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8998A - 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8998A
CN113308998A CN202110518717.5A CN202110518717A CN113308998A CN 113308998 A CN113308998 A CN 113308998A CN 202110518717 A CN202110518717 A CN 202110518717A CN 113308998 A CN113308998 A CN 113308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leg
box girder
leg
upstroke
form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87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金才
吴侃发
钱坤
张红心
肖世波
赵进文
张立超
李越生
袁灿
刘科
邓永锋
钱玉山
罗连华
李鑫
廖远
刘永酃
胡吉星
吴汉湘
聂和军
张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Original Assignee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filed Critical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Priority to CN2021105187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89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8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8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00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 E01D2/04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of the box-girder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1/00Material constitution of bridges
    • E01D2101/20Concrete,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
    • E01D2101/24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收紧,并锁死移动模架的前支腿和中支腿处的纵移驱动机构;拉紧所述前支腿和所述中支腿的托辊轮处的吊挂系统;通过第一拉杆,将所述前支腿与所述移动模架的承重主梁连接固定,以及将所述中支腿与所述承重主梁连接固定;提供抗滑移装置,沿横桥向,将所述抗滑移装置一端安装在所述中支腿上,另一端临时固定在承载所述中支腿的箱梁的翼缘板上;对所述前支腿进行临时固定。本申请对移动模架的支腿、承重主梁、吊挂系统等进行固定,能抵抗大风或台风天气,使移动模架主体结构不被破坏,确保大风或台风环境下混凝土箱梁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避免给桥梁施工造成不估量的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模架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
背景技术
跨海桥梁的修建已经成为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重点。移动模架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连续梁桥施工的机械,在跨海桥梁施工同样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在进行跨海桥梁施工时,会受到外部大风或台风天气的影响,尤其是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受到大风或台风影响尤为严重。特别是当大风或台风强度较大时,如果不对移动模架进行防台加固,移动模架整体结构可能会被破坏,给桥梁施工造成不估量的损失。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保证在遭遇大风或台风情况下整体结构不被破坏的移动模架防台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通过对移动模架进行加固,防止移动模架整体结构被大风或台风破坏,给桥梁施工造成不估量的损失。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收紧,并锁死移动模架的前支腿和中支腿处的纵移驱动机构;
拉紧所述前支腿和所述中支腿的托辊轮处的吊挂系统;
通过第一拉杆,将所述前支腿与所述移动模架的承重主梁连接固定,以及将所述中支腿与所述承重主梁连接固定;
提供抗滑移装置,沿横桥向,将所述抗滑移装置一端安装在所述中支腿上,另一端临时固定在承载所述中支腿的箱梁的翼缘板上;
对所述前支腿进行临时固定。
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前支腿进行临时固定,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移动模架处于行走就位合模状态时,通过拉索,将所述前支腿与所述前支腿处的桥墩连接固定,和/或,通过第二拉杆,将所述承重主梁与所述前支腿处的桥墩连接固定;
当所述移动模架处于箱梁浇筑完成状态时,利用拉索,沿横桥向,收紧所述前支腿与当前浇筑的箱梁。
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拉索,沿横桥向,收紧所述前支腿与当前浇筑的箱梁,包括如下步骤:
在当前浇筑的箱梁中设置挡块,将所述拉索一端固定在挡块上,另一端穿过该箱梁的吊杆孔,并沿横桥向,收紧在所述前支腿上;
在当前浇筑的箱梁与所述前支腿之间,设置临时撑杆,抄垫顶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三拉杆,将所述承重主梁与所述中支腿处的桥墩连接固定。
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所述第三拉杆,且呈剪刀型布置,以将所述承重主梁与所述中支腿处的桥墩连接固定。
一些实施例中,收紧,并锁死所述纵移驱动机构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沿所述移动模架行走方向,通过所述纵移驱动机构,对所述移动模架施加设定大小的预顶力。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托辊轮与所述承重主梁之间安装楔块;和/或,
在所述承重主梁底部安装用于防止所述托辊轮沿横桥向移动的限位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杆采用长度可调节拉杆,其包括连接套筒和两个杆件,两所述杆件的一端分别螺接在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滑移装置包括钩板、第四拉杆和销轴,所述钩板套在承载所述中支腿的箱梁的翼缘板上,所述第四拉杆的一端通过一个销轴连接在所述钩板上,另一端通另一个销轴连接在所述中支腿上。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钩板与箱梁的翼缘板的右上角接触的位置设有防止箱梁混凝土局部破损的角钢。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本申请对移动模架的支腿、承重主梁、吊挂系统等进行固定,能抵抗大风或台风天气,使移动模架主体结构不被破坏,确保大风或台风环境下混凝土箱梁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避免给桥梁施工造成不估量的损失。
本申请可使移动模架施工满足≤7级风正常过孔,满足≤8级风箱梁正常施工,以及在14级大风或台风下移动模架主体结构不被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示意图(行走就位合模状态);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示意图(箱梁浇筑完成状态);
图3为图2中A-A处截面图;
图4为图2中B-B处截面图;
图5为图2中C-C处截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托辊轮处顶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抗滑移装置与箱梁翼缘板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支腿与桥墩通过拉索固定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支腿与箱梁通过拉索固定时的示意图。
图中:1、移动模架;10、前支腿;100、第一横梁;101、立柱;11、中支腿;110、第二横梁;12、纵移驱动机构;13、托辊轮;14、承重主梁;15、楔块;16、限位板;17、后支腿;2、吊挂系统;3、第一拉杆;30、连接套筒;31、杆件;32、耳板;4、抗滑移装置;40、钩板;41、第四拉杆;42、销轴;43、角钢;5、箱梁;50、吊杆孔;6、拉索;60、挡块;61、临时撑杆;62、卸扣;7、桥墩;8、第三拉杆;9、预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图1~图9,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该上行式移动模架包括前支腿10、中支腿11、后支腿17以及承重主梁14;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参见图1和图2所示,将移动模架1的前支腿10处的纵移驱动机构12收紧,并锁死,以及,将移动模架1的中支腿11处的纵移驱动机构12收紧,并锁死,防止移动模架1在大风或台风作用下沿纵桥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纵移驱动机构12可以采用油缸。
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沿移动模架1行走方向,通过纵移驱动机构12,对移动模架1施加设定大小的预顶力,让移动模架结构间整体性更好,避免构件相互间的晃动,引起结构垮塌,通常在台风来临前施加。
102:参见图3和图4所示,拉紧前支腿10和中支腿11的托辊轮13处的吊挂系统2,防止其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精轧螺纹钢(附图中未示出)拉紧吊挂系统2,在图3中可以看到,沿横桥向,承重主梁14两侧各有一个吊挂系统2,则这两个吊挂系统2通过沿横桥向延伸的精轧螺纹钢,与承重主梁14拉紧,让结构整体性更好,避免间隙晃动,引起结构垮塌。
为了减小移动模架1在大风或台风作用下的晃动幅度,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托辊轮13与承重主梁14之间安装楔块15,还可以在承重主梁14底部安装限位板16,限位板16可以防止托辊轮13沿横桥向移动,参见图3和图4,以及图6所示。
103:参见图3和图4所示,通过第一拉杆3,将前支腿10与移动模架1的承重主梁14连接固定,以及将中支腿11与承重主梁14连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前支腿10包括顶部的第一横梁100,为了方便地固定,第一横梁100与承重主梁14通过若干第一拉杆3进行固定,比如,在图3中,使用了两根第一拉杆3,且两根第一拉杆3交叉,呈剪刀型布置,承重主梁14和第一横梁100上焊接有耳板32,第一拉杆3两端分别安装在承重主梁14和第一横梁100的耳板32上。
参见图4所示,中支腿11包括顶部的第二横梁110,可以采用与前支腿10类似的连接固定方式,在此不赘述。
104:参见图4和图7所示,提供抗滑移装置4,沿横桥向,将抗滑移装置4一端安装在中支腿11上,另一端临时固定在承载中支腿11的箱梁5的翼缘板上,从而将移动模架1后端临时固定在已经浇筑好的箱梁5上。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沿纵桥向,抗滑移装置4设有4套,当然了,具体套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参见图4所示,沿横桥向,箱梁5两侧均设有抗滑移装置4,防止大风或台风天气下晃动,以加强移动模架1的抗倾覆能力。
105:对前支腿10进行临时固定,以将移动模架1前端临时固定,与步骤104配合,防止移动模架1在大风或台风天气下发生倾覆。
由于大风或台风来临存在不确定性,故在对前支腿10进行临时固定时,需依据当前实际工程进度来实施。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8所示,当移动模架1处于行走就位合模状态时,对前支腿10进行临时固定,包括:
其一、在前支腿10处的桥墩7上设置预埋件9,在预埋件9和前支腿10的立柱101上设置耳板32,在拉索6两端设置与耳板32相配合的卸扣62,通过拉索6,将前支腿10的立柱101与前支腿10处的桥墩7连接固定。
其二、通过第二拉杆,将承重主梁14与前支腿10处的桥墩7连接固定,可以提供两根第二拉杆,且两根第二拉杆交叉,呈剪刀型布置,在前支腿10处的桥墩7上设置预埋件9,在预埋件9和承重主梁14上设置耳板32,第二拉杆两端分别安装在承重主梁14和桥墩7的耳板32上,具体结构形式与图5中类似。
上述两种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同时实施,具体可以根据大风或台风风力大小操作。
预埋件9可以采用爬锥,拉索6可以采用导链。
参见图2和图9所示,当移动模架1处于箱梁浇筑完成状态时,此时包括两个箱梁5,一个为之前浇筑的箱梁5,承载中支腿11和后支腿17,另一个为当前浇筑的箱梁5,此时,对前支腿10进行临时固定,包括:
利用拉索6,沿横桥向,收紧前支腿10与当前浇筑的箱梁5。
具体地,参见图9所示,在当前浇筑的箱梁5中设置挡块60,将拉索6一端固定在挡块60上,另一端穿过该箱梁5的吊杆孔50,并沿横桥向,收紧在前支腿10上;在当前浇筑的箱梁5与前支腿10之间,设置临时撑杆61,抄垫顶紧。
为了更好地对移动模架1后端进行临时固定,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通过第三拉杆8,将承重主梁14与中支腿11处的桥墩7连接固定。
具体地,在中支腿11处的桥墩7上设置预埋件9,在预埋件9和承重主梁14上设置耳板32,设置两个第三拉杆8,且呈剪刀型布置,第三拉杆8两端分别安装在承重主梁14和桥墩7的耳板32上,以将承重主梁14与中支腿11处的桥墩7连接固定。
为了增强拉杆的可操作性,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第一拉杆3采用长度可调节拉杆,其包括连接套筒30和两个杆件31,连接套筒30为正反丝,两杆件31的一端分别螺接在连接套筒30的两端。通过旋转连接套筒30来调节第一拉杆3的长度。
对于上述第二拉杆和第三拉杆8,均可采用上述长度可调节拉杆。
为了有效地约束移动模架1的横向位移,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示,抗滑移装置4包括钩板40、第四拉杆41和销轴42,钩板40套在承载中支腿11的箱梁5的翼缘板上,第四拉杆41的一端通过一个销轴42连接在钩板40上,另一端通另一个销轴42连接在中支腿11上。
第四拉杆41可以采用上述长度可调节拉杆,对长度进行适当调节,安全可靠,且抗滑移装置4的安装数量,可以根据抗风等级进行设置。操作简单,较为经济,只需安装好钩板,定制好拉杆即可,安装时通过销轴将拉杆与钩板、移动模架连接,操作简单快捷,且拉杆可重复利用,经济性高。
参见图7所示,在钩板40与箱梁5的翼缘板的右上角接触的位置设有角钢43,可以防止箱梁5混凝土局部破损。
本申请对移动模架的支腿、承重主梁、吊挂系统等进行固定,能抵抗大风或台风天气,使移动模架主体结构不被破坏,确保大风或台风环境下混凝土箱梁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避免给桥梁施工造成不估量的损失。
本申请可使移动模架施工满足≤7级风正常过孔,满足≤8级风箱梁正常施工,以及在14级大风或台风下移动模架主体结构不被破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收紧,并锁死移动模架(1)的前支腿(10)和中支腿(11)处的纵移驱动机构(12);
拉紧所述前支腿(10)和所述中支腿(11)的托辊轮(13)处的吊挂系统(2);
通过第一拉杆(3),将所述前支腿(10)与所述移动模架(1)的承重主梁(14)连接固定,以及将所述中支腿(11)与所述承重主梁(14)连接固定;
提供抗滑移装置(4),沿横桥向,将所述抗滑移装置(4)一端安装在所述中支腿(11)上,另一端临时固定在承载所述中支腿(11)的箱梁(5)的翼缘板上;
对所述前支腿(10)进行临时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前支腿(10)进行临时固定,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移动模架(1)处于行走就位合模状态时,通过拉索(6),将所述前支腿(10)与所述前支腿(10)处的桥墩(7)连接固定,和/或,通过第二拉杆,将所述承重主梁(14)与所述前支腿(10)处的桥墩(7)连接固定;
当所述移动模架(1)处于箱梁浇筑完成状态时,利用拉索(6),沿横桥向,收紧所述前支腿(10)与当前浇筑的箱梁(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拉索(6),沿横桥向,收紧所述前支腿(10)与当前浇筑的箱梁(5),包括如下步骤:
在当前浇筑的箱梁(5)中设置挡块(60),将所述拉索(6)一端固定在挡块(60)上,另一端穿过该箱梁(5)的吊杆孔(50),并沿横桥向,收紧在所述前支腿(10)上;
在当前浇筑的箱梁(5)与所述前支腿(10)之间,设置临时撑杆(61),抄垫顶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三拉杆(8),将所述承重主梁(14)与所述中支腿(11)处的桥墩(7)连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所述第三拉杆(8),且呈剪刀型布置,以将所述承重主梁(14)与所述中支腿(11)处的桥墩(7)连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收紧,并锁死所述纵移驱动机构(12)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沿所述移动模架(1)行走方向,通过所述纵移驱动机构(12),对所述移动模架(1)施加设定大小的预顶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托辊轮(13)与所述承重主梁(14)之间安装楔块(15);和/或,
在所述承重主梁(14)底部安装用于防止所述托辊轮(13)沿横桥向移动的限位板(1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3)采用长度可调节拉杆,其包括连接套筒(30)和两个杆件(31),两所述杆件(31)的一端分别螺接在所述连接套筒(30)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移装置(4)包括钩板(40)、第四拉杆(41)和销轴(42),所述钩板(40)套在承载所述中支腿(11)的箱梁(5)的翼缘板上,所述第四拉杆(41)的一端通过一个销轴(42)连接在所述钩板(40)上,另一端通另一个销轴(42)连接在所述中支腿(11)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钩板(40)与箱梁(5)的翼缘板的右上角接触的位置设有防止箱梁(5)混凝土局部破损的角钢(43)。
CN202110518717.5A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 Pending CN1133089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8717.5A CN113308998A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8717.5A CN113308998A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8998A true CN113308998A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73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8717.5A Pending CN113308998A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8998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597264U (zh) * 2017-08-07 2018-07-10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中支腿结构
CN207919375U (zh) * 2018-02-11 2018-09-28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大吨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设备架桥机的前支腿
CN109505256A (zh) * 2018-12-24 2019-03-22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风环境下移动模架抗滑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597264U (zh) * 2017-08-07 2018-07-10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中支腿结构
CN207919375U (zh) * 2018-02-11 2018-09-28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大吨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设备架桥机的前支腿
CN109505256A (zh) * 2018-12-24 2019-03-22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风环境下移动模架抗滑移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玉仁: "复杂海域49.2m混凝土箱梁海上造桥机抗风施工技术", 《世界桥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4877B2 (en) Method for removal of temporary support system for road bridge pre-fabricated small box girder-type concealed bent cap, and equipment therefor
KR20140084107A (ko) 셀프-런칭 이동식 비계공법
JP3440422B2 (ja) 橋の施工方法および橋の施工装置
JPS59501465A (ja) 片持ばり工法によるプレストレスト・コンクリ−ト橋の分割注型装置
CN110241734A (zh) 一种预弯预应力梁施加应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JP2006077521A (ja) 橋梁構築装置
CN109440724B (zh) 高桩码头现浇横梁模板悬吊支撑体系的安装方法
CN112160246B (zh) 组合梁安装方法
KR100981982B1 (ko) 프리캐스트 코핑용 인양 시스템
CN113308998A (zh) 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防台的方法
CN110040632A (zh) 一种大跨度型钢梁的分段吊装施工方法
CN112681150B (zh) 箱型拱桥预制吊装体系及施工方法
KR101414811B1 (ko) 보강 강판을 이용한 거더 보강방법
CN112482241A (zh) 箱梁翼缘板后浇段行走式吊架及其施工方法
JP2002061114A (ja) 吊構造物の半自碇築造方法及び半自碇吊構造物
CN216108120U (zh) 便捷式桥梁张拉设备安拆装置
CN220685815U (zh) 一种用于超高塔柱变截面钢筋绑扎的操作平台
CN112709145B (zh) 一种用于施工超宽斜拉桥主梁的方法
CN211366676U (zh) 一种预制梁模板吊装的辅助装置
CN103556574A (zh) 快速吊装钢桁梁杆件的专用吊具及使用方法
CN217629455U (zh) 一种箱梁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装置及系统
CN219280450U (zh) 一种可重复安装的钢栈桥
CN216659726U (zh) 一种新型梁体支撑运梁车
CN214087316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箱梁拆除节段吊装装置
CN215977348U (zh) 一种承台设置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