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6369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6369A
CN113066369A CN202110294726.0A CN202110294726A CN113066369A CN 113066369 A CN113066369 A CN 113066369A CN 202110294726 A CN202110294726 A CN 202110294726A CN 113066369 A CN113066369 A CN 113066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ole
display
display panel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47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6369B (zh
Inventor
周岐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47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63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6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6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6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6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层、缓冲层、显示功能层以及保护层,支撑层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缓冲层上开设有第二贯通孔,显示功能层上开设有第三贯通孔,第一贯通孔在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贯通孔在保护层上的正投影内,第三贯通孔在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贯通孔在保护层上的正投影内;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与缓冲层同层设置的填充部,填充部一端抵接于第二贯通孔侧壁,沿平行于支撑层的方向,填充部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贯通孔侧壁与第一贯通孔侧壁之间的距离,填充部的模量大于缓冲层的模量。本申请通过设置模量大于缓冲层的填充部,提高显示面板的按压可靠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在折叠时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在展开时有效显示面积较大,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为了提高显示设备的屏占比,在屏幕上进行开孔,将摄像头、听筒等功能元件设置在开孔内。
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柔性显示面板使用大量柔性材料,如:柔性盖板,柔性缓冲层的使用,使得现有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盖板在按压时会在开孔处塌陷,导致显示功能层在开孔处出现裂纹、破损等现象,进而导致显示面板失效。
因此,急需寻求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显示功能层在按压时,开孔处易出现裂纹、破损问题,导致显示面板失效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显示功能层在按压时,开孔处易出现裂纹、破损问题,导致显示面板失效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层、缓冲层、显示功能层以及保护层,所述支撑层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缓冲层上开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显示功能层上开设有第三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贯通孔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三贯通孔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内;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缓冲层同层设置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贯通孔侧壁,沿平行于所述支撑层的方向,所述填充部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贯通孔侧壁与所述第一贯通孔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填充部的模量大于所述缓冲层的模量。
在本申请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填充部的模量大于或等于10MPa。
在本申请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非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非显示区设置的显示区,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三贯通孔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贯通孔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内;
所述填充部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非显示区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为0mm-4mm。
在本申请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贯通孔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为0μm-300μm。
在本申请一些实现方式中,沿垂直于所述保护层的方向,所述填充部的厚度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相同。
在本申请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胶层以及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两侧分别与所述支撑层和所述填充部粘合,所述第二胶层两侧分别与所述填充部和所述显示功能层粘合。
在本申请一些实现方式中,沿垂直于所述保护层的方向,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填充层厚度的30%。
在本申请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填充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亚胺制成。
在本申请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填充层包括填充本体和第一锯齿部,所述缓冲层包括缓冲本体和第二锯齿部,所述第一锯齿部和所述第二锯齿部相互契合。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与缓冲层同层设置的填充部,填充部一端抵接于第二贯通孔侧壁,填充部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贯通孔侧壁与第一贯通孔侧壁之间的距离,填充部的模量大于缓冲层的模量;因而填充部可支撑显示功能层,防止在显示面板受到按压时,显示功能层与第二贯通孔对应的区域向靠近支撑层的方向塌陷,进而防止显示功能层出现裂纹、破损等问题,有助于提升显示面板在受到按压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仰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填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层和填充部连接位置处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层和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层100、缓冲层200、显示功能层300以及保护层400,支撑层100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101,缓冲层200上开设有第二贯通孔201,显示功能层300上开设有第三贯通孔301,第一贯通孔301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贯通孔201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内,第三贯通孔301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贯通孔101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内;
其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与缓冲层200同层设置的填充部500,填充部500一端抵接于第二贯通孔201侧壁,沿平行于支撑层100的方向,填充部50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贯通孔201侧壁与第一贯通孔101侧壁之间的距离,填充部500的模量大于缓冲层200的模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与缓冲层200同层设置的填充部500,填充部500一端抵接于第二贯通孔201侧壁,沿平行于支撑层100的方向,填充部50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贯通孔201侧壁与第一贯通孔101侧壁之间的距离,且设置填充部500的模量大于缓冲层200的模量,因而填充部500可支撑显示功能层300,防止显示面板10在受到按压时,显示功能层300与第二贯通孔201对应的区域向靠近支撑层100的方向塌陷,进而防止显示功能层300出现裂纹、破损等问题,有助于提升显示面板10在受到按压时的可靠性。
具体地:模量是指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应力与应变之比。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填充部500的模量大于缓冲层200的模量,填充部500比缓冲层200更不易发生形变,因而填充部500对显示功能层300的支撑效果较好,可防止显示面板10受到按压时,显示功能层300与第二贯通孔201对应的区域发生塌陷。
作为优选地,沿平行于支撑层100的方向,填充部500的长度等于第二贯通孔201侧壁与第一贯通孔101侧壁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设置,可增加填充部500与显示功能层300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显示功能层300发生凹陷的概率,提高显示面板10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贯通孔101、第二贯通孔201和第三贯通孔301可以为图2所示的圆孔,也可以为方形孔、半圆形孔或其他异形孔,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贯通孔101、第二贯通孔201和第三贯通孔301形成的空间,可用于放置摄像头模组或听筒等功能部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填充部500的模量大于或等于10MPa。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非显示区11以及围绕所述非显示区11设置的显示区12,第一贯通孔101和第三贯通孔301设置于非显示区11,非显示区11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贯通孔201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内;
填充部500包括第一侧壁510和第二侧壁520,第一侧壁510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与非显示区11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L1为0mm-4mm。
通过设置L1为0mm-4mm,可增加填充部500的面积,避免当L1小于0mm时,导致填充部500与显示功能层300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小,进而造成显示面板10在按压时,显示功能层300凹陷,导致显示面板10按压失效,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按压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侧壁520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贯通孔101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L2为0μm-300μm。
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第一贯通孔101的孔径大于第三贯通孔301的孔径,便于观测到填充部500及显示功能层300的贴合精度;同时,通过设置第二侧壁520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贯通孔101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L2为小于或等于300μm,还可避免当其距离过大时,导致支撑层100的支撑性下降,实现在能观测到各膜层贴合精度的同时,保证支撑层100的支撑性。
为了进一步避免显示功能层300发生凹陷,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保护层400的方向,填充部500的厚度与缓冲层200的厚度相同。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胶层501以及第二胶层503,第一胶层501两侧分别与支撑层100和填充部500粘合,第二胶层503两侧分别与填充部500和显示功能层300粘合。
通过设置第一胶层501和第二胶层503实现填充部500与支撑层100和显示功能层300的贴合,可避免在按压过程中,填充部500发生移动、错位,导致显示功能层300出现裂纹或破损,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按压可靠性。同时,通过设置第一胶层501和第二胶层503,实现缓冲和保护显示功能层300的目的。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胶层501和第二胶层503的模量小于填充部500的模量,因此,为了保证填充部500的支撑性能,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保护层400的方向,第一胶层501和第二胶层503的厚度之和小于填充部500厚度的30%。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填充部500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聚酰亚胺(Polyimide,PI)制成。
为了进一步避免显示功能层300在受到按压时凹陷,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填充部500包括填充本体5021和第一锯齿部5022,缓冲层200包括缓冲本体2001和第二锯齿部2002,第一锯齿部5022和第二锯齿部2002相互契合。
通过上述设置,在填充部500和缓冲层200之间形成一过渡区域,可增加填充部500与缓冲层20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填充部500和缓冲层200接触面处的接触强度,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按压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锯齿部5022和第二锯齿部2002可以为矩形、圆形或其他形状,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1和5所示,非显示区11包括透光区111以及围绕透光区111设置的过渡区112,第三贯通孔301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与透光区111在保护层400上的正投影重合。
通过设置过渡区112,可避免在切割时,切割到显示区12,影响显示区12的显示性能;同时,通过设置过渡区112,还可避免在切割时产生的毛刺或其他等瑕疵影响显示区12,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功能。
具体地,显示功能层300包括:
背光模组层310,背光模组层310设置于缓冲层200远离支撑层100的一侧;
显示层320,显示层320设置于背光模组层310远离缓冲层200的一侧;
偏光片330,偏光片330设置于显示层320远离背光模组层310的一侧;
显示层320包括与过渡区112对应的遮光部321以及与显示区12对应的显示部322,第三贯通孔301贯穿遮光部321;
通过设置遮光部321,可避免背光模组层310发出的光通过第三贯通孔301射出至显示面板10外,防止透光区111发生漏光现象。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保护层400包括:
盖板410,盖板410设置于显示功能层300远离缓冲层200的一侧;
保护薄膜420,保护薄膜420设置于盖板410远离显示功能层300的一侧;
油墨层430,油墨层430设置于盖板410靠近显示功能层300的一侧;
其中,油墨层430开设有第四贯通孔431,第四贯通孔431的孔径小于第三贯通孔201的孔径,油墨层430在盖板4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贯通孔201在盖板410上的正投影内。
盖板410靠近显示功能层300的一侧设置油墨层430,且油墨层430在盖板4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贯通孔201在盖板410上的正投影内,从而保证油墨层430不对显示区12进行遮挡;而设置油墨层430开设有第四贯通孔431,第四贯通孔431的孔径小于第三贯通孔201的孔径,可使油墨层430起到遮挡背光模组层310发出的光线的作用,进一步避免透光区111发生漏光现象。
同时,通过设置保护层400,可避免水、氧以及其他杂志渗入至显示功能层300,影响显示面板10的显示性能,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显示功能层300与保护层400之间通过第三胶层600粘合,盖板410和保护薄膜420之间通过第四胶层700粘合。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盖板410的材料可为无色聚酰亚胺(Colorless Polyimide,CPI)或超薄柔性玻璃(Ultra-thin Glass,UTG)。盖板410的材料为无色聚酰亚胺或超薄柔性玻璃时,可使得盖板410的透光性较好,使得显示面板10的透光率较高,有助于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同时也可使得盖板410的柔性较好,显示面板10在弯折时盖板410不易发生开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10。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与缓冲层200同层设置的填充部500,填充部500一端抵接于第二贯通孔201侧壁,填充部500另一端与第三贯通孔301侧壁齐平,且设置填充部500的模量大于缓冲层200的模量,因而填充部500可支撑显示功能层300,防止显示面板10在受到按压时,显示功能层300与第二贯通孔201对应的区域向靠近支撑层100的方向塌陷,进而防止显示功能层300出现裂纹、破损等问题,有助于提升显示面板10在受到按压时的可靠性;同时,通过设置填充部500与非显示区11之间的距离以及其与第三贯通孔301侧壁之间的距离,可实现在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按压可靠性的同时,观测到各膜层贴合精度,并保证支撑层100的支撑性;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锯齿部5022和第二锯齿部2002,增加填充部500与缓冲层20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填充部500和缓冲层200接触面处的接触强度,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按压可靠性。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应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核心思想,而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每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对特征或方面的描述通常应被视作适用于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类似特征或方面。尽管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但可建议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变化和更改。本申请意图涵盖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这些变化和更改,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层、缓冲层、显示功能层以及保护层,所述支撑层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缓冲层上开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显示功能层上开设有第三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贯通孔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三贯通孔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内;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缓冲层同层设置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贯通孔侧壁,沿平行于所述支撑层的方向,所述填充部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贯通孔侧壁与所述第一贯通孔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填充部的模量大于所述缓冲层的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部的模量大于或等于10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非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非显示区设置的显示区,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三贯通孔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贯通孔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内;
所述填充部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非显示区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为0mm-4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贯通孔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为0μm-3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保护层的方向,所述填充部的厚度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胶层以及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两侧分别与所述支撑层和所述填充部粘合,所述第二胶层两侧分别与所述填充部和所述显示功能层粘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保护层的方向,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填充层厚度的3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亚胺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包括填充本体和第一锯齿部,所述缓冲层包括缓冲本体和第二锯齿部,所述第一锯齿部和所述第二锯齿部相互契合。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294726.0A 2021-03-19 2021-03-1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066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4726.0A CN113066369B (zh) 2021-03-19 2021-03-1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4726.0A CN113066369B (zh) 2021-03-19 2021-03-1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6369A true CN113066369A (zh) 2021-07-02
CN113066369B CN113066369B (zh) 2022-07-12

Family

ID=76562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4726.0A Active CN113066369B (zh) 2021-03-19 2021-03-1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63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97380A1 (zh) * 2022-04-12 2023-10-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25856A (ja) * 2006-02-23 2007-09-06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
JP2009037182A (ja) * 2007-04-27 2009-02-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表示モジュール
JP2011257487A (ja) * 2010-06-07 2011-12-22 Sharp Corp 発光表示装置および発光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9119446A (zh) * 2018-08-28 2019-01-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9708106U (zh) * 2019-05-27 2019-11-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9784972U (zh) * 2019-06-04 2019-12-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0783393A (zh) * 2019-11-15 2020-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保护结构及显示组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25856A (ja) * 2006-02-23 2007-09-06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
JP2009037182A (ja) * 2007-04-27 2009-02-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表示モジュール
JP2011257487A (ja) * 2010-06-07 2011-12-22 Sharp Corp 発光表示装置および発光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9119446A (zh) * 2018-08-28 2019-01-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9708106U (zh) * 2019-05-27 2019-11-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9784972U (zh) * 2019-06-04 2019-12-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0783393A (zh) * 2019-11-15 2020-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保护结构及显示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97380A1 (zh) * 2022-04-12 2023-10-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6369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59678B2 (ja) 表示装置用タッチパネル
US20230337373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O2020015390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0932985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JP565790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US958185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17922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0969945B (zh) 支撑膜、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29350A1 (ja) タッチセンサ付き表示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90080041A (ko) 표시 장치
KR102200294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06636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915883A (zh) 电子设备
JP6330288B2 (ja) 表示装置
CN109795190B (zh) 光学部件及具备触摸传感器的产品的生产方法、光学部件
US20230137505A1 (en) Protective bracket and using method thereof
US20070139583A1 (en) Display module
US865430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011191444A (ja) 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
JP2010208305A (ja) 貼り合わせ基板、表示装置、貼り合わせ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464502B (zh)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JP538971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JP2016076135A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40044111A (ko) 평판 표시 장치
CN109143686B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