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7500B - 整车外壳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整车外壳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7500B
CN113017500B CN202110317475.3A CN202110317475A CN113017500B CN 113017500 B CN113017500 B CN 113017500B CN 202110317475 A CN202110317475 A CN 202110317475A CN 113017500 B CN113017500 B CN 1130175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vehicle
front cover
flow guide
middl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74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17500A (zh
Inventor
李振
吕哲成
陈召
刘国中
姚瑶
王生贵
程昊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auss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auss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auss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auss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74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17500B/zh
Priority to CN202211074015.3A priority patent/CN1154139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17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7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17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7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4Floor-sweep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8Floor-scrubb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车外壳结构及清洁机器人。该整车外壳结构包括车框架以及包覆于车框架外侧的车外壳;车外壳包括前盖、中间壳体、后盖以及侧壳体,中间壳体和侧壳体分别安装于车框架的顶部和侧部,前盖和后盖均活动连接于车框架的顶部,且前盖和后盖分别设置于中间壳体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前盖和后盖分别与中间壳体之间具有转动间隙;侧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水槽和与第一导水槽连通的导流盘,中间壳体的边缘扣设于侧壳体的顶部,且中间壳体与第一导水槽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转动间隙与第一导流通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整车外壳结构及清洁机器人能够确保水流不会渗入至车体内,提高整车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整车外壳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整车外壳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在大多数清洁工作中采用清洁机器人,不仅减轻了清洁工人的工作负担,而且提高清洁效率。其中,每个使用的清洁机器人都具有整车外壳,整车外壳不仅对车体内部零部件起到防护作用,而且将零部件收集呈整体,提高美观性。因此,整车外壳的质量仍旧是清洁机器人制造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例如以整车外壳的防水功能来讲,如果整车外壳的防水性能较差,那么无论是雨水还是不小心洒上的生活用水都会存在流入壳体内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壳体内的电气零部件损坏,或者机械零部件锈蚀等,从而影响整车的工作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清洁机器人整车外壳防水性能较低,容易导致水流入壳体内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整车外壳结构。
一种整车外壳结构,包括车框架以及包覆于所述车框架外侧的车外壳;
所述车外壳包括前盖、中间壳体、后盖以及侧壳体,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侧壳体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框架的顶部和侧部,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均活动连接于所述车框架的顶部,且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分别与所述中间壳体之间具有转动间隙;所述侧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水槽和与所述第一导水槽连通的导流盘,所述中间壳体的边缘扣设于所述侧壳体的顶部,且所述中间壳体与所述第一导水槽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所述转动间隙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盘自所述中间壳体朝向所述前盖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水槽与所述导流盘同向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中间壳体朝向所述前盖的一侧为第一侧,所述中间壳体朝向所述后盖的一侧为第二侧;
所述第一侧设置有第一承接板,所述第一承接板与所述中间壳体之间具有第一转动间隙,所述前盖扣设于所述第一承接板;所述第二侧设置有第二承接板,所述第二承接板与所述中间壳体之间具有第二转动间隙,所述后盖扣设于所述第二承接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接板围设于所述中间壳体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一承接板的弯折形状与所述第一侧的弯折形状相适应;
和/或,所述第二承接板围设于所述中间壳体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二承接板的弯折形状与所述第二侧的弯折形状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弯折翻边,所述弯折翻边连接于所述导流盘朝向车体内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壳体包括上壳和连接于所述上壳的下壳;所述第一导水槽设置于所述上壳背离所述下壳的一侧,且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朝向所述上壳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水槽,且所述第二导水槽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其中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水槽形成所述第二导流通道;所述上壳的底部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二导水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车外壳结构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压紧于所述前盖与所述侧壳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车外壳结构还包括第一铰链,所述前盖通过所述第一铰链铰接于所述车框架;
和/或,所述整车外壳结构还包括第二铰链,所述后盖通过所述第二铰链铰接于所述车框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能够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上述的整车外壳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车外壳结构,包括车框架以及包覆于车框架外侧的车外壳。车外壳包括前盖、中间壳体、后盖以及侧壳体,中间壳体和侧壳体分别安装于车框架的顶部和侧部,前盖和后盖均活动连接于车框架的顶部,且前盖和后盖分别设置于中间壳体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前盖和后盖分别与中间壳体之间具有转动间隙,以便于前盖和后盖均能够翻转打开,以便于操作者查看车体内部情况。侧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水槽和与第一导水槽连通的导流盘,中间壳体的边缘扣设于侧壳体的顶部,且中间壳体与第一导水槽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转动间隙与第一导流通道连通。在实际使用时,流入前盖与中间壳体之间的水流或者流入后盖与中间壳体之间的水流能够沿转动间隙流向侧壳体上的第一导水槽,并沿第一导流通道流向导流盘,而后从导流盘流出至车体外侧,从而确保水流不会渗入至车体内,提高整车的防水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上述的整车外壳结构,能够提高整车的防水性能,对清洁机器人形成更好的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第二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第三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1-前盖;12-后盖;13-中间壳体;14-侧壳体;111-前盖框;112-前盖体;131-第一承接板;132-第二承接板;141-前侧壳;142-后侧壳;143-右侧壳;144-左侧壳;1000-清洁机器人;1311-第一转动间隙;1321-第二转动间隙;1431-上壳;1432-下壳;1433-第二导水槽;1434-第一导水槽;1435-第一导流盘;1437-弯折翻边;1438-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1000,包括整车外壳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整车外壳结构内部的车体配件结构以及连接于车体配件结构的清扫结构,从而实现清洁机器人1000相对地面的清洁工作。其中,整车外壳结构主要起到防护作用,故而整车外壳结构需要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以防水性而言,如果水流进入至整车外壳结构内部,可能会导致车体配件结构受损,进而影响清洁机器人1000的正常工作,例如烧毁电路等问题。因此,整车外壳结构的防水性能至关重要。
以下针对整车外壳结构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车外壳结构,包括车框架以及包覆于车框架外侧的车外壳。车外壳包括前盖11、中间壳体13、后盖12以及侧壳体14,中间壳体13和侧壳体14分别安装于车框架的顶部和侧部,前盖11和后盖12均活动连接于车框架的顶部,且前盖11和后盖12分别设置于中间壳体13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前盖11和后盖12分别与中间壳体13之间具有转动间隙;侧壳体1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水槽1434和与第一导水槽1434连通的导流盘,中间壳体13的边缘扣设于侧壳体14的顶部,且中间壳体13与第一导水槽1434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转动间隙与第一导流通道连通。
其中,以第一方向为整车的前进方向,也可以是整车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整车的宽度方向,第三方向为整车的高度方向,也就是竖直方向。为了便于描述,以下说明中仍旧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的方式出现。
具体的,该整车外壳结构包括车框架和车外壳,车框架大多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起到支撑整车的作用,且车框架的设置为车体配件结构相对整车外壳结构的安装提供安装位,确保整车稳定性良好。车外壳包覆在车框架的外侧,对车框架形成防护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整车的外观美观性。其中,车外壳包括前盖11、后盖12、中间壳体13以及侧壳体14,其中前盖11、后盖12以及中间壳体13均安装于车框架的顶部,且前盖11和后盖12分别设置在中间壳体13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前盖11设置在中间壳体13的前侧,后盖12设置于中间壳体13的后侧。中间壳体13固设于车框架,前盖11和后盖12均铰接于车框架,从而便于前盖11和后盖12分别相对车框架能够打开。侧壳体14安装于车框架的侧壁,且围绕车框架的周向设置,从而将车框架的四周包裹起来。其中,中间壳体13的沿第二方向的两侧能够延伸至覆盖在侧车体的顶部,且在前盖11与中间壳体13之间具有第一转动间隙1311,后盖12与中间壳体13之间具有第二转动间隙1321,两个转动间隙的设置其实是为前盖11相对车框架的转动以及后盖12相对车框架的转动提供转动余量,避免前盖11和后盖12分别转动时与中间壳体13出现磨损或者卡死的问题发生。
同时,在侧壳体14朝向中间壳体1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水槽1434,第一导水槽1434沿第三方向凹陷,且第一转动间隙1311和第二转动间隙1321均能够与第一导水槽1434连通。因为中间壳体13沿第二方向的边缘延伸至侧壳体14,故而第一导水槽1434的设置使得中间壳体13与侧壳体14之间具有一空间,该空间即为上述的第一导流通道。而且,在第一导水槽1434的导出方向设置有导流盘。在实际使用时,流向车体的水流能够流向第一转动间隙1311和第二转动间隙1321,并沿第一转动间隙1311和第二转动间隙1321流向第一导水槽1434,即流向第一导流通道,并沿第一导流通道流出至导流盘,从而通过导流盘流向车体外部,实现对水流的导出,从而起到整车防水的作用。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车体的前侧设置水箱,在车体的后侧设置控制系统,那么前盖11作为水箱的水箱盖,故而前盖11需要相对车框架打开,以便于检查水箱内的情况。同时,后盖12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外壳。车体的方向盘设置在水箱与控制系统之间,则中间壳体13作为方向盘处的外壳,以对方向盘周围的结构形成防护。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整车外壳结构的顶部呈夹角为钝角的V字形设置,前盖11和后盖12分别设置于V字形的两侧,从而便于水流能够沿第一导流通道流出,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盘自中间壳体13朝向前盖11的一侧倾斜设置,第一导水槽1434与导流盘同向倾斜。具体的,导流盘设置在侧壳体14的顶部,且侧壳体14顶部的形状与整车外壳结构的顶部形状相适应,导流盘设置在前盖11的一侧,并沿自中间壳体13朝向前盖11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从而便于水流能够沿导流盘向下流动,并流向车体外部。对应的,与导流盘连通的第一导流通道也需要同向倾斜向下设置,那么对应的第一导水槽1434与导流盘同向倾斜设置,以便于流向第一导水槽1434内的水流能够顺利的流向导流盘,减小第一导水槽1434内的积水量。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壳体14的顶部设置有弯折翻边1437,弯折翻边1437连接于导流盘朝向车体内部的一侧。具体的,侧壳体14的顶部沿第二方向朝向整车的内部方向进行一次弯折形成导流盘,接着其末端沿第三方向向上进行二次弯折形成弯折翻边1437,弯折翻边1437的设置使得导流盘和第一导水槽1434朝向整车内部的一侧具有阻挡部,从而确保水流不会流向整车内部,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
如图1-图4所示,进一步的,在导流盘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438,安装孔1438用于与紧固件配合实现前盖11相对侧壳体14的安装。具体的,前盖11包括前盖框111和前盖体112,前盖框111呈四边形框架结构,且前盖框111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孔1438配合,使得前盖框111相对侧壳体14固定安装,前盖体112朝向中间壳体13的一侧铰接于车框架,以便于前盖体112与前盖框111之间的打开和关闭。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整车外壳结构还包括密封条,密封条压紧于前盖11与侧壳体14之间。具体的,在前盖框111朝向侧壳体14的一侧固设有密封条,密封条呈U字形设置,即密封条的开口位于朝向中间壳体13的一侧。其中,当采用紧固件将前盖框111锁紧于侧壳体14的顶部时,密封条能够压紧在前盖框111与侧壳体14之间。同时,因为导流盘上安装孔1438的设置,密封条也可以对应设置密封孔,紧固件的一端依次穿过前盖框111、密封孔和安装孔1438,从而将前盖框111相对侧壳体14锁紧。而且,因为密封孔的设置确保安装孔1438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其中,当前盖框111相对侧壳体14锁紧后,前盖框111沿第二方向的边缘与导流盘之间具有一流动间隙,从而便于水流能够沿导流盘导出。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盘1435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流盘,第一导流盘1435与第一导流通道连通,从而便于将流入第一转动间隙1311和第二转动间隙1321中的水流导出。第二导流盘设置在前盖框111的前侧,且第二导流盘沿背离中间壳体13的一侧倾斜向下延伸,以便于将水流导出。其中,在第二导流盘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导流管。具体的,在第二导流盘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孔,每个导流孔对应一个导流管,从而将第二导流盘上的液体导出。其中第二导流盘沿自身长度方向可以微微呈V字形设置,即第二导流盘的中部较高,两侧较低便于安装导流管。其中,在第二导流盘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可以设置两个导流管,以便于提高导流效率。同时,在第一导流盘的导出末端也可以连接导流管。通过导流管的设置能够将液体汇聚,便于单向导出。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中间壳体13朝向前盖11的一侧为第一侧,中间壳体13朝向后盖12的一侧为第二侧;第一侧设置有第一承接板131,第一承接板131与中间壳体13之间具有第一转动间隙1311,前盖11扣设于第一承接板131;第二侧设置有第二承接板132,第二承接板132与中间壳体13之间具有第二转动间隙1321,后盖12扣设于第二承接板132。
也就是说,第一承接板131固设于中间壳体13的第一侧,第一承接板131呈L形结构设置,L形的横边与中间壳体13固接,L形的竖边沿第三方向向上延伸,从而使得第一承接板131的竖边与中间壳体13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一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转动间隙1311。前盖11中的前盖框111的后侧能够覆盖在第一承接板131的竖边,从而使得第一转动间隙1311是位于前盖11与中间壳体13之间的。对应的,第二承接板132呈L形结构设置,两个L形结构呈镜像设置,第二承接板132的横边与中间壳体13固接,第二承接板132的竖边沿第三方向向上延伸,从而使得第二承接板132的竖边与中间壳体13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另一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转动间隙1321。后盖12的后侧能够覆盖在第二承接板132的竖边,从而使得第二转动间隙1321是位于后盖12与中间壳体13之间的。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接板131围设于中间壳体13的第一侧,且第一承接板131的弯折形状与第一侧的弯折形状相适应;第二承接板132围设于中间壳体13的第二侧,且第二承接板132的弯折形状与第二侧的弯折形状相适应。
具体的,中间壳体13作为方向盘周围的壳体,中间壳体13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结构,也就是说中间壳体13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均呈“凸”型设置。那么对应的,设置在中间壳体13沿第一方向两侧的第一承接板131和第二承接板132均与中间壳体13的形状相适应。其中,第一承接板131和第二承接板132可以是同一块完整的板材,并在该板材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以便于第一转动间隙1311和第二转动间隙1321的形成。无论第一承接板131和第二承接板132如何设置,其只要能够相对中间壳体13固定,且存在第一转动间隙1311和第二转动间隙1321以便于导出水流即可。
其中,第一承接板131和第二承接板132均沿第二方向呈两边出现倾斜向下的方向设置,这样的设置能够更有利于积于第一转动间隙1311和第二转动间隙1321的水流流向两侧的第一导水槽1434,实现水流的导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整车外壳结构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水槽1434和导流盘,从而便于从两侧进行导流,提高防水性能。
需要补充的是,也可以是仅第一承接板131的弯折形状与中间壳体13第一侧的弯折形状相适应,还可以是仅第二承接板132的弯折形状与中间壳体13的第二侧的弯折形状相适应,其只要能够实现水流的导出起到防水作用即可。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壳体14包括上壳1431和连接于上壳1431的下壳1432;第一导水槽1434设置于上壳1431背离下壳1432的一侧,且上壳1431与下壳1432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通道。
具体的,侧壳体14包覆在车框架的四周,以车框架前侧的为前侧壳141,以车框架后侧的为后侧壳142,以车框架沿第二方向左侧的为左侧壳144,则沿第二方向右侧的为右侧壳143。其中,左侧壳144和右侧壳143的结构相同,以右侧壳143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左侧壳144的不再赘述。其中,右侧壳143包括上壳1431和连接于上壳1431的下壳1432,即下壳1432设置在靠近车轮的位置,上壳1431设置在靠近中间壳体13的位置。上壳1431和下壳1432之间具有第二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的设置能够将从上壳1431流下的水流导出车体,起到防水作用。
其中,左侧壳144和右侧壳143分别与前侧壳141之间具有第一通道,以便于进行水流的导出。具体的,左侧壳144和右侧壳143朝向前侧壳141的端部均设置有延伸臂,延伸臂的设置不仅用于与前侧壳141卡接配合,而后能够起到防护作用,通过延伸臂将第一通道与整车内部阻隔,降低水流从第一通道渗入车体内的风险。对应的,左侧壳144和右侧壳143分别与后侧壳142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的设置作用相同,故而不再赘述。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壳1432朝向上壳1431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水槽1433,且第二导水槽1433沿第二方向朝向其中一侧倾斜设置,第二导水槽1433形成第二导流通道;上壳1431的底部部分安装于第二导水槽1433内。也就是说,下壳1432的顶部横截面呈U形设置,形成第二导水槽1433。上壳1431的底部横截面也呈U形设置,如此能够使得上壳1431的底部插入时下壳1432的导水槽内。如此,当沿上壳1431流下的水流能够流向导水槽内,并沿导水槽形成的第二导流通道流出。其中,导水槽沿第一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以便于水流顺利导出。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整车外壳结构还包括第一铰链,前盖11通过第一铰链铰接于车框架;整车外壳结构还包括第二铰链,后盖12通过第二铰链铰接于车框架。也就是说,前盖11中的前盖体112通过第一铰链相对车框架铰接,以便于前盖体112能够打开和关闭。后盖12通过第二铰链相对车框架铰接,以便于后盖12能够打开和关系。其中,以前盖11中为例,车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架,第一铰链中的铰链座固设于第一横架,第一铰链中的铰链轴与前盖体112连接,且前盖框111扣设于第一铰链的上方,从而对第一铰链形成防护。同时,车框架的顶部还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横架,第二铰链中的铰链座固设于第二横架,第二铰链中的铰链轴与后盖12连接,且后盖12扣设在第二铰链的上方,对第二铰链形成防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整车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框架以及包覆于所述车框架外侧的车外壳;
所述车外壳包括前盖(11)、中间壳体(13)、后盖(12)以及侧壳体(14),所述中间壳体(13)和所述侧壳体(14)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框架的顶部和侧部,所述前盖(11)和所述后盖(12)均活动连接于所述车框架的顶部,且所述前盖(11)和所述后盖(12)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13)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前盖(11)和所述后盖(12)分别与所述中间壳体(13)之间具有转动间隙;所述侧壳体(1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水槽和与所述第一导水槽连通的导流盘,所述中间壳体(13)的边缘扣设于所述侧壳体(14)的顶部,且所述中间壳体(13)与所述第一导水槽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所述转动间隙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整车的前进方向或整车的长度方向;
所述侧壳体(14)的顶部设置有弯折翻边(1437),所述弯折翻边(1437)连接于所述导流盘朝向车体内部的一侧;所述侧壳体(14)的顶部沿第二方向朝向整车的内部方向进行一次弯折形成所述导流盘,其末端沿第三方向向上进行二次弯折形成所述弯折翻边(1437);所述导流盘自所述中间壳体(13)朝向所述前盖(11)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水槽与所述导流盘同向倾斜;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整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为整车的高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盘(1435),所述第一导流盘(1435)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导流盘(1435)与所述弯折翻边(1437)连接;
所述导流盘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流盘,所述第二导流盘设置于所述前盖(11)的前侧,且所述第二导流盘沿背离所述中间壳体(13)的一侧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导流盘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孔,每个所述导流孔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导流盘底部的导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中间壳体(13)朝向所述前盖(11)的一侧为第一侧,所述中间壳体(13)朝向所述后盖(12)的一侧为第二侧;
所述第一侧设置有第一承接板(131),所述第一承接板(131)与所述中间壳体(13)之间具有第一转动间隙(1311),所述前盖(11)扣设于所述第一承接板(131);所述第二侧设置有第二承接板(132),所述第二承接板(132)与所述中间壳体(13)之间具有第二转动间隙(1321),所述后盖(12)扣设于所述第二承接板(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车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接板(131)围设于所述中间壳体(13)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一承接板(131)的弯折形状与所述第一侧的弯折形状相适应;
和/或,所述第二承接板(132)围设于所述中间壳体(13)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二承接板(132)的弯折形状与所述第二侧的弯折形状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壳体(14)包括上壳(1431)和连接于所述上壳(1431)的下壳(1432);所述第一导水槽设置于所述上壳(1431)背离所述下壳(1432)的一侧,且所述上壳(1431)与所述下壳(1432)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车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432)朝向所述上壳(1431)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水槽,且所述第二导水槽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其中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水槽形成所述第二导流通道;所述上壳(1431)的底部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二导水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整车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外壳结构还包括第一铰链,所述前盖(11)通过所述第一铰链铰接于所述车框架;
和/或,所述整车外壳结构还包括第二铰链,所述后盖(12)通过所述第二铰链铰接于所述车框架。
8.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整车外壳结构。
CN202110317475.3A 2021-03-25 2021-03-25 整车外壳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1130175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7475.3A CN113017500B (zh) 2021-03-25 2021-03-25 整车外壳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CN202211074015.3A CN115413962A (zh) 2021-03-25 2021-03-25 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7475.3A CN113017500B (zh) 2021-03-25 2021-03-25 整车外壳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4015.3A Division CN115413962A (zh) 2021-03-25 2021-03-25 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7500A CN113017500A (zh) 2021-06-25
CN113017500B true CN113017500B (zh) 2022-08-16

Family

ID=764740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7475.3A Active CN113017500B (zh) 2021-03-25 2021-03-25 整车外壳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CN202211074015.3A Pending CN115413962A (zh) 2021-03-25 2021-03-25 清洁机器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4015.3A Pending CN115413962A (zh) 2021-03-25 2021-03-25 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01750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5347A (ja) * 2001-10-31 2003-05-13 Amano Corp 乾湿兼用床面洗浄清掃磨き装置
CN105106988A (zh) * 2015-08-18 2015-12-02 成都菲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设备
CN106826929A (zh) * 2017-03-22 2017-06-13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 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
CN107873226A (zh) * 2017-10-27 2018-04-06 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走设备
WO2018186415A1 (ja) * 2017-04-05 2018-10-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排水構造及び移動体
CN208196850U (zh) * 2018-05-09 2018-12-07 深圳华制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机器人的防水结构
CN109590980A (zh) * 2018-12-14 2019-04-09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机器人的防护机壳结构及防护系统
CN109664316A (zh) * 2019-03-06 2019-04-23 北京智能佳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投影引流结构的防水人形机器人
CN209330243U (zh) * 2019-03-18 2019-08-30 成都中联华睿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机器人用防水装置
CN110712223A (zh) * 2019-10-30 2020-01-21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及其防水结构
CN210804111U (zh) * 2017-09-27 2020-06-19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自移动设备及其自动工作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5347A (ja) * 2001-10-31 2003-05-13 Amano Corp 乾湿兼用床面洗浄清掃磨き装置
CN105106988A (zh) * 2015-08-18 2015-12-02 成都菲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设备
CN106826929A (zh) * 2017-03-22 2017-06-13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 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
WO2018186415A1 (ja) * 2017-04-05 2018-10-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排水構造及び移動体
CN210804111U (zh) * 2017-09-27 2020-06-19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自移动设备及其自动工作系统
CN107873226A (zh) * 2017-10-27 2018-04-06 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走设备
CN208196850U (zh) * 2018-05-09 2018-12-07 深圳华制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机器人的防水结构
CN109590980A (zh) * 2018-12-14 2019-04-09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机器人的防护机壳结构及防护系统
CN109664316A (zh) * 2019-03-06 2019-04-23 北京智能佳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投影引流结构的防水人形机器人
CN209330243U (zh) * 2019-03-18 2019-08-30 成都中联华睿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机器人用防水装置
CN110712223A (zh) * 2019-10-30 2020-01-21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及其防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7500A (zh) 2021-06-25
CN115413962A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018032A1 (ja) 車体構造
EP2186949A2 (en) Bonnet sealing structure for work machine
CN113017500B (zh) 整车外壳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JP7359017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214138711U (zh) 通风盖板总成
CN211731587U (zh) 通风盖板、车辆排水组件及车辆
JP4395731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4593832B2 (ja) モータの防水構造
CN113619691B (zh) 通风盖板总成及车辆
US20150362073A1 (en) Hole plug
CN211739374U (zh) 引流装置及包含其的冷风扇
JP6503007B2 (ja) 車両の排水構造
CN211809511U (zh) 一种雨刮电机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20205923U (zh) 一种保护盖及空调外机
CN219605392U (zh) 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
CN218449844U (zh) 一种防止雨水倒流的变频器散热装置
CN218597010U (zh) 一种用于通道闸的机芯防水结构
CN219572038U (zh) 一种电控盒走线结构及吸油烟机
CN211650760U (zh) 一种热水器的新型壳体
CN220374438U (zh) 机动车的流水槽结构
CN220475502U (zh) 一种移动空调用打水电机
CN216112358U (zh) 汽车集水槽用单向阀及集水槽总成
CN220964641U (zh) 一种箱体结构、逆变器及电力系统
CN211288142U (zh) 一种车载风扇
CN217131402U (zh) 一种车载空调室外机的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