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6213A - 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以及利用其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以及利用其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6213A
CN113166213A CN201980078777.0A CN201980078777A CN113166213A CN 113166213 A CN113166213 A CN 113166213A CN 201980078777 A CN201980078777 A CN 201980078777A CN 113166213 A CN113166213 A CN 113166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e venom
virus
removal process
purification method
method inclu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87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健男
裴根源
黄智宣
尹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iends Bio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riends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iends Bio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riends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9/01707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116952A1/ko
Publication of CN113166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6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43504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invertebrates
    • C07K14/43563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invertebrates from insects
    • C07K14/43572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invertebrates from insects from be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4Proteins; Peptides; Derivatives or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 C07K1/14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 C07K1/14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07K1/34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by filtration, ultrafiltration or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 C07K1/14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07K1/36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by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proc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以及利用其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组合物,上述蜂毒提纯方法包括:步骤(a),制备包含蜂毒的蜂毒液;步骤(b),通过酸处理将在上述步骤(a)中制备的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2.0至4.0,来第一次灭活病毒;以及步骤(c),通过10nm至20nm的纳米过滤器过滤在上述步骤(b)中调节pH值的蜂毒液,来第二次去除病毒。

Description

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以及利用其的用于预防或 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以及利用其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蜂毒已知具有强力的抗菌、抗炎效果,在民间和中医配方中一直用于关节炎、痛风等疾病。这样的蜂毒的主要成分为蜂毒肽(Melittine),为肽成分,已知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强力的镇痛作用、免疫力增强等作用,为了将这样的蜂毒用于医药品,在蜂毒的提纯工序中,必须清除病毒。
动物源性医药品需要病毒清除工序的验证的原因在于,通过实验来验证病毒去除工序是否以有效清除或灭活可能存在于动物器官或组织中的感染性病毒的方式来设计。这是为了去除动物源性医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因病毒没有死亡而流入人体发生病毒感染及潜在的风险。
根据动物源性医药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指南,病毒清除工序可以分为使用物理方法分离病毒的方法和通过化学或物理处理减少感染性的方法。以物理方式分离病毒的方法由极微滤、色谱分析法、冷乙醇分馏等,通过化学或物理处理减少病毒的感染性的方法有强酸处理、伽马射线照射、热处理、有机溶剂/去污剂(S/D)处理等
然而,若简单地将如上所述的病毒清除工序适用于蜂毒提纯方法,则发生给存在于蜂毒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带来影响的问题,因此需要使这样的问题最小化的研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提供一种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该方法作为在不影响蜂毒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的同时有效去除包括病毒在内的蛋白质及其他杂质等的方法,其包括:步骤(a),制备包含蜂毒的蜂毒液;步骤(b),通过酸处理将在上述步骤(a)中制备的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2.0至4.0,来第一次灭活病毒;以及步骤(c),通过10nm至20nm的纳米过滤器过滤在上述步骤(b)中调节pH值的蜂毒液,来第二次去除病毒。
然而,本发明所要实现的技术问题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及的问题,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的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包括:步骤(a),制备包含蜂毒的蜂毒液;步骤(b),通过酸处理将在上述步骤(a)中制备的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2.0至4.0,来第一次灭活病毒;以及步骤(c),通过10nm至20nm的纳米过滤器过滤在上述步骤(b)中调节pH值的蜂毒液,来第二次去除病毒。
在上述步骤(a)中,蜂毒液中还可以包含选自由活性炭碳纳米管以及碳纤维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碳基吸附剂。
在上述步骤(b)中,可以通过酸处理,第一次灭活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或寨卡病毒(ZIKV)的病毒。
在上述步骤(b)中,酸处理可以通过使用0.1M至1.0M浓度的强酸处理1小时至20小时的方式来执行。
在上述步骤(b)中中,调节pH值的蜂毒液中的蜂毒肽含量可以保持在45重量百分比以上。
在上述步骤(c)之前,还可以包括通过0.05μm至1μm的膜过滤器过滤在上述步骤(b)中调节pH值的蜂毒液来预先去除蛋白质的步骤。
在上述步骤(c)中,可以通过纳米过滤器第二次去除包括选自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寨卡病毒、猪细小病毒(PPV)以及杆状病毒(BACV)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病毒。
在上述步骤(c)中,纳米过滤器的材质可以为聚醚砜树脂(PES)。
在上述步骤(c)中过滤的蜂毒液可以将蜂毒肽及蛋白质的含量均保持在45重量百分比以上,同时,具有600mL/小时以上的过滤率或60%以上的收率。
在上述步骤(c)之后,本发明还可以包括:步骤(d),通过0.1μm至1μm的除菌过滤器过滤在上述步骤(c)中过滤的蜂毒液;以及步骤(e),冷冻干燥在上述步骤(d)中过滤的蜂毒液。
本发明的一实例提供包含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蜂毒作为有效成分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学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实例提供包含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蜂毒作为有效成分的用于预防或改善炎症性疾病的化妆品组合物。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酸处理将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2.0至4.0的步骤及通过10nm至20nm的纳米过滤器过滤蜂毒液的步骤作为必需的步骤,可以在不影响蜂毒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的同时以很高的过滤率及收率有效去除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寨卡病毒、猪细小病毒、杆状病毒等多种病毒以及其他杂质等。
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蜂毒可以有用地用作用于预防、改善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组合物。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d示出通过电泳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在实施例1~实施例3中制备的蜂毒的结果;
图2示出在实施例2中制备的蜂毒或蜂毒(原料)的Raw264.7细胞毒性评价结果;
图3a及图3b示出通过电泳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在实施例4~实施例5中制备的蜂毒的结果;
图4a及图4b示出通过电泳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在实施例4及比较例1中制备的蜂毒的结果;
图5示出在实施例4及比较例1中制备的蜂毒的Raw264.7细胞毒性评价结果;
图6a及图6b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例的病毒清除工序的验证流程的示意图;
图7示出为了验证病毒清除工序,在实施例4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制备方法中,如图6a及图6b所示,在酸处理工序之前掺入病毒,在纳米过滤器工序后用病毒培养细胞处理的情况下,观察其形态变化(即,细胞病变效应(CPF))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在研究在不影响蜂毒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的同时有效去除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寨卡病毒、猪细小病毒、杆状病毒等多种病毒以及其他杂质等的方法的过程中,通过组合最优化的酸处理及纳米过滤器工序来确认得到提高的效果,从而完成本发明。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包括:步骤(a),制备包含蜂毒的蜂毒液;步骤(b),通过酸处理将在上述步骤(a)中制备的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2.0至4.0,来第一次灭活病毒;以及步骤(c),通过10nm至20nm的纳米过滤器过滤在上述步骤(b)中调节pH值的蜂毒液,来第二次去除病毒。
在本说明书中,“病毒清除”是包括病毒的灭活及去除两者的概念,病毒的灭活是指通过化学或物理处理减少病毒的感染力,病毒的去除是指以物理方式去除可能存在于动物源性原料中的病毒粒子。
另一方面,病毒根据动物源性宿主、有无包膜、病毒的大小以及核酸的种类进行分类,成为上述病毒清除对象的病毒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以及杆状病毒(Baculovirus;BACV)等。
表1
Figure BDA0003089751490000051
如表1所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为包裹有包膜的(enveloped)、中等大小(约为40nm~60nm)的、单链核糖核酸病毒,对物理-化学灭活示出平均水平的抵抗性。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相对不耐热,对有机溶剂敏感,在酸性环境下不稳定,但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并且,寨卡病毒是直径约为50nm的球形,正二十面体的核衣壳被源自宿主细胞的内质网的外膜包裹。包膜表现出M(membrane)和E(envelope)两种蛋白质,具有约11-kb的阳性单链核糖核酸。另一方面,猪细小病毒为一种非脂质包膜型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二十面体形),属于细小病毒科(直径为18nm~24nm)。这样的细小病毒科可以耐受极端的高热,在油性溶剂中稳定,相对在酸性pH中耐受。并且,杆状病毒是一种在无脊椎动物,尤其是在昆虫中出现的独特病毒,在甲壳类动物中也出现该类病毒。病毒粒子包含分子量为(30~110)×106道尔顿的双链脱氧核糖核酸,为一个或多个核衣壳被包膜包裹的杆状病毒,大小约为(200~400)×(30~90)nm。
首先,本发明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包括制备包含蜂毒的蜂毒液的步骤(步骤(a))。
具体地,上述蜂毒液可以通过将蜂毒放入纯化水或缓冲溶液中完全溶解使蜂毒占0.01重量百分比至20.0重量百分比来制备的。若上述蜂毒液中的蜂毒(原料)的含量小于0.01重量百分比,则具有通过最终产物中的蜂毒(提纯蜂毒)的生理活性效果微乎其微的问题,若上述蜂毒液中的蜂毒的含量大于20.0重量百分比,则具有蜂毒的提纯效率低下的问题。
并且,上述蜂毒液中还包含选自由活性炭碳纳米管以及碳纤维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碳基吸附剂,由此可以去除其余的杂质等。
之后,选择性地可以在减压过滤的条件下,通过0.1μm至1μm的除菌过滤器过滤蜂毒液。
接下来,本发明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包括通过酸处理将在步骤(a)中制备的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2.0至4.0,来第一次灭活病毒的步骤(步骤(b))。
具体地,上述酸处理工序可以看作用于在不影响蜂毒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蜂毒肽、磷脂酶A2等)的含量的同时通过该工序第一次灭活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或寨卡病毒的病毒的工序。由此,通过上述酸处理,可以将上述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2.0至4.0,优选地,可以将pH值调节为2.5至3.5,但不限定于此。
更具体地,上述酸处理可以通过使用0.1M至1.0M浓度的强酸处理1小时至20小时的方式来执行。上述强酸可以包含选自由盐酸、乙酸、硫酸、硝酸以及氢氟酸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若上述强酸的浓度小于0.1M,则具有在酸处理工序中需要大量的强酸的问题,若上述强酸的浓度大于1.0M,则具有影响蜂毒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的隐患。并且,优选地,上述酸处理进行1小时至20小时,更优选地,进行1小时至6小时,但不限定于此。若上述酸处理的时间过短,则具有无法充分实现病毒的灭活的问题,若上述酸处理时间过长,则具有影响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带而降低药理活性效果的问题。
调节pH值的上述蜂毒液可以将蜂毒肽含量保持在40重量百分比以上,优选地,可以保持在45重量百分比以上,但不限定于此。
之后,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碱处理将调节pH值的上述蜂毒液的pH值校正为4.5至5.5。上述碱可以通过使用0.1M至1.0M浓度的氢氧化钠等碱进行处理来执行。若上述碱的浓度小于0.1M,则具有在碱处理工序中需要过多量的碱的问题,若上述碱的浓度大于1.0M,则具有影响蜂毒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的隐患。
接下来,本发明的包括病毒清除的方法包括通过10nm至20nm纳米过滤器过滤在上述步骤(b)中调节pH值的蜂毒液,来第二次去除病毒的步骤(步骤(c))。
具体地,上述纳米过滤器工序可以看作用于在不影响蜂毒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蜂毒肽、磷脂酶A2、蜂神经毒肽等)的含量的同时通过该工序第二次去除包括选自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寨卡病毒、猪细小病毒以及杆状病毒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病毒的工序。另一方面,若使用有机溶剂代替上述纳米过滤器工序,则具有不仅显著降低收率,还会显著降低药理活性效果的问题。
尤其,在上述纳米过滤器工序中使用的纳米过滤器的气孔保持10nm至20nm,即使尺寸小的病毒病毒(例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寨卡病毒、猪细小病毒等)也能够有效去除。上述纳米过滤器的材质可以选择多种,从过滤率的层面看,最优选为聚醚砜树脂,但不限定于此。
在上述步骤(c)中过滤的毒液可以将蜂毒肽及蛋白质的含量均保持在45重量百分比以上,同时,可具有600mL/小时以上的过滤率或60%以上的收率。
由此,在使用纳米过滤器之前,本发明选择性地还可以包括通过0.05μm至1μm的膜过滤器过滤在上述步骤(b)中调节pH值的蜂毒液来预先去除蛋白质的步骤。在此情况下,上述膜过滤器的分子量阻断值(cut-off)可以为200kDa。
之后,本发明还可以包括:通过0.1μm至1μm的除菌过滤器过滤在上述步骤(c)中过滤的蜂毒液的步骤(步骤(d));以及冷冻干燥在上述步骤(d)中过滤的蜂毒液的步骤(步骤(e))。在此情况下,上述冷冻干燥(freeze drying,FD)可以在-40℃至-120℃的温度下急速冻结原料后,在具有0.1托(Torr)~0.9托的真空度的冷冻干燥机中通过逐步施加低温的热量来使固体状态的冰升华,从而可获得质量比普通干燥的更高的干燥产品。更优选地,可以在-80℃至-100℃的温度下以0.2托至0.5托的真空度进行冷冻干燥。
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的药学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包含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蜂毒作为有效成分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学组合物。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蜂毒是指在将主要生理活性物质(蜂毒肽、磷脂酶A2以及蜂神经毒肽等)的含量保持在规定水平以上的同时有效地去除病毒以及其他杂质等的状态。
优选地,本说明书中的“炎症性疾病”为选自由过敏、皮肤炎、特应性皮肤炎、结膜炎、牙龈炎、鼻炎、中耳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炎、胃溃疡、胃炎、克罗恩病、结肠炎、痛风、强直性脊髓炎、风湿热、狼疮、纤维肌痛(fibromyalgia)、银屑病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腱炎、腱鞘炎、腱周围炎、肌炎、肝炎、膀胱炎、肾炎、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e)、多发性硬化症以及急慢性炎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但不限定于此。
本发明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学组合物可以分别根据通常的方法制剂化为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悬浮液、乳剂、糖浆、喷雾剂等口服剂型,外用剂、栓剂及灭菌注射液的形态来使用,为了剂型化,可以包含在制备药学组合物时通常使用的适当的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
在制剂化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填充剂、增重剂、结合剂、湿润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等稀释剂或赋形剂来制备。
在本发明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学组合物中,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蜂毒的优选给药量根据患者的状态、体重、疾病的程度、药物形态、给药途径以及时间而不同,普通技术人员可通过上述因素适当地选择。然而,为了优选的效果,能够以一天0.0001mg/kg至2000mg/kg的量给药,优选地,能够以300mg/kg至2000mg/kg的量给药。可以一天给药一次,也可以分为数次给药。但上述给药量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用于预防或改善炎症性疾病的化妆品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包含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蜂毒作为有效成分的用于预防或改善炎症性疾病的化妆品组合物。
关于上述“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蜂毒”以及“炎症性疾病”,已在上述内容中说明,因此将省略重复说明。
并且,此外添加的配合成分不受限制,并且,上述任意成分在不损及本发明的目的及效果的范围内可以任意配合,但优选地,相对于总重量,能够以0.01重量百分比~5重量百分比配合,更优选地,能够以0.01重量百分比~3重量百分比配合,但不限定于此。
上述化妆品组合物可以呈溶液、乳化物或粘性混合物的形状,但不限定于此。
除上述化合物外,上述化妆品组合物中包含的成分还可以包含通常用于化妆品组合物的成分作为有效成分,可以包含如稳定剂、溶解剂、维生素、颜料及香料的普通辅助剂及载体,但不限定于此。
上述化妆品组合物可制备为在相关领域通常制备的任意剂型,可以制备为乳液、霜剂、化妆水、面膜、粉底霜、润肤乳、美容液或护发用品,但不限定于此。具体地,上述化妆品组合物可以包括护肤水、柔肤水、爽肤水、收敛剂、润肤乳、护肤乳、保湿护肤液、营养护肤液、按摩霜、营养霜、保湿霜、护手霜、粉底霜、精华液、营养精华素、面膜、香皂、洗面奶、卸妆乳、卸妆霜、身体乳或沐浴露的剂型,但不限定于此。
进而,本发明提供用于包含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蜂毒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学组合物的用途。
并且,本发明提供用于包含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蜂毒的用于预防或改善炎症性疾病的化妆品组合物的用途。
并且,本发明提供包括向个体给药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蜂毒的步骤的症性疾病的预防或治疗炎方法。
在本发明中,“个体”是指需要治疗疾病的对象,更具体地,是指人类或非人类的灵长类、小鼠(mouse)、大鼠(rat)、狗、猫、马以及牛等哺乳动物。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的提纯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酸处理将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2.0至4.0的步骤及通过10nm至20nm的纳米过滤器过滤蜂毒液的步骤作为必需的步骤,可以在不影响蜂毒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的同时能够以很高的过滤率及收率有效去除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寨卡病毒、猪细小病毒、杆状病毒等多种病毒以及其他杂质等。尤其,10nm至20nm的纳米过滤器具有能够有效去除多种病毒的优点。
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蜂毒可以有用地用作用于预防、改善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组合物。
以下,通过公开优选实施例来帮助理解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只是更加容易理解本发明而提供,本发明的内容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1:酸pH 2处理
以向纯化水中加入蜂毒完全溶解后使蜂毒成为5.0重量百分比的方式来制备蜂毒液。首先,在减压过滤的条件下,通过0.22μm气孔(pore)的除菌过滤器过滤蜂毒液。之后,使用0.2M浓度的盐酸处理1小时至15小时来将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2,由此第一次灭活病毒后,使用0.2M浓度的氢氧化钠进行处理来将蜂毒液的pH值校正为5。然后,在减压过滤的条件下,通过0.22μm气孔的膜过滤器预先过滤蜂毒液后,在-80℃以下的温度下急速冷冻,在0.5托以下的真空状态下冷冻干燥来制备粉末状态的蜂毒。在此情况下,对照组(Control)以不经酸处理而冷冻干燥的方式制备。
实施例2:酸pH 3处理
使用0.2M浓度的盐酸将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3后,处理1小时至15小时。除将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2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蜂毒。
实施例3:酸pH 4处理
使用0.2M浓度的盐酸将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4后,处理1小时至15小时。除将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4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蜂毒。
实验例1:酸处理工序的最优化
通过电泳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在实施例1~实施例3中制备的蜂毒的蛋白质含量,其结果如表2、图1a至图1d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089751490000111
如表2所示,在如实施例1,经酸处理的pH值过低的情况下,具有蜂毒肽含量显著地减少的问题,经确认,如实施例2~实施例3,经酸处理使pH值为3至4为优选。并且,在酸处理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具有蜂毒肽含量显著地减少的问题,经确认,酸处理时间以保持1小时至15小时为优选,尤其以保持1小时至6小时为优选。
实验例2:根据酸处理工序最优化的药理活性效果
(1)Raw264.7细胞毒性评价
使用从韩国细胞株银行(Cat No.KCLB40071)购买的作为巨噬细胞的Raw264.7细胞,利用包含10%的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Hyclone公司)和100IU/ml的青霉素(penicillin)以及100μg/ml的链霉素(streptomycin)的杜尔贝科改良伊戈尔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DMEM,Hyclone公司),在5%的CO2、37℃的恒温箱(incubation)中培养来进行实验。
培养作为巨噬细胞的Raw264.7细胞后,分别添加4种不同浓度的实施例2的pH 3的处理时间不同的蜂毒后,为了确认细胞存活率而施行MTT法(methylthiazol tetrazoliumbromide,Sigma Aldrich公司)。在24孔培养板(24well plate)(BD,Falcon公司)的各孔(well)接种(seeding)适量的细胞(5×104/孔),分别使用各浓度的试样进行处理,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48小时后确认细胞存活率。使用MTT溶液(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钠(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sodiumbromide))反应4小时后,分别加入400μl的二甲基亚砜(DMSO)使不溶性甲臜(formazan)结晶体溶解,在570nm的波长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仪(TECAN公司,Infinite M200 pro型)测定吸光度,其结果如表3及图2所示。
如表3所示,经确认,与酸处理时间无关地,在实施例2中制备的蜂毒或蜂毒(原料)直至5μg/ml的浓度为止均示出无毒性。
(2)一氧化氮释放(Nitric Oxide release)测定
为了测定一氧化氮释放,将作为巨噬细胞的Raw264.7细胞(cell)以2.5×104/孔的数量接种在48孔培养板(48well plate)来培养。之后,为了确认蜂毒的一氧化氮(NitricOixde)抑制率,按照浓度进行处理并培养24小时后,使用1μg/mL的脂多糖(LPS)处理各孔并培养24小时。培养后,取100μL的培养上层液添加等量的Griess试剂放置15分钟后,在540nm的波长下,使用酶联免疫检测仪(TECAN公司,Infinite M200 pro型)测定吸光度,其结果如表3所示。
在此情况下,在所使用的试样中,对照组为不对蜂毒进行酸处理而仅经过冷冻干燥工序来制备,以此来比较酸处理工序前后的一氧化氮释放活性。
如表3所示,经确认,对照组、实施例2的pH 3的按照处理时间,即处理3小时、6小时以及15小时的提纯蜂毒试样的一氧化氮(NO)抑制水平均示出相近的数值。这说明提纯蜂毒工序中的酸处理工序不影响提纯蜂毒的一氧化氮释放活性。
(3)炎症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alpha)测定
为了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将作为巨噬细胞的Raw264.7细胞以2.5×104/孔的数量接种在48孔培养板来培养。之后,为了确认肿瘤坏死因子α,按照不同浓度处理并培养24小时后,使用1μg/mL的脂多糖处理各孔并培养24小时。之后,取上层液,利用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Quantikine ELISA试剂盒(Mouse TNF-alpha Quantikine ELISA Kit)(R&D Systems公司,MTA00B型)进行测定。并且,为了细胞定量,去除上层液后,使用MTT溶液(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钠)反应4小时后,分别加入300μl的二甲基亚砜(DMSO)使不溶性甲臜(formazan)结晶体溶解,在570nm的波长下,使用酶联免疫检测仪(TECAN公司,Infinite M200 pro型)检测吸光度,其结果如表3所示。
在此情况下,在所使用的试样中,对照组为不对蜂毒进行酸处理而仅经过冷冻干燥工序来制备,以此来比较酸处理工序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
如表3所示,确认在酸处理的时间为6小时以内的情况下,示出与没有酸处理而仅经过冷冻干燥工序的对照组相近的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能力,而在酸处理时间为15小时的情况下,相比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的抑制活性降低。这说明当将提纯蜂毒工序中的酸处理工序设定为6小时以内时,不影响提纯蜂毒的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
表3
Figure BDA0003089751490000141
实施例4:纳米过滤器(PES)的利用
以向纯化水中加入蜂毒完全溶解后使蜂毒成为5.0重量百分比的方式来制备蜂毒液。在此情况下,可以使用活性炭去除异物及异味。之后,在减压过滤的条件下,通过0.22μm气孔的除菌过滤器过滤蜂毒液。之后,使用0.2M浓度的盐酸处理3小时来将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3来第一次灭活病毒后,使用0.2M浓度氢氧化钠进行处理将蜂毒液pH值校正为5。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超滤(UF,ultrafiltration)工序代替氢氧化钠来校正pH值。之后,在减压过滤条件下,通过0.1μm气孔的膜过滤器预先过滤蜂毒液后,通过20nm气孔的聚醚砜树脂材质的纳米过滤器(
Figure BDA0003089751490000142
CPV,Sartorius公司)过滤蜂毒液。具体地,将纳米过滤器安装在过滤装置后,在试样筒中装入10ml的超纯化水后,利用氮气施加压力来去除气泡。去除纳米过滤器气孔内的气泡后,向试样筒加入蜂毒液,利用氮气施加压力并过滤。在此情况下,压力应保持在2.0bar~3.0bar。之后,在减压过滤的条件下,通过0.22μm气孔的除菌过滤器再次过滤蜂毒液,然后,在-80℃以下的温度下急速冷冻,在0.5托以下的真空状态下冷冻干燥来制备粉末状态的蜂毒。
在此情况下,对照组以不经酸处理及纳米过滤器工序而冷冻干燥的方式制备。
实施例5:纳米过滤器(聚偏氟乙烯(PVDF))的利用
除使用聚偏氟乙烯(PVDF)材质的纳米过滤器替代聚醚砜树脂材质的纳米过滤器(
Figure BDA0003089751490000151
CPV,Sartorius公司)外,以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备蜂毒。
实验例3:纳米过滤器工序的最优化(1)
通过电泳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在实施例4~实施例5中制备的蜂毒的蛋白质含量及过滤率,其结果如表4、图3a及图3b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3089751490000152
如表4所示,经确认,与纳米过滤器的材质无关地,在纳米过滤器工序后,蜂毒的蜂毒肽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相似,纳米过滤器工序不影响蜂毒主要成分的含量。尤其,经确认,在如实施例4的聚醚砜树脂材质的情况下,相比于如实施例5的聚偏氟乙烯材质,过滤率非常显著。
比较例1:有机溶剂的利用
以向纯化水中加入蜂毒完全溶解后使蜂毒成为5.0重量百分比的方式来制备蜂毒液。首先,在减压过滤的条件下,通过0.22μm气孔的除菌过滤器过滤蜂毒液。之后,使用0.2M浓度的盐酸处理3小时将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3来第一次灭活病毒后,使用0.2M浓度氢氧化钠进行处理将蜂毒液的pH值校正为5。之后,向蜂毒液加入70%的乙醇进行沉淀后,在常温下放置1小时后,放入纯化水并搅拌。然后,通过使用3kDa以下的超滤膜过滤及浓缩来去除乙醇。之后,在减压过滤的条件下,通过0.22μm气孔的除菌过滤器再次过滤蜂毒液,然后,在-80℃以下的温度下急速冷冻,在0.5托以下的真空状态下冷冻干燥来制备粉末状态的蜂毒。
在此情况下,对照组以不经酸处理及有机溶剂工序而冷冻干燥的方式制备。
实验例4:纳米过滤器工序的最优化(2)
通过电泳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在实施例4以及比较例1中制备的蜂毒的蛋白质含量及收率,其结果如表5、图4a及图4b所示
表5
区分 蜂毒肽含量 蛋白质含量 收率
实施例4(纳米过滤器) 62.59% 60.11% 75.10%
比较例1(乙醇) 72.59% 64.42% 49.69%
如表5所示,经确认,在实施例4及比较例1的情况下,蜂毒的蜂毒肽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相似,如比较例1,在使用有机溶剂的情况下,收率显著降低。
实验例5:根据纳米过滤器工序最优化的药理活性效果
(1)Raw264.7细胞毒性评价
通过与实验例4的Raw264.7细胞毒性评价相同的方法执行,其结果如表6所示。
如表6所示,经确认,在实施例4及比较例1中制备的蜂毒直至5μg/ml为止均示出无毒性。
(2)一氧化氮释放测定
通过与实验例4的一氧化氮释放测定相同的方法执行,其结果如表6所示。
如表6所示,经确认,在实施例4以及比较例1中制备的蜂毒均在浓度上示出有意义的一氧化氮活性抑制,其活性抑制水平在两个工序中均示出相近的数值。
(3)炎症性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
通过与实验例4的炎症性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相同的方法执行,其结果如表6所示。
如表6所示,经确认,在实施例4中制备的蜂毒与对照组(control)相似地,浓度著地示出肿瘤坏死因子α的抑制能力,相反,相比于对照组(control),在比较例1中制备的蜂毒的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活性降低。
表6
Figure BDA0003089751490000171
实验例6:病毒清除工序的验证
为了病毒清除工序的验证,在包括实施例4的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制备方法中,如图6a及图6b所示,观察了如下情况下的形态变化(即,细胞病变效应):1)在酸处理工序之前掺入病毒后,在酸处理工序后在病毒培养细胞处理的情况;2)在纳米过滤器工序之前掺入病毒后,在纳米过滤器工序后在病毒培养细胞处理的情况;以及3)在酸处理工序之前掺入病毒后,在纳米过滤器工序后在病毒培养细胞处理的情况,其结果如表7及图7所示。在此情况下,病毒培养细胞使用马-达氏牛肾细胞(Madin-Darby bovine kidney cell)作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培养细胞,使用猪肾传代细胞(Procine Kidney cell,PK15)作为猪细小病毒的培养细胞,使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cell)作为寨卡病毒的培养细胞,使用SF9 cell细胞作为杆状病毒的培养细胞。
如表7所示,可以确认,1)若通过最优化的酸处理工序,则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细小病毒、寨卡病毒以及杆状病毒的所有病毒减少指数(virus reduction factor,Ri)以常用对数值表示为1.24(±0.14)至7.60(±0.33),可以灭活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细小病毒、寨卡病毒以及杆状病毒的所有病毒。尤其,经确认,可以强力灭活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及寨卡病毒的核糖核酸病毒。
并且,可以确认,2)若通过纳米过滤器工序,则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细小病毒、寨卡病毒以及杆状病毒的所有病毒减少指数以常用对数值表示为4.45(±0.41)至7.53(±0.53),可以灭活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细小病毒、寨卡病毒以及杆状病毒的所有病毒。
即,经确认,通过组合酸处理及纳米过滤器工序,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细小病毒、寨卡病毒以及杆状病毒的所有病毒减少指数的积累以常用对数值表示为6.04(±0.53)至15.13(±0.86),确认可以充分强力地灭活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细小病毒、寨卡病毒以及杆状病毒的所有病毒。
表7
Figure BDA0003089751490000181
以下,说明包含根据本发明制备的蜂毒的组合物的制备例,这些制备例仅具体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制备例1
使用根据实施例4制备的蜂毒,按照下述表8所示的组成比制备注射剂组合物。
表8
成分名 (单位:mg)
蜂毒 1.00
氯化钠 9.00
制备例2
使用根据实施例4制备的蜂毒,按照下述表9所示的组成比制备片剂组合物。
表9
成分名 (单位:mg)
蜂毒 100
玉米淀粉 100
乳糖 100
硬脂酸镁 2
制备例3
使用根据实施例4制备的蜂毒,按照下述表10所示的组成比制备软膏剂组合物。.
表10
成分名 (单位:重量百分比)
蜂毒 1.00
蜜蜡 10.00
聚山梨酯 5.00
氢化蓖麻油 2.0
倍半油酸山梨坦 0.5
凡士林 5.0
液体石蜡 10.0
制备例4
使用根据实施例4制备的蜂毒,按照下述表11所示的组成比制备贴剂组合物。
表11
成分名 (单位:重量百分比)
蜂毒 1.2
己二醇 20.0
二乙胺 0.7
聚丙烯酸 1.0
亚硫酸钠 0.1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 1.0
聚羟基乙烯十六烷基硬脂基醚 1.0
石蜡油 2.5
癸酸酯 2.5
聚乙二醇 3.0
去离子水 100.0
制备例5
使用根据实施例4制备的蜂毒,按照下述表12所示的组成比制备护肤液型制剂组合物。
表12
成分名 (单位:重量百分比)
蜂毒 3.00
L-抗坏血酸-2-磷酸镁盐 1.00
水熔性胶原蛋白(1%的水熔液) 1.00
柠檬酸钠 0.10
柠檬酸 0.050
甘草提取物 0.20
1,3-丁二醇 3.00
纯化水 剩余量
制备例6
使用根据实施例4制备的蜂毒,按照下述表13所示的组成比制备霜剂型制剂组合物。
表13
成分名 (单位:重量百分比)
蜂毒 1.00
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 2.00
自乳化单硬脂酸甘油酯 5.00
鲸蜡醇 4.00
角鲨烯 6.00
三2-乙基己烷甘油 6.00
鞘糖脂 1.00
1,3-丁二醇 7.00
纯化水 剩余量
前述的本发明的说明仅用于例示,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变更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需特征的情况下轻松变形为其他具体形态。因此,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仅为例示,并不限定本发明。

Claims (12)

1.一种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a),制备包含蜂毒的蜂毒液;
步骤(b),通过酸处理将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蜂毒液的pH值调节为2.0至4.0,来第一次灭活病毒;以及
步骤(c),通过10nm至20nm的纳米过滤器过滤在所述步骤(b)中调节pH值的蜂毒液,来第二次去除病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蜂毒液中还包含选自由活性炭碳纳米管以及碳纤维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碳基吸附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通过酸处理,第一次灭活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或寨卡病毒的病毒(ZIK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酸处理通过使用0.1M至1.0M浓度的强酸处理1小时至20小时的方式来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调节pH值的蜂毒液中的蜂毒肽含量保持在45重量百分比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之前,还包括通过0.05μm至1μm的膜过滤器过滤在所述步骤(b)中调节pH值的蜂毒液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通过纳米过滤器第二次去除包括选自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寨卡病毒(ZIKV)、猪细小病毒(PPV)以及杆状病毒(BACV)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病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纳米过滤器的材质为聚醚砜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过滤的蜂毒液将蜂毒肽及蛋白质的含量均保持在45重量百分比以上,同时,具有600mL/小时以上的过滤率或60%以上的收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
步骤(d),通过0.1μm至1μm的除菌过滤器过滤在所述步骤(c)中过滤的蜂毒液;以及
步骤(e),冷冻干燥在所述步骤(d)中过滤的蜂毒液。
11.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学组合物,其中,包含通过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蜂毒作为有效成分。
12.一种用于预防或改善炎症性疾病的化妆品组合物,其中,包含通过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蜂毒作为有效成分。
CN201980078777.0A 2018-12-05 2019-12-05 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以及利用其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组合物 Pending CN1131662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80155168 2018-12-05
KR10-2018-0155168 2018-12-05
KR10-2019-0064231 2019-05-31
KR1020190064231A KR102120675B1 (ko) 2018-12-05 2019-05-31 바이러스 클리어런스 공정을 포함하는 봉독의 정제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염증성 질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PCT/KR2019/017079 WO2020116952A1 (ko) 2018-12-05 2019-12-05 바이러스 클리어런스 공정을 포함하는 봉독의 정제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염증성 질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6213A true CN113166213A (zh) 2021-07-23

Family

ID=71082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8777.0A Pending CN113166213A (zh) 2018-12-05 2019-12-05 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以及利用其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120675B1 (zh)
CN (1) CN11316621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8957A (zh) * 2021-09-23 2021-12-10 华北制药华坤河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蜂毒的精制方法、注射用蜂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31390A (zh) * 2021-09-23 2021-12-24 华北制药华坤河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蜂毒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31390B (zh) * 2021-09-23 2024-05-14 华北制药华坤河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蜂毒肽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4575A1 (en) * 2006-03-31 2007-10-11 Ki-Rok Kwon Preparation of enzyme-free bee venom
CN102405052A (zh) * 2009-05-22 2012-04-04 洪思有限公司 用于预防和治疗退行性脑病的包含蜂毒的纯化提取物的组合物
CN102977182A (zh) * 2011-08-19 2013-03-20 Emd密理博公司 在蛋白质纯化过程中降低样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杂质水平的方法
CN104023556A (zh) * 2012-01-04 2014-09-03 韩国农村振兴厅 蜂毒的大规模纯化方法
KR20150049865A (ko) * 2013-10-31 2015-05-08 주식회사 휴메딕스 봉독으로부터 멜리틴의 분리방법
BR102015026308A2 (pt) * 2015-10-16 2017-05-02 Fundação Butantan Process of obtaining antiphylic equine serum, antiphylic equine serum and its u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34093B1 (ko) * 2016-04-20 2017-05-11 신준식 알러지 유발 물질을 저감시킨 정제 봉독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염증성 질환 예방 및 치료용 약학적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4575A1 (en) * 2006-03-31 2007-10-11 Ki-Rok Kwon Preparation of enzyme-free bee venom
CN102405052A (zh) * 2009-05-22 2012-04-04 洪思有限公司 用于预防和治疗退行性脑病的包含蜂毒的纯化提取物的组合物
CN102977182A (zh) * 2011-08-19 2013-03-20 Emd密理博公司 在蛋白质纯化过程中降低样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杂质水平的方法
CN104023556A (zh) * 2012-01-04 2014-09-03 韩国农村振兴厅 蜂毒的大规模纯化方法
KR20150049865A (ko) * 2013-10-31 2015-05-08 주식회사 휴메딕스 봉독으로부터 멜리틴의 분리방법
BR102015026308A2 (pt) * 2015-10-16 2017-05-02 Fundação Butantan Process of obtaining antiphylic equine serum, antiphylic equine serum and its use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8957A (zh) * 2021-09-23 2021-12-10 华北制药华坤河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蜂毒的精制方法、注射用蜂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31390A (zh) * 2021-09-23 2021-12-24 华北制药华坤河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蜂毒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31390B (zh) * 2021-09-23 2024-05-14 华北制药华坤河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蜂毒肽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120675B1 (ko)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7604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Plectranthus amboinicus fraction having anti-arthritis activity
CN105087732B (zh) 一种天麻多肽及制备方法和在抗菌抗病毒中的医用用途
CN101185692B (zh) 一种胆木提取物及其制剂与用途
CN106668832B (zh) 一种多肽在制备治疗肠道病毒感染药物的应用
KR20220156605A (ko) 중약 조성물의 코로나 바이러스 감염 치료 또는 예방 약물 제조에서의 응용
CN113166213A (zh) 包括病毒清除工序的蜂毒提纯方法以及利用其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组合物
KR101596344B1 (ko) 정제봉독을 이용한 동물의 바이러스성 질환의 예방 및/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KR20220156604A (ko) 중약 조성물의 코로나 바이러스 감염 치료 또는 예방 약물 제조에서의 응용
CN112043688A (zh) 一种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组合物
US11905317B2 (en) Bee venom-purifying method comprising viral clearance process and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or treating inflammatory disease by using same
WO2008009655B1 (de) Medizinische verwendung von n-phenylpropenoyl-aminosäurederivaten und verwandten verbindungen
TWI763916B (zh) 藍綠藻萃取物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
CN107056959A (zh) 菊芋中抗hsv‑1、rsv、ev‑71成分及制备
KR101665016B1 (ko) 복합 생약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항바이러스용 조성물
KR101665015B1 (ko) 복합 생약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항바이러스용 조성물
JP7391202B2 (ja) 血清尿酸値の低下、尿酸性腎症の予防・治療のための薬物の製造におけるシナユリノキ又はその抽出物の使用
CN114903932B (zh) 改进的金喉健药物组合物、微乳雾化吸入剂及制法和应用
CN110664988B (zh) H-Lys-Trp-Lys-OH在制备抗牛肠道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16650577B (zh) 一种锦灯笼提取物在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的应用
JPH1121234A (ja) 抗肝炎剤
CN110464743B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ev71肠道病毒引起疾病的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制剂
CN110279752B (zh) 速生桉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hiv应用
JPH042574B2 (zh)
CN1857364A (zh) 一种含忍冬藤提取物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JP2022047446A (ja) 植物抽出物由来の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症の予防又は治療用の食品組成物、医薬品組成物、医薬部外品組成物、化粧品組成物、及び雑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