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1062A - 一种注塑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1062A
CN113071062A CN202110382985.9A CN202110382985A CN113071062A CN 113071062 A CN113071062 A CN 113071062A CN 202110382985 A CN202110382985 A CN 202110382985A CN 113071062 A CN113071062 A CN 113071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riving
horizontal
epitaxial
horizontal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829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光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ngxi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ngxi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ngxi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ngxi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829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10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1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10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42Mounting of moulds; Mould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注塑机,其包括第一固定模板、移动模板以及第二固定模板,所述移动模板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两个第一外延板的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模板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两个第二外延板的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相背或者相向滑移的两个竖板以及安装于移动模板上用于驱动两个竖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每个所述竖板靠近第一外延板的一侧固接有多个抵压板,所述移动模板靠近第二固定模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抵压板一一对应的用于供抵压板滑移的滑槽,所述抵压板上安装有用于压紧第一外延板的压紧机构。本申请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塑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机。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分为立式、卧式以及全电式。
现有的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第一外延板01以及两个第二外延板02。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1673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注塑机,包括可移动注塑模具、注塑机构和操作台,可移动注塑模具和注塑机构设置于操作台上,可移动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固定模板、合模机构、移动模板和第二固定模板,第一固定模板通过连杆连接合模机构,移动模板与合模机构相连,第二固定模板设于移动模板远离第一固定模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中,常通过多个螺栓以及压块将模具的两个第一外延板01以及两个第二外延板02分别安装在移动模板和第二固定模板上,以此对模具进行安装,但这样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从而可能会提高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塑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注塑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机,包括第一固定模板、移动模板以及第二固定模板,所述移动模板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两个第一外延板的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模板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两个第二外延板的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相背或者相向滑移的两个竖板以及安装于移动模板上用于驱动两个竖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每个所述竖板靠近第一外延板的一侧固接有多个抵压板,所述移动模板靠近第二固定模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抵压板一一对应的用于供抵压板滑移的滑槽,所述抵压板上安装有用于压紧第一外延板的压紧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两个第一外延板进行固定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竖板相向移动,两个竖板相向移动带动多个抵压板相向移动,从而便可对两个第一外延板进行固定;同理,通过第二固定装置能够对两个第二外延板进行固定;综上,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便于对模具进行安装,从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压紧机构,能够进一步对模具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双螺旋丝杠,每个所述双螺旋丝杠包括左螺纹和右螺纹,一所述竖板螺纹连接于多个左螺纹,另一所述竖板螺纹连接于多个右螺纹;所述移动模板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多个双螺旋丝杠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两个竖板移动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双螺旋丝杠转动,双螺旋丝杠转动便可驱动两个竖板移动;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便于驱动两个竖板移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竖直转动连接于移动模板一侧的竖轴以及安装于移动模板一侧的伺服电机;所述竖轴的一端固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竖轴上安装有多个蜗杆,所述双螺旋丝杠的一端突出移动模板靠近竖轴的一侧设置且固接有蜗轮,多个所述蜗杆一一对应的与多个蜗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双螺旋丝杠转动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竖轴转动,竖轴转动驱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驱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便可驱动双螺旋丝杠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便于驱动双螺旋丝杠转动。
优选的,所述抵压板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远离竖板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条形孔的第一水平块以及固接于第一水平块远离竖板一端的第二水平块;所述第二水平块能够抵接于第一外延板远离竖板的一侧;所述空腔内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的驱移组件,所述条形孔内安装有用于使第一水平块抵接于条形孔远离第一外延板一端内壁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第一外延板进行压紧时,通过驱移组件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第一水平块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移动,第二水平块移动便可对第一外延板进行压紧;通过设置压紧机构,便于对第一外延板进行进一步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空腔靠近第一外延板的一侧开设有穿孔,所述驱移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穿孔内周面的水平管,所述水平管内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侧壁与水平管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水平管转动的配合件;所述驱动杆远离第一外延板的一端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驱动杆的一端固接于空腔远离第一外延板的一侧内壁;所述驱移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的传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压板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带动驱动杆移动,然后驱动杆在第一外延板侧壁的作用下向水平管内移动,此时驱动杆在配合件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转动,然后水平管在传动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水平块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对第一外延板进行压紧;再者,驱动杆向水平管内移动对弹簧进行抵压,此时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需要使第二水平块与第一外延板分离时,通过双螺旋丝杠驱动竖板向远离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此时驱动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水平管外移动,接着驱动杆在配合件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反向转动,随后水平管在传动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水平块向远离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向远离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便可使第二水平块与第一外延板分离;综上,通过设置驱移组件,便于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
优选的,所述配合件包括沿驱动杆的轴向依次固接于驱动杆侧壁的多个螺旋块,所述水平管的内壁沿其周向依次开设有多个螺旋槽,所述螺旋块与所述螺旋槽一一对应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旋块与螺旋槽,便于驱动杆驱动水平管转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套设固定于水平管外侧壁的齿轮以及固接于第一水平块一侧的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齿轮轴心线的长度小于齿条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时,通过水平管驱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驱动齿条移动,齿条移动便可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通过设置传动件,便于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折板,所述弹性折板的一端固接于条形孔靠近第一外延板的一端内壁,另一端滑移连接于条形孔的侧壁且抵接于第一水平块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折板,能够对第一水平块进行一定程度的限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需要对两个第一外延板进行固定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竖板相向移动,两个竖板相向移动带动多个抵压板相向移动,从而便可对两个第一外延板进行固定;同理,通过第二固定装置能够对两个第二外延板进行固定;综上,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便于对模具进行安装,从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压紧机构,能够进一步对模具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2.当需要对第一外延板进行压紧时,通过驱移组件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第一水平块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移动,第二水平块移动便可对第一外延板进行压紧;通过设置压紧机构,便于对第一外延板进行进一步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3.抵压板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带动驱动杆移动,然后驱动杆在第一外延板侧壁的作用下向水平管内移动,此时驱动杆在配合件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转动,然后水平管在传动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水平块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对第一外延板进行压紧;再者,驱动杆向水平管内移动对弹簧进行抵压,此时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需要使第二水平块与第一外延板分离时,通过双螺旋丝杠驱动竖板向远离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此时驱动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水平管外移动,接着驱动杆在配合件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反向转动,随后水平管在传动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水平块向远离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向远离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便可使第二水平块与第一外延板分离;综上,通过设置驱移组件,便于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内腔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压紧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螺旋块和螺旋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01、第一外延板;02、第二外延板;1、操作台;11、第一固定模板;12、移动模板;121、滑槽;122、内腔;13、第二固定模板;2、第二固定装置;3、第一固定装置;31、竖板;32、抵压板;321、空腔;322、条形孔;323、穿孔;4、驱动机构;41、双螺旋丝杠;42、驱动组件;421、竖轴;422、伺服电机;423、蜗杆;424、蜗轮;5、压紧机构;51、第一水平块;52、第二水平块;53、弹性折板;6、驱移组件;61、水平管;62、驱动杆;63、螺旋块;64、螺旋槽;65、弹簧;66、齿轮;67、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注塑机,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模板11、移动模板12以及第二固定模板13,移动模板12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两个第一外延板01的第一固定装置3,第二固定模板13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两个第二外延板02的第二固定装置2;第一固定装置3与第二固定装置2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对第一固定装置3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就不再对第二固定装置2的结构进行赘述了。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固定装置3包括沿移动模板12的长度方向相背或者相向滑移的两个竖板31以及安装于移动模板12上用于驱动两个竖板31移动的驱动机构4;移动模板12内开设有用于供竖板31滑移的内腔122,每个竖板31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一侧固接有两个抵压板32,移动模板12靠近第二固定模板13的一侧开设有两个与抵压板32一一对应的用于供抵压板32滑移的滑槽121,滑槽121与内腔122连通,滑槽121沿移动模板12的长度方向设置,抵压板32上安装有用于压紧第一外延板01的压紧机构5。当需要对两个第一外延板01进行固定时,通过驱动机构4驱动两个竖板31相向移动,两个竖板31相向移动带动多个抵压板32相向移动,从而便可对两个第一外延板01进行固定;同理,通过第二固定装置2能够对两个第二外延板02进行固定;综上,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3和第二固定装置2,便于对模具进行安装,从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压紧机构5,能够进一步对模具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如图3和图4所示,驱动机构4包括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内腔122两端侧壁的两个双螺旋丝杠41,每个双螺旋丝杠41包括左螺纹和右螺纹,一竖板31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左螺纹,另一竖板31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右螺纹;移动模板12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多个双螺旋丝杠41转动的驱动组件42。当需要驱动两个竖板31移动时,通过驱动组件42驱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便可驱动两个竖板31移动;通过设置驱动机构4,便于驱动两个竖板31移动。
如图3和图4所示,驱动组件42包括通过轴承竖直转动连接于移动模板12一侧的竖轴421以及安装于移动模板12一侧的伺服电机422;伺服电机422处于竖轴421的上方,伺服电机422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与竖轴421的一端固接;竖轴421上安装有两个蜗杆423,双螺旋丝杠41的一端突出移动模板12靠近竖轴421的一侧设置且固接有蜗轮424,两个蜗杆423分别与两个蜗轮424相啮合。当需要驱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时,通过伺服电机422驱动竖轴421转动,竖轴421转动驱动蜗杆423转动,蜗杆423转动驱动蜗轮424转动,蜗轮424转动便可驱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42,便于驱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
如图4和图5所示,抵压板32内开设有空腔321,空腔321远离竖板31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条形孔322,条形孔322沿抵压板32的长度方向设置,压紧机构5包括沿抵压板3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条形孔322的第一水平块51以及固接于第一水平块51远离竖板31一端的第二水平块52;第一水平块51和第二水平块52共同组成L形块,第二水平块52能够抵接于第一外延板01远离竖板31的一侧;空腔321内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的驱移组件6,条形孔322内安装有用于使第一水平块51抵接于条形孔322远离第一外延板01一端内壁的弹性件,弹性件包括弹性折板53,制成弹性这版53的材料可选用弹簧钢,弹性折板53的一端固接于条形孔322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一端内壁,另一端滑移连接于条形孔322的侧壁且抵接于第一水平块51的一侧。当需要对第一外延板01进行压紧时,通过驱移组件6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52移动,第二水平块52移动便可对第一外延板01进行压紧;通过设置压紧机构5,便于对第一外延板01进行进一步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如图4和图5所示,空腔321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一侧开设有穿孔323,驱移组件6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穿孔323内周面的水平管61,水平管61内设置有驱动杆62,驱动杆62沿水平管61的轴向设置,驱动杆62的侧壁与水平管61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水平管61转动的配合件,结合图6,配合件包括沿驱动杆62的轴向依次固接于驱动杆62侧壁的多个螺旋块63,水平管61的内壁沿其周向依次开设有多个螺旋槽64,螺旋块63与螺旋槽64一一对应配合;驱动杆62远离第一外延板01的一端固接有弹簧65,弹簧65远离驱动杆62的一端固接于空腔321远离第一外延板01的一侧内壁;驱移组件6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的传动件。抵压板32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带动驱动杆62移动,然后驱动杆62在第一外延板01侧壁的作用下向水平管61内移动,此时驱动杆62在螺旋块63和螺旋槽64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61转动,然后水平管61在传动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水平块51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51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52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对第一外延板01进行压紧;再者,驱动杆62向水平管61内移动对弹簧65进行抵压,此时弹簧65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需要使第二水平块52与第一外延板01分离时,通过双螺旋丝杠41驱动竖板31向远离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此时驱动杆62在弹簧65的作用下向水平管61外移动,接着驱动杆62在螺旋块63和螺旋槽64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61反向转动,随后水平管61在传动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水平块51向远离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51向远离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便可使第二水平块52与第一外延板01分离;综上,通过设置驱移组件6,便于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
如图4和图5所示,传动件包括套设固定于水平管61外侧壁的齿轮66以及固接于第一水平块51一侧的齿条67;齿轮66与齿条67相啮合,齿轮66轴心线的长度小于齿条67的宽度。当需要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时,通过水平管61驱动齿轮66转动,齿轮66转动驱动齿条67移动,齿条67移动便可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通过设置传动件,便于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注塑机的实施原理为:
当需要对两个第一外延板01进行固定时,通过伺服电机422驱动竖轴421转动,竖轴421转动驱动蜗杆423转动,蜗杆423转动驱动蜗轮424转动,蜗轮424转动驱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驱动两个竖板31相向移动,两个竖板31相向移动带动多个抵压板32相向移动,从而便可对两个第一外延板01进行固定;此外,抵压板32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带动驱动杆62移动,然后驱动杆62在第一外延板01侧壁的作用下向水平管61内移动,此时驱动杆62在螺旋块63和螺旋槽64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61转动,水平管61转动带动齿轮66转动,齿轮66转动驱动齿条67向空腔321内移动,齿条67移动驱动第一水平块51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51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52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对第一外延板01进行压紧;综上,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3,便于对两个第一外延板01进行固定。同理,通过第二固定装置2便于对两个第二外延板02进行固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注塑机,包括第一固定模板(11)、移动模板(12)以及第二固定模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板(12)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两个第一外延板(01)的第一固定装置(3),所述第二固定模板(13)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两个第二外延板(02)的第二固定装置(2),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与第二固定装置(2)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包括相背或者相向滑移的两个竖板(31)以及安装于移动模板(12)上用于驱动两个竖板(31)移动的驱动机构(4);每个所述竖板(31)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一侧固接有多个抵压板(32),所述移动模板(12)靠近第二固定模板(13)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抵压板(32)一一对应的用于供抵压板(32)滑移的滑槽(121),所述抵压板(32)上安装有用于压紧第一外延板(01)的压紧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多个双螺旋丝杠(41),每个所述双螺旋丝杠(41)包括左螺纹和右螺纹,一所述竖板(31)螺纹连接于多个左螺纹,另一所述竖板(31)螺纹连接于多个右螺纹;所述移动模板(12)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多个双螺旋丝杠(41)转动的驱动组件(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2)包括竖直转动连接于移动模板(12)一侧的竖轴(421)以及安装于移动模板(12)一侧的伺服电机(422);所述竖轴(421)的一端固接于伺服电机(422)的输出轴;所述竖轴(421)上安装有多个蜗杆(423),所述双螺旋丝杠(41)的一端突出移动模板(12)靠近竖轴(421)的一侧设置且固接有蜗轮(424),多个所述蜗杆(423)一一对应的与多个蜗轮(424)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板(32)内开设有空腔(321),所述空腔(321)远离竖板(31)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条形孔(322),所述压紧机构(5)包括滑移连接于条形孔(322)的第一水平块(51)以及固接于第一水平块(51)远离竖板(31)一端的第二水平块(52);所述第二水平块(52)能够抵接于第一外延板(01)远离竖板(31)的一侧;所述空腔(321)内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的驱移组件(6),所述条形孔(322)内安装有用于使第一水平块(51)抵接于条形孔(322)远离第一外延板(01)一端内壁的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21)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一侧开设有穿孔(323),所述驱移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于穿孔(323)内周面的水平管(61),所述水平管(61)内设置有驱动杆(62),所述驱动杆(62)的侧壁与水平管(61)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水平管(61)转动的配合件;所述驱动杆(62)远离第一外延板(01)的一端固接有弹簧(65),所述弹簧(65)远离驱动杆(62)的一端固接于空腔(321)远离第一外延板(01)的一侧内壁;所述驱移组件(6)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水平块第一水平块(51)移动的传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包括沿驱动杆(62)的轴向依次固接于驱动杆(62)侧壁的多个螺旋块(63),所述水平管(61)的内壁沿其周向依次开设有多个螺旋槽(64),所述螺旋块(63)与所述螺旋槽(64)一一对应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套设固定于水平管(61)外侧壁的齿轮(66)以及固接于第一水平块(51)一侧的齿条(67);所述齿轮(66)与所述齿条(67)相啮合,所述齿轮(66)轴心线的长度小于齿条(67)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折板(53),所述弹性折板(53)的一端固接于条形孔(322)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一端内壁,另一端滑移连接于条形孔(322)的侧壁。
CN202110382985.9A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注塑机 Pending CN1130710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2985.9A CN113071062A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注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2985.9A CN113071062A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注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1062A true CN113071062A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15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2985.9A Pending CN113071062A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注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71062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0544A (ja) * 1993-05-12 1994-11-22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成形機の金型固定装置
CN205167376U (zh) * 2015-12-08 2016-04-20 苏州源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机
CN108858960A (zh) * 2018-06-26 2018-11-23 芜湖博康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饰件注塑设备
CN109397625A (zh) * 2018-10-17 2019-03-01 胡友兰 一种玩具车轮注塑模具
CN209903413U (zh) * 2018-12-17 2020-01-07 福建正标竹木有限公司 多层复合竹板材成型热压设备
CN210946073U (zh) * 2019-11-21 2020-07-07 浙江稽山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小轧车
CN111546577A (zh) * 2020-05-18 2020-08-18 武汉市银宝山新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smc模具的安装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2507475U (zh) * 2020-06-10 2021-02-09 广东广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
CN112411823A (zh) * 2020-11-09 2021-02-26 安徽恒信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幕墙
CN212795624U (zh) * 2020-06-16 2021-03-26 重庆大爱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球面光学镜片模压成型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0544A (ja) * 1993-05-12 1994-11-22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成形機の金型固定装置
CN205167376U (zh) * 2015-12-08 2016-04-20 苏州源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机
CN108858960A (zh) * 2018-06-26 2018-11-23 芜湖博康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饰件注塑设备
CN109397625A (zh) * 2018-10-17 2019-03-01 胡友兰 一种玩具车轮注塑模具
CN209903413U (zh) * 2018-12-17 2020-01-07 福建正标竹木有限公司 多层复合竹板材成型热压设备
CN210946073U (zh) * 2019-11-21 2020-07-07 浙江稽山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小轧车
CN111546577A (zh) * 2020-05-18 2020-08-18 武汉市银宝山新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smc模具的安装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2507475U (zh) * 2020-06-10 2021-02-09 广东广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
CN212795624U (zh) * 2020-06-16 2021-03-26 重庆大爱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球面光学镜片模压成型机
CN112411823A (zh) * 2020-11-09 2021-02-26 安徽恒信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幕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71062A (zh) 一种注塑机
CN210059528U (zh) 一种连续模冲孔入子可调机构
CN110681769B (zh) 一种钣金工业控制箱柜折弯成型模具
CN209614033U (zh) 一种用于自动下料的工装
CN113477824B (zh) 一种冲压模自动脱模进料系统
CN114851624A (zh) 一种震动式碳素冷压成型装置
CN210256937U (zh) 一种塑料挤压成型装置
CN209792327U (zh) 折弯机
CN113858314A (zh) Eps泡沫板切割机的压紧装置
CN112517981A (zh) 一种液压冲孔装置
CN212948176U (zh) 一种用于冲压塑料的冲压机
CN219182608U (zh) 一种新型面条机
CN219563944U (zh) 一种面板注塑模具
CN217649006U (zh) 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冷挤压件用油压机
CN215544060U (zh) 一种电脑屏蔽罩冲压模具
CN219213900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注塑模具
CN212494685U (zh) 钢板折弯设备
CN218985702U (zh) 一种胶棒加工用可移动式挤出机
CN215430876U (zh) 一种设置有顶料机构的磨轮加压成型装置
CN220349135U (zh) 一种金刚石用冷压坯设备
CN219151281U (zh) 一种用于冷冲板生产的裁板机
CN218139434U (zh) 一种板材的微发泡层挤压成型装置
CN219020179U (zh) 一种大产量冷挤出机
CN217045345U (zh) 一种泡沫泵按头摩网组装机
CN215143935U (zh) 一种复杂精密模具的模胚预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