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5651A - 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5651A
CN113015651A CN201980070823.2A CN201980070823A CN113015651A CN 113015651 A CN113015651 A CN 113015651A CN 201980070823 A CN201980070823 A CN 201980070823A CN 113015651 A CN113015651 A CN 113015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pawl
plate
internal teeth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08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梶野佑介
铃木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015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56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5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0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61Rods
    • B60N2/1615Parallelogram-lik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7Ratchet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and provided with brak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3/00Automatic clutches
    • F16D43/0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 F16D43/20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torque, e.g. overload-release clutches, slip-clutches with means by which torque varies the clutching pressure
    • F16D43/20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torque, e.g. overload-release clutches, slip-clutches with means by which torque varies the clutching pressure of the ratchet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设置于升降装置(10)的旋转板(31)配备有壁(31g1),该壁(31g1)朝向以下方向挤压棘爪(33)的接合端(33c),所述方向是使得所述端与内齿(34)的齿表面邻接的方向。棘爪的将被挤压的表面(32d)具有沿着以轮廓形状中心点(G)为中心的圆弧设置的形状,轮廓形状中心点(G)在从棘爪(33)的摆动中心(F)偏移的位置处。轮廓形状中心点(G)在接触点(E)处的将被挤压的表面(32d)的法线上,并且位于以下一侧上,该侧相对于连接在接触点(E)和摆动中心(F)之间的直线与棘爪(33)摆动以被锁定的方向相反。

Description

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汽车等的座椅中使用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操作手柄进行操作时,在汽车等的座椅中使用的升降装置调节座垫相对于地板的高度,并且,开发了各种类型的升降装置。专利文献1的发明在操作手柄被朝向座椅提升侧或降低侧操作时,以对应于在操作手柄上的每个操作的操作量的量来调节高度,并被构造成重复进行在操作手柄上的操作,直到达到就座人员所期望的高度为止。
具体地,旋转控制装置被构造成响应于在操作手柄上朝向座椅提升侧或降低侧的操作,来旋转被联接到用于提升或降低座椅的连杆机构的小齿轮。在该旋转控制装置中,旋转地驱动小齿轮的旋转驱动机构和锁定小齿轮的旋转的锁定机构被设置在小齿轮的旋转轴中。
当操作手柄被朝向座椅提升侧或降低侧操作时,小齿轮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以旋转,从而提升或降低座椅。在另一方面,锁定机构在接收到操作手柄的操作力时释放锁定,并且将小齿轮的旋转锁定在锁定机构在此处停止接收到操作手柄的操作力的位置处。
锁定机构包括锁定棘爪(以下,也称为棘爪),该锁定棘爪固定到与小齿轮的旋转轴一起旋转的旋转板,并通过与固定侧支撑部件的内齿啮合的锁定棘爪的接合端部来锁定小齿轮的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在锁定时锁定棘爪的接合端部与固定侧支撑部件的内齿啮合的啮合状态不容易改变从而维持锁定状态。即,锁定棘爪相对于内齿的齿表面的挤压角被设定为小于齿表面的摩擦角。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6-788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但是,当小齿轮的旋转被锁定机构锁定时,取决于时机,锁定棘爪的接合端部与固定侧支撑部件的内齿啮合的啮合状态可能变为不完全的半接合状态。在现有技术的锁定机构中,维持该啮合状态。特别地,当锁定座椅的降低的锁定棘爪的啮合状态不完全时,在大负载被施加到座垫的最坏情况下,存在在锁定棘爪的接合端部中发生跳齿从而释放锁定状态的风险。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锁定棘爪(棘爪)偏移,使得在锁定棘爪(棘爪)的接合端部和固定侧支撑部件的内齿之间的啮合处于完全的状态中,而不维持其中啮合不完全的半接合状态。
解决问题的方案
[1]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升降装置包括:
小齿轮,所述小齿轮被构造成与提升和降低座椅的连杆机构的输入齿轮啮合;和
旋转控制装置,所述旋转控制装置被构造成控制所述小齿轮的旋转,所述旋转控制装置包括: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被构造成与所述小齿轮同步地旋转,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支撑所述旋转轴,使得所述旋转轴能够旋转,
旋转驱动机构,当用于提升或降低所述座椅的操作手柄被操作以提升或降低所述座椅时,所述旋转驱动机构根据所述操作手柄的操作方向使所述旋转轴朝向提升方向或降低方向旋转,和
锁定机构,当所述操作手柄被操作时所述锁定机构允许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并且当所述操作手柄到达操作完成位置时所述锁定机构限制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其中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旋转板,所述旋转板被联接到所述旋转轴,以便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
内齿,所述内齿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以便覆盖所述旋转板的外周,和
棘爪,所述棘爪具有被构造成与所述内齿啮合的接合端部,
所述棘爪被联接到所述旋转板,使得所述棘爪在所述接合端部与所述内齿啮合的位置和所述接合端部不与所述内齿啮合的位置之间摆动,从而所述接合端部的齿表面抵靠所述内齿的齿表面或离开所述内齿的齿表面,
所述旋转板包括:
壁部,所述壁部被构造成朝向所述内齿的齿表面挤压处于与所述内齿啮合的状态中的所述棘爪的所述接合端部的齿表面,
将由所述壁部挤压的所述棘爪的被挤压表面具有沿着以形状中心点为中心的弧线的表面形状,所述形状中心点位于从所述棘爪的摆动中心偏移的位置处,并且
所述形状中心点位于在所述被挤压表面和所述壁部之间的接触点处的所述被挤压表面的法线上,并且所述形状中心点相对于连接所述接触点和所述摆动中心的直线位于与所述棘爪摆动以使得所述接合端部与所述内齿啮合的方向相反的位置处。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旋转驱动机构可以通过使用座椅的重力或通过操作手柄的操作力,来朝向降低方向旋转所述旋转轴。
根据第一方面,当棘爪从壁部接收挤压力时,棘爪在接合端部的齿表面抵靠内齿的齿表面的方向上被挤压。更具体地,在被挤压表面和壁部之间的接触点处,壁部在沿着被挤压表面的法线穿过形状中心点的方向上在棘爪上施加挤压力。结果,基于该挤压力,在棘爪中产生围绕摆动中心的转矩。换言之,当操作手柄被操作时,外力自然地在接合端部和内齿之间的啮合深度变大的方向上被施加在棘爪上。因此,即使发生了其中在棘爪的接合端部和旋转板的内齿之间的啮合不完全的半接合状态,根据操作手柄上的操作,该半接合状态也自然地释放,并且棘爪的摆动位置偏移,使得在其间的啮合处于完全状态中。
[2]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中,
棘爪被联接到旋转板,使得从旋转板突出的突起被插入到棘爪的通孔中,
通孔具有在预定方向上延伸的孔形状,以便在接合端部的齿表面和内齿的齿表面之间限定间隙,并且
棘爪的具有被挤压表面且面向壁部的外周表面与以棘爪的摆动中心为中心的弧线相比位于更靠近摆动中心的位置处。
根据第二方面,能够通过设置在棘爪中的通孔和设置在旋转板上的突起彼此配合的一种简单构造来实现一种联接结构,其中,由于来自壁部的挤压力,棘爪的摆动位置偏移到适当的位置(即,在棘爪的接合端部和旋转板的内齿之间的啮合在此处处于完全状态中的位置)。当在接合端部和内齿之间的啮合处于完全的状态中,棘爪的锁定被释放时,棘爪移动到以摆动中心为中心的弧线的内侧,并且因此不会干涉该壁部。因此,上述联接结构不会防止解锁,并且解锁能够正常地执行。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概略构造的外侧视图。
[图2]图2是从座椅内侧观察的在同一外侧上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图3是示意其中操作手柄和旋转控制装置被从座椅框架拆离的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4]图4是从座椅外侧观察的旋转控制装置的透视图。
[图5]图5是从座椅内侧观察的旋转控制装置的透视图。
[图6]图6是从座椅外侧观察的旋转控制装置的前视图。
[图7]图7是沿着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8]图8是沿着图6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9]图9是从座椅外侧观察的旋转控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0]图10是从座椅内侧观察的旋转控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1]图11是示意在图9中示意的旋转控制装置的构件的一部分的组装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12]图12是从座椅内侧观察的旋转控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3]图13是示意在图11中示意的旋转控制装置的构件的一部分的组装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14]图14是从座椅内侧观察的旋转控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5]图15是示意在图13中示意的旋转控制装置的构件的一部分的组装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16]图16是当操作手柄处于中立位置时旋转控制装置的旋转驱动机构的状态图。
[图17]图17是同时的锁定机构的状态图。
[图18]图18是当操作手柄被从中立位置向下推动时旋转驱动机构的状态图。
[图19]图19是当离合器部通过相同操作与摩擦环啮合时锁定机构的状态图。
[图20]图20是当锁定棘爪通过相同操作被释放锁定时锁定机构的状态图。
[图21]图21是当锁定机构随着相同的操作进行而被进给并旋转时锁定机构的状态图。
[图22]图22是当操作手柄被从向下推动位置返回到中立位置时旋转驱动机构的状态图。
[图23]图23是同时的锁定机构的状态图。
[图24]图24是当操作手柄被从中立位置向上拉动时旋转驱动机构的状态图。
[图25]图25是当锁定棘爪通过相同操作被释放锁定时锁定机构的状态图。
[图26]图26是当锁定机构随着相同的操作进行而被进给并旋转时锁定机构的状态图。
[图27]图27是当操作手柄被从向上拉动位置返回到中立位置时旋转驱动机构的状态图。
[图28]图28是同时的锁定机构的状态图。
[图29]图29是示意当操作手柄处于中立位置时输入部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0]图30是示意当操作手柄被向下推动到最大位置时输入部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1]图31是示意当操作手柄被向上拉动到最大位置时输入部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2]图32是其中小齿轮在降低方向上的旋转被止挡件停止的状态图。
[图33]图33是其中小齿轮在提升方向上的旋转被止挡件停止的状态图。
[图34]图34是其中临时保持部件被设定在旋转板上的状态图。
[图35]图35是其中进给棘爪被设定在临时保持部件和旋转板之间的状态图。
[图36]图36是其中弹簧被设定在进给棘爪和小齿轮之间的状态图。
[图37]图37是其中内部杠杆被设定在进给棘爪上的状态图。
[图38]图38是类似于图17的图,并且是其中锁定机构的棘爪相对于内齿的啮合状态是不完全半接合状态的状态图。
[图39]图39是图38中的部分XXXIX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到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升降装置10被应用于此的汽车座椅1(以下简称为“座椅”)。在图中,在座椅1被安装到汽车的状态中的部分的方向由箭头指示。在下面的描述中,参考这些方向进行关于方向的描述。
<升降装置10的概略构造>
如在图1中示意地,座椅1包括在用作就坐部的座垫2的后侧上用作靠背的座椅靠背3。座椅靠背3能够相对于座垫2在前后方向上旋转。座垫2包括升降装置10和在座垫的下部处的座椅滑动装置8,并且座垫2经由托架7被固定到车辆地板4。
如在图2中示意地,座椅滑动装置8是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装置,并且座椅滑动装置8包括彼此联接以能够前后滑动的一对左右上导轨6和一对左右下导轨5。该一对左右上导轨6和该一对左右下导轨5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该左右下导轨5由固定到地板4的一对前后托架7固定地支撑。升降装置10被设置在左右上导轨6的上方。
如在图2和图3中示意地,升降装置10包括固定在上导轨6中的每一个上的基础部件14和可旋转地联接到上导轨6的前部和后部的多个连杆部件11。基础部件14和连杆部件11与用作座垫2的构架部件的侧框架13一起构成了是四杆连杆装置的连杆机构12。在该多个连杆部件11中,右后侧上的后连杆11b包括扇形齿轮16(对应于本发明的“输入齿轮”),并且经由旋转控制装置21的小齿轮18在前后方向上旋转。右后侧上的后连杆11b相对于侧框架13的旋转轴由扭矩杆17形成。左后侧上的后连杆(未示意)也经由扭矩杆17与后连杆11b同步地旋转。
侧框架13具有用于插入小齿轮18的通孔13a。通过将小齿轮18插入到通孔13a中,旋转控制装置21被固定到侧框架13的右壁。旋转控制装置21经由设置在座垫2的右侧上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操作手柄20而能够在向前和后退方向上旋转。当操作手柄20被从中立位置向上旋转时,旋转控制装置21在后连杆11b从基础部件14竖立起来的方向上旋转。当操作手柄20被从中立位置向下旋转时,旋转控制装置21在后连杆11b在基础部件14上向下转动的方向上旋转。通过以上四杆连杆装置的构造,前连杆11a也响应于后连杆11b的旋转而旋转,从而响应于在操作手柄20上的操作,座垫2相对于地板4的高度位置被调节。
<旋转控制装置21的概略构造>
图4到图6示意了旋转控制装置21被从座垫2拆离的状态。以下,参考图4到图15描述旋转控制装置21的构造。对于将在以下描述的旋转控制装置21的构成部件的附图标记,将适当地参考图4到图15中的任何一个图。
旋转控制装置21被组装成使得旋转轴22穿过用作基础的支撑部件23的中心孔23c,并且,小齿轮18从支撑部件23的左侧表面凸出。在小齿轮18穿过侧框架13的通孔13a的状态中,支撑部件23被固定到侧框架13。
支撑部件23的右侧表面被向左压纹以形成用于容纳盘形旋转板31的引导凹形部23b,并且整体上具有圆形容器形状。引导凹形部23b在其内周表面上具有内齿34,该内齿34与将在以后描述的四个棘爪32、33啮合并且包裹旋转板31的外周。旋转板31在其中心处具有花键孔31b,该花键孔31b与在旋转轴22上形成的花键22b装配。因此,旋转板31与旋转轴22同步地一体旋转。
旋转板31在其右侧表面上的外周部上包括在上侧和下侧中的每一侧上分散地以销形突出的一个突起31d,以及以销形突出并且包括两个上下对的四个突起31e,每个上下对分散地位于前侧和后侧上。相应的突起31e被可旋转地装配到相应的棘爪32、33的通孔32a、33a中,从而相应的棘爪32、33能够围绕相应的突起31e摆动。突起31d被分别装配到扭转弹簧35的卷绕部35a中。每个扭转弹簧35的端部35b与棘爪32、33中的对应一个棘爪接合,使得棘爪32、33被朝向旋转板31的外周侧偏压。因此,形成棘爪32、33的外齿的接合端部32c、33c总是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啮合。
盖24整体上具有向右隆起的容器形状,并且在其右侧表面上设有构成输入部件N的外部部件的板形外部杠杆41,该输入部件N具有内部-外部双重结构,并被联接到操作手柄20并由其旋转。形成旋转轴22的右端部的圆杆形端部22c被从左侧插入通过盖24的中心中的通孔24e和外部杠杆41的中心孔41b。由于该插入,外部杠杆41围绕旋转轴22的端部22c相对于盖24被可旋转地支撑。向右(在推力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副止挡件部53a在构成输入部件N的内部部件的内部杠杆53上形成,并且被从左侧插入到在盖24中的一对弧形贯穿孔24a和在外部杠杆41中形成的一对弧形通孔41a中。
该一对副止挡件部53a通过压制成形而形成,以便在左右方向(推力方向)上从面向内部杠杆53的盖24的面向部53e向右笔直地延伸。作为该形成的结果,每个副止挡件部53a具有一定形状,该形状具有从内部杠杆53的面向部53e以屈曲形状在推力方向上笔直地延伸的笔直部53a2,并且在其角部处带有弯曲部53a1(见图8)。该一对副止挡件部53a被插入到盖24的对应的贯穿孔24a中,到弯曲部53a1在此处被插入到对应的贯穿孔24a中的位置。通过将插入以与盖24的右侧表面交迭的方式设定的外部杠杆41的相应的通孔41a中的突出部焊接到外部杠杆41的相应的通孔41a的外周部(焊接部W:见图8),该一对副止挡件部53a被与外部杠杆41一体地联接。
由于上述联接,内部杠杆53和外部杠杆41被彼此一体地组装,从而能够相对于盖24围绕旋转轴22相对旋转。具体地,在从内部杠杆53的面向部53e屈曲并向右延伸的该一对副止挡件部53a被插入到盖24的贯穿孔24a中到弯曲部53a1在此处被插入到对应的贯穿孔24a中的位置的状态中,内部杠杆53被组装,使得面向部53e在不会在推力方向上大大地远离盖24的情况下接近盖24。
外部杠杆41包括在外部杠杆41的下部上向左屈曲的接合件42。接合件42被以与在盖24的下部上向右竖立的接合件24b的外周侧对准的方式设定。扭转弹簧43的端部43a被钩挂在接合件42、24b之间。因此,当外部杠杆41被操作手柄20旋转时,接合件42在周向方向上远离接合片24b移动。当释放旋转操作时,扭转弹簧43的偏压力使接合件42和接合件24b返回到在周向方向上彼此交迭的状态,并且外部杠杆41返回到在旋转操作之前的中立位置。
在盖24的左侧上,内部杠杆53和临时保持部件54被设置成容纳在盖24的容器形状中。在内板53和临时保持部件54被置入其间的情况下,盖24被与旋转板31和旋转传递板36一起地固定到支撑部件23。此时,盖24的腿部24d被铆钉(未示意)固定到支撑部件23的通孔23a。
在盖24的上部上,向左突出的骑行部24c在彼此的前侧和后侧上的两个位置处形成。每个骑行部24c通过从作为基点的其外周侧(上侧)向左切割并竖立盖24的部分区域而形成。骑行部24c被形成为弯曲的板形,该弯曲的板形以在围绕盖24的中心绘制的同一圆上形成弧线的方式弯曲。如以后将参考图18和图24描述地,当由于在操作手柄20上的操作,内部杠杆53在图中沿顺时针方向(见图18)或沿逆时针方向(见图24)转动时,骑行部24c允许在附接到内部杠杆53的一对进给棘爪52中的不发挥进给功能的一个进给棘爪52向上骑行,以便释放与旋转传递板36的内齿51的啮合状态。
如图34到图37所示,临时保持部件54被设定在将在以后描述的旋转传递板36的右侧表面上,并且在功能上用作临时保持工具,该临时保持工具能够相对于处于定位状态中的旋转传递板36保持该一对进给棘爪52和扭转弹簧55,其中该扭转弹簧55在进给棘爪52与旋转传递板36的内齿51啮合的方向上偏压进给棘爪52。旋转传递板36的内齿51和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具有相同的齿数。
如图34所示,临时保持部件54具有筒形轴支撑部54b,在具有小齿轮18并从左侧穿过旋转传递板36的中心孔36d的旋转轴22的右侧上的端部22c穿过该筒形轴支撑部54b。由于通过使旋转轴22的右侧上的端部22c穿过轴支撑部54b,轴支撑部54b被设定在旋转传递板36的右侧表面上,因此,临时保持部件54围绕端部22c相对于旋转传递板36被可旋转地支撑。
临时保持部件54进一步包括进给棘爪保持部54a,该进给棘爪保持部54a从轴支撑部54b在周向方向上的局部区域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突出,并且该进给棘爪保持部54a能够将该一对进给棘爪52保持在该一对进给棘爪52分别抵靠临时保持部件54在周向方向上的侧表面的状态中。进给棘爪保持部54a具有在其在周向方向上的侧表面上以凹形弯曲表面形状凹进的一对旋转接收表面54a1。由于相应的旋转接收表面54a1抵靠围绕铰链部52b的该一对进给棘爪52的相应的外周表面,所以进给棘爪52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和向外可滑动地旋转,使得相应的进给棘爪52沿着以凹形弯曲表面形状凹进的相应的旋转接收表面54a1围绕是其旋转中心的铰链部52b旋转(见图35)。具体地,该一对进给棘爪52被设定在其中其围绕铰链部52b弯曲的弧形的外周表面分别抵靠旋转接收表面54a1的状态中,并且围绕是其(进给棘爪52的)旋转中心的铰链部52b,沿着旋转接收表面54a1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和向外可滑动地旋转。
因此,在该一对进给棘爪52被设定为使得相应的进给棘爪52抵靠临时保持部件54的相应的旋转接收表面54a1之后,该一对进给棘爪52沿着相应的旋转接收表面54a1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可滑动地旋转,由此该一对进给棘爪52能够被设定在其中形成其外齿的接合端部52a与旋转传递板36的内齿51接合的状态中。然后,在如上所述的设定之后,如图36所示,扭转弹簧55被钩挂在临时保持部件54的轴支撑部54b穿过那里的旋转轴22的端部22c和该一对进给棘爪52之间,并且因此,该一对进给棘爪52能够通过扭转弹簧55的弹簧偏压力被保持在被压靠在旋转传递板36的内齿51上并与其啮合的状态中。
扭转弹簧55被设定为使得在其中心处缠绕成圆形的卷绕部55a被旋转轴22的端部22c贯穿,使得从卷绕部55a延伸的端部55b分别压靠该一对进给棘爪52的内周表面。因此,扭转弹簧55被设定在其中以旋转轴22作为支点施加用于使该一对进给棘爪52与旋转传递板36的内齿51啮合的偏压力的状态中。
根据以上设定,如图37所示,该一对进给棘爪52被带入在内部杠杆53能够在此处被从其右侧插入和设定的位置处对准的状态中。具体地,内部杠杆53被从旋转传递板36的右侧组装到如上所述设定的该一对进给棘爪52,使得旋转轴22的端部22c穿过内部杠杆53的中心孔53d,由此从进给棘爪52的右侧表面以销形突出的铰链部52b能够被分别插入并组装到在内部杠杆53中形成并且以圆孔形状贯穿的两个通孔53b。该一对进给棘爪52通过由铰链部52b插入的内部杠杆53的对应通孔53b被连接到内部杠杆53从而能够围绕铰链部52b旋转。
因此,通过使用临时保持部件54将该一对进给棘爪52和扭转弹簧55设定(暂时保持)到旋转传递板36,内部杠杆53能够在不要求保持操作诸如手动地挤压被扭转弹簧55偏压的进给棘爪52的情况下被容易地连接到放置在旋转传递板36上的该一对进给棘爪52。临时保持部件54由树脂制成,并且经由该一对进给棘爪52被连接到内部杠杆53,从而通过将内部杠杆53连接到该一对进给棘爪52而能够与内部杠杆53一体地旋转。旋转控制装置21的除了临时保持部件54以外的所有构件均由金属制成。
临时保持部件54进一步包括间隔器部54c,该间隔器部54c从面向进给棘爪保持部54a在此处形成的区域的轴支撑部54b在周向方向上的部分区域以扇形形状径向向外突出。如图7所示,间隔器部54c在推力方向上被置入旋转传递板36和如上所述设定的内部杠杆53的面向部53e之间,从而在功能上用于在推力方向上在其间赋予一定间隔。通过置入间隔器部54c,内部杠杆53能够相对于旋转传递板36平滑地旋转。
如图9所示,内部杠杆53分别在其前部和后部处包括一对副止挡件部53a。每个副止挡件部53a以从面向部53e向右屈曲的方式延伸。此外,内部杠杆53在其下部处包括主止挡件部53f。主止挡件部53f从面向部53e以齐平的方式笔直地向下延伸。主止挡件部53f在径向方向上从内侧到外侧穿过开口部24f,该开口部24f在盖24的具有阶形的基本筒形的容器形状的阶形部中形成。因此,主止挡件部53f相对于盖24从左侧到右侧穿过在盖24的阶形部中形成的开口部24f。开口部24f被形成为在厚度方向(推力方向)上贯穿盖24。开口部24f在周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主止挡件部53f在周向方向上的长度,并且当内部杠杆53处于在与外部杠杆41一体地操作之前的中立位置时,主止挡件部53f位于开口部24f在周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处(见图29)。
当内部杠杆53被与外部杠杆41一体地从中立位置向下推动时,开口部24f在旋转方向上在主止挡件部53f在此处抵靠端部表面24f1的位置处限制内部杠杆53的旋转运动(见图30)。当内部杠杆53被与外部杠杆41一体地从中立位置向上拉动时,开口部24f在旋转方向上在主止挡件部53f抵靠端部表面24f2的位置处限制内部杠杆53的旋转运动(见图31)。盖24的接合件24b是通过以外周侧(下侧)作为基点向右切割并竖立开口部24f的形成区域的一部分而形成的。
在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副止挡件部53a中的每一个穿过盖24的对应的贯穿孔24a,并且穿过外部杠杆41的对应的通孔41a。通孔41a中的每一个在周向方向上的长度与副止挡件部53a中的每一个在周向方向上的长度基本相同,并且允许副止挡件部53a在被在推力方向上装配的状态中插入。盖24的贯穿孔24a在周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副止挡件部53a在周向方向上的长度,并且当内部杠杆53处于在与外部杠杆41一体地操作之前的中立位置时,副止挡件部53a位于贯穿孔24a在周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处(见图29)。
当内部杠杆53被与外部杠杆41一体地从中立位置向下推动并且主止挡件部53f在开口部24f的旋转方向上抵靠端部表面24f1以被止挡时,贯穿孔24a具有在旋转方向上在副止挡件部53a和贯穿孔24a的对应的端部表面之间形成的在旋转方向上的稍微的间隙,从而副止挡件部53a不抵靠该端部表面(见图30)。当内部杠杆53被与外部杠杆41一体地从中立位置向上拉动并且主止挡件部53f在开口部24f的旋转方向上抵靠端部表面24f2以被止挡时,贯穿孔24a也具有在旋转方向上在副止挡件部53a和贯穿孔24a的对应的端部表面之间形成的在旋转方向上的稍微的间隙,从而副止挡件部53a不抵靠该端部表面(见图31)。
根据以上构造,其中通过抵靠盖24来限制内部杠杆53的旋转运动的结构能够实现高止挡件准确度和高止挡件强度这两者。即,内部杠杆53被构造成使得主止挡件部53f抵靠盖24的开口部24f在旋转方向上的端部表面24f1、24f2从而调节旋转,由此能够获得高止挡件准确度,其中主止挡件部53f具有准确度能够易于控制的从面向部53e在径向方向上笔直并且齐平地延伸的表面形状。另外,如上所述,在抵靠时,在形成有在旋转方向上在副止挡件部53a和贯穿孔24a的对应的端部表面之间的稍微的间隙的状态中,设置了该一对副止挡件部53a,其中该一对副止挡件部53a的周向长度大于主止挡件部53f的周向长度。因此,当在主止挡件部53f和开口部24f的端部表面24f1、24f2之间输入引起在旋转方向上的变形的过载时,副止挡件部53a抵靠贯穿孔24a的对应的端部表面,并且能够获得强力地支承该过载的高止挡件强度。
该一对进给棘爪52以被可旋转地支撑的方式组装到内部杠杆53的左侧表面。基本盘形的旋转传递板36被设置在内部杠杆53的左侧上。旋转传递板36被置入内部杠杆53和旋转板31之间。具有基本圆板形状的控制板56被组装到旋转传递板36的左侧表面部,以在旋转方向上与旋转传递板36成一体。
控制板56被组装到旋转传递板36的左侧表面部,以便在旋转方向上与旋转传递板36成一体。具体地,控制板56通过花键装配部36a组装成在旋转方向上与旋转传递板36成一体,其中花键装配部36a是被半冲压的,以从旋转传递板36的中心部以基本形状向左突出,并且被装配到通过控制板56的中心部形成的花键孔56a中。在控制板56的外周部中,控制孔56b在周向方向上的四个位置处形成。控制孔56b从左侧接纳分别从棘爪32、33向右突出的销32b、33b,以执行对棘爪32、33的锁定和解锁的操作控制。控制板56的圆形板表面部在周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两个位置处形成有接合孔56c。接合孔56c分别从左侧接纳从旋转板31上的两个对应的位置以销形向右突出的突起31d。
接合孔56c被形成为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孔形状。如图17所示,当控制板56(旋转传递板36)相对于旋转板31的旋转位置通过将在以后描述的被钩挂在控制板56和旋转板31之间的扭转弹簧37的偏压力而被保持在中立位置处时,旋转板31的突起31d位于接合孔56c的接合孔形状的基本中心位置处,以允许控制板56(旋转传递板36)相对于旋转板31的相对旋转。但是,如图21和26所示,当通过在操作手柄20上的操作,控制板56(旋转传递板36)相对于旋转板31沿顺时针方向(见图21)或沿逆时针方向(见图26)旋转时,突起31d抵靠接合孔56c在周向方向上的端部。结果,此后,旋转板31与控制板56(旋转传递板36)一体地在其旋转方向上旋转。
被钩挂在旋转传递板36和旋转板31之间的环形扭转弹簧37具有以弯曲形状向左屈曲并且插入通过旋转传递板36的细长孔36c和旋转板31的细长孔31c的两个端部37a。结果,扭转弹簧37处于跨越细长孔36c、31c在周向方向上的两个方向上施加偏压力的状态中。扭转弹簧37通过该偏压力在中立位置维持旋转传递板36相对于旋转板31的旋转角度。
这里,图9和图10示出了其中旋转控制装置21的构件被分开和拆解的状态。图11和图12示出了其中棘爪32、33和扭转弹簧35被组装到旋转板31,进给棘爪52和扭转弹簧55被组装到内部杠杆53,并且扭转弹簧43被组装到盖24的状态。图13和图14示出了其中旋转板31被组装到支撑部件23并且控制板56被组装到旋转传递板36的状态。图15示出了其中旋转传递板36被组装到已组装到支撑部件23的旋转板31并且进给棘爪52和内部杠杆53被组装到旋转传递板36的状态。上述图未示意旋转控制装置21的组装过程,而是示意构件的组装状态。实际上,旋转控制装置21是通过从在图9中示意的左侧按照顺序在重力方向上设定在图9中示意的构件来组装的。
这里,如图9所示,机构包括:一对进给棘爪52,该一对进给棘爪52被联接到内部杠杆53(输入部件N),并将内部杠杆53的旋转操作运动作为进给旋转传递到旋转传递板36;旋转传递板36,该旋转传递板36在从进给棘爪52接收到旋转动力的传递时旋转;控制板56,该控制板56被一体地联接到旋转传递板36;和旋转板31,该旋转板31与控制板56(旋转传递板36)接合以通过用作将内部杠杆53(输入部件N)的旋转作为进给旋转传递到小齿轮18的旋转驱动机构A而在中途一体地旋转。以下锁定结构用作锁定机构B,其中该锁定结构是通过偏压棘爪32、33而实现的,其中偏压棘爪32、33将会相对于支撑部件23锁定由旋转驱动机构A进给并旋转的小齿轮18的旋转。
不具有齿轮形状的同心外周表面22a在小齿轮18和旋转轴22的花键22b之间形成,并且,旋转轴凸起63在外周表面22a上在周向方向上的局部区域中径向突出。当小齿轮18被从右侧插入到支撑部件23的中心孔23c中时,旋转轴凸起63被设定在支撑部件23的引导凹形部23b的右侧表面上。
支撑部件23的引导凹形部23b的右侧表面被压纹,以形成弧形支撑部件凸起61。在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滑动表面部31a在旋转板31的花键孔31b周围形成。当旋转板31的中心部被向右半冲压成柱形形状时,滑动表面部31a形成柱形内周表面。滑动表面部31a形成与花键孔31b同心的圆。当旋转板31相对于支撑部件23旋转时,支撑部件凸起61的外周在滑动表面部31a的内周上滑动。接合件62被设置成在滑动表面部31a的内周和旋转轴22的外周表面22a之间的间隙中滑动。
因此,当通过在旋转控制装置21上的操作,旋转轴22在降低方向上旋转,并到达如在图32中示意的下限位置时,在接合件62被置入其间的情况下,旋转轴凸起63抵靠支撑部件凸起61的端部,使得输出轴22的进一步旋转被停止。当旋转轴22在提升方向上旋转并到达如在图33中示意的上限位置时,在接合件62被置入其间的情况下,旋转轴凸起63抵靠支撑部件凸起61的相对的端部,使得旋转轴22B的进一步旋转被停止。以下机构被构造为止挡件60,该以下机构使旋转轴凸起63在接合件62被置入其间的情况下在沿旋转方向上抵靠支撑部件凸起61以停止输出轴22的旋转。
如图9所示,摩擦生成单元57被设置在支撑部件23和旋转板31之间,并且对旋转板31相对于支撑部件23的旋转运动施加滑动摩擦阻力。摩擦生成单元57包括一对前后离合器部57a、摩擦环57b以及波环形状的板簧57c,其中该一对前后离合器部57a设定在旋转板31的右侧表面上的前后两个位置处形成的相应的离合器引导件31f中,该摩擦环57b在推力方向上置入的状态中设置在支撑部件23和盖24之间,该波环形状的板簧57c在推力方向上置入摩擦环57b和盖24之间并且施加用于将摩擦环57b压靠支撑部件23的右侧表面的弹簧偏压力。
支撑该一对离合器部57a的离合器引导件31f中的每一个被形成为以直立壁形状从周向方向上的两个位置向右突出的形状,以在周向方向上将离合器部57a中的每一个夹在中间。由于离合器引导件31f,离合器部57a在周向方向上被从两侧支撑,使得离合器部57a相对于旋转板31仅能够径向向内和向外移动。离合器部57a中的每一个都形成有接合销57a1,该接合销57a1在离合器部57a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上的右侧部分上以销形状向右突出。接合销57a1被设定在从左侧穿过离合器控制孔36e的状态中。离合器控制孔36e被形成为穿过旋转传递板36的圆形板表面部上在周向方向上的两个对应的位置,其中该旋转传递板36从右侧组装以将离合器部57a夹在旋转传递板36和旋转板31之间。
离合器控制孔36e中的每一个被形成为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孔形状。具体地,在从离合器控制孔36e在周向方向上的中心部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延伸的区域中,离合器控制孔36e的形状是弯曲的孔形状,从而在围绕旋转传递板36的中心绘制的同一圆上形成弧形。当旋转传递板36处于中立位置(见图17)中或相对于旋转板31在提升方向(见图25)上从中立位置旋转时,离合器控制孔36e的在同一圆上绘制弧线的孔区域被离合器部57a的接合销57a1穿过。
在上述孔区域中,离合器控制孔36e通过根据其孔形状进行引导而将离合器部57a保持在相对于旋转板31的离合器引导件31f被径向向内拉动的状态中。因此,离合器部57a被保持在径向向内远离位于离合器部57a的外周侧上的摩擦环57b的状态(摩擦不存在状态P1:见图17和图25)中。结果,旋转板31远离被压靠在支撑部件23上的摩擦环57b,并且因此能够在不从摩擦环57b接收滑动摩擦阻力的作用的情况下在提升方向上顺滑地旋转,并且旋转板31的旋转位置能够被顺滑地校正为在提升方向上的旋转期间在每个位置处棘爪32、33在此处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啮合的啮合位置。
在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从每个离合器控制孔36e在周向方向上的中心部沿图中逆时针方向延伸的区域中,离合器控制孔36e的形状是以下的孔形状,该孔形状朝向径向外侧倾斜地延伸并且被从延伸端处的位置弯曲以形成围绕旋转传递板36的中心绘制的弧形。当旋转传递板36处于中立位置或相对于旋转板31在降低方向(见图19)上从中立位置旋转时,离合器控制孔36e的沿逆时针方向延伸的孔区域被离合器部57a的接合销57a1穿过。
在上述孔区域中,离合器控制孔36e通过根据其孔形状进行引导而将离合器部57a保持在相对于旋转板31的离合器引导件31f被径向向外挤压的状态中。因此,离合器部57a被保持在被压靠在位于离合器部57a的外周侧上的摩擦环57b上并且与该摩擦环57b啮合的状态中(见图19)。具体地,由于上述挤压,在离合器部57a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的外齿57a2与在摩擦环57b的内周表面上形成的内齿57b1啮合,并且因此离合器部57a被切换到在旋转方向上与摩擦环57b成一体的状态(摩擦存在状态P2:见图19)。
通过切换到摩擦存在状态P2,摩擦环57b经由离合器部57a在旋转方向上被一体地联接到旋转板31。因此,响应于旋转板31在降低方向上的进一步旋转运动,摩擦环57b在支撑部件23的右侧表面上与旋转板31一体地滑动,从而向旋转板31的旋转施加由于滑动而引起的摩擦阻力。因此,当与旋转板31一体地旋转的旋转轴22(小齿轮18)由于旋转板31的进给旋转而被向下旋转时,即使由于施加到座垫2的重力作用而使旋转轴22以高于旋转板31的进给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预先向下旋转,施加到旋转板31的滑动摩擦阻力也在功能上用作制动力从而适当地防止可滑动地旋转的旋转板31和旋转轴22(小齿轮18)的快过进给旋转速的运动。
离合器部57a的外齿57a2相对于摩擦环57b的啮合位置被设置于在周向方向上以半个齿距偏移的位置处。通过以上构造,离合器部57a能够以对应于内齿57b1的半齿距的精细齿距与摩擦环57b的内齿57b1啮合。结果,当旋转板31处于任何旋转位置时,离合器部57a都能够与摩擦环57b顺滑地啮合而不会由于被径向向外推动的运动而滑移。
<旋转控制装置21的操作(不操作操作手柄20)>
以下,将参考图16到图28描述座垫2经由旋转控制装置21的高度调节操作。
图16和图17示意了中立位置的状态,其中,操作手柄20处于操作完成位置,而不被操作,并且外部杠杆41和内部杠杆53不旋转。此时,如在图16中示意地,形成进给棘爪52的外齿的接合端部52a通过扭转弹簧55的偏压与旋转传递板36的内齿51啮合。此外,如在图17中示意地,形成棘爪32、33的外齿的相应的接合端部32c、33c通过扭转弹簧35的偏压力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接合。因此,通过棘爪32、33的接合,旋转板31的旋转被锁定,并且座椅1的高度不被改变为提升侧或降低侧。
<旋转控制装置21的操作(在操作手柄20上的向下推动操作)>
图18到图21示意了其中操作手柄20被从中立位置向下推动的状态。此时,如在图18中示意地,通过外部杠杆41的旋转,内部杠杆53在箭头方向上旋转。结果,进给棘爪52在相同方向上移动。因此,形成前进给棘爪52的外齿的接合端部52a将力传递到旋转传递板36的内齿51,以在箭头方向上推动并旋转旋转传递板36。此时,形成后进给棘爪52的外齿的接合端部52a不与旋转传递板36的内齿51啮合。随着旋转传递板36的旋转,后进给棘爪52在同一侧上的骑行部24c上骑行,并且接合端部52a远离与内齿51的接合。
当旋转传递板36被以此方式旋转时,如图19所示,首先,旋转传递板36的离合器控制孔36e径向向外推动离合器部57a的接合销57a1,使得离合器部57a的外齿57a2被压靠在摩擦环57b的内齿57b1上并与其啮合。结果,旋转传递板36和摩擦环57b在旋转方向上彼此成一体。
当旋转传递板36从上述状态进一步旋转时,如在图20中示意地,与旋转传递板36成一体的控制板56的控制孔56b在对角位置与两个棘爪33的销33b接合,并且棘爪33的接合端部33c被径向向内推动以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脱离啮合。如在图17中示意地,当旋转传递板36通过扭转弹簧37的偏压作用而相对于旋转板31处于中立位置时,在控制板56中形成的四个控制孔56b相对于棘爪32、33的销32b、33b如下地定位。即,在对角位置的两个棘爪32的销32b被插入到其中的两个对应的控制孔56b处于周向偏压状态中,其中,面向周向方向的控制孔56b的倾斜的侧表面在逆时针方向上靠近销32b。在不同的对角位置的两个棘爪33的销33b被插入到其中的两个对应的控制孔56b处于周向偏压状态中,其中,面向周向方向的控制孔56b的倾斜的侧表面在顺时针方向上靠近销33b。
通过这种构造,当旋转传递板36从上述中立位置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到在图20中示意的情况时,在对角位置处的该两个棘爪33的销33b被插入到其中的该两个控制孔56b的倾斜的侧表面抵靠中该两个销33b上,并且随着旋转的进行,销33b沿着该两个控制孔56b的倾斜的侧表面被径向向内推动和滑移。在其它两个棘爪32的接合端部32c被维持为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啮合时,棘爪33的接合端部33c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脱离啮合。
结果,旋转板31在降低方向上的锁定状态被释放。此后,当旋转板31的突起31d与控制板56的接合孔56c的端部接合时,旋转传递板36的旋转能够被传递到旋转板31。因此,如图21所示,旋转板31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进给并旋转,在该顺时针方向上旋转传递板36相对于支撑部件23被进给并旋转,并且与旋转板31成一体的旋转轴22(小齿轮18)能够在相同方向上被一体地进给并旋转。此时,在其它对角位置的该两个棘爪32的接合端部32c不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啮合。即,在这种状态中,接合端部32c的齿接收在内齿34的齿的法线方向上的负载并且在脱离啮合方向上移动。因此,当旋转板31旋转时,该两个棘爪32的接合端部32c在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之上滑动。
如图23所示,经受释放操作的在对角位置的该两个棘爪32被构造成使得当旋转传递板36对旋转板31的进给旋转被停止并且操作手柄20返回到如图22所示中立位置时,通过控制板56的控制孔56b实现的棘爪33的释放保持状态被释放,通过扭转弹簧37相对于旋转板31的偏压作用,控制板56(旋转传递板36)返回到中立位置,并且同时地,棘爪33的接合端部33c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接合。结果,与旋转板31成一体的旋转轴22(小齿轮18)相对于支撑部件23的旋转被停止。
<旋转控制装置21的操作(在操作手柄20上的向上拉动操作)>
图24到图26示意了其中操作手柄20被从中立位置向上拉动的状态。此时,如在图24中示意地,通过外部杠杆41的旋转,内部杠杆53在箭头方向上旋转。结果,进给棘爪52在相同方向上移动。因此,形成后进给棘爪52的外齿的接合端部52a将力传递到旋转传递板36的内齿51,以在箭头方向上推动并旋转旋转传递板36。此时,形成前进给棘爪52的外齿的接合端部52a不与旋转传递板36的内齿51啮合。随着旋转传递板36的旋转,前进给棘爪52在同一侧上的骑行部24c上骑行,并且接合端部52a远离与内齿51的接合。
当旋转传递板36被以此方式旋转时,如图25所示,旋转传递板36的离合器控制孔36e不会径向向外推动离合器部57a的接合销57a1,使得离合器部57a远离摩擦环57b,并且在旋转传递板36和摩擦环57b之间的动力传递被切断。
当旋转传递板36被旋转时,与旋转传递板36成一体的控制板56的控制孔56b与在对角位置的两个棘爪32的销32b接合。当在其它对角位置的两个棘爪33的接合端部33c被维持为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啮合时,棘爪32的接合端部32c被径向向内推动以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脱离啮合。
结果,旋转板31在提升方向上的锁定状态被释放。此后,当旋转板31的突起31d抵靠在控制板56的接合孔56c的端部上时,旋转传递板36的旋转能够被传递到旋转板31。因此,如图26所示,旋转板31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被进给并旋转,在该逆时针方向上旋转传递板36相对于支撑部件23被进给并旋转,并且与旋转板31成一体的旋转轴22(小齿轮18)能够在相同方向上被一体地进给并旋转。此时,在其它对角位置的该两个棘爪33的接合端部33c不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啮合。即,在这种状态中,接合端部33c的齿接收在内齿34的齿的法线方向上的负载并且在脱离啮合方向上移动。因此,当旋转板31旋转时,该两个棘爪33的接合端部33c在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之上滑动。
如图28所示,经受释放操作的在对角位置的该两个棘爪32被构造成使得当旋转传递板36对旋转板31的进给旋转被停止并且操作手柄20返回到如图27所示中立位置时,通过控制板56的控制孔56b实现的棘爪33的释放保持状态被释放,通过扭转弹簧37相对于旋转板31的偏压作用,控制板56(旋转传递板36)返回到中立位置,并且同时地,棘爪32的接合端部32c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接合。结果,与旋转板31成一体的旋转轴22(小齿轮18)相对于支撑部件23的旋转被停止。
如在图17中示意地,当棘爪32、33的接合端部32c、33c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接合时,棘爪32、33的销32b、33b位于在突起31e和内齿34的齿尖之间的径向中间部处,其中该突起31e用作棘爪32、33相对于旋转板31的旋转中心。因此,棘爪32、33能够有效地对应于旋转传递板36的旋转运动量地径向向内旋转以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脱离啮合(见图20和图25)。因此,可以缩短利用在操作手柄20上的操作的棘爪32、33的解锁操作所要求的行程。
<旋转控制装置21的操作(总结)>
如上所述,当操作手柄20被向下推动时,座椅1以对应于该操作的运动量降低。通过重复向下推动操作,座椅1能够被调节到期望的高度。相反,当操作手柄20被向上拉动时,座椅1类似地被以对应于该操作的运动量提升。通过重复向上拉动操作,座椅1能够被调节到期望的高度。当座椅1由于以上操作而到达下限位置或上限位置时,如在图32或图33中示意地,旋转轴22的进一步旋转停止。
<锁定机构B的详细结构>
图38和图39示出了一种状态,其中,棘爪33的接合端部33c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啮合,从而锁定旋转板31的降低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在接合端部33c和内齿34之间的接合处于不完全状态中,即处于半接合状态中。
每个棘爪33的通孔33a被形成为细长孔,从而能够在接合端部33c的齿表面面向内齿34的齿表面的方向上留下间隙。此外,面向棘爪33的壁31g1在离合器引导件31f在其上形成的旋转板31的凸起31g上形成,使得壁31g1能够抵靠相应的棘爪33的外周表面33d,其中,该外周表面33d位于与该相应的棘爪33的接合端部33c相反的侧。另外,在突起31e抵靠在通孔33a的靠近外周表面33d的内壁的状态中,棘爪33的外周表面33d形成在比以突起31e的轴线F1(对应于本发明的摆动中心F)为中心的弧线H更靠近突起31e的轴线F1(摆动中心F)的位置中。具体地,外周表面33d沿着以下弧线形成,该弧线以形状中心点G为中心,其中,该形状中心点G比轴线F1更靠近旋转板31的旋转中心定位。外周表面33d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被挤压表面”。
当外周表面33d从壁31gl接收其中旋转板31在降低方向(见图39中的箭头C)上旋转的力时,壁31gl和外周表面33d生成使棘爪33的接合端部33c朝向旋转板31的外周侧(见图39中的箭头D)旋转的力矩。即,如图38和图39所示,当接合端部33c在棘爪33的外周表面33d的接触点E1处接收到来自壁31g1的由箭头C指示的力时(其中该棘爪33相对于内齿34处于半接合状态中),该力在接触点E1的法线方向上朝向形状中心点G传递到棘爪33。由于形状中心点G位于比连接接触点E1和突起31e的轴线F1、F2的直线更靠近旋转板31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处(在棘爪33的摆动方向上与锁定侧相反的一侧),因此在棘爪33中生成了在围绕突起31e的轴线F1、F2的D方向上使接合端部33c旋转的转矩。以此方式,当外周表面33d被壁31g1挤压时,棘爪33在接合端部33c相对于内齿34的啮合深度变大的方向上摆动。在外周表面33d上的接触点E2指示在棘爪33在接合端部33c相对于内齿34的啮合深度变大的方向上摆动之后在壁31g1和外周表面33d之间的接触点。
因此,如图38和图39所示,即使当在棘爪33的接合端部33c和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之间的啮合处于半接合状态中时,当小齿轮18接收其中小齿轮18由于座椅1的重力而在向下方向上旋转的力时,旋转板31的壁31g1也挤压棘爪33的外周表面33d(见图39中的箭头C),使得接合棘爪33在接合端部33c和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之间的啮合深度变大的方向(见图39中的箭头D)上摆动。即,棘爪33的接合端部33c朝向与内齿34完全啮合的状态偏移。因此,即使当大的负载被施加到座垫2时,也能够防止棘爪33的接合端部33c引起跳齿并防止锁定状态被释放。
当座椅1将在其中棘爪33的接合端部33c与支撑部件23的内齿34啮合以锁定旋转板31的降低旋转的这种状态中被降低时,控制板56在图38中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以使控制孔56b的倾斜的侧表面抵靠销33b,并释放接合端部33c与内齿34的啮合。以此方式,锁定状态被释放。此时,抵靠销33b的控制孔56b的倾斜的侧表面相对于内齿34的齿表面的角度(见图39中的α)大于接合端部33c的齿表面相对于内齿34的齿表面的摩擦角。此外,当棘爪33围绕突起31e的轴线F1旋转时,由于外周表面33d在比以突起31e的轴线F1为中心的弧线H更靠近弧线H的中心的位置处形成,所以棘爪33的外周表面33d不干涉凸起31g的壁31g1。
用于锁定旋转板31的提升旋转的每个棘爪32的通孔32a是正圆。凸起31g的面向棘爪32的外周表面32d的壁被设置为远离外周表面32d。因此,与棘爪33不同,棘爪32不具有从与内齿34的不完全啮合朝向完全啮合移动的功能。在锁定时,棘爪32几乎不可能被施加如棘爪33那样的大负载,并且因此即使没有上述功能也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根据需要,棘爪32也可以具有如棘爪33那样的从与内齿34的不完全啮合朝向与内齿34的完全啮合移动的功能。
<其它实施例>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特定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那些外观和构造,并且可以对其做出修改、增加和删除。例如,本发明在以上实施例中被应用于汽车的座椅,并且还可以被应用于安装在飞机、轮船、火车等上的座椅或安设在电影院等中的座椅。
本申请基于在2018年10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203936号,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升降装置,例如,可以自然地偏移锁定棘爪(棘爪),使得在锁定棘爪(棘爪)和固定侧支撑部件(旋转板)之间的啮合处于完全状态中。具有这种效果的本发明例如对于汽车等的座椅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列表
1 汽车座椅(座椅)
2 座垫
3 座椅靠背
4 地板
5 下导轨
6 上导轨
7 托架
8 座椅滑动装置
10 升降装置
11 连杆部件
11a 前连杆
11b 后连杆
12 连杆机构
13 侧框架
13a 通孔
14 基础部件
16 扇形齿轮(输入齿轮)
17 扭矩杆
18 小齿轮
20 操作手柄
21 旋转控制装置
22 旋转轴
22a 外周表面
22b 花键
22c 端部
23 支撑部件
23a 通孔
23b 引导凹形部
23c 中心孔
24 盖
24a 贯穿孔
24b 接合件
24c 骑行部
24d 腿部
24e 通孔
24f 开口部
24f1 端部表面
24f2 端部表面
31 旋转板
31a 滑动表面部
31b 花键孔
31c 细长孔
31d、31e 突起
31f 离合器引导件
31g 凸起
31g1 壁
32、33 棘爪
32a、33a 通孔
32b、33b 销
32c、33c 接合端部
32d、33d 外周表面(被挤压表面)
34 内齿
35 扭转弹簧
35a 卷绕部
35b 端部
36 旋转传递板
36a 花键装配部
36c 细长孔
36d 中心孔
36e 离合器控制孔
37 扭转弹簧
37a 端部
41 外部杠杆
41a 通孔
41b 中心孔
42 接合件
43 扭转弹簧
43a 端部
51 内齿
52 进给棘爪
52a 接合端部
52b 铰链部
53 内部杠杆
53a 副止挡件部
53a1 弯曲部
53a2 笔直部
53b 通孔
53d 中心孔
53e 面向部
53f 主止挡件部
54 临时保持部件
54a 进给棘爪保持部
54a1 旋转接收表面
54b 轴支撑部
54c 间隔器部
55 扭转弹簧
55a 卷绕部
55b 端部
56 控制板
56a 花键孔
56b 控制孔
56c 接合孔
57 摩擦生成单元
57a 离合器部
57a1 接合销
57a2 外齿
57b 摩擦环
57b1 内齿
57c 板簧
60 止挡件
61 支撑部件凸起
62 接合件
63 旋转轴凸起
A 旋转驱动机构
B 锁定机构
E1、E2、E 接触点
F1、F2、F 轴线(摆动中心)
G 形状中心点
N 输入部件
W 焊接部
P1 摩擦不存在状态
P2 摩擦存在状态

Claims (2)

1.一种升降装置,包括:
小齿轮,所述小齿轮被构造成与提升和降低座椅的连杆机构的输入齿轮啮合;以及
旋转控制装置,所述旋转控制装置被构造成控制所述小齿轮的旋转,所述旋转控制装置包括: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被构造成与所述小齿轮同步地旋转;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支撑所述旋转轴,使得所述旋转轴能够旋转;
旋转驱动机构,当用于提升或降低所述座椅的操作手柄被操作以提升或降低所述座椅时,所述旋转驱动机构根据所述操作手柄的操作方向使所述旋转轴朝向提升方向或降低方向旋转;以及
锁定机构,当所述操作手柄被操作时所述锁定机构允许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并且当所述操作手柄到达操作完成位置时所述锁定机构限制所述旋转轴的旋转,
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旋转板,所述旋转板被联接到所述旋转轴,以便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
内齿,所述内齿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以便覆盖所述旋转板的外周;以及
棘爪,所述棘爪具有被构造成与所述内齿啮合的接合端部,
其中,所述棘爪被联接到所述旋转板,使得所述棘爪在所述接合端部与所述内齿啮合的位置和所述接合端部不与所述内齿啮合的位置之间摆动,从而所述接合端部的齿表面抵靠所述内齿的齿表面或者离开所述内齿的齿表面,
其中,所述旋转板包括:
壁部,所述壁部被构造成朝向所述内齿的齿表面挤压处于与所述内齿啮合的状态中的所述棘爪的所述接合端部的齿表面,
其中,将由所述壁部挤压的所述棘爪的被挤压表面具有沿着以形状中心点为中心的弧线的表面形状,所述形状中心点位于从所述棘爪的摆动中心偏移的位置处,并且
其中,所述形状中心点位于在所述被挤压表面和所述壁部之间的接触点处的所述被挤压表面的法线上,并且所述形状中心点相对于连接所述接触点和所述摆动中心的直线位于与所述棘爪摆动以使得所述接合端部与所述内齿啮合的方向相反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
其中,所述棘爪被联接到所述旋转板,使得从所述旋转板突出的突起被插入到所述棘爪的通孔中,
其中,所述通孔具有在预定方向上延伸的孔形状,以便在所述接合端部的齿表面和所述内齿的齿表面之间限定间隙,并且
其中,所述棘爪的具有所述被挤压表面且面向所述壁部的外周表面与以所述棘爪的所述摆动中心为中心的弧线相比位于更靠近所述摆动中心的位置处。
CN201980070823.2A 2018-10-30 2019-10-30 升降装置 Pending CN1130156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3936 2018-10-30
JP2018203936A JP2020069849A (ja) 2018-10-30 2018-10-30 リフタ装置
PCT/JP2019/042688 WO2020090938A1 (ja) 2018-10-30 2019-10-30 リフ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5651A true CN113015651A (zh) 2021-06-22

Family

ID=70464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0823.2A Pending CN113015651A (zh) 2018-10-30 2019-10-30 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94649A1 (zh)
JP (1) JP2020069849A (zh)
CN (1) CN113015651A (zh)
DE (1) DE112019005415T5 (zh)
WO (1) WO2020090938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1956A (ja) * 2001-04-06 2002-10-15 Imasen Electric Ind Co Ltd 調節機構
US6464298B1 (en) * 1999-04-24 2002-10-15 Keiper Gmbh & Co. Adjuster for a vehicle seat
JP2012086814A (ja) * 2010-10-22 2012-05-10 Toyo Seat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3224692A (ja) * 2012-04-20 2013-10-31 Ntn Corp 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JP2016078850A (ja) * 2014-10-16 2016-05-16 株式会社デルタツーリング 回転力伝達制御機構及び座席構造
DE102016122439A1 (de) * 2016-11-22 2018-05-24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Sitzhöhen-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42631B2 (ja) 2017-06-07 2021-03-1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膜形成用塗布液及びその調製方法、並びに発光膜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4298B1 (en) * 1999-04-24 2002-10-15 Keiper Gmbh & Co. Adjuster for a vehicle seat
JP2002301956A (ja) * 2001-04-06 2002-10-15 Imasen Electric Ind Co Ltd 調節機構
JP2012086814A (ja) * 2010-10-22 2012-05-10 Toyo Seat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3224692A (ja) * 2012-04-20 2013-10-31 Ntn Corp 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JP2016078850A (ja) * 2014-10-16 2016-05-16 株式会社デルタツーリング 回転力伝達制御機構及び座席構造
DE102016122439A1 (de) * 2016-11-22 2018-05-24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Sitzhöhen-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90938A1 (ja) 2020-05-07
JP2020069849A (ja) 2020-05-07
DE112019005415T5 (de) 2021-07-22
US20210394649A1 (en)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0888B (zh) 升降装置
JP7135945B2 (ja) リフタ装置
US11273732B2 (en) Lifter device
US11279263B2 (en) Lifter device
CN112109605B (zh) 升降装置
CN211468227U (zh) 升降机装置
JP7259712B2 (ja) リフタ装置
WO2015041008A1 (ja) 車両用シートリフター装置
WO2018216783A1 (ja) リフタ装置
CN113015651A (zh) 升降装置
JP2020147267A (ja) リフタ装置
JP2020069852A (ja) リフタ装置
JP2020069850A (ja) リフタ装置
JP2019189133A (ja) リフタ装置
JP2021011172A (ja) リフタ装置
JP2020069848A (ja) リフタ装置
JP6965821B2 (ja) リフタ装置
JP2020069851A (ja) リフタ装置
WO2019208743A1 (ja) リフタ装置
WO2019208742A1 (ja) リフタ装置
JP2019202664A (ja) リフタ装置
JP2019189128A (ja) リフタ装置
JP2011092495A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