接、另一种是固定连接,且该两种连接状态不能同时出现。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可实现行车时室外机与驾驶室固定连接,驻车时室外机与驾驶室弹性连接的功能,这样一来,即可保证行车安全,又避免室外机振动影响司机休息,而且其不仅适用于一体式驻车空调,也适用于分体式驻车空调,功能丰富,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一体式驻车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驻车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一体式驻车空调。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现有的驻车空调的室外机都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直接固定在汽车驾驶室的外表面上,这样一来,驻车空调启动后,压缩机产生的振动会传导至驾驶室内,影响司机休息。
尽管现有技术中有部分驻车空调的室外机与驾驶室是弹性连接的,目的是解决压缩机振动传导至驾驶室内影响司机休息的问题,但是由于汽车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颠簸,尤其在路况较差的情况下,行驶中的汽车颠簸的更加厉害,而室外机由于没与驾驶室刚性连接,因此驾驶室的颠簸势必引起室外机做相对驾驶室的晃动,长期如此下去,室外机与驾驶室的弹性连接件势必产生松动、断裂,严重的有可能造成室外机脱落,危及行车安全。
基于此,设计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出一种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一体式驻车空调,通过本发明的安装结构可实现行车时室外机与驾驶室固定连接,驻车时室外机与驾驶室弹性连接的功能,这样一来,即可保证行车安全,又避免室外机振动影响司机休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设于室外机和车顶板之间,用于将驻车空调的室外机安装到车顶板上,所述安装结构使室外机和车顶板具有两种连接状态,一种是弹性连接、另一种是固定连接,且该两种连接状态不能同时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电磁铁,固定在室外机上,其通电后逐步接近车顶板,并最终与车顶板吸合固连;
弹簧,一端连接室外机、另一端连接车顶板,所述电磁铁通电后,弹簧被压缩。
进一步的,还包括锁扣装置,用于固连室外机与车顶板,所述锁扣装置包括:
扣板一,其与室外机连接;
扣板二,其与车顶板连接,所述电磁铁通电后,扣板一和扣板二逐步接近,并最终扣合固连在一起;及
推力装置,用于推动扣板一或扣板二滑动使扣合在一起的扣板一和扣板二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扣板一上设有钩体一,所述扣板二上设有钩体二,所述钩体一和钩体二以挤过的方式进行勾连。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销轴,其一端固定在室外机上,另一端设有减振套,所述销轴和减振套活动贯穿车顶板;
气囊一,其一端连接室外机、另一端连接车顶板,所述气囊一膨胀后,所述减振套贯穿车顶板;及
锁紧机构,用于在气囊一未充气时锁紧销轴,使室外机与车顶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销轴上设有插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
滑套,其与车顶板固定连接;
插销,滑插在滑套中;及
推力机构,用于推动插销插入插孔内将销轴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插销有多个,所述推力装置包括连接多个插销的连杆和推动连杆移动的双头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和插销相互接触的面均为斜面,当插销逐渐插入插孔内时,所述室外机逐渐压紧在车顶板上。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体式驻车空调,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及上述的安装结构;
所述车顶板上设有容纳室内机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壁不与室内机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设有隔热保温套,所述隔热保温套紧套在室内机上,用于密封填充室内机和通孔孔壁之间的缝隙。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挡水环,设于室外机或车顶板上;
液压减震阻尼器,其一端铰接室外机、另一端滑动连接车顶板;
多级气缸,设于车顶板上,用于推动液压减震阻尼器的下端水平滑动;及
销轴二,其一端固定在室外机上,另一端设有减振套二,所述销轴二和减振套二活动贯穿车顶板。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可实现行车时室外机与驾驶室固定连接,驻车时室外机与驾驶室弹性连接的功能,这样一来,即可保证行车安全,又避免室外机振动影响司机休息,而且其不仅适用于一体式驻车空调,也适用于分体式驻车空调,功能丰富,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一体式驻车空调的主视图;
图2为图1去掉车顶板后的仰视图;
图3为图1中车顶板的俯视图;
图4为图1增加锁扣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锁扣装置在图2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锁扣装置在图3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图4增加挡水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挡水框在图6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图7增加拦网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图7增加拦网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隔热保温套和防磨框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防磨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隔热保温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晃动检测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一;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晃动检测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二;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体式驻车空调使用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体式驻车空调不使用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18为锁紧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一体式驻车空调使用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一体式驻车空调不使用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室外机;11、底盘;12、进气格栅;
2、电磁铁;20、气囊一;21、充气泵一;
3、弹簧;30、销轴;31、粗段;32、插孔;33、细段;34、减振套;4、室内机;41、控制面板;
5、车顶板;51、通孔;
6、衔铁;61、斜面;
7、锁扣装置;71、滑块;72、扣板一;73、扣板二;74、推力装置;75、钩体一;76、钩体二;77、滑槽;
8、挡水框;
9、拦网;
10、空隙;
100、隔热保温套;101、套框;102、气囊二;103、耐磨软板;104、充气泵二;
200、防磨框;201、管体;202、进出油孔;203、润滑脂;
300、晃动检测装置;301、测距仪一;302、测距仪二;303、测距仪三;304、晃动传感器;
700、锁紧机构;701、滑套;702、插销;703、连杆;704、双头气缸;
800、液压减震阻尼器;801、滑座;802、滑道;803、多级气缸;804、销轴二;805、挡水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由于本发明的安装结构不仅适用于一体式驻车空调,也适用于分体式驻车空调,故下面仅以一体式驻车空调为例对本发明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一体式驻车空调,如图1-3所示,所述一体式驻车空调包括室外机1和室内机4,室外机1通过安装结构与车顶板5连接,所述车顶板5上设有容纳室内机4的通孔51,图1中的箭头为室外机1和室内机4工作时的空气流动方向,由于室外机1和室内机4的内部结构已经被公开号为CN211764793U的专利公开,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1-3所示,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电磁铁2和弹簧3,所述电磁铁2固定在室外机1上,优选固定在室外机1的底盘11上,所述电磁铁2通电产生磁力吸引车顶板5,而车顶板5是固定不动的,因此电磁铁2会逐步接近车顶板5,并最终与车顶板5吸合固连,实现室外机1与车顶板5刚性连接;所述弹簧3的一端连接室外机1、另一端连接车顶板5,在所述电磁铁2通电后,弹簧3被压缩,当电磁铁2断电后,压缩的弹簧3使电磁铁2与车顶板5分离,此时,室外机1通过弹簧3与车顶板5弹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行车时,电磁铁2保持通电状态,因此室外机1始终与车顶板5刚性连接,从而避免行车过程中汽车颠簸引起室外机1发生相对车体的晃动,保证了行车安全;驻车时,电磁铁2断电,室外机1通过弹簧3与车顶板5弹性连接,这样在室外机1启动后,空压机的振动会被弹簧3吸收,而不会经车顶板5传导至驾驶室内,不影响司机休息。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车顶板5上设有与电磁铁2吸合的衔铁6,考虑到部分驾驶室的车顶板5采用非磁性材料,比如玻璃钢、铝合金等制作,无法与电磁铁2发生吸合,因此可在车顶板5上固定安装衔铁6来解决,比如有些驾驶室的车顶板为了具有更好的承压性能,会采用玻璃钢制作,因此可在玻璃钢上安装衔铁6,借助衔铁6实现车顶板5与电磁铁2吸合,当然,若车顶板5采用的是铁皮等磁性材料制作,则可以不增设衔铁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51的孔壁不与室内机4接触,如图1-3所示,在电磁铁2未通电吸合车顶板5时,室外机1与车顶板5仅通过弹簧3连接,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避免室外机1的振动经室内机4传导至车顶板5上。
通常的,室内机4上设有控制一体式驻车空调工作的控制面板41,室外机1的底盘11上设有进气格栅12,如图2所示,考虑到控制面板41和进气格栅12的设计在驻车空调领域已属常规设计,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铁2控制电路接入驻车空调,由室内机4的控制面板41进行控制,比如,当司机驻车后,操作控制面板41打开驻车空调时,电磁铁2断电,使室外机1与车顶板5弹性连接,当司机准备驾车上路,操作控制面板41关闭驻车空调时,电磁铁2通电与车顶板5吸合,实现刚性固连。
考虑到商用车通常行车距离远,行车时间长,因此电磁铁2长时间通电会消耗较多的电能,故为了节约电能,本发明的安装结构还包括锁扣装置7,用于代替电磁铁2固连室外机1与车顶板5,也即在电磁铁2与车顶板5吸合后,通过锁扣装置7将车顶板5与室外机1刚性连接,之后电磁铁2断电后,车顶板5与室外机1仍是刚性连接,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铁2的作用是将室外机1与车顶板5由弹性连接变成固定连接,之后,行车过程中,室外机1与车顶板5长时间的固定连接将由锁扣装置7来实现,这样设计,电磁铁2就不用长时间通电,因此可有效节约电能。
如图4-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扣装置7包括推力装置74及两个扣板,两个扣板分别为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扣板一72与室外机1连接,扣板二73与车顶板5连接,在图4中扣板一72位于扣板二73的正上方,所述电磁铁2通电后,室外机1下降靠近车顶板5,扣板一72随室外机1同步下降,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逐步接近,待电磁铁2与车顶板5吸合在一起后,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也扣合固连在一起,所述扣板一72上设有钩体一75,所述扣板二73上设有钩体二76,所述钩体一75和钩体二76以挤过的方式进行勾连,如图4所示,钩体一75下降到与钩体二76刚接触时,钩体一75和钩体二76发生挤压,扣板一72的下端将向右倾斜(以图4中的放大图为例),然后扣板一72继续下降,待钩体一75下降至钩体二76下端的位置后,挤压消失,钩体一75向左移动和钩体二76扣合,与此同时,弹簧3也被压缩,因此电磁铁2断电后,弹簧3会推动扣板一72向上移动,使钩体一75和钩体二76紧紧的扣在一起,实现室外机1与车顶板5刚性连接,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推力装置74用于推动扣板一72或扣板二73滑动使扣合在一起的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分离,然后弹簧3推动室外机1上升复位,使室外机1与车顶板5弹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所述推力装置74被设置在室外机1上,因此其能够推动扣板一72滑动,扣板二73与车顶板5固定连接,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推力装置74设置在车顶板5上,用于推动扣板二73滑动,此时,扣板一72与室外机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扣板一72平稳滑动,如图4-5所示,所述室外机1上设有供扣板一72滑动的滑槽77,具体的,滑槽77被设置在室外机1的底盘11上,滑槽77内滑动安装有滑块71,滑块71在推力装置74的推动下沿滑槽77移动,扣板一72的上端与滑块71固定连接,扣板一72在推力装置74的推动下沿滑槽77移动实现与扣板二73的分离,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滑槽77也可被设置在车顶板5上,此时推力装置74通过滑块71推动扣板二73沿滑槽77滑动实现与扣板一72的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推力装置74为气缸、液压缸、电动缸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包括电动推杆、电液推杆、推杆电机等以电力驱动实现直线移动的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推力装置74的控制电路接入驻车空调,由室内机4的控制面板41进行控制,比如,当司机驻车后,操作控制面板41打开驻车空调时,推力装置74推动扣板一72或扣板二73滑动分离,使室外机1与车顶板5弹性连接,一段时间后,控制面板41控制推力装置74自动复位;当司机准备驾车上路,操作控制面板41关闭驻车空调时,电磁铁2通电与车顶板5吸合使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紧紧扣合在一起,然后电磁铁2断电,实现室外机1与车顶板5的刚性固连。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滑动分离,当电磁铁2与车顶板5吸合时,可将钩体一75和钩体二76设计成未扣合在一起,也即电磁铁2断电后,弹簧3会推动扣板一72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后才使钩体一75和钩体二76扣合在一起,实现室外机1与车顶板5刚性连接,这样设计,当需要分离扣合在一起的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时,先控制电磁铁2通电吸合车顶板5,在此过程中,扣板一72会向下移动(以图4中的放大图为例)使扣合在一起的钩体一75和钩体二76分开,然后再控制推力装置74推动扣板一72或扣板二73沿滑槽77移动实现二者分离,由于扣板一72或扣板二73分离时钩体一75和钩体二76已经分开,没有扣合在一起,因此推力装置74给扣板一72或扣板二73一个较小的力就足以推动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滑动分离,毕竟与直接让推力装置74推动紧紧扣合在一起的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滑动分离相比,钩体一75和钩体二76分离后再推动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要轻松容易的多,需要的推力也小,有助于节能,而且钩体一75和钩体二76的磨损也较小;与此同时,当司机驻车后,操作控制面板41打开驻车空调时,控制面板41先控制电磁铁2先通电吸合车顶板5,然后控制推力装置74推动扣板一72或扣板二73滑动分离,使室外机1与车顶板5弹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通孔51的外围设有挡水框8,以阻挡外界雨水经通孔51进入车内,如图7和图8所示,比如当室外机1被安装在车顶板上时,为了防止车顶板上的雨水流入通孔51落入驾驶室内,有必要在通孔51的外围设置挡水框8,以阻挡车顶板上的雨水流向通孔51。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机1和车顶板5之间形成空隙10,弹簧3、电磁铁2、衔铁6、挡水框8均处于空隙10中,所述空隙10的边缘围设有拦网9,以阻挡外部杂物进入所述空隙10,如图9和图10所示,拦网9可采用柔性过滤网,能够过滤阻挡空气中的灰尘、枝叶、柳絮、花粉等杂物即可,毕竟通孔51与室内机4之间有较大缝隙,外界枝叶、柳絮、粉尘等杂物能够经通孔51进入驾驶室内,为了使驾驶室能够长期保持干净整洁,可在空隙10外围设置拦网9。
上述实施例给出了本发明的安装结构在一体式驻车空调上的应用,对与分体式驻车空调,由于其室外机1和室内机4分开设置,因此不用在车顶板5上开设通孔51,故不用设置挡水框8和拦网9,其它诸如电磁铁2、弹簧3、锁扣装置7的安装和使用均与一体式驻车空调的室外机1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的扣紧固定是由被压缩的弹簧3向上顶紧室外机1来实现的(以图7为例),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颠簸,倘若颠簸剧烈,以致室外机1相对车顶板向下移动,进一步压缩弹簧3(以图7为例),则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的扣紧固定会发生松动,此时,一旦室外机1同时在前后或左右方向上晃动(以图15为例),则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很容易分离,危及行车安全,基于此,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了晃动检测装置300,通过晃动检测装置300来检测扣合在一起的扣板一72相对于扣板二73的位移,一旦检测到扣板一72有脱离扣板二73的风险,电磁铁2会自动通电吸合车顶板5,以确保行车安全。
具体的,如图14和图15所示,晃动检测装置300包括设置在车顶板5上的三个测距仪,分别为测距仪一301、测距仪二302和测距仪三303,测距仪一301用于测量扣板一72相对于扣板二73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移量,测距仪二302用于测量扣板一72相对于扣板二73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量,测距仪三303用于测量扣板一72相对于扣板二73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移量,三个测距仪将测量到的距离信息传递给室内机4的控制面板41,控制面板41上设有处理器和控制器,三个测距仪距离扣板一72的静止距离(所谓静止距离是指驻车状态下,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紧密扣合在一起时扣板一72到三个测距仪的距离,因为驻车状态下若室外机1不启动,则紧密扣合在一起的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是固定不动的)被预植在处理器内,当然处理器内也预植有偏移最大值(所谓偏移最大值是指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在不分离的情况下,扣板一72相对扣板二73所能偏移的距离的最大值,超过该值,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将分离),处理器根据三个测距仪测得的距离信息计算出扣板一72的偏移量,若偏移量即将达到最大值,则说明扣板一72有脱离扣板二73的风险,此时,处理器给控制器发生控制指令,控制器控制电磁铁2通电吸合车顶板5,以保证行车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测距仪优选激光测距仪。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顶板5上还设有晃动传感器304,用于检测汽车行程过程中的颠簸程度,晃动传感器304与室内机4的控制面板41连接,晃动传感器304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传递给控制面板41上的处理器,若汽车驶出颠簸路面,则晃动传感器304检测到车体颠簸程度较小,此时处理器根据晃动传感器304检测到的数据信息给控制器发生控制指令,由控制器控制电磁铁2断电停止对车顶板5吸合,此时,因为汽车已经驶出颠簸路面,所以电磁铁2断电后,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仍将紧密扣合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测距仪和晃动传感器304的控制电路接入室内机4的控制面板41,由控制面板41进行控制,当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扣合后,汽车准备上路行驶,测距仪和晃动传感器304便通电开始工作。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一体式驻车空调,如图16-18所示,所述一体式驻车空调包括室外机1和室内机4,室外机1通过安装结构与车顶板5连接,所述车顶板5上设有容纳室内机4的通孔51,由于室外机1和室内机4的内部结构已经被公开号为CN211764793U的专利公开,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16-图18所示,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气囊一20、销轴30以及锁紧机构700,所述销轴30的一端竖直固定在室外机1上,另一端套设有减振套,所述销轴30和减振套活动贯穿车顶板5,也即所述车顶板5上设有供销轴30穿过的孔,且该孔的孔径与销轴30的轴径相等,如图16-图18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销轴30的一端为粗段31,另一端为细段33,所述粗段31与室外机1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套紧套在细段33上,且所述减振套的外径与销轴30的轴径相等,这样设计,一方面销轴30只能在车顶板5上轴向移动,另一方面,当减振套贯穿车顶板5时,销轴30传递给车顶板5的振动能够被减振套吸收,从而避免室外机1工作时的振动经销轴30传递至车顶板5上,继而传导至驾驶室内影响司机休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气囊一20的一端连接室外机1、另一端连接车顶板5,当气囊一20被充气膨胀时,减振套贯穿车顶板5,此时,室外机1工作产生的振动不会传导至车顶板5,如图17所示,当气囊一20中的气体被放掉后,室外机1将挤压气囊一20并逐渐靠近车顶板5,直至气囊一20中的气体全部被排放干净,此时室外机1直接与车顶板5接触,相应的,此时销轴30也贯穿车顶板5,所述锁紧机构700用于在气囊一20未充气时锁紧销轴30,使室外机1与车顶板5固定连接,也即锁紧机构700能够在此时将销轴30锁紧固定,使其不能在车顶板5上滑动,使室外机1与车顶板5固定连接,之后,松开锁紧机构700对销轴30的锁紧,并往气囊一20内充气可使室外机1与车顶板5逐渐远离,最终使减振套贯穿车顶板5。
在本实施例中,行车时,锁紧机构700将销轴30锁紧固定,使其不能在车顶板5上滑动,也即使室外机1与车顶板5固定连接,从而避免行车过程中汽车颠簸引起室外机1发生相对车体的晃动,保证了行车安全;驻车时,松开锁紧机构700对销轴30的锁紧,并往气囊一20内充气使室外机1与车顶板5逐渐远离,最终使减振套贯穿车顶板5,这样在室外机1启动后,空压机的振动会被气囊一20和减振套吸收,而不会经车顶板5传导至驾驶室内,不影响司机休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51的孔壁不与室内机4接触,如图16和图17所示,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避免气囊一20膨胀后室外机1工作产生的振动经室内机4传导至车顶板5上。
通常的,室内机4上设有控制一体式驻车空调工作的控制面板,室外机1的底盘11上设有进气格栅,考虑到控制面板和进气格栅的设计在驻车空调领域已属常规设计,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气囊一20的气源既可以由车上的空压机提供,也可以单独设置充气泵一21为气囊一20供气,比如图16和图17所示,此时,充气泵一21可被设置在室外机1内,由室内机4的控制面板进行控制,此外,控制气囊一20放气的控制阀的控制电路也可以接入控制面板,由室内机4的控制面板一并进行控制,比如,当司机驻车后,操作控制面板打开驻车空调时,充气泵一21启动使气囊一20充气膨胀,当司机准备驾车上路,操作控制面板关闭驻车空调时,充气泵一21关闭,控制阀开启,放掉气囊一20内的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销轴30上设有插孔32,所述锁紧机构700包括滑套701、插销702和推力机构,所述滑套701固定安装在车顶板5上,所述插销702滑插在滑套701中,所述推力机构用于推动插销702在滑套701中滑动,以使插销702插入插孔32内实现插销702与销轴30的插接固连,最终使室外机1与车顶板5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销轴30设置有多个,且分布在通孔51的两侧,故插销702也有多个,为了方便推动插销702滑动,如图18所示,所述推力机构包括连杆703和双头气缸704,多个插销702通过连杆703固定连接,连杆703的一侧设有双头气缸704,通过双头气缸704推动连杆703带动多个插销702同时移动插入插孔32内。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插孔32和插销702相互接触的面均为斜面61,这样设计,当插销702逐渐插入插孔32内时,所述销轴30逐渐下降,所述室外机1逐渐压紧在车顶板5上,而且越压越紧,确保室外机1与车顶板5可靠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双头气缸704的气源既可以由车上的空压机提供,也可以单独设置充气泵为双头气缸704供气,双头气缸704动作的控制可由室内机4的控制面板进行控制,比如,当司机驻车后,操作控制面板打开驻车空调时,双头气缸704先动作拉动插销702从插孔32中离开,然后充气泵一21启动使气囊一20充气膨胀,当司机准备驾车上路,操作控制面板关闭驻车空调时,充气泵一21关闭,控制阀开启,放掉气囊一20内的空气,之后,双头气缸704动作推动插销702插入插孔32中。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室外机1压紧在车顶板5上,而且之间还有气囊一20的存在,因此外界雨水不会流入通孔51。
上述实施例给出了本发明的安装结构在一体式驻车空调上的应用,对与分体式驻车空调,由于其室外机1和室内机4分开设置,因此不用在车顶板5上开设通孔51,其它诸如气囊一20、销轴30、锁紧机构700的安装和使用均与一体式驻车空调的室外机1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由于室内机4不与通孔51的孔壁接触,因此室内机4和通孔51的孔壁之间有较大的缝隙,外界空气和驾驶室内的空气可由该缝隙进行流通,如此一来,驾驶室内密封性差,导致夏天不关是开启行车空调还是驻车空调耗能大,冬天驾驶室内保温性能差,给司机带来的体验很差,基于此,本分明进一步在所述室内机4和车顶板5之间设置隔热保温套100,以填充该缝隙,使驾驶室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从而降低空调运行的能耗,避免冬天出现驾驶室内与外界同样寒冷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隔热保温套100包括套框101和设于套框101的内壁上的气囊二102及设于套框101外壁上的耐磨皮,所述套框101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比如橡塑发泡板,所述耐磨皮采用软玻璃或薄铁皮制作,如图11所示,所述套框101紧套在室内机4上,所述套框101的尺寸大于通孔51的尺寸,因此套框101受到通孔51的挤压限制,使耐磨皮与通孔51的孔壁紧密压接,以此实现对通孔51的缝隙的密封,使驾驶室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加之隔热保温套100要随一体式驻车空调一起上下移动(以图11为例),所以耐磨皮会与通孔51的孔壁发生摩擦,耐磨皮的设置很好的保护了套框101不被孔壁磨蚀;气囊二102的存在可吸收室内机4传递给套框101的振动,避免室内机4的振动经套框101传递给车顶板5,继而传导至驾驶室内影响司机休息。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隔热保温套100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如图11所示,套框101不与室内机4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气囊二102间接接触。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通孔51的孔壁上安装有防磨框200,如图11所示,防磨框200的结构如图12所示,其由首尾连通的管体201组成,所述管体201采用受压可变形的软塑料或薄金属板制作,管体201优选半圆形管,这样一方面便于管体201与通孔51的孔壁固定连接,另一方面减轻管体201和耐磨皮的磨蚀强度,管体201上与耐磨皮紧密接触的区域设有多个进出油孔202,管体201内存储有润滑脂203或润滑油,当将隔热保温套100穿过防磨框200后,套框101受通孔51的孔壁挤压发生形变的同时,管体201也被套框101挤压,从而使润滑脂203或润滑油从进出油孔202溢出沾染在耐磨皮上,随着耐磨皮随室内机4上下移动,润滑油或润滑脂203被均匀涂抹在整个耐磨皮的外表面,这样能够进一步减轻耐磨皮和管体201的磨损程度,提高隔热保温套100的使用寿命,而且借助润滑油或润滑脂203能够有效密封耐磨皮和管体201的连接处,有助于提升隔热保温套100的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进出油孔202被耐磨皮挡住,因此不会发生润滑油或润滑脂203四处流淌的问题,后期可通过进出油孔202向管体201内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203。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气囊二102可膨胀,当气囊二102膨胀后,所述套框101紧套在室内机4上,此时所述套框101受到通孔51的挤压限制,使耐磨皮与通孔51的孔壁紧密压接,以此实现对通孔51的缝隙的密封,使驾驶室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当隔热保温套100要随一体式驻车空调一起上下移动(以图11为例)时,可先控制气囊二102放掉气体后,再让隔热保温套100随一体式驻车空调一起上下移动(以图11为例),因为气囊二102被放气后,气囊二102体积缩小,套框101随之缩小,此时耐磨皮即便没有与通孔51的孔壁分开,耐磨皮也不会压紧在通孔51的孔壁上,这样隔热保温套100随一体式驻车空调一起上下移动(以图11为例)就不会使耐磨皮磨损的比较厉害,有助于延长耐磨皮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气囊二102的气源既可以由车上的空压机提供,也可以单独设置充气泵二104为气囊二102供气,比如图11所示,此时,充气泵二104可被设置在室外机1内,由室内机4的控制面板进行控制,此外,控制气囊二102放气的控制阀的控制电路也可以接入控制面板,由室内机4的控制面板一并进行控制,比如,当司机驻车后,操作控制面板打开驻车空调时,充气泵二104启动使气囊二102充气膨胀,当司机准备驾车上路,操作控制面板关闭驻车空调时,充气泵二104关闭,控制阀开启,放掉气囊二102内的空气。
实施例四:
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挡水环805、液压减震阻尼器800、多级气缸803和销轴二804,所述挡水环805安装在通孔51的正上方,比如室外机1的底盘11的下表面或者车顶板5的上表面,所述液压减震阻尼器800均匀分布在底盘11下方的四周,所述液压减震阻尼器800的上端铰接室外机1、下端滑动连接车顶板(5),所述多级气缸803水平安装在车顶板5上,用于推动液压减震阻尼器800的下端水平滑动,当多级气缸803推动液压减震阻尼器800至图19所示的位置时,液压减震阻尼器800呈竖直状,此时,室外机1不与车顶板5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液压减震阻尼器800弹性连接,当多级气缸803拉动液压减震阻尼器800至图20所示的位置时,室外机1压紧在挡水环805上(挡水环805固定安装在车顶板5上)或挡水环805压紧在车顶板5上(挡水环805固定安装在室外机1的底盘11上),此时室外机1通过挡水环805与车顶板1固定连接,而且外界雨水此时也无法流入通孔中,所述销轴二804竖直固定在室外机1上,其下端设有减振套二,所述销轴二804和减振套二活动贯穿车顶板5,销轴二804的存在可防止室外机1在水平方向上晃动,销轴二804和减振套二的结构与功能与实施例二中的销轴30和减振套34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多级气缸803平稳的带动液压减震阻尼器800的下端水平滑动,如图19所示,可在车顶板5上设置滑道802,滑道802中滑动安装有滑座801,液压减震阻尼器800的下端铰接在滑座801上,这样可确保多级气缸803带动液压减震阻尼器800的下端沿滑道802平稳的水平滑动。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

1.一种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设于室外机(1)和车顶板(5)之间,用于将驻车空调的室外机(1)安装到车顶板(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使室外机(1)和车顶板(5)具有两种连接状态,一种是弹性连接、另一种是固定连接,且该两种连接状态不同时出现,行车时,室外机(1)与车顶板(5)固定连接;驻车时,室外机(1)与车顶板(5)弹性连接;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电磁铁(2),固定在室外机(1)上,其通电后逐步接近车顶板(5),并最终与车顶板(5)吸合固连;
弹簧(3),一端连接室外机(1)、另一端连接车顶板(5),所述电磁铁(2)通电后,弹簧(3)被压缩;
还包括锁扣装置(7),用于固连室外机(1)与车顶板(5),所述锁扣装置(7)包括:
扣板一(72),其与室外机(1)连接;
扣板二(73),其与车顶板(5)连接,所述电磁铁(2)通电后,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逐步接近,并最终扣合固连在一起;及推力装置(74),用于推动扣板一(72)或扣板二(73)滑动使扣合在一起的扣板一(72)和扣板二(73)分离;
所述扣板一(72)上设有钩体一(75),所述扣板二(73)上设有钩体二(76),所述钩体一(75)和钩体二(76)以挤过的方式进行勾连;
或者,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销轴(30),其一端固定在室外机(1)上,另一端设有减振套,所述销轴(30)和减振套活动贯穿车顶板(5);
气囊一(20),其一端连接室外机(1)、另一端连接车顶板(5),所述气囊一(20)膨胀后,所述减振套贯穿车顶板(5);及
锁紧机构(700),用于在气囊一(20)未充气时锁紧销轴(30),使室外机(1)与车顶板(5)固定连接;
所述销轴(30)上设有插孔(32),所述锁紧机构(700)包括:
滑套(701),其与车顶板(5)固定连接;
插销(702),滑插在滑套(701)中;及
推力机构,用于推动插销(702)插入插孔(32)内将销轴(30)锁定;
所述插销(702)有多个,所述推力装置(74)包括连接多个插销(702)的连杆(703)和推动连杆(703)移动的双头气缸(704);
所述插孔(32)和插销(702)相互接触的面均为斜面(61),当插销(702)逐渐插入插孔(32)内时,所述室外机(1)逐渐压紧在车顶板(5)上;
或者,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挡水环(805),设于室外机(1)或车顶板(5)上;
液压减震阻尼器(800),其一端铰接室外机(1)、另一端滑动连接车顶板(5);
多级气缸(803),设于车顶板(5)上,用于推动液压减震阻尼器(800)的下端水平滑动;及
销轴二(804),其一端固定在室外机(1)上,另一端设有减振套二,所述销轴二(804)和减振套二活动贯穿车顶板(5);
当多级气缸(803)推动液压减震阻尼器(800)呈竖直状时,室外机(1)不与车顶板(5)直接接触,通过液压减震阻尼器(800)弹性连接;当多级气缸(803)拉动液压减震阻尼器(800),使室外机(1)压紧在挡水环(805)上或使挡水环(805)压紧在车顶板(5)上时,室外机(1)通过挡水环(805)与车顶板(5 )固定连接。
2.一体式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4)、室外机(1)及权利要求1的安装结构;
所述车顶板(5)上设有容纳室内机(4)的通孔(51),所述通孔(51)的孔壁不与室内机(4)接触。
CN202110798549.XA 2021-07-15 2021-07-15 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一体式驻车空调 Active CN113335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8549.XA CN113335024B (zh) 2021-07-15 2021-07-15 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一体式驻车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8549.XA CN113335024B (zh) 2021-07-15 2021-07-15 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一体式驻车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5024A CN113335024A (zh) 2021-09-03
CN113335024B true CN113335024B (zh) 2023-04-11

Family

ID=77479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8549.XA Active CN113335024B (zh) 2021-07-15 2021-07-15 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一体式驻车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350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7751B (zh) * 2021-10-30 2024-02-09 安徽赛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驻车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15956C1 (de) * 1985-05-03 1986-07-31 Emil Weber Fabrik für Ölhydraulik GmbH & Co, 7129 Güglingen Hydraulische Kippvorrichtung zum Kippen der Fahrerhaeuser von Lastkraftwagen
DE102010011978B4 (de) * 2010-03-19 2012-02-02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Elektrisch betätigbares Feststellbremssystem
CN206785924U (zh) * 2017-03-31 2017-12-22 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房车空调外机的减震装置
CN207565278U (zh) * 2017-12-13 2018-07-03 上海纽恩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用驻车空调系统
CN109080403B (zh) * 2018-06-22 2020-05-26 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调
CN209454502U (zh) * 2018-10-26 2019-10-01 南通贝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用制冷空调固定支架装置
CN209454512U (zh) * 2018-11-30 2019-10-01 安徽金诚天骏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空调
CN110053448A (zh) * 2019-05-09 2019-07-26 泰铂(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安装结构的驻车空调及其安装方法
CN110450606A (zh) * 2019-08-22 2019-11-15 湖北美标汽车制冷系统有限公司 顶置通风净化制冷驻车空调系统总成
CN110920346A (zh) * 2019-12-20 2020-03-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驻车空调的室外机
CN212194992U (zh) * 2020-03-16 2020-12-22 四川天喜车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空调用的压缩机减震机构
CN213322572U (zh) * 2020-09-23 2021-06-01 安徽赛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冷暖一体的双系统电动卡车驻车空调系统
CN213501740U (zh) * 2020-10-27 2021-06-22 瑞安市荣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变频驻车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5024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47061A (en) Extensible vehicle bumper
CN113335024B (zh) 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一体式驻车空调
CN113922557B (zh) 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系统用油泵电机
US20070089951A1 (en) Air spring protective sleeve
CN215398370U (zh) 一种全轮驱动超重型沙漠运输车
CN112248752A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车载空调
CN101823456B (zh) 一种防振锁定结构
CN112249177B (zh) 一种可变高度的矿用防爆无轨胶轮运人车
CN2454171Y (zh) 油气悬挂机构
WO2012015504A1 (en) Onboard vehicle system for air compression and pressure storage
CN211372699U (zh) 一种飞机地面新风换气系统
US7011327B2 (en) Displaceable ball hitch assembly
JPS63125482A (ja) キヤブテイルト・サスペンシヨン装置
CN21400124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车载空调
CN110936892B (zh) 一种汽车用倒车入库辅助装置
CN113352845A (zh) 一种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14801952A (zh) 一种全轮驱动超重型沙漠运输车
CN113339216A (zh) 一种利用减速带的新能源发电装置
CN2347824Y (zh) 缓冲式的汽车保险杠
CN110966703A (zh) 一种飞机地面新风换气系统
CN219115184U (zh) 一种用于驻车空调的室外机
US9982447B2 (en) Mobile safety platform with integral transport
KR102656827B1 (ko) 건설장비 및 특장차용 거치식 무시동 에어컨
KR102262742B1 (ko) 대형차량 후미파손 방지장치
CN212604374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用消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