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9861B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9861B
CN113199861B CN202110108573.6A CN202110108573A CN113199861B CN 113199861 B CN113199861 B CN 113199861B CN 202110108573 A CN202110108573 A CN 202110108573A CN 113199861 B CN113199861 B CN 1131998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medium
printing
downstream
up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85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99861A (zh
Inventor
早川直人
山谷啓介
沢田圭志
谷冈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199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9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99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9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04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 B26D1/06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 B26D1/065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for thin material, e.g. for sheets, strip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12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 B26D1/14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circular cutting member, e.g. disc cutter
    • B26D1/157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circular cutting member, e.g. disc cutter rotating about a movable axis
    • B26D1/1575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circular cutting member, e.g. disc cutter rotating about a movable axis for thin material, e.g. for sheets, strip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12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 B26D1/14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circular cutting member, e.g. disc cutter
    • B26D1/2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circular cutting member, e.g. disc cutter coacting with a fixed member
    • B26D1/205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circular cutting member, e.g. disc cutter coacting with a fixed member for thin material, e.g. for sheets, strip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41J11/703Cutting of t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Ink Jet (AREA)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 Nonmetal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通过从介质上切断下游空白而在切断位置的下游产生的下游端侧的切断屑、和通过从介质上切断上游空白而在切断位置的上游产生的上游端侧的切断屑经由切断位置的下游和上游的各间隙而收纳至收纳部的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其在介质上进行印刷;切断部,其在介质被输送的输送路径上的与印刷部相比靠下游处将介质切断;收纳部,其被配置在切断部的下方并收纳在切断部的介质的切断中产生的切断屑,切断部能够切断介质的下游空白和印刷区域的边界,并且能够切断介质的上游空白和印刷区域的边界,在输送路径上的由切断部实施切断的介质的切断位置的上游和下游处,存在有与收纳部连通的间隙。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作为印刷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打印机中,具备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部、和在输送介质的输送路径上的与印刷部相比靠下游处对介质进行切断的切断部。并且,将由于切断部切断了介质而产生的切断屑即剪切屑收集到配置于切断部的下方的收集箱内。
在上述现有的打印机中,切断部从介质上切掉的剪切屑,经由在输送路径上以由切断部实施切断的介质的切断位置为边界而被设置于该切断位置的上游处的间隙,从而下落至下方的收集箱内。在这种情况下,在介质中的上游端侧的上游空白作为剪切屑而从介质上被切掉时,是能够经由切断位置的上游的间隙而收集到下方的收集箱内的。但是,在该介质中的下游端侧的下游空白作为剪切屑而从介质上被切掉时,由于该剪切屑产生在与切断位置相比靠下游处,因此经由被设置于切断位置的上游的间隙而将其收集到下方的收集箱内是比较困难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775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课题的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其在介质上进行印刷;切断部,其在所述介质被输送的输送路径上的与所述印刷部相比靠下游处将所述介质切断;收纳部,其被配置于所述切断部的下方,并对通过由所述切断部实施的所述介质的切断而产生的切断屑进行收纳,所述切断部能够将所述介质的下游端和由所述印刷部实施印刷的印刷区域之间的区域即下游空白与所述印刷区域的边界切断,并且能够将所述介质的上游端和所述印刷区域之间的区域即上游空白与所述印刷区域的边界切断,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由所述切断部实施切断的所述介质的切断位置的上游和下游处,存在有与所述收纳部连通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执行介质的馈送工序和第一印刷工序过程中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经过了第一印刷工序的介质的俯视图。
图4为经过了第一印刷工序的介质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执行切断屑的切除工序过程中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表示执行介质的切断工序过程中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执行介质的重叠工序的前半部分过程中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8为表示执行介质的重叠工序的后半部分过程中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9为表示刚刚开始进行介质的反送工序之后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10为表示执行介质的反送工序过程中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11为表示即将结束介质的反送工序之前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12为表示执行介质的反转工序过程中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13为表示执行介质的第二印刷工序过程中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14为经过了第二印刷工序的介质的俯视图。
图15为经过了第二印刷工序的介质的剖视图。
图16为表示执行下游端侧的切断屑的切除工序过程中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17为表示执行上游端侧的切断屑的切除工序过程中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18为表示变形例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19为经过了第二印刷工序的变形例的介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印刷装置为,例如向纸张等介质喷出油墨从而进行印刷的喷墨式的打印机。
在附图中,设为印刷装置11被放置在水平面上,并以Z轴来表示重力的方向,以X轴和Y轴来表示沿着水平面的方向。X轴、Y轴以及Z轴互相正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X,将与Y轴平行的方向称为也成为印刷装置11的纵深方向的前后方向Y,将与Z轴平行的方向称为铅直方向Z。
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1具备筐体12。筐体12具有在前后方向Y的前表面上开口的开口部13、和排出被印刷了的介质S的排出口14。排出口14被形成在筐体12的前表面中的开口部13的上侧。
印刷装置11具备放卷部16,所述放卷部16从将长条的介质S卷绕成圆筒状的卷筒体R上放卷介质S。放卷部16以能够通过开口部13而从筐体12中拉出的状态被收纳在筐体12内。放卷部16具备在其被收纳于筐体12中的情况下构成印刷装置11的外部装饰的一部分的前板部17、和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对卷筒体R进行支承的一对支承壁18。
印刷装置11具备收纳部20,所述收纳部20能够对从长条的介质S上像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地作为切断屑47而被切掉的部分进行收纳。收纳部20为铅直方向Z的上侧开口的有底的箱体,且内部的空间构成能够对切断屑47进行收纳的收纳室21。本实施方式的收纳部20以相对于筐体12而能够装拆的方式被安装,并且在通过被安装于筐体12中而成为封堵了开口部13的状态时,其前表面20a与放卷部16的前板部17成为一个平面从而构成印刷装置11的外部装饰的一部分。在收纳部20从筐体12上被拆下时,成为放卷部16能够从筐体中12被拉出的状态。
如图2所示那样,印刷装置11具备输送介质S的、由双点划线表示的输送路径22。印刷装置11具备:输送部23,其沿着输送路径22而对介质S进行输送;印刷部24,其在介质S上进行印刷;切断部25,其将介质S切断。
印刷部24具备喷出头27,所述喷出头27具有能够喷出油墨的喷嘴26。喷出头27既可以为能够向介质S的宽度方向X的大致整个区域同时喷出油墨的行式头型,也可以为在向与宽度方向X平行的方向往复移动的同时喷出油墨的串行头型。
印刷装置11具备支承部29,所述支承部29从铅直方向Z的下方对长条的介质S中的被印刷部24印刷的部分进行支承。本实施方式的支承部29具有承接从印刷部24喷出的油墨的油墨承接件30、和对介质S进行支承的支承面31。油墨承接件30也可以由吸收油墨的吸收体构成。油墨承接件30在例如印刷部24实施无边缘印刷时,对偏离介质S而喷出的油墨进行收纳。支承面31与油墨承接件30相比而位于铅直方向Z的上方。换而言之,支承面31位于喷出头27与油墨承接件3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输送路径22上支承面31与喷出头27之间的位置称为印刷位置A1。印刷部24对在输送路径22上被输送的介质S中的位于印刷位置A1的部分实施印刷。
输送路径22为介质S能够移动的空间,且由多个部件构成。输送路径22从位于最上游处的放卷部16起延续至位于最下游处的排出口14为止。印刷部24、支承部29以及切断部25构成输送路径22的一部分。
如图2所示那样,切断部25位于输送路径22中的与印刷部24相比靠下游处且与排出口14相比靠上游处,并且在切断位置A2处将介质S切断。即,切断位置A2在输送路径22上,位于与印刷部24相比靠下游处且与排出口14相比靠上游处。在从处于被安装在筐体12上的状态下的收纳部20进行观察时,切断位置A2为,成为收纳室21的上方的位置。在刀尖位于切断位置A2的切断部25的下方处,配置有对因由切断部25实施的介质S的切断而产生的切断屑47进行收纳的收纳部20。
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25具备:固定刀刃34,其刀刃线在与输送路径22交叉的宽度方向X上延伸;引导部件35,其以沿着固定刀刃34的刀刃线而延伸的方式被设置;移动刀刃33,其以能够沿着固定刀刃34的刀刃线而移动的方式被安装在引导部件35上。固定刀刃34被固定在位于输送路径22的下方的主体框架32上,引导部件35被固定在位于输送路径22的上方的未图示的主体框架上。切断部25通过在输送路径22上的固定刀刃34的刀尖的位置即切断位置A2处使移动刀刃33在沿着固定刀刃34的刀刃线的第一方向和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从而以跨及宽度方向X的方式切断介质S。
如图3以及图4所示那样,被切断部25切断前的长条的介质S为,与固定刀刃34的沿着宽度方向X的长度相比宽度方向X的尺寸W较短的带状薄片,并且具有能够由印刷部24实施印刷的第一面S1以及与第一面S1不同的第二面S2。第一面S1为,在介质S处于卷筒体R的状态时成为外侧的面,第二面S2为,与第一面S1相反一侧的面。图3以及图4所示的介质S具有在其第一面S1上已经被印刷部24印刷了文字、图形等图像的印刷区域60。
在这种情况下,从卷筒体R上被放卷并在输送路径22中朝向下游而被输送的介质S的输送时的下游端Sa和由印刷部24实施印刷的印刷区域60之间的区域成为未被印刷有图像的空白部分61。在长条的介质S的第一面S1上,从其下游端Sa朝向上游以交替存在的方式而形成有多个空白部分61和多个印刷区域60。并且,像这样在第一面S1上多个印刷区域60和空白部分61交替形成的长条的介质S在该空白部分61处在前后方向Y上沿着在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切断线62而将成为相邻的两个印刷区域60的中间的位置切断。
通过在该切断线62处的切断,从而在介质S中的印刷区域60的下游侧处,将经由沿着宽度方向X的边界63而与印刷区域60相接的空白64作为下游空白而切剩下来。另一方面,在介质S中的印刷区域60的上游侧处,将经由沿着宽度方向X的边界65而与印刷区域60相接的空白66作为上游空白而被切剩下来。并且,通过在这样的两个位置的切断线62处的切断,从而从长条的介质S上切出了在第一面S1上在前后方向Y上排列有下游端侧的空白64、印刷区域60和上游端侧的空白66的一个单张纸状的切断片。
另外,长条的介质S上的与下游端Sa连接的空白部分61中的、通过在切断线62处的切断而成为下游空白的空白64成为朝向收纳部20落下的切断屑47。此外,在并非于针对第一面S1的印刷后使介质S反转并在第二面S2上也进行印刷的所谓双面印刷,而是仅在第一面S1上进行印刷的所谓单面印刷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切断线62处,而在下游端侧的空白部分61和印刷区域60的边界63以及上游端侧的空白部分61和印刷区域60的边界65处,将介质S切断。在这种情况下,将从长条的介质S上切出在第一面S1上没有下游端侧以及上游端侧的各个空白而仅有印刷区域60的一个单张纸状的切断片。
如图2所示那样,输送路径22具有与印刷位置A1相比靠上游的供给路径22a以及反转路径22b、和与印刷位置A1相比靠下游的排出路径22c。供给路径22a为,在输送路径22中连结位于最上游的放卷部16和印刷部24所位于的印刷位置A1的通道。反转路径22b为,连结在输送路径22中的与印刷位置A1相比靠上游处从供给路径22a分支出来的分支点P1和在与分支点P1相比靠上游处与供给路径22a汇流的汇流点P2的通道。排出路径22c为,在输送路径22中连结印刷位置A1和位于最下游的排出口14的通道。
输送部23将介质S从缠绕介质S而成的卷筒体R上解下并进行输送。输送部23具有在供给路径22a上从上游起按顺序设置的供给辊对36、反转辊37、从动辊38以及上游输送辊对39。输送部23也可以具备多个从动辊38。从动辊38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设置,并且在与反转辊37之间夹持介质S而进行从动旋转。输送部23具有在排出路径22c上从上游起按顺序设置的下游输送辊对40、第一辊对41以及第二辊对42。第一辊对41在输送路径22上位于与切断部25相比靠上游处。第二辊对42在输送路径22上位于与切断部25相比靠下游处。
供给辊对36、反转辊37、从动辊38、上游输送辊对39、下游输送辊对40、第一辊对41以及第二辊对42通过在夹持了介质S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从而对介质S进行输送。输送部23通过被正转驱动而将介质S从上游向下游输送,通过被反转驱动而将介质S从下游向上游输送。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输送路径22而朝向下游的方向称为正送方向D1,将朝向上游的方向称为反送方向D2。
印刷装置11也可以具备被设置在与第二辊对42相比靠上游处的接触部44、和被设置在与第二辊对42相比靠下游处的引导部45。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部45由旋转自如的辊构成,并设置于输送路径22的顶部。输送路径22的顶部是指,对介质S的可通过的范围进行规定的部件中的、位于与介质S相比靠铅直方向Z的上方的部件。
接触部44位于切断部25与第二辊对42之间,并以在正送方向D1上离开切断部25的方式被设置。即,在切断部25所具有的固定刀刃34与具有接触部44的部件之间形成有间隙B1,该间隙B1被设为可供在切断位置A2的下游侧处从介质S上被切掉的切断屑47向铅直方向Z的下方通过的间隙。该间隙B1位于处于被安装在筐体12上的状态下的收纳部20的收纳室21的上方处。换而言之,在输送路径22中的由切断部25切断介质S的切断位置A2的下游处,存在有与收纳部20的收纳室21连通的间隙B1。因此,在切断位置A2的下游侧处从长条的介质S上被切掉的纸片状的切断屑47经过该间隙B1而落下并被收纳在收纳部20的收纳室21中。
另一方面,在输送路径22上,在于反送方向D2上离开切断部25的位置的第一辊对41和切断部25的固定刀刃34之间、也就是在切断位置A2的上游处,以与切断位置A2的下游的间隙B1同样的方式而形成有可供纸片状的切断屑47向铅直方向Z的下方通过的间隙B2。该间隙B2也与间隙B1同样地位于处于被安装在筐体12上的状态下的收纳部20的收纳室21的上方处。换而言之,在输送路径22中的由切断部25切断介质S的切断位置A2的上游处,也存在有与收纳部20的收纳室21连通的间隙B2。因此,在切断位置A2的上游侧处,因由切断部25实施的切断而产生的纸片状的切断屑47经过该间隙B2而落下并被收纳在收纳部20的收纳室21中。如上文所述,收纳部20的收纳室21与切断位置A2的下游的间隙B1和上游的间隙B2这双方连通。
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路径22的铅直方向Z的高度从上游至下游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局部不同。例如,输送路径22被设定为,切断部25的上游的高度低于切断部25的下游的高度。切断部25的下游的高度为接触部44的上游的端部处的输送路径22的高度,并且低于接触部44的下游的端部处的输送路径22的高度。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部44为,下游的端部与上游的端部相比而位于上方且在正送方向D1上上升的上坡斜面。
印刷装置11具备对在印刷装置11中被执行的各种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9。控制部49例如由计算机以及包括存储器在内的处理电路等构成,并根据被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而对印刷部24、切断部25以及输送部23等进行控制。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11通过包括正送工序、切断工序、重叠工序、反送工序的输送控制方法来对介质S进行输送。输送控制方法执行对介质S进行馈送的馈送工序、在介质S上进行印刷的第一印刷工序以及第二印刷工序、将介质S的端部作为切断屑47而进行切除的切除工序、使介质S反转的反转工序。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1在于介质S的两个面上实施无边缘印刷的情况下,按照馈送工序、第一印刷工序、切除工序、正送工序、切断工序、重叠工序、反送工序、反转工序、第二印刷工序以及切除工序的顺序来执行。
控制部49基于上游输送辊对39以及反转辊37等的驱动时间来实施各个机构的驱动控制。印刷装置11具备对上游输送辊对39以及反转辊37等的旋转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印刷装置11具备对介质S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并且,控制部49基于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实施各个机构的驱动控制。
如图2所示那样,控制部49执行对输送部23进行驱动并将从卷筒体R被放卷的介质S沿着供给路径22a而向印刷位置A1进行输送的馈送工序。具体而言,控制部49对输送部23进行正转驱动从而将介质S向正送方向D1进行输送,进而将从放卷部16被放卷的介质S输送至印刷位置A1为止。
当在介质S中成为印刷区域60的部分到达印刷位置A1时,控制部49执行从印刷部24喷出油墨从而在介质S的第一面S1上进行印刷的第一印刷工序。在第一印刷工序中,在输送部23将介质S向正送方向D1进行输送的同时,印刷部24朝向介质S的第一面S1中的位于印刷位置A1的部分喷出油墨而进行印刷。此时,印刷部24将介质S的第一面S1中的从下游端Sa起与上游连接的部分且在宽度方向X上细长的部分作为不实施印刷的空白部分61而在从该空白部分61起与上游连接的印刷区域60上印刷图像。
接下来,如图5所示那样,当向正送方向D1输送过程中的介质S的下游端Sa通过切断位置A2且空白部分61中的前后方向Y的中间位置到达切断位置A2时,控制部49执行切断部25在图3以及图4中所示出的切断线62处从介质S上将切断屑47切断从而切除的切除工序。切除工序在使介质S的输送停止的状态下执行。在切除工序中,在切断位置A2的下游侧处从介质S上被切掉的切断屑47经过下方的间隙B1而落下并被收集在收纳部20中。
另外,在从印刷部24的喷出头27中的最上游的喷嘴26的位置起至切断部25的切断位置A2为止的装置侧长度短于至与长条的介质S的下游端Sa连接的空白部分61的上游侧处被印刷的一个印刷区域60的上游端为止的介质侧长度的情况下,控制部49在第一印刷工序的中途执行切除工序。另一方面,在装置侧长度长于介质长度的情况下,控制部49在结束第一印刷工序之后,执行切除工序。
当切除工序结束时,控制部49执行将作为包括下游端Sa的部分的切断屑47被切掉了的介质S向下游进行输送的正送工序。在正送工序中,控制部49对输送部23进行正转驱动,从而将介质S向正送方向D1进行输送。当通过第一印刷工序而被印刷的印刷区域60通过切断位置A2时,控制部49使介质S的输送停止。具体而言,控制部49在作为经由边界65而与该印刷区域60连接的上游空白的空白66的上游端到达切断位置A2时,使输送停止。
然后,接下来,如图6所示那样,控制部49执行切断部25在切断位置A2处将第一面S1被实施了印刷的介质S进行切断的切断工序。切断部25将停止输送状态的介质S切分成,与切断部25的切断位置A2相比靠上游的根部51、和与切断位置A2相比靠下游的单张纸状的切断片52。也就是说,切断部25沿着在图3以及图4中分割空白66和空白64的切断线62来切断介质S。此时,第一辊对41在与切断位置A2相比靠上游处对根部51进行保持,第二辊对42在与切断部25相比靠下游处对切断片52进行保持。
在与第二辊对42相比靠下游处,设置有与切断片52的上表面接触并能够对切断片52进行引导的引导部45。因此,切断前的介质S以及切断后的切断片52实施了印刷的面被引导部45所引导。
接下来,如图7以及图8所示那样,控制部49执行将在第一面S1上实施了印刷的单张纸状的切断片52的向正送方向D1的输送时成为上游端的第二端52b和根部51重叠的重叠工序。在重叠工序中,控制部49首先如图7所示那样对输送部23进行正转驱动从而将根部51和切断片52向正送方向D1进行输送。接下来,如图8所示那样,控制部49在使第一辊对41的驱动停止的状态下,对第二辊对42进行反转驱动。
如图7所示那样,在由切断部25切断介质S的切断位置A2与接触部44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切断屑47落下的间隙B1。因此,通过了切断位置A2的介质S的根部51将因被缠绕成圆筒状时的卷曲特性和自重而以下垂的方式朝下行进,从而根部51的下游端51a与接触部44接触。当根部51的下游端51a与接触部44接触时,控制部49使输送部23的驱动停止,并使根部51以及切断片52的输送停止。
切断部25切断介质S的切断位置A2的高度以及接触部44位于与第二辊对42夹持并保持切断片52的保持位置相比而靠下方。从切断位置A2起至接触部44为止的距离长于从保持位置起至接触部44为止的距离。因此,在根部51的下游端51a与接触部44接触时,该时间点下的切断片52的上游端即第二端52b位于与接触部44相比靠上方处。换而言之,接触部44能够在与被第二辊对42保持的状态下的切断片52的上游端即第二端52b相比靠铅直方向Z的下方处与根部51的下游端51a接触。
如图8所示那样,当在使第一辊对41的驱动停止的状态下对第二辊对42进行反转驱动时,切断片52的第二端52b与根部51重叠。该时间点下的重叠是指,切断片52的第二端52b位于与根部51的下游端51a相比靠上游的状态,并不限于切断片52和根部51接触的状态,包括切断片52和根部51离开的状态。切断片52的第二端52b在与根部51重叠的状态下位于与根部51相比靠上方处。在切断片52以及根部51中,当彼此重叠的量小于切断片52侧的空白66以及根部51侧的空白64的各自的前后方向Y的长度时,例如,即使重叠的部分发生擦伤也能够作为切断屑47而切掉。
接下来,如图9所示那样,控制部49执行以使切断片52的第二端52b在与根部51重叠的状态下通过切断部25的方式将切断片52从下游向上游进行输送的反送工序。在反送工序中,输送部23将卷筒体R的状态下的外侧的面即第一面S1作为切断片52的上表面而将切断片52从与切断部25相比靠下游向与切断部25相比靠上游处进行输送。
控制部49在于重叠工序中对第二辊对42进行了反转驱动的状态下,通过对第一辊对41进行反转驱动,从而实施反送工序。即,控制部49在重叠工序以及反送工序中,以使第一辊对41晚于第二辊对42而开始旋转的方式对输送部23进行驱动。例如,控制部49也可以单独地对使第一辊对41旋转的电机和使第二辊对42旋转的电机的驱动进行控制。输送部23也可以设为如下方式,即,例如通过离合器来切换动力传递从而使第一辊对41和第二辊对42利用时间差来开始旋转。
接下来,如图10所示那样,控制部49与第一辊对41一起对下游输送辊对40、上游输送辊对39、反转辊37以及供给辊对36进行反转驱动。输送部23以在切断片52的第二端52b与根部51重叠的状态下按照切断部25、第一辊对41、下游输送辊对40、支承部29以及上游输送辊对39的顺序通过的方式而将切断片52以及根部51从下游输送至上游。换而言之,输送部23在切断片52的第二端52b与根部51重叠的状态下,将切断片52的第二端52b输送至第一辊对41的上游为止。输送部23在切断片52的第二端52b与根部51重叠的状态下,将切断片52的第二端52b输送至与油墨承接件30相比靠上游为止。
当从下游被输送至上游的切断片52的第二端52b以及根部51的下游端51a通过上游输送辊对39时,控制部49停止上游输送辊对39、下游输送辊对40、第一辊对41、第二辊对42的驱动。具体而言,控制部49停止切断片52的输送,以使切断片52和根部51的重叠的部分位于与上游输送辊对39相比靠上游处,并且使切断片52的第二端52b位于反转路径22b从供给路径22a分支的分支点P1与上游输送辊对39之间。
接下来,如图11所示那样,控制部49停止上游输送辊对39、下游输送辊对40、第一辊对41、第二辊对42的驱动,并相对于此而继续进行反转辊37以及供给辊对36的反转驱动。因此,切断片52原封不动处于第二端52b位于上游输送辊对39与分支点P1之间的状态下,相对于此,根部51则向反送方向D2被输送。当根部51的下游端51a向下游通过汇流点P2时,控制部49停止反转辊37以及供给辊对36的驱动。
接下来,如图12所示那样,控制部49执行使切断片52的第二面S2成为上表面的反转工序。在反转工序中,控制部49在使供给辊对36的驱动停止的状态下对反转辊37进行正转驱动,并对上游输送辊对39、下游输送辊对40、第一辊对41以及第二辊对42进行反转驱动。输送部23将切断片52向反送方向D2进行输送并从分支点P1送至反转路径22b,并且从汇流点P2返回至供给路径22a。返回至供给路径22a的切断片52在供给路径22a中向正送方向D1实施输送。当该反转后的向正送方向D1的输送时成为切断片52的上游端的第一端52a向下游通过上游输送辊对39时,控制部49将反转驱动的上游输送辊对39、下游输送辊对40、第一辊对41以及第二辊对42切换成正转驱动。
切断片52通过反转工序而更换了上游端和下游端,在此之前为上游端的第二端52b成为下游端,并且在此之前为下游端的第一端52a成为上游端。此外,在此之前为下表面的第二面S2成为上表面,并且在此之前为上表面的第一面S1成为下表面。当切断片52通过汇流点P2并反转时,控制部49对停止的供给辊对36进行正转驱动。
接下来,如图13所示那样,控制部49执行在切断片52上进行印刷的第二印刷工序。在第二印刷工序中,在输送部23将作为单张纸状的介质的切断片52向正送方向D1进行输送的同时,印刷部24朝向位于印刷位置A1的切断片52的第二面S2喷出油墨,从而进行印刷。
即,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那样,在作为单张纸状的介质的切断片52的第二面S2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Y上位置与印刷在第一面S1上的印刷区域60相一致的印刷区域60。此外,在切断片52的第二面S2中,向正送方向D1的输送时成为下游端的第二端52b与印刷区域60之间的区域成为作为经由沿着宽度方向X的边界65而与印刷区域60连接的下游空白的空白66。此外,在切断片52的第二面S2中,同样地向正送方向D1的输送时成为上游端的第一端52a与印刷区域60之间的区域成为作为经由沿着宽度方向X的边界63而与印刷区域60连接的上游空白的空白64。由于切断片52通过在印刷区域60的两侧存在有这样的作为下游空白的空白66以及作为上游空白的空白64而姿态稳定,因此抑制了第二印刷工序中的印刷不良。
接下来,如图16所示那样,控制部49执行当向正送方向D1被输送的切断片52中的下游空白即空白66与印刷区域60的边界65到达切断位置A2时,在使输送部23的驱动停止的状态下,从切断片52上将空白66的部分即切断屑47切除的下游空白的切除工序。即,通过以使刀尖接触固定刀刃34的移动刀刃33从宽度方向X的一方侧向成为另一方侧的第一方向沿着边界65而横切切断片52的方式进行移动从而进行切断。于是,在切断位置A2的下游侧从切断片52上切掉了空白66的部分即切断屑47。然后,该切断屑47如图16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经过切断位置A2的下游的间隙B1而落下,并被收纳在下方的收纳部20的收纳室21中。
接下来,如图17所示那样,控制部49执行当向正送方向D1被输送的切断片52中的上游空白即空白64与印刷区域60的边界63到达切断位置A2时,在使输送部23的驱动停止的状态下,从切断片52上将空白64的部分即切断屑47切除的上游空白的切除工序。即,通过以使刀尖接触固定刀刃34的移动刀刃33从宽度方向X的另一方侧向成为一方侧的第二方向沿着边界63而横切切断片52的方式进行移动从而进行切断。于是,在切断位置A2的上游侧从切断片52上切掉了空白64的部分即切断屑47。然后,该切断屑47如图17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经过切断位置A2的上游的间隙B2而落下,并被收纳在下方的收纳部20的收纳室21中。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在切断位置A2的上游侧从切断片52上被切掉的切断屑47而言,由于面对间隙B2并固定了的固定刀刃34的主体框架32的上端部成为朝向间隙B2内而向斜下方倾斜的斜面32a,因此可无挂碍地经过间隙B2而落下并被收纳在收纳部20中。另外,在上述的下游空白的切除工序以及上游空白的切除工序中从切断片52上被切除的部分在重叠工序以及反送工序中,包括与根部51重叠的部分。之后,控制部49将双面被实施了印刷的切断片52从排出口14中排出。
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通过对作为单张纸状的介质的切断片52的下游端侧的空白66和印刷区域60的边界65进行切断,从而在切断部25的切断位置A2的下游处产生了下游端侧的切断屑47。另一方面,通过对作为单张纸状的介质的切断片52的上游端侧的空白64和印刷区域60的边界63进行切断,从而在切断部25的切断位置A2的上游处产生了上游端侧的切断屑47。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经由处于切断位置A2的下游的间隙B1和处于上游的间隙B2而将下游端侧的切断屑47以及上游端侧的切断屑47一起收纳在收纳部20中。
(2)在使第一面S1被实施了印刷的单张纸状的介质即切断片52反转并在第二面S2上进行印刷的第二印刷工序的时间点下,在切断片52上残留有作为下游空白的空白66和作为上游空白的空白64。因此,在第二印刷工序中能够使切断片52的姿态稳定从而抑制印刷不良,并且能够在之后的切除工序中将各个空白66、64作为切断屑47而进行切除。
(3)由于移动刀刃33为如下结构,即,在被安装于与被固定在主体框架32上的固定刀刃34同样地被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的引导部件35上的状态下,沿着固定刀刃34的刀刃线而进行移动的结构,因此易于使构成切断部25的固定刀刃34和移动刀刃33的位置关系稳定。
(4)由于不仅在移动刀刃33沿着固定刀刃34的刀刃线而向第一方向移动时,而且在继向该第一方向的移动之后向第二方向进行移动时,也能够从长条的介质S或作为单张纸状的介质的切断片52上切掉切断屑47,因此能够连续高效地执行切断屑47的切除。
(5)收纳部20能够将从作为单张纸状的介质的切断片52上被切断的下游端侧的切断屑47以及上游端侧的切断屑47一起收纳在同一个收纳室21中,且能够通过将该收纳部20朝向前方而拆下从而很容易地倒掉被收纳在收纳室21中的切断屑47。
本实施方式能够以如下方式进行变更而实施。本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变形例能够在不产生技术性矛盾的范围内彼此组合并实施。
·如图18所示那样,收纳部20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具备第一收纳部120和第二收纳部220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收纳部120具有在位于切断部25的下方的情况下与切断位置A2的上游的间隙B2连通的第一室121,所述第二收纳部220具有在位于切断部25的下方的情况下与切断位置A2的下游的间隙B1连通的第二室221。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就,第一收纳部120以及第二收纳部220中的至少第二收纳部220能够从切断部25的下方朝向在介质S的输送方向上成为下游的前方而进行拆卸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由于具有与上游侧的第一室121相比容易积存更多切断屑47的下游侧的第二室221的第二收纳部220能够进行拆卸,因此能够容易地倒掉被收纳在第二室221中的切断屑47。
·如图19所示那样,切断部25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在作为单张纸状的介质的切断片52中,将作为下游空白的空白66或作为上游空白的空白64沿着与宽度方向X平行的多个切断线62而分别切断成多个纸片。
根据该结构,能够分别使由作为下游空白的空白66的切断而产生的下游端侧的切断屑47以及由作为上游空白的空白64的切断而产生的上游端侧的切断屑47较窄细。因此,也能够使供这样的切断屑47落下的上游的间隙B2或下游的间隙B1变窄,与之对应地,能够有助于印刷装置11的紧凑化。另外,当在长条的介质S上进行无边缘印刷的情况下,由于印刷区域60和印刷区域60之间的空白部分61与进行有边缘印刷的情况相比而变大,因此在实现印刷装置11的紧凑化上,优选为,使由这样的空白部分的切断而产生的切断屑47窄细。
·切断部25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在移动刀刃33沿着固定刀刃34的刀刃线而向宽度方向X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进行移动的移动时将介质S切断的结构。
·切断部25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不具备固定刀刃34,而是具备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的移动刀刃33或者在与前后方向Y交叉的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切断介质S的移动刀刃33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存在固定刀刃34,因此只要移动刀刃33从切断时的位置退让至退让位置即可,从而能够加大用于使切断屑47落下的间隙B1、间隙B2。
·收纳部20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不可从印刷装置11的筐体12上拆下,而是被固定于切断部25的下方的结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在收纳部20的前表面20a上设置用于能够取出收纳室21内的切断屑47的开闭盖等。
·单张纸状的介质即切断片52中的作为下游空白的空白66以及作为上游空白的空白64并不限于完全未被印刷有图像的区域,也可以为在对被印刷于印刷区域60的图像的品质不造成影响的范围内也包括该印刷区域60的一部分的预定的区域。换而言之,切断部25也可以在与空白66和印刷区域60的边界65以及空白64和印刷区域60的边界63不同的位置处,从具有印刷区域60的单张纸状的介质即切断片52上,将包括输送时的下游端即第二端52b侧的空白66在内的部分以及包括上游端即第一端52a侧的空白64在内的部分切断。
·印刷装置11为,通过使油墨等液体或调色剂等流体附着在介质上,从而对文字或图画、照片等图像进行印刷的装置,也可以为串行打印机、横向式打印机、行式打印机、页面打印机等。此外,印刷装置也可以为胶版印刷装置、印染印刷装置等。印刷装置只要至少具有在介质上实施印刷的印刷功能即可,也可以设为同时也具有印刷功能以外的功能的复合机。
在下文中,对可从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掌握的技术思想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A)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其在介质上进行印刷;切断部,其在所述介质被输送的输送路径上的与所述印刷部相比靠下游处将所述介质切断;收纳部,其被配置于所述切断部的下方,并对通过由所述切断部实施的所述介质的切断而产生的切断屑进行收纳,所述切断部能够将所述介质的下游端和由所述印刷部实施印刷的印刷区域之间的区域即下游空白与所述印刷区域的边界切断,并且能够将所述介质的上游端和所述印刷区域之间的区域即上游空白与所述印刷区域的边界切断,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由所述切断部实施切断的所述介质的切断位置的上游和下游处,存在有与所述收纳部连通的间隙。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通过切断介质的下游空白和印刷区域的边界而在切断部的切断位置的下游处所产生的下游端侧的切断屑、和通过切断介质的上游空白和印刷区域的边界而在切断部的切断位置的上游处所产生的上游端侧的切断屑,经由切断位置的下游和上游的各个间隙而收纳在收纳部中。
(B)在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切断部将如下边界切断,所述边界为,通过所述印刷部而在第一面上实施了印刷的所述介质中的与所述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上的、所述下游空白和所述印刷区域的边界以及所述上游空白和所述印刷区域的边界。
根据该结构,为了在使第一面被实施了印刷的介质反转并在第二面上进行印刷的时间点下使介质的姿态稳定而预先在该介质上留下了下游空白和上游空白,能够在第二面的印刷结束之后,经由切断位置的下游和上游的各个间隙而将下游端侧的切断屑以及上游端侧的切断屑收纳在收纳部中。
(C)在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切断部具有:固定刀刃,其刀刃线在与所述输送路径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引导部件,其以沿着所述固定刀刃的所述刀刃线而延伸的方式被设置;移动刀刃,其被安装在所述引导部件上,并能够沿着所述固定刀刃的所述刀刃线而移动,所述固定刀刃以及所述引导部件被固定在所述印刷装置的主体框架上。
根据该结构,由于移动刀刃为,以被安装在与固定刀刃同样地被固定于主体框架上的引导部件上的状态沿着固定刀刃的刀刃线而移动的结构,因此易于使构成切断部的固定刀刃和移动刀刃的位置关系稳定。
(D)在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切断部在所述移动刀刃向第一方向移动时、和所述移动刀刃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时这两种动作时,将所述介质切断。
根据该结构,由于不仅在移动刀刃沿着固定刀刃的刀刃线而向第一方向移动时,而且在继向该第一方向的移动之后向第二方向移动时,也能够从介质上切掉切断屑,因此能够持续高效地执行切断屑的切除。
(E)在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收纳部具有在位于所述切断部的下方的情况下与所述切断位置的上游的间隙和所述切断位置的下游的间隙这双方连通的收纳室,并且所述收纳部能够从所述切断部的下方朝向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成为下游的前方而拆卸下来。
根据该结构,收纳部能够将从介质上被切断的下游端侧的切断屑以及上游端侧的切断屑一起收纳在同一个收纳室中,并能够通过将该收纳部朝向前方拆卸下来,从而很容易倒掉被收纳在该收纳室中的切断屑。
(F)在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收纳部具备第一收纳部和第二收纳部,所述第一收纳部具有在位于所述切断部的下方的情况下与所述切断位置的上游的间隙连通的第一室,所述第二收纳部具有在位于所述切断部的下方的情况下与所述切断位置的下游的间隙连通的第二室,所述第一收纳部以及所述第二收纳部中的至少所述第二收纳部能够从所述切断部的下方朝向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成为下游的前方而拆卸下来。
根据该结构,由于具有与上游侧的第一室相比而容易积存更多切断屑的下游侧的第二室的第二收纳部能够拆卸下来,因此能够很容易倒掉被收纳在第二室中的切断屑。
(G)在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切断部将所述上游空白切断成多个纸片。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使通过上游空白的切断而产生的上游端侧的切断屑窄细,从而也能够使供这样的切断屑落下的上游的间隙变窄,与之对应地,能够有助于装置的紧凑化。
(F)在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切断部将所述下游空白切断成多个纸片。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使通过下游空白的切断而产生的下游端侧的切断屑窄细,因此也能够使供这样的切断屑落下的下游的间隙变窄,与之对应地,能够有助于装置的紧凑化。
符号说明
11…印刷装置;14…排出口;20…收纳部;20a…前表面;21…收纳室;22…输送路径;24…印刷部;25…切断部;32…主体框架;32a…斜面;33…移动刀刃;34…固定刀刃;35…引导部件;41…第一辊对;42…第二辊对;44…接触部;45…引导部;47…切断屑;52…切断片;52a…作为上游端的第一端;52b…作为下游端的第二端;60…印刷区域;63…边界;64…作为上游空白的空白;65…边界;66…作为下游空白的空白;120…第一收纳部;121…第一室;220…第二收纳部;221…第二室;A2…切断位置;B1、B2…间隙;D1…正送方向;D2…反送方向;S…介质;S1…第一面;S2…第二面;X…宽度方向;Y…前后方向;Z…铅直方向。

Claims (7)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印刷部,其在介质上进行印刷;
切断部,其在所述介质被输送的输送路径上的与所述印刷部相比靠下游处将所述介质切断;
收纳部,其被配置于所述切断部的下方,并对通过由所述切断部实施的所述介质的切断而产生的切断屑进行收纳,
所述切断部能够将所述介质的下游端和由所述印刷部实施印刷的印刷区域之间的区域即下游空白与所述印刷区域的边界切断,并且能够将所述介质的上游端和所述印刷区域之间的区域即上游空白与所述印刷区域的边界切断,
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由所述切断部实施切断的所述介质的切断位置的上游和下游处,存在有与所述收纳部连通的间隙,
所述切断部将如下边界切断,所述边界为,通过所述印刷部而在第一面上实施了印刷的所述介质中的与所述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上的、所述下游空白和所述印刷区域的边界以及所述上游空白和所述印刷区域的边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断部具有:固定刀刃,其刀刃线在与所述输送路径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引导部件,其以沿着所述固定刀刃的所述刀刃线而延伸的方式被设置;移动刀刃,其被安装在所述引导部件上,并能够沿着所述固定刀刃的所述刀刃线而移动,
所述固定刀刃以及所述引导部件被固定在所述印刷装置的主体框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断部在所述移动刀刃向第一方向移动时、和所述移动刀刃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时这两种情况下,将所述介质切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具有在位于所述切断部的下方的情况下与所述切断位置的上游的间隙和所述切断位置的下游的间隙这双方连通的收纳室,并且所述收纳部能够从所述切断部的下方朝向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成为下游的前方而拆卸下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具备第一收纳部和第二收纳部,所述第一收纳部具有在位于所述切断部的下方的情况下与所述切断位置的上游的间隙连通的第一室,所述第二收纳部具有在位于所述切断部的下方的情况下与所述切断位置的下游的间隙连通的第二室,所述第一收纳部以及所述第二收纳部中的至少所述第二收纳部能够从所述切断部的下方朝向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成为下游的前方而拆卸下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断部将所述上游空白切断成多个纸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断部将所述下游空白切断成多个纸片。
CN202110108573.6A 2020-01-31 2021-01-27 印刷装置 Active CN1131998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4622 2020-01-31
JP2020014622A JP7404900B2 (ja) 2020-01-31 2020-01-31 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9861A CN113199861A (zh) 2021-08-03
CN113199861B true CN113199861B (zh) 2023-08-15

Family

ID=7702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8573.6A Active CN113199861B (zh) 2020-01-31 2021-01-27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7297B2 (zh)
JP (1) JP7404900B2 (zh)
CN (1) CN1131998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2473A1 (en) * 2018-04-30 2019-11-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utting print media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6578A (zh) * 1998-12-08 2000-06-14 戈莱泰格成像股份公司 记录鼓装置
CN101396913A (zh) * 2007-09-27 2009-04-01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
CN101676106A (zh) * 2008-09-19 2010-03-24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
CN101791806A (zh) * 2009-01-29 2010-08-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片材切断装置及打印机
CN103963491A (zh) * 2013-02-06 2014-08-0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802538A (zh) * 2014-01-28 2015-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608748A (zh) * 2017-03-10 2018-10-02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控制方法和非暂时性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2394B2 (ja) 2000-02-22 2011-08-31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用紙裁断装置
JP3939147B2 (ja) 2001-12-19 2007-07-04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4235414B2 (ja) 2002-08-22 2009-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切断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US20070070437A1 (en) * 2005-09-27 2007-03-2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incising a sheet of media
JP5630174B2 (ja) * 2010-09-15 2014-11-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カット制御方法
EP3034254B1 (en) * 2011-03-24 2020-09-09 Duplo Seiko Corporatio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3199035A (ja) 2012-03-23 2013-10-0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枚葉基材の切断装置
JP2016175170A (ja) 2015-03-23 2016-10-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裁断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CN108367878B (zh) * 2015-07-23 2019-12-10 好利用国际株式会社 片材裁切装置
JP6632451B2 (ja) 2016-03-30 2020-01-22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7159950B2 (ja) * 2019-04-04 2022-10-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6578A (zh) * 1998-12-08 2000-06-14 戈莱泰格成像股份公司 记录鼓装置
CN101396913A (zh) * 2007-09-27 2009-04-01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
CN101676106A (zh) * 2008-09-19 2010-03-24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
CN101791806A (zh) * 2009-01-29 2010-08-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片材切断装置及打印机
CN103963491A (zh) * 2013-02-06 2014-08-0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802538A (zh) * 2014-01-28 2015-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608748A (zh) * 2017-03-10 2018-10-02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控制方法和非暂时性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04900B2 (ja) 2023-12-26
JP2021121452A (ja) 2021-08-26
US20210237487A1 (en) 2021-08-05
CN113199861A (zh) 2021-08-03
US11697297B2 (en) 2023-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57081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US20130271544A1 (en) Cutt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13199861B (zh) 印刷装置
US20210099584A1 (en) Multi-function printer
JP2012139820A (ja) プリンタ
US11491808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transport control method
JP531644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705513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03045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13291058A (zh) 印刷装置
JP430267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11459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687363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4692214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03541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37624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30241906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10091628B (zh) 介质排出装置、记录装置
JP2003019834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7451233B2 (ja) 記録装置
JP2003039757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962217B2 (ja) プリンター
JP540773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50221A (ja) 印刷装置
JP3834344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