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6362A - 一种囊泡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囊泡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6362A
CN113136362A CN202110077486.9A CN202110077486A CN113136362A CN 113136362 A CN113136362 A CN 113136362A CN 202110077486 A CN202110077486 A CN 202110077486A CN 113136362 A CN113136362 A CN 113136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sicle
vesicles
centrifugation
stem cells
mar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74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6362B (zh
Inventor
张晓�
寇晓星
施松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cal Micro Cell Bio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ical Micro Cell Bio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cal Micro Cell Bio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dical Micro Cell Bio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653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65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6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6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6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6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5/06Animal cells or tissues; Human cells or tissues
    • C12N5/0602Vertebrate cells
    • C12N5/0696Artificially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e.g. i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5/06Animal cells or tissues; Human cells or tissues
    • C12N5/0602Vertebrate cells
    • C12N5/0652Cells of skeletal and connective tissues; Mesenchyme
    • C12N5/0654Osteocytes, Osteoblasts, Odontocytes; Bones, Tee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5/06Animal cells or tissues; Human cells or tissues
    • C12N5/0602Vertebrate cells
    • C12N5/0652Cells of skeletal and connective tissues; Mesenchyme
    • C12N5/0662Stem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76Nucleic acid product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s, e.g. primers or probes
    • C12Q1/6888Nucleic acid product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s, e.g. primers or probes for detection or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sms
    • C12Q1/6893Nucleic acid product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s, e.g. primers or probes for detection or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sms for protozo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93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related to disea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04Endocrine or metabolic disorders
    • G01N2800/044Hyperlipemia or hypolipemia, e.g. dyslipidaemia, obes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08Hepato-biliairy disorders other than hepatitis
    • G01N2800/085Liver diseases, e.g. portal hypertension, fibrosis, cirrhosis, bilirubi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10Musculoskeletal or connective tissue disorders
    • G01N2800/101Diffus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e.g. Sjögren, Wegener's granulomatosis
    • G01N2800/102Arthritis; Rheumatoid arthritis, i.e. inflammation of peripheral joi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22Haematolog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28Neurological disor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28Neurological disorders
    • G01N2800/285Demyelinating diseases; Multipel sclero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囊泡及其应用。所述囊泡的来源包括干细胞或体细胞,具有的标志物包括Syntaxin 4,所述囊泡为诱导性囊泡。本发明的囊泡与MSCs中的外泌体相比,能特异性高表达Syntaxin 4,可用于区分MSCs来源的囊泡和Exosomes的特征性标志物。本发明制备囊泡的方法产量丰富,单个MSCs能够产出300‑2000个囊泡,制备流程简单,耗时短,对试剂和设备的要求低,治疗效果好。所述囊泡能够在体外发挥显著的促凝作用,体内注射后能够显著改善血友病小鼠的出血倾向,可用于改善血友病出血倾向的治疗。且所述囊泡可以通过皮肤和毛发排出,在体内具有安全性,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囊泡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囊泡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囊泡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分泌的含有蛋白质、核酸及各种细胞因子的纳米级载体。细胞外囊泡可以通过内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靶细胞,在细胞间物质传递和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细胞外囊泡所介导的信息交流在机体生理或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涉及到免疫调节、肿瘤生长、血管生成、损伤修复等。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泌体(exosomes)方向。外泌体是直径在30-150nm左右的细胞外囊泡,其内含有RNA、脂质和蛋白质等成分。外泌体广泛参与了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性调控,能够用作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迄今为止,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被认为是产生外泌体能力最强的细胞。众多的研究发现MSCs来源的外泌体能模拟MSCs的生物学功能,在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修复组织缺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近年来以MSCs来源的外泌体为基础的细胞囊泡疗法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然而,目前以外泌体为基础的细胞囊泡治疗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外泌体的提取和纯化过程复杂,耗时长,对设备和试剂的要求较高,生理性外泌体产量较低等等,这些缺陷都限制了外泌体治疗的临床转化和应用。
血友病(hemophilia)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2018年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血友病被收录其中。血友病主要分为三类,即血友病A,血友病B和血友病C。血友病A,即因子Ⅷ促凝成分(Ⅷ:C)缺乏症,是一种性联隐性遗传疾病,女性传递,男性发病。血友病B,即因子Ⅸ(FIX)缺乏症,亦为性联隐性遗传,其发病数量较血友病A少。血友病C,即因子Ⅺ(FⅪ)缺乏症,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是一种罕见的血友病。发病率以血友病A最多占80%-85%,血友病B占15%-20%,血友病C很少见。长期以来,针对血友病的治疗,临床上以注射外源性凝血因子做为主要干预措施,但该方法存在治疗成本高、治疗有效期短、易产生自身抗体等各种问题,无法成为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发明内容
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囊泡。
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囊泡组合物。
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血友病的、包含囊泡的药物组合物。
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囊泡的筛选或者鉴定或者提取试剂盒。
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囊泡的标志物。
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标志物对囊泡进行鉴定或者选择的方法。
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囊泡的制备方法。
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体细胞或干细胞的囊泡,所述囊泡是诱导性囊泡,所述囊泡具有的标志物包括Syntaxin 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干细胞包括全能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细胞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体细胞包括成骨细胞系。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可以是原代培养的细胞,也可以是已有的或已确立的细胞系。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系指的是是指永生化的细胞培养物,在适当的新鲜培养基和空间下可以无限增殖。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可以是确立细胞株。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诱导性囊泡是在所述干细胞或体细胞处于正常存活期间通过外力诱导凋亡而产生的囊泡。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诱导性囊泡是通过添加星形孢菌、紫外线照射、饥饿法、或热应力法或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诱导干细胞或干细胞凋亡产生。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具有的标志物还包括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5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具有标志物Syntaxin 4、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和Integrin alpha 5的组合。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高表达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对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的表达量高于MSC或外泌体。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中的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的表达量相对于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中标记物的表达量分别为1-2倍、2-3倍、1-3倍、3-4倍和3-6倍。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中的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的表达量相对于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中标记物的表达量分别为1.5-2倍、2.5-3倍、1.5-2.5倍、3.5-4倍和3.5-5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囊泡中的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的表达量相对于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中标记物的表达量分别为1.5-1.9倍、2.5-2.9倍、1.8-2.5倍、3.5-3.9倍和4-5倍。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中的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的表达量相对于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中标记物的表达量分别为1.76倍、2.81倍、2.41倍、3.68倍和4.45倍。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外泌体不表达Syntaxin 4,本发明的囊泡表达Syntaxin 4。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外泌体不同时表达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本发明的囊泡同时表达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和所述外泌体来源于同种来源的MSCs。
一些实施方案中,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IEVs的表面膜蛋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SCs来源的IEVs能够表达和MSCs相似的表面蛋白,即CD29,CD44,CD73,CD166阳性,CD34,CD45阴性;同时,IEVs能够表达细胞外囊泡的普遍性表面蛋白CD9,CD63,CD81和C1q。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诱导性囊泡是通过添加星形孢菌素、紫外线照射、饥饿法、热应力法或其组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凋亡产生。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囊泡是用星形孢菌素诱导间充质干细胞产生的。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的代数可以为第2~5代,但又不限于此。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1nM-10000nM。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100nM-10000nM。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nM-10000nM。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1000nM。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900nM。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800nM。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03-6μM。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03-4.5μM。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03-1μM。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04-1μM。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05-1μM。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1-1μM。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15-1μM。
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囊泡组合,包含上述囊泡。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组合还包含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囊泡,包括但不限于如外泌体、迁移体、微泡和Ectosome。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的囊泡在所述囊泡组合物中的数目占比为65-100%。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囊泡在所述囊泡组合物中的数目占比为75-98%。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囊泡在所述囊泡组合物中的数目占比为80-96%。
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上述囊泡或者上述囊泡组合。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括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添加剂或中间品。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为药品。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药学上或免疫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的制剂形式选自冻干粉针、注射剂、片剂、胶囊、试剂盒或贴剂。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囊泡是作为一种药物载体使用。
一些司机是方案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囊泡的筛选或者鉴定或者提取试剂或试剂盒,包含以下标志物检测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的检测试剂。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标志物的检测试剂检测所述标志物基因的表达量。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标志物的检测试剂检测所述标志物mRNA的表达量。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标志物的检测试剂检测所述标志物蛋白的表达量。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标志物的检测试剂为荧光定量PCR染料、荧光定量PCR引物、荧光定量PCR探针、抗体、抗体功能性片段和偶联抗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试剂盒选自qPCR试剂盒、免疫印迹检测试剂盒、流式细胞分析试剂盒、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和ELISA试剂盒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试剂盒选自流式细胞分析试剂盒。
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囊泡或所述的囊泡组合物或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或改善疾病或所述疾病并发症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疾病包括肝病、血友病。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疾病为血友病,所述的囊泡能够在体外发挥显著的促凝作用,体内注射后能够显著改善血友病小鼠的出血倾向,可用于改善血友病出血倾向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疾病为血友病A。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产品包括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添加剂或中间品。
将所述囊泡用于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将所述囊泡任选地通过选自由静脉内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鞘内注射或输注以及器官内输注所组成的组中的途径进行给药。例如,作为例子,对于静脉注射,可以通过尾静脉注射。器官内输注包括输注至解剖学空间中,例如,作为例子,胆囊、胃肠腔、食道、肺系统(通过吸入)和/或膀胱。
作为例子,对于胃肠腔输注中腹腔注射,与尾静脉注射相比,腹腔注射也可以获得同等的治疗效果。腹腔注射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要优于尾静脉注射。
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选择或鉴定所述囊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以下标志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检测: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
当检测结果显示所述标志物阳性结果时,则判别为所述囊泡。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将所述标志物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相比,当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时,判断为阳性结果。所述的对照可以是现有其他囊泡或者外泌体(可以包括外泌体、迁移体、微泡和Ectosome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是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其他囊泡或者外泌体。
在所述的标志物中,尤其优选标志物Syntaxin。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测囊泡的Syntaxin 4表达量大于或等于外泌体(例如同种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2-6倍(更优选4-5倍)时,判断为所述的囊泡(例如诱导性囊泡)。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标志物的检测试剂在制备检测或鉴定所述囊泡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物包括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试剂或试剂盒还包括对照试剂,所述对照试剂包含外泌体、迁移体、微泡和Ectosome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待测样品中的所述标志物的表达量高于对照试剂时,则判断为阳性。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对照试剂为外泌体。
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待测样品中的Syntaxin 4表达量大于或等于外泌体的2-6倍时,则判断为所述囊泡。
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待测样品中的Syntaxin 4表达量大于或等于外泌体的4-5倍时,则判断为所述囊泡(例如诱导性囊泡)。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囊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方法为通过添加凋亡诱导剂诱导干细胞或体细胞产生所述囊泡。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间充质干细胞;(2)收集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上清;(3)从步骤(2)中的培养基上清中分离出囊泡。
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的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步骤包括:(4)从组织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5)添加培养基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所述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中接触凋亡诱导剂。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凋亡诱导剂包括星形孢菌素、紫外线照射、饥饿法、或热应力法或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凋亡诱导剂为星形孢菌素。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1000nM。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900nM。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800nM。
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5)中凋亡诱导剂的处理细胞的时间为16-24小时。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分离囊泡的方法包括选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所述囊泡。
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中单个MSCs能够产出300-2000个囊泡。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所述囊泡的步骤包括:(a)将收集到的培养上清进行第一次离心,取上清;(b)将步骤(a)中收集到的上清进行第二次离心,取上清;(c)将步骤(b)中收到到的上清进行第三次离心,取沉淀;(d)将步骤(c)中收到到的沉淀进行第四次离心,取沉淀;(e)将步骤(d)中收到到的沉淀进行第五次离心,取沉淀;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次离心为500-1500g离心5-30分钟。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次离心为500-1000g离心5-20分钟。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次离心为500-900g离心5-15分钟。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次离心为1000-3000g离心5-30分钟。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次离心为1500-2500g离心5-20分钟。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次离心为1500-2200g离心5-15分钟。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次离心为10000-30000g离心15-60分钟。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次离心为12000-25000g离心20-60分钟。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次离心为12000-20000g离心20-40分钟。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四次离心为10000-30000g离心15-60分钟。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四次离心为12000-25000g离心20-60分钟。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四次离心为12000-20000g离心20-40分钟。
一些实施方案中,带有特定标记物的囊泡,可以通过针对特定标记物的富集方法富集获得。在得到足够的囊泡后,收集培养基并从培养基中纯化和分离特定的囊泡。这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方法来实现。这些方法包括,例如,通过差异超速离心分离外泌体的原始方法,以及更新的方法,例如聚合物沉淀(来自SBI,Palo Alto,CA的ExoQuickTM)、免疫亲和捕获(Greening等人2015,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免疫磁捕获(Exo-FLOWTM,SBI)等。
免疫亲和纯化是基于表面标志物选择性捕获特定囊泡的方法。通过链霉亲和素共价包覆的磁珠和生物素化的捕获抗体之间高亲和力的偶联,实现囊泡的高效捕获。所捕获的囊泡经洗脱后,结构完整且具有生物活性。基于本发明的发现,所述囊泡能特异性高表达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分子,那么本发明可以使用该方法对囊泡进行分离或纯化或富集。
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可以使用免疫磁珠的方法对所述囊泡进行富集,所述免疫磁珠是由单克隆抗体与磁珠偶联得到的;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Anti-Syntaxin 4抗体、Anti-Annexin V抗体、Anti-Flotillin-1抗体、Anti-Cadherin 11抗体、Anti-Integrin alpha 5抗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在本申请中使用术语“富集”时,它涵盖了一个或多个囊泡从存在于样品中的任何其它囊泡中的分离或者其是指包含囊泡的组合物中所述囊泡以更高的总百分比含量存在,与发现其存在生物体的组织中时相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被富集的囊泡不从样品中分离,而是在囊泡仍存在于样品中时对囊泡进行任何诊断。所述样品则可呈现在载玻片上,并可使用显微镜进行诊断,并且在此实施方式中囊泡被检测而不被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诱导性囊泡,该诱导性囊泡来源于IPS细胞。其是在IPS细胞处于正常存活时,进行干预或诱导,使IPS细胞凋亡产生的一类亚细胞产物。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被富集的囊泡从样品中分离。
其中,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munomagneticbead-basedseparation,IM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免疫学技术。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bead,IMB)既可结合活性蛋白质抗体,又可被磁铁吸引,经过处理后,可将抗体结合在磁珠上,使之成为抗体的载体,磁珠上抗体与特异性抗原物质结合后,则形成抗原-抗体-磁珠免疫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在磁力作用下发生力学移动,使复合物与其它物质分离,而达到分离特异性抗原的目的。免疫磁珠(IMB)是一个平台,凡是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进行工作的领域都可以应用,并且已在医学和生物学的骨髓移植、分离干细胞、细胞器、癌细胞、激素、病原菌以及毒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IMB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水、生物样品、环境等标本中真菌毒素的分离和检测工作中,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本发明所述的免疫磁珠方法是使用有特异性抗体结合的磁珠去和有特异性表面抗原的靶囊泡相结合,再用磁场来吸附,抽取靶囊泡。
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囊泡具体富集方法为,将Anti-Syntaxin 4抗体、Anti-Annexin V抗体、Anti-Flotillin-1抗体、Anti-Cadherin 11抗体、Anti-Integrin alpha 5抗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加到含有囊泡的细胞培养上清中,那么,与Anti-Syntaxin 4抗体、Anti-Annexin V抗体、Anti-Flotillin-1抗体、Anti-Cadherin 11抗体、Anti-Integrin alpha 5中的一种或多种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的囊泡就被分离出来,可以达到富集特定囊泡的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使用Anti-Syntaxin 4抗体、Anti-Annexin V抗体、Anti-Flotillin-1抗体、Anti-Cadherin 11抗体和Anti-Integrin alpha 5抗体同时包被的免疫磁珠分离出的囊泡其纯度最高,治疗疾病例如血友病A的效果最好。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是基于离心方法进行了组合优化有效去除了细胞以及细胞碎片等杂物之后的细胞培养上清,然后再将Anti-Syntaxin 4抗体、Anti-Annexin V抗体、Anti-Flotillin-1抗体、Anti-Cadherin 11抗体、Anti-Integrin alpha 5抗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加到所述的细胞培养上清中,那么,与所述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的囊泡就能够被分离出来,可以达到富集特定囊泡的目的。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人或鼠,但不限于此。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包括骨髓来源的间充质细胞、尿液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口腔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骨膜来源的干细胞或其组合,但不限于此。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选自骨髓来源的间充质细胞、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和口腔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附图说明
图1A-1E为分离的BMMSCs的表面标志物的流式检测结果。
图2为实施例2的操作流程图。
图3为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分析的MSCs(106个MSCs)产生的IEVs数量统计结果。
图4A-图4F为IEVs颗粒的直径检测:图4A为流式检测IEVs的颗粒直径分布图;图4B为侧向散射光(SSC)分析IEVs的散射光强,显示IEVs颗粒直径分布;图4C为以BangsLaboratories公司生产的标准化小颗粒微球分析IEVs的散射光强,显示IEVs的颗粒直径分布;图4D为透射电镜(TEM)观察的IEVs,显示IEVs的颗粒直径分布;图4E为纳米粒子跟踪分析(NTA),显示IEVs颗粒直径分布;图4F为纳米流式检测技术对IEVs进行单囊泡水平的粒径检测,显示IEVs的颗粒直径分布。
图5A-图5K为流式细胞技术IEVs的表面膜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图6A-图6D为IEVs的内容物分析:图6A为DIA定量技术对MSCs、MSCs-Exosomes、MSCs-IEVs蛋白组学定量分析结果;图6B为筛选IEVs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绘制的热图;图6C为差异蛋白的GO富集分析IEVs表达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alpha 5和Syntaxin 4分子的结果;图6D为Western Blot验证MSCs、MSCs-Exosomes、MSCs-IEVs表达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的结果。
图7为IEVs在血友病A小鼠的体内促凝作用。
图8A-图8D为给血友病A小鼠注射IEVs之后各种凝血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图8A为凝血因子VIII的变化情况;图8B为vWF因子的变化情况;图8C为组织因子(TF)的变化情况;图8D为凝血酶原的变化情况。
图9A-图9B为血友病A小鼠模型中,IEVs进行PS和TF的封闭之后对IEVs的体内治疗效果的影响情况。
图10为同种MSC来源的IEVs和Exosomes对血友病A小鼠治疗效果对比。
注:其中WT为野生型小鼠;HA组为血友病A小鼠模型;HA+IEVs为血友病A小鼠模型给予IEVs治疗;HA+PS-IEVs为血友病A小鼠模型给予PS阴性IEVs;HA+TF-IEVs为血友病A小鼠模型给予TF阴性IEVs;HA+Exosomes为血友病A小鼠模型给予Exosomes治疗。
图11为MC3T3-E1、hBMMSC来源的IEVs光镜下的形态图。
图12为MC3T3-E1、hBMMSC来源的IEVs颗粒的直径分布流式检测结果。
图13A-13C显示IEVs可经皮肤和毛发排出:图13A为IEVs在皮肤表面的动态代谢示意图。图13B显示随着时间推移,IEVs逐渐从皮下组织向真皮层和表皮移动。图13C显示第7天时在小鼠体表拔下的毛发中发现毛囊中存在PKH26-IEVs。
图14显示了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拍摄的hiPSCs和hUCMSCs死亡过程图。
图15显示诱导凋亡的hiPSCs和hUCMSCs使用流式分析凋亡率,证明绝大部分细胞发生了凋亡。
图16显示使用流式分析Annexin5表达的阳性率hiPSCs和hUCMSCs两者表达均在80%以上。
图17显示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检测出的两种IEVs的粒径。
图18显示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检测出的两种IEVs产IEVs数量。
图19显示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检测出的两种IEVs的电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例不代表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其他人根据本发明理念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修改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IEVs为诱导性囊泡的简称,可称为诱导性囊泡,也可称为诱导性细胞外囊泡(Induc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IEVs)。诱导性细胞外囊泡是指的是一种在前体细胞(例如干细胞)正常存活时,被干预或诱导,使其凋亡产生的一类亚细胞产物。通常这一类亚细胞产物,具有膜结构,表达凋亡性标志物,部分包含有遗传物质DNA。发明人发现诱导性细胞外囊泡是区分于细胞和常规细胞外囊泡(如外泌体等)的一类物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正常存活时的细胞,例如是非凋亡的细胞、非衰老的细胞、非老化而增殖停滞的细胞、非冻存后复苏的细胞、非发生恶变而异常增殖的细胞或非出现损伤的细胞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正常存活时的细胞取自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接触融合80-100%的时候的细胞。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正常存活时的细胞取自对数期细胞。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正常存活时的细胞取自人或鼠组织来源的原代培养及其传代培养细胞。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正常存活时的细胞取自已确立的细胞系或细胞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前体细胞取自早期的细胞。
本发明中的IEV同IEVs。
本发明中的STS为星形孢菌素。
本发明中Exosomes指的是外泌体。
“包含”或“包括”旨在表示组合物(例如介质)和方法包括所列举的要素,但不排除其他要素。当用于定义组合物和方法时,“基本上由……组成”意味着排除对于所述目的的组合具有任何重要意义的其他要素。因此,基本上由本文定义的元素组成的组合物不排除不会实质上影响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基本和新颖特征的其他材料或步骤。“由……组成”是指排除其他组成部分的微量元素和实质性的方法步骤。由这些过渡术语中的每一个定义的实施方案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本文所用,术语“高表达”等旨在包括将核酸或蛋白质的表达增加至高于现有技术的囊泡(例如外泌体)所含有的水平。
如本文所用,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任何标准药物载体,例如冻干粉针、注射剂、片剂、胶囊、试剂盒或贴剂。通常这种载体含有赋形剂,例如淀粉、乳、糖、某些类型的粘土、明胶、硬脂酸或其盐、硬脂酸镁或硬脂酸钙、滑石、植物脂肪或油、树胶、二醇或其它已知的赋形剂。这些载体还可以包括调味剂和颜色添加剂或其他成分。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水、盐水、缓冲液、惰性的无毒固体(例如甘露醇、滑石)。通过众所周知的常规方法配制包含此类载体的组合物。取决于预期的施用方式和预期用途,组合物可以是固体、半固体或液体剂型的形式,例如粉末、颗粒、晶体、液体、悬浮液、脂质体、糊剂、乳膏、油膏等,并且可以是适于施用相对精确剂量的单位剂量的形式。
在本发明中,“组合物”中的组分可以是混合的形式存在,也可以被分开包装。分开的包装的组分也可以含有其各自的佐剂。所述的佐剂是指在药学中,可辅助药物疗效的手段。对于组合物中的组分在分开包装的情况下,各个分开包装的组分可以是同时施用或者是以任意的前后顺序施用,其中患者先用一种药物治疗,然后再给以另一种药物。所述的患者是指哺乳动物受治疗者,尤其是人类。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组合物”还可以是一种组分被另外一种组分包裹的形式存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组合物中,所述的诱导性囊泡作为药物载体,将治疗或预防疾病的药物包裹在所述诱导性囊泡中。
本发明中,相应的试剂来源如下:青霉素/链霉素溶液(BIOSOURCE;P303-100);谷氨酰胺(BIOSOURCE;P300-100);地塞米松磷酸钠(Sigma;D-8893);α-MEM(Gibco;12571-063);2-ME(GIBCO;21985-023)。
实施例1 MSCs的分离培养
依据动物伦理委员会的指导用过量CO2处死小鼠,在无菌条件下,取下胫骨和股骨,剥净附着在其上的肌肉和结缔组织,进一步分离干骺端、暴露骨髓腔,用10mL无菌注射器抽取喊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PBS反复冲洗骨髓腔,70μm孔径细胞滤网过滤后,500g离心5min,去除上清液后收集底部的细胞沉淀,PBS重悬,再次500g离心5min,收集最终的细胞沉淀。而后对细胞进行流式分选,以CD34-和CD90+为分选标准,分选出BMMSCs。最后以Dex(-)培养液重悬细胞并接种于10cm直径细胞培养皿,37℃、5%CO2培养。24h后,吸除上清液未贴壁细胞,PBS清洗后,加入Dex(-)培养液继续培养。1周后加入等量Dex(+)培养液,再1周后可见密集的原代BMMSCs集落。采用胰蛋白酶37℃孵育消化BMMSCs并传代扩增,之后每3日换Dex(+)培养液,长满后传代。使用P2代BMMSCs进行后续实验。
其中,Dex(-)培养液成分如表1所示,Dex(+)培养液成分如表2所示:
表1 Dex(-)培养液成分表
Figure BDA0002908075080000081
表2 Dex(+)培养液配方表
Figure BDA0002908075080000082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表面标志物的方法来评估分离的BMMSCs的纯度。对于表面标志鉴定,胰蛋白酶消化收集P2代BMMSCs后,PBS清洗1次,以5×105/mL密度重悬细胞于含3%FBS的PBS中,加入1μL PE荧光偶联的CD29、CD44、CD90、CD45和CD34抗体,空白组不加。4℃避光孵育30min,PBS清洗2遍后,上机检测。流式检测结果如图1A-1E所示,可知,分离的细胞为BMM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实施例2诱导性囊泡的获得
将实施例1中培养至第2代的MSCs(骨髓来源的MSCs,BMMSCs),用实施例1中的培养基(Dex(+)培养液)继续培养至细胞汇合80%-90%时,用PBS冲洗2遍,加入含500nM STS的无血清培养基(α-MEM培养基)诱导凋亡,37℃孵育24h,收集细胞上清液,用于分离和提取IEVs。
从收集的培养上清中进行IEVs的分离与提取,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包括:800g离心10分钟后,收集上清液;接着2000g离心10分钟,再收集上清液;然后16000g离心30分钟,移除上清液,无菌PBS重悬IEVs;接着16000g离心30分钟后,移除上清液,300-500μL无菌PBS重悬IEVs。
对比例1同种MSC来源的外泌体分离和提取
将实施例1中培养至第2代的MSCs(骨髓来源的MSCs,BMMSCs),用实施例1中的培养基继续培养至细胞汇合80%-90%时,用PBS冲洗2遍,加入无血清培养基,37℃孵育48h,收集细胞上清液,用于分离和提取Exosomes。
提取步骤包括:800g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2000g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16000g离心30分钟—收集上清液—120000g离心90分钟—移除上清液,无菌PBS重悬沉淀—120000g再次离心90分钟,移除上清,收集底部的Exosomes,无菌PBS重悬。
实施例3 IEVs的分析
1、IEVs的定量和膜蛋白的分析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实施例2获得的IEVs进行定量分析,测量时间点为第1h、第4h、第8h、第16h和第24h,结果显示106个MSCs在诱导至第1h、第4h、第8h、第16h和第24h后分别可以产出0.76×108个、1.29×108个、1.95×108个、2.48×108个、3.14×108个IEVs,从中可以看出,诱导至24h后,单个MSC可以产出300个IEVs(图3)。
此外,流式检测发现IEVs的颗粒直径分布都集中在1μm以下,占94.97%(图4A),侧向散射光(SSC)分析结果同样显示IEVs散射光强集中在1μm以下范围(图4B)。进一步的,通过Bangs Laboratories公司生产的标准化小颗粒微球(0.2μm,0.5μm,1μm)分析IEVs的散射光强,结果显示IEVs的颗粒直径都在0.2μm以下(图4C)。透射电镜(TEM)观察的结果与流式检测结果相似,大部分囊泡的直径都在200nm及200nm以下(图4D)。纳米粒子跟踪分析(NTA)结果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相符,IEVs颗粒直径平均为169nm(图4E)。利用最先进的纳米流式检测技术进行单囊泡水平的粒径检测,结果也显示IEVs的平均颗粒直径在100.63nm(图4F)。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实施例2提取的IEVs的表面膜蛋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SCs来源的IEVs能够表达和MSCs相似的表面蛋白,即CD29,CD44,CD73,CD166阳性,CD34,CD45阴性。同时,IEVs能够表达细胞外囊泡的普遍性表面蛋白CD9,CD63,CD81和C1q(如图5A-5K)。
2、IEVs的内容物分析
利用蛋白DIA定量技术完成BMMSCs,MSCs-Exosomes(对比例1提取的),MSCs-IEVs(实施例2获得的)的蛋白组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MSCs-Exosomes和MSCs-IEVs的蛋白内容物表达与母细胞具有较高的重叠性,170种蛋白在IEVs中特异性高表达(图6A)。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IEVs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绘制热图(图6B),进一步结合差异蛋白的GO富集分析结果,明确IEVs能特异性高表达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分子,与同种MSCs来源的Exosomes相比,IEVs的5种特征性分子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具体为:IEVs中的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相对于Exosomes中相应标记物的表达量分别为1.76倍、2.81倍、2.41倍、3.68倍和4.45倍(图6C)。最后利用WesternBlot技术再次进行验证,结果与DIA定量分析结果相符(图6D)。
MSCs-Exosomes:指的是来源于BMMSCs的外泌体。
MSCs-IEVs:指的是来源于BMMSCs的IEVs。
其中所述的内容物分析中的MSCs和与提取Exosomes和IEVs的MSCs为同一BMMSCs细胞株。
实施例4 MSCs来源的IEVs治疗血友病小鼠的应用和机制研究
利用体外凝血实验检测实施例2获得的IEVs和对比例1提取的Exosomes的体外促凝效果。结果如表3显示,IEVs能显著缩短大部分血浆的体外凝固时间,促凝效果好于Exosomes。但对于因子II,V,X缺乏的血浆,IEVs无法发挥体外促凝作用,说明IEVs的体外促凝作用更多集中于凝血共同途径的上游。
表3
Figure BDA0002908075080000101
利用血友病A小鼠(凝血因子VIII缺乏)为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9×108个IEVs,观察IEVs的体内促凝作用。结果如图7显示,IEVs治疗后能够显著改善血友病小鼠的出血倾向,治疗作用可以稳定地维持14天。
实验结果表明,IEVs能够在体外发挥显著的促凝作用。且体内注射后能够显著改善出血倾向,可用于改善血友病A导致的出血倾向。
同时检测小鼠血浆中各种凝血因子的水平,发现凝血因子VIII、vWF因子、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和凝血酶原(prothrombin)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图8A,图8B,图8C,图8D)。
在血友病A小鼠模型中,分别注射正常IEVs,PS阴性IEVs和TF阴性IEVs,7天后进行剪尾实验,结果如图9A和图9B显示,PS和TF的封闭并没有影响IEVs的体内治疗效果,初步说明IEVs治疗血友病小鼠的机制与PS和TF无关。以往文献报道中,细胞外囊泡发挥促凝作用都高度依赖于其表面的PS和TF,而IEVs的体内实验结果与以往研究不一致,这提示在体内环境下,IEVs可能有新的作用机制发挥促凝作用。
对比例2
对血友病A小鼠模型,分别进行同种MSC来源的IEVs(实施例2获得的)和Exosomes(对比例1提取的)的注射治疗(9×108个),结果显示,IEVs能够显著纠正小鼠的出血倾向,而Exosomes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图10)。
实施例2获得的IEVs与对比例1制备的Exosomes进行体外促凝效果比较:
其中实施例2获得的IEVs直径在0.03μm~0.2μm和0.2μm~1μm范围内的IEVs表达标志物Syntaxin 4、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和Integrin alpha 5,体外促凝效果强;对比例1制备的Exosomes直径为0.03μm~0.15μm,表达标记物Complement C1q、Complement C3、Thrombospondin-1和Thrombospondin-2,体外促凝效果相对较弱。
表4
Figure BDA0002908075080000102
Figure BDA0002908075080000111
实施例5
1、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iPSC)细胞培养
(1)慢病毒制备:
将1mL DMEM移入EP管,加入5μg基因表达质粒和5μg vsvg质粒加入25微升的脂质体,轻轻搅拌,室温20分钟。将混合物逐滴加入培养的GP2-293细胞(95%混匀)中,旋转使混合物均匀分布。12小时后更换培养基(DMEM+10%FBS(热灭活)+谷氨酰胺)。更换培养基24小时后,收集含有病毒的培养基,48小时后再次收集培养基。
(2)诱导细胞重编程:
每孔(12孔板)接种步骤(1)中培养的GP2-293细胞5×105个,80%汇合在500-1000微升/孔的培养基(DMEM+10%FBS(热灭活)+谷氨酰胺)中加入病毒100ng,加入4微克/毫升聚布伦,孵育12h,换新培养基,重复此步骤。在7天内,5×104个经诱导的细胞接种到带有饲养细胞的10cm培养皿中(mEFs)。第二天,将培养基改为Es培养基,含bFGF(4ng/ml),每隔一天换一次,5天后,细胞开始出现克隆,如果40天后没有Es样克隆,则认为失败。
(3)细胞传代:
60%汇合后,每皿添加0.5毫升的accutase,在室温下静置1分钟。将分离的细胞聚集物转移到15mL离心管中,并用另外的2mLmTeSR1以收集任何剩余的聚集物。将冲洗液加入15毫升试管中。在室温下200g离心含有细胞聚集物的15mL试管5分钟。吸出上清液。使细胞再悬浮并确保细胞保持聚集状态。将人iPS细胞与mTeSR1聚集在涂有基质凝胶的新板上。将培养皿放入37℃培养箱中,快速左右移动培养皿使细胞聚集物均匀分布团块的运动。在37℃下用5%的二氧化碳和95%湿度培养。每天换液。
2、MC3T3-E1Subclone14成骨细胞系培养
将购买来的MC3T3-E1Subclone14,快速解冻后500g离心5min,去除上清液后收集底部的细胞沉淀,以Dex(-)培养液重悬细胞并接种于10cm直径细胞培养皿,37℃、5%CO2培养。长满后采用胰蛋白酶37℃孵育消化并传代扩增,之后每3日换Dex(-)培养液,可多次传代使用细胞。其中,Dex(-)培养液成分如表5所示:
表5 Dex(-)培养液成分表
Figure BDA0002908075080000112
Figure BDA0002908075080000121
3、IEVs的分析
其中包括成骨细胞MC3T3-E1和iPS细胞以及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来源的IEVs的比较。所述的三种细胞来源的IEVs的获得方法同实施例2。
(1)形态检测
实验结果如图11所示,400倍光镜下,iPS细胞(iPSC)、成骨细胞MC3T3-E1来源的IEVs与人BMMSC来源的IEVs的形态相似,较不规则。
(2)IEVs颗粒的直径检测
用流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流式检测结果显示,成骨细胞系MC3T3-E1、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来源的IEVs颗粒直径分布相似。
(3)IEVs的表面标记物检测
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13所示,iPS细胞(iPSC)、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来源的IEVs的表面标记物进行比较,两种细胞来源的IEVs中均高表达IEVs标记物Anenexin V。相对于hBMMSC而言,iPS细胞来源的IEVs表达较高水平的Syntaxin4。
实施例6IEVs可经皮肤和毛发排出
取4×106的实施例2制备的IEVs用DIR标记,200微升PBS重悬,通过尾静脉系统性注射于裸鼠BALB/c-nu/nu体内,观察1,3,7天后用活体成像仪器检测IEVs在皮肤表面的分布,结果如图13A-13C所示。
图13A显示IEVs可到达皮肤表面,在第3天时数量最多,第7天基本消失,显示IEVs在皮肤表面的动态代谢过程(图13A)。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KH26-IEV系统性注射C57小鼠后,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从皮下组织向真皮层和表皮移动。第7天在皮肤表面角质层观测到IEVs大量存在,提示系统性注射的IEVs可以随着皮肤角质层的脱落而排泄出去(图13B)。同时,第7天时在小鼠体表拔下的毛发中发现毛囊中存在PKH26-IEV,说明系统性注射的IEVs还可随着毛发的脱落而代谢出去(图13C)。本实施例表明IEVs可以通过皮肤和毛发排出,说明注射或增加IEVs在体内的含量具有安全性。
实施例7
hiPSCs的培养同实施例5,hUCMSCs也为本领域常规的培养方法。
所述的hiPSCs可以为第26-29代,但又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具体使用的为第26代;所述的hUCMSCs可以为第7代-9代,但又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具体使用时为第7代。
1、实验方法
(1)使用星形环孢菌素(500nM)诱导hiPSCs和hUCMSCs约9h使细胞发生凋亡(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染AnnexinV(15mins)和7AAD(3mins),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率。
(2)从步骤(1)的凋亡细胞的上清中分离IEVs并用流式检测AnnexinV表达率。使用差数离心法提取IEVs,步骤包括:800g离心10mins—2000g离心5mins(除了这步,其余提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16000g离心30mins—16000g离心30mins获取IEVs。
AnnexinV染色15mins,流式上机。
2、实验结果
(1)我们使用高内涵拍摄了hiPSCs和hUCMSCs死亡过程,发现两者死亡过程存在差异,hiPSCs以核和质多个中心进行收缩,继而发出树枝状分支伴随出泡;而hUCMSCs是以核为中心的单中心收缩,同时伴随发出分支和出泡等活动。结果如图14所示。
(2)对诱导凋亡的hiPSCs和hUCMSCs使用流式分析凋亡率,证明绝大部分细胞发生了凋亡。结果如图15所示。
(3)使用流式分析Annexin5表达的阳性率hiPSCs和hUCMSCs两者表达均在80%以上。结果如图16所示。
(4)使用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对两种IEVs进行表征:
1)结果如图17所示,来源于hiPSCs的IEVs的粒径约100nm,来源于hUCMSCs的IEVs的粒径约180nm;
2)结果如图18所示,来源于hiPSCs的IEVs的产量为21971particles/hiPSCs,来源于hUCMSCs的产量为886particles/hUCMSCs;
3)结果如图19所示,来源于hiPSC的IEVs的电位约-12mV,来源于hUCMSC的IEVs电位约-45mV。

Claims (12)

1.一种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囊泡是诱导性囊泡,所述囊泡的细胞来源包括干细胞或体细胞;所述的囊泡具有的标志物包括Syntaxin 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细胞包括原代培养的细胞或细胞系;
优选地,所述的体细胞包括成骨细胞系;
更为优选地,所述细胞系指的是是指永生化的细胞培养物,在适当的新鲜培养基和空间下可以无限增殖;
优选地,所述干细胞包括全能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
优选地,所述干细胞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优选地,所述诱导性囊泡是在所述干细胞或体细胞处于正常存活期间通过外力诱导凋亡而产生的囊泡;
优选地,所述诱导性囊泡是通过添加星形孢菌、紫外线照射、饥饿法、或热应力法或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诱导干细胞或干细胞凋亡产生;
优选地,所述囊泡具有的标志物还包括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囊泡具有标志物Syntaxin 4、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11和Integrin alpha 5的组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囊泡高表达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
或优选地,所述囊泡对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5和Syntaxin 4的表达量高于MSC或外泌体;
或优选地,所述囊泡中的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alpha 5和Syntaxin 4的表达量相对于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中标记物的表达量分别为1-2倍、2-3倍、1-3倍、3-4倍和2-6倍;
更为优选地,所述囊泡中的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alpha 5和Syntaxin 4的表达量相对于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中标记物的表达量分别为1.5-2倍、2.5-3倍、1.5-2.5倍、3.5-4倍和3.5-5倍;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囊泡中的标志物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的表达量相对于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中标记物的表达量分别为1.5-1.9倍、2.5-2.9倍、1.8-2.5倍、3.5-3.9倍和4-5倍;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囊泡和所述外泌体来源于同种来源的MSCs;
或优选地,所述囊泡还表达CD29、CD44、CD73、CD166;且不表达CD34、CD45;
或优选地,所述囊泡还表达CD9、CD63、CD81和C1q中的一个或多个;
或优选地,所述的囊泡是用星形菌素诱导间充质干细胞产生的;
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1nM-10000nM;
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100nM-10000nM;
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nM-10000nM;
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1000n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900n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8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03-6μM;
优选地,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03-4.5μ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03-1μ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04-1μ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05-1μ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1-1μ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囊泡的直径为0.15-1μM。
4.一种囊泡组合,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囊泡;
优选地,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囊泡在所述囊泡组合中的数目占比为65-100%;
进一步优选地,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囊泡在所述囊泡组合中的数目占比为75-98%;更为优选地,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囊泡在所述囊泡组合物中的数目占比为80-96%;
或优选地,所述囊泡组合还包含外泌体、迁移体、微泡和Ectosome中的一种或几种。
5.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囊泡;或者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囊泡组合;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括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添加剂或中间品;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为药品;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还包含药学上或免疫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更为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的制剂形式选自冻干粉针、注射剂、片剂、胶囊、试剂盒或贴剂。
6.一种囊泡的筛选或者鉴定或者提取试剂或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标志物Annexin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检测试剂;
优选地,所述检测试剂检测所述标志物基因的表达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检测试剂检测所述标志物mRNA的表达量;
更为优选地,所述标志物的检测试剂检测所述标志物蛋白的表达量;
或优选地,所述标志物的检测试剂为荧光定量PCR染料、荧光定量PCR引物、荧光定量PCR探针、抗体、抗体功能性片段和偶联抗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或优选地,所述试剂盒选自qPCR试剂盒、免疫印迹检测试剂盒、流式细胞分析试剂盒、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和ELISA试剂盒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为优选地,所述试剂盒选自流式细胞分析试剂盒;
优选地,所述囊泡为诱导性囊泡。
7.一种选择或鉴定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囊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 alpha 5和Syntaxin 4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标志物利用检测试剂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方法中使用了对照试剂,所述对照试剂包含外泌体、迁移体、微泡和Ectosome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待测样品中的标志物的表达量高于对照试剂时,则判断为阳性;
优选地,所述对照试剂包含外泌体;
优选地,所述标志物为Syntaxin 4;
优选地,当所述待测样品中的Syntaxin 4表达量大于或等于外泌体的2-6倍时,则判断为所述囊泡;
更优选地,当所述待测样品中的Syntaxin 4表达量大于或等于外泌体的3-6倍时、更优选为4-5倍时,则判断为所述囊泡。
8.标志物的检测试剂在制备检测或鉴定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囊泡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物包括Annexin V、Flotillin-1、Cadherin 11、Integrinalpha 5和Syntaxin 4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试剂或试剂盒还包括对照试剂,所述对照试剂包含外泌体、迁移体、微泡和Ectosome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待测样品中的所述标志物的表达量高于对照试剂时,则判断为阳性;
优选地,所述对照试剂为外泌体;
优选地,当所述待测样品中的Syntaxin 4表达量大于或等于外泌体的2-6倍时,则判断为所述囊泡;
更优选地,当所述待测样品中的Syntaxin 4表达量大于或等于外泌体的3-6倍时,则判断为所述囊泡;
更优选地,当所述待测样品中的Syntaxin 4表达量大于或等于外泌体的4-5倍时,则判断为所述囊泡。
9.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囊泡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囊泡组合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或改善疾病或所述疾病并发症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疾病为血友病;
更为优选地,所述疾病为血友病A;
或优选地,所述产品包括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添加剂或中间品。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囊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通过添加凋亡诱导剂诱导干细胞或体细胞产生所述囊泡;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间充质干细胞;
(2)收集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上清;
(3)从步骤(2)中的培养基上清中分离出囊泡;
优选地,步骤(1)中的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步骤包括:
(4)从组织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
(5)添加培养基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所述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中接触凋亡诱导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凋亡诱导剂包括星形孢菌素、紫外线照射、饥饿法、或热应力法或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更为优选地,所述凋亡诱导剂为星形孢菌素;
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1-10000nM;
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100-10000nM;
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10000nM;
或更为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1000nM;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900nM;
最为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00-800nM;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5)中凋亡诱导剂的处理细胞的时间为16-24小时;
或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分离囊泡的方法包括选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所述囊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所述囊泡的步骤包括:
(a)将收集到的培养上清进行第一次离心,取上清;
(b)将步骤(a)中收集到的上清进行第二次离心,取上清;
(c)将步骤(b)中收到到的上清进行第三次离心,取沉淀;
(d)将步骤(c)中收到到的沉淀进行第四次离心,取沉淀;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次离心为500-1500g离心5-30分钟;
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次离心为500-1000g离心5-20分钟;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次离心为500-900g离心5-15分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次离心为1000-3000g离心5-30分钟;
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二次离心为1500-2500g离心5-20分钟;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次离心为1500-2200g离心5-15分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次离心为10000-30000g离心15-60分钟;
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三次离心为12000-25000g离心20-60分钟;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次离心为12000-20000g离心20-40分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四次离心为10000-30000g离心15-60分钟;
更为优选地,所述第四次离心为12000-25000g离心20-60分钟;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四次离心为12000-20000g离心20-40分钟。
11.一种权利要求1-3所述囊泡的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免疫磁珠的方法对所述囊泡进行富集,所述免疫磁珠是由抗体与磁珠偶联得到的;所述抗体包括Anti-Syntaxin 4抗体;
优选地,所述抗体还包括Anti-Annexin V抗体、Anti-Flotillin-1抗体、Anti-Cadherin 11抗体、Anti-Integrin alpha 5抗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12.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囊泡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囊泡组合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取试剂或提取试剂盒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哺乳动物;
优选地,所述哺乳动物选自人或鼠;
或优选地,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包括:骨髓、尿液、口腔、脂肪、胎盘、脐带、骨膜或其组合;
更为优选地,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选自骨髓、脂肪、脐带和口腔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110077486.9A 2020-01-20 2021-01-20 一种囊泡及其应用 Active CN113136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65336.7A CN117965431A (zh) 2020-01-20 2021-01-20 一种囊泡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6154 2020-01-20
CN2020100661546 2020-01-2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65336.7A Division CN117965431A (zh) 2020-01-20 2021-01-20 一种囊泡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6362A true CN113136362A (zh) 2021-07-20
CN113136362B CN113136362B (zh) 2024-03-08

Family

ID=7681080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65336.7A Pending CN117965431A (zh) 2020-01-20 2021-01-20 一种囊泡及其应用
CN202110077486.9A Active CN113136362B (zh) 2020-01-20 2021-01-20 一种囊泡及其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65336.7A Pending CN117965431A (zh) 2020-01-20 2021-01-20 一种囊泡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96543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0548A (zh) * 2022-12-12 2023-03-2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一种动物组织来源的凋亡囊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6004548A (zh) * 2023-03-20 2023-04-25 天九再生医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外泌体递送microRNA制备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方法
WO2023123216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中山大学 囊泡在制备治疗肺部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WO2023155146A1 (en) * 2022-02-18 2023-08-24 Tsinghua University Methods for regulating mitochondria homeostasi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0050A (zh) * 2010-07-14 2010-11-24 江苏大学 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膜性囊泡及其应用
US20140364588A1 (en) * 2013-06-11 2014-12-11 Clontech Laboratories, Inc. Protein enriched microves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20150086639A1 (en) * 2012-05-31 2015-03-26 Hubei Soundny Biotechnology Co., Ltd. Tumor vacc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6289926A (zh) * 2016-07-26 2017-01-04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使用免疫磁珠分离血清中外泌体的方法
CN106659740A (zh) * 2014-08-08 2017-05-10 南加州大学阿尔弗雷德·E·曼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凋亡小体
US20180066307A1 (en) * 2015-04-22 2018-03-08 The Broad Institute Inc. Exosomes and uses thereof
US20180371418A1 (en) * 2017-06-26 2018-12-27 Mackay Memorial Hospital Formulation compris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uses thereof
CN109893515A (zh) * 2019-02-26 2019-06-1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巨噬细胞载药微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7333A (zh) * 2019-05-27 2019-09-20 江苏大学 一种神经干细胞微囊泡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0050A (zh) * 2010-07-14 2010-11-24 江苏大学 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膜性囊泡及其应用
US20150086639A1 (en) * 2012-05-31 2015-03-26 Hubei Soundny Biotechnology Co., Ltd. Tumor vacc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140364588A1 (en) * 2013-06-11 2014-12-11 Clontech Laboratories, Inc. Protein enriched microves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06659740A (zh) * 2014-08-08 2017-05-10 南加州大学阿尔弗雷德·E·曼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凋亡小体
US20180066307A1 (en) * 2015-04-22 2018-03-08 The Broad Institute Inc. Exosomes and uses thereof
CN106289926A (zh) * 2016-07-26 2017-01-04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使用免疫磁珠分离血清中外泌体的方法
US20180371418A1 (en) * 2017-06-26 2018-12-27 Mackay Memorial Hospital Formulation compris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uses thereof
CN109893515A (zh) * 2019-02-26 2019-06-1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巨噬细胞载药微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7333A (zh) * 2019-05-27 2019-09-20 江苏大学 一种神经干细胞微囊泡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ITLIN CLARK等: "Placental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romote Myelin Regeneration in an Animal Model of Multiple Sclerosis", 《CELLS》 *
KAITLIN CLARK等: "Placental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romote Myelin Regeneration in an Animal Model of Multiple Sclerosis", 《CELLS》, vol. 08, no. 12, 23 November 2019 (2019-11-23), pages 1 - 16 *
RUENN CHAI LAI等: "MSC secretes at least 3 EV types each with a unique permutation of membrane lipid, protein and RNA", 《JOURNAL OF EXTRACELL VESICLES》 *
RUENN CHAI LAI等: "MSC secretes at least 3 EV types each with a unique permutation of membrane lipid, protein and RNA", 《JOURNAL OF EXTRACELL VESICLES》, no. 05, 24 February 2016 (2016-02-24), pages 1 - 12 *
吴旻等: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学》", 31 March 2009,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35 *
吴群等: "Syntaxin4蛋白在NK细胞中的表达及与SNAP-23蛋白的相互作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吴群等: "Syntaxin4蛋白在NK细胞中的表达及与SNAP-23蛋白的相互作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no. 03, 30 March 2004 (2004-03-30), pages 5 - 8 *
姚嘉等: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微囊泡提取和鉴定",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
姚嘉等: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微囊泡提取和鉴定",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vol. 06, no. 04, 1 August 2016 (2016-08-01), pages 221 - 227 *
宋昱庆: "抗菌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鉴定及其对脓毒症小鼠的治疗作用", 《万方学位论文》 *
宋昱庆: "抗菌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鉴定及其对脓毒症小鼠的治疗作用", 《万方学位论文》, 4 December 2017 (2017-12-04), pages 1 - 67 *
徐威等: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 药学细胞生物学 供药学及相关专业使用 第3版》", 31 December 2019,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pages: 524 - 528 *
王晓良等: "《应用分子药理学》", 30 September 2015,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pages: 364 *
翁震等: "外泌体检测鉴定及其在凝血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 *
翁震等: "外泌体检测鉴定及其在凝血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 vol. 47, no. 05, 25 May 2019 (2019-05-25), pages 615 *
贺平等: "Exosome及其他胞外囊泡在病原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贺平等: "Exosome及其他胞外囊泡在病原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vol. 12, no. 04, 20 April 2017 (2017-04-20), pages 384 - 389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216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中山大学 囊泡在制备治疗肺部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WO2023155146A1 (en) * 2022-02-18 2023-08-24 Tsinghua University Methods for regulating mitochondria homeostasis
CN115820548A (zh) * 2022-12-12 2023-03-2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一种动物组织来源的凋亡囊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820548B (zh) * 2022-12-12 2023-10-27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一种动物组织来源的凋亡囊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6004548A (zh) * 2023-03-20 2023-04-25 天九再生医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外泌体递送microRNA制备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方法
CN116004548B (zh) * 2023-03-20 2023-09-08 天九再生医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外泌体递送microRNA制备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65431A (zh) 2024-05-03
CN113136362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36362B (zh) 一种囊泡及其应用
Li et 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stroke
CA2960161A1 (en) Exosome isolation
WO2010069204A1 (zh) 亚全能干细胞、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3969304A (zh) 细胞外囊泡在制备治疗或预防代谢性炎症综合征疾病的制剂中的应用
WO2011069121A1 (e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isolated from mobilized peripheral blood
WO2011069117A1 (en) Method of isolation of stem cell populations from peripheral blood using sized-based separation (elutriation)
CN110403959B (zh)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制剂及其应用
WO2021147923A1 (zh) 一种囊泡及其应用
JP2016540770A (ja) 新生物の処置方法
CN113134015A (zh) 细胞外囊泡及其在皮肤产品的用途
CN113952362A (zh) 诱导性细胞外囊泡在制备延长哺乳动物寿命或治疗或预防衰老制剂中的应用
He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cell-free therapeutics derived from adipose tissue: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versus conditioned medium
Hu et al. Hypoxia preconditioning promot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human urine-derived stem cells in chronically injured liver of mice by upregulating CXCR4
CN113583952B (zh) 一种提高干细胞外泌体产量的培养液
JP6722598B2 (ja) 関節リウマチ治療のための間葉系間質細胞
Ito et al. Magnetic force‐bas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pansion using antibody‐conjugated magnetoliposomes
CN113416693A (zh)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Immortaliz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 safe cell source for cellular or cell membrane-based treatment of glioma
Jia et 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re More Effectively Accessed through Polyethylene Glycol‐Based Precipitation than by Ultracentrifugation
WO2024045404A1 (zh) 一种骨髓上清液及其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Li et al. Isolation of swine bone marrow lin-/CD45-/CD133+ cells and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its exosomes
CN114306238A (zh) 囊泡在制备治疗肺部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US20230392168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megakaryocyte-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treating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WO2023123215A1 (zh) 细胞外囊泡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