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1885B - 一种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1885B
CN113001885B CN202110172360.XA CN202110172360A CN113001885B CN 113001885 B CN113001885 B CN 113001885B CN 202110172360 A CN202110172360 A CN 202110172360A CN 113001885 B CN113001885 B CN 1130018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block
injection molding
upper modu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23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01885A (zh
Inventor
范佳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Xinfeixiang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1723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018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01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1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01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1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69Handling of moulded articles or runners, e.g. sorting, stacking, grinding of run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32Bowls, Cups,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包括底板、立设于底板上的立柱、设于立柱上的水杯注塑装置;所述水杯注塑装置包括固连于立柱上的下模块、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方的上模块、设于下模块两侧的多个圆柱、设于所述上模块下方的限位块、开设于所述限位块上的限位槽、设于所述下模块上的分合式型腔、设于所述上模块上的注塑型芯、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块上下移动的传动结构、设于所述下模块下方具备冷却功能的接料结构;所述限位槽与圆柱一一对应套设于圆柱上;所述上模块和所述接料结构运动方向相反;本发明通过接料结构的设置,有效对生产出来的塑料水杯进行接收,避免水杯飞出模具外,造成物料的损伤;同时通过分合式型腔的设置,提高了脱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
背景技术
在水杯的制作过程中,由于模具通常采用侧躺的形式,占地面积较大,对于场地空间限制性较大的地方十分不友好,同时通常的模具在脱膜的时候通过仅采用顶针的方式时常遇到脱膜困难的情况,并且容易对表面刮伤,影响产品质量,而脱膜以后都是以自由落体的形式收集,容易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包括底板、立设于底板上的立柱、设于立柱上的水杯注塑装置;所述水杯注塑装置包括固连于立柱上的下模块、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方的上模块、设于下模块两侧的多个圆柱、设于所述上模块下方的限位块、开设于所述限位块上的限位槽、设于所述下模块上的分合式型腔、设于所述上模块上的注塑型芯、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块上下移动的传动结构、设于所述下模块下方具备冷却功能的接料结构;所述限位槽与圆柱一一对应套设于圆柱上;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有效减少了占地面积,泛用性更强,通过传动结构从而使上模块向下移动,此时圆柱将在限位块内的限位槽内进行移动,用于保证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的平衡,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保证了上模块和下模块的贴合密合程度,从而使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进行有效牢固的配合,相互拼合,形成完整的模具,通过下模块上设置的分合式型腔的设置,在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拼合的时候,形成一个完整的型腔,进行注塑,在完成注塑的时候,进行分离,从而完成脱膜过程,通过型腔分离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脱膜效率同时,当进行注塑的时候,底部的接料结构将不断靠近,此时接料结构将对型芯底部进行冷却,从而加快了内部塑料杯子的凝固同时,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将对于物料进行了良好的接收,避免了物料在下落过程中掉出模具造成物料的损伤和浪费。
所述分合式型腔包括开设于下模块上的多个第一凹槽、开设于第一凹槽底部的下料孔、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相对应的两块型腔块、开设于所述型腔块上的型腔、设于所述型腔侧壁上的顶针、设于所述型腔块上方的支撑块、设于所述支撑块上的导料斜面、设于所述型腔块上的导柱和导套、开设于型腔块内的第一腔体、设于第一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型腔块的第一弹性件、用于将对应的两块型腔块相互拼合的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两侧的排料结构;型腔块分相互对应的两块通过导柱和导套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两者之间拼合的契合度,从而保证了两者拼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型腔块拼合后的完整度和型芯的准确度,当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相互拼接的时候,此时支撑块将与上模块之间进行接触,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在该过程中,两块型腔块将相互靠近,并完成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型腔结构,而注塑完成后,两块型腔块之间将相互分离,对注塑完成的物料进行机械脱膜,脱膜完成后的物料将从下料孔处下落,型腔相互分离的方式将有效的提高了脱膜效率,从而有效方便了下料的方便程度,有效提高了设备的生产力。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型腔块两侧的延长块、设于所述延长块上的第一斜面、设于所述上模块下方的收拢块、开设于收拢块上的收拢口、设于所述收拢口下方的第二斜面;当上模块向下移动靠近些下模块的时候,收拢块将向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设置在收拢块内收拢口上的第二斜面将与第一斜面之间相互接触,并由第二斜面对第一斜面进行挤压,从而控制两块相对应的型芯腔相互靠近,并进行拼接,并使延长块卡接于收拢口内进行固定,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有效减小了工件之间的摩擦,同时通过合模的方式同步完成型芯块之间的拼合,将有效提高了设备的流畅性,有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生产力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产品。
所述排料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侧壁上的集料腔、开设于集料腔侧壁上的排料口、设于所述集料腔底部的第二导料斜面、开设于第二导料斜面底部的出料口、设于出料口上的收集盒;当注塑完成后,从上模块和支撑块之间漏出的物料进行分离,废料部分随后将落入型腔块侧方,并落入型腔块后方,在进行分模的时候,型腔块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的时候,将推动落下的废料进行推动,从而将废料推入排料口处,在废料进入排料口后,将堆积在集料腔内,并顺着第二导料斜面,最终通过出料口进入收集盒内进行收集,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从而有效地对废料进行处理,避免了废料的堆积,同时采用型腔块复位的力,无需额外添加其余的力,从而减少了能源的损失,更加环保,同时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所述注塑型芯包括开设于所述上模块内的第二腔体、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两侧的限位滑槽、可在第二腔体内来回移动的移动块、设于所述移动块上的第一滑块、开设于移动块内的第三腔体、开设于第三腔体底部的通孔、可在第三腔体内来回移动的第二滑块、设于第三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二滑块的第二弹性件、设于第二滑块下方的推块、设于所述移动块下方的型芯块、可在第二腔体内来回移动的切刀、设于第二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切刀的弹簧件、开设于支撑块上的切刀槽、开设于所述第三腔体上方的第四腔体、可在第四腔体内来回移动的注塑板、用于连接注塑板和所述第二滑块的连接柱、开设于注塑板内的总热流道、穿设于型芯块内的分热流道;注塑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将带动通过连接柱相连接的第二滑块向下移动,由于第二滑块与移动块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进行支撑,故第二滑块的下降将带动移动块向下移动,在下降的过程中移动块将优先进行型芯块与型腔块之间的拼接,此时熔融状的塑料将通过总热流道进入分热流道内,随后完成注塑流程,在注塑过程中,即此时型芯块和型腔块形成完整的拼接,两侧的第一滑块滑动至限位滑槽的底部,从而使得型芯块无法继续进行移动,此时第二滑块的继续向下移动将对第二弹性件进行挤压,此时第二滑块和设置在第二滑块下方的推块将继续移动,从而推块从第二滑块内伸出,对切刀进行挤压,在注塑的过程中切刀将不断的向下移动,切刀向下移动从而对溢出的物料进行切除,使生产出来的注塑件表面更加光滑,同时方便了后续的打磨,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从而有效的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所述接料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块下方的接料块、开设于接料块上的下料通孔、开设于所述下料通孔下方的第五腔体、设于第五腔体底部的传送带、设于所述传动带上方的挡片、设于所述上用于复位所述接料块的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接料块内的冷却结构;物料将从型腔块内下落的时候,将通过开设在接料块上的下料通孔,随后进入下方,并通过设置在第五腔体内的传送带进行传送,从而将生产完成的杯子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将通过挡片的形式使杯子受到阻隔,避免杯子在输送过程中进行翻转,避免了杯子由于转动从而在传送带上进行滚动,从而导致杯子无法顺利从传送带上被输送出来,或者杯子由于自身滚动过快的从传送带上滚落,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杯子的安全,减少了杯子掉落的可能,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通过挡片的设置,使杯子的朝向相同,从而使杯子在进行收集的时候,可以以杯杯相套的形式进行收集,方便了最终物料的收集,有效提高了设备的生产力,通过在底部的第三弹性件的设置,从而使接料块存在一定的支撑力,从而减轻了传动结构的压力,同时保证了接料块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有效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两侧的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上的横板、立设于所述立柱上的立板、开设于所述第四腔体侧壁上的通槽、设于所述注塑板两侧可在通槽内来回移动的第一圆杆、设于所述接料块两侧的第二圆杆、可旋转穿设于所述横板内的转轴、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电机、设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一转盘、设于所述第一转盘上的第一固定柱、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上的第二转盘、设于所述第二转盘上的第二固定柱、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圆杆上的第一转杆、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二固定柱和第一圆杆上的第二转杆、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皮带轮、套设于所述皮带轮上的传动带、设于所述第二转杆上的延时结构;通过电机的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带动第一转盘进行转动,而第一转盘通过第二固定柱与第二转盘相互连接,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同心设置,故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将进行同步转动,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以转盘轴为圆心,对称设置在轴芯两侧,当电机驱动第一转盘进行转动的时候,此时套在第一转盘的第一固定柱上的第二圆杆将驱动接料块进行来回移动,于此同时套设在第二转盘的第二固定柱上的第一圆杆将驱动第一圆杆沿着滑槽来回移动,在第二固定柱从下向上转动的初期,此时第二固定柱的转动将带动第二转杆向下移动,从而不再对上模块具备支撑能力,上模块将向下运动,即为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的拼接阶段,当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完全拼合的时候,此时第二转杆将不再具备支撑能力,从而将拉动连接在第一圆杆上的注塑板向下移动,从而使注塑板带动型芯块向下运动完成型芯块和型腔块之间的拼接,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将通过电机的转动,从而带动上模块和接料块之间的同步运动,同时保证了当设备预热完毕后,将电机通过单向的稳定转动,即可完成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的拼接过程,有效保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了拼接的稳定性,相对于气缸而言更加稳定,循环能力更强,设备生产效率更佳。
所述冷却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下料通孔侧壁上的冷却块、开设于所述接料块内的气腔、可在气腔内来回移动的压板、用于连接所述压板和所述立柱连接板、开设于所述下料通孔侧壁上的气孔、用于密闭所述气腔的伸缩块;压板连两端与立柱相连,当接料块向上运动的时候,此时设置在气腔内的压板将向对接料块向下运动,向下运动过程中的接料块将挤压气腔内的空气,通过伸缩块的设置,从而使内部的气腔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伸缩块将随着压板的挤压进行伸缩,气腔内的空气受到挤压后,将从气孔处向外喷出,将冷却块周围被降温的空气向上吹,从而对型腔底部进行冷却,从而加快了产品的冷却凝固效果及效率,而当接料块向下运动的时候,此时该过程中压板将相对向上运动,从而使气腔内部形成一个负压的空间,从而起到了抽吸的作用,此时同时将进行型腔分开的下料阶段,从而使杯子受到负压的吸引,更加准确的进入下料通孔内,对杯子进行下料,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杯子的安全性,减少浪费。
所述延时结构包括开设于第二转杆上的滑槽、可在所述滑槽内来回移动的第三滑块、设于滑槽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三滑块的第四弹性件;当下模块和上模块之间的拼接完成后,此时第二转杆的继续移动将带动注塑板向下移动,当注塑板下移至极限位置,即完成型芯块和型腔块之间的拼接完成后,此时第二转杆的继续移动将挤压第四弹性件,从而保持了型芯块和型腔块之间的拼接,即将其中一段第二转杆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改为了对于第四弹性件的挤压,延长了注塑时间的同时,对注塑板进行挤压,从而保证了其能稳定定位,通过延长了注塑的时间,有效保证了注塑的效果,避免了杯子残缺的可能,保证了注塑产品的最终质量。
本发明通过接料结构的设置,有效对生产出来的塑料水杯进行接收,避免水杯飞出模具外,造成物料的损伤;同时通过分合式型腔的设置,提高了脱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为图2沿着A-A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沿着B-B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9为图8沿着C-C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8沿着D-D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图8沿着E-E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5所示,一种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包括底板1、立柱11、水杯注塑装置2;立柱11立设于底板1上,水杯注塑装置2设于立柱11上;所述水杯注塑装置2包括下模块21、上模块22、圆柱23、限位块24、限位槽25、分合式型腔3、注塑型芯4、传动结构5、接料结构6;下模块21固连于立柱11上,上模块22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方,圆柱23设置有多个,设于下模块21两侧,限位块24设于所述上模块22下方,限位槽25开设于所述限位块24上,分合式型腔3设于所述下模块21上,注塑型芯4设于所述上模块22上,传动结构5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块22上下移动,接料结构6设于所述下模块21下方具备冷却功能;所述限位槽25与圆柱23一一对应套设于圆柱23上;通过传动结构5从而使上模块22向下移动,此时圆柱23将在限位块24内的限位槽25内进行移动,用于保证上模块22与下模块21之间的平衡,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保证了上模块22和下模块21的贴合密合程度,从而使上模块22与下模块21之间进行有效牢固的配合,相互拼合,形成完整的模具,通过下模块21上设置的分合式型腔3的设置,在上模块22与下模块21之间拼合的时候,形成一个完整的型腔34,进行注塑,在完成注塑的时候,进行分离,从而完成脱膜过程,通过型腔34分离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脱膜效率同时,当进行注塑的时候,底部的接料结构6将不断靠近,此时接料结构6将对型芯底部进行冷却,从而加快了内部塑料杯子的凝固同时,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将对于物料进行了良好的接收,避免了物料在下落过程中掉出模具造成物料的损伤和浪费。
所述分合式型腔3包括第一凹槽31、下料孔32、型腔块33、型腔34、支撑块35、导料斜面36、导柱37、导套、第一腔体38、第一弹性件39、固定结构7、排料结构8;第一凹槽31开设有多个,开设于下模块21上,下料孔32开设于第一凹槽31底部,型腔块33在每个第一凹槽31内设置有相对应的两块,型腔34开设于所述型腔块33上,顶针设于所述型腔侧壁上,顶针固连于第一凹槽侧壁上,用于辅助型腔脱膜,优选的底部设置有弹簧件,当拼合的时候,顶针与型腔相拼合,当分开时,此时顶针由于长度长于型腔块向外顶出,从而辅助物料脱膜,顶针由于为现有技术,此处未标出,支撑块35设于所述型腔块33上方,导料斜面36设于所述支撑块35上,导柱37和导套设于所述型腔块33上,第一腔体38开设于型腔块33内,第一弹性件39设于第一腔体38内用于复位所述型腔块33,此处的第一弹性件39设置为弹簧,固定结构7用于将对应的两块型腔块33相互拼合,排料结构8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1两侧;型腔块33分相互对应的两块通过导柱37和导套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两者之间拼合的契合度,从而保证了两者拼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型腔块33拼合后的完整度和型芯的准确度,当上模块22和下模块21之间相互拼接的时候,此时支撑块35将与上模块22之间进行接触,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在该过程中,两块型腔块33将相互靠近,并完成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型腔34结构,而注塑完成后,两块型腔块33之间将相互分离,对注塑完成的物料进行机械脱膜,脱膜完成后的物料将从下料孔32处下落,型腔34相互分离的方式将有效的提高了脱膜效率,从而有效方便了下料的方便程度,有效提高了设备的生产力。
所述固定结构7包括延长块71、第一斜面72、收拢块73、收拢口74、第二斜面75;延长块71设于所述型腔块33两侧,第一斜面72设于所述延长块71上,收拢块73设于所述上模块22下方,收拢口74开设于收拢块73上,第二斜面75设于所述收拢口74下方;当上模块22向下移动靠近些下模块21的时候,收拢块73将向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设置在收拢块73内收拢口74上的第二斜面75将与第一斜面72之间相互接触,并由第二斜面75对第一斜面72进行挤压,从而控制两块相对应的型芯腔相互靠近,并进行拼接,并使延长块71卡接于收拢口74内进行固定,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有效减小了工件之间的摩擦,同时通过合模的方式同步完成型芯块410之间的拼合,将有效提高了设备的流畅性,有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生产力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产品。
所述排料结构8包括集料腔81、排料口82、第二导料斜面83、出料口84、收集盒85;集料腔81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1侧壁上,排料口82开设于集料腔81侧壁上,第二导料斜面83设于所述集料腔81底部,出料口84开设于第二导料斜面83底部,收集盒85设于出料口84上;当注塑完成后,从上模块22和支撑块35之间漏出的物料进行分离,废料部分随后将落入型腔块33侧方,并落入型腔块33后方,在进行分模的时候,型腔块33在第一弹性件39的作用下复位的时候,将推动落下的废料进行推动,从而将废料推入排料口82处,在废料进入排料口82后,将堆积在集料腔81内,并顺着第二导料斜面83,最终通过出料口84进入收集盒85内进行收集,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从而有效地对废料进行处理,避免了废料的堆积,同时采用型腔块33复位的力,无需额外添加其余的力,从而减少了能源的损失,更加环保,同时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所述注塑型芯4包括第二腔体41、限位滑槽42、移动块43、第一滑块44、第三腔体45、通孔46、第二滑块47、第二弹性件48、推块49、型芯块410、切刀411、弹簧件412、切刀槽413、第四腔体414、注塑板415、连接柱416、总热流道417、分热流道418;第二腔体41开设于所述上模块22内,限位滑槽42设于所述第二腔体41两侧,移动块43可在第二腔体41内来回移动,第一滑块44设于所述移动块43上,第三腔体45开设于移动块43内,通孔46开设于第三腔体45底部,第二滑块47可在第三腔体45内来回移动,第二弹性件48设于第三腔体45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二滑块47,推块49设于第二滑块47下方,型芯块410设于所述移动块43下方,切刀411可在第二腔体41内来回移动,弹簧件412设于第二腔体41内用于复位所述切刀411,切刀槽413开设于支撑块35上,第四腔体414开设于所述第三腔体45上方,注塑板415可在第四腔体414内来回移动,连接柱416用于连接注塑板415和所述第二滑块47,总热流道417开设于注塑板415内,分热流道418穿设于型芯块410内;注塑板41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将带动通过连接柱416相连接的第二滑块47向下移动,由于第二滑块47与移动块43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48进行支撑,故第二滑块47的下降将带动移动块43向下移动,在下降的过程中移动块43将优先进行型芯块410与型腔块33之间的拼接,此时熔融状的塑料将通过总热流道417进入分热流道418内,随后完成注塑流程,在注塑过程中,即此时型芯块410和型腔块33形成完整的拼接,两侧的第一滑块44滑动至限位滑槽42的底部,从而使得型芯块410无法继续进行移动,此时第二滑块47的继续向下移动将对第二弹性件48进行挤压,此时第二滑块47和设置在第二滑块47下方的推块49将继续移动,从而推块49从第二滑块47内伸出,对切刀411进行挤压,在注塑的过程中切刀411将不断的向下移动,切刀411向下移动从而对溢出的物料进行切除,使生产出来的注塑件表面更加光滑,同时方便了后续的打磨,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从而有效的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所述接料结构6包括接料块61、下料通孔62、第五腔体63、传送带64、挡片65、第三弹性件66、冷却结构9;接料块61设于所述下模块21下方,下料通孔62开设于接料块61上,第五腔体63开设于所述下料通孔62下方,传送带64设于第五腔体63底部,挡片65设于所述传动带516上方,第三弹性件66设于所述1上用于复位所述接料块61,第三弹性件66此处设置为弹簧,冷却结构9设于所述接料块61内;物料将从型腔块33内下落的时候,将通过开设在接料块61上的下料通孔62,随后进入下方,并通过设置在第五腔体63内的传送带64进行传送,从而将生产完成的杯子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将通过挡片65的形式使杯子受到阻隔,避免杯子在输送过程中进行翻转,避免了杯子由于转动从而在传送带64上进行滚动,从而导致杯子无法顺利从传送带64上被输送出来,或者杯子由于自身滚动过快的从传送带64上滚落,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杯子的安全,减少了杯子掉落的可能,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通过挡片65的设置,使杯子的朝向相同,从而使杯子在进行收集的时候,可以以杯杯相套的形式进行收集,方便了最终物料的收集,有效提高了设备的生产力,通过在底部的第三弹性件66的设置,从而使接料块61存在一定的支撑力,从而减轻了传动结构5的压力,同时保证了接料块61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有效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传动结构5包括支架51、横板52、立板53、通槽54、第一圆杆55、第二圆杆56、转轴57、电机58、第一转盘59、第一固定柱510、第二转盘511、第二固定柱512、第一转杆513、第二转杆514、皮带轮515、传动带516、延时结构10;支设于所述1两侧,横板52设于所述支架51上,立板53立设于所述立柱11上,通槽54开设于所述第四腔体414侧壁上,第一圆杆55设于所述注塑板415两侧可在通槽54内来回移动,第二圆杆56设于所述接料块61两侧,转轴57可旋转穿设于所述横板52内,电机58用于驱动所述转轴57转动,所述电机58为市面上购得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第一转盘59设于所述转轴57上,第一固定柱510设于所述第一转盘59上,第二转盘511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510上,第二固定柱512设于所述第二转盘511上,第一转杆513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固定柱510和第二圆杆56上,第二转杆514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二固定柱512和第一圆杆55上,皮带轮515套设于所述转轴57上,传动带516套设于所述皮带轮515上,延时结构10设于所述第二转杆514上;通过电机58的转动从而带动转轴57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带动第一转盘59进行转动,而第一转盘59通过第二固定柱512与第二转盘511相互连接,第一转盘59和第二转盘511之间同心设置,故第一转盘59和第二转盘511将进行同步转动,第一固定柱510和第二固定柱512以转盘轴为圆心,对称设置在轴芯两侧,当电机58驱动第一转盘59进行转动的时候,此时套在第一转盘59的第一固定柱510上的第二圆杆56将驱动接料块61进行来回移动,于此同时套设在第二转盘511的第二固定柱512上的第一圆杆55将驱动第一圆杆55沿着滑槽101来回移动,在第二固定柱512从下向上转动的初期,此时第二固定柱512的转动将带动第二转杆514向下移动,从而不再对上模块22具备支撑能力,上模块22将向下运动,即为上模块22与下模块21之间的拼接阶段,当上模块22与下模块21之间完全拼合的时候,此时第二转杆514将不再具备支撑能力,从而将拉动连接在第一圆杆55上的注塑板415向下移动,从而使注塑板415带动型芯块410向下运动完成型芯块410和型腔块33之间的拼接,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将通过电机58的转动,从而带动上模块22和接料块61之间的同步运动,同时保证了当设备预热完毕后,将电机58通过单向的稳定转动,即可完成上模块22和下模块21之间的拼接过程,有效保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了拼接的稳定性,相对于气缸而言更加稳定,循环能力更强,设备生产效率更佳。
所述冷却结构9包括冷却块91、气腔92、压板93、连接板94、气孔95、伸缩块96;冷却块91设于所述下料通孔62侧壁上,冷却块91为可以起到降温作用的块体,刻有多种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气腔92开设于所述接料块61内,压板93可在气腔92内来回移动,连接板94用于连接所述压板93和所述立柱11,气孔95开设于所述下料通孔62侧壁上,伸缩块96用于密闭所述气腔92;压板93连两端与立柱11相连,当接料块61向上运动的时候,此时设置在气腔92内的压板93将向对接料块61向下运动,向下运动过程中的接料块61将挤压气腔92内的空气,通过伸缩块96的设置,从而使内部的气腔92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伸缩块96将随着压板93的挤压进行伸缩,气腔92内的空气受到挤压后,将从气孔95处向外喷出,将冷却块91周围被降温的空气向上吹,从而对型腔34底部进行冷却,从而加快了产品的冷却凝固效果及效率,而当接料块61向下运动的时候,此时该过程中压板93将相对向上运动,从而使气腔92内部形成一个负压的空间,从而起到了抽吸的作用,此时同时将进行型腔34分开的下料阶段,从而使杯子受到负压的吸引,更加准确的进入下料通孔62内,对杯子进行下料,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杯子的安全性,减少浪费。
所述延时结构10包括滑槽101、第三滑块102、第四弹性件103;滑槽101开设于第二转杆514上,第三滑块102可在所述滑槽101内来回移动,第四弹性件103设于滑槽101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三滑块102,所述第四弹性件103此处设置为弹簧;当下模块21和上模块22之间的拼接完成后,此时第二转杆514的继续移动将带动注塑板415向下移动,当注塑板415下移至极限位置,即完成型芯块410和型腔块33之间的拼接完成后,此时第二转杆514的继续移动将挤压第四弹性件103,从而保持了型芯块410和型腔块33之间的拼接,即将其中一段第二转杆514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改为了对于第四弹性件103的挤压,延长了注塑时间的同时,对注塑板415进行挤压,从而保证了其能稳定定位,通过延长了注塑的时间,有效保证了注塑的效果,避免了杯子残缺的可能,保证了注塑产品的最终质量。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通过电机58的转动,从而带动转轴57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带动第一转盘59和第二转盘511进行转动,此时套在第一转盘59的第一固定柱510上的第二圆杆56将驱动接料块61进行来回移动,同理套在第二转盘511的第二固定柱512上的第一圆杆55将注塑板415进行来回移动,当第二固定柱512自上向下移动时,将带动注塑板415向下移动,在移动的最起始阶段,注塑板415在上模块22内的位置相对不发生变化,即上模块22随着注塑板415向下移动,当上模块22向下移动靠近些下模块21的时候,收拢块73将向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设置在收拢块73内收拢口74上的第二斜面75将与第一斜面72之间相互接触,并由第二斜面75对第一斜面72进行挤压,从而控制两块相对应的型芯腔相互靠近,并进行拼接,并使延长块71卡接于收拢口74内进行固定,从而使型腔块33成为一个完整的型腔34,当上模块22和下模块21实现完全拼接后,此时注塑板415将相对于上模块22向下进行运动,当注塑板415下移至极限位置,即完成型芯块410和型腔块33之间的拼接完成后,此时第二转杆514的继续移动将挤压第四弹性件103,从而保持了型芯块410和型腔块33之间的拼接,即将其中一段第二转杆514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改为了对于第四弹性件103的挤压,在该过程中,熔融物将通过总热流道417进入分热流道418内,从而进行注塑,此时第二滑块47的继续向下移动将对第二弹性件48进行挤压,此时第二滑块47和设置在第二滑块47下方的推块49将继续移动,从而推块49从第二滑块47内伸出,对切刀411进行挤压,在注塑的过程中切刀411将不断的向下移动,切刀411向下移动从而对溢出的物料进行切除,随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与第四弹性件103的长度相关,以保证物料良好的定型效果,在该过程中,接料块61将与上模块22之间相对运动,当上模块22向下移动的时候,接料块61将向上移动,设置在气腔92内的压板93将向对接料块61向下运动,向下运动过程中的接料块61将挤压气腔92内的空气,通过伸缩块96的设置,从而使内部的气腔92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伸缩块96将随着压板93的挤压进行伸缩,气腔92内的空气受到挤压后,将从气孔95处向外喷出,将冷却块91周围被降温的空气向上吹,从而对型腔34底部进行冷却,当注塑完成后,上模块22向上移动,两块型腔块33相互分开,物料从下料孔32处下落,此时压板93将相对向上运动,从而使气腔92内部形成一个负压的空间,从而起到了抽吸的作用,此时同时将进行型腔34分开的下料阶段,从而使杯子受到负压的吸引,更加准确的进入下料通孔62内,通过开设在接料块61上的下料通孔62,随后进入下方,并通过设置在第五腔体63内的传送带64进行传送,从而将生产完成的杯子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将通过挡片65的形式使杯子受到阻隔,避免杯子在输送过程中进行翻转,避免了杯子由于转动从而在传送带64上进行滚动,从而导致杯子无法顺利从传送带64上被输送出来,或者杯子由于自身滚动过快的从传送带64上滚落,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杯子的安全,减少了杯子掉落的可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包括底板(1)、立设于底板(1)上的立柱(11)、设于立柱(11)上的水杯注塑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杯注塑装置(2)包括固连于立柱(11)上的下模块(21)、设于所述下模块上方的上模块(22)、设于下模块(21)两侧的多个圆柱(23)、设于所述上模块(22)下方的限位块(24)、开设于所述限位块(24)上的限位槽(25)、设于所述下模块(21)上的分合式型腔(3)、设于所述上模块(22)上的注塑型芯(4)、设于所述下模块(21)下方具备冷却功能的接料结构(6)、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块(22)和所述接料结构(6)上下移动的传动结构(5);所述限位槽(25)与圆柱(23)一一对应套设于圆柱(23)上;所述上模块(22)和所述接料结构(6)运动方向相反;
所述分合式型腔(3)包括开设于下模块(21)上的多个第一凹槽(31)、开设于第一凹槽(31)底部的下料孔(32)、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1)内相对应的两块型腔块(33)、开设于所述型腔块(33)上的型腔(34)、设于所述型腔侧壁上的顶针、设于所述型腔块(33)上方的支撑块(35)、设于所述支撑块(35)上的导料斜面(36)、设于所述型腔块(33)上的导柱(37)和导套、开设于型腔块(33)内的第一腔体(38)、设于第一腔体(38)内用于复位所述型腔块(33)的第一弹性件(39)、用于将对应的两块型腔块(33)相互拼合的固定结构(7)、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1)两侧的排料结构(8);
所述固定结构(7)包括设于所述型腔块(33)两侧的延长块(71)、设于所述延长块(71)上的第一斜面(72)、设于所述上模块(22)下方的收拢块(73)、开设于收拢块(73)上的收拢口(74)、设于所述收拢口(74)下方的第二斜面(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结构(8)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1)侧壁上的集料腔(81)、开设于集料腔(81)侧壁上的排料口(82)、设于所述集料腔(81)底部的第二导料斜面(83)、开设于第二导料斜面(83)底部的出料口(84)、设于出料口(84)上的收集盒(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型芯(4)包括开设于所述上模块(22)内的第二腔体(41)、设于所述第二腔体(41)两侧的限位滑槽(42)、可在第二腔体(41)内来回移动的移动块(43)、设于所述移动块(43)上的第一滑块(44)、开设于移动块(43)内的第三腔体(45)、开设于第三腔体(45)底部的通孔(46)、可在第三腔体(45)内来回移动的第二滑块(47)、设于第三腔体(45)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二滑块(47)的第二弹性件(48)、设于第二滑块(47)下方的推块(49)、设于所述移动块(43)下方的型芯块(410)、可在第二腔体(41)内来回移动的切刀(411)、设于第二腔体(41)内用于复位所述切刀(411)的弹簧件(412)、开设于支撑块(35)上的切刀槽(413)、开设于所述第三腔体(45)上方的第四腔体(414)、可在第四腔体(414)内来回移动的注塑板(415)、用于连接注塑板(415)和所述第二滑块(47)的连接柱(416)、开设于注塑板(415)内的总热流道(417)、穿设于型芯块(410)内的分热流道(4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结构(6)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块(21)下方的接料块(61)、开设于接料块(61)上的下料通孔(62)、开设于所述下料通孔(62)下方的第五腔体(63)、设于第五腔体(63)底部的传送带(64)、设于所述传送带(64)上方的挡片(65)、设于所述底板(1)上用于复位所述接料块(61)的第三弹性件(66)、设于所述接料块(61)内的冷却结构(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5)包括设于所述底板(1)两侧的支架(51)、设于所述支架(51)上的横板(52)、立设于所述立柱(11)上的立板(53)、开设于所述第四腔体(414)侧壁上的通槽(54)、设于所述注塑板(415)两侧可在通槽(54)内来回移动的第一圆杆(55)、设于所述接料块(61)两侧的第二圆杆(56)、可旋转穿设于所述横板(52)内的转轴(57)、用于驱动所述转轴(57)转动的电机(58)、设于所述转轴(57)上的第一转盘(59)、设于所述第一转盘(59)上的第一固定柱(510)、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510)上的第二转盘(511)、设于所述第二转盘(511)上的第二固定柱(512)、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固定柱(510)和第二圆杆(56)上的第一转杆(513)、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二固定柱(512)和第一圆杆(55)上的第二转杆(514)、套设于所述转轴(57)上的皮带轮(515)、套设于所述皮带轮(515)上的传动带(516)、设于所述第二转杆(514)上的延时结构(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9)包括设于所述下料通孔(62)侧壁上的冷却块(91)、开设于所述接料块(61)内的气腔(92)、可在气腔(92)内来回移动的压板(93)、用于连接所述压板(93)和所述立柱(11)连接板(94)、开设于所述下料通孔(62)侧壁上的气孔(95)、用于密闭所述气腔(92)的伸缩块(9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结构(10)包括开设于第二转杆(514)上的滑槽(101)、可在所述滑槽(101)内来回移动的第三滑块(102)、设于滑槽(101)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三滑块(102)的第四弹性件(103)。
CN202110172360.XA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 Active CN113001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2360.XA CN113001885B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2360.XA CN113001885B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1885A CN113001885A (zh) 2021-06-22
CN113001885B true CN113001885B (zh) 2022-07-08

Family

ID=76384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2360.XA Active CN113001885B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018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84390B (zh) * 2024-01-18 2024-04-05 福建荣阳鞋业有限公司 一种热流道鞋底成型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84881D1 (de) * 1983-04-13 1991-09-12 American National Can Co Spritzgussverfahren, spritzgussvorrichtung und einspritzduesenein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mehrschichtigen gegenstaenden, und mehrschichtige spritzgegossene gegenstaende.
US6346209B1 (en) * 2000-04-07 2002-02-1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jecting molded articles
JP2003266470A (ja) * 2002-03-19 2003-09-24 Takanichi Kk 車両用トリムボー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05965794B (zh) * 2016-07-06 2018-02-23 健大电业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推杆式滑块脱模结构的圆形产品注塑模具
CN106696166A (zh) * 2017-01-22 2017-05-24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特大型塑料检查井井座或井室的模块化注塑成型装备
CN207711287U (zh) * 2017-11-09 2018-08-10 深圳市豪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脱离的斜顶注塑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1885A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01885B (zh) 一种塑料水杯注塑用模具
CN105269773B (zh) 自动切水口模具
CN214982799U (zh) 一种便于卸料的人字拖加工用鞋底注塑成型装置
CN208118343U (zh) 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具
CN114311557A (zh) 一种大型塑料模具脱模取料装置
CN108582694A (zh) 一种可斜向顶杆脱模的注塑模具及其工作方法
CN209534045U (zh) 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塑料模具
CN217752544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
CN216506377U (zh) 一种可快速分切且具有自动收集与排出功能的注塑机
CN113600788B (zh) 一种制作精密结构件的压铸机械脱模分离设备及实施方法
CN215434828U (zh) 一种改性塑料加工用注塑机
CN214026968U (zh) 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14474631A (zh) 一种具有任意角度脱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US3235907A (en) Blow moulding apparatus
CN211334431U (zh) 一种用于生产内杯盖的模具
CN210651736U (zh) 具有自动化生产能力的挤塑机
CN208084865U (zh) 用于斜面结构的注塑模具以及新型注塑模具
CN218462793U (zh) 一种脱模效率高的注塑模具结构
CN213860461U (zh) 一种高效快捷的塑料零部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3564075U (zh) 一种自动切断料带注塑模具
CN213830304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吸塑机模具
CN215969834U (zh) 一种便于取模的注塑模具
CN214820569U (zh) 一种带有自动顶模结构的塑胶模具
CN220638779U (zh) 一种注塑机的顶杆脱模机构
CN216578950U (zh) 一种塑胶制品用注塑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3

Address after: Room 101-6, Building 12, Shunde Leliu Optoelectronics Industry Center, No. 85 Lianfu 1st Road, Chonghe Village, Leliu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000

Patentee after: FOSHAN XINFEIXIANG PRECISION MOULD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100 No.10 Nandai, group 1, WanChen community, Linpi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an Jiak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