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7551A - 一种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7551A
CN113277551A CN202110544634.3A CN202110544634A CN113277551A CN 113277551 A CN113277551 A CN 113277551A CN 202110544634 A CN202110544634 A CN 202110544634A CN 113277551 A CN113277551 A CN 113277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thanum
llto
sno
hydrogen sulfide
lith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46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俊华
李潇峰
曹国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5446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775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77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75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3/00Compounds of titanium
    • C01G23/003Tita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19/00Compounds of tin
    • C01G19/02Oxi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1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a solid body in dependence upon absorption of a fluid; of a solid body in dependence upon reaction with a fluid, for detecting components in the fluid
    • G01N27/125Composition of the body, e.g. the composition of its sensitive layer
    • G01N27/127Composition of the body, e.g. the composition of its sensitive layer comprising nano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2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two dimensions, e.g. plate-li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3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three dimensions
    • C01P2004/32Spheres
    • C01P2004/34Spheres hollow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0Agglomerated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80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inorganic pha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Fluid Adsorption Or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以六水合硝酸镧、硝酸锂、钛酸四丁酯、二水合氯化亚锡为基础原料,利用两步水热法合成LLTO‑SnO2纳米复合硫化氢气体传感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两步水热法制备出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且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得到提高、起始响应温度以及最佳响应温度大大降低、循环稳定性较好,并且对硫化氢气体的选择性较好,对于商用硫化氢气体传感器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硫化氢气体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有毒以及可燃的危险气体。在较低的浓度下,硫化氢就会破坏人们的神经以及呼吸系统,当长期处在低浓度硫化氢气体环境中时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硫化氢主要出现在生活以及工业两个方面,在厨房、厕所、下水道等生活区域由于细菌的分解作用会产生硫化氢气体;另外汽车尾气以及工业生产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同样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制备出对硫化氢气体具有优秀传感特性的传感材料尤其重要。
据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气敏特性,目前我们常见的气体传感器主要可以分为半导体式、电化学式、光学式、接触燃烧式以及高分子式。在各类气体传感器中,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气体传感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气敏材料主要是金属半导体氧化物、具有半导体性质的金属氧化物或者其他半导体材料,如ZnO、SnO2、TiO2、WO3、CeO2、CuO、NiO、In2O3、α-Fe2O3、BaTiO、YMnO3、CaCu3Ti4O12等。这种传感器在工作时会导致气敏材料中电子或者空穴载流子发生定向移动进而造成气敏材料的电阻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类传感材料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灵敏度高等优点,但是同样存在选择性差以及响应温度高等缺点。近年来,为了解决金属半导体传感材料所存在的缺点,金属半导体复合纳米材料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ZnO–CuO、SnO2–CuO、SnO2–ZnO等,材料中异质结的形成,可以显著的提高传感器的传感性能。
钛酸锂镧(Li3xLa2/3-xTiO,0.04<x<0.17)是一种典型的钙钛矿型氧化物。起初钛酸锂镧因为其较高的电化学稳定性以及较高的室温晶粒离子电导特性而被广泛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固体电解质。本发明中制备的基础物相--钛酸锂镧的分子式为Li0.5La0.5TiO3(LLTO),化学通式为ABO3,结构为典型的面心立方结构,是由A位配位离子与BO3八面体结构所组成,A离子位于八面体结构的所有顶点。在Li0.5La0.5TiO3的立方相结构中,Li+和La3+离子在A位是随机分布的,而在四方相的LLTO中,Li+和La3+在A位处沿着八面体竖轴交替排列呈现富含Li+和La3+的层。其中LLTO结构主要取决于Ti-O八面体,它的扭曲、倾斜就可以从本质上改变LLTO的性质。同时A位处的大量空位也为LLTO的具体性质的调控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LLTO基于本身性能可调控性,被应用于硫化氢气体传感领域。氧化锡(SnO2)是一种典型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敏材料,是一种白色、淡灰色或者淡黄色的粉末,熔点为1630 ℃,相对分子质量150.71,难溶于稀酸、水、醇以及碱溶液,可以缓慢溶解于热的浓强碱溶液,在氧化锡的单个晶胞中一共有六个原子,其中四个为O原子,另外两个为Sn原子,晶胞中近八面体的顶点位置分布着O原子,Sn原子位于中心,每三个Sn原子够承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处都存在一个O原子,构成了3:6的配位结构。SnO2作为一种典型的n型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具有活性高、比表面积大、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在氧化锡中由于锡原子处于比较稳定的低氧化性状态,导致锡原子非常容易得到或者失去处于表面的氧原子,使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基于以上优点,氧化锡经常作为一种复合材料对硫化氢传感材料进行修饰,以提高材料对硫化氢气体的传感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LLTO-SnO2复合材料对硫化氢气体的传感特性优异且制备方法简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钛酸锂镧材料,以锂源、镧源、钛源和二水合氯化亚锡为原料,利用两步水热法制备出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提高复合材料的氧还原能力、减小带隙宽度以及构建n-n异质结结构增强复合材料对硫化氢气体的传感特性。
所述的复合钛酸锂镧材料(LLTO-SnO2)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锂源、镧源、钛源混合,依次加入到无水乙醇、乙二醇、一水合柠檬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搅拌,得到钛酸锂镧材料前驱体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钛酸锂镧前驱体溶液置于反应釜中,水热反应后离心、干燥,得到钛酸锂镧前驱体粉末;
(3)将步骤(2)得到的钛酸锂镧前驱体粉末在马弗炉中进行煅烧,得到钛酸锂镧固体粉末;
(4)将锡源、氢氧化钠固体、步骤(3)中得到的钛酸锂镧固体粉末加入到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体中进行搅拌,得到LLTO-SnO2复合材料前驱体溶液;
(5)将步骤(4)得到的LLTO-SnO2复合材料前驱体溶液水热反应,离心干燥得到LLTO-SnO2复合材料前驱体粉末;
(6)将步骤(5)得到的复合材料前驱体粉末在马弗炉中进行煅烧,得到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步骤(1)中锂源、镧源、钛源、乙二醇和一水合柠檬酸的质量比为1:(3.26~6.90):(5.25~11.64):(8.50~10.36):(15.26~18.56)。
所述步骤(2)中水热反应温度为100~500℃,反应5~200h;步骤(3)中煅烧温度为600~80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1~4小时。
所述步骤(4)中锡源为一水合氯化亚锡,锡源与钛酸锂镧固体粉末的质量比为1:(0.1~5);步骤(5)中水热反应温度为80~650℃,升温速率为2℃/min,反应10~300h。
所述步骤(6)中升温速率为5℃/min,煅烧温度为600~900℃,保温0.5~6h。
所述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由立方结构的Li0.5La0.5TiO3与金红石结构的SnO2两种物相组成,片状的SnO2均匀分布在中空纳米球状的Li0.5La0.5TiO3周围。
所述的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在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
所述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在硫化氢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两步说热法制备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制备工艺简单、实验原料廉价易得,并且通过测试相比纯LLTO样品,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得到提高,起始工作温度以及最佳工作温度大大降低,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对硫化氢气体极好的选择性。对于商用硫化氢气体传感器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3、4制备得到的LLTO(0.75)-SnO2(0.25)、LLTO(0.50)-SnO2(0.50)、LLTO(0.25)-SnO2(0.75)纳米复合材料与对比例中制的的纯LLTO的XRD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LLTO(0.50)-SnO2(0.50)纳米复合材料与对比例中制的纯LLTO的SEM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2、3、4、5和对比例的气敏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响应灵敏度;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2、3、4、5和对比例的气敏传感器在各自最佳响应温度下对30ppm的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灵敏度;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气敏传感器在340℃对5-30ppm硫化氢气体的响应曲线;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气敏传感器在300℃对5-30ppm硫化氢气体的响应曲线;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气敏传感器在260℃对5-30ppm硫化氢气体的响应曲线;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气敏传感器在300℃对5-30ppm硫化氢气体的响应曲线;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气敏传感器在340℃对5-30ppm硫化氢气体的响应曲线;
图10为本发明对比例的气敏传感器在340℃对5-30ppm硫化氢气体的响应曲线;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气敏传感器在340℃对30ppm硫化氢气体的四次循环曲线;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气敏传感器在300℃对30ppm硫化氢气体的四次循环曲线;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气敏传感器在260℃对30ppm硫化氢气体的四次循环曲线;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气敏传感器在300℃对30ppm硫化氢气体的四次循环曲线;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气敏传感器在340℃对30ppm硫化氢气体的四次循环曲线;
图16为本发明对比例的气敏传感器在340℃对30ppm硫化氢气体的四次循环曲线;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1、2、3、4、5的气敏传感器其各自最佳响应温度下对30ppm硫化氢气体连续五周内响应灵敏度测试;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气敏传感器对不同气体的响应选择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所述的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在常温机械搅拌下,将2.165g的六水合硝酸镧、0.3792g的硝酸锂和6.3045g的一水合柠檬酸依次溶解在60 mL的乙醇中,然后依次加入3.485 mL钛酸四丁酯和3.39 mL的乙二醇,搅拌20分钟至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液体。将得到的无色透明液体倒入100 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00℃下反应5小时,沉淀冷却至室温。利用无水乙醇溶液离心6次,得到白色粉末。将得到的粉末在60℃的烘箱中保存8小时,得到干燥的白色粉末样品。最后将干燥的白色粉末送入马弗炉,在600℃下煅烧1小时,得到钛酸锂镧(LLTO)粉末样品。
在常温机械搅拌下,将0.267g二水氯化亚锡、0.18g氢氧化钠溶解在含30mL无水乙醇和30mL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将1.08g LLTO粉末样品加到上述溶液中,得到前驱体溶液。经过5分钟的超声处理和充分的机械搅拌,前驱体在80℃的反应釜中保持1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粉末从溶液中离心,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6次,60℃烘干8小时。最后,将干燥的白色粉末送入马弗炉,在600℃下煅烧0.5小时。根据样品中LLTO与SnO2的质量比,将本实施例中制备的粉末样品命名为LLTO(0.85)-SnO2(0.15)。
用旁热式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对实施例1中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传感器件的制备。将本实施例中的复合材料粉末和无水乙醇按5:1的质量比加入玛瑙砂浆中充分研磨,形成糊状。将所得浆料均匀的涂在特定的氧化铝陶瓷管表面,另外,在氧化铝陶瓷管中插入镍铬合金线圈作为加热电阻,将固定在陶瓷管中的一对金电极分别连接到两个铂电极上。最后,用焊枪将四根铂电极和镍铬合金电阻丝分别焊接到特定的基座上,把完成的传感器元件按照顺序插在测试板上,并将测试板插在老化台上进行12小时的老化后进行气敏性能的测试。
对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进行30ppm硫化氢气敏性能测试,由图3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先升高后降低,且其最佳响应温度与初始响应温度分别为340℃/200℃。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340℃时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对30ppm的硫化氢气体的最大响应值为4.55。图5是在340℃下对5~30ppm的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灵敏度测试,随着硫化氢气体浓度的升高,传感器的响应值稳步升高。图11、17是在340℃下对30ppm硫化氢气体的循环稳定性测试。从图1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连续四次的测试过程中,传感元件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响应值均保持在4.55左右;从图17中可以看到在五周范围内,气敏元件对30 ppm浓度的硫化氢的响应值变化不大,保持在2%以内,可以认为该变化值在正常的误差范围内,由此可得本实施例中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实施例2
所述的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在常温机械搅拌下,将2.165g的六水合硝酸镧、0.3792g的硝酸锂和6.3045g的一水合柠檬酸依次溶解在60 mL的乙醇中,然后依次加入3.485 mL钛酸四丁酯和3.39 mL的乙二醇,搅拌20分钟至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液体。将得到的无色透明液体倒入100 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50℃下反应6小时,沉淀冷却至室温。利用无水乙醇溶液离心6次,得到白色粉末。将得到的粉末在60℃的烘箱中保存8小时,得到干燥的白色粉末样品。最后将干燥的白色粉末送入马弗炉,在700℃下煅烧3小时,得到钛酸锂镧(LLTO)粉末样品。
在常温机械搅拌下,将0.267g二水氯化亚锡、0.18g氢氧化钠溶解在含30mL无水乙醇和30mL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将0.54g LLTO粉末样品加到上述溶液中,得到前驱体溶液。经过5分钟的超声处理和充分的机械搅拌,前驱体在170℃的反应釜中保持2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粉末从溶液中离心,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6次,60℃烘干8小时。最后,将干燥的白色粉末送入马弗炉,在500℃下煅烧2小时。根据样品中LLTO与SnO2的质量比,将本实施例中制备的粉末样品命名为LLTO(0.75)-SnO2(0.25)。
本实施例中的硫化氢气敏传感器,采用实施例1中传感器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对本实施例中的复合材料进行XRD表征,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LLTO(0.75)-SnO2(0.25)纳米复合材料是由立方结构的Li0.5La0.5TiO3(JCPDS#89-4928)与金红石结构的SnO2(JCPDF#41-1445)两种物相组成,且没有其他物相存在。对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进行30ppm硫化氢气敏性能测试,由图3可以得到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先升高后降低,且其最佳响应温度与初始响应温度分别为300℃/180℃。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300℃时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对30ppm的硫化氢气体的最大响应值为5.56。图6是在300℃下对5~30ppm的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灵敏度测试,随着硫化氢气体浓度的升高,传感器的响应值稳步升高。图12、17是在300℃下对30ppm硫化氢气体的循环稳定性测试。从图1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连续四次的测试过程中,传感元件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响应值均保持在5.56左右;从图17中可以看到在五周范围内,气敏元件对30 ppm浓度的硫化氢的响应值变化不大,保持在2%以内,可以认为该变化值在正常的误差范围内,由此可得本实施例中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实施例3
所述的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在常温机械搅拌下,将2.165g的六水合硝酸镧、0.3792g的硝酸锂和6.3045g的一水合柠檬酸依次溶解在60 mL的乙醇中,然后依次加入3.485 mL钛酸四丁酯和3.39 mL的乙二醇,搅拌20分钟至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液体。将得到的无色透明液体倒入100 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50℃下反应6小时,沉淀冷却至室温。利用无水乙醇溶液离心6次,得到白色粉末。将得到的粉末在60℃的烘箱中保存8小时,得到干燥的白色粉末样品。最后将干燥的白色粉末送入马弗炉,在700℃下煅烧3小时,得到钛酸锂镧(LLTO)粉末样品。
在常温机械搅拌下,将0.267g二水氯化亚锡、0.18g氢氧化钠溶解在含30mL无水乙醇和30mL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将0.18g LLTO粉末样品加到上述溶液中,得到前驱体溶液。经过5分钟的超声处理和充分的机械搅拌,前驱体在170℃的反应釜中保持2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粉末从溶液中离心,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6次,60℃烘干8小时。最后,将干燥的白色粉末送入马弗炉,在500℃下煅烧2小时。根据样品中LLTO与SnO2的质量比,将本实施例中制备的粉末样品命名为LLTO(0.50)-SnO2(0.50)。
本实施例中的硫化氢气敏传感器,采用实施例1中传感器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对本实施例中的复合材料进行XRD表征,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LLTO(0.50)-SnO2(0.50)纳米复合材料是由立方结构的Li0.5La0.5TiO3(JCPDS#89-4928)与金红石结构的SnO2(JCPDF#41-1445)两种物相组成,且没有其他物相存在。从图2的SEM表征中可以得到本实施例中的复合材料的结构为:片状的SnO2均匀分布在中空纳米球状的LLTO周围。对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进行30ppm硫化氢气敏性能测试,由图3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先升高后降低,且其最佳响应温度与初始响应温度分别为260℃/160℃。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260℃时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对30ppm的硫化氢气体的最大响应值为19。图7是在260℃下对5~30ppm的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灵敏度测试,随着硫化氢气体浓度的升高,传感器的响应值稳步升高。图13、17是在260℃下对30ppm硫化氢气体的循环稳定性测试。从图13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连续四次的测试过程中,传感元件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响应值均保持在19左右;从图17中可以看到在五周范围内,气敏元件对30 ppm浓度的硫化氢的响应值变化不大,保持在5%以内,可以认为该变化值在正常的误差范围内,由此可得本实施例中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图8在最佳的工作温度下测试了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别对30 ppm浓度的H2S、CO、C2H5OH、CH4、NO2五种气体的传感特性进行测试,由图可知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对CH4、CO、和NO2、C2H5OH四种气体虽然由一定的响应值,但是其灵敏度非常低对硫化氢气体表现出极好的选择性,反观对硫化氢气体具有很高的响应值,即具有很好的选择专一性。
实施例4
所述的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在常温机械搅拌下,将2.165g的六水合硝酸镧、0.3792g的硝酸锂和6.3045g的一水合柠檬酸依次溶解在60 mL的乙醇中,然后依次加入3.485 mL钛酸四丁酯和3.39 mL的乙二醇,搅拌20分钟至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液体。将得到的无色透明液体倒入100 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50℃下反应6小时,沉淀冷却至室温。利用无水乙醇溶液离心6次,得到白色粉末。将得到的粉末在60℃的烘箱中保存8小时,得到干燥的白色粉末样品。最后将干燥的白色粉末送入马弗炉,在700℃下煅烧3小时,得到钛酸锂镧(LLTO)粉末样品。
在常温机械搅拌下,将0.267g二水氯化亚锡、0.18g氢氧化钠溶解在含30mL无水乙醇和30mL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将0.06g LLTO粉末样品加到上述溶液中,得到前驱体溶液。经过5分钟的超声处理和充分的机械搅拌,前驱体在170℃的反应釜中保持2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粉末从溶液中离心,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6次,60℃烘干8小时。最后,将干燥的白色粉末送入马弗炉,在500℃下煅烧2小时。根据样品中LLTO与SnO2的质量比,将本实施例中制备的粉末样品命名为LLTO(0.75)-SnO2(0.25)
本实施例中的硫化氢气敏传感器,采用实施例1中传感器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对本实施例中的复合材料进行XRD表征,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LLTO(0.25)-SnO2(0.75)纳米复合材料是由立方结构的Li0.5La0.5TiO3(JCPDS#89-4928)与金红石结构的SnO2(JCPDF#41-1445)两种物相组成,且没有其他物相存在。对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进行30ppm硫化氢气敏性能测试,由图3可以得到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先升高后降低,且其最佳响应温度与初始响应温度分别为300℃/180℃。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300℃时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对30ppm的硫化氢气体的最大响应值为6.13。图8是在300℃下对5~30ppm的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灵敏度测试,随着硫化氢气体浓度的升高,传感器的响应值稳步升高。图14、17是在300℃下对30ppm硫化氢气体的循环稳定性测试。从图14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连续四次的测试过程中,传感元件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响应值均保持在6.13左右;从图17中可以看到在五周范围内,气敏元件对30 ppm浓度的硫化氢的响应值变化不大,保持在6%以内,可以认为该变化值在正常的误差范围内,由此可得本实施例中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实施例5
所述的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在常温机械搅拌下,将2.165g的六水合硝酸镧、0.3792g的硝酸锂和6.3045g的一水合柠檬酸依次溶解在60 mL的乙醇中,然后依次加入3.485 mL钛酸四丁酯和3.39 mL的乙二醇,搅拌20分钟至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液体。将得到的无色透明液体倒入100 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500℃下反应200小时,沉淀冷却至室温。利用无水乙醇溶液离心6次,得到白色粉末。将得到的粉末在60℃的烘箱中保存8小时,得到干燥的白色粉末样品。最后将干燥的白色粉末送入马弗炉,在800℃下煅烧4小时,得到钛酸锂镧(LLTO)粉末样品。
在常温机械搅拌下,将0.267g二水氯化亚锡、0.18g氢氧化钠溶解在含30mL无水乙醇和30mL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将0.03g LLTO粉末样品加到上述溶液中,得到前驱体溶液。经过5分钟的超声处理和充分的机械搅拌,前驱体在650℃的反应釜中保持30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粉末从溶液中离心,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6次,60℃烘干8小时。最后,将干燥的白色粉末送入马弗炉,在900℃下煅烧6小时。根据样品中LLTO与SnO2的质量比,将本实施例中制备的粉末样品命名为LLTO(0.15)-SnO2(0.85)。
本实施例中的硫化氢气敏传感器,采用实施例1中传感器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对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进行30ppm硫化氢气敏性能测试,由图3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先升高后降低,且其最佳响应温度与初始响应温度分别为340℃/200℃。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340℃时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对30ppm的硫化氢气体的最大响应值为4.48。图9是在340℃下对5~30ppm的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灵敏度测试,随着硫化氢气体浓度的升高,传感器的响应值稳步升高。图15、17是在340℃下对30ppm硫化氢气体的循环稳定性测试。从图15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连续四次的测试过程中,传感元件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响应值均保持在4.48左右;从图17中可以看到在五周范围内,气敏元件对30 ppm浓度的硫化氢的响应值变化不大,保持在3%以内,可以认为该变化值在正常的误差范围内,由此可得本实施例中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对比例
在常温机械搅拌下,将2.165g的六水合硝酸镧、0.3792g的硝酸锂和6.3045g的一水合柠檬酸依次溶解在60 mL的乙醇中,然后依次加入3.485mL钛酸四丁酯和3.39mL的乙二醇,搅拌20分钟至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液体。将得到的无色透明液体倒入100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50℃下反应6小时,沉淀冷却至室温。利用无水乙醇溶液离心6次,得到白色粉末。将得到的粉末在60℃的烘箱中保存8小时,得到干燥的白色粉末样品。最后将干燥的白色粉末送入马弗炉,在700℃下煅烧3小时。我们用LLTO表示纯LLTO(Li0.5La0.5TiO3)。再按照实施例4中的传感器制备方法对纯LLTO粉末进行传感器制备。
本对比例中的硫化氢气敏传感器,采用实施例1中传感器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对本对比例中的纯LLTO样品进行XRD表征,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纯LLTO样品是立方结构的Li0.5La0.5TiO3(JCPDS#89-4928),且没有其他物相存在。对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进行30ppm硫化氢气敏性能测试,由图3可以得到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先升高后降低,且其最佳响应温度与初始响应温度分别为340℃/200℃。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300℃时本对比例中的传感器对30ppm的硫化氢气体的最大响应值为4.25。图10是在340℃下对5~30ppm的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灵敏度测试,随着硫化氢气体浓度的升高,传感器的响应值稳步升高。图16是在340℃下对30ppm硫化氢气体的循环稳定性测试。从图16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连续四次的测试过程中,传感元件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值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响应值均保持在4.48左右。由此可得本实施例中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锂源、镧源、钛源和二水合氯化亚锡为原料,利用两步水热法制备出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镧源和钛源分别为硝酸锂、六水合硝酸镧和钛酸四丁酯。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钛酸锂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锂源、镧源、钛源混合,加入无水乙醇、一水合柠檬酸以及乙二醇进行搅拌,得到钛酸锂镧材料前驱体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钛酸锂镧前驱体溶液置于反应釜中,水热反应后离心、干燥,得到钛酸锂镧前驱体粉末;
(3)将步骤(2)得到的钛酸锂镧前驱体粉末在马弗炉中进行煅烧,得到钛酸锂镧固体粉末;
(4)将锡源、氢氧化钠固体、步骤(3)中得到的钛酸锂镧固体粉末加入到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体中进行搅拌,得到LLTO-SnO2复合材料前驱体溶液;
(5)将步骤(4)得到的LLTO-SnO2复合材料前驱体溶液水热反应,离心干燥得到LLTO-SnO2复合材料前驱体粉末;
(6)将步骤(5)得到的复合材料前驱体粉末在马弗炉中进行煅烧,得到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锂源、镧源、钛源、乙二醇和一水合柠檬酸的质量比为1:(3.26~6.90):(5.25~11.64):(8.50~10.36):(15.26~18.5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水热反应温度为100~500℃,反应5~200h;步骤(3)中煅烧温度为600~800℃,保温1~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锡源为一水合氯化亚锡,锡源与钛酸锂镧固体粉末的质量比为1:(0.1~5);步骤(5)中水热反应温度为80~650℃,反应10~300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煅烧温度为600~900℃,保温0.5~6h。
8.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LLTO-SnO2纳米复合材料由立方结构的Li0.5La0.5TiO3与金红石结构的SnO2两种物相组成,片状的SnO2均匀分布在中空纳米球状的Li0.5La0.5TiO3周围。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在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在硫化氢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
CN202110544634.3A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132775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4634.3A CN113277551A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4634.3A CN113277551A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7551A true CN113277551A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79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4634.3A Pending CN113277551A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775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5069A (zh) * 2023-11-24 2023-12-26 山东乾能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镧/二氧化锡纳米材料、mems甲烷传感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3703A (zh) * 2009-03-06 2010-09-0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花片状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可控制备方法
CN102539487A (zh) * 2010-12-22 2012-07-04 郑州大学 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线与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复合的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1967A (zh) * 2011-11-14 2013-05-15 南开大学 一种三维多级SnO2纳米花的制备方法
RU2013121266A (ru) * 2013-05-08 2014-11-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М.В. Ломоносова" (МГУ)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атериала газового сенсора селективного детектирования н2s и его производных
CN104198531A (zh) * 2014-09-01 2014-12-10 郑州大学 一种复合多级结构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30050A (zh) * 2019-03-25 2019-10-15 郑州大学 一种锂镧钛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h2s气敏传感器
CN110550653A (zh) * 2019-09-30 2019-12-10 郑州大学 一种In2O3/Li0.5La0.5TiO3硫化氢气敏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3703A (zh) * 2009-03-06 2010-09-0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花片状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可控制备方法
CN102539487A (zh) * 2010-12-22 2012-07-04 郑州大学 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线与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复合的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1967A (zh) * 2011-11-14 2013-05-15 南开大学 一种三维多级SnO2纳米花的制备方法
RU2013121266A (ru) * 2013-05-08 2014-11-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М.В. Ломоносова" (МГУ)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атериала газового сенсора селективного детектирования н2s и его производных
CN104198531A (zh) * 2014-09-01 2014-12-10 郑州大学 一种复合多级结构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30050A (zh) * 2019-03-25 2019-10-15 郑州大学 一种锂镧钛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h2s气敏传感器
CN110550653A (zh) * 2019-09-30 2019-12-10 郑州大学 一种In2O3/Li0.5La0.5TiO3硫化氢气敏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博 等: "SnO2纳米结构气体传感器制备与气敏特性研究", 传感器与微系统 *
郑宁冲: "基于Li0.5La0.5TiO3的硫化氢气体传感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5069A (zh) * 2023-11-24 2023-12-26 山东乾能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镧/二氧化锡纳米材料、mems甲烷传感器
CN117285069B (zh) * 2023-11-24 2024-03-22 山东乾能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镧/二氧化锡纳米材料、mems甲烷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2794B (zh) 多孔纳米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
CN107364897A (zh) 一种铁酸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587134A (zh) 贵金属掺杂的花状Cu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气敏元件的方法
CN102680539A (zh) 多孔氧化镍/二氧化锡微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CN109637694A (zh) 一种a、b位共掺杂钛酸锶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7551A (zh) 一种复合钛酸锂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ai et al. Cu incorporated perovskite Na0. 5Bi0. 5TiO3 oxygen-defect conductor as NO2 sensor using CuO sensitive electrode
Marikutsa et al. Improved H2S sensitivity of nanosized BaSnO3 obtained by hydrogen peroxide assisted sol-gel processing
JP4868366B2 (ja) 酸化チタンナノチュー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Go et al. Solid solution precursors to gadolinia-doped ceria prepared via a low-temperature solution route
WO2011050748A1 (zh) 一种纳米掺锑氧化锡的生产方法
JP4995839B2 (ja) 単斜晶系CeTi2O6薄膜およびそのゾルゲル法による製造方法
Seeley et al. Citrate–nitrate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d titanium dioxide ceramics for gas sensors
CN106098137B (zh) 一种a位缺位的a、b位共掺杂钛酸锶混合导体材料
CN113070083B (zh) 一种高效催化氧化丙烷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94145A (zh) 一种贵金属改性氧化铟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280111A (zh) 铈掺杂氧化钨复合材料和硫化氢传感器、以及制备方法
CN108054394A (zh)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钛酸锶基材料的合成方法
Magnone et al.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0. 5Sr0. 5Co1− x Fe x O3− δ Phases in Different Atmospheres
CN108918598A (zh) 一种掺杂有MnO2和TiO2的SnO2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2897593B (zh) 一种规则多面体状α-Fe2O3自生长材料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In/Pd-doped SnO2-based CO micro-structure sensor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quick response
CN116789181A (zh) 一种钙钛矿型铁酸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290703B (zh) 一种多金属负载氧化钴的多孔复合纳米薄膜制备方法
CN116803910A (zh) 一种类球形锌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气敏传感材料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