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6920B - 信息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6920B
CN113206920B CN202110048357.7A CN202110048357A CN113206920B CN 113206920 B CN113206920 B CN 113206920B CN 202110048357 A CN202110048357 A CN 202110048357A CN 113206920 B CN113206920 B CN 113206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user
information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83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06920A (zh
Inventor
柴尾真由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206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6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06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6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037Automation of particular transmitter jobs, e.g. multi-address calling, auto-dialing
    • H04N1/32096Checking the destination, e.g. correspondence of manual input with stored dest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037Automation of particular transmitter jobs, e.g. multi-address calling, auto-dialing
    • H04N1/32048Auto-dialling or Auto-c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33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3369Storage of mode or retrieval of prestored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95System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picture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2Attaching image data to computer messages, e.g. to e-m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22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image data generation or reproduction, e.g. scan-to-email or network printing
    • H04N1/00228Image push arrangements, e.g. from an image reading device to a specific network dest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6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g. an inductive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0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user, sender, addressee, machine or electronic recording medium
    • H04N2201/3207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user, sender, addressee, machine or electronic recording medium of an address
    • H04N2201/3208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user, sender, addressee, machine or electronic recording medium of an address of an e-mail or network addr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25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 H04N2201/3226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of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or the like, e.g. ID code, index, title, part of an image, reduced-size image
    • H04N2201/3228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of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or the like, e.g. ID code, index, title, part of an image, reduced-size image furthe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metadata) being compris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H04N2201/3229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of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or the like, e.g. ID code, index, title, part of an image, reduced-size image furthe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metadata) being compris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furthe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metadata) being comprised in the file name (including path, e.g. directory or folder names at one or more higher hierarchical lev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在用户指示图像形成装置执行从移动终端向用户发送扫描图像数据的处理的情况下,用户需要在移动终端上输入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这包含了不便利的操作。用户从移动终端指示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数据到预先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用户电子邮件地址。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发送单元的数据处理设备、该数据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被称为智能手机的高性能移动终端已经广为普及。移动终端可以将用于扫描、打印等的指令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并操作该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可以从移动终端指示将图像形成装置扫描的图像数据发送到设置的目的地的操作。移动终端通过添加电子邮件地址作为用户在移动终端上设置的图像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以及对该作业的各种扫描设置信息来配置作业。然后,移动终端将作业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已接收到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将根据作业中包括的扫描设置而扫描的图像数据发送到作为作业中包括的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用移动终端来完成发送扫描图像数据所需的一系列设置操作。在该操作中,根据诸如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近场通信(NFC)和等通信协议来建立移动终端与图像形成装置之间的通信。近年来,当用户在移动终端上进行设置之后,用户还可以通过仅仅使移动终端靠近(接触)图像形成装置,根据经由NFC等的设置来操作图像形成装置。
同时,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上执行扫描设置和发送目的地设置之后,图像形成装置还可以发送扫描的图像数据。作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上设置发送目的地时容易选择正在执行操作的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方法,日本专利特开2019-68336号公报提出了以下方法。即,将能够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和该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预先彼此关联地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当用户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时,图像形成装置显示“发送给我自己”按钮以将登录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设置为发送扫描的图像数据等的目的地。日本专利特开2019-68336号公报还讨论了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当用户选择“发送给我自己”按钮时,图像形成装置调用与用户相关联地注册的用户电子邮件地址,并将该电子邮件地址设置为目的地。
在用户从移动终端指示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向用户发送扫描图像的处理的情况下,用户需要使用移动终端输入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这需要用户执行不便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针对的是在用户从移动终端指示图像形成装置向用户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增加用户可操作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能够与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图像形成装置发送包括操作信息处理设备的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指示图像形成装置将图像数据发送到与该用户信息相对应地预先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用户的目的地的信息的第一信息。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配置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配置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软件配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软件配置的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发送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菜单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发送至自己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发送至自己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颜色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1是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中用于执行发送至自己的操作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执行发送至自己的操作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重置电子邮件地址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中用于重置电子邮件地址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注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元件仅是示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系统的配置的框图。数据处理系统100包括经由诸如LAN等网络103彼此连接的数据处理设备101、无线局域网(LAN)终端102、图像形成装置104和云服务器105。
数据处理设备101例如是诸如智能手机的移动终端,并且可以是其中用于紧凑型终端的操作系统和用于控制音频电话呼叫、位置检测和数据通信的程序进行操作的信息处理设备。可选择地,数据处理设备101可以是不具有诸如音频电话呼叫控制和位置检测控制等功能的个人计算机。数据处理设备101通过无线LAN终端102与网络103连接。
无线LAN终端102是具有典型的网络路由器功能的无线LAN主控单元,在例如家庭和办公室中提供无线LAN。
图像形成装置104是具有诸如打印机功能、复印功能、扫描功能和传真功能等各种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图像形成装置104可以被配置为包含无线接入点,并且能够直接与数据处理设备101进行通信。用户可以从与图像形成装置104进行通信的数据处理设备101来指示图像形成装置104执行作业,以使图像形成装置104执行图像形成装置104的功能。
云服务器105经由网络103与数据处理设备101或图像形成装置104交换数据。例如,云服务器105管理数据处理设备101和图像形成装置104中使用的数据,并执行例如扩展各种功能的处理。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4和云服务器105具有与网络103的有线连接,但是可以与数据处理设备101类似地使用无线LAN终端102来使用无线连接。
数据处理设备101和图像形成装置104还能够利用近场通信(NFC)、低功耗/>等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图像形成装置104发送连接信息(例如,互联网协议(IP)地址、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和子系统标识(SSID))以允许数据处理设备101经由NFC通信单元或/>通信单元与图像形成装置104进行无线LAN连接,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然后,数据处理设备101利用获取的连接信息开始与图像形成装置104的无线LAN通信。
图2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101的硬件配置的图。数据处理设备101包括控制器单元201。控制器单元201控制各种通信单元(即,NFC通信单元210、通信单元211和无线LAN通信单元212),以及各种用户界面(UI)单元(即,麦克风/扬声器213、显示器214和触摸面板215)。
控制器单元20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202、只读存储器(ROM)203、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4、网络接口(I/F)205、音频控制单元206、显示控制单元207、输入控制单元208和存储设备209,它们通过系统总线216相互连接。
CPU 202控制数据处理设备101的整个系统。数据处理设备101的操作系统以及用于控制电话通话、数据通信等的程序存储在ROM 203中,并且CPU 202执行各种程序。RAM204用作CPU 202的主存储器和工作区域等的临时存储区域。
存储设备209是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并且即使在重启数据处理设备101之后,仍记录保持在存储设备209中的各种操作模式的设置、操作日志等。
网络I/F 205与NFC通信单元210、通信单元211和无线LAN通信单元212连接,并经由各种无线通信与图像形成装置104或云服务器105交换数据。
音频控制单元206经由麦克风/扬声器213执行音频数据的输入/输出控制。显示控制单元207执行在显示器214上显示的画面的输出控制。输入控制单元208对用户经由按钮或触摸面板215指示的信息进行输入控制。数据处理设备101中执行的各种应用使用音频控制单元206、显示控制单元207、输入控制单元208等。
图3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4的硬件配置的图。图像形成装置104包括控制各种通信单元(即,NFC通信单元310、通信单元311和无线LAN通信单元312)、操作单元307、扫描仪313以及打印机314的控制器单元301。在用户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4的复印功能的情况下,控制器单元301控制扫描仪313获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并控制打印机314在纸上输出图像。在用户使用扫描和发送功能的情况下,控制器单元301控制扫描仪313获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转换为编码数据。然后,控制器单元301经由网络I/F 308将编码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设备101、云服务器105等。在用户使用打印功能的情况下,控制器单元301经由网络I/F 308接收来自数据处理设备101或云服务器105的图像数据(编码数据)。然后,控制器单元301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打印机314。打印机314基于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打印在纸上作为输出。图像形成装置104还具有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接收数据并打印数据的传真接收功能,以及将扫描数据发送到ISDN等的传真发送功能。将根据用户设置用以执行上述各功能的设定等进行处理的工作称为作业,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04根据该作业执行预定处理。
控制器单元301包括CPU 302、RAM 303、ROM 304、硬盘驱动器(HDD)305、操作单元I/F 306、网络I/F 308和设备I/F 309,它们通过系统总线315相互连接。
CPU 302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4的整个系统。RAM 303是供CPU 302操作的系统工作存储器,并且图像数据等被临时存储在RAM 303中。由扫描仪313读取的图像数据、经由网络103从数据处理设备101接收的打印图像数据等被存储在RAM 303中。系统的启动程序、应用等被存储在ROM 304中。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图像数据、设置数据等被存储在HDD305中。
操作单元I/F 306将要在操作单元307上显示的信息输出到操作单元307。操作单元I/F 306还接受用户从操作单元307输入的信息。网络I/F 308与NFC通信单元310、通信单元311和无线LAN通信单元312连接,并经由各种无线通信与数据处理设备101和云服务器105交换数据。无线LAN通信单元312经由网络103与数据处理设备101执行无线LAN通信。NFC通信单元310和/>通信单元311与数据处理设备101执行短距离无线通信。图像形成装置104从数据处理设备101接收作业设置信息、图像数据、作业执行命令等,并执行作业。设备I/F 309使用于读取图像数据并执行打印的扫描仪313和打印机314与控制器单元301连接,并输入/输出图像数据。
图4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101的软件配置的图。图4是由CPU202读取存储在ROM 203或存储设备209中的控制程序而实现的软件的功能框图。
应用401是安装在数据处理设备101中的应用。用户对应用401进行设置以创建作业,并且该作业可以被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4。尽管除应用401之外的各种应用安装在数据处理设备101中,这里省略其描述。下面将描述应用401的配置。
UI控制单元402接受用户输入到触摸面板215的作业设置信息等,并经由输入控制单元208将接受的内容发送给作业设置管理单元406。UI控制单元402还接收来自作业设置管理单元406或作业控制单元407的响应,并经由显示控制单元207,根据接收到的内容将画面输出到显示器214上。UI控制单元402还接受用户输入到触摸面板215的用户信息,以及用于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04的认证信息(例如密码),并且经由输入控制单元208将接受的信息发送到认证设置管理单元403。
认证设置管理单元403在其中注册从UI控制单元402接收到的认证信息。然后,认证设置管理单元403基于认证信息执行用于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04的处理。具体地,认证设置管理单元403将认证信息移交给网络控制单元405。经由网络103将认证信息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104。图像形成装置104使用接收到的认证信息来执行登录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数据处理设备101。
设备连接单元404使用NFC或在数据处理设备101和图像形成装置104之间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或经由网络103在其间建立无线LAN通信。例如,在NFC的情况下,通过用户使数据处理设备101的NFC通信单元210靠近图像形成装置104的NFC通信单元310来开始短距离无线通信。在/>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4的通信单元311发送/>信标,并且数据处理设备101的通信单元211接收所发送的信标。在设备连接单元404通过用户使数据处理设备101靠近图像形成装置104而确定数据处理设备101接收的信标的无线电场强度达到预定强度或更高的情况下,开始短距离无线通信。以这种方式,通过用户使数据处理设备101的NFC通信单元210靠近图像形成装置104的NFC通信单元310,或使数据处理设备101的通信单元211靠近图像形成装置104的/>通信单元311,设备连接单元404与图像形成装置104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连接单元404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从图像形成装置104获取包括用于无线LAN通信的连接信息的设备信息。设备连接单元404使用获取的连接信息,经由网络103开始与图像形成装置104进行无线LAN通信。
网络控制单元405经由网络103将作业设置信息、作业执行命令、图像数据、用户认证信息等发送至图像形成装置104。在配置作业以将扫描的图像数据发送至设置的目的地的情况下,作业设置信息是关于数据所发送至的目的地、扫描设置等的设置信息。网络控制单元405还经由网络103接收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104中的作业设置信息等。
作业设置管理单元406将用户输入并由UI控制单元402接受的作业设置信息和网络控制单元405从图像形成装置104或云服务器105接收的作业设置信息存储在RAM 204或存储设备209中。在该操作中,作业设置管理单元406可以将这些作业设置信息注册为“收藏夹”(favorites),作为用户经常使用的设置。另外,作业设置管理单元406可以在安装应用401时将预定的设置信息注册为“预设”。
作业控制单元407从作业设置管理单元406中注册的“收藏夹”或“预设”中所包括的作业设置信息或通过用户操作设置的作业设置信息来生成作业,并经由网络103将作业执行指令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104。此外,作业控制单元407还经由网络103从图像形成装置104获取作业执行状况和扫描仪313或打印机314的设备操作状态,并将作业执行状况和设备操作状态发送给UI控制单元402。
图5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4的软件配置的图。图5是由CPU302读取存储在ROM 304或HDD 305中的控制程序而实现的软件的功能框图。
应用管理单元501管理在图像形成装置104上运行的应用。UI控制单元502接受用户经由操作单元307输入的作业设置信息等,并将作业设置信息移交给作业设置管理单元506。另外,UI控制单元502接收来自作业设置管理单元506或作业控制单元507的响应,并且根据该响应将画面输出到操作单元307。
认证单元503基于从数据处理设备101接收到的认证信息来执行登录处理,并返回结果。图像形成装置104保存各种信息,例如与登录用户相对应的电子邮件地址。
设备连接单元504通过与数据处理设备101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来建立无线LAN通信。网络控制单元505经由网络103从数据处理设备101接收作业设置信息、作业执行指令命令、图像数据、用户认证信息等。网络控制单元505还经由网络103将图像形成装置104中存储的作业设置信息发送到数据处理设备101。
作业设置管理单元506在RAM 303或HDD 305中存储由用户输入并由UI控制单元502接受的作业设置信息,以及包括网络控制单元505从数据处理设备101或云服务器105接收的作业设置信息的作业信息。在该操作中,作业设置管理单元506可以将这些作业设置信息注册为“收藏夹”,作为用户经常使用的设置。另外,作业设置管理单元506可以将预定的设置信息注册为“预设”。作业设置管理单元506还将在图像形成装置104中执行的作业作为“历史”进行管理。
作业控制单元507根据接收到的作业信息控制包括扫描处理单元511、复印处理单元512、打印处理单元513和传真处理单元514的单元,并执行各种作业。在该操作中,作业控制单元507利用用户在操作单元307上设置的作业设置信息和由作业设置管理单元506注册为“收藏夹”或“预设”的作业设置信息来执行各种作业。作业控制单元507还经由网络103接收从数据处理设备101等接收的作业执行请求,并根据接收到的作业设置信息和作业执行指令来执行各种作业。作业控制单元507还经由网络103将作业执行状况和扫描仪313或打印机314的设备操作状态发送到数据处理设备101。
图6示出了将扫描的图像数据发送到设置目的地的设置画面的示例。设置画面显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4上。设置画面是通过用户调用应用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04上执行扫描和发送操作而显示的画面。
画面601是用于设置发送目的地的画面。在画面601上,可以选择发送目的地,并且可以执行扫描设置。发送给我自己按钮602是在与登录用户相对应的电子邮件地址被预先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104中的情况下、通过被按下来添加与登录用户相对应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发送目的地的按钮。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4的管理员可以注册如下列表,该列表将可以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04的每个用户的标识(ID)与每个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相关联,但配置不限于此。例如,每个用户都可以预先注册和更改他/她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保存到我的文件夹”按钮603是在登录用户注册特定保存目的地(我的文件夹)的情况下、将“我的文件夹”添加为发送目的地的按钮。在还没有注册“我的文件夹”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按下“保存到我的文件夹”按钮603来设置和注册用于保存的目的地。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等显示在目的地列表604中。
将参考图7给出对数据处理设备101上的应用401的功能的选择的描述。图7示出了在数据处理设备101上操作的应用401的菜单画面。应用401可以与图像形成装置104进行通信,并基于应用401上设置的内容向图像形成装置104发出执行处理的指令。
在应用401的菜单画面703上,UI控制单元402显示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4的功能的处理的列表。显示的列表包括注册为例如上文所述的“收藏夹”和“预设”的作业。该列表显示例如“发送给我自己”按钮701,以通过电子邮件将扫描的图像发送给(已经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04的)用户,以及“保存到我的文件夹”按钮702,以将扫描的图像保存到用户的注册文件夹。在按下“发送给我自己”按钮701的情况下,画面转变为“发送给我自己”设置画面710,以向用户发送电子邮件。在按下“保存到我的文件夹”按钮702的情况下,画面转变为用以将扫描的图像保存到“我的文件夹”的设置画面(未示出)。在基本作业按钮区域704中布置有多个用于执行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4的基本功能的作业的按钮,例如“复印”按钮和“打印”按钮。在这些按钮中的任一个被按下的情况下,画面将转变为相应的设置画面以执行作业。
在参照图8至图10之前,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概述。在用户按下“发送给我自己”按钮701、在设置画面上进行设置并使数据处理设备101与图像形成装置104接触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将图像形成装置104扫描的图像数据发送给用户。在常规操作中,用户在数据处理设备101的设置画面上输入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就这一点而言,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在数据处理设备101上指示图像形成装置104使用预先在图像形成装置104中注册的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因此,用户可以指示将图像数据发送给用户,而无需在数据处理设备101上设置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
将参考图8、图9和图10给出对在数据处理设备101上执行以将扫描图像发送给用户的设置的描述。
图8所示的“发送给我自己”设置画面710是执行通过电子邮件将扫描图像发送给用户的设置的画面,并且该画面通过在图7所示的画面上按下“发送给我自己”按钮701而显示。在标题区域711中,显示指示将在画面上执行哪种设置的标题(图8中的“向自己发送电子邮件”),并且还设置有用于取消设置并返回菜单画面的按钮。电子邮件地址设置区域712是用于显示所设置的电子邮件地址的区域。在按下该区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软件键直接输入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在按下地址簿打开按钮713的情况下,数据处理设备101中的地址簿打开。在用户从已打开的地址簿中选择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所选择的电子邮件地址被显示在电子邮件地址设置区域712中。可以设置多个电子邮件地址。在“MFP的发送给我自己设置”设置区域714中,切换按钮715用于切换是否使图像形成装置104执行与多功能外围设备(MFP)(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4的示例)的“发送给我自己”按钮602的功能相对应的功能。即,可以通过切换按钮715来切换是否使用在图像形成装置104中注册的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MFP的发送给我自己设置”设置区域714中的切换按钮715默认为ON。在按下打开按钮718的情况下,画面转变为图9所示的画面,并且可以设置关于电子邮件的主题、正文等的设置。
CC输入区域720和BCC输入区域721均具有与电子邮件地址设置区域712相同的配置,并且可以向其输入发送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通过数据处理设备101的软件键来输入被输入了主题的主题字段722、文件名字段723以及被输入了正文的正文字段724,并且用户可以向其输入任何字符串。
返回图8的描述。包括颜色设置按钮717的用于改变扫描设置的按钮被配置在扫描设置区域716的下方。在按下颜色设置按钮717的情况下,画面转变为图10中示出的颜色设置画面730。在标题区域731中,显示指示该画面是“颜色设置”画面的标题,并且设置用于确认设置并返回到先前画面的后退按钮。设置项目732显示关于颜色设置的项目。在这些项目中的任何一个被按下的情况下,该项目变为如状态733所示的选择状态。
在“发送给我自己”设置画面710上执行了各种设置之后,并且在用户使数据处理设备101与图像形成装置104接触的情况下,数据处理设备101将“发送给我自己”设置画面710上执行的设置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104。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04基于接收到的设置执行发送处理。
通过按下图7所示的“保存到我的文件夹”按钮702而显示的“保存到我的文件夹”设置画面(未示出)具有与图8所示的“发送给我自己”设置画面等同的配置。图8中所示的“MFP的发送给我自己设置”设置区域714被替换为用于确定是否执行与“保存到我的文件夹”按钮603的功能相对应的功能的区域。在设置为ON的情况下,预先注册在图像中形成装置104中的用户文件夹被设置为数据的发送目的地。
将使用图11所示的发送流程图,给出在“发送给我自己”设置画面710上执行各种设置、并且用户使数据处理设备101与图像形成装置104接触的情况下的数据处理设备101的处理过程的描述。通过CPU 202将存储在诸如ROM 203和存储设备209的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应用)加载到RAM 204中并执行程序,来处理流程图中所示的各个步骤。
在步骤S801中,按下图7所示的菜单画面703上的“发送给我自己”按钮701,并且UI控制单元402显示“发送给我自己”设置画面710。在步骤S802中,CPU 202接受关于发送目的地的设置。具体地,CPU 202接受在电子邮件地址设置区域712中执行的电子邮件地址设置,以及通过切换按钮715对是否执行MFP的“发送给我自己”的操作的切换。在步骤S803中,CPU202接受关于诸如扫描设置区域716中执行的扫描设置、主题字段722、文件名字段723和主体字段724等电子邮件信息的输入。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切换按钮715默认为ON,并且默认值也被设置为扫描设置,因此步骤S802和S803不是必需的,并且步骤的顺序不限于该顺序。即,无需接受发送目的地、扫描设置等的处理,处理就可以进行到下一步。
在步骤S804中,在用户使数据处理设备101与图像形成装置104接触之后,设备连接单元404从图像形成装置104的NFC标签获取关于无线LAN通信的连接信息。在步骤S805中,CPU 202使用连接信息确定数据处理设备101是否已经与图像形成装置104建立了通信连接。在数据处理设备101尚未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805中为“否”),UI控制单元402在数据处理设备101上显示指示通信失败的消息,并且处理结束。在数据处理设备101已经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805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06。在步骤S806中,CPU202确定在“MFP的发送给我自己设置”设置区域714中的设置是打开还是关闭。在“MFP的发送给我自己设置”设置区域714中的设置为打开的情况下(步骤S806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07。在步骤S807中,CPU 202将在认证设置管理单元403中注册的认证信息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4,并执行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04的处理。在该操作中,在步骤S805中建立的通信被用于发送。在步骤S808中,CPU 202从图像形成装置104接收登录处理的结果,并确定登录是否成功。在成功登录的情况下(步骤S808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09。在步骤S809中,网络控制单元405将“发送给我自己”设置画面710上设置的作业设置信息(电子邮件地址、MFP中的发送给我自己设置、扫描设置,电子邮件信息等)和包括执行命令的作业信息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104。在该操作中,在步骤S805中建立的通信用于发送。在网络控制单元405接收到登录失败的消息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810。在步骤S810中,UI控制单元402在画面上显示认证错误,并且处理结束。
在“MFP的发送给我自己设置”设置区域714中的设置为关闭的情况下(步骤S806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811。在步骤S811中,CPU 202确定是否在电子邮件地址设置区域712中设置了电子邮件地址。在电子邮件地址设置区域712中设置了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步骤S811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07。在电子邮件地址设置区域712中没有设置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步骤S811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812。在步骤S812中,UI控制单元402在画面上显示“未设置目的地”的错误消息,并且处理结束。在该流程图中,数据处理设备101经由NFC通信从图像形成装置104获取连接信息,并使用该连接信息与图像形成装置104建立无线LAN通信,以与图像形成装置104交换各种数据。然而,配置不限于此,数据处理设备101和图像形成装置104可以经由通信交换各种数据。可选择地,数据处理设备101可以通过读取由图像形成装置104的UI控制单元502显示的快速响应(QR)码来获取连接信息,并使用该连接信息进行无线通信。
随后,将利用图12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由已接收到包括在数据处理设备101上的“发送给我自己”设置画面710上设置的作业设置信息的作业信息(步骤S809中发送的作业信息)的图像形成装置104执行的处理。在该操作中,图像形成装置104已经接收到在步骤S807中从数据处理设备101发送的认证信息,并且处于数据处理设备101的用户已经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04的状态。已经接收到认证信息并执行了登录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104可以在登录之后显示画面。
通过CPU 302将存储在诸如ROM 304和HDD 305等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应用)加载到RAM 303并执行该程序,来处理流程图中示出的每个步骤。在步骤S821中,网络控制单元505从数据处理设备101接收在步骤S809中发送的作业信息。在该处理中,CPU 302可以启动应用以扫描并发送数据,UI控制单元502可以显示画面601。在步骤S822中,CPU 302参照接收到的作业信息中的MFP的“发送给我自己”设置,以确定该设置是打开还是关闭。在设置为打开的情况下(步骤S822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23。在步骤S823中,CPU 302确定图像形成装置104中是否注册了已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04的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例如,用户的个人计算机(PC)中设置的个人电子邮件地址)。在已经注册了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步骤S823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24。在步骤S824中,CPU 302将用户的注册电子邮件地址添加到发送目的地列表中。在尚未注册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步骤S823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825。
在MFP中的“发送给我自己”设置为关闭的情况下(步骤S822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825。在步骤S825中,CPU 302提取接收到的作业信息中包括的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列表(电子邮件地址设置区域712中设置的电子邮件地址等),并将电子邮件地址添加到发送目的地列表中。在步骤S826中,CPU 302确定发送目的地列表中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数量是否为一个或多个。在电子邮件地址的数量是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步骤S826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27。在步骤S827中,CPU 302从作业信息中提取扫描设置,并以该扫描设置执行扫描。在步骤S828中,在完成作业的执行之后,CPU 302创建包括电子邮件信息的发送电子邮件。在该操作中,CPU 302将发送目的地列表中的电子邮件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在步骤S829中,CPU 302将步骤S827中扫描的扫描图像添加到步骤S828中创建的电子邮件中,并发送电子邮件。
在步骤S826中的发送目的地列表中没有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步骤S826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830。在步骤S830中,UI控制单元502显示未设置目的地的错误消息,并且处理结束。在该操作中,错误消息可以显示在数据处理设备101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从数据处理设备(移动终端)指示将扫描图像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中注册的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这消除了用户在数据处理设备101上输入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的需要,因此增加了可用性。
例如,存在用户用于工作的电子邮件地址没有被注册在用户的移动终端的地址簿中的情况。同时,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员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注册了可以使用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每个用户的用户ID和每个用户用于工作的电子邮件地址。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用户可以容易地发出将扫描图像发送到用户用于工作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指令,而无需在移动终端上输入用户用于工作的电子邮件地址。
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设置,然后使数据处理设备与图像形成装置接触以开始通信,但是配置不限于此。本示例性实施例还适用于以下情况:数据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彼此通信,并且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设置,然后向图像形成装置发出指令。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已经给出了在数据处理设备上使用MFP的“发送给我自己”设置的功能的示例的描述,也可以通过类似的配置来实现在数据处理设备上使用MFP的“保存到我的文件夹”设置的情况。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由于诸如数据处理设备101上没有设置电子邮件地址作为目的地、从而在步骤S826中的发送目的地列表中没有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在步骤S830中显示错误消息。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给出以下示例的描述:其中数据处理设备101自动获取数据处理设备101的个人电子邮件地址,并将该个人电子邮件地址设置为“发送给我自己”操作的目的地。由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基本配置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本配置相同,因此将仅描述不同之处。
将使用图13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4的处理过程。由于图13中的流程图的基本配置与图12中的相同,因此仅描述不同之处。在图像形成装置104的CPU 302执行确定发送目的地列表中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数量是否为一个或多个、然后在步骤S826中确定发送目的地列表中没有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901。在步骤S901中,CPU 302通知数据处理设备101未设置目的地。在步骤S902中,CPU 302确定在步骤S901中的通知之后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段。在经过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步骤S902中为“是”),UI控制单元502显示错误消息,或者CPU 302将错误通知给数据处理设备101,并且处理结束。在未经过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步骤S902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903。在步骤S903中,CPU 302确定图像形成装置104是否已经从数据处理设备101接收到响应。在CPU 302未接收到响应的情况下(步骤S903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902。在CPU 302已经接收到响应的情况下(步骤S903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904。在步骤S904中,CPU 302确定接收到的响应中是否包括电子邮件地址。在所接收的响应中包括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步骤S904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905。在步骤S905中,CPU 302将包括在接收到的响应中的电子邮件地址添加到发送目的地列表,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827。在所接收的响应中不包括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步骤S904中为“否”),CPU 302取消处理,且UI控制单元502显示错误消息,并且处理结束。
将使用如图14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由数据处理设备101执行的用以搜索数据处理设备101的用户的个人电子邮件地址并将搜索到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104的处理过程。
在步骤S911中,数据处理设备101的CPU 202接收通知,该通知指示在步骤S901中未从图像形成装置104设置目的地。在步骤S912中,CPU 202搜索设置到数据处理设备101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用户的个人电子邮件地址。这里提到的数据处理设备101的用户的个人电子邮件地址是设置到数据处理设备101的操作系统的个人电子邮件地址,例如运营商电子邮件地址(carrier e-mail address)和Gmail地址。在步骤S913中,CPU 202确定在步骤S912中搜索到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数量是否为一个或多个。在电子邮件地址的数量是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步骤S913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914。在步骤S914中,UI控制单元402显示包括用于使用户对要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4的个人电子邮件地址确认的消息、以及确定和取消按钮的画面(未示出)。在步骤S915中,CPU 202确定所按下的按钮是否是“确定”按钮。在所按下的按钮是“确定”按钮的情况下(步骤S915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916。在步骤S916中,CPU 202将在步骤S912中搜索到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至图像形成装置104,并且处理结束。在所按下的按钮是“取消”按钮的情况下(步骤S915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918。在步骤S918中,CPU 202通知图像形成装置104作业取消,并且处理结束。
在没有搜索到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步骤S913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917。在步骤S917中,UI控制单元402在数据处理设备101上显示没有电子邮件地址的消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918。
在该流程图中,尽管数据处理设备101在步骤S914中显示确认消息,但是数据处理设备101可以将可自动搜索到的数据处理设备101的用户个人电子邮件地址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104,而不显示确认消息。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即使在用户向图像形成装置104发出“发送给我自己”操作的指令而没有在数据处理设备101上设置作为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用户仍可以将数据处理设备101的用户个人电子邮件地址设置为目的地,而无需费力设置电子邮件地址。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设备101被配置为在发送作业时未设置目的地的情况下搜索数据处理设备101的用户个人电子邮件地址,但是该配置不限于此。数据处理设备101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在电子邮件地址设置区域712中默认设置搜索到的数据处理设备101的用户个人电子邮件地址。
本发明包括以下处理。即,用于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经由网络或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被提供给系统或设备,并且该处理由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CPU、微处理单元(MPU)等)读取程序而执行。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及功能。

Claims (17)

1.一种用于能够与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注册关于操作信息处理设备的用户的用户信息;
在选择预定按钮的情况下,向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注册的用户信息和指示图像形成装置将图像数据发送到用户的目的地的第一信息,所述用户的目的地与该用户信息相对应地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其中,已经接收到该用户信息和第一信息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该用户信息执行登录处理,并向所述目的地发送图像数据;以及
在用户的目的地没有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情况下,通知错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短距离无线通信从图像形成装置获取连接信息;以及
使用所获取的连接信息与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无线局域网(LAN)通信,其中,在所述发送中,使用无线LAN通信将第一信息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获取连接信息之后,自动执行处理直到发送第一信息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信息处理设备上设置用于指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受从用户向其发送图像数据的目的地的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在所接受的设置中的目的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受用户对是否在第一信息中包括指示图像形成装置将图像数据发送给预先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用户的目的地的信息的选择;以及
根据接受的选择执行控制,以确定是在第一信息中包括指示图像形成装置将图像数据发送给预先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用户的目的地的信息,还是在第一信息中包括指示图像形成装置将图像数据发送给接受的目的地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户信息用于登录图像形成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与用户信息相对应地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用户的目的地是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的目的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图像数据是利用图像形成装置的扫描仪生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用户的目的地是电子邮件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用户的目的地是文件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自动获取信息处理设备的个人电子邮件地址;以及
在没有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注册与用户信息相对应的目的地的情况下,指示图像形成装置将图像数据发送给所获取的个人电子邮件地址。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已经接收到第一信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启动将图像数据发送给用户的目的地的应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表明用户的目的地没有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通知的情况下,自动获取信息处理设备的个人电子邮件地址;以及指示图像形成装置将图像数据发送给所获取的个人电子邮件地址。
15.一种包括设备的系统,所述设备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注册单元,其被配置为注册关于操作信息处理设备的用户的用户信息;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在选择预定按钮的情况下,向图像形成装置发送包括注册的用户信息和指示图像形成装置发送图像数据的第一信息的信息,
其中,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注册的用户信息和信息处理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注册的用户信息和第一信息后,使用该用户信息执行登录处理并将图像数据发送到与用户信息相对应地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用户的目的地的单元;以及
通知单元,其被配置为在用户的目的地没有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情况下,通知错误。
16.一种能够与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注册单元,其被配置为注册关于操作信息处理设备的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在选择预定按钮的情况下,向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注册的用户信息和指示图像形成装置将图像数据发送到用户的目的地的第一信息,
所述用户的目的地与该用户信息相对应地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其中,已经接收到该用户信息和第一信息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该用户信息执行登录处理,并向所述目的地发送图像数据,以及
在用户的目的地没有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通知错误。
17.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程序以使计算机执行由能够与图像形成装置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执行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注册关于操作信息处理设备的用户的用户信息;
在选择预定按钮的情况下,向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注册的用户信息和指示图像形成装置将图像数据发送到用户的目的地的第一信息,所述用户的目的地与该用户信息相对应地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其中,已经接收到该用户信息和第一信息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该用户信息执行登录处理,并向所述目的地发送图像数据;以及
在用户的目的地没有注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情况下,通知错误。
CN202110048357.7A 2020-01-30 2021-01-14 信息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2069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4214A JP7475874B2 (ja) 2020-01-30 2020-01-30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20-014214 2020-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6920A CN113206920A (zh) 2021-08-03
CN113206920B true CN113206920B (zh) 2024-05-14

Family

ID=77025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8357.7A Active CN113206920B (zh) 2020-01-30 2021-01-14 信息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516368B2 (zh)
JP (1) JP7475874B2 (zh)
KR (1) KR20210097624A (zh)
CN (1) CN11320692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6111A (zh) * 2013-07-24 2015-02-11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0518B2 (ja) * 1995-06-01 2005-10-26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US20030043416A1 (en) * 2001-08-31 2003-03-06 Xerox Corporation Features for scanning hard-copy images to electronic mail
JP4293195B2 (ja) * 2006-03-10 2009-07-0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端末登録方法
JP5754906B2 (ja) * 2010-09-27 2015-07-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99883B2 (ja) * 2011-06-16 2015-10-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接続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携帯型移動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接続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接続制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049275B2 (ja) * 2012-03-07 2016-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84060B2 (ja) * 2012-05-21 2017-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03834B2 (ja) * 2012-07-30 2015-11-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印刷設定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191317B2 (ja) 2013-08-02 2017-09-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送信装置および画像送信方法
KR20150139403A (ko) * 2014-05-30 2015-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와 연결되는 호스트 장치의 인쇄 제어 방법 및 그 호스트 장치
JP6822341B2 (ja) 2016-08-10 2021-01-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共有端末、通信システム、画像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21373B2 (ja) * 2016-10-06 2021-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68336A (ja) 2017-10-03 2019-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6111A (zh) * 2013-07-24 2015-02-11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6920A (zh) 2021-08-03
KR20210097624A (ko) 2021-08-09
US20210243330A1 (en) 2021-08-05
US20230090212A1 (en) 2023-03-23
US11516368B2 (en) 2022-11-29
JP7475874B2 (ja) 2024-04-30
JP2021121080A (ja) 2021-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38228B1 (ko) 정보 처리장치, 정보 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및 프로그램
US1178968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CN113206920B (zh) 信息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US11778120B2 (en) Method,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7108338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モバイル端末、モバイル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5005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EP4161044A1 (e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omputer progra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21189486A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2023010906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JP713517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184373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hat converts a telephone function code included in destination information to a fax transmission function code, and storage medium
JP7439035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23157059A (ja) 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データ処理方法、複合機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82794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5914480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数据处理系统
JP2022098641A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23021790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5883742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