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0775B -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0775B
CN115160775B CN202210893587.8A CN202210893587A CN115160775B CN 115160775 B CN115160775 B CN 115160775B CN 202210893587 A CN202210893587 A CN 202210893587A CN 115160775 B CN115160775 B CN 1151607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chain
change
nylon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35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60775A (zh
Inventor
胡志刚
林永周
张作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ilver Age Sci & Tech Co ltd
Silver Age Engineering Plastic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ilver Age Sci & Tech Co ltd
Silver Age Engineering Plastic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ilver Age Sci & Tech Co ltd, Silver Age Engineering Plastic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ilver Age Sci &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935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07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0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0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60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0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omega-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lactam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48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96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zin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特定份数的再生尼龙6树脂、扩链剂、复合润滑剂、增强材料和色粉的组合;通过在制备原料中添加特定份数的扩链剂,利用所述扩链剂对再生尼龙6树脂进行改性,再搭配加入特定份数的色粉、增强材料和复合润滑剂,成功使最终得到的扩链改性尼龙6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色变性、抗水解性能、耐热性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尼龙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再生尼龙6也称尼龙6回料,一般是用尼龙纱、尼龙丝或尼龙布熔炼造粒生产得到的,因尼龙6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热性、耐油性、耐化学药品性及加工性,而且还具有尺寸稳定性及优异的机械性能,被广泛用于汽车工业零配件、齿轮、轴承、风扇叶片、泵叶、渔具、自行车零部件及一些精密工程配件中。
但是,尼龙6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降解,造成分子量的损失,影响聚合物的熔体强度和可加工性,导致再生料或者回收料不能够应用在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甚至可能被作为废弃物处理,与当今绿色和低碳发展的主题观念不相符合。因此,如何回收利用再生尼龙6材料,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问题。
CN112853534A公开了一种纤维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了一种再生尼龙6纤维制造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尼龙6废料进行粉碎处理;步骤二、加入催化剂以及乙醇与二氯乙烷的混合溶剂;步骤三、溶解结束后过滤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物;步骤四、在一定温度下将过滤后溶液中的尼龙6冷却结晶成尼龙6固体;步骤五、将尼龙6固体于100~120℃烘箱中干燥3~4h,使其含水率小于5%;步骤六、加入添加剂得到混合物;步骤七、熔融纺丝,得到再生尼龙6纤维。该发明采用尼龙6废料制得再生尼龙6纤维,实现了尼龙6废料的回收利用充分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CN111560659A公开了一种功能性再生尼龙6纤维、其制备方法及面料,所述功能性再生尼龙6纤维由尼龙6废料依次经过前处理、再生造粒和纺丝制得;所述功能性再生尼龙6纤维具有扁平一字型截面,该发明得到的纤维采用尼龙废料制成,具有环保性,且所述的再生尼龙6纤维的异型截面结构,可以改变纤维表面与水分子的接触形式,从而对最终面料在持续凉感穿着体验的性能上改变提升,利于推广应用。
扩链剂是近年来市场上推出的一种新型塑料添加剂,它具有在挤出过程中能使低分子链重新反应连接形成高分子链的功能,从而达到提高或恢复材料各项性能的作用;而且扩链反应通常用反应挤出技术完成,具有简便快速、安全等优点,可以大幅度提高的产品性能。CN103450678A公开了一种耐水醇解耐高温再生尼龙66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经混合挤压制成,原料按质量分数计包括有:55.4~71.3%的再生尼龙66树脂、25~35%的短切玻璃纤维、2~4%的热稳定耐水醇解母粒、0.2~0.5%的抗氧剂、0.2~1.5%的润滑剂、0.1~0.6%的成核剂、0.2~1.0%的扩链剂、1~2%的黑色母,该发明提供的耐水醇解耐高温再生尼龙66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其组合成分,能够使得再生尼龙66复合材料具有在160℃的条件下,材料性能长期保持稳定和长期抵抗水解以及热醇溶液引起的脆化,提高了再生聚酰胺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但是,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添加增强材料后的产品由于吸水率较大会造成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生变色现象,尤其是作为色彩鲜艳的电动工具外壳产品时。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前急需开发一种具有优异抗色变性能的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在制备原料中添加扩链剂,利用化学扩链的方式对再生尼龙6树脂进行改性,最终成功得到了具有优异抗色变性能的再生尼龙6材料,同时所述再生尼龙6材料还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其中,所述再生尼龙6树脂可以为54重量份、55重量份、56重量份、57重量份、58重量份、59重量份、60重量份、61重量份、62重量份或63重量份等。
所述扩链剂可以为0.85重量份、0.9重量份、0.95重量份、1重量份、1.05重量份或1.1重量份等。
所述复合润滑剂可以为0.45重量份、0.5重量份、0.55重量份、0.6重量份、0.65重量份、0.7重量份或0.75重量份等。
所述增强材料可以为26重量份、27重量份、28重量份、29重量份、30重量份、31重量份、32重量份、33重量份或34重量份等。
所述色粉可以为0.4重量份、0.5重量份、0.6重量份、0.7重量份、0.8重量份或0.9重量份等。
首先,本发明提供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通过在的制备原料中添加扩链剂,利用所述扩链剂对再生尼龙6树脂进行化学改性,明显改善了所述再生尼龙6树脂的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使再生尼龙6树脂可以达到初生尼龙6树脂的水平,搭配加入特定份数的色粉,可以使得到的扩链改性尼龙6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常温抗色变性能,还具有优异的高温抗色变性能(60℃);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还在制备原料中添加有特定份数的增强材料和复合润滑剂,上述组分可以配合扩链剂和色粉,使得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还兼具优异的抗水解性能、耐热性、耐候性和耐湿性,综合性能优异。
其次,本发明进一步限定扩链剂的添加量为0.8~1.1重量份,使得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抗色变性能最为优异。一方面,如果扩链剂的添加量过多,则会影响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着色效率以及物化性能,同时还会使后续由于加工困难导致扩链反应程度下降,进而使最终得到的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抗色变性能变差;而另一方面,如果制备原料中扩链剂的添加量较低,则会同样导致扩链反应不充分,使得到的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机械性能不达标,且色差值超过范围值,同时还会造成产品的外观变色严重。
在本发明中,所述再生尼龙6树脂优选为力龙塑胶型号为NA601的大白料。
优选地,所述再生尼龙6树脂的相对粘度为2.4~2.8Pa·s,例如2.45Pa·s、2.5Pa·s、2.55Pa·s、2.6Pa·s、2.65Pa·s、2.7Pa·s或2.75Pa·s等。
优选地,所述扩链剂包括二苯酯类扩链剂、环氧类扩链剂、双官能团有机膦类扩链剂、二异氰酸酯类扩链剂或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环氧类扩链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扩链剂选自巴斯夫ADR-4400。
优选地,所述复合润滑剂包括酰胺类润滑剂、硬脂酸类润滑剂、烃类润滑剂或醇类润滑剂中的任意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复合润滑剂包括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和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组合。
在本发明中,所述复合润滑剂优选霍尼韦尔A-C540和武汉超支化HyPer C182的组合,采用上述霍尼韦尔A-C540和武汉超支化HyPer C182作为复合润滑剂不仅可以提高制备原料中各个组分之间的粘合性,而且还能显著提高产品的脱模性、流动性、润滑性以及分散性;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本色尼龙6容易出现黄变的问题,使最终得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在具有优异的抗色变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优异抗黄变性能。
优选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含量为0.2~0.4重量份,例如0.22重量份、0.24重量份、0.26重量份、0.28重量份、0.3重量份、0.32重量份、0.34重量份、0.36重量份或0.38重量份等。
优选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含量为0.2~0.4重量份,例如0.22重量份、0.24重量份、0.26重量份、0.28重量份、0.3重量份、0.32重量份、0.34重量份、0.36重量份或0.38重量份等。
优选地,所述增强材料包括玻璃纤维。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优选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作为增强材料,所述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具有优异的耐水解性、加工性和分散性,还具有低毛羽的特点,进而可以有效增强再生尼龙6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玻璃纤维优选为重庆巨石玻纤988A。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9~17μm,例如10μm、11μm、12μm、13μm、14μm、15μm或16μm等。
优选地,所述色粉包括白色粉和红色粉。
优选地,所述白色粉包括包括锌白粉和二氧化钛母粒。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选择锌白粉和二氧化钛母粒搭配作为白色粉,可以使得到的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具有更为优异的抗色变性能。具体而言,其中,二氧化钛母粒可以改善材料的遮盖力和外观颜色,而锌白粉的优势在于可以增强材料的着色度和耐久性,将二者搭配可以使色粉稳定性更高,进而可以提升所述扩链改性尼龙材料的抗色变性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二氧化钛母粒优选FP-Pigments公司的FP-470遮光颜料。
优选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白色粉A的含量为0.2~0.3重量份,例如0.21重量份、0.22重量份、0.23重量份、0.24重量份、0.25重量份、0.26重量份、0.27重量份、0.28重量份或0.29重量份等。
优选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白色粉B的含量为0.1~0.2重量份,例如0.11重量份、0.12重量份、0.13重量份、0.14重量份、0.15重量份、0.16重量份、0.17重量份、0.18重量份或0.19重量份等。
优选地,所述红色粉包括偶氮基金属络合物和6-(环己基氨基)-3-N-甲基蒽吡啶酮。
同样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选择偶氮基金属络合物和6-(环己基氨基)-3-N-甲基蒽吡啶酮作为红色粉,可以使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颜色鲜艳且抗色变性能优异。
优选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红色粉A的含量为0.15~0.23重量份,例如0.16重量份、0.17重量份、0.18重量份、0.19重量份、0.2重量份、0.21重量份或0.22重量份等。
优选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红色粉B的含量为0.1~0.2重量份,例如0.11重量份、0.12重量份、0.13重量份、0.14重量份、0.15重量份、0.16重量份、0.17重量份、0.18重量份或0.19重量份等。
优选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还包括稳定剂。
优选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稳定剂的含量为0.1~0.4重量份,例如0.15重量份、0.2重量份、0.25重量份、0.3重量份或0.35重量份等。
在本发明中,所述稳定剂优选巴斯夫抗氧剂1098和三合化工热稳定剂SH100的组合,采用上述两种稳定剂进行搭配可以进一步提升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而可以有效保证所述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色变性能和着色牢固度;同时所述热稳定剂SH100还具有防老化的作用,且其可以协效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进而还可以提升最终得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耐热性和耐湿性。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包括受阻酚类稳定剂、亚磷酸酯类热稳定剂、铜盐磷酸盐类稳定剂或铜盐混合物稳定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阻酚类稳定剂和铜盐磷酸盐类稳定剂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还包括增韧剂。
优选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增韧剂的含量为5~12重量份,例如6重量份、7重量份、8重量份、9重量份、10重量份或11重量份等。
优选地,所述增韧剂包括改性聚乙烯类增韧剂、改性橡胶类增韧剂或改性茂金属聚烯烃类增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官能化马来酸酐接枝乙烯和官能化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的组合。
在本发明中,所述增韧剂优选巴斯夫N493和意大利AUSERPOLIMERI型号PA02的组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再生尼龙6树脂、扩链剂、复合润滑剂、增强材料、色粉、任选地增韧剂和任选地稳定剂混合,挤出造粒,得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先将再生尼龙6树脂、扩链剂、复合润滑剂、色粉、任选地增韧剂和任选地稳定剂在挤出机中混合,再以侧喂方式加入增强材料,挤出造粒,得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
优选地,所述挤出造粒在挤出机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挤出机的螺杆的温度为220~260℃,例如225℃、230℃、235℃、240℃、245℃、250℃或255℃等。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在汽车零件、风力发电设备或生活用品中的应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特定份数的再生尼龙6树脂、扩链剂、复合润滑剂、增强材料和色粉的组合;通过在制备原料中添加特定份数的扩链剂,利用所述扩链剂对再生尼龙6树脂进行改性,再搭配加入特定份数的色粉,使最终得到的扩链改性尼龙6材料具有优异的常温抗色变性能、高温抗色变性能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
(2)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在制备原料中还添加有特定份数的增强材料和复合润滑剂进行搭配,可以协调配合扩链剂和色粉,使得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还兼具优异的抗水解性能、耐热性、耐候性和耐湿性,综合性能优异。
(3)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再生尼龙6树脂以及环氧类扩链剂的红外光谱图;
其中,1-实施例1,2-再生尼龙6树脂,3-环氧类扩链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所涉及原料的来源,包括厂家和牌号信息均如下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再生尼龙6树脂、扩链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端羟基超支化聚酯、锌白粉、二氧化钛母粒、偶氮基金属络合物、6-(环己基氨基)-3-N-甲基蒽吡啶酮、热稳定剂SH 100、抗氧剂1098和官能化马来酸酐接枝乙烯混合,以侧喂方式加入玻璃纤维,在220~260℃下挤出造粒,得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
实施例2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再生尼龙6树脂的用量为57.22重量份,扩链剂的用量为1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采用官能化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替换官能化马来酸酐接枝乙烯,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采用碳酸二苯酯扩链剂替换环氧类扩链剂,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锌白粉,二氧化钛母粒的添加量为0.3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二氧化钛母粒,锌白粉的添加量为0.3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偶氮基金属络合物,6-(环己基氨基)-3-N-甲基蒽吡啶酮的添加量为0.38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6-(环己基氨基)-3-N-甲基蒽吡啶酮,偶氮基金属络合物的添加量为0.38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1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抗氧剂1098,热稳定剂SH 100的添加量为0.4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热稳定剂SH 100,抗氧剂1098的添加量为0.4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再生尼龙6树脂的用量为57.02重量份,扩链剂的用量为1.2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再生尼龙6树脂的用量为57.52重量份,扩链剂的用量为0.7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再生尼龙6树脂的用量为58.22重量份,不添加扩链剂,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用量为0.7重量份,不添加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用量为0.7重量份,不添加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性能测试:
(1)红外测试:采用红外测试仪对实施例1得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再生尼龙6树脂以及环氧类扩链剂(巴斯夫、ADR-4400)进行测试;红外测试的方法为:将样品放于双层聚酰亚胺膜片的中间中,转移至温度为270±5℃的压片机上进行压片1~3min和冷却1~3min,然后取出成形的产品薄片进行红外测试。
按照上述测试方法测试得到实施例1得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再生尼龙6树脂以及环氧类扩链剂的红外光谱图如图1所示,其中,1代表实施例1,2代表再生尼龙6树脂,3代表环氧类扩链剂。从图1可以看出,环氧类扩链剂在波数为908cm-1以及1728cm-1的位置出现了特征峰,分别对应的是环氧类扩链剂中环氧基团和酯基的特征峰,而实施例1得到的再生尼龙6材料在波数为908cm-1的位置并没有观察到特征吸收峰,这说明环氧类扩链剂中环氧基团与再生尼龙6树脂发生了化学扩链反应,而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熔融挤出反应。
(2)抗色变性:分别取1.5kg实施例和对比例得到的再生尼龙材料用注塑机注塑成标准的色板,然后将上述制备得到的色板进行常温实验和耐老化实验(60℃下),在进行实验的第120h、240h和720h后,分别利用分光仪仪器获取常温实验以及耐老化试验后色板的色差值(△E);
(3)热性能:分别称取质量在3.00~7.00mg之间的再生尼龙6材料放入坩埚中制样,将制作好的样品放入DSC仪器中,同时在另一侧放入空坩埚做空白试验,并通入N2和通入速率50mL/min,并且设定升温速率为20℃/min从30℃升至300℃获取样品的熔点温度(Tm);
(4)机械性能:取1.5kg再生尼龙6材料烘箱进行干燥,然后将其注塑成标准样条,冷却后利用拉伸强度,按照GB/T1040-2006提供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且拉伸速率为50mm/min,从中获取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按照上述测试方法对实施例1~12和对比例1~5提供的再生尼龙6材料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根据表2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常温色差和老化色差均较小,说明经过本发明通过优选配方设计成功使得到的再生尼龙6材料经过常温和老化处理后的变色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还可以使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维持相对稳定。
具体而言,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3的数据对比可知,扩链剂的添加量过高(对比例1)、过低(对比例2)、以及直接不添加扩链剂(对比例3)均会使再生尼龙6材料的常温抗色变性以及老化抗色变性变差;同时还导致再生尼龙6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熔点温度有所降低,说明材料的机械性和和耐热性均较差。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随着扩链剂添加量的增加,会使体系的粘度变大、分子链变长、分子间作用力增强以及结晶度降低,同时拉伸样品在受到拉伸外力时,样条内部的分子链之间就很难发生滑移,使得再生尼龙6拉伸条的抗拉强度增大,所以扩链剂的添加量不能低于0.8重量份,而当扩链剂添加量为1.2份时,其抗拉强度变小,是因为体系中发生了支化和交联的情况,使得体系内分子链之间产生滑移现象和分子间作用力下降,从而导致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
再比较实施例1和对比例4~5的数据可以看出,采用单一润滑剂不仅无法有效改善再生尼龙6材料的抗色变性能,甚至还会导致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的下降。
最后再比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7~12的数据可以发现,色粉的种类(实施例7~10)、抗氧剂和热稳定剂的种类(实施例11~12)之间的搭配,也会影响最终得到的再生尼龙6材料的抗色变性能。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其中,所述复合润滑剂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和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组合;
所述色粉包括白色粉和红色粉;
所述白色粉包括锌白粉和二氧化钛母粒;
所述红色粉包括偶氮基金属络合物和6-(环己基氨基)-3-N-甲基蒽吡啶酮;
所述稳定剂为阻酚类稳定剂和铜盐磷酸盐类稳定剂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尼龙6树脂的相对粘度为2.4~2.8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包括二苯酯类扩链剂、环氧类扩链剂、双官能团有机膦类扩链剂、二异氰酸酯类扩链剂或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环氧类扩链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含量为0.2~0.4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含量为0.2~0.4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材料包括玻璃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9~17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锌白粉的含量为0.2~0.3重量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二氧化钛母粒的含量为0.1~0.2重量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偶氮基金属络合物的含量为0.15~0.23重量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6-(环己基氨基)-3-N-甲基蒽吡啶酮的含量为0.1~0.2重量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还包括增韧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原料中增韧剂的含量为5~12重量份。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包括改性聚乙烯类增韧剂、改性橡胶类增韧剂或改性茂金属聚烯烃类增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官能化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或官能化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的组合。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再生尼龙6树脂、扩链剂、复合润滑剂、增强材料、色粉、任选地增韧剂和稳定剂混合,挤出造粒,得到所述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造粒在挤出机中进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的螺杆的温度为220~260℃。
21.一种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在汽车零件、风力发电设备或生活用品中的应用。
CN202210893587.8A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51607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3587.8A CN115160775B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3587.8A CN115160775B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0775A CN115160775A (zh) 2022-10-11
CN115160775B true CN115160775B (zh) 2023-10-20

Family

ID=83497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3587.8A Active CN115160775B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077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9358A (zh) * 2013-05-20 2013-09-11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导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0678A (zh) * 2013-08-28 2013-12-18 宁波伊德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水醇解耐高温再生尼龙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4348A (zh) * 2014-06-06 2014-08-27 宁波伊德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热氧稳定性和耐热性再生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0837A (zh) * 2016-08-31 2017-02-08 上海跃贝塑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玻纤增强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1216A (zh) * 2021-05-20 2021-08-03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颜色稳定性的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56349B1 (ko) * 2006-12-18 2007-09-10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나일론계 수지 복합재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9358A (zh) * 2013-05-20 2013-09-11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导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0678A (zh) * 2013-08-28 2013-12-18 宁波伊德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水醇解耐高温再生尼龙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4348A (zh) * 2014-06-06 2014-08-27 宁波伊德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热氧稳定性和耐热性再生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0837A (zh) * 2016-08-31 2017-02-08 上海跃贝塑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玻纤增强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1216A (zh) * 2021-05-20 2021-08-03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颜色稳定性的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0775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9578B (zh) 一种高性能黄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2596A (zh) 回收利用废旧汽车尼龙制件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00494B (zh) 一种耐醇解短玻纤增强聚丙烯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731921A (zh) 一种替代abs的耐候聚合物合金
CN102532849B (zh) 一种pc/asa/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5782B (zh) 一种溴/锑阻燃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498A (zh)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765612A (zh) 超高压单螺杆挤出机
CN103937192B (zh) Pc/pa11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51957B (zh) 用于模内装饰技术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60775B (zh) 一种抗色变扩链改性再生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201217B (zh) 一种深色阻燃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66589B (zh) 一种抗蠕变pba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87154B (zh) 一种改性pa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51954A (zh) Pc/pet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60724B (zh) 一种环保的pla免喷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1216B (zh) 一种高颜色稳定性的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7164A (zh) 一种芳纶纤维增强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7194A (zh) Pc/pa6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58703B (zh) 一种用于阻燃abs生产的氯化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CN107686613A (zh) 一种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0318121B (zh) 一种pet/pbt共混改性纤维
CN106810856A (zh) 波纹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240B (zh) 一种光缆护套用高性能和耐水解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改性方法
CN103951956B (zh) 用于imd薄膜材料的pc/pei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