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5309A - 具有中央部件的机动车结构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中央部件的机动车结构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5309A
CN113195309A CN201980083382.XA CN201980083382A CN113195309A CN 113195309 A CN113195309 A CN 113195309A CN 201980083382 A CN201980083382 A CN 201980083382A CN 113195309 A CN113195309 A CN 113195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arm
motor vehicle
structural assembly
central par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33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哈特穆特·贝尔斯多夫
马里奥·瓦扎尼尼
马库斯·鲍恩芬德
马蒂亚斯·赞斯勒
奥利弗·雷内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Brose Fahrzeugteile SE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95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53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 B60R7/06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mounted on or below 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07Mid-conso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中央部件(1)的机动车结构组件,该中央部件能布置在车辆地板(FB)上的两个车辆座椅(S,S‘)之间,并且能沿平行于车辆地板(FB)的第一方向(RI)移动。中央部件(1)附加地能沿垂直于车辆地板(FB)的第二方向(R2)移动。

Description

具有中央部件的机动车结构组件
技术领域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涉及一种具有中央部件的机动车结构组件。
背景技术
这样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可以适合于布置在车辆地板上的两个车辆座椅之间。例如,该机动车结构组件可以布置在驾驶员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该机动车结构组件能沿着平行于车辆地板的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可以例如沿着车辆纵轴线延伸,该车辆纵轴线可以形成机动车的X轴线。
发明内容
基于这种在先公知的机动车结构组件,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基于的任务是,尤其在其灵活性和可用性方面对机动车结构组件进行改进。
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机动车结构组件来解决。
所提出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在此设置的是,中央部件附加地能沿着垂直于车辆地板的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可以尤其由机动车的Z轴线形成并且/或者可以垂直于第一方向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央部件被构造为中央控制台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扶手。原则上,中央部件可以提供大量功能。这例如包括至少一个扶手、至少一个存储单元、至少一个操纵元件和/或至少一个触敏输入/输出单元。
在其中中央部件提供至少一个扶手的实施方案中,通过沿着第一方向的移动,使得至少一个扶手的沿着车辆纵轴线的定位可以与其中一个车辆座椅的使用者的手臂的纵向定位相匹配。通过沿着第二方向移动,使得至少一个扶手的横向于车辆纵轴线的定位可以与其中一个车辆座椅的使用者的手臂的高度相匹配。因此,例如,该机动车结构组件的人体工程学可以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驾驶员的当前定位相匹配。此外,机动车结构组件并且尤其是中央控制台为了扩展机动车的内部空间可以至少部分地移动到仪表盘下方,从而通过移动机动车结构组件使得在两个机动车座椅之间的中间空间空出。当中央部件至少部分地移动到仪表板下方时,该中间空间可以从车辆地板出发至少部分地是空出的。因此,中央部件原则上能收藏在机动车的某个区域中,例如仪表板下方的区域。
原则上,中央部件可以包括用于保存诸如紧急座椅、桌子和/或冷藏箱中的存储单元。尤其地,中央部件可以与至少一个另外的中央部件互换,从而使得机动车结构组件的使用者可以在中央部件的不同构造之间进行选择,以用于与使用者在使用机动车结构组件时的需要相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动车结构组件模块化地构建。于是,中央部件可以被构造成能与机动车结构组件分离,从而使得中央部件能从机动车取下。例如,于是可以将布置在中央部件中的存储单元,例如收藏匣从机动车外部装载和/或卸载到机动车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动车结构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引导臂。至少一个引导臂可以被构造为相对中央部件的侧梁。例如,至少一个引导臂可以沿着车辆座椅纵向布置。中央部件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引导臂将中央部件支撑在车辆地板上方。为此,至少一个引导臂可以布置在车身上。车身可以至少包括车辆地板和/或仪表板。
尤其地,至少一个引导臂可以以能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布置在车身上。为此,可以在车辆地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地板轨道,该地板轨道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且至少一个引导臂以能移动的方式支承在该地板轨道上。通过至少一个引导臂在车身上的能移动的布置,使得中央部件也可以与至少一个引导臂一起沿第一方向移动。
作为对布置在车辆地板上的附加或替选地,至少一个引导臂也可以布置在机动车的仪表板处。为此,至少一个引导臂可以嵌入到仪表板或机动车的朝向车辆座椅的前部中。
在一个实施变型方案中,中央部件以能拆卸的方式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以用于与另外的中央部件互换。因此,中央部件可以与至少一个引导臂分离,从机动车移除,并且可以将另外的中央部件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因此,可以将另外的中央部件来代替该中央部件。例如,可以设置将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的作为中央部件的紧急座椅替换成作为另外的中央部件的冷却箱。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用于沿着第一方向输送空气的至少一个通风通道沿至少一个引导臂延伸。至少一个通风通道可以从机动车的前侧延伸到机动车的后部中,从而使空气从前侧传递向后排上的乘客。
在车辆座椅之间可以布置两个引导臂,在这两个引导臂之间布置有中央部件。由此可以使中央部件的防倾倒布置成为可能。因此,通过在两个引导臂上的布置使得中央部件可以保持在由第一和第二方向所展开的平面中。尤其地,中央部件可以以能拆卸的方式与两个引导臂连接。原则上,两个引导臂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具有通风通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两个引导臂中的一个包括通风通道。
两个引导臂可以相对于镜像平面对称地布置在车辆座椅、尤其是驾驶员座椅和副驾驶员座椅之间。镜像平面可以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镜像平面在中部与中央部件相交。因此,当两个引导臂中的一个与驾驶员座椅邻接时,则两个引导臂中的另一个可以与副驾驶员座椅邻接。于是,中央部件可以居中地布置在驾驶员座椅侧的引导臂与副驾驶员座椅侧的引导臂之间。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的操纵可以引起至少一个引导臂沿第一方向的调节,因此,经由至少一个调节机构可以使至少一个引导臂相对于车身沿第一方向移动。例如,经由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可以使至少一个引导臂在车辆地板上方滑动,或者可以被移入到仪表板中或从仪表板移出,从而使得至少一个引导臂至少部分地消失在仪表板中。原则上,可以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设置一个以上的用于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少一个第一引导臂的第一调节机构。
至少一个第一引导臂沿第一方向的移动同样可以引起中央部件与至少一个第一引导臂一起沿第一方向移动。因此,至少一个引导臂和中央部件可以共同地沿着第一方向一起移动。例如,至少一个引导臂可以与中央部件一起移动到仪表板中的或仪表板下方的停放定位中。
另外,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中央部件能相对于至少一个引导臂移动。中央部件可以相对于至少一个引导臂任意地沿着镜像平面移动。原则上,中央部件可以沿第一方向相对于至少一个引导臂移动,以便例如使中央部件的定位与驾驶员或副驾驶员沿车辆纵向轴线的纵向定位相匹配。同样地,中央部件可以沿着第二方向相对于至少一个引导臂移动,以便例如使中央部件的高度与驾驶员或副驾驶员垂直于车辆地板的高度相匹配。
机动车结构组件能移动到仪表板下方或仪表板内的停放定位中。为此,中央部件可以相对于至少一个引导臂朝车辆地板的方向移动,以便减小机动车结构组件在车辆地板上方的高度。此外,中央部件可以相对于至少一个引导臂沿第一方向朝仪表板的方向移动,以便缩短机动车结构组件沿车辆纵轴线的长度。此外,至少一个引导臂可以与中央部件一起沿第一方向移动。尤其地,由此与机动车结构组件布置在停放定位之外相比,可以增大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自由空间。附加的自由空间例如可以被用于例如在自动驾驶模式下使车辆座椅移行和/或能用于在内部空间中并且尤其是在车辆地板上布置其他物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利用该第二调节机构,使得中央部件可以沿着第一方向相对于至少一个引导臂移动。因此,经由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可以沿着与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调节机动车结构组件的那个调节方向相同的调节方向调节中央部件。因此,至少一个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可以一起实现机动车结构组件沿第一方向的伸缩式调节,其中,沿第一方向地,一方面可以调节至少一个引导臂,并且另一方面可以相对于至少一个引导臂调节中央部件。经由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可以将中央部件尤其是从至少一个引导臂拉出,并且能与至少一个引导臂推移到一起。
机动车结构组件例如可以包括布置在中央部件的朝向车辆地板的一侧上的第二调节机构。于是,第二调节机构可以作用在与至少一个引导臂连接的载体元件上。因此,经由第二调节机构可以相对于载体元件沿第一方向调节中央部件。
机动车结构组件同样可以包括布置在中央部件的朝向至少一个引导臂的一侧上的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从而使得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作用到至少一个引导臂上。在一个变型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从而使得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作用在中央部件的朝向至少一个引导臂的一侧上。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机动车结构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该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原则上,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同样可以布置在中央部件上。例如,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可以布置在中央部件的朝向车辆地板的一侧上或布置在中央部件的朝向至少一个引导臂的一侧上。经由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使得中央部件可以沿着第二方向相对于至少一个引导臂移动。
为此,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例如可以作用在载体元件上,从而经由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可以使中央部件相对于载体元件沿着第二方向移动。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同样可以作用在中央部件的朝向至少一个引导臂的一侧上。
中央部件的重量原则上可以由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的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承载。附加地或替选地,中央部件的重量可以由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的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支撑。沿着第二方向的使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支撑中央部件的高度可以与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一起进行匹配。至少一个支撑元件例如可以被构造为气压弹簧。中央部件的重量可以经由气体的膨胀压力来支撑,该气体可以包含在气压弹簧中。中央部件的重量在此可以引起气体的压缩,从而使得该重量经由通过气体的膨胀压力所引起的反压力来支撑。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并且作用在中央部件上,从而使得中央部件的重量经由支撑元件支撑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
原则上,至少一个第一、第二和第三调节机构可以构造为螺杆驱动器。于是可以经由螺杆产生调节运动。经由螺杆可以使至少一个滑座沿着与至少一个滑座相配属的导轨调节。因此,至少一个滑座可以在所配属的导轨上被引导。
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于是,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的至少一个第一滑座可以相对车身固定,从而使所配属的第一导轨在至少一个第一滑座上沿着第一方向移动来调节至少一个引导臂。在替选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相对车身固定。例如,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可以布置在车辆地板或仪表板处。于是,至少一个第一滑座可以作用在机动车结构组件上。于是,至少一个第一滑座沿着所配属的导轨的移动可以引起至少一个引导臂的调节运动。
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于是,至少一个第二滑座可以作用在中央部件上,以便沿着第一方向相对于至少一个引导臂调节中央部件。至少一个第二滑座可以沿着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的所配属的第二导轨移动。
在一个替选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布置在中央部件上。于是,至少一个第二滑座可以作用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于是,与至少一个第二滑座相配属的第二导轨可以沿着至少一个第二滑座移动,从而经由所配属的第二导轨在至少一个第二滑座上的调节运动来沿第一方向相对于至少一个引导臂调节中央部件。
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原则上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于是,至少一个第三滑座可以作用在中央部件上,以便沿着第二方向相对于至少一个引导臂调节中央部件。至少一个第三滑座可以沿着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的所配属的第三导轨移动。
至少一个第二和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可以协同作用,以便使中央部件可以实现相对于至少一个引导臂沿着由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展开的平面移动。例如,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上,从而使得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可以经由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沿第一方向移动。于是,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例如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从而使得至少一个第二滑座沿着所配属的第二导轨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被引导。然后,至少一个第二滑座可以作用在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上,该第三调节机构又作用在中央部件上。因此,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可以作用在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上,以便可以实现使中央部件与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一起移动。
在一个替选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上,从而使得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可以经由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沿第二方向移动。于是,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例如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从而使得至少一个第三滑座沿着所配属的第三导轨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引导。然后,至少一个第三滑座可以作用在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上,该第二调节机构又作用在中央部件上。因此,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可以作用在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上,以便可以实现使中央部件与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一起移动。
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可以具有载体元件,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经由载体元件与中央部件连接。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可以布置在载体元件上,从而使得中央部件相对于载体元件能沿着第一方向移动。载体元件可以尤其被构造为在车辆地板上方在两个平行布置的分别具有第三调节机构的引导臂之间的桥接件。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载体元件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三调节机构的第三滑座连接,从而使得第三滑座沿第二方向的移动也引起载体元件沿第二方向的移动。
中央部件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滑座上,从而至少一个滑座沿所配属的导轨的调节分别引起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调节中央部件。
在一个替选的实施方案中,载体元件经由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臂上。因此,载体元件可以经由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沿第一方向移动。在载体元件上可以布置有其上布置有中央部件的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载体元件例如可以沿着第一方向所延伸的平面延伸。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可以引起中央部件沿第二方向相对于载体元件的移动。
至少一个第一、第二和/或第三调节机构可以分别具有螺杆驱动器、齿条驱动器、绳索驱动器和/或杠杆驱动器。尤其地,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但原则上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调节机构可以附加地或替选地具有杠杆运动学机构,其尤其是具有螺杆和/或小齿轮驱动器;直线引导部,其尤其是具有齿条和/或绳索驱动器;具有十字杠杆和/或鲍登拉索。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第二和/或第三滑座能分别经由第一、第二和/或第三螺杆沿着所配属的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导轨移动。第一、第二和/或第三螺杆例如可以分别经由第一、第二和/或第三螺杆驱动器来驱动,尤其是利用马达单元和可能地利用传动单元来驱动。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范性地示出了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两个车辆座椅之间的机动车结构组件;
图2示出在两个车辆座椅之间具有中央部件和两个引导臂的机动车结构组件;
图3示出在仪表板处的机动车结构组件;
图4示出两个第一和第三调节机构的透视图;
图5示出两个第一和第三调节机构的另外的透视图;
图6示出穿过具有第一和第三调节机构的引导臂的剖视图;
图7示出具有通风通道的机动车结构组件;
图8A示出具有第一、第二和两个第三调节机构的两个引导臂;
图8B示出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调节机构的引导臂,第三调节机构具有载体元件;
图9示出第一调节机构的仰视图;
图10示出机动车结构组件的仰视图;
图11A示出机动车结构组件的停放定位;
图11B示出机动车结构组件的正常定位;
图11C示出机动车结构组件的移出的定位;
图11D示出松弛定位;
图12A示出机动车中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处于停放定位中;
图12B示出机动车中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处于正常定位中;并且
图12C示出机动车中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处于移出的定位中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中央部件1的机动车结构组件。中央部件1布置在车辆地板FB上的驾驶员座椅S与副驾驶员座椅S‘之间。另外,中央部件1能沿着平行于车辆地板FB并沿着车辆纵向轴线L延伸的第一方向R1移动,并且附加地能沿着垂直于车辆地板FB的第二方向R2移动。因此,中央部件1相对于正常地坐在驾驶员座椅S或副驾驶座椅S‘中的机动车的乘客能纵向移动且能竖直移动。原则上,中央部件1可以在机动车座椅之间沿着垂直于车辆地板FB平面移动到每个任意的定位中。
图2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包括两个引导臂2、2‘,它们适用于使中央部件1沿着第一方向R1移动。引导臂2、2‘在驾驶员座椅S与副驾驶员座椅S‘之间彼此平行地从车辆地板FB延伸到仪表板A。因此引导臂2、2‘一方面紧固在车辆地板FB上,并且另一方面嵌入到仪表板A中。引导臂2、2‘以能沿第一方向R1移动的方式支承在车辆地板FB上和仪表板A处。因此,引导臂2、2‘能相对于至少包括仪表板A和车辆底板FB的车身移动。
中央部件1布置在引导臂2、2‘之间,从而使得中央部件1可以与引导臂2、2‘一起沿着第一方向R1移动。因此,当引导臂2、2‘沿着第一方向R1移动时,中央部件1被引导臂2、2‘带动。由此,使得中央部件1能朝仪表板A的方向或朝机动车的后部F的方向移动。在图3中示出,当中央部件1朝仪表板A的方向移动时,中央部件1能移入到仪表板A中。
附加地,中央部件1能沿第一方向R1、第二方向R2相对于引导臂2、2‘移动。因此,中央部件1一方面与引导臂2、2‘一起移动,并且另一方面能相对于引导臂2、2‘沿第一方向R1移动。
图4和图5示出了两个引导臂2、2‘,它们被布置成在它们之间相对于镜像平面E对称地容纳中央部件1,该镜像平面沿第一方向R1和第二方向R2延伸并且在中部与中央组件1相交。
为了使引导臂2、2‘沿第一方向R1移动,引导臂2、2‘分别具有第一调节机构21、21‘。第一调节机构21、21‘分别包括第一导轨211、211‘。引导臂2、2‘分别经由第一导轨211、211‘支承在仪表板A处。原则上,引导臂2、2‘也可以经由第一导轨211、211‘支承在车辆地板FB上。在图9中所示的替选实施例中,引导臂2、2‘经由共同的第一导轨211支承在车辆地板FB上。
也可以想到且可行的是,在每个引导臂2、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导轨,其中,引导臂2、2‘分别经由两个中的一个第一导轨支承在车辆地板FB上,并且经由两个中的另一个第一导轨A支承在仪表板A处。
在图6中的第一导轨211上布置有第一滑座210布置。第一滑座210相对车身固定。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滑座210被设置且设计成用于紧固在仪表板A。还可以想到且可行的是,第一滑座210被设置且设计成用于紧固在车辆地板FB上。
引导臂2、2‘相对于第一滑座210沿着第一导轨211的调节分别经由第一螺杆驱动器212产生。因此,第一螺杆驱动器212分别被用于将第一调节力导入到引导臂2、2‘中,从而使得引导臂2、2‘相对于车辆地板FB沿着第一方向R1被调节。
从仪表板A出发的通风通道20沿着第一导轨211延伸到机动车的后部F中。来自仪表板A的方向的空气经由通风通道20朝着后部F的方向输送。空气经由通风开口201尤其是被释放到后部F中。原则上,其中每个引导臂2、2‘都可以具有通风通道20、20‘,该通风通道使空气分别经由通风开口201、201‘释放到后部F中,如图4中也所示。如图7所示,通风通道20可伸缩式地能延长或能缩短,以便补偿引导臂2相对于仪表板A的移动。为此,通风通道20包括第一通道区段20a和第二通道区段20b,第二通道区段具有比第一通道区段20a更大的横截面积。第一通道区段20a能嵌套到第二通道区段20b中,以便缩短通风通道20的长度,从而可以补偿引导臂2的移动,
为了使中央部件1沿第二方向R2移动,其中每个引导臂2、2‘分别包括第三调节机构23、23‘。因此,第三调节机构23、23‘被设计成用于对中央部件1进行高度调节。中央部件1经由第三调节机构23、23能相对于引导臂2、2‘移动。
第三调节机构23、23‘分别包括第三导轨231、231‘,第三导轨沿着第二方向R2延伸并且使中央部件1沿着第三导轨231、231‘被引导。中央部件1在第三导轨231、231‘上的引导经由以能移动的方式支承在第三导轨231、231‘上的第三调节机构23、23‘的第三滑座230、230‘促成。因此,第三滑座230、230‘能沿第二方向R2相对于各自的引导臂2、2‘移动。两个第三滑座230、230‘相对于镜像平面E对称地布置。第三滑座230、230‘沿着第三导轨231、231‘的调节分别经由第三螺杆驱动器232、232‘进行。
此外,第三调节机构23、23‘在每个引导臂2、2‘上分别包括支撑元件233、233‘,以便支撑中央部件1的重量,从而将中央部件1的一部分重量支撑在第三滑座230、230‘上且一部分支撑在支撑元件233、233‘上。支撑元件233、233‘被构造为气压弹簧。
图8A示出了第二调节机构22,该第二调节机构被用于使中央部件1能沿着第一方向R1相对于引导臂2、2‘移动。为了沿着第一方向R1移动,中央部件1能相对于第三调节机构23、23‘的第三滑座230、230‘移动。第三滑座230、230‘经由在引导臂2、2‘之间横向于第一方向R1和第二方向R2延伸的载体元件224彼此连接。载体元件224能与第三滑座230、230一起沿着第二方向R2移动。中央部件1经由载体元件224布置在第三滑座230、230‘上。为了容纳中央部件1,载体元件224呈U形地构成,其中,呈U形的载体元件224的纵向侧被布置在引导臂2、2‘上。第二调节机构22可以实现无论中央部件1沿着第二方向R2的定位如何,中央部件1都能沿着第一方向R1相对于载体元件224移动。
如图10所示,第二调节机构22朝车辆地板FB侧地布置在中央部件1上。在替选实施方案中,机动车结构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调节机构,它们分别在引导臂2、2‘侧地布置中央部件1上,并且可以实现使中央部件1相对于车辆地板FB沿第一方向R1移动并且尤其是相对于第三滑座230、230‘移动,
第二调节机构22包括第二导轨221,该第二导轨沿第一方向R1延伸,并且使中央部件1沿该第二导轨被引导。中央部件1在第二导轨221上的引导经由第二调节机构22的以能移动的方式支承在第二导轨221上的第二滑座220来促成。因此第二滑座220相对于引导臂2、2‘能沿着第一方向R1移动。第二滑座220沿着第二导轨221的调节经由第二螺杆驱动器222进行。因此,第一调节机构21、21‘和第二调节机构22可以彼此分开地、同时反向地或者同时朝共同的方向调节。如在图9的替选实施例中也能得知。
图11A至11D示出了机动车结构组件相对于副驾驶员座椅S‘和后排座椅B的示例性布置。
图11A示出了停放定位,在该停放定位中,机动车结构组件沿第一方向R1至少部分地布置在仪表板A下方。引导臂2、2‘和中央部件1最大程度地沿第一方向R1移动到仪表板A下方。由此,使得机动车结构组件从仪表板A仅突出直到副驾驶员座椅S‘的长度的一小部分。另外,中央部件1沿着第二方向R2最大程度地朝车辆地板FB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与中央部件1距车辆地板FB距离较远的情况相比,仪表板A下方需要的高度较小。
图11B示出了正常定位,在该正常定位中,机动车结构组件沿第一方向R1移动直至副驾驶员座椅S‘的朝向机动车的后部F的后侧处。沿着第一方向R1的移动利用引导臂2、2‘相对于车辆地板FB的移动来实现。另外,中央部件1与车辆地板FB的距离大于在停放定位时的距离。因此,中央部件1相对于停放定位将沿第二方向R2相对于引导臂2、2‘移动。
图11C示出了移出的定位,在该移出的定位中,中央部件1沿着第一方向R1相对于引导臂2、2‘朝后部F移出。中央组件1在此探伸超出引导臂2、2‘地进入到后部F中。在此,中央部件1也探伸超出副驾驶员座椅S‘的后侧,从而使正常坐在后排座椅B上的机动车的乘客比在正常定位时更容易够到中央部件1。
图11D示出了松弛定位,在该松弛定位中,机动车结构组件的布置与移出的定位相同。副驾驶员座椅S‘附加地向后调节,从而使正常坐在副驾驶员座椅S‘中的乘客可以使用处于移出的定位中的机动车结构组件。
当然,结合图11A至11D做出的陈述不仅适用于布置在副驾驶员座椅S‘处的机动车结构组件,而且适用于布置在驾驶员座椅S处的机动车结构组件,或者原则上适用于布置在驾驶员座椅S与副驾驶员座椅S‘之间的机动车结构组件。
图12A至12C中示出了将机动车结构组件从停放定位调节到移出的定位的顺序。
从图12A中的停放定位开始,在该停放定位中,中央部件1被布置得靠近车辆地板FB,并且机动车结构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在仪表板A的下方,机动车结构组件经由图12B中的正常定位移动到移出的定位中,在该正常定位中,中央部件1到车辆地板FB的距离比在停放定位时更远,在移出的定位中,中央部件1从引导臂2、2‘朝后部的方向突出。
附图标记列表
1 中央部件
2、2‘ 引导臂
20 通风通道
20a 第一通道区段
20b 第二通道区段
201、201‘ 通风开口
21、21‘ 第一调节机构
22 第二调节机构
23、23‘ 第三调节机构
210、210‘ 第一滑座
220 第二滑座
230、230‘ 第三滑座
211、211‘ 第一导轨
221 第二导轨
231、231‘ 第三导轨
212 第一螺杆驱动器
222 第二螺杆驱动器
232、232‘ 第三螺杆驱动器
224 载体元件
233、233‘ 支撑元件
A 仪表板
B 后排
E 镜像平面
F 后部
FB 车辆地板
R1 第一方向
R2 第二方向
S、S‘ 车辆座椅

Claims (12)

1.具有中央部件(1)的机动车结构组件,所述中央部件能布置在车辆地板(FB)上的两个车辆座椅(S、S‘)之间,并且能沿平行于所述车辆地板(FB)的第一方向(R1)移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部件(1)附加地能沿垂直于所述车辆地板(FB)的第二方向(R2)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引导臂(2、2‘),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以能沿着所述第一方向(R1)移动的方式布置在车身上,并且所述中央部件(1)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上,从而使得所述中央部件(1)能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2、2‘)一起沿所述第一方向(R1)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2、2‘)以能沿着所述第一方向(R1)移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车辆地板(FB)上和/或所述机动车的仪表板(A)处。
4.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件(1)以能拆卸的方式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2、2‘)上,以用于利用另外的中央部件进行替换。
5.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沿着所述第一方向(R1)输送空气的至少一个通风通道(20)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2、2‘)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件(1)布置在两个引导臂(2、2‘)之间,所述引导臂相对于镜像平面(E)对称地布置,所述镜像平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R1)和所述第二方向(R2)延伸并且在中部与所述中央部件(1)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2、2‘)上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21、21‘),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2、2‘)能沿着所述第一方向(R1)相对于车身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件(1)以能沿着所述第一方向(R1)和/或沿着所述第二方向(R2)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2、2‘)移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2、2‘)上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22),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使得所述中央部件(1)能沿着所述第一方向(R1)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导臂(2、2‘)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2、2‘)上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23、23‘),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使得所述中央部件(1)能沿着所述第二方向(R2)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2、2‘)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9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21、21‘)、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22)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23、23‘)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滑座(210、210‘、220、230、230‘),所述滑座能相对于相应的调节机构(21、21‘、22、23、23‘)的所配属的导轨(221、211‘、221、231、231‘)移动,以用于使所述中央部件(1)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元件(233、233‘),所述支撑元件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臂(2、2‘)上,以用于支持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调节机构(23、23‘),并且所述支撑元件除了支撑所述第三调节机构(23、23‘)之外还支撑所述中央部件(1)的重量。
CN201980083382.XA 2018-12-21 2019-12-17 具有中央部件的机动车结构组件 Pending CN1131953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22852.3 2018-12-21
DE102018222852.3A DE102018222852A1 (de) 2018-12-21 2018-12-21 Kraftfahrzeugbaugruppe mit einer Mittelkomponente
PCT/EP2019/085505 WO2020127164A1 (de) 2018-12-21 2019-12-17 Kraftfahrzeugbaugruppe mit einer mittelkomponent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5309A true CN113195309A (zh) 2021-07-30

Family

ID=69137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3382.XA Pending CN113195309A (zh) 2018-12-21 2019-12-17 具有中央部件的机动车结构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53202A1 (zh)
CN (1) CN113195309A (zh)
DE (1) DE102018222852A1 (zh)
WO (1) WO20201271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06156A1 (de) * 2018-03-16 2019-09-1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elüf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Innenbereich eines Kraftfahrzeugs, insbesondere in einem Bereich einer zweiten Sitzreihe
DE102019003117A1 (de) * 2019-05-02 2020-11-05 Daimler Ag Mittelkonsoleneinheit für ein Fahrzeug und Fahrzeug mit einer solchen Mittelkonsoleneinheit
KR102501242B1 (ko) * 2020-11-18 2023-02-16 케이비아이동국실업 주식회사 슬라이딩형 글로브 박스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15320C1 (de) * 1996-04-17 1997-05-07 Daimler Benz Ag Fahrzeug-Mittelkonsole mit Aufnahmebox
DE10137036A1 (de) * 2001-07-30 2003-02-20 Opel Adam Ag Fahrzeug mit in dessen Innenraum verschiebbarem Container zur Aufnahme von Gegenständen
JP3923892B2 (ja) * 2002-12-26 2007-06-0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部品の配設構造
DE102005043554A1 (de) * 2005-09-12 2007-03-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Kraftfahrzeuginneneinrichtung mit einem in einer Konsole ausgebildeten Ablagefach
US7445261B2 (en) * 2005-12-29 2008-11-04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 Group North America, Inc. Consol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E202007008537U1 (de) * 2007-06-11 2007-08-09 Zat Automobil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mit wenigstens einem Funktionskörper für den Einsatz im Innenraum eines Kraftfahrzeuges
DE102008010393A1 (de) * 2008-02-21 2009-08-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Verriegelbare Lagerung eines Containers in einem in einem Fahrgastraum eines Kraftfahrzeuges angeordneten Schienenpaar
JP2018001982A (ja) * 2016-07-04 2018-01-11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DE102017215915A1 (de) * 2017-09-08 2019-03-14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Coburg Konsolenelement für ein 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53202A1 (en) 2022-05-19
WO2020127164A1 (de) 2020-06-25
DE102018222852A1 (de) 2020-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5309A (zh) 具有中央部件的机动车结构组件
CN108216050B (zh) 具有协同运动和增强的存储能力的车辆控制台
CN108216051B (zh) 具有协同运动和增强的存储能力的车辆控制台
US9487228B2 (en) Device for stowing a steering column
US20100244478A1 (en) Vehicle console with movable armrest
US20230254986A1 (en) Adjustable display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having an adjustable display device
US7547057B2 (en) Loading base arrangement
JP6255049B2 (ja) 車両の座席搭載装置
US11305673B2 (en) Seat and seat mounting structure
US10639971B2 (en) Vehicle furniture system
CN111483355B (zh) 用于自主驾驶车辆的可展开驾驶员站
KR101852883B1 (ko) 자율주행 차량용 전동식 시트 구동 장치
US20170166095A1 (en) Motor vehicle with height-adjustable seat
US20220227202A1 (en) Central Console Unit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Having Such a Central Console Unit
WO2017116362A1 (en) A resting unit extension system
US20220153329A1 (en) Handling system for container in a vehicle and a vehicle having such a system
JP6657691B2 (ja) スライド構造
US7658425B2 (en) Cantilevered support for automotive seats
JP2012250682A (ja) スライド式アームレスト
US20090218468A1 (en) Mechanism for locking the rails of a motor vehicle seat
US20240157865A1 (en) Vehicle Seat Having a Footrest
CN219214799U (zh) 一种汽车副仪表机构
WO2015084976A1 (en) Adjustable vehicle armrest system having a tambour door
EP1342612B1 (en) Flexible interior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CN219277252U (zh) 仪表板组件及交通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