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4502B -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4502B
TWI464502B TW101141611A TW101141611A TWI464502B TW I464502 B TWI464502 B TW I464502B TW 101141611 A TW101141611 A TW 101141611A TW 101141611 A TW101141611 A TW 101141611A TW I464502 B TWI464502 B TW I4645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backlight module
light source
back frame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1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8841A (zh
Inventor
Ruei Hung Tsai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1141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4502B/zh
Priority to CN201210572296.5A priority patent/CN10314840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18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8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4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4502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有效避免光源發出之光線從背框洩漏而出的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隨著電子產業日益發達,液晶顯示裝置已成為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然而,由於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本身無法發光,故在顯示面板的下方必須提供做為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組,進而使液晶顯示裝置達到顯示的功效。
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模組包括有背框、光源、導光板、光學膜片以及反射片等構件。其中背框用以容置光源、導光板、光學膜片以及反射片,且背框還具有夾持導光板的功效,進而將導光板進行固定。而光源設置於導光板的一側,用以發出光線至導光板內進行混光。而液晶顯示裝置更包括驅動電路板,設置於背光模組底部的位置,具體來說也就是背框的底部,此驅動電路板電性連接於顯示面板,用以驅動顯示面板。
然而,為了降低液晶顯示裝置的整體厚度,通常會從背框的部分底面與部分側面彎折出用來承載驅動電路板的承載台,使得驅動電路板能夠設置在背光模組的側邊,有效降低整體液晶顯示裝置的厚度。但由於承載台是從背框的部分底面與部分側面彎折而出,會於背框的側面形成缺口,導致光源所發出的光線會從此缺口洩漏而出,為了防止光線從此缺口漏出,一般會以人工的方式將泡棉膠帶黏合覆蓋背框側面的缺口,如 此一來,需額外增加泡棉膠帶的費用,且在黏貼泡棉膠帶時不易對位,甚至有可能無法有效覆蓋背框側面的缺口。再者,由於背框的部分側面用來做為承載驅動電路板的承載台,勢必會造成背框整體強度的下降。因此,如何針對上述問題進行解決與改善,實為此技術領域者所關注的重點之一。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提供一種背光模組,以防止光源發出之光線從背框洩漏而出,導致出光效率降低。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以防止光源發出之光線從背光模組洩漏而出,導致出光效率降低。
為達上述優點,本發明提出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光源以及背框。光源設置於導光板之一側。背框包括底部、側壁以及至少一延伸結構。底部用以承載導光板以及光源。側壁鄰近於光源。側壁具有相對之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端連接於底部。延伸結構自側壁的部分第一端朝遠離光源的方向延伸而出。延伸結構具有承載部,側壁位於承載部與光源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延伸結構更具有連接部,用以連接側壁之第一端與承載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連接部與側壁構成U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連接部與側壁構成V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延伸結構之連接部與側壁之間具有固著體,用以使連接部固著於側壁。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固著體包括膠體或焊錫。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框更包括頂部,連接於側壁之第二端,頂部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第二表 面面向底部,第一表面則背向底部,承載部之承載面與第一表面面向同一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頂部、底部與側壁內側之間形成光源容置空間,用以容置光源。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框之底部具有鏤空區域,鄰接於延伸結構,延伸結構係自鏤空區域向外翻折出。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鏤空區域的面積大致等於延伸結構的面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框更包括遮光膠體,貼合於底部且覆蓋鏤空區域。
為達上述優點,本發明另一方面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電路板以及背光模組。電路板電性連接於顯示面板。背光模組,相對於顯示面板設置,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光源以及背框。光源設置於導光板之一側。背框包括底部、側壁以及至少一延伸結構。底部用以承載導光板以及光源。側壁鄰近於光源,且側壁具有相對之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端連接於底部。延伸結構自側壁的部分第一端朝遠離光源的方向延伸而出,延伸結構具有承載部,側壁位於承載部與光源之間,承載部用以承載電路板。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其背光模組的背框具有底部、側壁以及至少一延伸結構。此延伸結構自側壁的部分第一端朝遠離光源的方向延伸而出,而側壁位於延伸結構的承載部與光源之間。由於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延伸結構是從背框側壁的一端延伸而出,也就是說此延伸結構不會於背框的側壁形成缺口,在這樣的結構設計下,即可有效地避免光源所發出的光線從背框的側壁洩漏而出,無須增加額外的費用與人力來 進行防止漏光的動作,同時也相對地增加了背框的整體強度。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圖1,其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1包括顯示面板10、電路板11以及背光模組12。電路板11電性連接於該顯示面板10,此電路板11例如是透過軟性電路板110電性連接於顯示面板10,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本實施例所述之背光模組12相對於顯示面板10設置,背光模組12例如是側光式背光模組,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背光模組12亦可為直下式背光模組。本實施例所述之背光模組12包括導光板120、光源121以及背框122。光源121設置於導光板120之一側,具體來說,此光源121設置於導光板120的入光面1200旁。背框122包括底部1220、側壁1221以及至少一延伸結構1222。底部1220用以承載導光板120以及光源121。側壁1221鄰近於光源121,且側壁1221具有相對的第一端1223與第二端1224,側壁1221的第一端1223連接於底部1220。延伸結構1222自側壁1221的部分第一端1223朝方向X延伸而出,具體來說,延伸結構1222朝遠離光源121的方向延伸而出。此延伸結構1222具有承載部1225,此承載部1225用以承載電路板11,且側壁1221位於承載部1225與光源121之間。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所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光學膜片、反射片(圖未示)等構件。但由於上述這些構件在本發明 中並非為主要之技術特徵,因此,本發明對於上述構件不另行敘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之延伸結構1222更具有連接部1226,此連接部1226用以連接側壁1221的第一端1223與承載部1225。如圖1所示,延伸結構1222的連接部1226與側壁1221例如是構成U字型,而延伸結構1222的連接部1226實質上垂直於承載部1225而與承載部1225構成L型。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之背框122更包括頂部1227,連接於側壁1221的第二端1224。此頂部1227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1201與第二表面1202。頂部1227的第二表面1202面向底部1220,頂部1227的第一表面1201則背向底部1220,承載部1225的承載面1203與頂部1227的第一表面1201面向同一方向。詳細來說,頂部1227的第一表面1201與承載部1225的承載面1203之間定義出用以容置電路板11的容置空間S1。此外,背框122的頂部1227、底部1220與側壁1221內側之間形成用以容置光源的光源容置空間S2。
請參照圖1與圖2,圖2為圖1所示之顯示裝置的仰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之背框122的底部1220具有鏤空區域1228,此鏤空區域1228鄰接於延伸結構1222,而延伸結構1222係自鏤空區域1228向外翻折而出,具體來說,延伸結構1222的承載部1225與連接部1226原為背框122底部1220的一部分,依照實際的生產需求來決定需要截取多少背框122底部1220的面積翻折做為延伸結構1222,也就是說,本實施例所述之鏤空結構1228的面積大致等於延伸結構1222的面積。舉例來說,鏤空結構1228的面積為A1,延伸結構1222的承載部1225與連接部1226的面積分 別為A2與A3,則A1=A2+A3。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由於延伸結構1222係自鏤空區域1228向外翻折而出,使得延伸結構1222的彎折處會因為背框122材質的延展性而拉大整體面積,圖1以及圖2所示之延伸結構1222的承載部1225與連接部1226的面積A2、A3總和會略大於鏤空結構1228的面積為A1,但在延伸結構1222被翻折前的面積是大致相等於鏤空結構1228的面積。
請參照圖3,其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3所示顯示裝置1a與圖1所示之顯示裝置1類似,不同點在於,本實施所述之延伸結構1222a的連接部1226與側壁1221例如是構成V字型,而延伸結構1222a的連接部1226與承載部1225之間夾有角度θ,此角度θ例如是鈍角。需特別說明的是,在圖1與圖3中所示之延伸結構1222、1222a的連接部1226與側壁1221構成的形狀以及連接部1226與承載部1225構成的形狀與角度,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承載部1225能夠用以承載電路板11的前提下,連接部1226與側壁1221構成的形狀以及連接部1226與承載部1225構成的形狀與角度可以為任意形狀的變化。
請參照圖4,其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4所示之顯示裝置1b與圖1所示之顯示裝置1類似,不同點在於,本實施例所述之延伸結構1222的連接部1226與側壁1221之間具有固著體13。此固著體13的功效在於使延伸結構1222的連接部1226能夠固著於側壁1221,進而增加延伸結構1222的結構強度,避免延伸結構1222遭受碰撞後產生變形或斷裂的情況。本實施例所述之固著體13例如是膠體或焊錫,但本明不以此為限,只要能夠使延伸結構1222 的連接部1226固著於側壁1221的固著體材料皆可選用。
請參照圖5,其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5所示之顯示裝置1c與圖1所示之顯示裝置1類似,不同點在於,本實施例所述之背框122包括遮光膠體14。此遮光膠體14貼合於背框122的底部1220,且覆蓋於鏤空區域1228,此遮光膠體14例如是遮光膠帶或是任何具有遮光效果的膠體,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而本實施例所述之遮光膠體14的功效在於防止些微的光線藉由鏤空區域1228洩露而出。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背光模組12的背框122結構在沒有於鏤空區域1228貼合遮光膠體14的情況下已經能夠確實有效的防止漏光,而於鏤空區域1228貼合遮光膠體14僅是更加強防止漏光的效果,並非必要實施之手段。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其背光模組的背框具有底部、側壁以及至少一延伸結構。此延伸結構自側壁的部分第一端朝遠離光源的方向延伸而出,而側壁位於延伸結構的承載部與光源之間。由於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延伸結構是從背框側壁連接底部的一端延伸而出,也就是說此延伸結構不會於背框的側壁形成缺口,在這樣的結構設計下,即可有效地避免光源所發出的光線從背框的側壁洩漏而出,無須增加額外的費用與人力來進行防止漏光的動作,同時也相對地增加了背框的整體強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a、1b、1c‧‧‧顯示裝置
10‧‧‧顯示面板
11‧‧‧電路板
12‧‧‧背光模組
13‧‧‧固著體
14‧‧‧遮光膠體
110‧‧‧軟性電路板
120‧‧‧導光板
121‧‧‧光源
122‧‧‧背框
1200‧‧‧入光面
1201‧‧‧第一表面
1202‧‧‧第二表面
1203‧‧‧承載面
1220‧‧‧底部
1221‧‧‧側壁
1222、1222a‧‧‧延伸結構
1223‧‧‧第一端
1224‧‧‧第二端
1225‧‧‧承載部
1226‧‧‧連接部
1227‧‧‧頂部
1228‧‧‧鏤空區域
X‧‧‧方向
S1‧‧‧容置空間
S2‧‧‧光源容置空間
A1、A2、A3‧‧‧面積
θ‧‧‧角度
圖1繪示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2繪示為圖1所示之顯示裝置的仰視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繪示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4繪示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
圖5繪示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1‧‧‧顯示裝置
10‧‧‧顯示面板
11‧‧‧電路板
12‧‧‧背光模組
110‧‧‧軟性電路板
120‧‧‧導光板
121‧‧‧光源
122‧‧‧背框
1200‧‧‧入光面
1201‧‧‧第一表面
1202‧‧‧第二表面
1203‧‧‧承載面
1220‧‧‧底部
1221‧‧‧側壁
1222‧‧‧延伸結構
1223‧‧‧第一端
1224‧‧‧第二端
1225‧‧‧承載部
1226‧‧‧連接部
1227‧‧‧頂部
1228‧‧‧鏤空區域
X‧‧‧方向
S1‧‧‧容置空間
S2‧‧‧光源容置空間

Claims (11)

  1.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一導光板;一光源,設置於該導光板之一側;以及一背框,包括:一底部,用以承載該導光板以及該光源;一側壁,鄰近於該光源,且該側壁具有相對之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端連接於該底部;以及至少一延伸結構,自該側壁的部分該第一端朝遠離該光源的方向延伸而出,該延伸結構具有一承載部,該側壁位於該承載部與該光源之間,其中該背框之該底部具有一鏤空區域,鄰接於該延伸結構,該延伸結構係自該鏤空區域向外翻折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延伸結構更具有一連接部,用以連接該側壁之該第一端與該承載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連接部與該側壁構成一U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連接部與該側壁構成一V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延伸結構之該連接部與該側壁之間具有一固著體,用以使該連接部固著於該側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固著體包括一膠體或一焊錫。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背框更 包括一頂部,連接於該側壁之該第二端,該頂部具有相對之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第二表面面向該底部,該第一表面則背向該底部,該承載部之一承載面與該第一表面面向同一方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頂部、該底部與該側壁內側之間形成一光源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光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鏤空區域的面積大致等於該延伸結構的面積。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背框更包括一遮光膠體,貼合於該底部且覆蓋該鏤空區域。
  1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一電路板,電性連接於該顯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組,相對於該顯示面板設置,該背光模組包括:一導光板;一光源,設置於該導光板之一側;以及一背框,包括:一底部,用以承載該導光板以及該光源;一側壁,鄰近於該光源,且該側壁具有相對之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端連接於該底部;以及至少一延伸結構,自該側壁的部分該第一端朝遠離該光源的方向延伸而出,該延伸結構具有一承載部,該側壁位於該承載部與該光源之間,該承載部用以承載該電路板,其中該背框之該底部具有一鏤空區域,鄰接於該延伸結構,該延伸結構係自該鏤空區域向外翻折出。
TW101141611A 2012-11-08 2012-11-08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TWI4645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1611A TWI464502B (zh) 2012-11-08 2012-11-08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CN201210572296.5A CN103148404B (zh) 2012-11-08 2012-12-25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1611A TWI464502B (zh) 2012-11-08 2012-11-08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8841A TW201418841A (zh) 2014-05-16
TWI464502B true TWI464502B (zh) 2014-12-11

Family

ID=48546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1611A TWI464502B (zh) 2012-11-08 2012-11-08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8404B (zh)
TW (1) TWI4645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6843B (zh) 2013-11-12 2016-01-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CN107490889A (zh) * 2017-09-22 2017-12-1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303825B (zh) * 2018-01-31 2020-10-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TWI701482B (zh) * 2019-07-23 2020-08-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1874A (en) * 2009-09-16 2011-04-01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TW201115232A (en) * 2009-10-28 2011-05-01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back bezel thereof, and liquid cryatal display apparatus
TW201227078A (en) * 2010-12-20 2012-07-01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TW201241512A (en) * 2011-04-01 2012-10-16 Wistron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8471C (zh) * 2007-08-29 2009-06-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1561101A (zh) * 2009-05-12 2009-10-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1699141B (zh) * 2009-11-12 2011-06-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与其背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1636705U (zh) * 2010-05-06 2010-11-1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模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1874A (en) * 2009-09-16 2011-04-01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TW201115232A (en) * 2009-10-28 2011-05-01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back bezel thereof, and liquid cryatal display apparatus
TW201227078A (en) * 2010-12-20 2012-07-01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TW201241512A (en) * 2011-04-01 2012-10-16 Wistron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8841A (zh) 2014-05-16
CN103148404A (zh) 2013-06-12
CN103148404B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9139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203362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460497B (zh) 顯示模組
TWI519853B (zh) 顯示裝置
US9482900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417015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40320784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60154172A1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30148381A1 (en) Display device
TWI464502B (zh)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WO2018201719A1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6086653A1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JPWO2015076181A1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TW202020492A (zh) 背光模組
TWI643002B (zh) 液晶顯示裝置
WO2013024896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6215867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CN107272253B (zh) 显示装置
JP201012233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70050163A (ko) 액정표시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962577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2501607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325459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489181B (zh)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US10353140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