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8319B - 贴膜机构及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贴膜机构及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8319B
CN113068319B CN202110318952.8A CN202110318952A CN113068319B CN 113068319 B CN113068319 B CN 113068319B CN 202110318952 A CN202110318952 A CN 202110318952A CN 113068319 B CN113068319 B CN 113068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assembly
copper foil
covering
lamin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89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8319A (zh
Inventor
徐鹏辉
姜烨
代香胜
闫海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89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83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8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8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8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8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8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 H05K3/282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for inhibiting the corrosion of the circuit, e.g. for preserving the solder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8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贴膜机构及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属于电路板贴膜技术领域。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包括工作台及设于工作台上的:支撑架,其将工作台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内设有覆盖膜料仓、输送机构及铜箔料仓;覆盖膜上料机构,其用于搬运覆盖膜料仓中的覆盖膜至输送机构;剥膜机构,其后接于输送机构,剥膜机构包括位于第二区域内的剥膜吸附台;贴膜机构;铜箔上料机构;下料仓及下料机构。本发明能够实现覆盖膜贴覆过程中的全自动,同时使贴覆成品的良品率得到大大提升。

Description

贴膜机构及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贴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膜机构及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软板”,行业内俗称FPC,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主要是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制成的印刷电路板,具有许多硬性印刷电路板不具备的优点。例如它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利用FPC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适应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因此,FPC已在航天、军事、移动通讯、手提电脑、计算设备外设、PDA、数字相设备等领域或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覆盖膜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外层保护材料,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可用于保护电路板不被氧化或损害,其主要的作用在于:一是保护铜箔不暴露在空气中,从而避免铜箔的氧化;二是为后续的表面处理进行覆盖,如不需要镀金的区域用覆盖膜覆盖;在后续的表面安装技术中起到阻焊作用。
随着柔性电路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覆盖膜的存在也变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的覆盖膜贴合设备,仍存在覆盖膜剥离效果不佳、覆盖膜贴合效果较差、贴合精度较低及自动化程度不够高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膜机构,通过设置第一视觉定位组件和第二视觉定位组件能够提升贴合过程的贴合精度,同时贴合手掌能够带来较好的贴合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能够实现覆盖膜贴覆过程中的全自动,同时使贴覆成品的良品率得到大大提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贴膜机构,包括:
贴覆台,包括铜箔吸附板;
贴合组件,包括贴合手掌及贴合驱动源,贴合手掌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贴覆台的上方,所述贴合手掌包括覆盖膜吸附板,所述贴合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贴合手掌旋转或上下移动;
第一视觉定位组件,用于对所述覆盖膜吸附板上的覆盖膜进行定位;以及
第二视觉定位组件,用于对所述铜箔吸附板上的铜箔进行定位;
其中,当所述第一视觉定位组件识别出的覆盖膜位置和所述第二视觉定位组件识别出的铜箔位置为非对齐状态时,所述贴合驱动源驱动所述贴合手掌进行旋转标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视觉定位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环形光源、第一远心镜头及第一相机;所述第二视觉定位组件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二相机、第二远心镜头及第二环形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为0°~15°环光,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为30°~60°环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视觉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环形光源;所述第二视觉定位组件还用于覆盖膜和铜箔贴合后的复检,所述第二视觉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环形光源和第二环形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为蓝色0°~15°环光,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为30°~60°红外环光。
更进一步地,所述贴合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连接所述贴合驱动源,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连接所述贴合手掌,所述贴合手掌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缓冲导向组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贴覆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铜箔吸附板之下的第一加热片,和/或,所述贴合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覆盖膜吸附板之上的第二加热片。
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包括工作台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
支撑架,其将所述工作台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内设有覆盖膜料仓、输送机构及铜箔料仓;
覆盖膜上料机构,用于搬运所述覆盖膜料仓中的覆盖膜至所述输送机构;
剥膜机构,后接于所述输送机构,所述剥膜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剥膜吸附台;
贴膜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贴合组件和移动设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贴覆台;
贴覆台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贴覆台滑动;
铜箔上料机构,用于搬运所述铜箔料仓中的铜箔至所述贴覆台;
下料仓,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且临近所述贴覆台设置;
下料机构,用于搬运成品至所述下料仓;
其中,当所述铜箔上料机构搬运所述铜箔料仓中的铜箔至所述贴覆台时,所述贴覆台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当所述贴合组件搬运所述剥膜吸附台上的覆盖膜至所述贴覆台时,所述贴覆台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更进一步地,所述贴膜机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贴膜机构。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隔板料仓,所述下料仓两侧设有延伸至所述铜箔料仓之下的滑轨,所述隔板料仓滑动设于滑轨上,所述下料机构还用于搬运所述隔板料仓中的隔板至所述下料仓中。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视觉定位组件和第二视觉定位组件分别对覆盖膜和铜箔的位置进行定位,再通过贴合组件对覆盖膜的位置进行旋转标定,实现了覆盖膜的精准贴覆,贴覆成品的良品率得到大大提升;
(2)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加热片,在贴合组件搬运剥膜吸附台上的覆盖膜的过程中,加热使覆盖膜上的胶融化,从而在将其贴覆至铜箔上时达到更好的贴覆效果;通过设置第二加热片,从铜箔底部先对其进行预热,在贴覆时也能使贴覆得更加牢固;
(3)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多处驱动源选用动定子配合的机构,这样驱动方式的选用,可以实现滑动驱动的同时大大减小第二滑动驱动源所占据的空间;
(4)本覆盖膜贴合设备大大提升了自动化程度,实现了贴合过程中的全程自动化,设备中各机构间结构紧凑,集成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剥膜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黏辊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贴膜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贴合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视觉定位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视觉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的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输送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号具体如下:
10-工作台;20-支撑架;21-第一定子;30-隔板料仓;40-滑轨;101-第一区域;102-第二区域;50-第四动子;60-第四定子;70-覆盖膜导向块;80-隔板料仓驱动源;
110-黏辊组件;1101-第一黏辊;1102-第二黏辊;1103-黏性辊套;1104-避让口;1105-清洁黏辊;1106-嵌口;120-夹持组件;1201-夹持部;1202-动力源;1203-悬臂;1204-第一剥膜横梁;1205-第二剥膜横梁;1206-导杆;1207-导套;130-第一驱动源;140-第二驱动源;1401-支撑板;150-剥膜吸附台;1501-真空发生器;1502-吸附孔;160-第三驱动源;170-固定板;1801-离型纸挡板;1802-离型纸导向板;
210-贴覆台;2101-铜箔吸附板;2102-第一加热片;220-贴合组件;2202-贴合驱动源;2203-覆盖膜吸附板;2204-连接板;2205-导向杆;2206-弹性件;2207-第二加热片;2208-贴合板;230-第一视觉定位组件;2301-第一环形光源;2302-第一远心镜头;2303-第一相机;2304-视觉支架;2305-视觉定位板;2306-第二定子;2307-第二动子;2308-第二定子安装板;2309-滑动轨;240-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1-第二相机;2402-第二远心镜头;2403-第二环形光源;2404-第三动子;2405-第三定子;
300-覆盖膜料仓;400-输送机构;410-输送台;411-输送口;4111-缺口;421-第一拨杆;422-托板;423-安装板;424-第二拨杆;4301-驱动电机;4302传动皮带;440-位置调整组件;4401-调整块;4402-调整驱动源;4403-覆盖膜调整部;500-铜箔料仓;600-覆盖膜上料机构;700-铜箔上料机构;800-下料仓;900-下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定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定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达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书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包含一种剥膜机构,在下述实施例中,剥膜机构包括:
黏辊组件110,如图3所示,其包括平行排列设置的第一黏辊1101和第二黏辊1102,且两者之间留有供覆有离型纸的覆盖膜通行的通道,第一黏辊1101包括辊轴,所述辊轴上套设有间隔设置的黏性辊套1103,所述黏性辊套1103之间构成避让口1104。其中,第二黏辊1102的结构与第一黏辊1101的结构相似。在覆有离型纸的覆盖膜通过黏辊组件110时,第一黏辊1101粘住覆盖膜的上表面,第二黏辊1102黏住离型纸的下表面,从而带动覆盖膜和离型纸的一端部产生分离。
夹持组件120,如图2所示,其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夹持覆盖膜的夹持部1201和驱动夹持部1201处于夹紧或松开状态的动力源1202。需要说明的是,若夹持部1201设置的数量为两个时,为避免覆盖膜产生褶皱,两个夹持部1201应设置成能够夹住覆盖膜朝向夹持部1201所在侧的两端,即两个夹持部1201之间存在一定间隔,从而避免覆盖膜起褶皱。另外,夹持部1201不能够设置为一整个的原因在于:为了保持覆盖膜的平整,若夹持部1201为一个,则其大小需设计为与覆盖膜宽度大小一致或近似(实际工作时,覆盖膜一般沿其长度方向运输,夹持部1201所需夹持的边为宽度所在边),此时供夹持部1201置入的避让口1104的宽度大小也需设置为不小于夹持部1201的宽度大小,此时覆盖膜会陷入避让口1104中,黏性辊套1103也无法再粘住覆盖膜,剥离工作无法进行。
如图1及图3所示,第一驱动源130,其用于驱动黏辊组件110滚动。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一黏辊1101是定辊,第二黏辊1102是动辊,第一驱动源130驱动第二黏辊1102滚动,进而带动第一黏辊1101滚动。可以理解,第一黏辊1101和第二黏辊1102动定辊交换的设置亦可。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源130为步进电机驱动皮带轮传动的结构。
如图1及图3所示,第二驱动源140,其用于驱动夹持组件120转动,且可带动夹持部1201置于避让口1104中。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源140为旋转气缸。需要说明的是,置于避让口1104内的夹持部1201不随黏辊组件110的转动而产生位移。
请参见图1,剥膜吸附台150,其设于黏辊组件110的剥膜出口处。本实施例中,剥膜吸附台150实现吸附功能是通过在剥膜吸附台150上设置真空发生器1501和多个吸附孔1502,真空发生器1501和吸附孔1502连通以使覆盖膜处于负压吸附状态。可以理解,此处产生负压吸附也可以通过外接真空泵或其他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的方式,采用真空发生器1501的原因在于其无需维护,且吸附覆盖膜并不需要很大的流量,采用真空发生器1501即可实现。
请继续参见图1,第三驱动源160,其带动夹有覆盖膜的夹持组件120远离黏辊组件110,以使覆盖膜平整置于剥膜吸附台150上。当第二驱动源140驱动夹有覆盖膜的夹持组件120转动至水平状态,第三驱动源160驱动夹持组件120沿着剥膜吸附台150的一侧滑动并将覆盖膜平整置于剥膜吸附台150上。
其中,避让口1104的数量不少于夹持部1201的数量,每个夹持部1201均有对应的避让口1104供其伸入。
由上述的剥膜机构进行剥膜工作,可以剥离出平整且毫无损伤的覆盖膜。实际工作时,先由第二驱动源140驱动夹持组件120旋转置于避让口1104内,接着打开剥膜吸附台150处的负压吸附,再由第一驱动源130驱动黏辊组件110转动,此时覆有离型纸的覆盖膜由第一黏辊1101和第二黏辊1102之间的通道流入,覆盖膜端部与离型纸端部产生分离,当覆盖膜跟随黏辊组件110滚动至夹持组件120处时,动力源1202驱动夹持部1201夹住覆盖膜,接着第二驱动源140驱动夹有覆盖膜的夹持组件120至水平状态,第三驱动源160驱动夹持组件120滑动并将覆盖膜平整置于剥膜吸附台150上,然后动力源1202驱动夹持部1201松开,第二驱动源140驱动夹持组件120旋转支起,第三驱动源160驱动夹持组件120复位,剥膜工作到此结束。
请参见图3,黏辊组件110还包括清洁黏辊1105,清洁黏辊1105设于覆盖膜入口端且紧贴第一黏辊1101设置。由于第一黏辊1101用于粘附覆盖膜的上表面,因此其上会粘附有灰尘及杂质,通过设置清洁黏辊1105来达到清除的目的。优选地,清洁黏辊1105的黏性大于第一黏辊1101的黏性,以达成更好的清洁效果。
请参见图2,夹持组件120还包括与第二驱动源140输出端相连的悬臂1203,悬臂1203悬设于剥膜吸附台150上方,悬臂1203上靠近黏辊组件110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剥膜横梁1204,第一剥膜横梁1204的上方对齐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二剥膜横梁1205,动力源1202的输出端由上往下依次穿设于第二剥膜横梁1205和第一剥膜横梁1204上,第一剥膜横梁1204和第二剥膜横梁1205靠近黏辊组件110的一端配合形成夹持部1201。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夹持部1201为类齿状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夹持部1201均匀设有四个,以达成更好的夹持效果。进一步地,悬臂1203的形状为L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剥膜横梁1204和第二剥膜横梁1205处于松开状态时,两者靠近黏辊组件110的一端存在一定的缝隙,在第二驱动源140驱动夹持组件120旋转置于避让口1104内时,应保证黏辊组件110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将其上粘附的覆盖膜带动至该缝隙中,以实现夹持。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剥膜吸附台150的一侧设有平行设置有固定板170,第三驱动源160带动固定一体的夹持组件120和第二驱动源140滑动设于固定板170上。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源140安装于支撑板1401上,第二驱动源140的驱动端由支撑板1401上伸出且驱动连接悬臂1203,支撑板1401滑动设于固定板170上,同时支撑板1401的滑动方向平行于剥膜吸附台150的侧边。此外,第三驱动源160也固定于固定板170上。
请参见图2,夹持组件120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分别设于动力源1202的两侧,导向组件包括导杆1206和套设于导杆1206上的导套1207,导杆1206的下端固定安装于第一剥膜横梁1204上,导套1207的下端固定安装于第二剥膜横梁1205上。通过设置导向组件,使得动力源1202在驱动夹持组件120夹紧时不致晃动歪斜,保证了夹持工作的稳定性。
请参见图3,通道的剥膜出口处固定有离型纸挡板1801。离型纸挡板1801的设置保证了在黏辊组件110将离型纸与覆盖膜一端剥离后,离型纸不会再对后续的剥离工作产生干涉。
请继续参见图3,第二黏辊1102包括辊杆,辊杆上套设有间隔设置的黏性辊套1103,黏性辊套1103之间构成嵌口1106,嵌口1106上设有离型纸导向板1802,在第二黏辊1102滚动时,离型纸导向板1802的位置不随第二黏辊1102的滚动而产生变动。通过设置离型纸导向板1802,可以在离型纸掉落时对其产生导向,离型纸挡板1801和离型纸导向板1802之间形成离型纸掉落空间,使得离型纸只能掉落在离型纸掉落空间中,防止离型纸飘至其他工位,导致杂乱及难以收集。一般而言,离型纸挡板1801和离型纸导向板1802隔出的离型纸掉落空间的下方还会设有离型纸收集箱(图中未示出)来收集离型纸。
优选地,第一黏辊1101的黏性大于第二黏辊1102的黏性,这样的设计原因在于:第一黏辊1101的黏性较大,可以将覆盖膜平整地黏于其上,后续通过夹持部1201夹住覆盖膜,第三驱动源160带动夹持组件120滑动即可分离出覆盖膜;而第二黏辊1102处黏性较小,可以辅助离型纸和覆盖膜的剥离,同时也不会使离型纸紧紧粘在第二黏辊1102上,进而使得离型纸能够从离型纸挡板1801和离型纸导向板1802之间掉落。
请参见图4至图7,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贴膜机构,在下述实施例中,贴膜机构包括:
贴覆台210,如图4所示,其包括铜箔吸附板2101。可以理解,铜箔吸附板2101的放置面朝上设置。
贴合组件220,如图4所示,其包括贴合手掌及贴合驱动源2202,贴合手掌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贴覆台210的上方,贴合手掌包括覆盖膜吸附板2203,贴合驱动源2202用于驱动贴合手掌旋转或上下移动。
具体而言,贴合组件220设于支撑架20上,支撑架20上还安装有驱动贴合组件220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动驱动源。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贴合驱动源2202具体可以选用电机驱动丝杆花键机构传动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驱动源包括第一定子21和第一动子(图中未示出,被贴合组件220遮挡),这样驱动方式的选用,可以达成较好的驱动效果,同时比起常规的驱动源,这样的设置可以减小第一滑动驱动源所占据的空间。
具体而言,铜箔吸附板2203和覆盖膜吸附板2203的表面都分别设有多个吸附孔1502,实现负压吸附可以分别通过外接真空泵或真空发生器。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外接真空发生器1501的设置。
请参见图4,第一视觉定位组件230,其用于对覆盖膜吸附板2203上的覆盖膜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第一视觉定位组件230设于剥膜吸附台150和贴覆台210之间。
请继续参见图4,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其用于对铜箔吸附板2101上的铜箔进行定位。
其中,当第一视觉定位组件230识别出的覆盖膜位置和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识别出的铜箔位置为非对齐状态时,贴合驱动源2202驱动贴合手掌进行旋转标定。
通过设置第一视觉定位组件230和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分别对覆盖膜和铜箔的位置进行定位,再通过贴合组件220对覆盖膜的位置进行旋转标定,实现了覆盖膜的精准贴覆,贴覆成品的良品率得到大大提升。
实际工作时,铜箔吸附板2101上置有铜箔,由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对铜箔上的边角定位点进行拍摄,再由贴合组件220移动至剥膜吸附台150的上方,贴合驱动源2202驱动贴合组件220下降,覆盖膜吸附板2203吸附住剥膜吸附台150上的覆盖膜后,第一滑动驱动源驱动贴合组件220滑动至第一视觉定位组件230的上方,第一视觉定位组件230对覆盖膜上的边角定位点进行拍摄,当第一视觉定位组件230识别出的覆盖膜位置和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识别出的铜箔位置为非对齐状态时,贴合驱动源2202驱动贴合手掌进行旋转标定,标定完成后,第一滑动驱动源驱动贴合组件220滑动至贴覆台210的正上方,贴合驱动源2202驱动贴合手掌下降将覆盖膜放至铜箔上,此时覆盖膜吸附板2203处关闭负压吸附,贴合手掌仍保持贴合状态,一定时间后贴合驱动源2202驱动贴合组件220后上移即可。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7所示,第一视觉定位组件23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环形光源2301、第一远心镜头2302及第一相机2303;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二相机2401、第二远心镜头2402及第二环形光源2403。
第一环形光源2301和第二环形光源2403选用环形光源的好处在于:环形光源的光源角度以中心垂直线为基准,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照射角度选择,适用于检测物体的边缘清晰特征,突出感兴趣的被测物体信息,能够解决对角照射阴影问题,适于覆盖膜或铜箔的边角定位点的拍摄。
第一远心镜头2302和第二远心镜头2402选用远心镜头的好处在于:远心镜头相比于普通镜头,更加适合精密检测的需求,其能够生成高分辨率、清晰的图像,同时还可拍摄出精确地反映覆盖膜和铜箔实物的图像,进一步地提升了贴覆的精准度,进一步地保证了贴覆后产品的良品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视觉定位组件230还包括视觉支架2304,第一相机2303、第一远心镜头2302及第一相机2303安装至视觉定位板2305上,视觉定位板2305滑动设于视觉支架2304上,以使第一视觉定位组件可以调整拍摄位置,拍摄起来更加灵活。第一视觉定位组件230还包括第二滑动驱动源,第二滑动驱动源包括第二定子2306和滑动设于第二定子2306上的第二动子2307,视觉定位板2305下方安装有第二定子安装板2308。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视觉支架2304上安装有两排滑动轨2309,第二定子2306设于两排滑动轨2309之间,第二定子安装板2308滑动安装于两排滑动轨2309和第二定子2306上。这样驱动方式的选用,可以实现滑动驱动,同时这样的设置可以减小第二滑动驱动源所占据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滑动驱动源带动视觉定位板2305滑动的方向与第一滑动驱动源带动贴合组件220滑动的方向垂直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配合实现多个方向上的调整,直至调整到最佳拍摄角度。
进一步地,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还包括第三滑动驱动源。在一种实施例中,贴合组件220和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滑动设于支架的同一侧之上,贴覆台210固定设置且位于剥膜吸附台150的左侧,第三滑动驱动源包括第三动子2404,第三滑动驱动源与第一滑动驱动源共用第一定子21。此处的“左”指的是本实施例中图4、图8、图9及图10中的方位设置。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7所示,贴合组件220滑动设于支撑架20的一侧之上,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滑动设于支撑架20的另一侧之上,贴覆台210滑动设于支撑架20的下方,第三滑动驱动源包括第三动子2404和第三定子2405。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后续其他机构预留设计空间。
第一环形光源2301为0°~15°环光,第二环形光源2403为30°~60°环光。
第一环形光源2301选用0°~15°环光的原因在于:拍摄覆盖膜上的对角定位点采用低角度环形光源,可以实现均匀照射,同时突出边缘轮廓特征。优选地,第一环形光源2301具体可以选用0°环光,该优选角度由实际工作拍摄试验得出。
第二环形光源2403选用30°~60°环光的原因在于:铜箔表面为具有层次感的结构,使用30°~60°环光可以使拍摄特征更加明显。优选地,第二环形光源2403具体可以选用45°环光,该优选角度由实际工作拍摄试验得出。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视觉定位组件230包括第一环形光源2301;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还用于覆盖膜和铜箔贴合后的复检,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包括第一环形光源2301和第二环形光源2403。
第一环形光源2301为蓝色0°~15°环光,第二环形光源2403为30°~60°红外环光。
需要说明的是,覆盖膜为淡黄色薄膜,第一环形光源2301也可以选用其他与覆盖膜本身颜色反差大的其他颜色环光,如红色等,但选用蓝色环光拍摄效果更佳。
需要说明的是,铜箔的颜色为黄色,第二环形光源2403也可以选用蓝色、白色等其他区别度较高的光源,选用红外环光的原因在于:在贴覆完成后,铜箔上覆有覆盖膜,此时对铜箔进行定位拍摄时,需要一种穿透力强的光,来消除薄膜的影响,而红外环光正好拥有穿透力强的特征,可以在拍摄时消除覆盖膜对铜箔特征的影响。
请参见图5,贴合组件220还包括连接板2204,连接板2204的上方连接贴合驱动源2202,连接板2204的下方连接贴合手掌,贴合手掌和连接板2204之间设有缓冲导向组件。通过设置缓冲导向组件,能在贴合手掌下压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无论是在贴合组件220下降取覆盖膜时,还是将覆盖膜贴覆至铜箔之上时,都可以缓冲贴合驱动源2202驱动贴合手掌猛地下压时带来的冲力,避免对产品的损害。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见图5,贴合手掌还包括贴合板2208,缓冲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2205及弹性件2206,导向杆2205的上端滑动连接于连接板2204上,导向杆2205的下端固定至贴合板2208上,弹性件2206设于连接板2204和贴合板2208之间。本实施例中,缓冲导向组件设有四组,分别均匀设于贴合板2208和连接板2204的四角处。
请参见图4及图5,贴覆台210还包括安装于铜箔吸附板2101之下的第一加热片2102,和/或,贴合组件220还包括安装于覆盖膜吸附板2203之上的第二加热片2207。本实施例中,两者为“和”的并列关系。通过设置第一加热片2102,在贴合组件220搬运剥膜吸附台150上的覆盖膜的过程中,加热使覆盖膜上的胶融化,从而在将其贴覆至铜箔上时达到更好的贴覆效果;通过设置第二加热片2207,从铜箔底部先对其进行预热,在贴覆时也能使贴覆得更加牢固。两者配合,贴覆效果更佳。
请参见图1至图12,本发明还包含一种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在下述实施例中,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包括工作台10及设于工作台10上的:
支撑架20,如图8所示,其将工作台10分为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
第一区域101内设有覆盖膜料仓300、输送机构400及铜箔料仓500。
覆盖膜上料机构600,其用于搬运覆盖膜料仓中的覆盖膜至输送机构400。
剥膜机构,其后接于输送机构400,剥膜机构包括位于第二区域102内的剥膜吸附台150,剥膜吸附台150用于置放剥去离型纸后的覆盖膜。
贴膜机构,其包括滑动设于支撑架20上的贴合组件220和移动设于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内的贴覆台210。
贴覆台驱动源,其用于驱动贴覆台210滑动。
铜箔上料机构700,其用于搬运铜箔料仓500中的铜箔至贴覆台210。
下料仓800,其位于第二区域102内且临近贴覆台210设置。
下料机构900,其用于搬运成品至下料仓800。
其中,当铜箔上料机构700搬运铜箔料仓500中的铜箔至贴覆台210时,贴覆台210位于第一区域101;当贴合组件220搬运剥膜吸附台150上的覆盖膜至贴覆台210时,贴覆台210位于第二区域102。
实际工作时,覆盖膜上料机构600从覆盖膜料仓300中搬运覆盖膜至输送机构400,输送机构400传送覆盖膜至剥膜机构处,剥膜机构剥膜完成后将覆盖膜置于剥膜吸附台150上,同时贴覆台驱动源驱动贴覆台210滑动至第一区域101内,由铜箔上料机构700从铜箔料仓500中搬运铜箔至贴覆台210上之后,贴覆台驱动源驱动贴覆台210滑动至第二区域102,再由贴合组件220搬运剥膜吸附台150上的覆盖膜贴覆于贴覆台210上的铜箔之上,贴覆完成后,移开贴合组件220,由下料机构900将成品搬运至下料仓800中。这样的设置,使得本覆盖膜贴合设备大大提升了自动化程度,实现了贴合过程中的全程自动化。
具体而言,请参见图4及图9,本实施例中,贴覆台驱动源包括第四动子50和第四定子60。需要说明的是,贴覆台驱动源也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驱动源,这里动定子的结合可以减小贴覆台驱动源所占据的空间。
剥膜机构为上文所述的剥膜机构,和/或,贴膜机构为上文所述的贴膜机构。本实施例中,此处为“和”的并列关系。
请参见图11及图12,输送机构400包括:
输送台410,其上平行设有至少两排输送口411,输送口411沿覆盖膜输送方向设置,各输送口411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大于覆盖膜的宽度;
拨杆机构,其包括置于输送口411中的第一拨杆421,第一拨杆421的上端伸出至输送台410上,第一拨杆421的下端安装至托板422上;
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拨杆机构在输送口411内滑动,以推动覆盖膜运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301及传动皮带4302,托板422安装于传动皮带4302之上,由驱动电机4301驱动传动皮带4302带动托板422滑动。
实际工作时,覆有离型纸的覆盖膜放置于第一拨杆421和剥膜机构之间,由第一拨杆推动覆盖膜运动,进而达到剥膜机构处,实现覆盖膜的传输。
请参见图11,第一拨杆421的上端连接安装板423的一侧,安装板423的另一侧安装有悬空设置的第二拨杆424,第二拨杆424的上端和第一拨杆421的上端保持水平,第二拨杆424的下端伸至输送口411中。通过设置悬空的第二拨杆424来推动覆盖膜运动,这样的设置达到了柔性传送的目的。覆有离型纸的覆盖膜是偏硬性的材质,在拨杆机构推动其去往剥膜机构时,若前方出现一定的阻塞,下端未固定的第二拨杆424可以起到一定的柔性回弹的作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覆有离型纸的覆盖膜产生不平整现象。
请参见图12,输送机构400还包括用于导正覆盖膜位置的位置调整组件440。
请继续参见图12,位置调整组件440包括调整块4401及调整驱动源4402,调整块4401悬空设置于输送台410的一侧,调整驱动源4402的一侧固定于输送台410之下,调整驱动源4402的另一侧安装于调整块4401上,调整块4401包括覆盖膜调整部4403,输送台410的一侧之上设有与覆盖膜调整部4403的形状相适配的缺口4111。需要说明的是,位置调整组件440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中,仅在输送台410的一侧设置了一个位置调整组件440,在输送台410另一侧的对应处设置了固定的覆盖膜导向块70,以达到节省成本的作用。本实施例中,调整驱动源为滑台气缸。
请参见图8至图10,本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还包括隔板料仓30,下料仓800两侧设有延伸至铜箔料仓500之下的滑轨40,隔板料仓30滑动设于滑轨40上,下料机构900还用于搬运隔板料仓30中的隔板至下料仓800中。通过向下料仓800中搬运隔板来避免软性的成品产生褶皱,保证成品的平整。
请参见图10,本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还包括隔板料仓驱动源80,隔板料仓驱动源80能够驱动隔板料仓30滑动位于铜箔料仓500的正下方和下料仓800的正上方,这样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小设备所占据的空间,具有较高的集成度。
在本实施例中,隔板料仓驱动源80具体选用电机驱动皮带轮传动的机构,不采用动定子机构的原因在于,动定子机构一般设置在两排滑轨的中央,此处无空间设置动定子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贴合步骤之前,通过设置第一视觉定位组件230和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进行检测,并在二者识别出的覆盖膜位置和铜箔位置为非对齐状态时,由贴合驱动源2202驱动贴合手掌进行旋转标定,此等前置设置,使得贴合定位精度高,产生不良品的几率很低,这里第二视觉定位组件240在覆盖膜和铜箔贴合后的复检为类手机生产中的抽检作用,因此无需在设备中另外设计不良品收纳仓,有效地缩减了设备所占据的空间,设计精巧。
实现上述功能还需电气控制系统,如PLC、工控设备、程序、电路、气路布置等,此等皆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电气控制实现,此处不作详述。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贴覆台,包括铜箔吸附板;
贴合组件,包括贴合手掌及贴合驱动源,贴合手掌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贴覆台的上方,所述贴合手掌包括覆盖膜吸附板,所述贴合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贴合手掌旋转或上下移动;
第一视觉定位组件,用于对所述覆盖膜吸附板上的覆盖膜进行定位,能够对覆盖膜上的边角定位点进行拍摄;以及
第二视觉定位组件,用于对所述铜箔吸附板上的铜箔进行定位,能够对铜箔上的边角定位点进行拍摄;
其中,当所述第一视觉定位组件识别出的覆盖膜位置和所述第二视觉定位组件识别出的铜箔位置为非对齐状态时,所述贴合驱动源驱动所述贴合手掌进行旋转标定;
剥膜机构,包括黏辊组件,所述黏辊组件包括平行排列设置的第一黏辊和第二黏辊,且两者之间留有供覆有离型纸的覆盖膜通行的通道,所述第一黏辊包括辊轴,所述辊轴上套设有间隔设置的黏性辊套,所述黏性辊套之间构成避让口;所述第一黏辊和第二黏辊结构相似;
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夹持覆盖膜的夹持部和驱动夹持部处于夹紧或松开状态的动力源;所述避让口的数量不少于夹持部的数量,每个夹持部均有对应的避让口供其伸入;
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黏辊组件滚动;
第二驱动源,用于驱动夹持组件转动,且可带动夹持部置于避让口中;
剥膜吸附台,设于黏辊组件的剥膜出口处,所述覆盖膜吸附板用于吸附剥膜吸附台上覆盖膜;
第三驱动源,带动夹有覆盖膜的夹持组件远离黏辊组件,以使覆盖膜平整置于剥膜吸附台上;
第二驱动源驱动夹持组件旋转置于避让口内,接着打开剥膜吸附台处的负压吸附,再由第一驱动源驱动黏辊组件转动,此时覆有离型纸的覆盖膜由第一黏辊和第二黏辊之间的通道流入,覆盖膜端部与离型纸端部产生分离,当覆盖膜跟随黏辊组件滚动至夹持组件处时,动力源驱动夹持部夹住覆盖膜,接着第二驱动源驱动夹有覆盖膜的夹持组件至水平状态,第三驱动源驱动夹持组件滑动并将覆盖膜平整置于剥膜吸附台上,然后动力源驱动夹持部松开,第二驱动源驱动夹持组件旋转支起,第三驱动源驱动夹持组件复位,剥膜工作到此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觉定位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环形光源、第一远心镜头及第一相机;所述第二视觉定位组件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二相机、第二远心镜头及第二环形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为0°~15°环光,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为30°~60°环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觉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环形光源;所述第二视觉定位组件还用于覆盖膜和铜箔贴合后的复检,所述第二视觉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环形光源和第二环形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为蓝色0°~15°环光,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为30°~60°红外环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连接所述贴合驱动源,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连接所述贴合手掌,所述贴合手掌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缓冲导向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覆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铜箔吸附板之下的第一加热片,所述贴合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覆盖膜吸附板之上的第二加热片。
8.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
支撑架,其将所述工作台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内设有覆盖膜料仓、输送机构及铜箔料仓;
覆盖膜上料机构,用于搬运所述覆盖膜料仓中的覆盖膜至所述输送机构;
剥膜机构,后接于所述输送机构,所述剥膜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剥膜吸附台;所述剥膜机构还包括黏辊组件,所述黏辊组件包括平行排列设置的第一黏辊和第二黏辊,且两者之间留有供覆有离型纸的覆盖膜通行的通道,所述第一黏辊包括辊轴,所述辊轴上套设有间隔设置的黏性辊套,所述黏性辊套之间构成避让口;
贴膜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贴合组件和移动设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贴覆台;
贴覆台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贴覆台滑动;
铜箔上料机构,用于搬运所述铜箔料仓中的铜箔至所述贴覆台;
下料仓,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且临近所述贴覆台设置;
下料机构,用于搬运成品至所述下料仓;
其中,当所述铜箔上料机构搬运所述铜箔料仓中的铜箔至所述贴覆台时,所述贴覆台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当所述贴合组件搬运所述剥膜吸附台上的覆盖膜至所述贴覆台时,所述贴覆台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料仓,所述下料仓两侧设有延伸至所述铜箔料仓之下的滑轨,所述隔板料仓滑动设于滑轨上,所述下料机构还用于搬运所述隔板料仓中的隔板至所述下料仓中。
CN202110318952.8A 2021-03-25 2021-03-25 贴膜机构及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 Active CN113068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8952.8A CN113068319B (zh) 2021-03-25 2021-03-25 贴膜机构及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8952.8A CN113068319B (zh) 2021-03-25 2021-03-25 贴膜机构及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8319A CN113068319A (zh) 2021-07-02
CN113068319B true CN113068319B (zh) 2022-09-06

Family

ID=76561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8952.8A Active CN113068319B (zh) 2021-03-25 2021-03-25 贴膜机构及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83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4947B (zh) * 2022-03-01 2024-03-22 四川展新胶粘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判别柔性膜产品良率用贴合机
CN117320305B (zh) * 2023-10-26 2024-04-09 湖北永创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膜的柔性线路板加工设备及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8971A (zh) * 2015-12-07 2016-02-17 深圳市欣中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全自动覆膜机
KR101643141B1 (ko) * 2015-04-06 2016-07-27 우영관 커버레이 공급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버레이 가접기
CN207135362U (zh) * 2017-01-13 2018-03-23 深圳市亚辉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全自动覆膜机
KR20180038645A (ko) * 2016-10-07 2018-04-17 우영관 커버레이 가접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43141B1 (ko) * 2015-04-06 2016-07-27 우영관 커버레이 공급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버레이 가접기
CN105328971A (zh) * 2015-12-07 2016-02-17 深圳市欣中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全自动覆膜机
KR20180038645A (ko) * 2016-10-07 2018-04-17 우영관 커버레이 가접기
CN207135362U (zh) * 2017-01-13 2018-03-23 深圳市亚辉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全自动覆膜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8319A (zh) 2021-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68319B (zh) 贴膜机构及全自动覆盖膜贴合设备
WO2013166837A1 (zh) 一种具有双平台的全自动视觉硅片印刷装置
US6471050B2 (en) Board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performing system
CN103945649A (zh)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胶片自动贴敷设备
CN106211619B (zh) 一种贴片机
CN112275546A (zh) 一种贴片自动加工设备及其工艺
CN112046834B (zh) 全自动贴覆盖膜机
US10825704B1 (en) Chip transferring machine
US8464421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device
CN213800342U (zh) 自动贴装遮喷膜设备
CN214174765U (zh)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软对硬贴附设备
KR20180117444A (ko) 인쇄회로기판 보호동박 분리장치
WO2015167070A1 (ko) 반도체용 기판 보호필름의 직립식 박리 방법 및 직립식 박리 장치
CN219592982U (zh) 多点贴合装置及贴合设备
CN109757095B (zh) 自动化贴屏系统
WO200810574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surface mount devices
CN112203007A (zh) 一种摄像头的全自动双工位多群aa设备
CN216212007U (zh) 一种模组显示屏Mylar胶贴附设备
CN213304162U (zh) 一种mini LED固晶设备
CN110933869A (zh) 一种精准对位的组装设备
KR101552577B1 (ko) 보호필름 부착헤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호필름 부착장치
CN205905515U (zh) 一种卷料垂直贴合设备
CN213094324U (zh) 一种摄像头的全自动双工位多群aa设备
CN113079649B (zh) 剥膜机构及覆盖膜贴合设备
CN220511332U (zh) 一种fpc自动贴合上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