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9812A - 一种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9812A
CN113249812A CN202110581738.1A CN202110581738A CN113249812A CN 113249812 A CN113249812 A CN 113249812A CN 202110581738 A CN202110581738 A CN 202110581738A CN 113249812 A CN113249812 A CN 113249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r infrared
melt
manufacturing
copolyest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17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建甫
李木水
邓爱勇
钱兴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XIANG AIBEISI HEA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XIANG AIBEISI HEA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XIANG AIBEISI HEA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XIANG AIBEISI HEA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817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98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9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98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纤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A)将远红外共聚酯熔体经过熔体输送泵在熔体管道输送;(B)远红外共聚酯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熔体增压泵、熔体冷却器输送至纺丝箱体,纺丝组件后进行纺丝;(C)丝束经过环吹风缓冷,集束,上油;(D)经过第一热辊HT1和第二热辊HT2的热牵伸,丝束经拉伸、定型、卷绕成为远红外保健纤维。本发明先将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的无机远红外添加剂与硬脂酸锌、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研磨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能够在共聚酯基体中相容性更好。在共聚酯合成前的醇液中就添加无机远红外添加剂,其在聚合过程中就充分与聚合物分散、融合,相容性、分散性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共聚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也可制成聚酯纤维和聚酯薄膜。聚酯包括聚酯树脂和聚酯弹性体。纤维级聚酯切片用于制造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长丝,是供给涤纶纤维企业加工纤维及相关产品的原料,涤纶作为化纤中产量最大的品种,占据着化纤行业近80%的市场份额,因此聚酯系列的市场变化和发展趋势是化纤行业关注的重点。
随着人们对于纤维功能化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功能性纤维逐渐被开发出来,远红外纤维通常是在聚酯纤维中添加具有远红外功能的远红外添加剂。例如纳米级电气石粉和纳米级硼化铬粉等就具有出色的远红外效果,可起到远红外发热、释放负氧离子等保健功效。然而,目前较为传统的添加方式是在制得聚酯后将远红外添加剂在聚酯熔融或纺丝过程中进行复合,由于无机远红外添加剂与有机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导致无机远红外添加剂分散性较差、容易团聚,从而影响其功能发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先将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的纳米级电气石粉和纳米级硼化铬粉与硬脂酸锌、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研磨处理,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能够在共聚酯基体中相容性更好。且相较于传统的挤出共混等方式,本发明将无机远红外添加剂在共聚酯合成前的醇液中就进行添加,该方式能够使得无机远红外添加剂在聚合过程中就充分与聚合物分散、融合,相容性、分散性更佳。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特性黏度值在0.640~0.650dL/g的远红外共聚酯熔体经过熔体输送泵在熔体管道输送,管道中黏度降控制在0.001~0.002dL/g,输送温度控制在275~282℃;
(B)远红外共聚酯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熔体增压泵、熔体冷却器输送至纺丝箱体,再经过计量泵计量后至纺丝组件进行纺丝,其中纺丝温度控制在283~287℃;
(C)丝束经过环吹风缓冷,集束,上油;
(D)经过第一热辊HT1和第二热辊HT2的热牵伸,丝束经拉伸、定型、卷绕成为具有较高取向度的远红外保健纤维。
作为优选,步骤(C)中,环吹风缓冷的风压控制在27~32Pa,风温控制在18~21℃。
作为优选,步骤(C)中,集束位置在喷丝板下600~800mm处,上油率为0.60~0.80%。
作为优选,步骤(D)中,第一热辊HT1温度为85~90℃、速度为1490~1550m/min;第二热辊HT2的温度为130~136℃、速度为4000~4500m/min。
作为优选,步骤(D)中,所述喷丝板的孔数为36~288个,喷丝孔孔径介于0.06~0.6mm;孔道长度为直径的3~4倍,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三叶形、一字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步骤(D)中,所述远红外保健纤维的线密度为30~200dtex,单丝纤度为0.5~2.5dtex,初始模量介于70~85cN/dtex,断裂强度≥3.0cN/dtex,断裂强度CV≤2.8%,断裂伸长率介于15~25%,条干不匀率≤1.5%。
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述远红外共聚酯熔体的制备方法为:
(1)按质量比(1~9):(9~1)将纳米级电气石粉和纳米级硼化铬粉混合加入至研钵中,再加入混合粉体总质量1~3%的硬脂酸锌、混合粉体总质量2~4%的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研磨处理后,按质量比1~5%加入到乙二醇和丁二醇的混合溶剂中,搅拌,然后超声分散处理,得到远红外功能复合醇溶液;
(2)将远红外功能复合醇溶液与对苯二甲酸按(1.7~1.3):1的醇酸摩尔比混合,按对苯二甲酸质量的2~4‰加入缩聚催化剂,边打浆边加热搅拌,待温度达到230~250℃、压力为0.15~0.3MPa时进行酯化反应,常压升温至釜内温度280~290℃后开始抽真空,进行缩聚反应,制得远红外功能共聚酯熔体。
作为优选,步骤(1)中:
乙二醇和丁二醇的摩尔比为(95~85):(5~15);
研磨处理时间为2~4h;搅拌0.5-1.5h,超声分散处理2~3h。
作为优选,步骤(2)中:
所述缩聚催化剂为乙二醇锑;
边打浆边加热搅拌2~3h;
酯化反应2.5~3.5h;缩聚反应1.5~3h;在真空度100Pa以内进行缩聚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先将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的纳米级电气石粉和纳米级硼化铬粉与硬脂酸锌、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研磨处理,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能够在共聚酯基体中相容性更好。且相较于传统的挤出共混等方式,本发明将无机远红外添加剂在共聚酯合成前的醇液中就进行添加,该方式能够使得无机远红外添加剂在聚合过程中就充分与聚合物分散、融合,相容性、分散性更佳。本发明远红外共聚酯可用作纤维、塑料、薄膜等产品的制备,广泛应用于需要远红外保健功能的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1)按质量比1:9的比例将竹炭粉和碳化硅粉混合,再加入混合粉体质量1%的硬脂酸锌、混合粉体质量3.5%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研磨处理3小时后,按照质量比2%的比例加入到摩尔比为90:10的乙二醇和丙二醇的混合溶剂中,用电动搅拌桨搅拌1小时,然后置于超声波中分散处理2.5小时,得到远红外功能复合醇溶液;
(2)将远红外功能复合醇溶液与对苯二甲酸按1.5:1的醇酸摩尔比投料,按对苯二甲酸质量的4‰加入缩聚催化剂乙二醇锑,在打浆釜中打浆共混后,送入酯化釜中,在温度255℃进行酯化反应,当酯化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95%及以上时酯化完成,酯化物连续输送至缩聚釜内,在温度285℃、真空150Pa(绝压)条件下进行连续缩聚反应,至搅拌器功率达到预定值,特性黏度值在0.647dL/g;
(3)熔体经过熔体输送泵在熔体管道输送,管道中黏度降控制在0.0013dL/g,输送温度控制在281℃;
(4)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熔体增压泵、熔体冷却器输送至纺丝箱体,再经过计量泵计量后至纺丝组件进行纺丝,采用的喷丝板为孔数135孔圆形孔,其中纺丝温度控制在285℃;
(5)丝束经过环吹风缓冷工艺,为低风速、高风温;风压控制在30Pa,风温控制在21℃;集束位置在喷丝板下700mm处,上油率为0.70%。
(6)经过第一热辊HT1和第二热辊HT2的热牵伸,所述的HT1温度为89℃、速度为1530m/min;HT2的温度为135℃、速度为4300m/min。
通过上述过程,制得纤维的线密度为220dtex,单丝纤度为1.63dtex,初始模量78cN/dtex,断裂强度4.05cN/dtex,断裂强度CV值2.5%,断裂伸长率22.8%,条干不匀率1.03%。
实施例2
(1)按质量比5:5的比例将竹炭粉和碳化硅粉混合,再加入混合粉体质量2%的硬脂酸锌、混合粉体质量3%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研磨处理3小时后,按照质量比2.5%的比例加入到摩尔比为80:20的乙二醇和丙二醇的混合溶剂中,用电动搅拌桨搅拌1小时,然后置于超声波中分散处理3小时,得到远红外功能复合醇溶液;
(2)将远红外功能复合醇溶液与对苯二甲酸按1.4:1的醇酸摩尔比投料,按对苯二甲酸质量的4‰加入缩聚催化剂乙二醇锑,在打浆釜中打浆共混后,送入酯化釜中,在温度253℃进行酯化反应,当酯化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95%及以上时酯化完成,酯化物连续输送至缩聚釜内,在温度286℃、真空150Pa(绝压)条件下进行连续缩聚反应,至搅拌器功率达到预定值,特性黏度值在0.645dL/g;
(3)熔体经过熔体输送泵在熔体管道输送,管道中黏度降控制在0.0013dL/g,输送温度控制在280℃;
(4)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熔体增压泵、熔体冷却器输送至纺丝箱体,再经过计量泵计量后至纺丝组件进行纺丝,采用的喷丝板为孔数135孔圆形孔,其中纺丝温度控制在284℃;
(5)丝束经过环吹风缓冷工艺,为低风速、高风温;风压控制在28Pa,风温控制在20℃;集束位置在喷丝板下680mm处,上油率为0.70%。
(6)经过第一热辊HT1和第二热辊HT2的热牵伸,所述的HT1温度为88℃、速度为1510m/min;HT2的温度为133℃、速度为4100m/min。
通过上述过程,制得纤维的线密度为190dtex,单丝纤度为1.41dtex,初始模量75cN/dtex,断裂强度3.95cN/dtex,断裂强度CV值2.6%,断裂伸长率21.4%,条干不匀率1.26%。
实施例3
(1)按质量比7:3的比例将竹炭粉和碳化硅粉混合,再加入混合粉体质量2.5%的硬脂酸锌、混合粉体质量2.5%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研磨处理3小时后,按照质量比3%的比例加入到摩尔比为50:50的乙二醇和丙二醇的混合溶剂中,用电动搅拌桨搅拌1小时,然后置于超声波中分散处理3小时,得到远红外功能复合醇溶液;
(2)将远红外功能复合醇溶液与对苯二甲酸按1.4:1的醇酸摩尔比投料,按对苯二甲酸质量的4‰加入缩聚催化剂乙二醇锑,在打浆釜中打浆共混后,送入酯化釜中,在温度244℃进行酯化反应,当酯化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95%及以上时酯化完成,酯化物连续输送至缩聚釜内,在温度287℃、真空150Pa(绝压)条件下进行连续缩聚反应,至搅拌器功率达到预定值,特性黏度值在0.642dL/g;
(3)熔体经过熔体输送泵在熔体管道输送,管道中黏度降控制在0.0013dL/g,输送温度控制在280℃;
(4)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熔体增压泵、熔体冷却器输送至纺丝箱体,再经过计量泵计量后至纺丝组件进行纺丝,采用的喷丝板为孔数135孔圆形孔,其中纺丝温度控制在285℃;
(5)丝束经过环吹风缓冷工艺,为低风速、高风温;风压控制在30Pa,风温控制在19℃;集束位置在喷丝板下720mm处,上油率为0.70%。
(6)经过第一热辊HT1和第二热辊HT2的热牵伸,所述的HT1温度为86℃、速度为1505m/min;HT2的温度为134℃、速度为4400m/min。
通过上述过程,制得纤维的线密度为150dtex,单丝纤度为1.11dtex,初始模量73cN/dtex,断裂强度3.97cN/dtex,断裂强度CV值2.2%,断裂伸长率23.7%,条干不匀率1.32%。
上述纤维的远红外发射率指标如下:
实施例 1 2 3
远红外发射率 0.89 0.92 0.92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特性黏度值在0.640~0.650dL/g的远红外共聚酯熔体经过熔体输送泵在熔体管道输送,管道中黏度降控制在0.001~0.002dL/g,输送温度控制在275~282℃;
(B)远红外共聚酯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熔体增压泵、熔体冷却器输送至纺丝箱体,再经过计量泵计量后至纺丝组件进行纺丝,其中纺丝温度控制在283~287℃;
(C)丝束经过环吹风缓冷,集束,上油;
(D)经过第一热辊HT1和第二热辊HT2的热牵伸,丝束经拉伸、定型、卷绕成为具有较高取向度的远红外保健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环吹风缓冷的风压控制在27~32Pa,风温控制在18~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集束位置在喷丝板下600~800mm处,上油率为0.60~0.8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第一热辊HT1温度为85~90℃、速度为1490~1550m/min;第二热辊HT2的温度为130~136℃、速度为4000~4500m/min。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喷丝板的孔数为36~288个,喷丝孔孔径介于0.06~0.6mm;孔道长度为直径的3~4倍,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三叶形、一字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远红外保健纤维的线密度为30~200dtex,单丝纤度为0.5~2.5dtex,初始模量介于70~85cN/dtex,断裂强度≥3.0cN/dtex,断裂强度CV≤2.8%,断裂伸长率介于15~25%,条干不匀率≤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远红外共聚酯熔体的制备方法为:
(1)按质量比(1~9):(9~1)将纳米级电气石粉和纳米级硼化铬粉混合加入至研钵中,再加入混合粉体总质量1~3%的硬脂酸锌、混合粉体总质量2~4%的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研磨处理后,按质量比1~5%加入到乙二醇和丁二醇的混合溶剂中,搅拌,然后超声分散处理,得到远红外功能复合醇溶液;
(2)将远红外功能复合醇溶液与对苯二甲酸按(1.7~1.3):1的醇酸摩尔比混合,按对苯二甲酸质量的2~4‰加入缩聚催化剂,边打浆边加热搅拌,待温度达到230~250℃、压力为0.15~0.3MPa时进行酯化反应,常压升温至釜内温度280~290℃后开始抽真空,进行缩聚反应,制得远红外功能共聚酯熔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乙二醇和丁二醇的摩尔比为(95~85):(5~15);
研磨处理时间为2~4h;搅拌0.5-1.5h,超声分散处理2~3h。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所述缩聚催化剂为乙二醇锑;
边打浆边加热搅拌2~3h;
酯化反应2.5~3.5h;缩聚反应1.5~3h;在真空度100Pa以内进行缩聚反应。
CN202110581738.1A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32498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1738.1A CN113249812A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1738.1A CN113249812A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9812A true CN113249812A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84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1738.1A Pending CN113249812A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981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1805A (ja) * 2000-03-21 2001-09-26 Toray Ind Inc 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787584A (zh) * 2010-03-13 2010-07-28 浙江东华纤维制造有限公司 连续聚合直纺高收缩聚酯短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516509A (zh) * 2011-11-16 2012-06-27 南京兰埔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用聚酯切片及光学膜制备方法
CN103789868A (zh) * 2014-01-26 2014-05-14 东华大学 一种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988594A (zh) * 2015-01-16 2015-10-21 浙江真北纺织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释放负离子、远红外及阻燃复合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8251909A (zh) * 2017-12-25 2018-07-06 东南新材料(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共混-共聚改性超细旦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84033A (zh) * 2017-12-11 2020-09-18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包含含有含氮环的硅烷化合物的涂布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1805A (ja) * 2000-03-21 2001-09-26 Toray Ind Inc 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787584A (zh) * 2010-03-13 2010-07-28 浙江东华纤维制造有限公司 连续聚合直纺高收缩聚酯短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516509A (zh) * 2011-11-16 2012-06-27 南京兰埔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用聚酯切片及光学膜制备方法
CN103789868A (zh) * 2014-01-26 2014-05-14 东华大学 一种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988594A (zh) * 2015-01-16 2015-10-21 浙江真北纺织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释放负离子、远红外及阻燃复合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684033A (zh) * 2017-12-11 2020-09-18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包含含有含氮环的硅烷化合物的涂布组合物
CN108251909A (zh) * 2017-12-25 2018-07-06 东南新材料(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共混-共聚改性超细旦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登良;董发勤;刘家琴;王海滨;: "远红外功能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no. 05, pages 709 - 712 *
柯勤飞等: "非织造学",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pages: 25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84847B1 (ko) 그래핀 복합재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592709A (zh) 一种阻燃抗熔滴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KR101965990B1 (ko) 복합 폴리에스테르 재료, 복합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용도
CN101824664B (zh) 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的制备方法
CN113736088A (zh) 一种聚倍半硅氧烷,一种pla合金及一种吸管料
CN112663167A (zh) 一种阻燃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5180A (zh) 间苯二甲酸改性涤纶低弹网络纤维
CN113265717A (zh) 一种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13249812A (zh) 一种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11533952A (zh) 用于复合材料制备的改性玄武岩纤维短切纱的制备方法
CN107841105A (zh) 耐热阻燃聚乳酸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76103A (zh) 一种高强度低熔点聚氨酯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11417A (zh) 一种石墨烯增强聚酮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34066B (zh) 一种用于增强增韧聚乳酸纤维的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增强增韧聚乳酸材料
CN114773641A (zh) 高含量气凝胶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6497B (zh) 一种废旧聚酯纺织品深度降解石墨烯共聚改性方法
CN110387597B (zh) 一种基于一步法牵伸工艺的高强尼龙6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22741B (zh) 皮芯阻燃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1123A (zh) 一种远红外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15304890B (zh) 聚对苯二甲酸-2-甲基丙二醇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组合物
CN114381043B (zh) 一种淀粉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41104A (zh) 耐高温聚乳酸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4823B (zh) 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
CN114015214B (zh) 一种聚乳酸/可降解聚酯弹性体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41922A (zh) 氧化铝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及由其制成的聚乳酸纱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