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4823B - 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4823B
CN115124823B CN202210909330.7A CN202210909330A CN115124823B CN 115124823 B CN115124823 B CN 115124823B CN 202210909330 A CN202210909330 A CN 202210909330A CN 115124823 B CN115124823 B CN 1151248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ghening
parts
agent
alkali
free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93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24823A (zh
Inventor
苏太育
熊美英
方瑞明
郑礼旺
陈贺如
李云禄
陈秋河
倪敏敏
詹声骏
林增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Fengx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ujian Huakai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uakai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ujian Fengx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uakai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ujian Fengx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uakai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093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248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24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4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24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48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属于PC加工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PC塑料加工前对其进行预处理,并将特制的抗静电剂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混合添加到混合材料内部,可以大幅提高整个材料的抗静电和绝缘性能,并且加入无碱玻璃纤维和特制的增韧剂,使得材料的韧性得到了提升,同时通过甲基丙烯酸氯化铬络合物对无碱玻璃纤维进行活化,极大程度的消除无碱玻璃纤维表面残存的活性基团,使得无碱玻璃纤维与材料之间的气孔大幅减少,并且在造粒之前抽去材料内部其余的气孔,从而减少材料之间的气隙含量,从而可以降低PC塑料的局部放电量,使得整个材料的绝缘性能和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从而可以在高压环境中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C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PC塑料又称聚碳酸酯,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PC塑料在一些高压环境使用时,韧性较差,而且在生产时内部容易出现一些气孔,从而容易产生局部放电的情况,而高压局部放电容易引起塑料的老化,降低整个材料的绝缘性能,使得整个材料的使用质量较差,限制了PC塑料在高压环境的使用,因此,研究一种新的PC增韧加工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PC塑料在一些高压环境使用时,韧性较差,而且在生产时内部容易出现一些气孔,从而容易产生局部放电的情况,而高压局部放电容易引起塑料的老化,降低整个材料的绝缘性能,使得整个材料的使用质量较差,限制了PC塑料在高压环境的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预备:
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以下原料:聚碳酸酯60-80质量份、绝缘材料5-8质量份、分散剂0.3-0.5质量份、固化剂2-3质量份、偶联剂1.8-2.5质量份、复配型抗静电剂1.3-2.4质量份、增强材料1.2-1.8质量份、复配增韧剂3-5质量份、抗氧剂0.1-0.5质量份、阻燃剂2.5-3质量份,备用。
S2、预混合处理:
将上述步骤称取的聚碳酸酯在鼓风干燥机中于120-135℃的温度条件下干燥3-4h,直至完全去除聚碳酸酯表面的水分,取出备用。
将上述步骤中处理后的聚碳酸酯投入搅拌机内,将搅拌机的温度升高到90℃,然后将上述步骤中称取的绝缘材料、固化剂、分散剂、抗氧剂和阻燃剂依次投入搅拌机中,在90-100℃的情况下分散处理10-20min,然后加入偶联剂继续混合处理,搅拌15-20min后均匀加入复配型抗静电剂再次混合5-10min,得到混合物料。
S3、增韧处理:
在混合物料的搅拌状态下均匀加入称取的增强材料和复配增韧剂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为30-50min直至所有原料均匀混合,得到增韧后的混合物料。
S4、气泡处理:
将得到的增韧后的混合物料进行抽真空处理,抽去内部气泡,得到除去气泡后的混合物料。
S5、造粒处理:
将得到的无气泡的混合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即得到增韧PC塑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绝缘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所述偶联剂为甲基丙烯酸氯化铬络合物,所述固化剂为酸酐类固化剂,所述增强材料为处理过的无碱玻璃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无碱玻璃纤维的处理方法为:选用直径为12-15纳米的无碱玻璃纤维,经超声洗净后沥出表面水分后通过热风干燥机完全烘干,除去无碱玻璃纤维表面吸附的水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复配型抗静电剂为乙氧基化月桂酰胺、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磷酸的酯化物、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乙氧基化烷基胺其中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复配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纳米二氧化钛、碳化硅晶须和氧化锌晶须其中多种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阻燃剂为全氟丁基磺酸钾和聚四氟乙烯的混合物或磷酸酯类的RDP、BDP、TPP和HPCTP的混合物其中的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熔融条件为:螺杆转速25r/min,进料段的温度为260℃,机头的温度为275℃,所述挤出机中间部位的温度为25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抗氧剂为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和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其中的多种的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PC增韧加工工艺,通过在PC塑料加工前对其进行预处理,从而可以完全去除聚碳酸酯表面的水分,而将特制的抗静电剂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混合添加到混合材料内部可以大幅提高整个材料的抗静电和绝缘性能,并且加入无碱玻璃纤维和特制的增韧剂,使得材料的韧性得到了提升,同时在无碱玻璃纤维添加之前对其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并通过甲基丙烯酸氯化铬络合物对无碱玻璃纤维进行活化,从而可以较少混合时与材料之间的作用力,极大程度的消除无碱玻璃纤维表面残存的活性基团,使得无碱玻璃纤维与材料之间的气孔大幅减少,并且在造粒之前抽去材料内部其余的气孔,从而减少材料之间的气隙含量,从而可以降低PC塑料的局部放电量,使得整个材料的绝缘性能和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从而可以在高压环境中使用。
该PC增韧加工工艺,通过在混合材料内添加阻燃剂和抗氧剂,使得最终成品白度高,初期着色性优,长期耐热性优、耐候性良好且抗氧化抗黄变,使得最终得到的PC材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和抗氧化性,同时有效增强了该材料的防火性能,提高了该塑料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预备:
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以下原料:聚碳酸酯60质量份、绝缘材料5质量份、分散剂0.3质量份、固化剂2质量份、偶联剂1.8质量份、复配型抗静电剂1.3质量份、增强材料1.2质量份、复配增韧剂3质量份、抗氧剂0.1质量份、阻燃剂2.5质量份,备用。
S2、预混合处理:
将上述步骤称取的聚碳酸酯在鼓风干燥机中于120℃的温度条件下干燥3h,完全去除聚碳酸酯表面的水分,取出备用。
将上述步骤中处理后的聚碳酸酯投入搅拌机内,将搅拌机的温度升高到90℃,然后将上述步骤中称取的绝缘材料、固化剂、分散剂、抗氧剂和阻燃剂依次投入搅拌机中,在100℃的情况下分散处理10min,然后加入偶联剂继续混合处理,搅拌15min后均匀加入复配型抗静电剂再次混合5min,得到混合物料。
S3、增韧处理:
在混合物料的搅拌状态下均匀加入称取的增强材料和复配增韧剂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为30min直至所有原料均匀混合,得到增韧后的混合物料。
S4、气泡处理:
将得到的增韧后的混合物料进行抽真空处理,抽去内部气泡,得到除去气泡后的混合物料。
S5、造粒处理:
将得到的无气泡的混合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即得到增韧PC塑料。
绝缘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偶联剂为甲基丙烯酸氯化铬络合物,固化剂为邻苯二甲酸酐,增强材料为处理过的无碱玻璃纤维。
无碱玻璃纤维的处理方法为:选用直径为12-15纳米的无碱玻璃纤维,经超声洗净后沥出表面水分后通过热风干燥机完全烘干,除去无碱玻璃纤维表面吸附的水汽。
复配型抗静电剂为乙氧基化月桂酰胺和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
复配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和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混合物。
阻燃剂为全氟丁基磺酸钾和聚四氟乙烯的混合物。
双螺杆挤出机的熔融条件为:螺杆转速25r/min,进料段的温度为260℃,机头的温度为275℃,挤出机中间部位的温度为250℃。
抗氧剂为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酯的混合物。
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预备:
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以下原料:聚碳酸酯65质量份、绝缘材料6质量份、分散剂0.4质量份、固化剂2质量份、偶联剂2质量份、复配型抗静电剂1.3质量份、增强材料1.5质量份、复配增韧剂4质量份、抗氧剂0.2质量份、阻燃剂2.6质量份,备用。
S2、预混合处理:
将上述步骤称取的聚碳酸酯在鼓风干燥机中于135℃的温度条件下干燥4h,直至完全去除聚碳酸酯表面的水分,取出备用。
将上述步骤中处理后的聚碳酸酯投入搅拌机内,将搅拌机的温度升高到90℃,然后将上述步骤中称取的绝缘材料、固化剂、分散剂、抗氧剂和阻燃剂依次投入搅拌机中,在90-100℃的情况下分散处理20min,然后加入偶联剂继续混合处理,搅拌20min后均匀加入复配型抗静电剂再次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料。
S3、增韧处理:
在混合物料的搅拌状态下均匀加入称取的增强材料和复配增韧剂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为50min直至所有原料均匀混合,得到增韧后的混合物料。
S4、气泡处理:
将得到的增韧后的混合物料进行抽真空处理,抽去内部气泡,得到除去气泡后的混合物料。
S5、造粒处理:
将得到的无气泡的混合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即得到增韧PC塑料。
绝缘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偶联剂为甲基丙烯酸氯化铬络合物,固化剂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增强材料为处理过的无碱玻璃纤维。
无碱玻璃纤维的处理方法为:选用直径为12-15纳米的无碱玻璃纤维,经超声洗净后沥出表面水分后通过热风干燥机完全烘干,除去无碱玻璃纤维表面吸附的水汽。
复配型抗静电剂为磷酸的酯化物、烷基磺酸钠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的混合物。
复配增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和纳米二氧化钛的混合物。
阻燃剂为全氟丁基磺酸钾和聚四氟乙烯的混合物。
双螺杆挤出机的熔融条件为:螺杆转速25r/min,进料段的温度为260℃,机头的温度为275℃,挤出机中间部位的温度为250℃。
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和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的混合物。
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预备:
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以下原料:聚碳酸酯72质量份、绝缘材料6质量份、分散剂0.4质量份、固化剂2.5质量份、偶联剂1.8质量份、复配型抗静电剂2质量份、增强材料1.6质量份、复配增韧剂3质量份、抗氧剂0.4质量份、阻燃剂3质量份,备用。
S2、预混合处理:
将上述步骤称取的聚碳酸酯在鼓风干燥机中于135℃的温度条件下干燥4h,直至完全去除聚碳酸酯表面的水分,取出备用。
将上述步骤中处理后的聚碳酸酯投入搅拌机内,将搅拌机的温度升高到90℃,然后将上述步骤中称取的绝缘材料、固化剂、分散剂、抗氧剂和阻燃剂依次投入搅拌机中,在100℃的情况下分散处理20min,然后加入偶联剂继续混合处理,搅拌20min后均匀加入复配型抗静电剂再次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料。
S3、增韧处理:
在混合物料的搅拌状态下均匀加入称取的增强材料和复配增韧剂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为50min直至所有原料均匀混合,得到增韧后的混合物料。
S4、气泡处理:
将得到的增韧后的混合物料进行抽真空处理,抽去内部气泡,得到除去气泡后的混合物料。
S5、造粒处理:
将得到的无气泡的混合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即得到增韧PC塑料。
绝缘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偶联剂为甲基丙烯酸氯化铬络合物,固化剂为聚癸二酸酐,增强材料为处理过的无碱玻璃纤维。
无碱玻璃纤维的处理方法为:选用直径为12-15纳米的无碱玻璃纤维,经超声洗净后沥出表面水分后通过热风干燥机完全烘干,除去无碱玻璃纤维表面吸附的水汽。
复配型抗静电剂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乙氧基化烷基胺的混合物。
复配增韧剂为碳化硅晶须和氧化锌晶须的混合物。
阻燃剂为磷酸酯类的RDP、BDP、TPP和HPCTP的混合物。
双螺杆挤出机的熔融条件为:螺杆转速25r/min,进料段的温度为260℃,机头的温度为275℃,挤出机中间部位的温度为250℃。
抗氧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和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的混合物。
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预备:
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以下原料:聚碳酸酯75质量份、绝缘材料8质量份、分散剂0.5质量份、固化剂2质量份、偶联剂1.8质量份、复配型抗静电剂2.4质量份、增强材料1.8质量份、复配增韧剂5质量份、抗氧剂0.5质量份、阻燃剂3质量份,备用。
S2、预混合处理:
将上述步骤称取的聚碳酸酯在鼓风干燥机中于135℃的温度条件下干燥4h,直至完全去除聚碳酸酯表面的水分,取出备用。
将上述步骤中处理后的聚碳酸酯投入搅拌机内,将搅拌机的温度升高到90℃,然后将上述步骤中称取的绝缘材料、固化剂、分散剂、抗氧剂和阻燃剂依次投入搅拌机中,在100℃的情况下分散处理20min,然后加入偶联剂继续混合处理,搅拌20min后均匀加入复配型抗静电剂再次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料。
S3、增韧处理:
在混合物料的搅拌状态下均匀加入称取的增强材料和复配增韧剂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为50min直至所有原料均匀混合,得到增韧后的混合物料。
S4、气泡处理:
将得到的增韧后的混合物料进行抽真空处理,抽去内部气泡,得到除去气泡后的混合物料。
S5、造粒处理:
将得到的无气泡的混合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即得到增韧PC塑料。
绝缘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偶联剂为甲基丙烯酸氯化铬络合物,固化剂为六氯内亚甲基四氢苯二甲酸酐,增强材料为处理过的无碱玻璃纤维。
无碱玻璃纤维的处理方法为:选用直径为12-15纳米的无碱玻璃纤维,经超声洗净后沥出表面水分后通过热风干燥机完全烘干,除去无碱玻璃纤维表面吸附的水汽。
复配型抗静电剂为乙氧基化月桂酰胺、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乙氧基化烷基胺的混合物。
复配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二氧化钛、碳化硅晶须和氧化锌晶须的混合物。
阻燃剂为全氟丁基磺酸钾和聚四氟乙烯的混合物与磷酸酯类的RDP、BDP、TPP和HPCTP的混合物的两者组合。
双螺杆挤出机的熔融条件为:螺杆转速25r/min,进料段的温度为260℃,机头的温度为275℃,挤出机中间部位的温度为250℃。
抗氧剂为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和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的组合。
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预备:
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以下原料:聚碳酸酯80质量份、绝缘材料8质量份、分散剂0.5质量份、固化剂3质量份、偶联剂2.5质量份、复配型抗静电剂2.4质量份、增强材料1.8质量份、复配增韧剂5质量份、抗氧剂0.5质量份、阻燃剂3质量份,备用。
S2、预混合处理:
将上述步骤称取的聚碳酸酯在鼓风干燥机中于135℃的温度条件下干燥3h,去除聚碳酸酯表面的水分,取出备用。
将上述步骤中处理后的聚碳酸酯投入搅拌机内,将搅拌机的温度升高到90℃,然后将上述步骤中称取的绝缘材料、固化剂、分散剂、抗氧剂和阻燃剂依次投入搅拌机中,在100℃的情况下分散处理20min,然后加入偶联剂继续混合处理,搅拌20min后均匀加入复配型抗静电剂再次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料。
S3、增韧处理:
在混合物料的搅拌状态下均匀加入称取的增强材料和复配增韧剂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为50min直至所有原料均匀混合,得到增韧后的混合物料。
S4、气泡处理:
将得到的增韧后的混合物料进行抽真空处理,抽去内部气泡,得到除去气泡后的混合物料。
S5、造粒处理:
将得到的无气泡的混合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即得到增韧PC塑料。
绝缘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偶联剂为甲基丙烯酸氯化铬络合物,固化剂为环戊烷四酸二酐,增强材料为处理过的无碱玻璃纤维。
无碱玻璃纤维的处理方法为:选用直径为12-15纳米的无碱玻璃纤维,经超声洗净后沥出表面水分后通过热风干燥机完全烘干,除去无碱玻璃纤维表面吸附的水汽。
复配型抗静电剂为乙氧基化月桂酰胺、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磷酸的酯化物、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乙氧基化烷基胺的混合物。
复配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纳米二氧化钛、碳化硅晶须和氧化锌晶须的混合物。
阻燃剂为全氟丁基磺酸钾和聚四氟乙烯的混合物与磷酸酯类的RDP、BDP、TPP和HPCTP的组合混合物。
双螺杆挤出机的熔融条件为:螺杆转速25r/min,进料段的温度为260℃,机头的温度为275℃,挤出机中间部位的温度为250℃。
抗氧剂为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和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的混合物。
对比例1:
通过在聚碳酸酯内直接加入玻璃纤维进行混合处理,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即得到增韧后的PC塑料。
对实施例1-5和对比例1得到的产品进行测试,得出下表:
拉伸强度 折弯强度 是否满足高压环境绝缘性能 局放
实施例1 182.3MPa 203.6MPa 2.76pc
实施例2 195.1MPa 206.2MPa 2.69pc
实施例3 176.9MPa 201.8MPa 2.57pc
实施例4 182.6MPa 199.8MPa 2.36pc
实施例5 201.5MPa 212.4MPa 2.69pc
对比例1 92MPa 108MPa 8.95pc
由上表中的对比可知:通过实施例1、2、3、4、5制备的PC塑料不仅抗拉伸强度和抗折弯强度都相较于对比例1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使得韧性得到了保障,而经过处理后的PC塑料也可以满足高压环境的绝缘性能,局部放电量也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在高压环境中很好的使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预备:
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以下原料:聚碳酸酯60-80质量份、绝缘材料5-8质量份、分散剂0.3-0.5质量份、固化剂2-3质量份、偶联剂1.8-2.5质量份、复配型抗静电剂1.3-2.4质量份、增强材料1.2-1.8质量份、复配增韧剂3-5质量份、抗氧剂0.1-0.5质量份、阻燃剂2.5-3质量份,备用;
S2、预混合处理:
将上述步骤称取的聚碳酸酯在鼓风干燥机中于120-135℃的温度条件下干燥3-4h,直至完全去除聚碳酸酯表面的水分,取出备用;
将上述步骤中处理后的聚碳酸酯投入搅拌机内,将搅拌机的温度升高到90℃,然后将上述步骤中称取的绝缘材料、固化剂、分散剂、抗氧剂和阻燃剂依次投入搅拌机中,在90-100℃的情况下分散处理10-20min,然后加入偶联剂继续混合处理,搅拌15-20min后均匀加入复配型抗静电剂再次混合5-10min,得到混合物料;
S3、增韧处理:
在混合物料的搅拌状态下均匀加入称取的增强材料和复配增韧剂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为30-50min直至所有原料均匀混合,得到增韧后的混合物料;
S4、气泡处理:
将得到的增韧后的混合物料进行抽真空处理,抽去内部气泡,得到除去气泡后的混合物料;
S5、造粒处理:
将得到的无气泡的混合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即得到增韧PC塑料;
所述绝缘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所述复配型抗静电剂为乙氧基化月桂酰胺、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磷酸的酯化物、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乙氧基化烷基胺其中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复配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纳米二氧化钛、碳化硅晶须和氧化锌晶须其中多种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甲基丙烯酸氯化铬络合物,所述固化剂为酸酐类固化剂,所述增强材料为处理过的无碱玻璃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碱玻璃纤维的处理方法为:选用直径为12-15纳米的无碱玻璃纤维,经超声洗净后沥出表面水分后通过热风干燥机完全烘干,除去无碱玻璃纤维表面吸附的水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全氟丁基磺酸钾和聚四氟乙烯的混合物或磷酸酯类的RDP、BDP、TPP和HPCTP的混合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熔融条件为:螺杆转速25r/min,进料段的温度为260℃,机头的温度为275℃,所述挤出机中间部位的温度为2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和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CN202210909330.7A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 Active CN1151248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9330.7A CN115124823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9330.7A CN115124823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4823A CN115124823A (zh) 2022-09-30
CN115124823B true CN115124823B (zh) 2024-02-13

Family

ID=83385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9330.7A Active CN115124823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2482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9061A (ja) * 1993-04-16 1994-10-25 Citizen Watch Co Ltd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H10147700A (ja) * 1996-11-20 1998-06-02 Teijin Chem Ltd ガラス繊維強化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電動工具ハウジング成形品
CN102432987A (zh) * 2011-10-26 2012-05-02 贵州省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256A (zh) * 2020-01-06 2020-04-28 苏州卓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增韧级pc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9061A (ja) * 1993-04-16 1994-10-25 Citizen Watch Co Ltd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H10147700A (ja) * 1996-11-20 1998-06-02 Teijin Chem Ltd ガラス繊維強化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電動工具ハウジング成形品
CN102432987A (zh) * 2011-10-26 2012-05-02 贵州省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256A (zh) * 2020-01-06 2020-04-28 苏州卓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增韧级pc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4823A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17061A (zh) 一种新型环保低成本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5063A (zh) 一种铝塑板高分子粘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4823B (zh) 一种pc增韧加工工艺
CN112812517B (zh) 一种用于ncl工艺的耐化学品透明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9260B (zh) 一种麻纤维增强pc/abs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321995B (zh) 耐低温耐水解玻纤增强pbt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9035B (zh) 一种阻燃耐冲击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25013A (zh) 一种利用含有pe的回收混杂pet制备刚强度管材的方法
CN112358703A (zh) 一种用于阻燃abs生产的氯化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CN111454571A (zh) 玻纤增强pa56/pp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041598A (zh) 一种抗静电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11041B (zh) 一种环保型高光泽低浮纤连续增强长玻纤聚丙烯复合材料
CN115895116B (zh) 一种用于漆包线线轴材料的再生pp玻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60775B (zh)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54329B (zh) 一种阻燃3d打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6841B (zh) 高性能高流动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54168B (zh) 一种耐热阻燃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20718A (zh) 一种光缆用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6530B (zh) 高cti值无卤阻燃增强pet改性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66489B (zh) 一种环保节能pbt薄膜生产工艺
CN114249898B (zh) 一种改性有机硅阻燃剂及其在回收聚碳酸酯中的应用
CN111058121A (zh) 一种阻燃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7163A (zh) 一种混杂纤维增强r-PET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4582A (zh) 阻燃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模塑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65963A (zh) 一种高抗冲耐高温无卤阻燃ppo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1

Address after: Gekou Development Zone, Yangmei Village, Tieshan Town, Xinluo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Applicant after: FUJIAN FENGX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

Applicant after: Fujian Huakai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Gekou Development Zone, Yangmei Village, Tieshan Town, Xinluo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Applicant before: FUJIAN FENGX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