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5712B - 检测治具 - Google Patents

检测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5712B
CN113295712B CN202110671553.XA CN202110671553A CN113295712B CN 113295712 B CN113295712 B CN 113295712B CN 202110671553 A CN202110671553 A CN 202110671553A CN 113295712 B CN113295712 B CN 1132957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display module
side wall
magnetic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15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95712A (zh
Inventor
孙学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15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57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5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5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95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5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显示模组测试治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治具,包括: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包括用于容置显示模组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贯穿所述承载部的第一表面;第一压板,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压板用于将所述显示模组压覆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底面;第二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用于将一端连接于所述显示模组、且另一端弯折后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压覆于所述第一压板,以使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压板上、且背离所述第一表面,能够提升检测效率及检测准确度。

Description

检测治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显示模组测试治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连接器组装至显示模组后,需要通过不同的测试才能包装流入市面。目前,FPC连接器的检测主要是人工检测,使用显微镜观察FPC连接器的表面是否有起泡、开裂、分层、歪斜、少锡、连锡、短路等缺陷。
由于FPC连接器组装至显示模组后,FPC连接器与显示模组的背面相贴,被显示模组遮挡,无法进行显微镜检查,因此,需人工手动弯折FPC后进行观察。然而,人工手动弯折FPC时,不同FPC连接器的高度位置难以统一,导致观察不同的FPC连接器之前均需调整显微镜焦距,检测效率较低;且难以稳定FPC弯折后的位置,显微镜对焦困难,画面模糊不清楚,检测准确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治具,能够提升检测效率及检测准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检测治具,包括: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包括用于容置显示模组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贯穿所述承载部的第一表面;第一压板,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压板用于将所述显示模组压覆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底面;第二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用于将一端连接于所述显示模组、且另一端弯折后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压覆于所述第一压板,以使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压板上、且背离所述第一表面。
另外,所述第一压板横跨所述第一容置槽贯穿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压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两侧。
另外,所述第一压板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部,所述第一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与所述承载部固定。
另外,所述第一固定部自所述第一压板的另一端伸出、且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弯折延伸;所述固定部用于当所述第一压板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时,抵持于所述承载部的侧壁。
另外,所述承载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磁吸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的另一端的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第二磁吸部相对设置,且相吸。
另外,所述第一压板包括平坦部、以及位于所述平坦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凸起部,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平坦部上;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贯穿所述凸起部的侧壁,所述定位槽的底面与所述平坦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置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所述连接器;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平坦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压板的侧壁封闭所述定位槽贯穿所述凸起部的侧壁的第二开口。
另外,所述第二压板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压板固定。
另外,所述第一压板包括: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表面一侧的第三磁吸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板的另一端的第四磁吸部;所述第三磁吸部与所述第四磁吸部相对设置、且相吸。
另外,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二容置槽、以及推块;所述第一容置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容置槽贯穿部分所述第一侧壁、且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连通;所述推块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的活动部、以及与所述活动部连接且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容置槽内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用于将所述显示模组抵持于所述第二侧壁。
另外,所述检测治具还包括:部分贯穿所述第一容置槽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容置槽底面的缺口。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给出一种检测治具,承载部包括有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用于容置显示模组,第一压板用于将显示模组压覆于第一容置槽底面,避免显示模组离开第一容置槽。柔性电路板一端连接于显示模组,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弯折后由第二压板将柔性电路板压覆于第一压板,以使设置于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连接器位于第一压板上、且背离第一表面。如此,对于不同显示模组,检测时连接显示模组的FPC连接器均位于第一压板上,因此高度位置统一,对于同一型号的连接器均可采用同一固定焦距的显微镜进行观察,无需每次观察连接器前都调整显微镜焦距,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且由于第二压板将弯折后的柔性电路板压覆于第一压板,使得连接器固定于第一压板上,连接器位置稳定,显微镜容易对焦,画面清楚,因此还能够大大提高检测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检测治具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检测治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检测治具,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包括承载部1,承载部1包括用于容置显示模组的第一容置槽101,第一容置槽101贯穿承载部1的第一表面11;第一压板2,设置于承载部1的第一表面11上,第一压板2用于将显示模组压覆于第一容置槽101底面;第二压板3,设置于第一压板2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侧,第二压板3用于将一端连接于显示模组、且另一端弯折后的柔性电路板压覆于第一压板2,以使设置于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连接器位于第一压板2上、且背离第一表面11。
承载部1包括有第一容置槽101,第一容置槽101用于容置显示模组,第一压板2用于将显示模组压覆于第一容置槽101底面,避免显示模组离开第一容置槽101。柔性电路板一端连接于显示模组,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弯折后由第二压板3将柔性电路板压覆于第一压板2,以使设置于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连接器位于第一压板2上、且背离第一表面11。如此,对于不同显示模组,检测时连接显示模组的FPC连接器均位于第一压板2上,因此高度位置统一,对于同一型号的连接器均可采用同一固定焦距的显微镜进行观察,无需每次观察连接器前都调整显微镜焦距,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且由于第二压板3将弯折后的柔性电路板压覆于第一压板2,使得连接器固定于第一压板2上,连接器位置稳定,显微镜容易对焦,画面清楚,因此还能够大大提高检测准确度。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检测治具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具体地说,第一容置槽101的形状可与显示模组的形状大致相同,且第一容置槽101的底面面积需稍大于显示模组在第一容置槽101底面的正投影的面积,从而方便显示模组放入承载部1的第一容置槽101内。
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压板2横跨第一容置槽101贯穿第一表面11的第一开口,第一压板2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开口相对的两侧。也就是说,第一压板2的两端与承载部1分别位于第一开口相对两侧的部分贴合固定。
下面对第一压板2与承载部1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压板2与承载部1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压板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磁吸部,承载部1分别位于第一开口相对两侧的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另一磁吸部。具体地,第一压板2上的磁吸部与承载部1上的另一磁吸部一一对应,且第一压板2上的磁吸部与承载部1上的另一磁吸部磁性相吸。例如:第一压板2上的磁吸部可由磁性材料制成,例如铁,承载部1上的另一磁吸部可为磁铁,其磁极可以为N极或S极;或者,承载部1上的另一磁吸部可由磁性材料制成,例如铁,第一压板2上的磁吸部可为磁铁,其磁极可以为N极或S极;或者,第一压板2上的磁吸部、与承载部1上的另一磁吸部均为磁铁,且其中一个的磁极为N极、另一个的磁极为S极。
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压板2上可设置有自第一压板2的两端伸出、且朝向第一表面11弯折延伸的两个固定结构,这两个固定结构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在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当第一压板2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上时,这两个固定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抵持于承载部1的侧壁上,相当于这两个固定结构将承载部1夹在中间从而实现第一压板2和承载部1的固定。
实际应用中,可将上述第一个例子和上述第二个例子相结合,例如:将第一压板2的一端设置成如第一个例子中的磁吸部,另一端设置成如第二个例子中的固定结构,也可实现第一压板2与承载部1的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压板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承载部1,第一压板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部4,第一固定部4用于与所述承载部1固定,第一固定部4实现与承载部1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固定部4自第一压板2的另一端伸出、且朝向第一表面11弯折延伸;固定部用于当第一压板2位于第一表面11上时,抵持于承载部1的侧壁。
具体地说,第一固定部4的一端可通过合页与承载部1可转动连接。第一固定部4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在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当第一压板2位于承载部1的第一表面11上时,第一固定部4抵持于承载部1的侧壁从而实现第一压板2和承载部1的固定。
在另一个例子中,承载部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表面11的第一磁吸部;固定部包括设置于第一压板2的另一端的第二磁吸部;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磁性相对设置,且相吸。
具体地说,承载部1上的第一磁吸部与第一压板2上的第二磁吸部相对设置,且相吸。承载部1上的第一磁吸部可为磁铁,其磁极可以为N极或S极,第一压板2上的第二磁吸部可由磁性材料制成,例如铁;或者,承载部1上的第一磁吸部可由磁性材料制成,例如铁,第一压板2上的第二磁吸部可为磁铁,其磁极可以为N极或S极,其中,磁铁和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磁吸部相吸。又或者,承载部1上的第一磁吸部与第一压板2上的第二磁吸部均为磁铁,且其中一个磁吸部的磁极为N极、另一个磁吸部的磁极为S极。
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压板2的结构可设置为平坦状,第二压板3也可设置为平坦状,弯折后的柔性电路板被夹持于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之间。
为避免连接器在水平面上发生位置偏移,在另一部分实施例中,第一压板2的结构可设置如下:第一压板2包括平坦部21、以及位于平坦部21远离第一表面11的凸起部22,第二压板3位于平坦部21上;凸起部22上设置有定位槽20,定位槽20贯穿凸起部22的侧壁,定位槽20的底面与平坦部21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上表面齐平,定位槽20用于容置设置于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连接器;第二压板3位于平坦部21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上表面,且第二压板3的侧壁封闭定位槽20贯穿凸起部22的侧壁的第二开口。
具体地说,凸起部22上设置有定位槽20,定位槽20贯穿凸起部22的一个侧壁,且定位槽20的底面与平坦部21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上表面齐平,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连接器容置于定位槽20内。如此,当弯折后的柔性电路板被夹持于第二压板3和第一压板2的平坦部21之间时,连接器不会由于定位槽20的底面与平坦部21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上表面不齐平而被顶起,从而便于观察。第二压板3位于第一压板2的平坦部21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上表面,弯折后的柔性电路板被夹持于第二压板3和第一压板2的平坦部21之间。连接器容置于定位槽20内,第二压板3的侧壁封闭定位槽20贯穿凸起部22的侧壁的第二开口,从而实现连接器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固定,避免连接器在水平面上发生位置偏移而影响到检测准确性。
下面对第二压板3与第一压板2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压板3与第一压板2可拆卸连接。例如:第一压板2上可设置有凸起部22,第二压板3上设置有与凸起部22对应的凹槽,当第二压板3设置于第一压板2上时,凸起部22卡设于凹槽内,从而实现第二压板3与第一压板2之间的固定。或者,第二压板3上设置凸起部22,第一压板2上设置与凸起部22对应的凹槽。可选地,第一压板2上可设置有两个凸起部22或两个凹槽,两个凸起部22或两个凹槽可分别设置于第一压板2的两端。相应地,第二压板3上可设置有两个与凸起部22对应的凹槽或两个与凹槽对应的凸起部22。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压板3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第一压板2,第二压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部5,第二固定部5用于与第一压板2固定,第二压板3通过第二固定部5实现与第一压板2的固定。
可选地,第一压板2包括:设置于远离第一表面11一侧的第三磁吸部;第二固定部5包括:设置于第二压板3的另一端的第四磁吸部;第三磁吸部与第四磁吸部相对设置、且相吸。
具体地说,第二压板3的一端可通过合页与第一压板2可转动连接。第一压板2的第三磁吸部可为磁铁,其磁极可以为N极或S极,第二压板3的第四磁吸部可由磁性材料制成,例如铁;或者,第一压板2的第三磁吸部可由磁性材料制成,例如铁,第二压板3的第四磁吸部可为磁铁,其磁极可以为N极或S极,其中,磁铁和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三磁吸部或第四磁吸部相吸。又或者,第一压板2的第三磁吸部与第二压板3的第四磁吸部均为磁铁,且其中一个磁吸部的磁极为N极、另一个磁吸部的磁极为S极。
在部分实施例中,承载部1上设置有第二容置槽102、以及推块6;第一容置槽10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第二容置槽102贯穿部分第一侧壁、且与第一容置槽101连通;推块6包括:位于第二容置槽102内的活动部61、以及与活动部61连接且部分伸入第一容置槽101内的抵持部62;抵持部62用于将显示模组抵持于第二侧壁。
具体地说,承载部1上设置有第二容置槽102,第二容置槽102贯穿第一容置槽101的部分第一侧壁、且与第一容置槽101连通。推块6的活动部61位于第二容置槽102内,与活动部61连接的抵持部62部分伸入第一容置槽101内,活动部61在第二容置槽102内滑动,抵持部62可将显示模组抵持于第二侧壁,从而将显示模组固定在第一容置槽101内,避免显示模组在第一容置槽101内移动。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第二容置槽102,每个第二容置槽102内设置有一个推块6。
在部分实施例中,检测治具还包括:部分贯穿第一容置槽101侧壁、以及第一容置槽101底面的缺口103。从而方便测试人员从该缺口位置处取出位于第一容置槽101内的显示模组。可选地,检测治具设置有两个缺口,第一容置槽101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两个缺口相对设置,一个缺口贯穿第一侧壁,另一个缺口贯穿第二侧壁,且两个缺口均贯穿第一容置槽101底面,从而更加方便测试人员放入或取出显示模组。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检测治具,承载部1包括有第一容置槽101,第一容置槽101用于容置显示模组,第一压板2用于将显示模组压覆于第一容置槽101底面,避免显示模组离开第一容置槽101。柔性电路板一端连接于显示模组,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弯折后由第二压板3将柔性电路板压覆于第一压板2,以使设置于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连接器位于第一压板2上、且背离第一表面11。如此,对于不同显示模组,检测时连接显示模组的FPC连接器均位于第一压板2上,因此高度位置统一,对于同一型号的连接器均可采用同一固定焦距的显微镜进行观察,无需每次观察连接器前都调整显微镜焦距,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且由于第二压板3将弯折后的柔性电路板压覆于第一压板2,使得连接器固定于第一压板2上,连接器位置稳定,显微镜容易对焦,画面清楚,因此还能够大大提高检测准确度。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包括用于容置显示模组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贯穿所述承载部的第一表面;
第一压板,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压板用于将所述显示模组压覆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底面;
第二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用于将一端连接于所述显示模组、且另一端弯折后的柔性电路板压覆于所述第一压板,以使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压板上、且背离所述第一表面;
所述检测治具应用于采用显微镜对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器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横跨所述第一容置槽贯穿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压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部,所述第一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与所述承载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自所述第一压板的另一端伸出、且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弯折延伸;
所述固定部用于当所述第一压板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时,抵持于所述承载部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磁吸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的另一端的第二磁吸部;
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第二磁吸部相对设置,且相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包括平坦部、以及位于所述平坦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凸起部,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平坦部上;
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贯穿所述凸起部的侧壁,所述定位槽的底面与所述平坦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置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所述连接器;
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平坦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压板的侧壁封闭所述定位槽贯穿所述凸起部的侧壁的第二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压板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包括: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表面一侧的第三磁吸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板的另一端的第四磁吸部;
所述第三磁吸部与所述第四磁吸部相对设置、且相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二容置槽、以及推块;
所述第一容置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容置槽贯穿部分所述第一侧壁、且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连通;
所述推块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的活动部、以及与所述活动部连接且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容置槽内的抵持部;
所述抵持部用于将所述显示模组抵持于所述第二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治具还包括:部分贯穿所述第一容置槽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容置槽底面的缺口。
CN202110671553.XA 2021-06-17 2021-06-17 检测治具 Active CN1132957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1553.XA CN113295712B (zh) 2021-06-17 2021-06-17 检测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1553.XA CN113295712B (zh) 2021-06-17 2021-06-17 检测治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5712A CN113295712A (zh) 2021-08-24
CN113295712B true CN113295712B (zh) 2022-10-04

Family

ID=77328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1553.XA Active CN113295712B (zh) 2021-06-17 2021-06-17 检测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57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2865B (zh) * 2021-12-02 2023-06-2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治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09531B (en) * 1996-01-26 2000-07-12 Asahi Optical Co Ltd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housing structure for a camera
JP2000077736A (ja) * 1998-08-31 2000-03-14 Denso Corp 積層型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可変焦点レンズ装置
DE19851213C1 (de) * 1998-11-06 2000-06-08 Daimler Chrysler Ag Kapazitive Sensoranordnung für ein als Dielektrikum wirkendes flüssiges oder gasförmiges Medium
JP4528788B2 (ja) * 2001-07-30 2010-08-18 日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I384918B (zh) * 2007-08-31 2013-02-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治具
CN201110879Y (zh) * 2007-10-26 2008-09-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测试装置
CN201955274U (zh) * 2010-12-27 2011-08-31 瑞华高科技电子工业园(厦门)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弯折性能测试工具
WO2014203626A1 (ja) * 2013-06-19 2014-12-24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撮像ユニットおよび内視鏡
CN204405776U (zh) * 2015-01-16 2015-06-17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治具
CN105784517B (zh) * 2016-05-04 2019-04-16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死折测试治具
CN107631861A (zh) * 2017-08-28 2018-01-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弯折测试设备及系统
CN209542786U (zh) * 2019-01-02 2019-10-25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模组的检测载具
CN110191578B (zh) * 2019-06-28 2020-05-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测试治具
CN110749511A (zh) * 2019-11-29 2020-02-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弯折测试治具
CN212255561U (zh) * 2019-12-23 2020-12-29 霸州市云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治具及点灯检测设备
CN111693241A (zh) * 2020-06-11 2020-09-22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模组检测的撞击装置
CN212459135U (zh) * 2020-06-17 2021-02-02 珠海晨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模组fpc拉力测试装置
CN111999166B (zh) * 2020-09-15 2024-03-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测回弹力的方法以及测试装置
CN112165796B (zh) * 2020-09-30 2022-04-15 霸州市云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压头及翻折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5712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95712B (zh) 检测治具
CN213482605U (zh) 测试治具
TW201209428A (en) Connecting apparatus, semiconductor wafer test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and connecting method
KR20180126824A (ko) 패널 에이징 장치용 클램핑 유닛
CN117381214B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sma马达激光焊接治具
EP1049365A2 (en)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CN106931012B (zh) 电池背胶粘贴治具
CN210429756U (zh) 基板承载装置及基板装载系统
KR100901830B1 (ko) 플렉시블 회로기판 테스트 소켓
CN113189157B (zh) 一种适用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电化学反应池装置
KR200414534Y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홀딩장치
CN211490267U (zh) 焊接辅助治具
JP3613091B2 (ja) 電子部品の薄膜形成用治具
JP2006210733A (ja) 接続端子の補強構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216795154U (zh) 图卡板自动切换装置
CN208196598U (zh) 一种光学元件夹具
JP2585597B2 (ja) 回路基板検査装置
KR101058716B1 (ko) 카메라 모듈의 화상 평가장치
JP3012541U (ja) 実装プリント基板の検査装置
CN215344884U (zh) 摄像模组漏光测试装置
CN111355945A (zh) 相机模组测试治具
CN219266372U (zh) 一种快拆式探针模组
CN214122405U (zh) 电路板测试辅助治具
CN217519433U (zh) 一种带有磁吸功能的密封管件
CN217930128U (zh) 一种卡扣式盒体结构的零位基准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