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8404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8404B
CN113238404B CN202110777917.2A CN202110777917A CN113238404B CN 113238404 B CN113238404 B CN 113238404B CN 202110777917 A CN202110777917 A CN 202110777917A CN 113238404 B CN113238404 B CN 113238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n electrode
line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pane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79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8404A (zh
Inventor
龙春平
先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79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84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8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8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8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8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27Through-hole 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 to the active element through an insulation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对置基板;薄膜晶体管;扫描线;信号线;触控电极线;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包括第一公共电极部和第二公共电极部;第一平坦化层,厚度t;触控电极线和第二公共电极部在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最小间距为d1,触控电极线线宽为w1,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线宽均为w2,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在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最小间距为d2;t、d1、d2、w1、w2取值满足B与A的分配比小于等于0.03,A为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荷量,B为像素电极和触控电极线的第一主线段之间的电荷量。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屏蔽触控电极线对像素电极的影响。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显示器件有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AMOLED)等,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越来越多的显示器集成了触控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有效地屏蔽触控电极线对像素电极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和对置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衬底基板朝向所述对置基板的一侧设置有:
薄膜晶体管;
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
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信号线;
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触控电极线,大致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触控电极线包括第一主线段和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第二方向上相邻像素的第一主线段;
第四导电膜层,所述第四导电膜层包括像素电极;
第五导电膜层,所述第五导电膜层包括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包括与信号线平行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信号线的正投影的第一公共电极部,和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之间的第二公共电极部;所述触控电极线的第一主线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之间;
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和所述第五导电膜层之间的第一平坦化层,还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和所述第四导电膜层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厚度为t,所述触控电极线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1,所述触控电极线的线宽为w1,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的线宽均为w2,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2
其中,所述t、d1、d2、w1、w2取值满足B与A的分配比小于等于0.03,A为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荷量,B为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触控电极线的第一主线段之间的电荷量。
一些实施例中,B与A的分配比小于等于0.022。
一些实施例中,B与A的分配比小于等于0.016。
一些实施例中,tOC为第一平坦化层的厚度,tcom为公共电极的厚度,tLC为液晶层的厚度,εLC为液晶层介电常数,εOC为平坦化层介电常数,CLC为液晶电容,COC为第一平坦化层的电容,Cpara为寄生电容,Qpara为寄生电容参数,QLC为液晶电容参数,所述触控电极线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1,所述触控电极线的线宽为w1,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2
Figure 587261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707664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752981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554714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796516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822241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Rcharge小于等于0.03。
一些实施例中,Rcharge小于等于0.022。
一些实施例中,Rcharge小于等于0.016.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线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3,1<d1/w1<2;1.3<(d1+d3)/2*w1<2。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线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3,1.5<d1/w1<1.8;1.5<(d1+d3)/2*w1<1.7。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或
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或
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或
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中心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中心部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与其它公共电极部无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没有翘曲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导电膜层和所述第五导电膜层为同一膜层,所述第五导电膜层还包括第三公共电极部,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正投影之间,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通过第四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另一端被所述像素电极和像素电极连接部包围,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第二连接部不连接,且所述另一端具有翘曲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45°。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呈梳齿状,所述像素电极梳齿的端部具有翘曲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梳齿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45°。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导电膜层还包括第四公共电极部,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位于所述像素电极远离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一侧,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通过第五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另一端具有翘曲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45°。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中心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中心部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具有翘曲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45°。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端部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或相反。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朝向所述对置基板一侧的遮光条,所述遮光条位于所述信号线的两侧,所述遮光条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叠部分。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线和所述遮光条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等于所述遮光条线宽的两倍,小于等于d1+w1+d3的三分之一。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条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重叠部分的线宽大于或等于零,小于等于所述遮光条线宽的一半。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第一绝缘层;
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第二绝缘层;
由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的第二公共电极线;
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的第一连接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的第一连接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电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孔的孔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6至21um,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25至30um;所述第二过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2至17um,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7至23u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8.7um,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28.1um;所述第二过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4um,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9.6u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的坡度角大于所述第二过孔的坡度角。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的坡度角为60至70°,所述第二过孔的坡度角为38至48°。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的坡度角为65.13°,所述第二过孔的坡度角为43.36°。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所述公共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所述触控电极线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另一条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所述公共电极连接;
所述公共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所述公共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所述公共电极连接;
所述公共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复用为存储电极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具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边和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一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形成一条第一方向的直线段;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二边和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二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不在第一方向的一条直线上,通过与第一方向成倾斜角的第三边连接;所述扫描线具有第二主体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边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第一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形成一条第一方向的直线段;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边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第二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不在第一方向的一条直线上,通过与第一方向成倾斜角的第四边连接;
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相邻的两条信号线之间;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的第一突出部电连接,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另一条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的第一主体部或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电连接;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通过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的第一突出部电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在靠近信号线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突出部在靠近信号线的一侧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大小和形状相同;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另一条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朝向所述对置基板一侧的彩膜层。
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像素两侧的第一公共电极部通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五连接部连接,所述彩膜层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边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五连接部的正投影以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块,所述触控电极线按列排布,不同列的触控电极线连接不同的触控电极块;或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块,所述触控电极线按行排布,不同行的触控电极线连接不同的触控电极块。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通过调整t、d1、d2、w1、w2取值,可以满足B与A的分配比小于等于0.03,A为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荷量,B为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触控电极线的第一主线段之间的电荷量,这样公共电极可以有效地屏蔽触控电极线对于像素电极的电场影响,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单元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电极的排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像素和触控电极线的排布示意图;
图4-图7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图;
图9-图3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 触控电极
02 显示区
03 触控电极线
04 像素
05 第一公共电极线
06 公共电极
07 像素电极
08 第一平坦化层
09 下部膜层
10 第一基底
11 第二基底
12 数据线
13 层间绝缘层
14 栅绝缘层
15 遮光条
16 第二公共电极线
17 栅线
18 连接过孔
181第一过孔
182 第二过孔
191 第一坡度角
192 第二坡度角
20 漏极连接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有效地屏蔽触控电极线对像素电极的影响。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和对置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衬底基板朝向所述对置基板的一侧设置有:
薄膜晶体管;
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
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信号线;
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触控电极线,大致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触控电极线包括第一主线段和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第二方向上相邻像素的第一主线段;
第四导电膜层,所述第四导电膜层包括像素电极;
第五导电膜层,所述第五导电膜层包括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包括与信号线平行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信号线的正投影的第一公共电极部,和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之间的第二公共电极部;所述触控电极线的第一主线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之间;
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和所述第五导电膜层之间的第一平坦化层,还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和所述第四导电膜层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厚度为t,所述触控电极线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1,所述触控电极线的线宽为w1,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的线宽均为w2,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2
其中,所述t、d1、d2、w1、w2取值满足B与A的分配比小于等于0.03,A为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荷量,B为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触控电极线的第一主线段之间的电荷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t、d1、d2、w1、w2取值可以满足B与A的分配比小于等于0.03,A为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荷量,B为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触控电极线的第一主线段之间的电荷量,这样公共电极可以有效地屏蔽触控电极线对于像素电极的电场影响,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B与A的分配比可以小于等于0.022,这样可以使得公共电极更加有效地屏蔽触控电极线对于像素电极的电场影响,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或者,一些实施例中,B与A的分配比可以小于等于0.016,这样可以使得公共电极更加有效地屏蔽触控电极线对于像素电极的电场影响,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为集成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可以内置在各种尺寸的TFT-LCD显示屏内,比如内置在86英寸TFT-LCD显示屏内。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02内,设置有多个触控单元01,比如86英寸TFT-LCD显示屏内可以设置有288*156个触控单元。
表1-表3为本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显示参数和触控参数,当然,本发明中各参数的取值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参数。
表1
Figure 620432DEST_PATH_IMAGE008
表2
Figure 757016DEST_PATH_IMAGE010
表3
Figure 97998DEST_PATH_IMAGE012
其中,main touch cell和sub touch cell的区别在于:面积不一样,sub touchcell位于main touch cell上下侧,各有两行。其中,1Dot为RGB子像素构成的像素单元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1pixel为一行子像素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块(Touch Cell),所述触控电极线按列排布,不同列的触控电极线连接不同的触控电极块;或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块,所述触控电极线按行排布,不同行的触控电极线连接不同的触控电极块。
每一个Touch Cell所在区域包含若干像素,如图3所示,一具体示例中,相邻像素之间设置有触控电极线03;不同列的触控电极线03连接同一个或者不同的Touch Cell,如图2所示,其中,011为偶型触控电极,012为奇型触控电极。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为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的显示面板,如图4所示,触控电极线03分列在第一公共电极线05的两侧;公共电极06和像素电极07呈梳齿状,公共电极06的梳齿在像素区上下两端与像素之间的第一公共电极线05直接连接。其中,第一公共电极线05与公共电极06一体设置,可以作为公共电极06的第一公共电极部,从靠近第一公共电极线05到远离第一公共电极线05的方向,公共电极06的三个梳齿依次为第二公共电极部、第三公共电极部和第四公共电极部。
图5为图4在第一方向上的截面示意图,第一公共电极线05的延伸方向可以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与第一方向垂直,如图5所示,其中,W和d分别代表线宽和间距。图6为TFT-LCD在第一方向上的截面示意图,其中,08为第一平坦化层,09为下部膜层,10为第一基底,11为第二基底。其中,09可以包括栅金属层(即第一金属层)、栅绝缘层、有源层、源漏金属层(即第二金属层)、钝化层和彩膜层。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线03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3,1<d1/w1<2;1.3<(d1+d3)/2*w1<2。
一些实施例中,1.5<d1/w1<1.8;1.5<(d1+d3)/2*w1<1.7。关键特征尺寸的比值(d1/w1以及(d1+d3)/2)下限越大,说明间距d1和d3越小,约有利于高分辨率显示屏的设计,因为分辨率的提高,使得像素尺寸减小,从而间距也需要减小。
本实施例中,各膜层的材料和厚度可以参考表4,当然,本发明中各膜层的材料和厚度并不局限于表4所示,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和膜层。
表4
Figure 793160DEST_PATH_IMAGE013
如图7所示,标出了第一公共电极线05、公共电极06、像素电极07、触控电极线03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中,t代表厚度,公共电极06位于像素电极07和触控电极线03之间,可以屏蔽触控电极线03对像素电极07的电场影响,其屏蔽效果可以由以下的经验设计公式表示:
Figure 219593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159867DEST_PATH_IMAGE015
Figure 620935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489928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872499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其中,Rcharge小于等于0.03。
其中,tOC为第一平坦化层08的厚度,tcom为公共电极06的厚度,tLC为液晶层的厚度,εLC为液晶层介电常数,εOC为平坦化层介电常数,CLC为液晶电容,COC为第一平坦化层的电容,Cpara为寄生电容,Qpara为寄生电容参数,QLC为液晶电容的电荷量。
等效电路图如图8所示,通过设计实验发现:Rcharge小于等于0.03时,未观察到触控电极线对于显示效果的明显影响,也就是上述设计尺寸使得像素电极和触控电极线的电荷量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电荷量的分配比小于等于0.03,公共电极比较有效地屏蔽了触控电极线对于像素电极的电场影响。更进一步的设计实验和分析发现:电荷量的分配比优选地小于等于0.02,这时显示效果最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限定的像素电极和触控电极线的电荷量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电荷量的分配比小于等于0.03,是基于经验设计公式计算出来的。像素电极和触控电极线的电荷量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电荷量的分配比的实际值是无法测量的,上述计算电荷量的分配比是与各膜层厚度、布置位置,以及各个电极和各个电极线的宽度、位置、间距相关。
一些实施例中,Rcharge小于等于0.022,或者,Rcharge小于等于0.016。比值Rcharge越小,说明公共电极屏蔽触控电极的效果越好。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屏具有不同的像素设计及其关键特征尺寸,例如触控电极线宽度、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宽度、以及触控电极线和公共电极之间的间距,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Rcharge值。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朝向所述对置基板一侧的遮光条15,所述遮光条15位于所述信号线(即数据线,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公共电极线05平行)的两侧,所述触控电极线03和所述遮光条15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d4大于所述遮光条线宽W3的两倍,小于等于d1+w1+d3的三分之一;所述遮光条15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重叠部分的线宽大于或等于零,小于所述遮光条线宽W3的一半。
这样在保证电场屏蔽效果的同时,可以增强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其中,遮光条的参数的取值可以如表5所示,当然,本发明的遮光条的参数的取值并不局限于表5所示,还可以采用其他取值。
表5
Figure 288568DEST_PATH_IMAGE018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或
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或
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或
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中心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中心部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与其它公共电极部无连接。
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最外侧的公共电极梳齿在像素区上下两端分别与像素之间的第一公共电极线05直接连接;或者,如图10所示,最外侧的公共电极梳齿只在像素区下端与像素之间的第一公共电极线05直接连接,这样可以平衡电场屏蔽效果和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最外侧的公共电极梳齿只在像素区中间与像素之间的第一公共电极线05直接连接,这样可以平衡电场屏蔽效果和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另外,本实施例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端部可以具有翘曲部,这样可以降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端部的电场扭曲和显示不良,其中,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端部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一定角度,该角度大于0°小于18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导电膜层和所述第五导电膜层为同一膜层,所述第五导电膜层还包括第三公共电极部,如图12所示,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正投影之间,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通过第四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另一端被所述像素电极和像素电极连接部包围,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第二连接部不连接,且所述另一端具有翘曲部。
所述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至45°,这样可以降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端部的电场扭曲和显示不良,还能够避免翘曲部对线路布局的影响过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导电膜层还包括第四公共电极部,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位于所述像素电极远离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一侧,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通过第五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另一端具有翘曲部。
所述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至45°,这样可以降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端部的电场扭曲和显示不良,还能够避免翘曲部对线路布局的影响过大。
如图13所示,第二公共电极部、第三公共电极部和第四公共电极部的端部均具有翘曲部,且翘曲部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样可以在降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端部的电场扭曲和显示不良的同时,进一步(局部)增强公共电极的屏蔽作用。
具体地,如图4、图10、图11、图12所示,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可以没有翘曲部。如图13、图14所示,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可以有翘曲部。
具体地,如图4、图10、图11所示,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端部可以没有翘曲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图13、图14所示,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端部可以有翘曲部。
具体地,如图4、图10、图11、图12所示,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最外侧的公共电极梳齿)的端部可以没有翘曲部。如图13、图14所示,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端部可以有翘曲部。
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地,如图4、图10、图11所示,像素电极07的端部可以没有翘曲部。如图12、图13、图14所示,像素电极07的端部可以有翘曲部,其中,像素电极07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可以均相同。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呈梳齿状,所述像素电极梳齿的端部具有翘曲部,所述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梳齿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45°。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3所示,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中心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中心部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具有翘曲部。
所述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至45°,这样可以降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端部的电场扭曲和显示不良,还能够避免翘曲部对线路布局的影响过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端部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端部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相反,比如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H,则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端部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90°+H;或者,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端部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H,则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90°+H。这样可以在降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端部的电场扭曲和显示不良的同时,进一步(局部)增强公共电极的屏蔽作用。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图16、图19、图20、图22-图25、图27、图28、图30和图31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具体可以为层间绝缘层13);
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第二绝缘层(具体可以为栅绝缘层14);
由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的第二公共电极线;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的第一连接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一过孔181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电连接,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另一条的第一连接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第二过孔182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电连接。
第一过孔181和第二过孔182可以统称为连接过孔18。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孔的孔径。
具体地,所述第一过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6至21um,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25至30um;所述第二过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2至17um,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7至23um。
一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过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8.7um,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28.1um;所述第二过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4um,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9.6u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的坡度角大于所述第二过孔的坡度角。
具体地,所述第一过孔的坡度角为60至70°,所述第二过孔的坡度角为38至48°。
一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过孔的坡度角为65.13°,所述第二过孔的坡度角为43.36°。
本实施例中,层间绝缘层13相当于钝化层+彩膜层。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图17所示,显示面板包括:
由所述第一金属层(即栅金属层)形成的第二公共电极线16;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03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16连接;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05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化层08的过孔与所述触控电极线03连接。
通过由第一金属层形成的第二公共电极线16与触控电极线03连接,可以增加电连接的可靠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图20所示,显示面板包括:
由所述第一金属层(即栅金属层)形成的第二公共电极线16;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03的一条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16连接;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另一条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化层08的过孔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05连接;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05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08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16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触控电极线分别与第一公共电极线05和第二公共电极线16连接,第一公共电极线05与第二公共电极线16直接连接,可以增加电连接的可靠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图2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
由所述第一金属层(即栅金属层)形成的第二公共电极线16;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03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16连接;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05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平坦化层08的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触控电极线与第二公共电极线16连接,第一公共电极线05与第二公共电极线16直接连接,可以增加电连接的可靠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图26所示,显示面板包括:
由所述第一金属层(即栅金属层)形成的第二公共电极线16;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03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16连接;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化层08的过孔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05连接;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05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平坦化层08的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16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触控电极线分别与第一公共电极线05和第二公共电极线16连接,第一公共电极线05与第二公共电极线16直接连接,可以增加电连接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公共电极线05与公共电极06为一体结构,相当于公共电极06的第一公共电极部。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公共电极线16复用为存储电极线,如图29-图31所示,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具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边和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一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形成一条第一方向的直线段;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二边和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二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不在第一方向的一条直线上,通过与第一方向成倾斜角的第三边连接;所述扫描线(即栅线17)具有第二主体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边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第一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形成一条第一方向的直线段;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边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第二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不在第一方向的一条直线上,通过与第一方向成倾斜角的第四边连接;
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相邻的两条信号线之间;
所述第一主体部在靠近信号线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突出部在靠近信号线的一侧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大小和形状相同;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另一条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的第一突出部电连接,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另一条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的第一主体部或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电连接;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通过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的第一突出部电连接。
其中,S为TFT的源极,D为TFT的漏极,20为漏极连接部分。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增加电连接的可靠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和图28所示,第一过孔181还可以贯穿第一平坦化层08,即第一过孔181贯穿栅绝缘层14、层间绝缘层13和第一平坦化层08,第二过孔182仅贯穿第一平坦化层08。其中,第一过孔181的孔径大于第二过孔182的孔径;第一过孔181的坡度角191大于第二过孔182的坡度角192。
一些实施例中,过孔的参数的取值可以如表6所示,当然过孔的参数的取值并不局限于表6所示,还可以采用其他取值。
表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朝向所述对置基板一侧的彩膜层,每个像素两侧的第一公共电极部通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五连接部连接,所述彩膜层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边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五连接部的正投影以内。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该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网络模块、音频输出单元、输入单元、传感器、显示单元、用户输入单元、接口单元、存储器、处理器、以及电源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显示装置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显示装置的限定,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可穿戴电子设备、导航显示设备等。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和背板。
需要说明,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产品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产品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 “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和对置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衬底基板朝向所述对置基板的一侧设置有:
薄膜晶体管;
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
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信号线;
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触控电极线,大致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触控电极线包括第一主线段和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第二方向上相邻像素的第一主线段;
第四导电膜层,所述第四导电膜层包括像素电极;
第五导电膜层,所述第五导电膜层包括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包括与信号线平行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信号线的正投影的第一公共电极部,和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之间的第二公共电极部;所述触控电极线的第一主线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之间;
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和所述第五导电膜层之间的第一平坦化层,还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和所述第四导电膜层之间;
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厚度为tOC,所述触控电极线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1,所述触控电极线的线宽为w1,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的线宽均为w2,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2
其中,所述tOC、d1、d2、w1、w2取值满足B与A的分配比小于等于0.03,A为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荷量,B为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触控电极线的第一主线段之间的电荷量;
其中,tOC为第一平坦化层的厚度,tcom为公共电极的厚度,tLC为液晶层的厚度,εLC为液晶层介电常数,εOC为平坦化层介电常数,CLC为液晶电容,COC为第一平坦化层的电容,Cpara为寄生电容,Qpara为寄生电容参数,QLC为液晶电容参数,所述触控电极线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1,所述触控电极线的线宽为w1,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2
Figure FDA0003221841110000021
Figure FDA0003221841110000022
Figure FDA0003221841110000023
Figure FDA0003221841110000024
Figure FDA0003221841110000025
Figure FDA0003221841110000026
其中,Rcharge小于等于0.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B与A的分配比小于等于0.0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B与A的分配比小于等于0.0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Rcharge小于等于0.0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Rcharge小于等于0.0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线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3,1<d1/w1<2;1.3<(d1+d3)/2*w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1.5<d1/w1<1.8;1.5<(d1+d3)/2*w1<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或
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或
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或
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中心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中心部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无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没有翘曲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电膜层和所述第五导电膜层为同一膜层,所述第五导电膜层还包括第三公共电极部,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正投影之间,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通过第四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另一端被所述像素电极和像素电极连接部包围,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第二连接部不连接,且所述另一端具有翘曲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45°。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呈梳齿状,所述像素电极梳齿的端部具有翘曲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梳齿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45°。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导电膜层还包括第四公共电极部,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位于所述像素电极远离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一侧,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部的一端通过第五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另一端具有翘曲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45°。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中心部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中心部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具有翘曲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45°。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部的端部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公共电极部的端部的翘曲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或相反。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朝向所述对置基板一侧的遮光条,所述遮光条位于所述信号线的两侧,所述遮光条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叠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线和所述遮光条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等于所述遮光条线宽的两倍,小于等于d1+w1+d3的三分之一。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条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重叠部分的线宽大于或等于零,小于等于所述遮光条线宽的一半。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第一绝缘层;
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第二绝缘层;
由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的第二公共电极线;
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的第一连接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的第一连接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电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孔的孔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6至21um,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25至30um;所述第二过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2至17um,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7至23um。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8.7um,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28.1um;所述第二过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4um,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孔径为19.6um。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的坡度角大于所述第二过孔的坡度角。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的坡度角为60至70°,所述第二过孔的坡度角为38至48°。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的坡度角为65.13°,所述第二过孔的坡度角为43.36°。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所述公共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所述触控电极线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另一条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所述公共电极连接;
所述公共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所述公共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所述公共电极连接;
所述公共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29-3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复用为存储电极线。
34.根据权利要求29-3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具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边和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一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形成一条第一方向的直线段;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二边和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二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不在第一方向的一条直线上,通过与第一方向成倾斜角的第三边连接;所述扫描线具有第二主体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边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第一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形成一条第一方向的直线段;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边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第二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不在第一方向的一条直线上,通过与第一方向成倾斜角的第四边连接;
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相邻的两条信号线之间;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的第一突出部电连接,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另一条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的第一主体部或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电连接;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通过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部的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的第一突出部电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部在靠近信号线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突出部在靠近信号线的一侧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大小和形状相同;
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一条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两条触控电极线的另一条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朝向所述对置基板一侧的彩膜层。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每个像素两侧的第一公共电极部通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五连接部连接,所述彩膜层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边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五连接部的正投影以内。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块,所述触控电极线按列排布,不同列的触控电极线连接不同的触控电极块;或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块,所述触控电极线按行排布,不同行的触控电极线连接不同的触控电极块。
3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777917.2A 2021-07-09 2021-07-0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238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7917.2A CN113238404B (zh) 2021-07-09 2021-07-0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7917.2A CN113238404B (zh) 2021-07-09 2021-07-0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8404A CN113238404A (zh) 2021-08-10
CN113238404B true CN113238404B (zh) 2021-10-01

Family

ID=77135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7917.2A Active CN113238404B (zh) 2021-07-09 2021-07-0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840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767A (zh) * 2015-05-08 2015-09-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7337026U (zh) * 2017-11-06 2018-05-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1309177A (zh) * 2020-01-20 2020-06-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98698A (zh) * 2020-10-28 2021-01-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31363B2 (en) * 2015-06-05 2018-07-24 Innolux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767A (zh) * 2015-05-08 2015-09-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7337026U (zh) * 2017-11-06 2018-05-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1309177A (zh) * 2020-01-20 2020-06-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98698A (zh) * 2020-10-28 2021-01-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8404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499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335744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2437633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및 디스플레이 단말기
WO2020238343A1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63650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632443B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US11935901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279537B (zh) 液晶显示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147475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534847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1965908A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4423110A (zh) 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
WO2019210629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12913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560288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2202793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767822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15036701A (ja) 横電界方式液晶表示装置
CN11323840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90491B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JP2008083315A (ja)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22010245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ing device
CN112639598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4938678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JP5034434B2 (ja) 電気光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