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8106U - 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8106U
CN209708106U CN201920776067.2U CN201920776067U CN209708106U CN 209708106 U CN209708106 U CN 209708106U CN 201920776067 U CN201920776067 U CN 201920776067U CN 209708106 U CN209708106 U CN 209708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loophole
mould group
touch screen
suppor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760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笛
韩高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760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08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8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8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属于终端设备领域。触摸屏模组包括:柔性显示屏、支撑层及透明的支撑件。其中,支撑层包括:第一面、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导通第一面与第二面的透光孔,第一面与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相接。支撑件的至少部分设于透光孔中,且位于透光孔中支撑件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第一面齐平。该触摸屏模组不仅能够满足透光需求,还避免了与透光孔相对的柔性显示屏的显示面在被按压时出现塌陷等外观缺陷的问题,利于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稳定,并保证外观美观。

Description

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折叠屏的研发,多使用柔性显示屏来制造触摸屏模组,通过对柔性显示屏设计屏内光学指纹功能,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科技体验。在终端设备组装过程中,为了保持柔性显示屏的弯折状态,需要在柔性显示屏的背面设置较硬的支撑层,例如不锈钢层。但是支撑层的透光性较差,不利于对柔性显示屏设计屏内光学指纹功能,通过在支撑层上开设透光孔,能够解决透光问题,而在按压柔性显示屏的显示面时,容易造成柔性显示屏显示面的塌陷等外观缺陷,并造成显示屏结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解决柔性显示屏显示面按压时出现塌陷等外观缺陷的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模组,所述触摸屏模组包括:
柔性显示屏;
支撑层,包括: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导通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透光孔,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相接;及
透明的支撑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透光孔中,且位于所述透光孔中所述支撑件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面齐平。
可选地,位于所述透光孔中所述支撑件的端部完全与所述第一面齐平。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透光孔之间通过透明的第一胶结件相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胶结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面齐平。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支撑层之间为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透光孔的侧壁相抵。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及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侧壁相接的第二支撑部;
所述第一支撑部设于所述透光孔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面相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面之间通过第二胶结件相接。
可选地,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支撑层之间设有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上设有与所述透光孔相对的透光胶层。
可选地,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支撑层之间设有透明的第二胶层。
根据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触摸屏模组。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通过使透明的支撑件的至少部分设于透光孔中,使支撑层通过支撑件来实现透光需求,利于设计屏内光学指纹功能。通过使位于透光孔中支撑件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支撑层的第一面齐平,避免了与透光孔相对的柔性显示屏的显示面在被按压时出现塌陷等外观缺陷的问题,利于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稳定,并保证外观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触摸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触摸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触摸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触摸屏模组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5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撑层置于冶具平台上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撑层置于冶具平台上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使支撑层与支撑件相接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撑层与支撑件一体成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相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相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相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包括:显示面及与显示面相对的背面。显示面用于显示数字、图像等信息。柔性显示屏的背面与支撑层相接,支撑层对柔性显示屏起支撑作用,并使柔性显示屏保持弯折状态。当设计屏内采用光学指纹功能时,需要由支撑层向柔性显示屏透光。而支撑层的透光性较差,通过在支撑层上开设透光孔,可实现透光需求。然而,这使支撑层的表面不平整,在按压柔性显示屏时,容易引起柔性显示屏显示面的塌陷,导致显示屏的结构不稳定以及外观缺陷等问题。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图1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触摸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模组,如图1所示,该触摸屏模组包括:柔性显示屏1、支撑层2及透明的支撑件3。其中,支撑层2包括:第一面、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导通第一面与第二面的透光孔21,第一面与柔性显示屏1的背面相接。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设于透光孔21中,且位于透光孔21中支撑件3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第一面齐平。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模组,通过使透明的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设于透光孔21中,使支撑层2通过支撑件3来实现透光需求,利于设计屏内光学指纹功能。通过使位于透光孔21中支撑件3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支撑层2的第一面齐平,避免了与透光孔21相对的柔性显示屏1的显示面在被按压时出现塌陷等外观缺陷的问题,利于柔性显示屏1的结构稳定,并保证外观美观。此外,该触摸屏模组的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支撑层2可以为钢层、钢-铜-钢复合层等,支撑层2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及可弯折性,起到支撑并稳定柔性显示屏1形态的作用。支撑层2的透光孔21可以为圆形孔、方形孔等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支撑层2的厚度可以为0.15-0.25mm,例如可以为0.15mm、0.18mm、0.2mm、0.22mm、0.25mm等。
支撑件3的材质可以为玻璃、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I(PolyImide,聚酰亚胺)等透明材质,以解决透光问题,并且支撑件3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以有效支撑柔性显示屏1。
图2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触摸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支撑件3包括:第一支撑部31及与第一支撑部31的侧壁相接的第二支撑部32;第一支撑部31设于透光孔21中,第二支撑部32与支撑层2的第二面相接。如此,通过控制第二支撑部32使第一支撑部31设于透光孔21中,方便触摸屏模组的生产及制造。其中,第一支撑部31可以为与透光孔21相适配的结构,第二支撑部32可以为板状结构,以利于与支撑层2的第二面相接。第一支撑部31可以为柱体结构,第一支撑部31的直径可以为8-9mm,例如可以为8mm、8.2mm、8.4mm、8.6mm、8.8mm、9mm等。第二支撑部32可以为环形板结构,第二支撑部32的直径可以为12.4-13mm,例如可以为12.4mm、12.6mm、12.8mm、13mm等。第一支撑部31与第二支撑部32背离支撑层2第二面的一侧可齐平,以避免磨损其他元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透光孔21中支撑件3的端部完全与第一面齐平,这改善了支撑层2第一面的平整性,增大了支撑件3对柔性显示屏1的支撑面积,以有效避免柔性显示屏1显示面在被按压时出现塌陷等外观缺陷问题。当支撑件3包括第一支撑部31及第二支撑部32时,第一支撑部31的端面完全与支撑层2的第一面齐平。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支撑件3可通过多种方式设于透光孔21中,以下给出几种示例:
示例地,图3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触摸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支撑件3与透光孔21之间通过透明的第一胶结件4相接。采用第一胶结件4不仅实现支撑件3与透光孔21的稳固相接,还利于向柔性显示屏1透光。可选地,第一胶结件4的端部与第一面齐平,以利于支撑层2第一面的平整性,有效避免柔性显示屏1显示面在被按压时出现塌陷等外观缺陷问题。其中,第一胶结件4可由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胶、CG胶形成,OCA胶及CG胶均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及胶粘强度,这赋予第一胶结件4良好的透光性及胶粘强度。
示例地,支撑件3与支撑层2之间为一体成型,以减少制造工序,方便触摸屏模组的生产及制造。
示例地,如图3所示,针对于支撑件3包括第一支撑部31和第二支撑部32,第二支撑部32与支撑层2的第二面之间通过第二胶结件5相接,以使第一支撑部31固定于透光孔21中。其中,第二胶结件5与第一胶结件4的材质可相同,也可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柔性显示屏1与支撑层2之间设有第一胶层6,第一胶层6上设有与透光孔21相对的透光胶层61。采用第一胶层6利于实现柔性显示屏1与支撑层2之间的有效相接,透光胶层61利于向柔性显示屏1透光。其中,第一胶层6与透光胶层61面向柔性显示屏1的一面齐平,以有效保证柔性显示屏1显示面的平整性。第一胶层6可以为泡棉胶,透光胶层61的材质可以为OCA胶。第一胶层6的厚度可以为0.15-0.25mm,例如可以为0.15mm、0.18mm、0.2mm、0.22mm、0.25mm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柔性显示屏1与支撑层2之间设有透明的第二胶层7,以能够有效向柔性显示屏1透光。第二胶层7的材质可以为OCA胶,第二胶层7的厚度可以为0.15-0.25mm,例如可以为0.15mm、0.18mm、0.2mm、0.22mm、0.25mm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柔性显示屏1的显示面上还设有保护膜111,比如透明的PI(Polyimide,聚酰亚胺)膜,以对柔性显示屏1起到保护作用。
图4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触摸屏模组的制造方法流程图,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模组的制造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支撑层2,支撑层2包括:第一面、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导通第一面与第二面的透光孔21。对于支撑层2的结构及材质可参见本公开第一方面的阐述。
步骤102、将透明的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设于透光孔21中,且使位于透光孔21中支撑件3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第一面齐平。对于透明支撑件3的结构及材质可参见本公开第一方面的阐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2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图5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撑层置于冶具平台上的示意图;
步骤1021、如图5所示,将第一面面向基准平面81并将支撑层2置于基准平面81上。其中,支撑层2的第一面与冶具平台8的基准平面81贴合。
步骤1022、向透光孔21中滴入胶液9,胶液9可以为OCA胶或CG胶。可选地,步骤1022包括但不限于:向透光孔21的中部滴入胶液9,参见图5;和/或向透光孔21的边缘滴入胶液9,参见图6,图6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撑层置于冶具平台上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使支撑层与支撑件相接的示意图;
步骤1023、如图7所示,将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置于透光孔21中,并采用加压件10面向基准平面81对支撑件3加压,使胶液9在支撑件3与透光孔21之间形成第一胶结件4,以将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固定于透光孔21中。此外,胶液9还可流动至支撑件3与支撑层2的第二面之间,并形成第二胶结件5。通过在冶具平台8的基准平面81上使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置于透光孔21中,利于使位于透光孔21中支撑件3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支撑层2的第一面齐平。
步骤102还可包括步骤1024,对支撑层2的第一面进行打磨,以使支撑层2的第一面与支撑件3的表面齐平。
上述方法,利于使至少部分支撑件3设于透光孔21中,且使位于透光孔21中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与第一面齐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2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图8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撑层与支撑件一体成型时的示意图;
步骤I、如图8所示,将支撑层2置于模具11中,支撑层2与模具11的内腔之间形成支撑件空间,支撑件空间与透光孔21连通。
步骤II、向透光孔21内注入支撑件前驱液,将模具11盖装好并成型,得到一体式结构的支撑层2及透明的支撑件3,且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位于透光孔21中。需要说明的是,一体式结构的支撑层2及透明的支撑件3在模具11的作用下,使位于透光孔21中支撑件3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第一面齐平。可以理解的是,支撑件3的熔点低于支撑层2的熔点。
步骤102还可包括步骤III,对一体式结构的支撑层2的第一面及支撑件3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以有效保证位于透光孔21中支撑件3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第一面齐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3包括:第一支撑部31及与第一支撑部31的侧壁相接的第二支撑部32,步骤102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a、将第一支撑部31置于透光孔21中,并使第二支撑部32与支撑层2的第二面相对。
步骤b、在第二支撑部32与第二面之间点胶液9,使胶液9在第二支撑部32与第二面之间形成第二胶结件5,以将第一支撑部31固定于透光孔21中。其中,胶液9为OCA胶或CG胶。
步骤102还包括步骤c,对第一支撑部31与支撑层2的第一面进行抛光处理,以使支撑层2的第一面与支撑件3的表面齐平。
步骤103、将柔性显示屏1的背面与第一面相接,得到触摸屏模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3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1031、获取第一胶层6,第一胶层6包括透光胶层61。对于第一胶层6及透光胶层61可参见第一方面的相关阐述。
步骤1032、使透光胶层61与透光孔21相对,并通过第一胶层6使柔性显示屏1与支撑层2的第一面相接,得到触摸屏模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3包括:获取透明的第二胶层7,通过第二胶层7使柔性显示屏1与支撑层2的第一面相接,得到触摸屏模组。
本公开提供的触摸屏模组的制造方法,通过将透明的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设于透光孔21中,使支撑层2通过支撑件3来实现透光需求,利于设计屏内光学指纹功能。通过使位于透光孔21中支撑件3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支撑层2的第一面齐平,避免了与透光孔21相对的柔性显示屏1的显示面在被按压时出现塌陷等外观缺陷的问题,利于柔性显示屏1的结构稳定,并保证外观美观。
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装置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装置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方法实施例和装置实施例互为补充。
根据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上述提及的任一种触摸屏模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上述提及的触摸屏模组,通过将透明的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设于透光孔21中,使支撑层2通过支撑件3来实现透光需求,利于设计屏内光学指纹功能。通过使位于透光孔21中支撑件3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支撑层2的第一面齐平,避免了与透光孔21相对的柔性显示屏1的显示面在被按压时出现塌陷等外观缺陷的问题,利于柔性显示屏1的结构稳定,并保证外观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模组包括:
柔性显示屏;
支撑层,包括: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导通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透光孔,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相接;及
透明的支撑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透光孔中,且位于所述透光孔中所述支撑件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透光孔中所述支撑件的端部完全与所述第一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透光孔之间通过透明的第一胶结件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结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支撑层之间为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及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侧壁相接的第二支撑部;
所述第一支撑部设于所述透光孔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面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面之间通过第二胶结件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支撑层之间设有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上设有与所述透光孔相对的透光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支撑层之间设有透明的第二胶层。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屏模组。
CN201920776067.2U 2019-05-27 2019-05-27 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209708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6067.2U CN209708106U (zh) 2019-05-27 2019-05-27 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6067.2U CN209708106U (zh) 2019-05-27 2019-05-27 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8106U true CN209708106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50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76067.2U Active CN209708106U (zh) 2019-05-27 2019-05-27 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81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6369A (zh) * 2021-03-19 2021-07-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87823A (zh) * 2020-09-15 2022-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保护组件、显示屏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7823A (zh) * 2020-09-15 2022-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保护组件、显示屏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187823B (zh) * 2020-09-15 2024-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保护组件、显示屏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066369A (zh) * 2021-03-19 2021-07-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66369B (zh) * 2021-03-19 2022-07-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9264B2 (en) Cover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209708106U (zh) 触摸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6379023B (zh) 一种曲面屏幕和平面显示模组全贴合的方法及一体屏
KR102102314B1 (ko) 휘어진 커버 플레이트 및 그를 이용한 휘어진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CN108962028A (zh) 柔性显示屏盖板、柔性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4344292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0751908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柔性显示终端
CN105856770A (zh) 一种防指纹弧边屏幕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5526B (zh) 液态硅胶保护套及其制作方法
CN108372092A (zh) 点胶方法、前壳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4832841A (zh) 背光单元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CN204116758U (zh) 一种裸眼3d触控液晶模组
CN202829924U (zh) 一种触摸屏光学透明胶膜
CN109769049A (zh) 电子设备
WO2016194323A1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7867178U (zh) 一种框贴显示隔离结构及其显示模组
CN107644591A (zh) 柔性显示结构件及终端
CN107092390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32695B (zh) 手机背光模组缓冲结构
CN105172269A (zh) 一种具有磨砂面的保护膜及其工艺方法
US20200379587A1 (en) Touch screen modul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4699303A (zh) 一种改良式触摸屏(或保护屏)与显示屏的组装结构
CN108540597A (zh) 前壳组件的制作方法、前壳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8322570A (zh) 点胶方法
CN208995427U (zh) 一种曲面保护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