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0259B - 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0259B
CN113080259B CN202110522047.4A CN202110522047A CN113080259B CN 113080259 B CN113080259 B CN 113080259B CN 202110522047 A CN202110522047 A CN 202110522047A CN 113080259 B CN113080259 B CN 113080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low
mogroside
sugar
probio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20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80259A (zh
Inventor
何安乐
黄华学
刘庚贵
熊瑶
黄�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uacheng Biote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uacheng Bio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uacheng Biotech Inc filed Critical Hunan Huacheng Biotech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5220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02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0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0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80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0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23C9/1307Milk products or derivatives; Fruit or vegetable juices; Sugars, sugar alcohols, sweeteners; Oligosaccharides; Organic acids or salts thereof or acidifying agents; Flavours, dyes or pigments; Inert or aerosol gases; Carbon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23C9/1322Inorganic compounds; Minerals, including organic salts thereof, oligo-elements; Amino-acids, peptides, protein-hydrolysates or derivatives; Nucleic acids or derivatives; Yeast extract or autolysate; Vitamins; Antibiotics; Bacterioc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13Acidophil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23Bulgaric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25Casei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21Streptococcus, lactococcus
    • A23V2400/249Thermophil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51Bifidobacterium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Dairy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100份鲜奶,0.1‑0.5份发酵剂,0.002‑0.010份罗汉果甜苷,0.5‑1.0份天然增香物质,0.1‑0.3份益生菌抗热保护剂;条件是鲜奶是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发酵。本发明的酸奶粉,没有加入蔗糖等高热量甜味物质,以天然提取物罗汉果甜苷作为高倍甜味剂,所得酸奶粉具有低糖低热量的特定。加入益生菌热保护剂,可以有效保护益生菌在后续的喷雾干燥过程中产生的益生菌失活问题。最终得到了口感滋味评价好,益生菌密度高的低糖酸奶粉。食用时用温水冲泡即可,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奶粉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发酵菌,经过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较多。和鲜奶比相比,酸奶不但具有新鲜牛奶的全部营养素,而且酸奶能使蛋白质结成细微的乳块,乳糖转变为乳酸,从而使得酸奶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酸奶虽然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益生菌,但是其保存和销售过程中需要冷藏条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酸奶的运输成本。而将液态的酸奶脱去水分,使其成为干燥的粉状酸奶粉,即可大大的降低其运输和保存成本,同时携带也更为方便。
喷雾干燥是制作粉体产品的主要干燥方法,酸奶通过雾化器迅速化成微细乳滴,同时不断向干燥室通入热空气,乳滴制品中的水分会迅速蒸发掉,而得到干燥成粉末状的酸奶粉。但是喷雾干燥的雾化器的工作情况是喷雾干燥的关键性要素,雾化效果直接影响着干燥效果;常规的发酵工艺制得的酸奶由于其蛋白质发生了变性而形成了凝聚现象,甚至加入了增稠剂更加提高了稠度,这使得浓稠的酸奶在经过雾化器化成细微乳滴的时候变得极为困难,可能会导致得到的粉体有大颗粒或者湿态颗粒,甚至直接堵塞雾化器,最终导致喷雾干燥失败。所以如何降低酸奶的稠度,提高雾化效率,对于提高喷雾干燥的工作效率及最终产品品相极为关键。在喷雾干燥过程中,由于热空气的存在,酸奶中的通过发酵产生的各种益生菌在较为高温的条件下会失活。导致最终酸奶粉中的益生菌密度较低,这也是目前大部分酸奶仍然以液体的形式进行运输和销售,而酸奶粉较少见于市场。
常规的发酵酸奶或酸奶粉中都会为了改善其口感而添加白砂糖等,造成目前销售的酸奶热量较高。罗汉果甜苷是一种天然的高倍甜味剂,具有接近蔗糖的口感,罗汉果甜苷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热量几乎为零,现在在多种食品添加剂中已经广泛应用。此外,酸奶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功能性物质,比如维生素、微量元素、果汁或其他活性物质等。但是由于其仅仅停留在物理添加的层面,其作用或功能也只停留在其自身固有的方面,作用极为有限,未在发酵或者制作过程起到作用叠加的功效。所以在添加辅料的同时,在辅料本身固有作用或功能的基础之上,如何进一步提高其作用和功能,实现倍增效应,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酸奶发酵及酸奶粉的制备方法,文献已经有所报道。
CN102228084公开了一种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用酸奶粉发酵酸奶的方法。其酸奶粉的主要组分包括奶粉与乳酸菌粉混合,再辅助以糖、果粉、透明质酸奶、营养强化剂(维生素、卵磷脂、微量元素等)及食品添加剂(天然色素、香精、稳定剂、乳化剂、甜味剂等)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然后经过物理混合或均质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即得。未加以明确说明食品添加剂具体是何种物质。
CN103329995公开了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利用酸奶粉制备酸奶的方法,其酸奶粉的组方主要包括全脂奶粉、脱脂奶粉、乳酸菌、甜味剂配料(白砂糖或木糖醇)和辅料(益生菌或低聚果糖),制作方法为物理混合而成。利用酸奶粉制备酸奶的方法为酸奶粉兑水后适当温度条件下发酵后即得。以上两个发明专利其酸奶粉的制作过程仅仅停留在物理混合,只是配方的简单混合和干燥,无任何发酵过程。后面酸奶粉发酵制备酸奶的过程也仅仅只是常规的酸奶发酵工艺,且得到的特殊凝胶状的酸奶,其携带极为不便,且液态的极易变质,保质期短。
CN107125315公开了一种高活性酸奶粉制备方法及高活性酸性奶粉,其组分为原料乳和发酵菌,制作过程为均质、杀菌、冷却、发酵、加或者不加增稠剂,经过或者不经过二次发酵,喷雾干燥。该方法配方极为简单,制得的最终产品甜味极淡,且只有乳酸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同时该工艺在喷雾过程中可能极为困难甚至难以实现喷雾干燥(酸奶成品是高稠度的凝胶状难以实现雾状)。
CN109527090公开了一种酸奶粉的制备方法,其组分包括鲜牛奶、蓝莓果汁、木瓜汁、欧米伽-3脂肪酸、维生素C、维生素E、蘑菇多糖、免疫球蛋白(IgG)和胆碱,混合后经过保温发酵、然后二次杀菌和干燥即得。本方法制得酸奶粉甜味较淡,且最后经过了二次杀菌,成品中有益活性菌含量为零。
上述专利中均不涉及如何针对酸奶粘稠的特点难以进行喷雾干燥的特点进行改进。
概而言之,现有酸奶或酸奶粉发酵工艺都为常规恒温发酵,其发酵过程结束后得到都是近似凝胶的粘稠状液体,其高稠度直接决定着其后续浓缩和干燥极为困难,而如果不经过浓缩,则要除去这些水分则需要长时间的挥发,如果直接是喷雾干燥,可能难以成雾状导致喷雾失败。同时就配方而言,主要停留在果汁调味、维生素、甜味剂及活性物质的物理添加,未对发酵或干燥过程产生其他积极作用。
CN105901678A公开了一种木耳益生菌功能性食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黑木耳提取物20-60份,银耳提取物10-30份,松茸多糖10-20份,牛磺酸1-10份,L-精氨酸3-5份,低聚果糖2-10份,茶多酚0.01-0.02份,麦精10-80份,植物乳杆菌粉剂10-20份。该专利中木耳/银耳提取物的加入是出于木耳本身具有的保健功能,和益生菌的保存无关。且该功能性产品由于未经过发酵过程,所以没有经过了发酵的酸乳其所特有的酸香味。
CN112655761A公开了一种功能性益生菌酸奶粉,是加入多种活性菌和奶粉、白砂糖、蛋白粉等,发酵后制得酸奶,再通过冻干机制成益生菌酸奶粉成品。该专利利用冷冻干燥的方式避免了喷雾干燥所带来益生菌失活问题,但是冷冻干燥成本高昂,干燥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而且对冻干曲线要求严格,冻干工艺决定了酸奶粉的品质,且冻干后的产品还需在相对干燥环境中进行粉碎过筛处理,对规模化生产极为有限。而喷雾干燥则生产速度快,干燥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粉体一次成型,且设备相对简单,对工艺要求也更低,规模化生产适用性更广。
CN111587922A公开了一种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包括如下步骤:S1、将乳粉、乳清粉、木糖醇、可溶性膳食纤维按比例混合后,经干法造粒或沸腾造粒、过筛、烘干后,获得水含量为1~3%、水分活度为0.1~0.3、粒度为40~80目的颗粒料;S2、将发酵菌种菌粉、凝结芽孢杆菌BC99菌粉与复合益生菌粉混合,获得菌粉混合料;S3、将部分颗粒料与菌粉混合料按照重量比例1:1混合均匀得第一混料,然后将第一混料与剩余颗粒料混合,得到酸奶粉。该方法是先将奶粉经过造粒后,再和各种活性菌粉混料,避免了造粒过程中带来的益生菌失活问题。但是该专利技术未涉及到发酵步骤,其原料乳粉和乳清粉都没有经过提前发酵或者在该工艺中进行发酵,其各种益生菌都是仅仅直接进行物理混合而已,故而其不具备经过发酵而成的酸乳所特有的酸香味。
CN107125315A公开了一种高活性酸奶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原料乳均质、杀菌和冷却;(b)发酵:(b1)接种菌种在35~44℃下发酵4~6h,得到口感型酸奶;(b2)接种菌种在35~44℃下发酵8~12h,得到活菌型酸奶;(c)喷雾干燥:对口感型酸奶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70~200℃,出风温度为70~90℃,得到口感型酸奶粉;喷好的口感型酸奶粉不放出,继续对活菌型酸奶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30~40℃,出风温度为20~30℃;在5~15℃下进行冷风干燥,得到高活性酸奶粉。该专利使用喷雾干燥得到酸奶粉,酸奶粉中的益生菌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在热风条件下,存活率不会高。且酸乳在发酵过程中极易发挥凝聚现象,从而影响喷雾干燥的雾化效果,可能导致粉体粒度不均匀,甚至直接导致喷雾失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酸奶粉口感不佳,益生菌存活率不高,热量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通过发酵过程中通过调节pH,得到的液态酸奶粘度低,极易实现喷雾干燥;同时复配了罗汉果甜苷作为天然甜味剂,零糖,甜度高,热量低,口感滋味好。同时,添加天然增香物质,使其风味近似奶茶;另外其酸奶粉含有络合/螯合态微量元素和抗氧化剂,赋予了酸奶粉特殊的生理功能;本发明其产品风味独特、色泽漂亮、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性,适合各类人群,且制作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特别适合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100份鲜奶,0.1-0.5份发酵剂,0.002-0.010份罗汉果甜苷,0.5-1.0份天然增香物质,0.1-0.3份益生菌抗热保护剂;条件是鲜奶是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发酵。
所述益生菌抗热保护剂选自海藻糖、明胶、银耳/木耳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海藻糖和银耳/木耳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2:1-2的复配。所述益生菌抗热保护剂是在鲜奶进行发酵后加入。
所述银耳/木耳提取物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银耳和/或木耳经过水泡发、熬煮、过滤、浓缩制得。所述泡发是使银耳和/或木耳在水中充分吸收水分即可,水量和泡发时间没有严格的限定。所述熬煮是在高压状态下熬煮2-4h;所述过滤是熬煮液经过100-300目滤布袋,所述浓缩是浓缩至50-60brix。
海藻糖、明胶及银耳/木耳提取物含有大量的可形成凝胶的多糖成分,其在干燥过程中极易形成立体的网格结构,并将微生物包埋于网格之中,这就在干燥过程中提高了微生物细胞形态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保持微生物的活性。
所述高益生菌密度是指酸奶粉中
发明人预料不到地发现,将海藻糖和银耳/木耳提取物按照1-2:1-2进行复配后作为益生菌抗热保护剂,能够更有效地对酸奶粉发酵后中的益生菌产生保护作用,能显著提高酸奶粉中益生菌的含量,说明海藻糖和银耳/木耳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更加有利于提升酸奶粉产品的附加价值。
进一步地,所述弱酸性条件是调节pH为5.0-6.8,优选调节pH为5.8-6.2。
所述的鲜奶没有特别的限定,市面上常规用于制备酸奶的鲜奶皆适用于本发明方法,比如鲜牛奶、鲜羊奶、鲜骆驼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罗汉果甜苷包括罗汉果甜苷V、罗汉果11-氧苷和罗汉果赛门苷;更进一步,罗汉果甜苷V、罗汉果11-氧苷和罗汉果赛门苷的质量比为40-70:5-15:3-7。所述的罗汉果甜苷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所熟知,具体是以罗汉果为原料,经过水提、分离、纯化、脱色、干燥而制得。
进一步地,罗汉果甜苷的加入形式为罗汉果浓缩汁、罗汉果粉、罗汉果提取物等罗汉果甜苷存在的公知的方式加入,只要罗汉果浓缩汁、罗汉果粉、罗汉果提取物中罗汉果甜苷的质量满足上述范围即可。
所述发酵剂选自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按照质量比1:1-3:0.5-2的复配。
所述天然增香物质选自焦香麦芽粉、焦香大米粉、焦香玉米粉、焦香红薯粉、焦香小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的焦香麦芽粉、焦香大米粉、焦香玉米粉、焦香红薯粉、焦香小米粉是将大麦、小麦、荞麦、燕麦、大米、玉米粒、红薯块、小米中的至少一种经过烘烤至焦黄后水浸提、浓缩、干燥而制得。
优选地,本发明的低糖酸奶粉按照每100份鲜奶计,还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0.001-0.005份神秘果提取物。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的低糖酸奶粉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100份鲜奶,0.1-0.5份发酵剂,0.006-0.010份罗汉果甜苷,0.003-0.005份神秘果提取物,0.5-1.0份天然增香物质,0.1-0.3份益生菌抗热保护剂。
发明人还预料不到地发现,本发明低糖酸奶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神秘果提取物,会和罗汉果甜苷和具有协同复配的作用,能显著改善酸奶粉的口感滋味,使品尝者的感官体验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了酸奶粉的市场价值和潜力。
进一步地,所述神秘果提取物是通过包奶括以下的步骤制备得到:将新鲜神秘果剔除果核,保留果肉,进行打浆、酶解、过滤、离心、浓缩、浓缩得到神秘果提取物。
优选地,神秘果提取物制备过程中,所述酶解是加入打浆后的果浆0.5-1wt%的纤维素酶,在50-60℃下酶解1-2h;所述过滤、离心、浓缩的方式采用本领域常规方式即可,浓缩至40-60birx。神秘果提取物在不使用时,至于4℃冰箱内冷藏备用。
本发明酸奶粉配方中,所述的100份鲜奶是指液态奶重量为计算单位;所述的发酵剂,罗汉果甜苷,神秘果提取物,天然增香物质,是指以其含有的固形物重量为计算单位;固形物的含量和质量可以将其进行干燥后称重进行换算得到。
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以每100份鲜奶计,还包括以下功能性物质中的至少一种:0.0001-0.0010份抗氧化性功能物质,0.0005-0.0020份微量元素物质。优选地,所述微量元素物质在鲜奶进行发酵前加入,方便促进微量元素与氨基酸发生络合螯/合生成有机态微量元素。
本发明在低糖酸奶粉配方中还加入功能性的物质,抗氧化性功能物质的加入赋予了酸奶粉更多的生理活性功能,对于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具有好处;微量元素物质包括对人体有益的金属元素,比如铁,锌,镁,铜等。
所述抗氧化性功能物质选自虾青素、番泻红素、维生素C、低聚原花青素、茶多酚、维生素E、谷胱甘肽、辅酶Q10、类胡萝卜素、白藜芦醇的至少一种;优选为低聚原花青素,低聚原花青素聚合度介于2-4之间;原花青素是一种常见的聚多酚类黄酮类物质,低聚原花青素直指聚合度介于2-4的原花青素,相比聚合度5以上的高聚态原花青素,低聚原花青素的分子量比低聚体小,受到空间位阻的影响更小,其抗氧化能力和生物利用度高于高聚体;同时原花青素作为天然色素,其可以直接赋予酸奶粉以紫红色、红色、紫色或蓝色等美丽的颜色,从而提高了酸奶粉产品的品相,提高产品的溢价值。
所述微量元素物质是铁、锌、铜、锰、镁中的至少一种的碱式盐或者无机盐,碱式盐比如碱式氯化盐、碱式碳酸盐,碱式硫酸盐,无机盐比如氯化盐、硫酸盐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基于罗汉果提取物的低糖酸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奶预处理:新将鲜奶进行浓缩处理,得浓缩牛奶;
(2)复配I:将得到的浓缩牛奶加入罗汉果甜苷,可选地,还加入抗氧化性功能物质和/或微量元素物质,充分溶解和搅拌,得到复配物I;
(3)发酵:将得到的复配物I进行灭菌、冷却后,加入发酵剂后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调节pH为弱酸性;
(4)复配II:发酵结束后,加入天然增香物质和益生菌抗热保护剂,可选地,还加入神秘果提取物,混匀,得到复配物II;
(5)干燥:将得到的复配物II进行脱水分处理,筛分即得到低糖酸奶粉。
步骤(1)中,所述的浓缩为脱去水分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旋转蒸发浓缩、膜浓缩、刮板式降膜浓缩、单效/多效蒸发浓缩中的一种;更优选膜浓缩;所述的浓缩处理为浓缩至鲜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35%;将鲜奶进行脱水浓缩处理,可以提高其可溶性固形物的浓度,有助于后续发酵速度,同时也有利于后续的干燥处理。
罗汉果甜苷和罗汉果浓缩汁都是以罗汉果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提取、分离、纯化等过程而制得,其来源于纯天然,其本身也是罗汉果其固有的纯天然成分,具有甜度高、甜苷好,富有水果清香的特点,同时罗汉果作为药食同源,也具有一定的生理保健功能;罗汉果甜苷及罗汉果浓缩汁其性质及其稳定,耐酸、耐碱、耐高温,在发酵前添加不会对后续的发酵和加工产生任何影响。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的灭菌优选为巴氏灭菌,冷却温度为室温。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的发酵过程为将发酵剂添加到结果灭菌的鲜乳中后,充分搅拌并保持恒温40-60℃,期间用碱或酸调节pH值5.5-6.5,发酵4-12h后,结束发酵;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酸为盐酸、磷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的脱水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浓缩后干燥或者直接干燥;所述的浓缩包括但不限于旋转蒸发浓缩、膜浓缩、刮板式降膜浓缩、单效/多效蒸发浓缩中的一种;所述的干燥是以脱去水分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喷雾干燥、鼓风干燥或真空干燥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的干燥优选喷雾干燥,所述的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40-190℃,出风口温度为60-80℃。
本发明方法的原理是:将鲜奶经过相对低温条件下浓缩后,加入复配的罗汉果提取物、无机态微量元素,以及发酵剂,在一定条件下完成发酵,同时在发酵过程中针对发酵体系进行pH值调节,防止发酵体系中蛋白质发生凝结而产生沉淀,以便于后期复配和干燥。在发酵过程中,其部分无机态微量元素与发酵体系中的氨基酸发生络合/螯合反应,从而形成吸收率更高的有机态微量元素。发酵结束后,分别加入天然的提香物质赋予酸奶粉诱人的焦香味,加入抗氧化剂赋予酸奶粉特殊生理活性,甚至艳丽的颜色,加入抗热保护剂提高益生菌在干燥过程中的活性。最终经过喷雾干燥后即得具有低糖兼有生理活性的美味酸奶粉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出改进,因此,本专利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不受下面所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若无特别说明,本发明所用物质,试剂均为商品可采购的常规物质。海藻糖,明胶均为食品级。木耳为普通商购风干木耳。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罗汉果甜苷来自于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含有罗汉果甜苷V 62.5wt%、罗汉果11-氧苷11.3wt%,罗汉果赛门苷4.6wt%。低聚原花青素来自于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平均聚合度3.2。
制备例1神秘果提取物的制备
1、提取:取100g鲜神秘果,去除种子取其果肉,用打浆机进行打浆,注意打浆过程,保持温度不超过60℃;
2、酶解:将打浆后的果浆加入100g、50℃的温水,并加入0.5g纤维素酶,恒温保持1h,期间保持搅拌;
3、过滤:将酶解结束的酶解液置于3层100目滤布袋内,通过挤压的方式进行过滤,取其滤液;
4、离心:将得到的滤液在5000r/min条件下离心5min后,取上清液;
5、浓缩:将上清液在70℃、-0.1MPa条件下浓缩至55birx,即得神秘果提取物;
6、冷藏:将浓缩液置于4℃冰箱内,备用。
制备例2木耳提取物的制备
1、泡发:取100g干木耳,捏碎后置于1L水(室温)中泡发4h,然后揉捏洗净后备用;
2、熬煮:将上述干木耳置于高压锅内,置于2L水,在高压锅内保持高压状态熬煮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3、过滤:将得到的熬煮液过3层200目滤布袋,取滤液;
4、浓缩:将得到的滤液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80℃的条件下,浓缩至53birx。即得木耳提取物。
5、冷藏:将浓缩液置于4℃冰箱内,备用。
制备例3天然增香物质的制备
1、烘烤:将35g大麦,25g小麦,50g荞麦混合后,平铺于不锈钢金属托盘中,厚度为4-8mm,然后将其置于240℃的烘干箱内进行烘烤,期间5-10min,翻动一次,直至原料其表面呈现焦黄色,且具有浓郁的焦香味时,烘烤结束,让其自然冷却至室温;
2、破碎:将烘烤好的原料用粉碎机破碎,以达到籽粒破裂即可;
3、浸提:将破碎的原料置于烧杯内,然后加入2L、80℃的热水,并保持恒温浸提1h,期间保持搅拌;
4、过滤:将浸提液过3层100目滤网,取滤液;
5、浓缩:将得到的滤液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80℃的条件下,浓缩至50birx。即得天然增香物质。
6、冷藏:将浓缩液置于4℃冰箱内,备用。
实施例1
(1)鲜奶预处理:将500kg新鲜牛奶进行膜浓缩处理,得浓缩牛奶326kg;
(2)复配I:将得到的浓缩牛奶加入0.03kg罗汉果甜苷、0.001kg碱式氯化亚铁、0.0005kg碱式氯化铜,0.0035kg碱式氯化锌,0.002kg低聚原花青素,充分溶解和搅拌,得到复配的鲜奶浓缩液I;
(3)发酵:将得到的鲜奶浓缩液I进行巴氏灭菌(75℃、15s)、冷却后,加入0.8kg发酵剂后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45℃,时间8h;发酵剂为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按照质量比1:2:1的复配,发酵过程中用稀碱液调节pH在6±0.2的范围内;
(4)复配II:发酵结束后,加入0.015kg制备例1制得的神秘果提取物,3kg制备例3制得的天然增香物质,0.2kg海藻糖,0.3kg制备例2制得的木耳提取物,混匀,得到的鲜奶浓缩液II;
(5)干燥:将得到的鲜奶浓缩液II浓缩至固含量56.3brix,再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60℃,出风口温度为80℃,筛分即得到73.1kg产品低糖酸奶粉。
实施例2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2)中罗汉果甜苷的用量改为0.01kg。
实施例3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罗汉果甜苷的用量改为0.05kg。
实施例4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制备例1制得的神秘果提取物的用量改为0.005kg。
实施例5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制备例1制得的神秘果提取物的用量改为0.025kg。
实施例6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4)中益生菌抗热保护剂为0.4kg海藻糖,0.1kg制备例2制得的木耳提取物。
实施例7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4)中海藻糖替换为等质量的明胶。
实施例8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4)益生菌抗热保护剂为0.5kg海藻糖。
实施例9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4)益生菌抗热保护剂为0.5kg制备例2制得的木耳提取物。
实施例10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中,发酵过程中用稀碱液调节pH在6.5±0.2的范围内。
实施例11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中,发酵过程中用稀碱液调节pH在5.3±0.2的范围内。
实施例12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2)中不加入神秘果提取物。
对比例1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2)中不加入罗汉果甜苷,而是加入5.6kg蔗糖。使最终所得酸奶粉的甜度和实施例1接近。
对比例2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中,不进行pH的调节,发酵结束,加入焦香麦芽粉和木耳提取物后体系粘稠。无法有效进行喷雾干燥得到酸奶粉。
对比例3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中,发酵过程中用稀碱液调节pH在7.2±0.2的范围内。
对比例4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2)中不加入罗汉果甜苷,而是加入0.04kg阿斯巴甜,使最终所得酸奶粉的甜度和实施例1接近。
应用例1
按照如下要求和操作对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酸奶粉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3所示:
1,性状:按照以下表1的标准将酸奶粉分为优、合格、差三个等级。
表1
Figure BDA0003064364350000111
2,口感测试,根据GB/T 16291.2-2010的规定来筛选感官评定人员,经过口味敏感性培训后,筛选感官评价人员,组成感官评定小组。感官分析人员在评定实验开始前1h内限制饮食,尤其是限制食用能严重影响味觉的食物。针对不同味感实验,每组选出12名合适的感官分析人员(男女各半)进行的感官评定。针对酸奶粉溶液的口感、色泽、组织结构和风味进行综合打分评价,感官评分标准见表2。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综合感官评价越好,每次调查问卷测试人员为12人,去掉一最高分值,去掉一最低分值,最后求其整体的平均值。将20g酸奶粉用150g的40℃温水冲泡后,由每一组的感官评定人员品尝产品组和对照组,品尝时间间隔为20min,评定结果取10名评定人员打分的平均值。
表2感官评分标准
Figure BDA0003064364350000121
3,益生菌活性菌有效活菌数(cfu/g)的测试
益生菌活性菌的有效活菌数以乳酸菌计数进行表示,检测方法依据GB 4789.35-2016进行。具体是取25g样品,置于装有225mL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于8000r/min均质2min,制成1样∶1品0匀液之后进行活性菌有效活菌数的测试。
表3
Figure BDA0003064364350000122
Figure BDA0003064364350000131
通过表3数据可知,本发明的酸奶粉,没有加入蔗糖等高热量甜味物质,以天然提取物罗汉果甜苷作为高倍甜味剂,所得酸奶粉具有低糖低热量的特定。而加入的罗汉果甜苷和神秘果提取物产生协同复配的作用,能明显提升酸奶粉的口感滋味,感官评价高于一般市售酸奶粉。

Claims (11)

1.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100份鲜奶,0.1-0.5份发酵剂,0.002-0.010份罗汉果甜苷,0.5-1.0份天然增香物质,0.1-0.3份益生菌抗热保护剂,0.001-0.005份神秘果提取物;条件是鲜奶是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发酵;所述弱酸性条件是调节pH为5.8-6.2;
所述益生菌抗热保护剂为海藻糖和木耳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2:1-2的复配;
所述木耳提取物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木耳经过水泡发、熬煮、过滤、浓缩制得;
所述神秘果提取物是通过包括以下的步骤制备得到:将新鲜神秘果剔除果核,保留果肉,进行打浆、酶解、过滤、离心、浓缩得到神秘果提取物;
所述益生菌抗热保护剂是在鲜奶进行发酵后加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酸奶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罗汉果甜苷包括罗汉果甜苷V、罗汉果11-氧苷和罗汉果赛门苷;所述发酵剂选自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天然增香物质选自焦香麦芽粉、焦香大米粉、焦香玉米粉、焦香红薯粉、焦香小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糖酸奶粉,其特征在于,罗汉果甜苷V、罗汉果11-氧苷和罗汉果赛门苷的质量比为40-70:5-15:3-7;所述发酵剂为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按照质量比1:1-3:0.5-2的复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酸奶粉,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糖酸奶粉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100份鲜奶,0.1-0.5份发酵剂,0.006-0.010份罗汉果甜苷,0.003-0.005份神秘果提取物,0.5-1.0份天然增香物质,0.1-0.3份益生菌抗热保护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酸奶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是加入打浆后的果浆0.5-1wt%的纤维素酶,在50-60℃下酶解1-2h;浓缩是指浓缩至40-60birx。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酸奶粉,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糖酸奶粉,以每100份鲜奶计,还包括以下功能性物质中的至少一种:0.0001-0.0010份抗氧化性功能物质,0.0005-0.0020份微量元素物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糖酸奶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性功能物质选自虾青素、番茄红素、维生素C、低聚原花青素、茶多酚、维生素E、谷胱甘肽、辅酶Q10、类胡萝卜素、白藜芦醇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量元素物质是铁、锌、铜、锰、镁中的至少一种的无机盐;无机盐为氯化盐、硫酸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糖酸奶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物质是铁、锌、铜、锰、镁中的至少一种的碱式盐,碱式盐为碱式氯化盐、碱式碳酸盐,碱式硫酸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糖酸奶粉,其特征在于,低聚原花青素聚合度介于2-4之间。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低糖酸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奶预处理:将鲜奶进行浓缩处理,得浓缩牛奶;
(2)复配I:将得到的浓缩牛奶加入罗汉果甜苷,可选地,还加入抗氧化性功能物质和/或微量元素物质,充分溶解和搅拌,得到复配物I;
(3)发酵:将得到的复配物I进行灭菌、冷却后,加入发酵剂后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调节pH为弱酸性;
(4)复配II:发酵结束后,加入天然增香物质和益生菌抗热保护剂,还加入神秘果提取物,混匀,得到复配物II;
(5)干燥:将得到的复配物II进行脱水分处理,筛分即得到低糖酸奶粉。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发酵过程为将发酵剂添加到灭菌的复配物I中,充分搅拌并保持恒温40-60℃,期间用碱或酸调节pH值5.8-6.2,发酵4-12h后,结束发酵。
CN202110522047.4A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0802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2047.4A CN113080259B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2047.4A CN113080259B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0259A CN113080259A (zh) 2021-07-09
CN113080259B true CN113080259B (zh) 2022-09-06

Family

ID=76665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2047.4A Active CN113080259B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02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1072A (zh) * 2021-10-13 2022-02-25 济南斯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适合糖尿病减肥人群用的高蛋白无糖低脂凝固型酸奶粉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330781D1 (de) * 2002-08-06 2010-02-11 Danisco Anwendung von lactobacillus zur herstellung von exopolysacchariden in nahrungsmittel und pharmazeutische zusammensetzungen
WO2016149818A1 (en) * 2015-03-23 2016-09-29 Kraft Foods Group Brands Llc Dairy compositions
CN108208164A (zh) * 2016-12-09 2018-06-29 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 一种新型苦荞复配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9888A (zh) * 2017-10-17 2018-04-1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喷雾干燥制备抗氧化益生菌羊奶粉的方法
CN108018235A (zh) * 2017-12-18 2018-05-11 江南大学 一种高活性乳杆菌菌粉喷雾干燥生产工艺及应用
CN109953339A (zh) * 2017-12-22 2019-07-02 北京神飞航天应用技术研究院 一种适合航天员的益生菌营养制剂
CN111109360A (zh) * 2018-10-31 2020-05-08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神秘果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63441A (zh) * 2018-11-14 2019-03-15 东北农业大学 适用于糖尿病人食用天然共生酸奶及其生产工艺
CN111011816A (zh) * 2020-01-15 2020-04-17 湖南景然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焦香醇的生产方法
CN112544710A (zh) * 2020-12-02 2021-03-26 黄鹏 一种高活性酸奶粉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0259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3068B (zh) 一种利用异步发酵技术制备的格瓦斯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Ukwuru et al.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from tigernut (Cyperus esculentus) and their sensory, proximate and microbiological evaluation
CN107373251A (zh) 芹菜发酵液、芹菜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0080A (zh) 一种富营养大枣米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05360835A (zh) 一种复合蔬菜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0578A (zh) 一种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0900A (zh) 复合果汁型豆酸汤饮料制备方法
CN106578054A (zh) 一种黑米白桃风味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80259B (zh) 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44859B1 (ko) 김치 분말 가루를 이용한 김치 유산균 식·음료와 김치식·음료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10897118A (zh) 一种果蔬微胶囊粉和果蔬微胶囊马铃薯粉及制备方法
CN107296207A (zh) 一种红豆薏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1663A (zh) 一种发芽糙米膨化饼的生产方法
JP2002204669A (ja) ケール加工物を含む便秘改善食品
CN107494736A (zh) 一种含果蔬汁、食用菌酶解液的复合酸奶
CN101595964A (zh) 一种菌菇浓汤调味料
CN111296846A (zh) 快速提取益生元并快速发酵益生菌的方法及益生产品
CN106720371A (zh) 一种蕨麻牦牛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2651B (zh) 一种樱桃胶原多肽Fe酸牛奶
CN113080260B (zh) 一种基于罗汉果提取物的低糖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198576A (ja) 食品用成形加工物
CN109043517A (zh) 一种紫色复合速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2728A (zh) 一种绿豆山药咀嚼片及制备方法
CN107927492A (zh) 一种益生菌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59216A (zh) 火龙果康养酸奶溶豆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