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5392U - 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5392U
CN219605392U CN202320231700.6U CN202320231700U CN219605392U CN 219605392 U CN219605392 U CN 219605392U CN 202320231700 U CN202320231700 U CN 202320231700U CN 219605392 U CN219605392 U CN 219605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air
loader
door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17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清景
郑初源
钟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GM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GM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GM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GM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17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5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5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5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所述散热器装设于装载机的机罩本体内,包括可启闭于散热器外侧的机罩侧门,以及由该机罩侧门内侧面向散热器出风口方向延伸成型的导风罩,该机罩侧门对应散热器的出风口设有若干的出风通孔,并且于导风罩外周以及散热器外周贴设有一圈用以密封导风罩和散热器之间缝隙的海绵。借此,可基于现有装载机的结构进行改进,可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加设导风罩结构和海绵结构形成导风通道,对散热器的出风进行引导,可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及改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机的散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该散热器的防热风回流结构。
背景技术
装载机在行驶和工作的时候发动机将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均通过散热器带走,因此散热器是整车散热的心脏,散热器的散热量是影响整车水路和油路散热的关键因素。
现有的散热器通常装设于机罩内部,并且机罩上设有可启闭的侧门用于封闭保护散热器,而散热器出风口对应的侧门正面上进行开孔通风,且在散热器四周尽量贴上海绵防止热风回流。然而由于现有机罩侧门正面与散热器之间存在较大缝隙,用海绵无法贴满且贴面过小,海绵容易掉落。这导致了热风从缝隙回流到了散热器进风口,降低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具有防止热风回流的作用,具有提高散热效率的优点。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所述散热器装设于装载机的机罩本体内,包括可启闭于散热器外侧的机罩侧门,以及由该机罩侧门内侧面向散热器出风口方向延伸成型的导风罩,该机罩侧门对应散热器的出风口设有若干的出风通孔,并且于导风罩外周以及散热器外周贴设有一圈用以密封导风罩和散热器之间缝隙的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的出风口左下角部分受机罩本体的罩设保护并具有独立的出风引导;而所述机罩侧门包括门板;所述门板底部让位机罩本体成型有让位边,而让位边的边缘朝向散热器方向延伸有让位部;门板于让位部以外的部分对应散热器的出风口设有所述的出风通孔;所述导风罩包括多个导风板,各导风板配合让位部而框围于各出风通孔的外围而形成导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罩包括上下左右四个导风板,左导风板、上导风板、右导风板和下导风板依次相连的框围于散热器出风口外围;所述让位部包括上部和右下部,且左导风板的下端连接让位部的上部,而下导风板的左端连接于让位部的右下部,且各导风板的一侧连接于门板的内侧面上,另一侧向散热器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包括三个侧门海绵和两个散热器海绵,三个侧门海绵分别贴设于导风罩的上导风板、右导风板和左导风板上,并上导风板和右导风板分别朝向散热器方向部分伸出各导风板的边缘;两个散热器海绵分别贴设于散热器的左侧面和底侧面,并朝向机罩侧门方向部分伸出散热器的边缘。
进一步的,当闭合机罩侧门时,右侧和上侧的两个侧门海绵贴合散热器的右侧面和上侧面,左侧的侧面海绵抵于散热器左侧面的散热器海绵,并同时配合底侧面的散热器海绵形成完整的一圈。
进一步的,所述海绵为聚氨酯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罩的各导风板分别焊接连接于门板和让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罩的各导风板分别胶粘连接于门板和让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罩的各导风板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耳并借由连接件连接于门板和让位部,并连接处增设有长条密封件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机罩侧门上端铰接于机罩本体,而于机罩侧门中部设有气缸连接座,而上导风板对应该气缸连接座处折弯形成凹槽,用于安装气缸,该气缸用以实现对机罩侧门的开启和关闭的支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基于现有装载机的结构进行改进,可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加设导风罩结构和海绵结构形成导风通道,对散热器的出风进行引导,可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及改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部分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机罩侧门及导风罩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散热器1,出风口11,机罩侧门2,门板21,让位边22,让位部23,出风通孔24,导风罩3,左导风板31,上导风板32,凹槽321,右导风板33,下导风板34,海绵4,侧门海绵41,通孔411,散热器海绵42,导风通道5,气缸连接座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此外,本申请提供了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的散热防热风回流结构,包括可启闭于散热器1外侧的机罩侧门2,以及由该机罩侧门2内侧面向散热器1出风口方向延伸成型的导风罩3,并且于导风罩3外周以及散热器1外周贴设有一圈用以密封导风罩3和散热器1之间缝隙的海绵4。
参阅图2,所述散热器1装设于装载机的机罩本体(图未示)内,该散热器1具有横纵排列的四个出风口11,其中下半部分的两个出风口11部分受机罩本体的罩设保护并具有独立的出风引导,因此,本实施例的机罩侧门2呈异形,主要用于罩设散热器1的上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三个出风口11。
参阅图3,所述机罩侧门2包括门板21,门板21底部让位机罩本体成型有近似“7”字型的让位边22,而让位边22的边缘朝向散热器1方向延伸有让位部23,让位部23包括上部和右下部,门板21于让位部23以外的部分对应散热器1的出风口11设有若干的出风通孔24。
而所述导风罩3包括上下左右四个导风板,左导风板31、上导风板32、右导风板33和下导风板34依次相连的框围于散热器1上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出风口11外围,即,同时框围于各出风通孔24的外围,且左导风板31的下端焊接抵于让位部23的上部,而下导风板34的左端焊接抵于让位部23的右下部,且各导风板的一侧焊接固定于门板21的内侧面上,另一侧向散热器1延伸,使得导风罩3和让位部23之间形成导风通道5,用以将散热器1出风口11的热风导出。
所述的海绵4围设于导风罩3和散热器1之间,用以将导风罩3和散热器1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防止热风的回流。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海绵4包括三个侧门海绵41和两个散热器海绵42,三个侧门海绵41分别贴设于导风罩3的上导风板32、右导风板33和左导风板31上,并上导风板32和右导风板33分别朝向散热器1方向部分伸出各导风板的边缘;两个散热器海绵42分别贴设于散热器1的左侧面和底侧面,并朝向机罩侧门2方向部分伸出散热器1的边缘;借此,当闭合机罩侧门2时,右侧和上侧的两个侧门海绵41可贴合散热器1的右侧面和上侧面,左侧的侧面海绵4可抵于散热器1左侧面的散热器海绵42,并同时配合底侧面的散热器海绵42形成完整的一圈,进而实现对导风通道5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各海绵4还能起到关门缓冲和降低噪声的作用。
所述海绵4可为聚氨酯海绵,并且可受各导风板的支撑而不易掉落。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罩侧门2上端铰接于机罩本体,而于机罩侧门2中部设有气缸连接座6,而上导风板32对应该气缸连接座6处折弯形成凹槽321,用于安装气缸(图中未示),实现对机罩侧门2的开启和关闭的支撑。对应上导风板32的侧门海绵41的外侧形成通孔411连通凹槽321,对气缸进行让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3的各导风板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机罩侧门2的门板21进行连接,使各导风板构成的导风通道5的侧面无缝隙。
当然也可通过设置若干连接耳(图未示)而借由螺栓等连接件进行连接,利用连接件进行连接时可增设相应的长条密封件对导风板与门板21和让位部23之间进行密封,避免导风板与机罩侧门2之间留下缝隙;或通过胶粘等其他方式进行密封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的散热防热风回流结构,是基于现有装载机的结构进行改进,可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加设导风罩3结构和海绵4结构形成导风通道5,对散热器1的出风进行引导,可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及改造成本,以最优的方式完善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结构显著提高了整车冷却水路和液压油路的散热能力,相同温度下,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散热器1进风温度降低近2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所述散热器装设于装载机的机罩本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启闭于散热器外侧的机罩侧门,以及由该机罩侧门内侧面向散热器出风口方向延伸成型的导风罩,该机罩侧门对应散热器的出风口设有若干的出风通孔,并且于导风罩外周以及散热器外周贴设有一圈用以密封导风罩和散热器之间缝隙的海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出风口左下角部分受机罩本体的罩设保护并具有独立的出风引导;而所述机罩侧门包括门板;所述门板底部让位机罩本体成型有让位边,而让位边的边缘朝向散热器方向延伸有让位部;门板于让位部以外的部分对应散热器的出风口设有所述的出风通孔;所述导风罩包括多个导风板,各导风板配合让位部而框围于各出风通孔的外围而形成导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包括上下左右四个导风板,左导风板、上导风板、右导风板和下导风板依次相连的框围于散热器出风口外围;所述让位部包括上部和右下部,且左导风板的下端连接让位部的上部,而下导风板的左端连接于让位部的右下部,且各导风板的一侧连接于门板的内侧面上,另一侧向散热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包括三个侧门海绵和两个散热器海绵,三个侧门海绵分别贴设于导风罩的上导风板、右导风板和左导风板上,并上导风板和右导风板分别朝向散热器方向部分伸出各导风板的边缘;两个散热器海绵分别贴设于散热器的左侧面和底侧面,并朝向机罩侧门方向部分伸出散热器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闭合机罩侧门时,右侧和上侧的两个侧门海绵贴合散热器的右侧面和上侧面,左侧的侧面海绵抵于散热器左侧面的散热器海绵,并同时配合底侧面的散热器海绵形成完整的一圈。
6.根据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为聚氨酯海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的各导风板分别焊接连接于门板和让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的各导风板分别胶粘连接于门板和让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的各导风板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耳并借由连接件连接于门板和让位部,并连接处增设有长条密封件进行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侧门上端铰接于机罩本体,而于机罩侧门中部设有气缸连接座,而上导风板对应该气缸连接座处折弯形成凹槽,用于安装气缸,该气缸用以实现对机罩侧门的开启和关闭的支撑。
CN202320231700.6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 Active CN219605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1700.6U CN219605392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1700.6U CN219605392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5392U true CN219605392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8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1700.6U Active CN219605392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53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92766A1 (en) Cooling device of a vehicle and a vehicle provided therewith
CN219605392U (zh) 一种装载机的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
GB2405842A (en) An air intake for a vehicle
CN203132007U (zh) 电控盒组件及具有该电控盒组件的空调机组
CN109927535B (zh) 导风罩
CN211731587U (zh) 通风盖板、车辆排水组件及车辆
CN112013711A (zh) 引流板及换热器
CN109941082B (zh) 车辆及电池舱、电池箱通风结构
CN217259923U (zh) 主动进气格栅和汽车
JPS61150823A (ja) 車両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CN113619691B (zh) 通风盖板总成及车辆
CN21150821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防尘防潮配电柜
CN210760604U (zh)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
CN213619984U (zh) 通风盖板组件
CN115264630A (zh) 一种空调箱体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CN210399437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US11105519B2 (en) Air conditioner
US8721407B2 (en) Vehicle having fresh air intake
EP3786541A1 (en) Air conditioner
JPH1193664A (ja) ボンネット付きエンジン作業機
CN112822925A (zh) 一种模块化列间空调
CN217778350U (zh) 一种导风板结构
CN216833206U (zh) 一种进气导流装置及车辆
CN219206821U (zh) 一种洗碗机内胆辅助加热装置
CN217541053U (zh) 一种百叶窗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