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3130A - 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及托架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及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3130A
CN113173130A CN202110088903.XA CN202110088903A CN113173130A CN 113173130 A CN113173130 A CN 113173130A CN 202110088903 A CN202110088903 A CN 202110088903A CN 113173130 A CN113173130 A CN 113173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etection sensor
bracket
wall portion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89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73130B (zh
Inventor
柴田健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173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3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73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3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62D25/18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e.g. mudguard fl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4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utside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使将固定有检测传感器的托架向翼子板固定时的作业性提高的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及托架。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具备:翼子板(10);内板(18),相对于翼子板在车辆内侧相对配置;检测传感器(14),配置于翼子板与内板之间的空间,检测周围的信息;及托架(20),配置于上述空间,保持检测传感器,固定于翼子板。托架具备:第1壁部(22),具有固定于翼子板的面(22a);第2壁部(24),相对于第1壁部在车辆内侧相对配置,具有与内板相对的面(24b);及连接部(26),连接第1壁部和第2壁部。第2壁部在其车辆前侧及其车辆后侧分别具备从面(24b)向车辆外侧方向凹陷的凹部(40、42)。

Description

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及托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周围的信息的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及保持该检测传感器的托架。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搭载有具备检测周围的信息的检测部的检测传感器的车辆。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检测传感器固定于翼子板(构成车身的侧面的一部分的面板)的车辆内侧的面的构造。翼子板具有与检测传感器的检测部相对的部位。该部位由在检测中使用的光或声音能够透过的材质形成,由此,检测传感器检测车辆侧方的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32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将检测传感器向翼子板固定时,通常,预先将检测传感器固定于托架,将该托架固定于翼子板的车辆内侧的面,由此将检测传感器间接地固定于翼子板。该固定作业在车身被某种程度组装后进行。因而,在进行固定作业的时间点下,在翼子板的附近以与该翼子板相对的方式配置有内板。因此,作业者需要以不与内板干涉的方式进行固定作业。然而,翼子板与内板的距离比较短,形成于两者之间的空间比较窄,因此存在难以进行固定作业(例如,保持着托架的手与内板干涉)这一问题。
本发明为了应对上述的问题而完成。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使将固定有检测传感器的托架向翼子板固定时的作业性提高。
本发明的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以下,称作“本发明构造”。)具备:
翼子板(10),构成车身的侧面的一部分;
内板(18),相对于所述翼子板(10)在车辆内侧与该翼子板(10)相对配置;
检测传感器(14),配置于相对于所述翼子板(10)靠所述车辆内侧且相对于所述内板(18)靠车辆外侧的空间(S),具备能够检测周围的信息的检测部(14a),该检测部(14a)经由设置于该翼子板(10)的开口部(12a)而向车辆侧方露出;及
托架(20),配置于所述空间(S),保持所述检测传感器(14),固定于所述翼子板(10)。
所述托架(20)具备:
第1壁部(22),在其所述车辆外侧具有固定于所述翼子板(10)的翼子板固定面(22a),设置有使所述检测传感器(14)的所述检测部(14a)向所述车辆侧方露出的开口部(22b);
第2壁部(24),相对于所述第1壁部(22)在所述车辆内侧与该第1壁部(22)相对配置,覆盖所述检测传感器(14)的所述车辆内侧的面(14d),在其所述车辆外侧具有供所述检测传感器(14)固定的检测传感器固定面(24a),在其所述车辆内侧具有与所述内板(18)相对的内板相对面(24b);及
连接部(26),连接所述第1壁部(22)和所述第2壁部(24),
所述第2壁部(24)在其车辆前侧及其车辆后侧分别具备从所述内板相对面(24b)向车辆外侧方向凹陷的凹部(40、42)。
根据本发明构造中的托架,例如,作业者通过将拇指向这些凹部的一方(典型地是在固定作业后位于车辆前方的凹部)插入并利用其他手指支承托架的下方部分,能够保持托架。因而,例如,与“将拇指搭靠于托架的第1壁部,将剩余的手指搭靠于第2壁部,将托架以夹持的方式保持”的保持方法相比,在固定作业时作业者的手难以与内板干涉。因此,能够使固定作业时的作业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侧面中,
作为所述托架(20)的所述凹部(40、42)中的一方的第1凹部(42)具备向所述车辆内侧突出的平板状的突出部(24c),
相对于所述第1凹部(42)在所述车辆外侧以能够经由该第1凹部(42)而从所述车辆内侧目视确认的方式配置有所述检测传感器(14)所具备的连接器连接口(14c),
所述内板是分别配置于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车颈(cowl)(32)的两侧的车颈侧板(18),在该内板(18),在所述连接器连接口(14c)的斜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来自车颈(32)的排水排出的排出口(30a),
所述第1凹部(42)的所述突出部(24c)与连结所述排出口(30a)和所述连接器连接口(14c)的第1假想线(L2)交叉。
在检测传感器的连接器连接口连接预定的连接器(例如,电力供给用的连接器)。该连接作业在检测传感器固定于托架后且托架固定于翼子板前进行。在本发明的一个侧面中,连接器连接口相对于托架的第1凹部在车辆外侧以能够经由该第1凹部而从车辆内侧目视确认的方式配置。因而,能够经由第1凹部而容易地确认连接器是否适当地连接于连接器连接口,连接作业的作业性提高。
然而,若在托架设置有第1凹部,则连接器连接后的连接状态的可靠性有可能下降。即,在内板(车颈侧板)以位于连接器连接口的斜上方的方式设置有用于将来自车颈的排水排出的排出口。因而,来自排出口的排水经由第1凹部而向连接器的连接部分流下,连接器连接后的连接状态的可靠性有可能下降。
于是,在本发明的一个侧面中,第1凹部具备向车辆内侧突出的平板状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与连结排出口和连接器连接口的第1假想线交叉。因而,来自排出口的排水向突出部流下,能够防止连接器的连接部分沾水。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能够提高连接器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并且能够防止连接器的连接部分沾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侧面中,
所述托架(20)的所述第1壁部(22)的所述翼子板固定面(22a)具有多个埋设有第1紧固连结构件(52a、52b、52c、52d)的埋设口(54a、54b、54c、54d),
所述多个埋设口(54a、54b、54c、54d)的各自关于第2假想线(L1)线对称地配置,该第2假想线(L1)通过所述第1壁部(22)的所述开口部(22b)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且与该宽度方向正交,
所述翼子板(10)在与所述多个埋设口(54a、54b、54c、54d)的各自对应的位置具有多个供能够与所述第1紧固连结构件(52a、52b、52c、52d)紧固连结的第2紧固连结构件(50a、50b、50c、50d)插通的插通口(13a、13b、13c、13d),
所述托架(20)通过将所述第2紧固连结构件(50a、50b、50c、50d)经由所述多个插通口(13a、13b、13c、13d)的各自紧固连结于对应的所述第1紧固连结构件(52a、52b、52c、52d)而固定于所述翼子板(10),
所述翼子板固定面(22a)和所述检测传感器固定面(24a)所成的角在所述托架(20)的所述宽度方向上恒定。
翼子板包括构成车身的左侧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左侧翼子板和构成车身的右侧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右侧翼子板。因而,通常的话,需要分别制造向左侧翼子板固定的左侧托架和向右侧翼子板固定的右侧托架。相对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由于埋设于托架的翼子板固定面的埋设口关于第2假想线线对称地配置,且翼子板固定面和检测传感器固定面所成的角在托架的宽度方向上恒定,所以能够将左侧托架也作为右侧托架来使用,无需分别制造。通常,托架通过注射成形而制造,但根据该托架,无需将注射成型时的模具分为左侧托架用的模具和右侧托架用的模具而分别制造,因此能够大幅减少模具的制造所涉及的费用。
本发明的托架(20)能够保持具备能够检测周围的信息的检测部(14a)的检测传感器(14),能够以固定有该检测传感器(14)的状态固定于车辆的翼子板(10)。
该托架(20)具备:
第1壁部(22),在其一侧具有能够固定于所述翼子板(10)的翼子板固定面(22a),设置有能够将所述检测传感器(14)的所述检测部(14a)露出的开口部(22b);
第2壁部(24),相对于所述第1壁部(22)在另一侧与该第1壁部(22)相对配置,能够覆盖所述检测传感器(14)的所述另一侧的面(14d),在其所述一侧具有能够固定所述检测传感器(14)的检测传感器固定面(24a),在其所述另一侧具有能够与相对于所述翼子板(10)在所述另一侧与该翼子板(10)相对配置的内板(18)相对的内板相对面(24b);及
连接部(26),连接所述第1壁部(22)和所述第2壁部(24),
所述第2壁部(24)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部分分别具备从所述内板相对面(24b)朝向所述检测传感器固定面(24a)凹陷的凹部(40、42)。
根据该托架,在固定作业时作业者的手难以与内板干涉。因此,能够使固定作业时的作业性提高。
在上述说明中,为了帮助发明的理解,对与实施方式对应的发明的构成要件以写进括号的方式添加有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标号,但发明的各构成要件不限定于由所述标号规定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A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中的相对于车辆的前后轴靠左侧的搭载构造(以下,也简称作“左侧的搭载构造”)时的图。
图1B是图1A的区域R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从车辆后方观察左侧的搭载构造时的图。
图3A是固定有检测传感器的状态的托架且向左侧的翼子板固定的托架的主视图。
图3B是图3A的托架的侧视图。
图4A是托架的主视图。
图4B是托架的侧视图。
图5A是斜着观察图3A的托架的背面及一方的侧面时的图。
图5B是斜着观察图3A的托架的背面及另一方的侧面时的图。
图6A是埋设有翼子板紧固连结用的螺母及检测传感器紧固连结用的螺母的托架且在左侧的搭载构造中使用的托架的主视图。
图6B是埋设有翼子板紧固连结用的螺母及检测传感器紧固连结用的螺母的托架且在相对于车辆的前后轴靠右侧的搭载构造(以下,也简称作“右侧的搭载构造”)中使用的托架的主视图。
图7是右侧的搭载构造中的与图1B对应的图。
图8是从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观察左侧的搭载构造中的检测传感器及托架时的图,示出在检测传感器连接有连接器的状态。
图9是图8的检测传感器及托架的侧视图,是用于说明排水用构件的排出口、突出部及连接器连接口的位置关系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翼子板,12:凹部,12a:开口部,14:检测传感器,14a:检测部,14d:检测传感器的面,18:车颈侧板,20:托架,22:第1壁部,22a:翼子板固定面,22b:开口部,24:第2壁部,24a:检测传感器固定面,24b:内板相对面,26:连接部,40、42: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及图2所示的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是相对于车辆的前后轴靠左侧的搭载构造。该搭载构造具备翼子板10、车颈侧板18、检测传感器14及托架20。翼子板10构成了车身的左侧面的前方部分,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翼子板10省略了其一部分的图示。另外,与翼子板10相邻的构成车身的其他面板的图示也省略。此外,在附图中,将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及后方分别记为“Fr”及“Rr”,将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方记为“Up”,将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记为“Out”。
如图1A所示,翼子板10具备比较平坦的部分10a和与车辆的左前轮W的外周面的周向上的一部分相对的圆弧状的部分10b。部分10a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参照图2)。在部分10a设置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12。在凹部12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贯通凹部12的开口部12a。开口部12a是用于使检测传感器14的检测部14a(后述)向车宽方向外侧露出的开口。在开口部12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贯通凹部12的孔部12b、12b。孔部12b、12b具有能够将托架20的爪部22c、22c(后述)卡合的大小及形状。此外,车宽方向内侧相当于“车辆内侧”或“另一侧”的一例,车宽方向外侧相当于“车辆外侧”或“一侧”的一例。
如图1B所示,在开口部12a的附近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贯通凹部12的3个插通口13a、13b及13d。插通口13a、13b及13d是供用于将托架20紧固连结于翼子板10的螺栓50a、50b及50d插通的插通口(后述)。
如图2所示,车颈侧板18相对于翼子板10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车颈侧板18与翼子板10的后方部分相对(参照图1A的虚线18)。车颈侧板18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板状构件。在相对于翼子板10靠车宽方向内侧且相对于车颈侧板18靠车宽方向外侧处形成有空间S。此外,车颈侧板18相当于“内板”的一例。
车颈侧板18相对于车颈32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车颈32是在车辆的前窗玻璃(图示省略)的下方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构件。将车颈32在其任意的位置处以与车宽方向正交的平面切断时的截面成为了朝向车辆上方开放的大致U字状。车颈侧板18和车颈32经由排水用构件30而连接。
具体而言,在车颈侧板18设置有在斜方向(详细而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下降的方向)上贯通车颈侧板18的贯通孔18a。排水用构件3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插通于贯通孔18a并接合于车颈侧板18,向空间S开口。排水用构件30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下降(即,其内周面也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下降)。将排水用构件30在其任意的位置处以与车宽方向正交的平面切断时的截面成为了朝向车辆上方开放的大致U字状(参照图1A的虚线30)。排水用构件30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与车颈3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连接(连接部分的图示省略)。由此,积存于车颈32的水在排水用构件30中向车宽方向外侧流动,从空间S排出。即,排水用构件3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开口部作为排出口发挥功能。以下,将该开口部称作“排出口30a”。排出口30a也能够说成设置于车颈侧板18。
如图2所示,在空间S配置有检测传感器14。如图3A及图3B所示,检测传感器14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保持(固定)于托架20。在检测传感器14中,供用于将自身紧固连结于托架20的螺栓60a、60b及60c(后述)插通的插通口(图示省略)设置于各螺栓60a、60b及60c对应的位置。此外,图3A及图3B示出固定于翼子板10前的检测传感器14及托架20,但为了便于说明,在关于这些图3A及图3B进行说明时,使用固定于翼子板10的状态的方向。关于图4A~图6B也是同样。检测传感器14具备用于检测周围的信息的检测部14a、和用于将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口14b及连接口14c。连接口14b及连接口14c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光探测与测距)/Laser Imaging Detection and Ranging:激光成像探测与测距)作为检测传感器14。即,检测部14a作为照射脉冲状的激光的投光部及接受由对象物反射的激光(散射光)的受光部发挥功能。检测传感器14以使检测部14a经由翼子板10的开口部12a而向车宽方向外侧(换言之,车辆的左侧方)露出的方式配置于空间S。连接口14b是与用于将由检测传感器14检测到的信息向ECU(图示省略)发送的ECU连接器(图示省略)连接的连接口。ECU连接器实际上在检测传感器14配置于空间S前预先连接于连接口14b,但为了使附图容易观察,其图示省略。连接口14c是与用于向检测传感器14供给电力的连接器70(参照图8及图9)连接的连接口。连接口14b、14c设置于与设置有检测部14a的面大致正交的面。当检测传感器14配置于空间S时,连接口14b、14c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参照图2)。
此外,将在后文详述,托架20在相对于车辆的前后轴靠左侧的搭载构造和靠右侧的搭载构造中兼用。因而,在右侧的搭载构造中,当检测传感器14配置于空间S时,连接口14b、14c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图示省略)。
除此之外,作为检测传感器14,也可以使用可见光相机、毫米波雷达或超声波传感器。在使用可见光相机的情况下,检测部14a作为可见光的受光部发挥功能。在使用毫米波雷达的情况下,检测部14a作为电波的发送部及接收部发挥功能。在使用超声波传感器的情况下,检测部14a作为超声波的发送部及接收部发挥功能。
如图2所示,在空间S中,托架20以保持着检测传感器14的状态配置。如图4A及图4B所示,托架20具备第1壁部22、第2壁部24及连接部26。
第1壁部22是在车辆前后方向及车辆上下方向上扩展的平板状的构件,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面22a。面22a是向翼子板10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面固定的面(后述)。第1壁部22在从正面观察时(即,在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时)在其大致中央具有在车宽方向上贯通第1壁部22的开口部22b。开口部22b是用于使检测传感器14的检测部14a向车宽方向外侧露出的开口。在面22a上,在开口部22b的宽度方向(换言之,车辆前后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爪部22c、22c。爪部22c、22c的宽度方向的间隔与设置于翼子板10的凹部12的孔部12b、12b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间隔大致相等。通过使爪部22c、22c与孔部12b、12b卡合,从而托架20(严格来说是保持着检测传感器14的状态的托架20)暂定保持于翼子板10(后述)。此外,面22a相当于“翼子板固定面”的一例。
第2壁部24是在车辆前后方向及车辆上下方向上扩展的平板状的构件,相对于第1壁部22在车宽方向内侧与第1壁部22相对配置(参照图4B)。第2壁部24是用于覆盖检测传感器14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面14d(参照图3B)的壁部。第2壁部24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面24a,在车宽方向内侧具有面24b。面24a是固定检测传感器14的面(后述)。面24a与第1壁部22的面22a平行。面24b是在托架20固定于翼子板10时与车颈侧板18相对的面(参照图2)。此外,面24a相当于“检测传感器固定面”的一例,面24b相当于“内板相对面”的一例。
如图4A~图5B所示,在第2壁部24上,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及后侧分别设置有凹部40(参照图5A及图5B)及凹部42。
凹部40成为了第2壁部24的面24b中的车辆前侧的部分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的部分向车宽方向外侧(换言之,朝向面24a)凹陷而成的形状。凹部40由面40a、40b、40c及40d构成。面40a位于在车宽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上扩展的平面上。面40d与面40a相对。面40b位于在车辆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上扩展的平面上,连接面40a和面40d。面40c位于在车宽方向及车辆上下方向上扩展的平面上,连接面40a和面40d。面40c与面40b大致垂直地交叉。面40a、40b、40c及40d均呈大致矩形状。由此,在凹部40形成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空间。凹部40能够作为在作业者保持托架20时用于将手指(典型地是拇指)插入的凹陷来利用。因而,凹部40形成为能够将手指插入的程度的大小。
凹部42成为了第2壁部24的面24b中的车辆后侧的部分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下方的部分向车宽方向外侧(换言之,朝向面24a)凹陷而成的形状。凹部42由面42a、42b、42c及42d构成。面42a位于在车宽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上扩展的平面上。面42b位于在车宽方向及车辆上下方向上扩展的平面上,与面42a大致垂直地交叉。面42c位于在车宽方向及“朝向面42b下降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上,与面42b以成锐角的方式交叉。面42d位于在车辆前后方向及车辆上下方向上扩展的平面上,与面42b大致垂直地交叉。
面42a、42b及42c均呈大致矩形状,面42d呈大致直角三角形形状。面42d与面42c大致垂直地交叉,另一方面,未与面42a连接。因而,凹部42与“相对于凹部42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空间”在车宽方向上连通。在检测传感器14保持(固定)于托架20的状态下,检测传感器14的连接口14c相对于凹部42位于车宽方向外侧。因此,连接口14c能够经由凹部42而从车宽方向内侧目视确认(参照图5B)。在凹部42形成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空间。凹部42能够作为在作业者保持托架20时用于将手指(典型地是拇指)插入的凹陷来利用。因而,凹部42形成为能够将手指插入的程度的大小。此外,凹部42相当于“第1凹部”的一例,连接口14c相当于“连接器连接口”的一例。
此外,凹部40及凹部42的形状只要是作业者能够将手指向凹部40或凹部42插入而保持托架20的形状即可,不限于上述,例如也可以是圆柱状,还可以是棱柱状。
如上所述,托架20在左侧的搭载构造和右侧的搭载构造中兼用。在托架20在左侧的搭载构造中使用的情况下,如图4A~图5B所示,凹部40位于车辆前侧,凹部42位于车辆后侧。此时,作业者使用凹部40来保持托架20并进行向翼子板10的固定作业。即,凹部42不被使用。另一方面,在托架20在右侧的搭载构造中使用的情况下,凹部42位于车辆前侧,凹部40位于车辆后侧。此时,作业者使用凹部42来保持托架20并进行向翼子板10的固定作业。即,凹部40不被使用。关于固定作业将在后文详述。
连接部26将第1壁部22和第2壁部24在车宽方向上连接。托架20的车辆上方的面以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下降的方式倾斜(参照图4B~图5B)。由此,从排出口30a(参照图2)流下到托架20的车辆上方的面的排水在该面上流动而向第2壁部24的面24b与车颈侧板18之间的空间流下。因而,能够防止因流下到托架20的车辆上方的面的排水向车宽方向外侧流动而检测传感器14(尤其是检测部14a)沾水。
检测传感器14通过固定于第2壁部24的面24a而配置于由第1壁部22、第2壁部24及连接部26包围的空间。具体而言,如图4A所示,在第2壁部24的面24a设置有3个埋设口64a、64b及64c,在埋设口64a、64b及64c分别埋设有螺母62a、62b及62c(参照图6A)。在将检测传感器14向托架20固定时,将检测传感器14从托架20的开口部22b配置于托架20的预定的位置,将螺栓60a、60b及60c经由设置于检测传感器14的未图示的插通口而分别紧固连结于螺母62a、62b及62c。由此,检测传感器14固定于托架20(参照图3A及图3B)。
当检测传感器14固定于托架20后,接着,由作业者进行将该托架20向翼子板10固定的固定作业。此外,在托架20中,在固定检测传感器14前预先埋设有螺母52a、52b及52d或螺母52a、52b及52c。具体而言,如图4A所示,在托架20的第1壁部22的面22a设置有4个埋设口54a、54b、54c及54d。埋设口54a及54c、和埋设口54b及54d以关于“通过第1壁部22的开口部22b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且与宽度方向正交的假想线L1”互相成为线对称的方式配置。在埋设口54a~54d以2种模式埋设有螺母52a~52d。此外,螺母52a~52d相当于“第1紧固连结构件”的一例,假想线L1相当于“第2假想线”的一例。
在第1个模式中,如图4A及图6A所示,在4个埋设口54a~54d中的3个埋设口54a、54b及54d埋设有螺母52a、52b及52d。在第2个模式中,如图4A及图6B所示,在4个埋设口54a~54d中的3个埋设口54a、54b及54c埋设有螺母52a、52b及52c。具有第1个模式的托架20在左侧的搭载构造中使用(参照图3A)。具有第2个模式的托架20在右侧的搭载构造中使用。
固定作业在车身被某种程度组装后进行。因而,在进行固定作业的时间点下,在翼子板10的车宽方向内侧已经配置有车颈侧板18。以下,对具有第1个模式的托架20的固定作业进行具体说明。首先,作业者通过将左手的拇指向凹部40(参照图5A)插入并利用左手的剩余的手指支承托架20的下方来保持托架20。接着,作业者一边保持托架20一边使托架20从翼子板10的部分10b(参照图1A)的下方的空间向空间S(参照图2)移动,使托架20的爪部22c、22c(参照图3A)与翼子板10的孔部12b、12b(参照图1A)卡合。由此,托架20暂定保持于翼子板10。接着,作业者将螺栓50a、50b及50d(参照图1A及图1B)经由翼子板10的插通口13a、13b及13d(参照图1B。此外,它们分别设置于与托架20的埋设口54a、54b及54d对应的位置。)而分别紧固连结于螺母52a、52b及52d。由此,托架20固定于翼子板10(参照图2)。之后,未图示的罩相对于翼子板10从车宽方向外侧以覆盖凹部12的方式安装。此外,在罩中的与检测传感器14的检测部14a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部,由此,检测部14a能够检测车宽方向外侧(左侧方)的信息。
另一方面,在进行具有第2个模式的托架20的固定作业时,作业者通过将右手的拇指向凹部42(参照图5B)插入并利用右手的剩余的手指支承托架20的下方来保持托架20。接着,作业者如上述那样使托架20暂定保持于右侧的翼子板10R(参照图7)。接着,如图7所示,作业者将螺栓50a、50b及50c经由翼子板10R的插通口13aR、13bR及13cR(它们分别设置于与托架20的埋设口54a、54b及54c对应的位置。)而分别紧固连结于螺母52a、52b及52c。由此,托架20固定于翼子板10R。之后,如上所述,未图示的罩相对于翼子板10R从车宽方向外侧安装。此外,在罩中的与检测传感器14的检测部14a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部,由此,检测部14a能够检测车宽方向外侧(右侧方)的信息。此外,螺栓50a~50d相当于“第2紧固连结构件”的一例。
设置于右侧的翼子板10R的开口部(图示省略)具有与设置于左侧的翼子板10的开口部12a相同的大小及形状,两者关于车辆的前后轴处于互相对称的位置关系。如上所述,第1壁部22的面22a和第2壁部24的面24a互相平行。除此之外,面22a的埋设口54a~54d关于假想线L1互相线对称地配置。因而,托架20能够在左侧的搭载构造及右侧的搭载构造中兼用。因此,能够将用于注射成形托架20的模具的制造费大幅减少(例如,减少为约一半)。除此之外,通过将螺母52a~52d以2种模式埋设,能够基于这些模式(即,基于埋设有螺母52a~52d的位置)而容易地判别任意的某托架20是在左侧或右侧的哪个搭载构造中使用的托架20。此外,面22a和面24a也可以不一定平行。只要面22a和面24a所成的角在托架20的宽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车辆前后方向)上恒定,就能够将托架20在左侧及右侧的搭载构造中兼用。在此,“面22a和面24a所成的角”意味着包括面22a的平面和包括面24a的平面所成的角。即,面22a和面24a无需交叉。
在此,固定作业实际上在将连接器70连接于检测传感器14的连接口14c后进行。如图8所示,连接口14c与连接器70的卡合部70a相对于连接口14c位于车宽方向内侧。因而,通过经由凹部42而从车宽方向内侧确认卡合部70a的状态,能够容易地判断连接器70是否适当地连接于连接口14c。这样,通过将用于保持托架20的凹部42内的空间作为用于确认卡合部70a的状态的空间而活用,从而将连接器70向连接口14c连接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提高。
然而,如图2及图9所示,由于排出口30a位于连接口14c的斜上方,所以来自排出口30a的排水经由凹部42而向连接器70(尤其是向连接口14c的连接部分)流下,连接器连接后的连接状态的可靠性有可能下降。
于是,如图4B~图5B所示,在凹部42设置有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平板状的突出部24c。突出部24c向车宽方向内侧比较长地延伸,其顶端位于比第2壁部24的面24b靠车宽方向内侧处。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突出部24c以成为与连结排出口30a和连接口14c(参照图9的虚线14c)的假想线L2交叉的程度的长度的方式形成。由此,来自排出口30a的排水向突出部24c的上表面流下,能够防止连接器70的连接部分沾水。即,突出部24c作为用于防止连接器70的连接部分沾水的檐发挥功能。通过凹部42具备突出部24c,能够兼顾连接器70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的提高和连接器70的连接部分的沾水的防止。假想线L2相当于“第1假想线”的一例。此外,作为构成凹部42的面之一的面42a是突出部24c的下表面(严格来说,突出部24c的下表面中的与面42c相对的部分是面42a)。
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该搭载构造中使用的托架20在其车辆前侧及其车辆后侧分别具备凹部40及凹部42。作业者通过将拇指向凹部40和凹部42的一方(典型地是在固定作业后位于车辆前方的凹部)插入并利用其他手指支承托架20的下方部分,能够保持托架20。因而,与托架20的其他保持方法相比,在固定作业时作业者的手难以与车颈侧板18干涉。因此,能够使固定作业时的作业性提高。
以上,虽然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及托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就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上述的搭载构造也可以应用于在构成车身的侧面的后方部分的翼子板设置的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
或者,托架20也可以固定于构成车身的翼子板10(10R)以外的面板。除此之外,空间S也可以是与车颈侧板18以外的内板之间形成的空间。

Claims (4)

1.一种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具备:
翼子板,构成车身的侧面的一部分;
内板,相对于所述翼子板在车辆内侧与该翼子板相对配置;
检测传感器,配置于相对于所述翼子板靠所述车辆内侧且相对于所述内板靠车辆外侧的空间,具备能够检测周围的信息的检测部,该检测部经由设置于该翼子板的开口部而向车辆侧方露出;及
托架,配置于所述空间,保持所述检测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翼子板,
其中,所述托架具备:
第1壁部,在其所述车辆外侧具有固定于所述翼子板的翼子板固定面,设置有使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所述检测部向所述车辆侧方露出的开口部;
第2壁部,相对于所述第1壁部在所述车辆内侧与该第1壁部相对配置,覆盖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所述车辆内侧的面,在其所述车辆外侧具有供所述检测传感器固定的检测传感器固定面,在其所述车辆内侧具有与所述内板相对的内板相对面;及
连接部,连接所述第1壁部和所述第2壁部,
所述第2壁部在其车辆前侧及其车辆后侧分别具备从所述内板相对面向车辆外侧方向凹陷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其中,
作为所述托架的所述凹部中的一方的第1凹部具备向所述车辆内侧突出的平板状的突出部,
相对于所述第1凹部在所述车辆外侧以能够经由该第1凹部而从所述车辆内侧目视确认的方式配置有所述检测传感器所具备的连接器连接口,
所述内板是分别配置于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车颈的两侧的车颈侧板,在该内板,在所述连接器连接口的斜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来自车颈的排水排出的排出口,
所述第1凹部的所述突出部与连结所述排出口和所述连接器连接口的第1假想线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其中,
所述托架的所述第1壁部的所述翼子板固定面具有多个埋设有第1紧固连结构件的埋设口,
所述多个埋设口的各自关于第2假想线线对称地配置,该第2假想线通过所述第1壁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且与该宽度方向正交,
所述翼子板在与所述多个埋设口的各自对应的位置具有多个供能够与所述第1紧固连结构件紧固连结的第2紧固连结构件插通的插通口,
所述托架通过将所述第2紧固连结构件经由所述多个插通口的各自紧固连结于对应的所述第1紧固连结构件而固定于所述翼子板,
所述翼子板固定面和所述检测传感器固定面所成的角在所述托架的所述宽度方向上恒定。
4.一种托架,能够保持具备能够检测周围的信息的检测部的检测传感器,能够以固定有该检测传感器的状态固定于车辆的翼子板,其中,
所述托架具备:
第1壁部,在其一侧具有能够固定于所述翼子板的翼子板固定面,设置有能够将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所述检测部露出的开口部;
第2壁部,相对于所述第1壁部在另一侧与该第1壁部相对配置,能够覆盖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所述另一侧的面,在其所述一侧具有能够固定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传感器固定面,在其所述另一侧具有能够与相对于所述翼子板在所述另一侧与该翼子板相对配置的内板相对的内板相对面;及
连接部,连接所述第1壁部和所述第2壁部,
所述第2壁部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部分分别具备从所述内板相对面朝向所述检测传感器固定面凹陷的凹部。
CN202110088903.XA 2020-01-27 2021-01-22 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及托架 Active CN1131731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1028A JP7216343B2 (ja) 2020-01-27 2020-01-27 車両用検出センサの搭載構造及びブラケット
JP2020-011028 2020-0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3130A true CN113173130A (zh) 2021-07-27
CN113173130B CN113173130B (zh) 2023-08-04

Family

ID=76921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8903.XA Active CN113173130B (zh) 2020-01-27 2021-01-22 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及托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2489B2 (zh)
JP (1) JP7216343B2 (zh)
CN (1) CN1131731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58381S1 (en) * 2017-04-28 2019-09-03 Waymo Llc Fender sensor housing
US11731567B2 (en) * 2021-01-28 2023-08-22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Sensor assemblies and object detection in vehicles
US11548563B2 (en) * 2021-02-04 2023-01-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Wheelhouse deflector
CN114506281B (zh) * 2021-12-27 2024-03-2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雷达安装结构及装配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8377A (zh) * 2007-11-22 2010-10-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驾驶员状态检测装置
JP2017065636A (ja) * 2015-10-02 2017-04-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センサの取り付け構造
CN107009967A (zh) * 2015-09-29 2017-08-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传感器的安装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04261B2 (en) * 2013-11-14 2017-10-3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Vehicle radar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fascia retainer
JP6202028B2 (ja) * 2015-03-24 2017-09-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周辺情報検出センサの配設構造及び自動運転車両
JP6775968B2 (ja) 2015-06-04 2020-10-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自律走行車両の車体構造
JP6344424B2 (ja) 2016-04-19 2018-06-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周辺情報検出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CN110214098B (zh) 2017-02-09 2021-09-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外部环境检测装置的安装结构
JP6988549B2 (ja) 2018-02-20 2022-01-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センサモジュール取付構造
JP7155931B2 (ja) * 2018-11-20 2022-10-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センサ搭載構造
JP7230453B2 (ja) 2018-11-20 2023-03-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センサの搭載構造
DE102019102879A1 (de) * 2019-02-06 2020-08-06 HELLA GmbH & Co. KGaA Baueinheit zur Anordnung im Frontend oder im Heckend eines Kraftfahrzeugs
JP6842511B2 (ja) * 2019-07-31 2021-03-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の側部に於けるセンサ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8377A (zh) * 2007-11-22 2010-10-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驾驶员状态检测装置
CN107009967A (zh) * 2015-09-29 2017-08-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传感器的安装构造
JP2017065636A (ja) * 2015-10-02 2017-04-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センサの取り付け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17121A (ja) 2021-08-10
JP7216343B2 (ja) 2023-02-01
CN113173130B (zh) 2023-08-04
US20210229754A1 (en) 2021-07-29
US11472489B2 (en)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73130B (zh) 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及托架
CN111267740B (zh) 检测装置以及车辆
CN109572608B (zh) 传感器保护器和配备有其的车辆
CN110542901A (zh) 传感器用防护器和具备该防护器的车辆
US7192285B2 (en) Door handle for vehicle
US6767041B2 (en) Instrument panel/parts assembly
JP2001289939A (ja) 超音波送受信装置及び車両周辺障害物検出装置
EP2700975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sonar sensor
US20140213103A1 (en) Adapter device with mechanical interface
WO2016098486A1 (ja) 車載用レーダ装置
CN112172686A (zh) 传感器装配构造
EP032116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nabling prevention of incomplete coupling
US10696237B2 (en) Attachment component
JP4924027B2 (ja) 車体構造
EP3431341A1 (en) System for fastening a telematic module to the roof of a motor vehicle
WO2018088271A1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回路装置
CN111267741A (zh) 检测装置以及车辆
KR200440639Y1 (ko) 차량용 감지센서 고정장치
CN114347916A (zh) 车辆用传感器安装构造
KR20060070562A (ko) 간격을 두고 배치된 두 개의 송신기 및 수신기를 구비한환경 검출 시스템
JP2001225697A (ja) ランプの取付構造
CN111267742A (zh) 检测装置以及车辆
JP4486401B2 (ja) 自動料金収受システム用車載器
KR20240130453A (ko) 차량용 주차센서 홀더 조립체
JP2005335608A (ja) バン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