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5625A - 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充电桩及保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充电桩及保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5625A
CN113085625A CN202110370975.3A CN202110370975A CN113085625A CN 113085625 A CN113085625 A CN 113085625A CN 202110370975 A CN202110370975 A CN 202110370975A CN 113085625 A CN113085625 A CN 113085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x
plate
block
charging pile
arranged in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09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85625B (zh
Inventor
赵孝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ing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u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u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u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09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5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5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5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85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5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充电桩及保护方法,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包括:机体设置在地面上,机体包括:主箱设置在地面的上方,主箱的内部设有电板;电缆设置在存放箱的内部,存放箱位于主箱的左侧;充电枪的一端与电缆的一端固定连接;防护板设置在主箱的外周;调节板设置在主箱的外侧;主箱的外侧设有滑行轨道;升降装置设置在主箱的外周;封堵装置设置在主箱的下方,封堵装置与主箱配合连接;锁紧装置设置在主箱的内部。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员在需要充电桩充电时会发生车辆与充电桩碰撞的现象造成充电桩毁坏,撞击后的充电桩无法对内部元件进行保护造成充电桩整体报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充电桩及保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充电桩及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技术快速发展。
电动汽车因其无污染的优点,开始被人们普及,充电桩是电动汽车重要的基础配套充电设施。充电桩的使用过程和汽车加油过程十分相似。
汽车充电桩能够很好的解决汽车在行驶中缺电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延长汽车的行程里程。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般都是安装在城市中心地带,方便用户的使用,可是这样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受到人为故意或者非故意的碰击;例如,在对汽车进行充电时,需要将车辆移动到充电桩旁,当新手驾驶员驾驶车辆时,其驾驶技术的不娴熟,极易造成车辆与充电桩发生碰撞,造成充电桩的毁坏,而充电桩的造价高昂,维修费用较大。充电桩在被撞击后发生倾倒过程中内部元件会受到撞击损坏,导致充电桩整体受损,无法保护内部元件降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员在需要充电桩充电时会发生车辆与充电桩碰撞的现象造成充电桩毁坏,撞击后的充电桩无法对内部元件进行保护造成充电桩整体报废的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充电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包括:机体,该机体设置在地面上,该机体包括:主箱,该主箱设置在该地面的上方,该主箱内部设有容纳空间,该主箱的内部设有电板;电缆,该电缆设置在存放箱的内部,该存放箱位于该主箱的左侧,该存放箱与该主箱固定连接;充电枪,该充电枪的一端与该电缆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充电枪的另一端与该主箱活动连接;防护板,该防护板设置在该主箱的外周,该防护板与该主箱活动连接;调节板,该调节板设置在该主箱的外侧,该调节板与该防护板活动连接;该主箱的外侧设有滑行轨道,该调节板与该滑行轨道适配连接带动该防护板移动;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设置在该主箱的外周,该升降装置与该防护板配合连接,该升降装置的中间留有间距,该升降装置的间距宽度大于该主箱的宽度;封堵装置,该封堵装置设置在该主箱的下方,该封堵装置与该主箱配合连接,该封堵装置位于该地面的内部;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设置在该主箱的内部,该锁紧装置与该主箱配合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通过升降装置、封堵装置、锁紧装置在充电桩收到碰撞物撞击后,通过封堵装置使得主箱内部的气囊内部充气对电板进行包裹保护,降低内部元件的损坏,降低维修成本,而通过升降装置与锁紧装置进行配合,在碰撞物撞击力过大时,充电桩发生倾倒情况,防护板会移动至充电桩的背面,在充电桩倒地时防护板首先受力,通过防护板将锁紧装置进行解除使得电板处于活动状态,电板与气囊能更加紧密的贴合提高电板的保护程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该支撑架设置在该地面的内部,该支撑架与该地面固定连接,该支撑架位于该主箱的右侧;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设置在该支撑架的右侧,该驱动电机与该地面固定连接;驱动杆,该驱动杆设置在该驱动电机的内部,该驱动杆与该驱动电机活动连接,该驱动杆沿该驱动电机的竖直延伸方向移动;升降板,该升降板设置在该支撑架的内部,该升降板与该支撑架活动连接,该升降板与该驱动杆啮合连接;限位板,该限位板设置在该升降板的上方,该限位板与该升降板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主箱的右侧表面设置有方形导板,该方形导板的内部穿过该限位板,该限位板的一端与该升降板的表面贴合,该限位板的另一端与该防护板贴合。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防护板的内壁表面设置有扣块,该限位板被该升降板向上顶升后嵌入该扣块的内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封堵装置包括:触发块,该触发块设置在该地面的内部,该触发块与该地面呈活动连接;弹簧,该弹簧设置在该触发块的下方,该弹簧与该触发块固定连接;推杆,该推杆设置在该地面的内部,该推杆位于该触发块的右侧,该推杆呈水平设置;承接块,该承接块设置在该推杆的右侧,该承接块与该推杆活动连接;连杆,该连杆设置在该承接块的右侧,该连杆与该承接块活动连接;密封杆,该密封杆设置在该承接块的右侧,该密封杆与该连杆活动连接;流通管,该流通管设置在该主箱的内部,该流通管与该主箱固定连接;气囊,该气囊位于该流通管的右侧,该气囊安置在该主箱的内部;出风装置,该出风装置设置在该主箱的内部,该出风装置位于该流通管的左侧,该出风装置与该存放箱适配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触发块的顶端高出该地面的表面;该触发块的右侧表面设置有带有斜面的顶块,该推杆的左侧设置有斜面,该触发块的斜面顶块与该推杆的斜面适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密封杆穿过该地面伸入该主箱的内部,该密封杆的顶端设置为半圆形;该流通管的外周设置有通孔,该流通管的通孔与该密封杆的顶端适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锁紧装置包括:放置块,该放置块设置在该主箱的内部,该放置块位于该电板的侧面,该放置块与该电板配合连接;锁扣,该锁扣设置在该放置块的内部,该锁扣与该放置块配合连接;锁紧电机,该锁紧电机设置在该放置块的上方,该锁紧电机位于该主箱的内部,该锁紧电机与该放置块之间留有间距;挤压板,该挤压板位于该锁紧电机和该放置块的中间,该挤压板与该锁紧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卡块,该卡块位于该锁扣的一端,该卡块与该锁扣配合连接;感应块,该感应块设置在该主箱的内部,该感应块与该电板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锁扣的表面设置有凹槽,该卡块的表面设置有通孔,该锁扣的凹槽与该卡块的通孔相适配;该感应块与该锁紧电机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该感应块的中间留有通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二,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桩,其中,具有上述目的之一的内部防撞保护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的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碰撞物移动至充电桩的前方时,碰撞物无法通过观察与充电桩之间的距离导致碰撞物撞击到充电桩,在碰撞物的轮子接触到触发块的顶端时,触发块向下移动,通过触发块推动推杆向右移动,在推杆向右移动时带动承接块旋转,利用承接块的转动带动连杆推动密封杆向上顶升;
密封杆向上顶升后密封杆对流通管进行密封,出风装置排出的风无法通过流通管向外排出只能继续沿流通管的延伸方向移动,排出的风通过流通管流入气囊使气囊涨开,通过气囊对电板实现包裹;
在气囊对电板进行保护后,碰撞物可能对充电桩造成损坏较为严重使得充电桩向后倾倒,在充电桩向后倾倒时限位板脱离防护板的扣块,防护板通过调节板移动至主箱的背面,防护板的圆柱与主箱的圆柱重合在主箱接触到地面的瞬间,主箱的圆柱向内收缩使得感应块对锁紧电机进行控制,将锁扣与卡块进行分离使得垫块形成活动状态更加适配气囊的包裹。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发明的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在充电桩处于外界环境时,会被汽车撞击造成损坏,而在被汽车碰撞物撞击时,通过封堵装置将原本置于主箱内部的气囊进行充气,利用气囊对主箱内部的电板进行包裹保护,降低电板的受损情况,降低维修成本,而在充电桩受到过大撞击力时充电桩发生倾倒,在充电桩倾倒时防护板移动至充电桩的背面首先接触地面,在防护板接触至地面时锁紧装置解除对电板的固定,将电板变为活动状态从而更加适配气囊的包裹进行适配保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内部防撞保护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内部防撞保护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在撞击后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内部防撞保护装置的局部内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内部防撞保护装置的整体内部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内部防撞保护装置的封堵装置封堵后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内部防撞保护装置的锁紧装置解除后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在撞击后倾倒示意图。
10、机体 101、主箱 102、电缆
103、充电枪 104、防护板 105、调节板
20、升降装置 201、驱动杆 202、驱动电机
203、支撑架 204、限位板 205、升降板
30、封堵装置 301、触发块 302、弹簧
303、推杆 304、承接块 305、连杆
306、密封杆 307、流通管 308、气囊
309、出风装置 40、碰撞物 50、地面
60、锁紧装置 601、放置块 602、锁扣
603、锁紧电机 604、挤压板 605、卡块
606、感应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实施例一:
如图1、2、3、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包括:机体10,机体10设置在地面50上,机体10包括:主箱101,主箱101设置在地面50的上方,主箱101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主箱101的内部设有电板;电缆102,电缆102设置在存放箱的内部,存放箱位于主箱101的左侧,存放箱与主箱101固定连接;充电枪103,充电枪103的一端与电缆102的一端固定连接,充电枪103的另一端与主箱101活动连接;防护板104,防护板104设置在主箱101的外周,防护板104与主箱101活动连接;调节板105,调节板105设置在主箱101的外侧,调节板105与防护板104活动连接;主箱101的外侧设有滑行轨道,调节板105与滑行轨道适配连接带动防护板104移动;升降装置20,升降装置20设置在主箱101的外周,升降装置20与防护板104配合连接,升降装置20的中间留有间距,升降装置20的间距宽度大于主箱101的宽度;封堵装置30,封堵装置30设置在主箱101的下方,封堵装置30与主箱101配合连接,封堵装置30位于地面50的内部;锁紧装置60,锁紧装置60设置在主箱101的内部,锁紧装置60与主箱101配合连接。
如图2所示,升降装置20包括:支撑架203,支撑架203设置在地面50的内部,支撑架203与地面50固定连接,支撑架203位于主箱101的右侧;驱动电机202,驱动电机202设置在支撑架203的右侧,驱动电机202与地面50固定连接;驱动杆201,驱动杆201设置在驱动电机202的内部,驱动杆201与驱动电机202活动连接,驱动杆201沿驱动电机202的竖直延伸方向移动;升降板205,升降板205设置在支撑架203的内部,升降板205与支撑架203活动连接,升降板205与驱动杆201啮合连接;限位板204,限位板204设置在升降板205的上方,限位板204与升降板205配合连接。
主箱101的右侧表面设置有方形导板,方形导板的内部穿过限位板204,限位板204的一端与升降板205的表面贴合,限位板204的另一端与防护板104贴合。
防护板104的内壁表面设置有扣块,限位板204被升降板205向上顶升后嵌入扣块的内部。通过升降装置20控制防护板104的固定与移动,在充电桩受到撞击后防护板104能快速移动到充电桩的背面,与内部的锁紧装置60配合对电板进行保护,降低内部元件的受损情况。
如图4、5、6、8所示,封堵装置30包括:触发块301,触发块301设置在地面50的内部,触发块301与地面50呈活动连接;弹簧302,弹簧302设置在触发块301的下方,弹簧302与触发块301固定连接;推杆303,推杆303设置在地面50的内部,推杆303位于触发块301的右侧,推杆303呈水平设置;承接块304,承接块304设置在推杆303的右侧,承接块304与推杆303活动连接;连杆305,连杆305设置在承接块304的右侧,连杆305与承接块304活动连接;密封杆306,密封杆306设置在承接块304的右侧,密封杆306与连杆305活动连接;流通管307,流通管307设置在主箱101的内部,流通管307与主箱101固定连接;气囊308,气囊308位于流通管307的右侧,气囊308安置在主箱101的内部;出风装置309,出风装置309设置在主箱101的内部,出风装置309位于流通管307的左侧,出风装置309与存放箱适配连接。
触发块301的顶端高出地面50的表面;触发块301的右侧表面设置有带有斜面的顶块,推杆303的左侧设置有斜面,触发块301的斜面顶块与推杆303的斜面适配。
密封杆306穿过地面50伸入主箱101的内部,密封杆306的顶端设置为半圆形;流通管307的外周设置有通孔,流通管307的通孔与密封杆306的顶端适配。通过封堵装置30在碰撞物40接触到触发块301时,充电桩内部的气囊308快速充满气体对电块进行包裹,从而在汽车碰撞物40接触到充电桩的瞬间降低内部元件的损坏。
如图7、9所示,锁紧装置60包括:放置块601,放置块601设置在主箱101的内部,放置块601位于电板的侧面,放置块601与电板配合连接;锁扣602,锁扣602设置在放置块601的内部,锁扣602与放置块601配合连接;锁紧电机603,锁紧电机603设置在放置块601的上方,锁紧电机603位于主箱101的内部,锁紧电机603与放置块601之间留有间距;挤压板604,挤压板604位于锁紧电机603和放置块601的中间,挤压板604与锁紧电机603的一端固定连接;卡块605,卡块605位于锁扣602的一端,卡块605与锁扣602配合连接;感应块606,感应块606设置在主箱101的内部,感应块606与电板配合连接。
锁扣602的表面设置有凹槽,卡块605的表面设置有通孔,锁扣602的凹槽与卡块605的通孔相适配;感应块606与锁紧电机603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感应块606的中间留有通孔。通过锁紧装置60在封堵装置30不触发时对电板进行固定防止电板在充电桩内部松动,在电板松动时内部气囊308无法准确对电板进行包裹保护,会提高内部元件的受损程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通过升降装置20、封堵装置30、锁紧装置60在充电桩收到碰撞物40撞击后,通过封堵装置30使得主箱101内部的气囊308内部充气对电板进行包裹保护,降低内部元件的损坏,降低维修成本,而通过升降装置20与锁紧装置60进行配合,在碰撞物40撞击力过大时,充电桩发生倾倒情况,防护板104会移动至充电桩的背面,在充电桩倒地时防护板104首先受力,通过防护板104将锁紧装置60进行解除使得电板处于活动状态,电板与气囊308能更加紧密的贴合提高电板的保护程度。
实施例二:
一种充电桩,其中,充电桩具有上述实施例一的内部防撞保护装置。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相同,如图5、6、8、9所示,还包括防护板104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圆柱,主箱101的右侧表面设置有圆柱,主箱101设置的圆柱呈活动连接,在触发块301受到挤压时,升降板205向下移动使限位板204脱离防护板104的扣块,调节板105沿滑行轨道移动带动防护板104向下移动,防护板104的圆柱与主箱101的圆柱重合,主箱101倾倒向下受到的撞击力转移至防护板104,防护板104的圆柱推动主箱101的圆柱向内穿过感应块606,感应块606控制锁紧电机603对电块解除固定。通过设置的防护板104、触发块301,在碰撞物40接触到触发块301时防护块的卡块605脱离限位板204,通过下放防护板104对充电桩的背面进行保护,通时利用防护板104对主箱101内部的感应块606进行控制,能在充电桩接触到地面50时先通过防护板104对感应块606进行控制,然后通过感应块606将锁紧装置60解除对电块的固定,使得电块处于活动状态,活动状态下的电块能更加紧密的与涨开的气囊308贴合,从而在充电桩倒地时能更加全面的保护电块降低内部元件的受损情况,降低维修成本。
实施例四:
如图10所示,最后提供了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的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碰撞物40移动至充电桩的前方时,碰撞物40无法通过观察与充电桩之间的距离导致碰撞物40撞击到充电桩,在碰撞物40的轮子接触到触发块301的顶端时,触发块301向下移动,通过触发块301推动推杆303向右移动,在推杆303向右移动时带动承接块304旋转,利用承接块304的转动带动连杆305推动密封杆306向上顶升;
密封杆306向上顶升后密封杆306对流通管307进行密封,出风装置309排出的风无法通过流通管307向外排出只能继续沿流通管307的延伸方向移动,排出的风通过流通管307流入气囊308使气囊308涨开,通过气囊308对电板实现包裹;
在气囊308对电板进行保护后,碰撞物40可能对充电桩造成损坏较为严重使得充电桩向后倾倒,在充电桩向后倾倒时限位板204脱离防护板104的扣块,防护板104通过调节板105移动至主箱101的背面,防护板104的圆柱与主箱101的圆柱重合在主箱101接触到地面50的瞬间,主箱101的圆柱向内收缩使得感应块606对锁紧电机603进行控制,将锁扣602与卡块605进行分离使得垫块形成活动状态更加适配气囊308的包裹。
本发明的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在充电桩处于外界环境时,会被汽车撞击造成损坏,而在被汽车碰撞物40撞击时,通过封堵装置30将原本置于主箱101内部的气囊308进行充气,利用气囊308对主箱101内部的电板进行包裹保护,降低电板的受损情况,降低维修成本,而在充电桩受到过大撞击力时充电桩发生倾倒,在充电桩倾倒时防护板104移动至充电桩的背面首先接触地面50,在防护板104接触至地面50时锁紧装置60解除对电板的固定,将电板变为活动状态从而更加适配气囊308的包裹进行适配保护。
尽管上面对本申请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申请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申请构思的申请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11)

1.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机体包括:
主箱,所述主箱设置在所述地面的上方,所述主箱内部设有容纳空间,所述主箱的内部设有电板;
电缆,所述电缆设置在存放箱的内部,所述存放箱位于所述主箱的左侧,所述存放箱与所述主箱固定连接;
充电枪,所述充电枪的一端与所述电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枪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箱活动连接;
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主箱的外周,所述防护板与所述主箱活动连接;
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主箱的外侧,所述调节板与所述防护板活动连接;
所述主箱的外侧设有滑行轨道,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滑行轨道适配连接带动所述防护板移动;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主箱的外周,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防护板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中间留有间距,所述升降装置的间距宽度大于所述主箱的宽度;
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设置在所述主箱的下方,所述封堵装置与所述主箱配合连接,所述封堵装置位于所述地面的内部;
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设置在所述主箱的内部,所述锁紧装置与所述主箱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地面的内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主箱的右侧;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右侧,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地面固定连接;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内部,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电机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杆沿所述驱动电机的竖直延伸方向移动;
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所述升降板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与所述驱动杆啮合连接;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上方,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升降板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主箱的右侧表面设置有方形导板,所述方形导板的内部穿过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的表面贴合,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板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防护板的内壁表面设置有扣块,所述限位板被所述升降板向上顶升后嵌入所述扣块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封堵装置包括:
触发块,所述触发块设置在所述地面的内部,所述触发块与所述地面呈活动连接;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触发块的下方,所述弹簧与所述触发块固定连接;
推杆,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地面的内部,所述推杆位于所述触发块的右侧,所述推杆呈水平设置;
承接块,所述承接块设置在所述推杆的右侧,所述承接块与所述推杆活动连接;
连杆,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承接块的右侧,所述连杆与所述承接块活动连接;
密封杆,所述密封杆设置在所述承接块的右侧,所述密封杆与所述连杆活动连接;
流通管,所述流通管设置在所述主箱的内部,所述流通管与所述主箱固定连接;
气囊,所述气囊位于所述流通管的右侧,所述气囊安置在所述主箱的内部;
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设置在所述主箱的内部,所述出风装置位于所述流通管的左侧,所述出风装置与所述存放箱适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触发块的顶端高出所述地面的表面;
所述触发块的右侧表面设置有带有斜面的顶块,所述推杆的左侧设置有斜面,所述触发块的斜面顶块与所述推杆的斜面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密封杆穿过所述地面伸入所述主箱的内部,所述密封杆的顶端设置为半圆形;
所述流通管的外周设置有通孔,所述流通管的通孔与所述密封杆的顶端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
放置块,所述放置块设置在所述主箱的内部,所述放置块位于所述电板的侧面,所述放置块与所述电板配合连接;
锁扣,所述锁扣设置在所述放置块的内部,所述锁扣与所述放置块配合连接;
锁紧电机,所述锁紧电机设置在所述放置块的上方,所述锁紧电机位于所述主箱的内部,所述锁紧电机与所述放置块之间留有间距;
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位于所述锁紧电机和所述放置块的中间,所述挤压板与所述锁紧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
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所述锁扣的一端,所述卡块与所述锁扣配合连接;
感应块,所述感应块设置在所述主箱的内部,所述感应块与所述电板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锁扣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卡块的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锁扣的凹槽与所述卡块的通孔相适配;
所述感应块与所述锁紧电机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感应块的中间留有通孔。
10.一种充电桩,其中,所述充电桩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
11.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的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碰撞物移动至充电桩的前方时,碰撞物无法通过观察与充电桩之间的距离导致碰撞物撞击到充电桩,在碰撞物的轮子接触到触发块的顶端时,触发块向下移动,通过触发块推动推杆向右移动,在推杆向右移动时带动承接块旋转,利用承接块的转动带动连杆推动密封杆向上顶升;
密封杆向上顶升后密封杆对流通管进行密封,出风装置排出的风无法通过流通管向外排出只能继续沿流通管的延伸方向移动,排出的风通过流通管流入气囊使气囊涨开,通过气囊对电板实现包裹;
在气囊对电板进行保护后,碰撞物可能对充电桩造成损坏较为严重使得充电桩向后倾倒,在充电桩向后倾倒时限位板脱离防护板的扣块,防护板通过调节板移动至主箱的背面,防护板的圆柱与主箱的圆柱重合在主箱接触到地面的瞬间,主箱的圆柱向内收缩使得感应块对锁紧电机进行控制,将锁扣与卡块进行分离使得垫块形成活动状态更加适配气囊的包裹。
CN202110370975.3A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充电桩及保护方法 Active CN113085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0975.3A CN113085625B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充电桩及保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0975.3A CN113085625B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充电桩及保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5625A true CN113085625A (zh) 2021-07-09
CN113085625B CN113085625B (zh) 2023-12-01

Family

ID=76674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0975.3A Active CN113085625B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充电桩及保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562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5191A (zh) * 2021-07-19 2021-09-21 叶涛 一种具有倾倒防撞击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113635796A (zh) * 2021-07-28 2021-11-12 苏州云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埋式升降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充电桩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2089A (zh) * 2019-07-10 2019-08-30 罗漠青 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
CN110525254A (zh) * 2019-08-29 2019-12-03 南京安润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电动汽车用充电设备
CN210212084U (zh) * 2019-05-13 2020-03-31 深圳市恩逸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测距探测的充电桩
CN210337615U (zh) * 2019-04-25 2020-04-17 郑州昌原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CN211809152U (zh) * 2020-02-27 2020-10-3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具有抗振防撞结构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2473138U (zh) * 2019-11-30 2021-02-05 陕西万众安信消防检测维保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337615U (zh) * 2019-04-25 2020-04-17 郑州昌原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CN210212084U (zh) * 2019-05-13 2020-03-31 深圳市恩逸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测距探测的充电桩
CN110182089A (zh) * 2019-07-10 2019-08-30 罗漠青 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
CN110525254A (zh) * 2019-08-29 2019-12-03 南京安润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电动汽车用充电设备
CN212473138U (zh) * 2019-11-30 2021-02-05 陕西万众安信消防检测维保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CN211809152U (zh) * 2020-02-27 2020-10-3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具有抗振防撞结构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5191A (zh) * 2021-07-19 2021-09-21 叶涛 一种具有倾倒防撞击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113415191B (zh) * 2021-07-19 2023-12-29 锐华能源(大同)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倾倒防撞击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113635796A (zh) * 2021-07-28 2021-11-12 苏州云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埋式升降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充电桩及使用方法
CN113635796B (zh) * 2021-07-28 2023-12-15 电莫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地埋式升降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充电桩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5625B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5625A (zh) 一种内部防撞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充电桩及保护方法
CN111284351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
CN110182089B (zh) 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
CN111071084A (zh) 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
CN208533429U (zh) 可移动式防撞钢护栏
CN214028246U (zh) 一种自动收线充电桩
CN11258273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碰撞辅助装置
CN108532510A (zh) 一种可移动临时防撞护栏
CN11220837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报警装置
CN209454578U (zh) 电动汽车电池防撞结构
CN212737827U (zh) 一种充电桩的防撞设备
CN113119777A (zh) 一种高效吸能的新能源车用防撞型充电桩结构
CN205509579U (zh) 一种移动充电桩的防撞结构
CN211228235U (zh) 一种具有智能防恐功能的阻车器
CN216833265U (zh) 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
CN208734156U (zh) 回旋升降型汽车车库
CN206639043U (zh) 用于检测车辆底盘的无线安检装置
CN112550977A (zh) 一种油罐车运输罐内部液体的防冲撞装置
CN11146245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报警装置
CN220924050U (zh) 一种观光车用防护机构
CN21796927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便于防撞的充电桩
CN21630081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防撞保护机构
CN220243021U (zh) 一种防撞充电桩
CN220117015U (zh) 一种基于bim数字化桥梁防撞装置
CN211918410U (zh) 一种防碰撞快速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7

Address after: 102600 Building 1, yard 19, boxing 6th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Sanying Unit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600 Room 201, building a, emerg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Yungang)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Yu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