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7635A - 车载传送装置和移动终端以及包含它们的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载传送装置和移动终端以及包含它们的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7635A
CN113167635A CN201980075225.4A CN201980075225A CN113167635A CN 113167635 A CN113167635 A CN 113167635A CN 201980075225 A CN201980075225 A CN 201980075225A CN 113167635 A CN113167635 A CN 113167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isplay
unit
load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52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下村洋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167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76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08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incorporation in vehicles
    • G01G19/1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incorporation in vehicles having electrical weight-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6Type of output information
    • B60K2360/167Vehicle dynamics inform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55Remote control arrangements
    • B60K2360/56Remote control arrangements using mobile devices
    • B60K2360/573Mobile devices controlling vehicle fun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589Wireless data transfers
    • B60K2360/5911Bluetoo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8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he output information, e.g. video entertainment or vehicle dynamics inform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output information, e.g. for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dri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8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instru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85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vehicle- or driver-relat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4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wireless architecture
    • H04Q2209/43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wireless architecture using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WPAN], e.g. 802.15, 802.15.1, 802.15.4, Bluetooth or ZigBe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具备:移动通信部,其与车载传送装置进行通信;输入操作部,其进行数据输入;运算处理部,其进行计算处理;显示部,其使画面进行显示;存储部,其存储画面显示信息;以及移动控制部,其控制显示部。运算处理部具有以从输入操作部输入的车辆规格信息和来自移动通信部的传感器信号的车辆装载重量信息为基础计算装载偏度的功能,存储部具有存储车辆规格信息、装载偏度以及将它们在显示部的画面内进行显示的画面显示信息的功能,移动控制部具有基于画面显示信息使显示部至少显示车辆规格信息和装载载荷信息的功能。

Description

车载传送装置和移动终端以及包含它们的装载载荷信息显示 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传送装置和移动终端以及包含它们的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用于计测分别施加于汽车、特别是小型商用车的左右前后轮的重量(称为载荷(kgf)。)的总计装载重量,将该装载重量显示并通知给驾驶员。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有如下车辆用复合显示装置:利用提前保存有偏移调整值、特性校正值、增益值的各表格、重量换算式等的微型计算机对来自车辆的车轮附近所搭载的应变计、磁致伸缩式传感器等的载荷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其显示于装载重量显示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485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装载重量显示装置有如下问题:需要用于控制的车载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器)或电源;需要用于载荷传感器输出偏移调整值/特性校正值增益值等的校正运算的微型计算机;以及虽然能通过车上搭载的显示屏幕确认车辆重量/装载重量/装载偏度的信息,但是无法从远离车辆的场所确认。
另外,在超过规定的最大装载重量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用于通知超载的警告灯、报警声等警报来通知驾驶员。通过防止超载,具有以下益处:能降低由制动距离不够或者在弯道等处转弯时的侧翻导致的重大事故发生风险;以及能减轻向行驶路面施加的负荷,减少路面损伤。
然而,虽然在不超过最大装载重量的情况下不会触发警报,但是即使在所装载的重量接近于规定的最大装载重量的车辆中,也有可能发生与上述同样的行驶不稳定或行驶路面的损伤。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其通过不仅对超载进行警报,还将装载载荷信息从车载传送装置经由无线通信传送到移动终端并实时地显示于移动终端屏幕,从而除了能将由于超载而发生概率变高的交通事故防患于未然,使安全性能提高之外,还能将4轮的装载重量用于变速器、制动器的控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车载传送装置具备:传感器信号收集部,其收集作为车辆装载重量的传感器信号;车载通信部,其进行与移动终端的通信;以及车载控制部,在车载传送装置中,
上述传感器信号收集部具有收集车轮附近所具备的装载载荷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的功能,
上述车载控制部具有根据来自上述移动终端的请求将上述传感器信号经由上述车载通信部传送到上述移动终端的功能。
也可以是,上述车载通信部与上述移动终端的通信是近距离通信。
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移动终端具备:移动通信部,其与车载传送装置进行通信;输入操作部,其进行数据输入;运算处理部,其进行计算处理;显示部,其使画面进行显示;存储部,其存储画面显示信息;以及移动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显示部,在上述移动终端中,
上述运算处理部具有以从上述输入操作部输入的车辆规格信息和来自上述移动通信部的传感器信号的车辆装载重量信息为基础计算装载偏度的功能,
上述存储部具有存储上述车辆规格信息、上述装载偏度以及将它们在上述显示部的画面内进行显示的画面显示信息的功能,
上述移动控制部具有基于上述画面显示信息使上述显示部至少显示上述车辆规格信息和上述装载载荷信息的功能。
也可以是,上述车载通信部与上述移动终端的通信是近距离通信。
也可以是,上述移动终端的上述显示部将上述车辆装载重量信息的装载状态通过指针式仪表图像进行模拟显示,将装载载荷显示通过数值进行数字显示,将上述模拟显示和上述数字显示同时显示于同一画面内。
也可以是,上述移动终端的上述传感器信号的采样率是0.5Hz至10Hz。
也可以是,在上述移动终端的上述存储部中,存储装载状况运行记录。
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是包含上述车载传送装置和上述移动终端的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不仅对超载进行警报,还将装载载荷信息从车载传送装置经由无线通信传送到移动终端并实时地显示于移动终端屏幕,从而除了能将由于超载而发生概率变高的交通事故防患于未然,使安全性能提高之外,还能将4轮的装载信息用于变速器、制动器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载传送装置和移动终端以及包含它们的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装载载荷传感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的(a)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是移动终端的画面显示例,(b)是车辆的装载偏度的计算所需的车辆规格的说明图。
图4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画面显示的一部分的装载偏度画面的说明图。
图5的(a)、(b)、(c)是示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显示部所显示的装载重量对应的画面转移的图。
图6的(a)、(b)、(c)是作为图5的(a)、(b)、(c)的画面显示的一部分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7的(a)、(b)、(c)、(d)、(e)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画面显示的一部分的装载偏度画面的说明图。
图8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画面显示的一部分的采样率调整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车载传送装置和移动终端以及包含它们的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1包括:搭载于车辆11的车载传送装置10和驾驶员可携带的移动终端20。具体地说,此处的移动终端表示具备Bluetooth(注册商标,以下省略)技术等的近距离间无线通信(传送)单元30的智能手机、平板等便携终端。
此外,本发明并不被本实施方式限定性解释,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
[车载传送装置]
车载传送装置10具备:传感器信号收集部14、车载控制部16、进行与移动终端20的通信的车载通信部15、以及未图示的电源部。另外,为了使无线通信单元30的与移动终端20的通信环境变得良好,优选该车载传送装置10在车辆11上的装配位置被设置在携带移动终端20的驾驶员进行货物装卸的车辆后部侧的滑动门或者掀背门附近的车内。车载控制部16具备CPU(中央处理装置)、存储器。
此外,未图示的电源部是车辆装载的电池,为了车载传送装置10的各部进行动作而提供电源。
传感器信号收集部14例如与小型商用车等车辆11的前后左右的车轮12的悬架所具备的4个装载载荷传感器13、13、13、13的压力传感器13a、13a、13a、13a(图2)连接,具有收集车辆重量和装载重量的传感器信号的功能。
若要给出压力传感器13a的一个例子的话,例如在图2中示出了前轮侧所具备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的一部分,压力传感器13a形成为圆柱状,连结到设置于装配部13b的下表面13c的传感器连结部13d。另外,装配部13b具备使螺栓插通的多个螺栓插通孔13e,上述螺栓用于紧固固定到悬架装置的臂侧。
本实施方式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是液压式,如图2所示,当受到弹簧载荷P时,装载载荷传感器13所具备的膜片柔软地变形,液压室的压力上升,能根据该压力变化来计测装载载荷。并且,在测定出压力后,将该压力转换为电压(电气)的传感器信号,转换后的传感器信号经由配线13f由传感器信号收集部14收集。
此外,本发明中设想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的压力传感器13a虽然是公知结构,但是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选择使用,不特别进行限定性解释,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地选择最佳结构。
此外,传感器信号收集部14的传感器信号收集功能可以是在车辆11的发动机启动前根据来自移动终端20的请求而开始,另外,传感器信号收集部14的传感器信号收集功能也可以是当驾驶员通过手动与车辆11的发动机启动联动地开启了车载传送装置10的动作时开始。另外,设想到有时从发动机启动前就开始向车辆11进行装载作业这一情况,也可以是即使发动机未被启动,若装载载荷传感器13感知到装载,则也将车载传送装置10的各部功能(包含传感器信号收集部14的传感器信号收集功能)自动地开启。此处的传感器信号的采样率例如被调整为7Hz。
车载控制部16用于控制车载传送装置10的各部功能动作,例如对传感器信号收集部14的传感器信号收集、车载通信部15的通信进行控制。
另外,作为车载控制部16的功能,除控制各部动作之外,还能将这些控制信息、传感器信号收集部14的电压(电气)的传感器信号蓄积到与CPU连接的存储器并交付给车载通信部15。为了存储这些传感器信息,也可以使用硬盘、半导体存储器等。
车载通信部15通过用于与移动终端20进行无线通信30的接口单元接收来自传感器信号收集部14的传感器信号收集结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车载通信部15的无线通信单元使用Bluetooth(蓝牙)技术,但是没有特别限定,能使用公知的通信单元。
在Bluetooth的情况下,首先,在车载通信部15侧以配对模式处于近距离的等待状态时,移动终端20的电源接通,随着本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软件(以下简称为应用软件。)被驾驶员启动,响应于移动终端20的配对请求而自动地进行配对,彼此完成无线通信30的连接。
Bluetooth是数字设备用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之一,通过使用移动终端20既有的功能,无需对移动终端追加新的电路等就能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构成。
此外,不限于该Bluetooth技术,还能使用基于WiFi近距离通信(NFC)、蜂窝网络、或者任意的其它无线或RF(射频)连接的任意移动通信方法。
如以上说明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载传送装置10能将各车轮12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的传感器信号经由Bluetooth等的近距离通信单元发送到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20,能得到不需要现有技术中的车载ECU、也不需要有线系统的效果。
[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20具备:移动通信部21,其与车载传送装置10的车载通信部15进行通信;运算处理部22,其基于从移动通信部21交付的传感器信号所带来的车辆重量及对各车轮的载荷进行总计得到的装载重量信息,对装载偏度进行计算处理;显示部23,其对车辆重量、装载重量以及由运算处理部22导出的装载偏度的信息进行画面显示;移动控制部25,其进行显示部23的画面控制等;输入操作部24,其进行将车辆规格的数值的数据输入到运算处理部22的操作、调整采样率的操作、画面显示布局操作等;以及存储部26,其预先存储多个显示画面布局、车辆规格的数值、装载状况运行记录(按时间进行记录的电子转速表(tachograph;速度记录表))等。
此外,虽未图示,但移动终端20还具有发出装载重量信息的警告声的功能,不过,在应用软件的初始设定中设定为将警告声的扬声器关闭使其不鸣叫,以便驾驶员不会让警告声吓到。
另外,移动终端20具体地是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并且应用软件被安装(install)到移动终端20。由此,通过对应用软件随时更新,能容易进行车辆信息、程序运算式的更新。
移动通信部21用于与车载通信部15相对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用移动终端20所具备的Bluetooth技术的通信单元来进行无线通信。关于该通信单元的说明,因为与用前述的车载通信部15说明的内容重复,因此将其省略,没有特别限定,能使用公知的通信单元。
运算处理部22在移动终端20安装(install)有运算(计算)式,能根据由传感器计测出的前后左右的各车轮12的装载载荷来运算装载偏度,具体是进行重量分配计算、空车时的重心位置、装载时的重心位置的运算。以下,对运算处理部22的运算进行说明。
图3的(b)示出上述运算所需的车辆规格。这些车辆规格的数值是预先将与车辆的车型相对应的车辆规格通过初始设定中的输入操作而记录到存储部26中。由此,能通过驾驶员在应用软件启动时从输入操作部24输入的车型等的选择,自动地读出与符合的车型对应的车辆规格,提供给空车时的重心位置和装载时的重心位置的运算。此外,也可以是驾驶员在每次应用软件启动时,从输入操作部24直接输入车辆规格的数值数据来对其进行运算。
在以下记载的车辆规格中,如图3的(b)所示,轴距表示车轮12的前轮轴与后轮轴的距离,前轮距和后轮距是指车辆11的左右车轮12的中心间距离(轮距),单位均用mm表示。
[运算式中的换算所需的车辆规格]
L表示轴距。
Tf表示前轮距。
Tr表示后轮距。
接着,由前后左右4个车轮12、12、12、12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13、13、13计测的各个重量的总和如式(1)所示成为车辆装载重量W(kg)。在此,如图3中所示,驾驶员能通过显示画面23a对前后左右各车轮12的装载重量进行视觉识别。
[数学式1]
车辆装载重量W[kg]=w_fl+W_fr+W_rl+W_rr····(1)
W_fl:左前轮装载载荷[kg]
W_fr:右前轮装载载荷[kg]
W_rl:左后轮装载载荷[kg]
W_rr:右后轮装载载荷[kg]
另外,通过使用式(1),如图3的(a)的显示画面23d所示,将装载载荷ΔW亦即空车时车辆重量Wo与装载时车辆重量Wn的差值示于分子,将最大装载重量示于分母,从而能以数值具体地视觉识别装载状态。此外,最大装载重量能按每一车辆来设定。
接着,各质量(重量)总计的定义如式(2)所示。在式(2)中,车轮12的前轮载荷总和用Wfront(kg)表示,后轮载荷总和用Wrear(kg)表示,左轮载荷总和用Wleft(kg)表示,右轮载荷总和用Wright(kg)表示。
Wfront:前轮装载总计载荷[kg]
Wrear:后轮装载总计载荷[kg]
Wleft:左轮装载总计载荷[kg]
Wright:右轮装载总计载荷[kg]
[数学式2]
Figure BDA0003065821940000081
接着,车辆的前后轮和左右轮的重量分配计算式如式(3)所示。
将车辆重量W(kg)设为分母,分别示出前后轮侧的前后重量分配(%)和左右轮侧的左右重量分配(%)。
[数学式3]
Figure BDA0003065821940000091
接着,并未装载的空车时的重心位置的计算式如式(4)和式(5)所示。此处的x和y表示图3的(a)的显示画面A所示的指针G的坐标。
[数学式4]
Figure BDA0003065821940000092
[数学式5]
Figure BDA0003065821940000093
接着,装载时的重心位置的计算式如式(6)和式(7)所示。
此处的x和y表示图3的(a)的显示画面A所示的指针G的坐标。
[数学式6]
Figure BDA0003065821940000094
[数学式7]
Figure BDA0003065821940000095
上述数学式的运算是按由该高速的传感器信号的采样率调整所定的规定间隔(例如7Hz)将车辆重量/装载重量输入到运算处理部22并高速进行运算处理,因此,作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的载荷传感器输出偏移调整值、特性校正值以及增益值等的校正处理变得不再需要。
由于这样进行高速处理,因此,显示画面始终被实时地连续更新,驾驶员能立即根据前后左右各车轮的装载载荷来掌握装载偏度。
而且,以往针对来自各车轮附近所搭载的应变计、磁致伸缩式传感器等的载荷输出信号,是通过事先在车辆中保存有载荷传感器输出偏移调整值、特性校正值、增益值等的各表格以及重量换算式等的微型计算机进行计算处理,由于不再需要这些复杂的处理,因此也不再需要车辆侧的微型计算机。
此外,运算处理部22中的运算能使用移动终端20所具备的CPU,但也可以按每一运算处理分别具有运算处理装置。
移动控制部25通过移动终端20所具备的CPU来控制显示部23,发出指示使其将来自移动通信部21的车辆装载重量、各车轮的装载重量、或者由运算导出的装载偏度的装载载荷信息同时显示于一个显示画面上。例如,如图3的(a)所示,使多个显示画面显示于同一显示画面23内,即,在显示画面23a显示A:各车轮中的每一车轮的装载载荷和重心位置(虽未图示,但也能显示各轮的总重量);在显示画面23b显示B:车辆总重量;在显示画面23c显示C:型号型式、车架编号、车辆规格等文本信息;在显示画面23d显示D:相对于最大装载重量的装载重量;在显示画面23e显示E:装载状态(显示Good(良好)/Warning(警告)/Overload(超载)这三个等级中的任意一者)。
这样,移动终端20能将空车时或装载时的车辆的装载载荷信息同时显示于显示部23的同一画面上,驾驶员无需使视线移动就能立即视觉识别装载载荷信息。因而,可以说本实施方式对于驾驶员而言是用户友好的界面。
如以上说明所示,根据来自移动控制部25的显示指示从存储部26读出规定的显示画面(区域、布局),按照该显示指示进行控制,以使显示画面23a~23e显示多个装载载荷信息A~E。
此外,在移动终端20的屏幕尺寸如智能手机终端那样小的情况下,移动控制部25能进行画面偏移控制,以显示A:各车轮的载荷和重心位置,显示B:车辆装载重量、C:型号型式、车架编号、车辆规格等文本信息、D:相对于最大装载重量的装载重量,显示E:装载状态(Good/Warning/Overload这三个等级)中的任意一者。
另外,这些画面偏移显示能选择对于驾驶员而言优先的显示画面,并易于观察地进行控制。
显示部23用于将来自传感器信号的车辆重量、装载重量以及由运算处理部22中的运算导出的装载偏度等信息分为不同的画面区域进行画面显示。显示部23能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所具备的液晶显示器等公知的显示单元。本实施方式的说明是设想为屏幕显示尺寸大的平板来进行的。
另外,通过显示部23的显示画面的触摸面板功能,将输入操作部24的输入操作画面显示于显示部23。关于该功能,在输入操作部24的事项中进行说明。
另外,无论是乘车中或下车中,从车辆11的车外也都能通过显示部23视觉识别移动终端20中的车辆装载信息。若是考虑到行驶安全,则优选在行驶中将移动终端20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连接到车载导航装置的显示屏幕,将车辆装载信息显示于车载导航装置的显示屏幕。即,若能使用车载导航装置的显示屏幕,则不仅是驾驶员连副驾驶席的同乘者也能视觉识别装载偏度等,安全性会进一步增加。
[显示画面的作用]
首先,对显示部23的显示画面23a~23e的作用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是显示画面23a~23b配置显示于一个画面的区域左侧,显示画面23c~23e配置显示于一个画面的区域右侧,但也不限于该画面布局,即使其组合或配置被变更,也是在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内。另外,显示画面23a、23d、23e是当发生了超载、危险偏载荷、货物垮塌、货物的移动时进行警告显示的显示区域,特别是显示画面23a、23d为了能对驾驶员强调显示内容而比其它显示区域大。
在显示部23的左侧上方的大致正方形的区域亦即显示画面23a显示有A:各车轮中的每一车轮的载荷和重心位置(也能显示各轮的总重量)。具体地说,在显示画面23a内图示出车辆的前后左右4个车轮,由该各车辆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13、13、13计测出的4个车轮12、12、12、12的载荷以数字(图中的“(Wfl)kg、(Wfr)kg、(Wrl)kg、(Wrr)kg”)进行显示。另外,由显示画面23a划定的左上方的大致正方形的区域A比其它信息显示区域B、C、D、E大,易于被驾驶员识别。
这样,不是仅显示数字,而是将数字与车辆11及车轮12的图例一体地显示,从而易于被驾驶员直观地识别,对用户是友好的。
另外,在显示画面23a中,在其车辆图内,作为给出由运算处理部22中的运算导出的装载偏度的信息的显示,将重心位置G示意性地进行了画面显示。图5是该装载偏度的显示例。符号“G”表示指针,指针“G”根据各车轮的装载重量进行xy移动,从而图形化地显示出装载偏度的变化。该符号“G”所指的是“Center of Gravity(重心)”的字母G。
在示出显示画面23a的部分放大图的图4中,在装载载荷的平衡为理想状态的情况下,指针“G”位于车辆11的中心位置。指针“G”随着货物被装载到车辆11,而基于从各车轮12的装载载荷计算装载偏度的结果(参照式(6)和(7)。xy为指针G的坐标),根据移动控制部25的指示移动到画面内的与装载载荷相应的位置。
基于根据装载偏度而决定的位置(移动后的位置),显示画面23a内的指针“G”的移动结果被划分为三个等级。三个等级的划分是如下划分的:在移动结果是离车辆中心的重心位置近的情况下,为“偏度(小)、Good(良好)(图4中为浅的阴影区域)”,在移动结果是从车辆中心的重心位置稍稍发生偏离的情况下,为“偏度(中)、Warning(警告)(在图4中为稍深的阴影区域)”。在移动结果是进一步发生偏离的情况下,为“偏度(大)、Danger(危险)(在图4中为最深的阴影区域)”。也就是说,装载状态(Good/Warning/Overload)以三个等级来划分。将指针“G”所示的位置在上下左右(在图4中为箭头)、xy方向上根据装载重量进行移动显示,从而驾驶员能瞬间知道哪里的车辆装载位置有问题。
通过这样显示,驾驶员易于直观地识别装载状态,对用户是友好的。
另外,在显示部23的左侧下方的大致正方形的区域亦即显示画面23b显示有B:车辆装载重量。由此,能同时取得车辆的总计的装载重量信息并进行确认。
在显示部23中的位于显示区域的右上侧的显示画面23c显示有C:型号型式、车架编号、车辆规格等文本信息。由此,也能同时取得车辆的一般性信息并进行确认。
在显示部23中的位于显示区域的右中侧的显示画面23d显示有D:相对于最大装载重量的装载重量。具体地说,除了通过指针“G”的移动来确认装载偏度之外,还如显示画面23d所示,将车辆装载重量信息的装载状态通过指针式仪表图像来模拟化地进行显示,将装载载荷显示通过数值来数字化地进行显示并将它们同时显示于同一画面内。
即,将装载状态通过指针式仪表图像23d1、23d2进行图像显示,并且将装载重量通过基于数字图像的数字装载重量显示仪23d3进行图像显示,从而在同一显示画面23d内的上下同时进行模拟图像显示和数字(digital)的装载载荷显示。这样,在显示画面23d中,指针23d2的显示由装载状态的三个等级的仪表图像23d1给出,并且同时一并显示有数字装载重量显示仪23d3。
由此,通过将数字(digital)与模拟图像显示的指针式仪表组合到同一显示画面上以提高读取精度使其易于理解,从而驾驶员能可靠地确认装载状况。也就是说,对驾驶员而言,实现了用户友好的人机界面。
另外,例如能以视觉可靠地掌握在行驶中由于发生货物的掉落等而装载偏度或装载重量发生了变化的情况。
通过这样以多角度显示车辆11的装载状况,驾驶员能根据指针位置直观地掌握装载状态,并且能通过数字装载重量显示仪可靠地确认装载状况。
在显示部23中的位于显示区域的右下侧的显示画面23e,针对E:装载状态(Good/Warning/Overload这三个等级),在与装载状态相应的背景色(将显示画面23e的显示区域设为:Good是绿色(或蓝色)/Warning是黄色/Overload是红色,不过在附图中为无色)下以黑色显示出Good/Warning/Overload的各字母。
具体地说,例如,图5的(a)的显示画面23e所示之处的装载状态“Good”是模拟仪表的指针23d2为绿色区段(在附图中为无色)的范围,图5的(b)的显示画面23e所示之处的装载状态“Warning”是模拟仪表的指针23d2为黄色区段(在附图中为无色)的范围,图5的(c)的显示画面23e所示之处的装载状态“Overload”是模拟仪表指针为红色区段(在附图中为阴影)的范围。另外,在显示画面23d中,在装载状态的仪表图像下方的区域23d3(图3的(a))以数字显示有相对于总装载载荷(分母)的装载重量(分子)。
这样,将表示装载的状态的模拟仪表的指针23d2进行显示(模拟显示),并且在该指针23d2下方的区域23d3以数字显示的方式显示出相对于总装载载荷(分母)的装载重量(分子)。也就是说,通过以模拟显示和数字显示这样的不同切入口将两种显示进行组合并一体地显示于同一画面区域,从而驾驶员能对比判别装载载荷的状态。
特别是通过以全彩(例如绿色、黄色、红色这三色)来图形化地显示装载偏度,从而驾驶员能容易地判断装载是否有问题,掌握当前的车辆的装载状况。
另外,在装载状态达到“Overload”的范围的情况下,还能使“Overload”的画面显示进行闪烁来发出警告,还能代替警告声而对驾驶员以视觉方式进行提醒来唤起其注意。例如,能在装载状态为“Good”的范围内设为无声、在装载状态为“Warning”的范围内通过长间隔的连续声、在装载状态为“Overload”的范围内通过短间隔的连续声对驾驶员等进行警告。另外,若同时警告声是开启的,则也能使音量逐渐变大。
通过这样以多角度显示,实现了以易于被驾驶员理解的方式进行警告的用户友好的人机界面。
[与装载载荷相应的画面显示]
接着,使用图5和图6对与装载载荷相应的状态偏移的显示画面23a~23e的显示事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此处的事例中,设想的是最大装载重量为800kg、车辆重量为2000kgf的车辆。将车辆装载载荷为200kgf的车辆在图5的(a)和图6的(a)中示出,将车辆装载载荷为600kgf的车辆在图5的(b)和图6的(b)中示出,将车辆装载载荷为1000kgf的车辆在图5的(c)和图6的(c)中示出。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中关于重心位置的指针G不进行说明,因此假设保持在相同的位置。
在车辆装载有200kgf的载荷的情况下(以下,将这种情况称为“200kgf装载车的情况”),如图5的(a)所示,在显示画面23a中,显示有由车辆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13、13、13计测出的4个车轮12、12、12、12的载荷是50kg(Wfl)、50kg(Wfr)、50kg(Wrl)、50kg(Wrr)。并且,如图6的(a)所示,在显示画面23d中,将基于式(1)的运算结果、各车轮装载载荷(Wfl)kg、(Wfr)kg、(Wrl)kg、(Wrr)kg的总计亦即装载重量200kg示于分子,将最大装载重量800kg示于分母,从而能以数值具体地视觉识别装载状态。
并且,如图6的(a)所示,模拟仪表指针23d2指示的是绿色区段(在附图中为无色)的范围。因而,如图6的(a)所示,在显示画面23e中,装载状态“Good”在绿色背景色(在图中为无色)下以黑色字母点亮显示。通过该点亮显示,驾驶员能识别是安全范围。
另外,在200kgf装载车的情况下,如图5的(a)所示,在显示画面23b中,显示有将车辆装载重量200kg和车辆重量2000kg相加得到的车辆总重量2200kg。
在车辆装载有600kgf的载荷的情况下(以下,将这种情况称为“600kgf装载车的情况”),如图5的(b)所示,在显示画面23a中,显示有由车辆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13、13、13计测出的4个车轮12、12、12、12的载荷是100kg(Wfl)、100kg(Wfr)、200kg(Wrl)、200kg(Wrr)。并且,如图6的(b)所示,在显示画面23d中,将基于式(1)的运算结果、车辆装载重量(Wfl)kg、(Wfr)kg、(Wrl)kg、(Wrr)kg的总计亦即装载重量600kg示于分子,将最大装载重量800kg示于分母,从而能以数值具体地视觉识别装载状态。
并且,如图6的(b)所示,模拟仪表指针23d2指示的是黄色区段(在附图中为无色)的范围。因而,在图6的(b)的显示画面23e中,装载状态“Warning”在黄色背景色(在图中为无色)下以黑色字母点亮显示。通过该点亮显示,驾驶员能识别是超过安全范围的注意范围。
另外,在600kgf装载车的情况下,如图5的(b)所示,在显示画面23b中显示有将装载重量600kg和车辆重量2000kg相加得到的总重量2600kg。
在车辆装载有1000kgf的载荷的情况下(以下,将这种情况称为“1000kgf装载车的情况”),如图5的(c)所示,在显示画面23a中,显示有由车辆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13、13、13计测出的4个车轮12、12、12、12的载荷是150kg(Wfl)、150kg(Wfr)、350kg(Wrl)、350kg(Wrr)。并且,如图6的(c)所示,在显示画面23d中,将基于式(1)的运算结果、车辆装载重量(Wfl)kg、(Wfr)kg、(Wrl)kg、(Wrr)kg的总计亦即装载重量1000kg示于分子,将最大装载重量800kg示于分母,从而能以数值具体地视觉识别装载状态是超载。
并且,如图6的(c)所示,模拟仪表指针23d2指示的是红色区段(在附图中为无色)的范围。因而,在图6的(c)的显示画面23e中,装载状态“Overload”在红色背景色(在图中为无色)下以黑色字母点亮显示。通过该点亮显示,驾驶员能识别在超载状态下是危险的。
另外,在1000kgf装载车的情况下,如图5的(c)所示,在显示画面23b中,显示有将装载重量1000kg和车辆重量2000kg相加得到的总重量3000kg。
因而,装载重量的装载状态被显示部23a、23d、23e以视觉方式可靠地显示,因此,能使驾驶员容易地掌握货物的装载状态。
[与重心位置移动相应的画面显示]
接着,参照图7的(a)、图7的(b)、图7的(c)、图7的(d)以及图7的(e),对与重心位置的移动相应的指针G的显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指针G的位置根据装载重量在上下左右、xy方向上移动。在此,附图的上下是车辆前后,附图的左右是车辆左右。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7的(a)示出重心位置(指针G)位于车辆11的前方(上侧)的情况,图7的(b)示出重心位置(指针G)位于车辆11的中心的情况,图7的(c)示出重心位置(指针G)位于车辆11的后方(下侧)的情况,图7的(d)示出重心位置(指针G)位于车辆11的左方的情况,图7的(e)示出重心位置(指针G)位于车辆11的右方的情况。以下,对图7的(a)~图7的(e)所示的5种情形进行说明。
图7的(a)是在显示画面23a中重心位置(指针G)位于车辆11的前方(上侧)的情形。在显示画面23a中,由车辆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13、13、13计测出的4个车轮12、12、12、12的载荷是600kg(Wfl)、600kg(Wfr)、400kg(Wrl)、400kg(Wrr),在Front/rear Weight ratio(前后重量比率)是60比40的情况下,在画面显示部23a的车辆示意图的前方显示有显示重心位置的指针G。
如图7的(b)所示,在显示画面23a中,由车辆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13、13、13计测出的4个车轮12、12、12、12的载荷是625kg(Wfl)、625kg(Wfr)、625kg(Wrl)、625kg(Wrr),在Front/rear Weight ratio(前后重量比率)是50比50的均等的情况下,在画面显示部23a的车辆示意图的中央部显示有显示重心位置的指针G。
如图7的(c)所示,在显示画面23a中,由车辆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13、13、13计测出的4个车轮12、12、12、12的载荷是600kg(Wfl)、600kg(Wfr)、900kg(Wrl)、900kg(Wrr),在Front/rear Weight ratio(前后重量比率)是40比60的情况下,在画面显示部23a的车辆示意图的后方显示有显示重心位置的指针G。
如图7的(d)所示,在显示画面23a中,由车辆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13、13、13计测出的4个车轮12、12、12、12的载荷是725kg(Wfl)、525kg(Wfr)、725kg(Wrl)、525kg(Wrr),在Left/right Weight ratio(左右重量比率)是60比40的情况下,在画面显示部23a的车辆示意图的左方显示有显示重心位置的指针G。
如图7的(e)所示,在显示画面23a中,由车辆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13、13、13计测出的4个车轮12、12、12、12的载荷是525kg(Wfl)、725kg(Wfr)、525kg(Wrl)、725kg(Wrr),在Left/right Weight ratio(左右重量比率)是40比60的情况下,在画面显示部23a的车辆示意图的右方显示有显示重心位置的指针G。
通过这样对指针“G”所示的位置进行画面显示,从而驾驶员易于瞬间直观地识别哪里的车辆装载位置有危险,对用户是友好的。
并且,能将是否发生了危险的装载偏度通过图4所示的、偏差的大中小的范围的指针G的显示位置以视觉方式可靠地显示于显示画面23a,因此,驾驶员能容易地掌握货物的装载状态。另外,在行驶前重心位置偏到危险的位置的情况下,驾驶员能基于指针G的显示位置在开始行驶前修正会发生货物垮塌的装载状态。
另外,若在开始行驶后发生装载偏度的变化,则能使驾驶员以视觉可靠地掌握发生了货物的掉落或移动等的情况。因而,能防止行驶中的事故,能提高安全性。
如以上说明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对超载进行警报,还以高速率由传感器计测装载重量,并将计测值从车载通信部15经由无线通信单元30和移动通信部21发送到运算处理部22来进行运算处理。并且,通过将包含由该运算处理得到的装载偏度在内的综合性载荷装载信息实时地显示于移动终端20,能可靠地防止超载。
另外,能将由于超载而发生概率变高的交通事故防患于未然,使安全性能提高,并且还能将4轮车辆的载荷信息用于变速器、制动器的控制。
输入操作部24将移动终端20的显示部23的显示画面的触摸面板作为输入显示单元,能进行车辆规格的数值、传感器信号的采样率调整、警告声的有无、显示画面的切换、画面显示布局等的初始设定输入、装载状况运行记录的数据显示、显示画面偏移的操作等。此外,触摸面板功能能使用公知的输入单元。
例如,将基于显示部23的显示画面的触摸面板的一个例子(Setting:Loadsensing sampling rate;设定:载荷传感采样率)示于图8中。在显示画面A的左下栏显示有箭头符号23a1,当按压(Push)箭头符号23a1时,会转移至决定调整传感器信号的采样率的范围的画面。输入范围(input range)是0.5Hz至10Hz,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规定数值设定的是7Hz(符号23a2),若按压“允许(allow)”显示23a3,则以7Hz的采样率来进行。
移动终端20的存储部26根据移动控制部25的指示,除了存储车辆规格的数值之外,还能存储对前后左右的各车轮12的车辆装载重量W(kg)、重量分配计算(%)、空车时的重心位置、装载时的重心位置随时实时地重新执行运算的结果作为装载状况运行记录(电子转速表)等,并且还能存储使显示部23的画面对这些结果进行显示的画面显示信息、以及这些画面显示23a~23c的布局的显示信息等。
即,存储部26将显示部23的显示画面23a~23d的显示区域(配置布局)、车辆的示意图像、装载状态或指针图像等固定的画面显示信息存储为主图像,移动控制部25将该主图像与装载重量的数字数值或指针的指示值在图形存储器上进行图像合成后输出到显示部23。
另外,存储部26还存储有:输入操作部24的输入画面的偏移画面、以及为了显示该画面所需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另外,为了存储这些信息,除了能使用移动终端20的内置硬盘之外,还能使用数据保存用的SD卡等外部存储器作为外部存储单元。由此,在发生了与装载有关的事故的情况下,事后验证装载状况运行记录(电子转速表)变得容易。
[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的动作流程]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要处理的顺序进行说明。
(初始设定)
驾驶员操作移动终端20,使应用程序启动,进行初始设定。初始设定是针对车辆规格的数值输入(车型的选择)、作为传感器信号的采样率的0.5Hz至10Hz的范围内的数值(例如7Hz)的设定、警告声的有无(通常为关闭)、显示画面的切换(平板终端/智能手机等)、画面显示布局的选择(全部显示/部分显示)等所需的项目进行的,启动后从移动控制部25对相关的各部进行指示。该初始设定被输入后,会记录到与该车型对应的同一移动终端20,因此可省去它们的输入操作。
(无线通信连接步骤)
当驾驶员操作移动终端20启动了装载载荷信息的显示时,移动终端20的移动通信部21与车载通信部15会通过Bluetooth的配对设定被相互连接。移动终端20仅能与进行了配对设定的车辆通信,因此无法取得其它车辆的装载载荷信息,是安全的。
(传感器信号的取得步骤)
当从移动终端20向车载通信部15请求了按规定的采样率(例如7Hz)发送传感器信号时,4个车轮的装载载荷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信号亦即运算车辆重量和装载载荷会经由各个移动通信部21和车载通信部15而被移动终端20取得。由于传感器信号直接关系到安全性,因此是设定为最高分辨率和高采样率,并以高精度取得整个传感器信号。
(车辆重量/装载载荷/装载偏度的运算步骤)
在运算处理部22中,计算以车辆的规格、车辆重量/装载载荷的数值为基础通过运算导出的装载偏度。
(车辆重量/装载载荷/装载偏度等装载载荷信息的画面显示步骤)
使车辆的规格、车辆重量/装载偏度等装载载荷信息显示于画面。例如,如图3所示,显示A:各车轮中的每一车轮的载荷和重心位置(也能显示各车轮的总重量),显示B:车辆总重量、C:型号型式、车架编号、车辆规格等文本信息、D:相对于最大装载重量的装载重量,显示E:装载状态(Good/Warning/Overload这三个等级)等,而将多个装载载荷信息显示在同一显示画面上。
在此,是将显示部23的显示画面23a~23d的显示区域(配置布局)、车辆的示意图像、装载状态或指针图像等固定的画面显示信息存储为主图像,将该主图像与装载重量的数字数值或指针的指示值在图形存储器上进行图像合成后输出到显示部23。
之后,为了实时地对显示画面进行更新显示,而返回到“传感器信号的取得步骤”并反复进行该流程,直至应用软件被关闭为止。
通过本流程,能通过移动终端20的画面可靠地确认4个车轮12、12、12、12的装载载荷传感器13、13、13、13的传感器信号输出所带来的该车辆的车辆重量/装载载荷/装载偏度等装载载荷信息。
此外,虽然在上述中说明了特定的实施方式,但是该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无意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说明书所记载的装置和方法能在上述以外的方式中具体化。另外,还能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地对上述的实施方式适当地进行省略、置换以及变更。进行了所述省略、置换以及变更的方式包含在权利请求书所记载的范畴和它们的等同物的范畴内,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向移动终端进行的装载载荷信息的显示不仅能应用于小型商用车,还能应用于大型卡车、巴士等车辆。
附图标记说明
1:装载载荷信息系统
10:车载传送装置
11:车辆
12:车轮
13:装载载荷传感器
13a:压力传感器
13b:装配部
13c:下表面(装配部)
13d:传感器连结部
13e:螺栓插通孔
13f:配线(压力传感器)
14:传感器信号收集部
15:车载通信部
16:车载控制部
20:移动终端
21:移动通信部
22:运算处理部
23:显示部
23a:显示画面(A)
23b:显示画面(B)
23c:显示画面(C)
23d:显示画面(D)
23e:显示画面(E)
24:输入操作部
25:移动控制部
26:存储部
30:无线通信。

Claims (8)

1.一种车载传送装置,具备:传感器信号收集部,其收集作为车辆装载重量的传感器信号;车载通信部,其进行与移动终端的通信;以及车载控制部,上述车载传送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传感器信号收集部具有收集车轮附近所具备的装载载荷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的功能,
上述车载控制部具有根据来自上述移动终端的请求将上述传感器信号经由上述车载通信部传送到上述移动终端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载通信部与上述移动终端的通信是近距离通信。
3.一种移动终端,具备:移动通信部,其与车载传送装置进行通信;输入操作部,其进行数据输入;运算处理部,其进行计算处理;显示部,其使画面进行显示;存储部,其存储画面显示信息;以及移动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显示部,上述移动终端的特征在于,
上述运算处理部具有以从上述输入操作部输入的车辆规格信息和来自上述移动通信部的传感器信号的车辆装载重量信息为基础计算装载偏度的功能,
上述存储部具有存储上述车辆规格信息、上述装载偏度以及将它们在上述显示部的画面内进行显示的画面显示信息的功能,
上述移动控制部具有基于上述画面显示信息使上述显示部至少显示上述车辆规格信息和上述装载载荷信息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载通信部与上述移动终端的通信是近距离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部将上述车辆装载重量信息的装载状态通过指针式仪表图像进行模拟显示,将装载载荷显示通过数值进行数字显示,将上述模拟显示和上述数字显示同时显示于同一画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感器信号的采样率是0.5Hz至10Hz。
7.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存储部中,存储装载状况运行记录。
8.一种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传送装置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
CN201980075225.4A 2018-11-14 2019-11-07 车载传送装置和移动终端以及包含它们的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 Pending CN1131676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4035 2018-11-14
JP2018-214035 2018-11-14
PCT/JP2019/043732 WO2020100721A1 (ja) 2018-11-14 2019-11-07 車載伝送装置とモバイル端末及びこれらを含む積載荷重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7635A true CN113167635A (zh) 2021-07-23

Family

ID=70731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5225.4A Pending CN113167635A (zh) 2018-11-14 2019-11-07 车载传送装置和移动终端以及包含它们的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9390B2 (zh)
EP (1) EP3882586A4 (zh)
JP (1) JPWO2020100721A1 (zh)
CN (1) CN113167635A (zh)
WO (1) WO20201007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60485B1 (ko) * 2021-09-13 2024-04-24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화물하중분포 측정시스템
US20230245036A1 (en) * 2022-01-31 2023-08-03 Dexterity, Inc. Optimization of package weight distribution
JP7375848B2 (ja) 2022-03-22 2023-11-08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軸重値送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750A (zh) * 2011-12-01 2012-06-1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运输汽车车辆偏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US20140000969A1 (en) * 2009-05-29 2014-01-02 David Carruthers Vehicle load sensing system
CN104019875A (zh) * 2014-06-18 2014-09-03 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货车超偏载实时检测方法及便携式装置
US20180244187A1 (en) * 2015-09-02 2018-08-30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A monitoring system for use on a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4026B2 (ja) * 1992-02-22 1999-04-19 建設省関東地方建設局長 車両重量測定装置
JP3299125B2 (ja) * 1996-09-30 2002-07-08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荷崩れ警報装置
JPH11248525A (ja) 1998-03-03 1999-09-17 Yazaki Corp 車両の測定荷重表示方法及び車両用複合表示装置
US6157889A (en) 1999-09-16 2000-12-05 Modular Mining Systems, Inc. Load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haulage trucks
JP2001330507A (ja) * 2000-05-23 2001-11-30 Yazaki Corp センサユニット、及びセンサユニット調整システム
DE10029332B4 (de) 2000-06-20 2007-05-24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Messung des Beladungszustandes eines Kraftfahrzeuges
WO2009001705A1 (ja) 2007-06-22 2008-12-31 Kouji Futamura 荷の積載状態を計測する装置
JP5365952B2 (ja) * 2008-04-15 2013-12-11 耕二 二村 運搬車両の積載状態を確認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12528316A (ja) * 2009-05-29 2012-11-12 アイダン インヴェストメンツ リミテッド 車両荷重感知システム
KR101504573B1 (ko) * 2014-09-04 2015-03-23 주식회사 유디코 차량의 축 중량 측정 시스템 및 그 측정방법
JP3197177U (ja) * 2015-02-12 2015-04-23 株式会社守隨本店 アームロール車用ロードセルユニット
JP2019113373A (ja) * 2017-12-22 2019-07-1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輪荷重推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0969A1 (en) * 2009-05-29 2014-01-02 David Carruthers Vehicle load sensing system
CN102494750A (zh) * 2011-12-01 2012-06-1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运输汽车车辆偏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4019875A (zh) * 2014-06-18 2014-09-03 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货车超偏载实时检测方法及便携式装置
US20180244187A1 (en) * 2015-09-02 2018-08-30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A monitoring system for use on a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82586A4 (en) 2022-08-10
US11919390B2 (en) 2024-03-05
JPWO2020100721A1 (ja) 2021-10-14
EP3882586A1 (en) 2021-09-22
WO2020100721A1 (ja) 2020-05-22
US20220016977A1 (en) 2022-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67635A (zh) 车载传送装置和移动终端以及包含它们的装载载荷信息显示系统
EP3307570B1 (en) Smart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JP5230851B1 (ja) 積載システム及び運搬機
US105078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 impending tip over of a vehicle
US10987979B2 (en) Processing of automobile data on a smartphone
CN103518119A (zh) 用于将车辆运行数据传送到外部导航系统的系统及方法
WO2009001039A1 (en) A sensor unit and a vehicle load and parking warn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such sensor units
US20170334344A1 (en) Vehicle roof rack system
US20140121937A1 (en) Digital signal to analog signal gauge adapter
EP1944190A1 (en) Instrument panel for motor vehicles, installable in particular on cars, trucks,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KR20130125108A (ko) 차량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타이어 안전지수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17074572A1 (en) Smart jack for lifting
JP6292742B2 (ja) 車両運転支援装置
EP1714118B1 (en) A device, a method and a vehicle for showing at least one load-related parameter
JP6789880B2 (ja) 作業機の状態管理システム
JP5550404B2 (ja) 重心位置表示装置、重心位置表示方法、および車両
EP3995328A1 (en) Ti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tire monitor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7280056B2 (ja) 積載状況監視装置および積載状況監視方法
CN112312080B (zh) 车辆用操作系统
KR101357471B1 (ko) 타이어 공기압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219872671U (zh) 一种安全气囊展示系统
EP3656585B1 (en)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00022424A (ko) 내장형 자동차 부품 점검시기 측정 시스템
JP3214327B2 (ja) 車両の荷重等測定装置
KR20130130981A (ko) 타이어 공기압 모니터링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