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9035B - 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9035B
CN113319035B CN202010127833.XA CN202010127833A CN113319035B CN 113319035 B CN113319035 B CN 113319035B CN 202010127833 A CN202010127833 A CN 202010127833A CN 113319035 B CN113319035 B CN 113319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station
fixed
clean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78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19035A (zh
Inventor
高贵焕
徐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ahashi Metal Manufacturing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ahashi Metal Manufacturing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hashi Metal Manufacturing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kahashi Metal Manufacturing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78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90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19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9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19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9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or sprays
    • B08B3/022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3/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for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包括一组等距排列的工位,每个工位包括工件固定盘及一组位于固定盘下方且相互平行的导杆;导杆具有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的往复功能,至少其中一个工位上的工件固定盘的上方设置有可升降的压紧架,待清洗工件放置于工件固定盘上,再放置在可自转的承载架上,当压紧待清洗工件的上表面后,工件与压紧架同步自转;喷淋管设置在压紧架的轴线处,其喷嘴贯穿压紧架并深入到待清洗工件的内部,喷嘴的出液方向与压紧架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本发明的优点是:多工位自动化清洗,能够稳定地传输待清洗工件,且对传输距离没有限制并且清洗效果效率大大提高;通过调节喷淋管的出水角度,能全方位无死角清洗工件。

Description

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清洗工件内壁的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其表面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污渍。尤其是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工件的表面上会粘附灰尘和金属碎屑等,尤其对于一些精密部件,因为是机械设备运转的核心,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清洗将影响整机的装配和运行。
对于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屑和污渍最容易在一些四角堆积,尤其是具有内孔结构的工件,这些污渍仅通过人力擦除是远远不够的,其清洁度不高,且效率低下。现有的单工位工作台或者双工位工作台清洗工作已经无法适用于现在产业发展。因此,高效稳定传输工件进行多工位操作,且如何有效提高对工件内壁的清洁效率和清洁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包括一组等距排列的工位,且每个工位上均置有圆形的工件固定盘和位于其下方的转轴,以及一组导杆;所述工位依次包括上料工位,等待工位,清洗工位,风切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导杆位于所述工件固定盘下方,其长度大于工位间距的倍距离且小于工位间距的倍距离,所述导杆具有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的往复功能,用于将前一工位上的工件固定盘托举并移栽至下一工位,至少位于所述清洗工位上的工件固定盘的上方设置有可升降的压紧架,待清洗工件放置于所述工件固定盘上,所述工件固定盘放置在一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承载架上,当所述压紧架压紧所述待清洗工件的上表面后,所述待清洗工件与之相适的静摩擦力会带动所述压紧架同步自转;有一喷淋管设置在所述压紧架的轴线位置,其喷嘴贯穿所述压紧架并深入到所述待清洗工件的内部,所述喷嘴的出液方向至少与所述压紧架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
优选的,所述导杆由横向组件驱动其左右移动,并由顶升组件驱动其与所述横向组件一起上下移动;所述导杆具有相互平行的两根,且两根导杆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工件固定盘的最大外径。
优选的,所述导杆上间隔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工位位置对应的治具,所述治具分别对称设于所述两根导杆上且相向而置,所述治具之间的最小距离为所述两根导杆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治具的内壁呈圆弧性,其弧度与所述工件固定盘的外侧弧度一致,且与工件固定盘卡接。
优选的,所述顶升组件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导杆的两端,且两个所述顶升组件均包括第一顶升气缸和一组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顶升气缸两侧的连接杆;所述第一顶升气缸固定在连接平台上,其气缸轴固定在一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连接平台,其底面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表面,顶端通过螺栓连接于固定板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横向组件位于所述导杆的第一侧,且所述横向组件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其轴向设置方向与所述导杆的轴向设置方向一致,轴向移动距离等于相邻两个工位之间的距离;所述横向组件包括动力源、第二滑轨以及沿所述第二滑轨方向移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由所述动力源驱动,且与所述导杆的第一侧底面之间通过第二缓冲垫板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横向组件带动位于所述导杆第二侧的第一滑轨工作,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在另一个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其轴向设置方向与所述导杆的轴向设置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等于相邻两个工位间距离的长度;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滑轨方向移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导杆的第二侧底面之间通过第一缓冲垫板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承载架的底端固定有一驱动其旋转的转轴,该转轴可直接或者间接与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紧架上设置有塑料软垫,所述塑料软垫的一侧用于压紧所述待清洗工件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喷淋管外设置有可相对于其转动的衬套,所述衬套底面与所述压紧架上表面固定。
优选的,所述衬套和所述喷淋管的上端均贯穿一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上具有一中空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内壁与所述衬套外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以使所述衬套能在所述凸块内旋转。
优选的,所述衬套外侧设置有一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端与所述下固定板的下底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凸块顶端设置有一组相互平行的T型夹具,所述喷淋管贯穿一组所述T型夹具,其中位于上方的T型夹具与所述喷淋管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T型夹具的长端面和所述下固定板的长端面处于同一轴线上,两者之间通过一竖直的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固定板的上端面两侧设置有一组平行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顶端贯穿一限位板并固定于上固定板上,所述导向轴与固定在所述限位板上的压紧导向座之间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限位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顶升气缸,且所述第二顶升气缸固定在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上,其气缸轴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的下底面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多工位操作,能够稳定高效地传输待清洗工件,且对传输距离没有限制;
2、自动化清洗,大大提高了清洗效果和清洗效率;
3、采用喷淋管不转而设置于喷淋管外周的工件旋转的方式,通过调节喷淋管的出水角度,对待清洗工件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清洗;
4、压紧架与待清洗工件之间采用塑料软件压紧,可防止工件表面被划伤。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的立体图;
图2:本发明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的正视图;
图3:本发明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的俯视图;
图4:本发明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的局部立体图;
图5:本发明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的局部正视图;
图6:本发明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包括包括一组等距排列的工位101,在本发明中以五个所述工位101为例,其个数在此不做限定。所述工位101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用于将待清洗工件进行上料的上料工位1011,等待清洗的等待工位1012,对工件进行清洗的清洗工位1013,对刚清洗完的工件进行风干的风切工位1014以及去处清洗风干完成的工件的下料工位1015。
如图2至图3所示,每个工位101上均置有圆形的工件固定盘1010和位于其下方的转轴1016,以及一组导杆102;在本发明中以圆形为例进行阐述,但并不对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的形状进行限定。当然,转轴1016也不是必须的,本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转轴来驱动工件固定盘1010转动,提供一种新的运动方式。所述导杆102位于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下方,所述导杆102用于将前一工位上的工件固定盘1010托举并移栽至下一工位。
所述导杆102具有相互平行的两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杆102的长度大于工位间距的4倍距离且小于工位间距的5倍距离,所述导杆102具有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的往复功能。两根导杆102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的最大外径。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杆102由设置在其下表面且位于其两端的顶升组件103驱动其沿纵向方向往复做上下移动,由分别设置于所述顶升组件103上方的横向组件104和滑轨105驱动其沿水平方向做左右往复移动。
将待清洗工件放置于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上,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在所述顶升组件103、所述横向组件104和所述滑轨105进行上下左右地步进移动中将放置到如图4所示的所述清洗工位1013上。
结合图4和图6所示,至少在所述清洗工位1013中,将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放置在一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承载架201上。当然在其他 工位101上亦可设置有所述承载架201,具体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清洗工位1013和所述风切工位1014上设置有所述承载架201。
如图4所示,所述承载架201呈十字型,其底端固定有一驱动其旋转的转轴1016,该转轴1016可直接或者间接与电机电性连接。具体而言,该转轴1016可直接与一伺服电机(图中未视出)电性连接,也可以通过传送连接至主动轮(图中未视出),主动轮再电性连接至一伺服电机。
在所有设置有所述承载架201对应的工位上均设置有压紧架2012,所述压紧架位于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的上方。当所述压紧架2012压紧所述待清洗工件的上表面后,所述待清洗工件与之相适的静摩擦力会带动所述压紧架2012在所述承载架201的驱动下同步自转。所述压紧架2012与待清洗工件一起转动,可有效防止工件表面由摩擦而产生划伤,从而缩短工件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4、图6和图7所示,一喷淋管202设置在所述压紧架2012的轴线位置,其喷嘴2021贯穿所述压紧架2012并深入到所述待清洗工件的内部,所述喷嘴2021的出液方向至少与所述压紧架2012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本发明中,该夹角的角度未做限制,只需要不与轴线平行即可。当然由于活动接头的普及,该夹角可以是活动的,更可达到无死角清除的效果。
如图4所示,所述压紧架2012包括一垂直于其底面的压杆2011。所述压杆2011用于固定待清洗工件,且所述压杆2011可伸缩,即当待清洗工件处于被压紧状态时,所述压杆2011受力压缩。当然刚性的压杆2011也是可行的。此外,为防止所述压紧架2012对待清洗工件施力过大损坏工件,在所述压杆2011上设置有塑料软垫,所述塑料软垫的一侧用于压紧所述待清洗工件的上表面。
如图4至图5所示,一固定在该设备其他机构上的限位板2051,其上表面固定有一第二顶升气缸205,所述顶升气缸205的气缸轴固定在上固定板2061的下底面上。即所述第二顶升气缸205固定于所述限位板2051和所述上固定板2061之间。所述上固定板2061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一组平行的导向轴2045,分布在所述第二顶升气缸205的两侧。所述导向轴2045的另一端固定在下固定板2041的上端面,即所述导向轴2045贯穿所述限位板2051并固定于上固定板2061、下固定板2041上。所述导向轴2045与固定在所述限位板2051上的压紧导向座2046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座2046对所述导向轴2045起到保护和加固作用 。
结合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下固定板2041上还固定设置有一中空的凸块204。所述凸块204位于两个所述导向轴2045之间。所述凸块204顶端设置有一组相互平行的T型夹具2043,所述喷淋管202贯穿一组所述T型夹具2043,即所述T型夹具2043用于夹紧所述喷淋管202。其中位于上方的T型夹具2043与所述喷淋管202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T型夹具2043的长端面和所述下固定板2041的长端面处于同一轴线上,通过一竖直的挡板2044固定连接。即所述挡板2044将所述T型夹具2043与所述下固定板2041固定,而所述T型夹具2043将所述喷淋管202夹紧,所以所述喷淋管202被固定。
结合图4和图6所示,所述喷嘴2021与所述压紧架201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以是0°-180°之间的任何角度。所述压紧架2012固定待清洗工件后且待清洗工件开始旋转时,清洗液从所述喷嘴2021处喷出。由于所述承载架201带动工件旋转,所以从所述喷淋管202内喷出的清洗液可以全方位覆盖工件上的污渍并将其清除。当然,为更加全方位、高效率地对待清洗工件进行清洗,可以在待清洗工件的外表面设置外喷淋管(图中未示出)和外喷嘴(图中未示出)。
所述喷淋管202外设置有可相对于其转动的衬套203,所述衬套203设置于所述压紧架2012的上表面,且所述衬套203呈倒置T型状,当所述承载架201带动所述压紧架2012转动时,所述衬套203也与之旋转;此时位于所述衬套203内的喷淋管202不旋转。通过调节喷淋管的出水角度,将待清洗工件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清洗,对于死角堆积处的灰尘油渍能够有效清除。
如图6所示,所述衬套203和所述喷淋管202的上端均贯穿一下固定板2041,所述下固定板2041上具有一中空的凸块204,所述凸块204的内壁与所述衬套203外壁之间通过轴承2042连接以使所述衬套203能在所述凸块204内旋转。 一组所述轴承2042平行设置于所述凸块204的上下两端。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所述轴承2042的内轴承掉落,在所述衬套203外侧设置有一组限位块2047,所述限位块2047为凸状,且平行设置于所述轴承2042的端面上;其中位于下方的所述限位块2047的顶面与所述下固定板2041的下底面贴合。
如图2所示,两个所述顶升组件103均包括第一顶升气缸1031和一组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顶升气缸1031两侧的连接杆1032;所述第一顶升气缸1031固定在连接平台1034上,其气缸轴固定在一连接板1033上,且所述连接板1033和连接平台1034相互平行;该设计在启动第一顶升气缸1031时,能够带动所述连接板1033同步升降。
所述连接杆1032贯穿所述连接平台1034,其底面垂直固定于所述连接板1033上表面,顶端通过螺栓连接于固定板1035的底面,同理,所述连接板1033、连接平台1034以及固定板1035三者平行;在启动第一顶升气缸1031时,所述连接杆1032将随其同步升降。
为防止所述连接杆1032在升降过程中因受力而产生折弯现象,在其外侧套设有一保护套1036,所述保护套1036设置于所述连接平台1034的上表面。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组所述横向组件104平行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1035的两长边的上表面,同理,一组所述滑轨105平行固定于另一个所述固定板1035的两长边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滑轨105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滑轨105方向移动的第一滑块1051。
所述横向组件104包括动力源1041、第二滑轨1042以及沿所述第二滑轨1042方向移动的第二滑块1043;所述动力源1041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为气缸或液压缸。所述第二滑轨1042设置在所述横向组件104的上端面。所述第二滑块1043由所述动力源1041驱动。
所述第一滑块1051上固定有第一缓冲垫板1061;所述第二滑块1043上固定则有第二缓冲垫板1062。所述第一缓冲垫板1061和所述第二缓冲垫板1062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杆102,且第一缓冲垫板1061位于所述导杆102的第二侧;第二缓冲垫板1062则位于其第一侧,即所述横向组件104位于所述导杆102的第一侧,所述滑轨105位于所述导杆102的第二侧。
导杆102的运动过程为:所述导杆102将由所述顶升组件103驱动其上下往复移动,所述横向组件104则将驱动其上的第二滑轨1043带动第一滑轨1051左右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导杆102左右往复移动。所述横向组件104和所述滑轨105的轴向设置方向均与所述导杆102的轴向设置方向一致。
如图1所示,治具107对称设于所述两根导杆102上且相向而置,其位置与所述工位101位置对应,纵向对应的两个所述治具107之间的最小距离为所述两根导杆102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治具107的内壁呈圆弧性,其弧度与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的外侧弧度一致,且与工件固定盘1010卡接。当所述导杆102在向上移动过程中,所述治具107亦随之上升,且通过所述治具107与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卡接,再将工件固定盘1010托起;当所述导杆102下降至某一工位上后,将所述治具107与工件固定盘1010分离以完成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的移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横向组件104轴向移动距离等于相邻两个工位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滑轨105的长度等于相邻两个工位间距离的长度。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S1:将固定有待清洗工件的工件固定盘1010放置于所述上料工位1011上;启动所述顶升组件103,所述顶升组件103依次带动所述连接板1033、固定板1035、第一滑轨105和横向移动组件104以及导杆102上升;直至导杆102上的治具107与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的底面接触,并将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和待清洗工件一起向上抬起;
S2:启动所述横向移动组件104,位于其上的第二滑块1043将在第二滑轨1042上滑动;第二滑块1043通过导杆102带动第一滑块1051在第一滑轨105上滑动;滑块的滑动会带动装有待清洗工件的工件固定盘1010往下一工位(等待工位1012)移动;
S3:待清洗工件位于第二工位(等待工位1012)上方,所述顶升组件103下降,即所述连接板1033、固定板1035、第一滑轨105和横向移动组件104以及位于导杆102上的治具107、装有待清洗工件的工件固定盘1010会同时下降;
S4:重复S1至S3的动作,将工件固定盘1010移动至清洗工位1013上,启动第二顶升气缸205,所述第二顶升气缸205将带动上固定板2061、下固定板2041、喷淋管202以及压紧架2012下降,直至压紧架2012将待清洗工件压紧,同时,喷嘴2021抵住承载架201的中心;
S5:通过外接电机驱动转轴1016旋转,进而带动承载架201、工件固定盘1010以及压紧架2012转转;
S6:从喷淋管202的喷嘴2021处喷出清洗液,清洗工件内部,位于工件外部的喷淋管(图中未视出)从其喷嘴处喷出清洗液,清洗工件外部;
S7:将工件清洗完毕后,再次启动第二顶升气缸205,第二顶升气缸205带动上固定板2061和下固定板2041上升,直至所述压紧架2012与工件分离;
S8:再次重复S1至S3的动作,将工件固定盘1010移动至风切工位1014上,重复S4至S5的动作;
S9:从喷淋管202的喷嘴2021处喷出冷风,风干工件内部,同时位于工件外部的喷淋管的喷嘴处也喷出冷风,以风干工件外部;
S10:重复S7的动作将压紧架2012与工件分离后,在通过动作S1至S3将工件固定盘1010移动至下料工位1015,完成对工件的移动和清洗过程;
S11:通过机械手或者人工拿去方式将清洗完成的工件从下料工位1015上取出。
当工件位于所述清洗工位1013、风切工位1014和下料工位1015并在对应工位进行操作时,所述横向组件104上的第二滑块1043会带动第一滑块1051往前方工位移动,保证每个工位上都会存在一个处于该工位工作状态时的待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工件,用以提高清洗效率。
本发明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等距排列的工位(101),且每个工位(101)上均置有圆形的工件固定盘(1010)和位于其下方的转轴(1016),以及一组导杆(102);所述工位(101)依次包括上料工位(1011),等待工位(1012),清洗工位(1013),风切工位(1014)和下料工位(1015),所述导杆(102)位于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下方,其长度大于工位间距的4倍距离且小于工位间距的5倍距离,所述导杆(102)具有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的往复功能,用于将前一工位上的工件固定盘(1010)托举并移栽至下一工位,至少位于所述清洗工位(1013)上的工件固定盘(1010)的上方设置有可升降的压紧架(2012),待清洗工件放置于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上,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放置在一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承载架(201)上,当所述压紧架(2012)压紧所述待清洗工件的上表面后,所述待清洗工件与之相适的静摩擦力会带动所述压紧架(2012)同步自转;有一喷淋管(202)设置在所述压紧架(2012)的轴线位置,其喷嘴(2021)贯穿所述压紧架(2012)并深入到所述待清洗工件的内部,所述喷嘴(2021)的出液方向至少与所述压紧架(2012)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喷嘴(2021)与所述压紧架(201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是0°-180°之间的任一角度;所述压紧架(2012)包括一垂直于其底面的压杆(2011),且所述压杆(2011)可伸缩;
所述喷淋管(202)外设置有可相对于其转动的衬套(203),所述衬套(203)底面与所述压紧架(2012)上表面固定;所述衬套(203)和所述喷淋管(202)的上端均贯穿一下固定板(2041),所述下固定板(2041)上具有一中空的凸块(204),所述凸块(204)的内壁与所述衬套(203)外壁之间通过轴承(2042)连接以使所述衬套(203)能在所述凸块(204)内旋转;所述衬套(203)外侧设置有一组限位块(2047),所述限位块(2047)的顶端与所述下固定板(2041)的下底面贴合;所述凸块(204)顶端设置有一组相互平行的T型夹具(2043),所述喷淋管(202)贯穿一组所述T型夹具(2043),其中位于上方的T型夹具(2043)与所述喷淋管(202)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T型夹具(2043)的长端面和所述下固定板(2041)的长端面处于同一轴线上,两者之间通过一竖直的挡板(2044)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2041)的上端面两侧设置有一组平行的导向轴(2045),所述导向轴(2045)的顶端贯穿一限位板(2051)并固定于上固定板(2061)上,所述导向轴(2045)与固定在所述限位板(2051)上的压紧导向座(2046)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上固定板(2061)与所述限位板(2051)之间设置有第二顶升气缸(205),且所述第二顶升气缸(205)固定在所述限位板(2051)的上表面上,其气缸轴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2061)的下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102)由横向组件(104)驱动其左右移动,并由顶升组件(103)驱动其与所述横向组件(104)一起上下移动;所述导杆(102)具有相互平行的两根,且两根导杆(102)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工件固定盘的最大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102)上间隔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工位(101)位置对应的治具(107),所述治具(107)分别对称设于所述两根导杆(102)上且相向而置,所述治具(107)之间的最小距离为所述两根导杆(102)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治具(107)的内壁呈圆弧性,其弧度与所述工件固定盘(1010)的外侧弧度一致,且与工件固定盘(1010)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103)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导杆(102)的两端,且两个所述顶升组件(103)均包括第一顶升气缸(1031)和一组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顶升气缸(1031)两侧的连接杆(1032);所述第一顶升气缸(1031)固定在连接平台(1034)上,其气缸轴固定在一连接板(1033)上;所述连接杆(1032)贯穿所述连接平台(1034),其底面固定于所述连接板(1033)上表面,顶端通过螺栓连接于固定板(1035)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组件(104)位于所述导杆(102)的第一侧,且所述横向组件(104)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1035)的上表面,其轴向设置方向与所述导杆(102)的轴向设置方向一致,轴向移动距离等于相邻两个工位之间的距离;所述横向组件(104)包括动力源(1041)、第二滑轨(1042)以及沿所述第二滑轨(1042)方向移动的第二滑块(1043);所述第二滑块(1043)由所述动力源(1041)驱动,且与所述导杆(102)的第一侧底面之间通过第二缓冲垫板(1062)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组件(104)带动位于所述导杆(102)第二侧的第一滑轨(105)工作,所述第一滑轨(105)固定在另一个所述固定板(1035)的上表面,其轴向设置方向与所述导杆(102)的轴向设置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滑轨(105)的长度等于相邻两个工位间距离的长度;所述第一滑轨(105)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滑轨(105)方向移动的第一滑块(1051),所述第一滑块(1051)与所述导杆(102)的第二侧底面之间通过第一缓冲垫板(1061)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201)的底端固定有一驱动其旋转的转轴(1016),该转轴(1016)可直接或者间接与电机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架(2012)上设置有塑料软垫,所述塑料软垫的一侧用于压紧所述待清洗工件的上表面。
CN202010127833.XA 2020-02-28 2020-02-28 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 Active CN113319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7833.XA CN113319035B (zh) 2020-02-28 2020-02-28 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7833.XA CN113319035B (zh) 2020-02-28 2020-02-28 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9035A CN113319035A (zh) 2021-08-31
CN113319035B true CN113319035B (zh) 2023-05-05

Family

ID=77413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7833.XA Active CN113319035B (zh) 2020-02-28 2020-02-28 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1903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21481B2 (ja) * 2008-02-01 2013-01-16 上村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装置
CN104307791A (zh) * 2014-10-30 2015-01-28 江苏帝达贝轴承有限公司 低噪音高强度滚子轴承专用清洗机
CN106429410A (zh) * 2016-10-10 2017-02-22 无锡新弘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多工位喷淋清洗干燥机
CN207386046U (zh) * 2017-10-17 2018-05-22 浙江平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高压清洗台
CN108325907B (zh) * 2018-01-30 2023-08-01 高桥金属制品(苏州)有限公司 高压节能清洗机
CN108499957B (zh) * 2018-05-09 2021-02-26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全自动超声波清洗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9035A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54900U (zh) 采用插销定位、弹簧夹紧的翻转清洗机构
CN101602058A (zh) 采用插销定位、弹簧夹紧的翻转清洗机构
CN113319035B (zh) 内壁无死角式清洗设备
KR101730119B1 (ko) 금형용 세척장치
CN113083800A (zh) 一种脉冲激光清洗铝板设备及其方法
CN209868143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扫光机
KR101730116B1 (ko) 금형용 세척방법
CN115971166A (zh) 一种用于工程机械伸缩臂的激光清洗设备
CN206653575U (zh) 一种尼龙复合材料的风扇叶去毛刺装置
CN114857914A (zh) 全方位清洗烘干设备及全方位清洗烘干方法
CN210586195U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轨道板清扫工位
CN212218013U (zh) 一种手机中框去毛刺设备
CN110540054B (zh) 一种多工位转盘自动下料装置及自下料多工位转盘
CN110919478B (zh) 一种管件打磨装置
CN211914917U (zh) 自动化清洗系统中的多工位移动设备
CN116728142B (zh)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用钢件运输设备
CN217800677U (zh) 一种高效自动抛光机装置
CN216881844U (zh) 一种可进行零件清洗的加工中心
CN219275507U (zh) 一种钢管内壁抛光机夹持装置
CN212497812U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自动化控制机械臂
CN219522617U (zh) 一种铁氧体磁芯倒角装置
CN215942528U (zh) 一种高端制造金属抛光设备
CN216574589U (zh) 一种光学产品的清洗设备
CN113286031B (zh) 一种用于清洁手机屏幕的机械手
CN216095217U (zh) 一种物料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