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9161A - 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9161A
CN113039161A CN202080002363.2A CN202080002363A CN113039161A CN 113039161 A CN113039161 A CN 113039161A CN 202080002363 A CN202080002363 A CN 202080002363A CN 113039161 A CN113039161 A CN 113039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ing
mold
heat source
unit
sour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23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成德
权钟硕
朴珉锡
金渊国
李奉九
金庆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England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England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England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England Syst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039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91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 C03B23/0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between opposing full-face shaping moul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 C03B23/0307Press-bending involving applying local or additional heating, cooling or insula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形成室,在所述形成室中具有形成空间;热源单元,所述热源单元设置在限定所述形成空间的内表面上;模具单元,所述模具单元以与所述热源单元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形成空间中,被配置为由从所述热源单元传递的热量加热,并且被配置为形成被设置在所述模具单元中的形成对象;以及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被配置为供应冷却气体,所述冷却气体在穿过所述形成室的内部时冷却所述模具单元。

Description

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这样一种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该设备被配置为使用模具来形成要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前表面显示器和后表面上的玻璃。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该背景信息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是指被配置为安装在诸如移动电话和智能电话的便携式终端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的玻璃。随着覆盖玻璃的设计逐渐改进,平板形式的覆盖玻璃改变为形成为具有弯曲表面的覆盖玻璃。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在其上下端或左右端弯曲来形成覆盖玻璃,使得覆盖玻璃具有弯曲表面,或者通过在其上下端以及左右端弯曲来形成覆盖玻璃,使得覆盖玻璃具有弯曲表面,从而改进设计性能。
为了形成具有上述形状的覆盖玻璃,基本上使用模具来在高温环境中挤压形成的平板玻璃的端部。
例如,有一种仅挤压平板玻璃的形成部分的技术,该技术提供了仅挤压覆盖玻璃的形成部分的单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和挤压部分,该上模具具有底表面包括水平表面的上模具主体,所述水平表面被配置为与作为形成对象的平板玻璃进行面对面接触,所述挤压部分突出且具有流线型形成表面。所述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具有下模具主体,所述下模具主体具有与所述挤压部分对应的支撑表面。
然而,需要模具温度的均匀性以确保覆盖玻璃的形成质量,需要减少升高模具温度所花费的时间以提高生产率,并且需要通过单个处理形成多个覆盖玻璃。
在这点上,在使用公知模具的形成设备中,将加热块添加到模具中以加热模具,这使得难以形成模具的均匀温度,并且还使得难以减少升高模具温度所花费的时间。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在该设备中作为热源的卤素灯设置在形成室的内壁表面上,并且与热源分离的模具设置在形成室中,使得模具的尺寸可以减小并且模具的温度可以快速升高。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在该设备中,通过设置在形成室的内壁表面上的热源来控制形成室中的整体温度,并且因此在形成室中设置多个模具,使得可以通过单个处理形成多个玻璃。
技术方案
本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总体概述,而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形成室,在所述形成室中具有形成空间;热源单元,所述热源单元设置在限定所述形成空间的内表面上;模具单元,所述模具单元以与所述热源单元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形成空间中,被配置为由从所述热源单元传递的热量加热,并且被配置为形成被设置在所述模具单元中的形成对象;以及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被配置为供应冷却气体,所述冷却气体在穿过所述形成室的内部时冷却所述模具单元。
根据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形成空间可以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面对并且彼此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热源单元可以包括卤素灯并且可以设置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模具单元可以具有以平行于所述上表面的平板的形式设置的上模具和以平行于所述下表面的平板的形式设置的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中的任何一个可固定到所述形成室,并且上模具和下模具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为在与上表面和下表面正交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根据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上模具和下模具可以分别具有上形成表面和下形成表面,上形成表面和下形成表面被成形为彼此面对且匹配,并且下形成表面可以被成形为插入到上形成表面中。
根据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下模具可以具有与下形成表面相对设置的片状加热器,并且下模具可以由碳化硅制成。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下模具可以设置为固定到形成空间的下表面,并且可以具有真空排出管,该真空排出管允许形成室的外部和下形成表面彼此连通以将形成对象保持在下形成表面上。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形成室可以具有门,该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以输入形成对象或排出完全形成的形成对象。
根据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多个模具单元可以定位在形成空间中并且设置在平行于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一个平面上。
根据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热源单元可以具有反射板,该反射板被配置为反射从卤素灯发射的光,使得光被导向模具单元,并且反射板的面向卤素灯的一个表面可以具有不规则形状的散射突起。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由于用于加热模具单元的热源单元被设置为与模具单元分离,因此可以获得如下技术效果:减小模具尺寸、确保温度均匀性并减少升温所需的时间。
根据本公开,由于形成空间中的整体温度由设置在形成室的内壁表面上的热源单元控制,因此多个模具单元可以设置在形成室中,使得可以通过单个处理来形成多个形成对象。
根据本公开,由于热源单元具有带有散射突起的反射板,因此可以防止从热源单元发射的光集中在模具单元的特定部分上。
根据本公开,加热、形成和冷却在单个室中以成批处理式而非顺序连接式进行。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示出用于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形状的示例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4是示出当从另一方向观察时用于形成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的视图;以及
图5是示出图3所示的上模具和热源单元的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然而,应当注意,本公开的内在技术精神不限于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基于本公开的内在技术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替换或更改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
另外,在识别本公开的内在技术精神时,在此使用的术语是为了便于描述而选择的,并且应被适当地解释为符合本公开的技术精神的含义,而不仅限于字典含义。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视图,图4是示出当从另一方向观察时用于形成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的视图,并且图5是示出图3所示的上模具和热源单元的示例的视图。
参照图3至图5,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100包括形成室110、热源单元120、模具单元130和冷却单元140。
形成室110以具有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且高度相对小于面积的扁平柱(aflat column)(例如,长方体柱、圆柱体柱、椭圆体柱或多面体柱)的形式设置。上下表面的110的上部和下部可以分开以清洁形成室110的内部,并且形成室110的上部和下部可以以铰接的方式彼此联接,从而上部可以打开或关闭。
形成室110具有在其中形成有形成对象10的形成空间111。如上所述,形成空间111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面对并且彼此平行的上表面111a和下表面111b,并且形成空间111以扁平柱的形式设置,该扁平柱的高度相对小于上表面111a和下表面111b的面积。
形成室110由具有高热导率的材料(例如,铝)制成,使得形成空间111中的温度均匀地形成。
热源单元120被配置为将设置在形成空间111中的模具单元130加热到适合于形成处理的温度,并且热源单元120被设置在限定了形成空间111的内表面上。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热源单元120被设置成与模具单元130分离,并且将模具单元130加热到适合于形成处理的温度,使得模具单元130的尺寸可以减小,因此,可以减少以减小的尺寸加热模具单元130所花费的时间(加热时间)。另外,易于以减小的尺寸均匀地保持模具单元130的温度,从而提高了形成对象10的形成质量。
热源单元120包括发射红外线的卤素灯。热源单元120可以设置在形成空间111的上表面111a和下表面111b上,或者可以仅设置在上表面111a上。
模具单元130与热源单元120分离并且设置在形成空间111中。模具单元130配置为被从热源单元120传递来的热量加热并形成设置在其中的形成对象10。
模具单元130包括上模具131和下模具132,并且上模具131和下模具132被设置为彼此接合以形成形成对象10。
同时,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下模具132被设置为固定到形成室110,并且上模具131被设置为在与上表面111a和下表面111b正交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与下模具132接合。
不排除与图3不同地以相反的方式设置上模具131和下模具132的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上模具131和下模具132分别具有上形成表面131a和下形成表面132a,所述上形成表面131a和下形成表面132a成形为彼此面对并且匹配,并且下形成表面132a成形为被插入到上形成表面131a中。
上模具131和下模具132由碳化硅制成。
因此,可以在形成覆盖玻璃的处理期间防止形成对象与模具之间的粘附力,并且可以有效且迅速地提高模具的加热温度。另外,即使将模具的温度升高至适于形成覆盖玻璃的处理的550℃或更高的温度,也可以防止热氧化物或粉尘的发生。
相反,在将覆盖玻璃用作形成对象的情况下,将模具的温度设定为550℃或更高,并且用Al和Pt涂覆模具的材料,存在粘附力高,产生热氧化物并发生变色的问题。即使在模具由Kanthal(即,主要由铁组成并且添加有铬、铝等的合金)制成的情况下,也存在粘附力高并且产生热氧化物的问题。在模具由石墨制成的情况下,粘附力低,但是存在产生灰尘的问题。
另外,由于颗粒而产生产品缺陷,这导致成品率的下降和作为后续处理的抛光处理所需的时间增加。
另外,下模具132设置为被由碳化硅制成的基座150支撑,并且嵌入有与下部形成面132a相对设置的超薄加热器。
在基座150的情况下,通过将制备的粉碎的原料与粘结剂体系和溶剂体系混合并分散来产生浆料,并且通过消泡处理以约20,000cps的粘度进行流延成型(tape casting),为了制造目标为400μm的生片(green sheet)。
考虑到收缩率将制造的生片切割成一定尺寸,将设计好的图案丝网印刷在生片上,将生片堆叠,然后进行WIP处理以防止分层。
另外,在还原烧成处理之前,BBO处理将生片中所含的有机物烧尽,以除去残留的有机物,然后在200~1,750℃下进行还原烧成处理来制造加热器,并且加热器是通过将镍丝钎焊到钨电极上进行端子连接而完全制成的。
冷却单元140被配置为供应冷却气体,该冷却气体在穿过形成室110的内部的同时冷却模具单元130。
同时,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100中,下模具132被设置为固定至形成空间111的下表面111b,并具有真空排出管151a,该真空排出管允许形成室110的外部与下形成表面132a彼此连通,以便将形成对象10保持在下形成表面132a上。
同时,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100中,形成室110具有门113,该门113被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以输入形成对象10或排出完全形成的形成对象10。
将应用于半导体处理的机器人结构应用于输入和排出形成对象10。
同时,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100中,多个模具单元130定位在形成空间111中,并且被设置在与上表面111a和下表面111b平行的一个平面上。
因此,通过单个形成处理完全形成了多个形成对象,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同时,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100中,热源单元120具有反射板122,该反射板122反射从卤素灯发射的光,使得该光被导向模具单元130。反射板122的面向卤素灯121的一个表面可以具有不规则形状的散射突起122a。
结果,可以防止从热源单元发射的光集中在模具单元的特定部分上。
同时,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模具131在通过设置在形成室110外部的电动机161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执行形成处理。通过电动机161直线地往复运动的驱动轴162,连接到板状的中间构件163而不直接连接到上模具131,并且中间构件163在与驱动轴162不重合的各种联接位置164处连接到上模具131的上表面。
因此,由驱动轴162施加的力可以被分配并传输到整个上模具131。

Claims (8)

1.一种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形成室,在所述形成室中具有形成空间;
热源单元,所述热源单元设置在限定所述形成空间的内表面上;
模具单元,所述模具单元以与所述热源单元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形成空间中,被配置为由从所述热源单元传递的热量加热,并且被配置为形成被设置在所述模具单元中的形成对象;以及
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被配置为供应冷却气体,所述冷却气体在穿过所述形成室的内部时冷却所述模具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形成空间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面对并且彼此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其中,所述热源单元包括卤素灯并且设置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其中,所述模具单元具有以平行于所述上表面的平板形式设置的上模具和以平行于所述下表面的平板形式设置的下模具,并且
其中,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中的任何一个被固定到所述形成室,并且上模具和下模具中的另一个被设置为在与上表面和下表面正交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分别具有上形成表面和下形成表面,所述上形成表面和所述下形成表面被成形为彼此面对且匹配,并且所述下形成表面被成形为插入到所述上形成表面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下模具具有与所述下形成表面相对设置的片状加热器,并且所述下模具由碳化硅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下模具被设置为固定到所述形成空间的所述下表面,并且具有真空排出管,所述真空排出管允许所述形成室的外部与所述下形成表面彼此连通,以将所述形成对象保持在所述下形成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形成室具有门,所述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以输入所述形成对象或排出完全形成的形成对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多个所述模具单元被定位在所述形成空间中,并且被设置在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平行的一个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热源单元具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被配置为反射从所述卤素灯发射的光,使得所述光被导向所述模具单元,并且所述反射板的面向所述卤素灯的一个表面,具有不规则形状的散射突起。
CN202080002363.2A 2019-08-20 2020-08-20 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 Pending CN1130391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01922A KR102091435B1 (ko) 2019-08-20 2019-08-20 모바일 단말용 커버글라스 성형 장치
KR10-2019-0101922 2019-08-20
PCT/KR2020/011090 WO2021034119A1 (ko) 2019-08-20 2020-08-20 모바일 단말용 커버글라스 성형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9161A true CN113039161A (zh) 2021-06-25

Family

ID=69958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2363.2A Pending CN113039161A (zh) 2019-08-20 2020-08-20 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091435B1 (zh)
CN (1) CN113039161A (zh)
WO (1) WO20210341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91435B1 (ko) * 2019-08-20 2020-03-20 (주)뉴영시스템 모바일 단말용 커버글라스 성형 장치
CN114436512B (zh) * 2022-02-10 2023-06-23 成都光明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玻璃块料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0122A (ja) * 1991-01-25 1992-08-27 Toshiba Mach Co Ltd 光学ガラス部品のプレス成形装置
CN1436155A (zh) * 2000-06-15 2003-08-13 玻璃技术公司 玻璃板成形系统和方法
KR20190022013A (ko) * 2017-08-25 2019-03-06 주식회사 태명 브라운 가스를 이용한 입체유리 성형장치
CN109956668A (zh) * 2017-12-22 2019-07-02 肖特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的、经着色的锂铝硅酸盐玻璃陶瓷以及玻璃陶瓷的制造方法和应用
KR20190093948A (ko) * 2018-02-02 2019-08-12 주식회사 픽스턴 소형 글라스 성형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5849B (en) * 2001-09-21 2005-01-01 Toshiba Machine Co Ltd Apparatus for forming glass elements
KR101433072B1 (ko) 2012-11-08 2014-08-25 (주)대호테크 휴대단말기 커버글라스 성형용 금형
KR102309386B1 (ko) * 2015-01-20 2021-10-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가공 장치
EP3368488A1 (en) * 2015-10-30 2018-09-05 Corning Incorporated A 3d shaped glass-based articl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18203547A (ja) * 2017-05-30 2018-12-27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ガラス成形装置
KR102091435B1 (ko) * 2019-08-20 2020-03-20 (주)뉴영시스템 모바일 단말용 커버글라스 성형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0122A (ja) * 1991-01-25 1992-08-27 Toshiba Mach Co Ltd 光学ガラス部品のプレス成形装置
CN1436155A (zh) * 2000-06-15 2003-08-13 玻璃技术公司 玻璃板成形系统和方法
KR20190022013A (ko) * 2017-08-25 2019-03-06 주식회사 태명 브라운 가스를 이용한 입체유리 성형장치
CN109956668A (zh) * 2017-12-22 2019-07-02 肖特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的、经着色的锂铝硅酸盐玻璃陶瓷以及玻璃陶瓷的制造方法和应用
KR20190093948A (ko) * 2018-02-02 2019-08-12 주식회사 픽스턴 소형 글라스 성형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34119A1 (ko) 2021-02-25
KR102091435B1 (ko) 2020-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9161A (zh) 用于形成移动终端的覆盖玻璃的设备
WO2014073335A1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カバーガラスの製造方法及びディスプレイ用カバーガラスの製造装置
KR20150000611A (ko) 입체 유리의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WO2014073336A1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カバーガラスの製造方法及びディスプレイ用カバーガラスの製造装置
TW201904894A (zh) 曲面玻璃熱成型設備及其方法
TW202039379A (zh) 玻璃板之成形裝置
KR101554484B1 (ko) 곡면부를 갖는 글라스 성형기의 금형 이송장치
JPH0597447A (ja) 光学素子の成形法とその装置
KR101597530B1 (ko) 곡면 글라스 성형기
JP2014051431A (ja) 成形装置
JP4825494B2 (ja) ガラス成形装置
CN113354266B (zh) 成型模具、不等厚盖板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CN207567106U (zh) 一种玻璃成型装置及系统
TW526176B (en) Press forming machine for optical devices
TW491815B (en) Press forming machine for optical devices
CN210711261U (zh) 一种曲面玻璃热弯成型机构
KR102005919B1 (ko) 곡면글라스 성형지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곡면글라스 제조장치
TW202039380A (zh) 玻璃板之成形方法
KR102147345B1 (ko) 유리기판의 엣지용 성형장치
JP2006213587A (ja) 加熱冷却装置及び熱間プレス成形装置
TWI667207B (zh) Heating and heating field device for molding stereoscopic glass continuous forming device
JP2010126395A (ja) 加熱装置及びプレス成形装置
CN212581749U (zh) 负压成型装置
CN215049668U (zh) 加热装置及基板成型设备
CN212581753U (zh) 负压成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