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9496A - 导管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导管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9496A
CN112999496A CN202110168538.3A CN202110168538A CN112999496A CN 112999496 A CN112999496 A CN 112999496A CN 202110168538 A CN202110168538 A CN 202110168538A CN 112999496 A CN112999496 A CN 112999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support
hub
needle
operation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85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9496B (zh
Inventor
石田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999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9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9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94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61M25/0113Mechanical advancing means, e.g. catheter dispen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06"Over-the-needle" catheter assemblies, e.g. I.V.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025/0175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having telescopic features, interengaging nestable members movable in relations to one ano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2Blood circulato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12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Abstract

导管组装体(10A)具有中空的导管(12)、固定保持导管(12)的导管座(14)、穿插于导管(12)内的内针(16)、固定保持内针(16)的针座(18A)、及能够对导管(12)的移动进行操作的导管操作部件(20A)。另外,在针座(18A)上设有支承部件(130),该支承部件(130)具有能够自由地变形到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的支承主体部(136),其中第1位置(P1)是支承主体部(136)能够接触支承导管(12)的位置,第2位置(P2)是与第1位置(P1)不同的位置且是支承主体部(136)不与导管(12)接触的位置。

Description

导管组装体
本发明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5月10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6/063914、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27985.4、发明名称为“导管组装体”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对患者进行输液等时穿刺于血管并留置的导管组装体。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患者进行输液等时,使用导管组装体。这种导管组装体具有中空的导管、固定在导管的基端的导管座、插入于导管内且在前端具有尖锐针尖的中空的内针、和固定在该内针的基端的针座(参照日本特表2013-529111号公报)。
另外,日本特表2013-529111号公报中公开的导管组装体是将导管插入到患者的体内深处,因此将长尺寸的导管及内针在重叠的状态下沿着筒状的针座内的轴向收纳。医生和护士等使用者将导管及内针穿刺于患者,在该穿刺状态下对与导管座连接的导管操作部件进行行进操作,由此使长尺寸的导管相对于内针及针座相对地行进而插入到体内。
发明内容
另外,这种导管组装体构成为,在向体内插入导管时,使针座的前端侧沿上下分离,在导管插入后,使导管、导管座及导管操作部件从内针及针座脱离。但是,在像这样针座分离的结构中,在导管插入时,导管及内针相对于针座以非支承(自由)状态延伸,使得导管在从患者受到反作用力时会比较容易挠曲。根据情况,也担心针尖会从患者的插入部后退(脱落)而再次将该针尖穿刺于患者。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组装体,通过能够在导管插入时支承导管,而能够抑制其挠曲,而且能够使导管座及导管操作部件容易从针座脱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导管组装体的特征在于,具有:中空的导管;固定保持上述导管的导管座;具有针尖且能够脱离地穿插于上述导管的内部的内针;固定保持上述内针的针座;能够对上述导管相对于上述内针的相对移动进行操作的导管操作部件;和设在上述针座上的支承部件,上述支承部件具有能够自由地移动到第1位置和第2位置的支承主体部,其中,上述支承主体部配置在隔着上述导管的上述导管操作部件的相反侧,上述第1位置是上述支承主体部能够接触支承上述导管的位置,上述第2位置是与上述第1位置不同的位置且是上述支承主体部不与上述导管接触的位置。
根据上述,导管组装体能够通过位于第1位置的支承部件来在导管操作部件的相反侧支承导管。因此,在导管操作部件进行行进操作时,即使导管从患者受到反作用力,支承部件也能够在针座内接触支承导管来抑制导管的挠曲。由此,维持了导管及内针的延伸状态,使用者能够将导管良好地插入于患者。另外,支承部件通过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的位移而能够不阻碍导管座及导管操作部件地使其行进,从而容易使其从针座脱离。
在该情况下,可以是,在上述针尖从上述导管的前端突出的初始状态下,上述导管通过被上述导管操作部件和上述支承部件夹持而被支承。
像这样,导管在初始状态下被导管操作部件和支承部件夹持而被支承,由此也能够在将导管及内针穿刺于患者时抑制导管及内针的挠曲。因此,使用者能够毫无不协调感地穿刺导管及内针。
另外,可以是,上述支承部件构成为,在初始状态下被限制上述支承主体部从上述第1位置移动,随着上述导管操作部件相对于上述针座行进,上述支承主体部从上述第1位置的移动限制被解除。
像这样,在初始状态下限制从第1位置移动,由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导管。另一方面,在导管操作部件行进时,支承主体部的移动限制被解除,由此导管座及导管操作部件能够从针座顺利地露出。
而且,优选的是,上述导管操作部件具有能够脱离地直接保持上述导管的保持部。
由此,保持部直接保持导管,因此能够在导管及内针穿刺时和在导管插入时通过导管操作部件来抑制挠曲。此时,支承部件能够在导管操作部件的相反侧支承导管,因此能够抑制导管从保持部脱开。
并且,可以是,上述支承部件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上述针座上。
当像这样支承部件旋转自如地安装在针座上时,支承主体部能够以短距离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位移,而能够实现导管组装体的小型化。
另外,可以是,上述支承部件具有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上述针座上的轴杆部,上述支承主体部向与上述轴杆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突出。
由此,支承主体部能够以安装在针座上的轴杆部为旋转中心旋转而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顺畅地位移,从而容易切换为导管的可支承状态和导管座等的可脱离状态。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是,上述针座具有槽状的导轨部,上述轴杆部具有配置于上述导轨部的槽部,上述导管操作部件具有:侧缘,其滑动自如地收纳于上述导轨部及上述槽部,在相对移动时被上述导轨部及上述槽部引导;和切缺部,其通过在与上述导管座的安装位置一致或接近的位置处将上述侧缘切缺而形成,不收纳于上述导轨部及上述槽部。
由此,在导管操作部件的侧缘存在于槽部的情况下,支承部件无法旋转,从而能够使支承主体部在第1位置待机,而持续导管的可支承状态。另一方面,在导管操作部件的切缺部位于槽部的情况下,支承部件能够旋转,从而能够使支承主体部位移到第2位置,而允许导管座及导管操作部件通过。
另外,可以是,在上述轴杆部上设有凸轮部,上述槽部从上述凸轮部的一端延伸至上述凸轮部的另一端。
通过像这样跨着凸轮部的两端地设置槽部,而能够更加可靠地维持基于导管操作部件的侧缘实现的支承部件的无法旋转状态。另外,凸轮部在支承主体部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下进入导轨部,由此能够在导管操作部件后退时使导管操作部件的侧缘与之接触,而使支承主体部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位移。由此,能够通过支承主体部再次支承导管。
而且,优选的是,上述支承主体部具有突起,该突起随着上述导管操作部件的行进而与该导管操作部件的基端部接触,从而使上述支承主体部从上述第1位置位移至上述第2位置。
由此,导管操作部件能够通过在行进时与突起接触来使支承主体部大幅旋转,从而将支承主体部可靠地从第1位置配置到第2位置。因此,在导管操作部件进行后退操作时,能够避免导管操作部件与支承部件的非意图的接触,而使导管操作部件顺利地后退。
在此,也可以是,上述支承部件为扭簧,上述扭簧具有将线材卷绕而成的线圈部、和作为上述支承主体部而构成且从上述线圈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像这样支承部件由扭簧构成,由此突出部能够在导管操作部件的相反侧良好地支承导管。另一方面,突出部能够通过随着导管操作部件的接触而产生的线圈部的弹性变形来容易地允许导管座及导管操作部件通过。
另外,优选的是,上述支承主体部在与上述导管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像这样支承主体部在与导管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弹性变形,由此支承主体部在导管操作部件进行进退操作时,例如即使保持部与之接触也会灵活地挠曲,由此能够容许保持部通过。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导管操作部件的移动性。
而且,可以是,上述支承主体部在配置于第1位置的状态下,从能够接触支承上述导管的部分朝向上述针座的宽度方向外侧且下侧倾斜。
像这样,支承主体部朝向针座的宽度方向外侧且下侧倾斜,由此能够在导管操作部件后退时,通过倾斜的上表面来承接从导管操作部件脱开的导管,因此能够抑制导管向宽度方向错离。而且,倾斜的上表面能够向支承部件的上部引导导管而再次使其保持于导管操作部件。
根据本发明,导管组装体通过能够在导管插入时支承导管,而能够抑制其挠曲,而且能够使导管座及导管操作部件容易从针座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导管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中,图3A是表示导管组装体的使用时的动作的第1说明图,图3B是表示接着图3A的导管组装体的动作的第2说明图。
图4中,图4A是表示接着图3B的导管组装体的动作的第3说明图,图4B是表示接着图4A的导管组装体的动作的第4说明图。
图5是图2的内针及针座的从斜下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6是图2的导管操作部件的从其他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7中,图7A是从斜下侧观察到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图7B是从斜上侧观察到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将基于导管操作部件和支承部件对导管的支承状态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图9中,图9A是表示导管操作部件的侧缘位于支承部件的操作部件用槽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B是表示导管操作部件的倾斜缘位于支承部件的操作部件用槽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中,图10A是从下侧观察到的支承主体部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的仰视图,图10B是从下侧观察到的支承主体部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11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导管组装体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2中,图12A是从斜下侧观察到的支承弹簧部位移到第2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B是从斜上侧观察到的使导管座、辅助部件座及针保护部件向基端方向后退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导管组装体的针座及内针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导管组装体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第3变形例的导管组装体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第1及第2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导管组装体。
本发明的导管组装体10用于在对患者(生物体)进行输液、输血等的情况下穿刺及留置于患者的体内来构建药液等的导入部。导管组装体10能够构成为长度比末梢静脉导管长的导管(例如中心静脉导管、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线导管等)。此外,导管组装体10也可以构成为末梢静脉导管。另外,导管组装体10并不限于静脉用导管,也可以构成为末梢动脉导管等动脉用导管。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具有:导管12;固定保持导管12的导管座14;插入于导管12内的中空的内针16;固定保持内针16的针座18;安装在导管座14的上侧的导管操作部件20;插入于导管12与内针16之间的管状的辅助部件22;固定保持辅助部件22的辅助部件座24;和与导管座14及辅助部件座24的基端连接的针保护部件26。
导管组装体10在使用前的初始状态下形成使导管12、辅助部件22及内针16从外侧按顺序重叠而成的多重管构造(多重管部11)。导管操作部件20成为直接保持该多重管部11的结构。而且,导管组装体10在初始状态下将多重管部11的一部分、导管座14、导管操作部件20、辅助部件座24及针保护部件26适当组装来收纳于针座18内。
医生和护士等使用者在使用时,握持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的导管组装体10的针座18,将多重管部11的前端穿刺于患者的血管(静脉或动脉)内。在维持该穿刺状态的状态下,使用者通过使导管操作部件20相对于针座18相对地进行行进操作,来使导管12比内针16向前端侧(血管的深部)行进。
如图3A所示,导管组装体10随着导管12的行进或针座18相对于导管12的相对后退,与导管操作部件20连接的导管座14、辅助部件座24及针保护部件26也一体地移动。此时,内针16固定在针座18上,由此多重管部11向导管12与辅助部件22的两重构造转变。另外,导管操作部件20在导管12进行行进操作时解除对多重管部11的保持。
而且当继续行进时,如图3B所示,直至针保护部件26从针座18的前端脱出,在该针保护部件26中收纳有内针16的针尖16a。而且,如图4A所示,导管12及导管座14能够与从针座18脱出的辅助部件座24及针保护部件26分离,随着继续行进而从辅助部件22脱离。最终,如图4B所示,导管操作部件20从导管座14脱离,由此导管12及导管座14留置于患者。以下具体地说该导管组装体10。
如图2所示,导管组装体10的导管12具有挠性,在内部贯穿形成有内腔13。内腔13以能够收纳内针16及辅助部件22且能够供药液或血液等流动的直径形成。导管12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根据用途和各条件等适当设计,例如设定为14~500mm左右,或设定为30~400mm左右,或者设定为76~200mm左右。
导管12的构成材料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软质树脂材料,能够列举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全氟烷氧基树脂(PFA)等氟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类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聚氨酯、聚酯、聚酰胺、聚醚尼龙(polyether nylon)树脂、上述烯烃类树脂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物等。
导管12的基端部通过适当的固定方法(铆接、熔接、粘接等)而固定在导管座14内的前端部。导管座14在导管12插入于血管内的状态下露出在患者的皮肤上,通过胶带等被贴附而与导管12一起被留置。
导管座14形成为向前端方向尖细的筒状。导管座14的构成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用例如聚丙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砜、聚芳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热塑性树脂。在导管座14的基端侧,在内针16脱离后,连接有未图示的输液管的连接器。
在导管座14的内部设有与导管12的内腔13连通而能够供输液剂流通的中空部15。也可以在该中空部15中收纳有在内针16穿刺时防止血液逆流并且随着输液管的连接器的插入而能够进行输液的、未图示的止血阀和/或止血塞等。
另外,在导管座14的外周面的靠前端的部位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在导管座14的周向环绕的环状突起28。而且,在导管座14的外周面的基端与环状突起28相同地突出形成有在导管座14的周向环绕的螺纹部30。
另一方面,导管组装体10的内针16构成为具有能够刺穿生物体的皮肤的刚性的中空管,贯穿配置在导管12的内腔13及导管座14的中空部15中。内针16形成为以比导管12长的全长从基端部朝向前端方向逐渐成为大径,在其前端设有尖锐的针尖16a。多重管部11在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下从导管12及辅助部件22露出针尖16a。在内针16的内部沿着内针16的轴向设有贯穿孔16b。此外,也可以在内针16的外周面上沿着轴向设置槽部(未图示)。另外,内针16也可以为实心针。
作为内针16的构成材料,能够列举例如不锈钢、铝或铝合金、钛或钛合金这样的金属材料、硬质树脂、陶瓷等。内针16通过适当的固定方法(熔接、粘接、嵌件成型等)而牢固地固定在针座18上。
如图5所示,针座18构成为具有下壁32、和从下壁32的侧边部32a向上方突出的一对侧壁34a、34b的壳体19。壳体19呈比内针16的轴向长度延伸得短的细长的碗状。在由下壁32及一对侧壁34a、34b包围的内侧形成有收纳多重管部11的一部分、导管座14、辅助部件座24及针保护部件26的收纳空间40。
构成针座18的树脂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适当选择例如在导管座14中列举的材料。此外,该导管组装体10为了能够进行导管12相对于内针16的相对旋转的操作,使导管座14及针保护部件26在上侧露出。或者,导管组装体10也可以为在壳体19上形成上壁、或安装盖体来覆盖导管座14和针保护部件26等的结构。
下壁32具有形成为平坦状的一对侧边部32a、和夹持在一对侧边部32a之间且向下方呈圆弧状凹陷的引导槽部32b。引导槽部32b沿着壳体19的长度方向滑动自如地配置导管座14、辅助部件座24及针保护部件26。在下壁32的基端侧且宽度方向中央部(引导槽部32b)上一体成形有从其上表面向上方突出且在规定的高度位置处固定内针16的基端部的针保持部36。此外,针保持部36也可以与壳体19分开地成形,并粘接固定在壳体19上。
一对侧壁34a、34b与下壁32一起沿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基端侧及中间侧的上下宽度固定,前端侧的上下宽度相对于该中间侧宽幅地形成。在各侧壁34a、34b的前端侧上部设有槽状的导轨部42。一对导轨部42在各侧壁34a、34b的宽幅的部分的内表面上沿着长度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到达中间侧的上表面。各导轨部42收纳导管操作部件20的侧缘46a、46b,引导导管操作部件20的进退。构成导轨部42的槽壁的前端形成为允许导管操作部件20弯曲的弯曲面42a。
另外,在侧壁34a上设有用于安装支承部件44的配置用凹部43。配置用凹部43从侧壁34a的前端朝向基端方向切缺,位于下壁32与导轨部42之间。在配置用凹部43的形成位置的下壁32及侧壁34a上设有旋转自如地安装支承部件44的一对支承孔部43a、43b。在与导轨部42重叠的位置(上侧的支承孔部43a与配置用凹部43之间)设有收纳后述的支承部件44的凸轮凸部106(参照图7A)的窗43c,在配置用凹部43与窗43c之间的壁上形成有供轴杆部100配置的凹陷。而且,在下壁32上形成有在支承部件44的支承主体部102旋转了大致90°时供卡定凸部118插入的卡定凹部43d。
返回到图2,导管组装体10的辅助部件22具有从内侧支承导管12来辅助导管12向血管内插入的功能。辅助部件22形成为具有比导管12的内径小的外径且具有比内针16的外径大的内径的中空管。辅助部件22的基端部通过适当的固定方法(铆接、熔接、粘接等)而固定保持在辅助部件座24上。
辅助部件座24的前端侧装拆自如地组装在导管座14上,在其基端侧装拆自如地组装有针保护部件26。该辅助部件座24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分别连接导管座14及针保护部件26。此外,辅助部件座24也可以与针保护部件26一体化(即辅助部件22固定在针保护部件26上)。另外导管组装体10也可以不具有辅助部件22及辅助部件座24。在该情况下,针保护部件26直接安装在导管座14的基端侧。
针保护部件26在初始状态下贯穿配置有内针16。并且,随着导管12和内针16的脱离而将移动了的针尖16a收纳于内部来防止针尖16a再次露出。该针保护部件26为了防止针尖16a再次露出,而在内部收纳有闸板(shutter)82及防脱部件94。闸板82在内针16的贯穿配置状态下与内针16的外周面接触而弹性变形,因针尖16a脱开而弹性恢复,截断内针16的贯穿路径。防脱部件94具有直径比内针16的针尖16a小的孔部,由此限制针尖16a向基端方向脱开。
导管操作部件20直接保持导管12并且安装在导管座14上,由此使导管12及导管座14相对于内针16及壳体19相对地进退。如图2及图6所示,导管操作部件20具有沿壳体19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操作板部46(长条部)、和一体成形在操作板部46的基端且装拆自如地安装在导管座14上的座安装部48。
操作板部46是供使用者的手指触碰来进行进退操作的部位。操作板部46的一对侧缘46a、46b在初始状态下配置在一对导轨部42、和导轨部42的基端侧的一对侧壁34a、34b的上表面上。该操作板部46形成为充分薄壁,由此具有能够向与操作板部46的面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从内针16远离的方向弯曲的挠性。构成操作板部46(导管操作部件20)的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适当选择例如在导管座14中列举的材料。
如图1所示,操作板部46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但在侧缘46a(支承部件44的设置部位侧)的基端侧设有切缺部47。切缺部47将操作板部46向宽度方向内侧切缺,由此在其形成部位与操作板部46的边界上产生层差47a。另外,在比层差47a靠前端侧的侧缘46a上,形成有朝向基端方向而向宽度方向内侧缓慢倾斜的倾斜缘46c。
而且,如图2及图6所示,在操作板部46的上表面上设有上侧肋50及翼片(tab)52、54,在操作板部46的前端设有前端翘曲部56,在操作板部46的下表面上设有保持部58及下侧肋51。
上侧肋50及下侧肋51沿着操作板部46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这些上侧及下侧肋50、51在上下分别突出,且沿着操作板部46的宽度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由此提高操作板部46的宽度方向上的强度。由此,操作板部46即使被从外部施加外力,也可抑制在壳体19内的折曲或挠曲等,而沿着一对侧壁34a、34b的上表面及导轨部42顺利地进退。
翼片52、54是设想供使用者的手指直接碰触的部位,比上侧肋50突出得高。翼片52、54的设置数量并没有限定于图2所示的两片,也可以设为一片或三片以上。
如图6所示,前端翘曲部56具有向操作板部46的下表面侧突出的厚壁部56a,从该厚壁部56a朝向前端方向成为薄壁且朝向上方弯曲。在厚壁部56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上形成有供导管12以非接触或以较弱的摩擦力通过的穿插槽57。前端翘曲部56随着导管操作部件20的行进,翘曲的下表面侧与患者接触或被使用者握持,由此以操作板部46朝向斜上方的方式进行引导。
另一方面,导管操作部件20的保持部58沿着操作板部46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在图6中为五个)。保持部58沿操作板部46的长度方向以相等间隔配置,在各部位中与导管12的外周面接触而进行保持(hold)。此外,导管操作部件20也可以为在规定的一个部位上设置保持部58来保持导管12的结构。
多个保持部58具有从操作板部46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一对突片70(突部)。一对突片70隔着操作板部46的宽度方向中间部而形成为相互对称的形状(以下也将图6中的近前侧的突片70称为第1突片71、将图6中的内侧的突片70称为第2突片72)。
第1及第2突片71、72形成为在操作板部46的宽度方向上宽幅的矩形状。第1突片71和第2突片72的各内侧缘设定为比导管12的外径稍宽的间隔。在各内侧缘的下部侧设有向宽度方向内侧微量突出的爪部73、74。一对爪部73、74的各突出端通过相互接近而设定成比导管12的外径稍窄的间隔。
导管12在向导管操作部件20组装时,从一对爪部73、74通过,而容易被含入第1及第2突片71、72之间。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含入”是表示保持部58以较弱的卡合力接触保持导管12这一情况。当然保持部58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一对突片70,能够适用保持导管12的各种结构。
第1及第2突片71、72形成为在侧剖观察下在突出端(下端)具有圆角的四边形状。该第1及第2突片71、72的圆角在导管操作部件20进退时,相对于处于下侧的支承部件44而容易使第1及第2突片71、72越过(提高滑动性)。
而且,第1及第2突片71、72以沿着操作板部46的长度方向使相位(形成位置)相互错开的方式突出形成。也就是说,第1突片71和第2突片72不在同轴上夹入导管12,由此以较弱的卡合力保持导管12。因此,导管操作部件20在操作板部46弯曲时,按第1突片71、第2突片72的顺序将导管12的钩挂错开而使其脱离。
另一方面,导管操作部件20的座安装部48通过从操作板部46向下方突出的一对侧板60、和从操作板部46向上方稍微突出的半圆筒状的上板62而形成为箱状。一对侧板60在从下方观察座安装部48的情况下,其基端侧及中间侧平行地延伸,与中间侧相连的前端侧朝向前端方向而向内侧倾斜。
在一对侧板60和上板62的内侧设有安装室64,该安装室64一方面旋转自如地收纳导管座14,另一方面限制导管座14相对于座安装部48的轴向移动。安装室64在座安装部48的下部及基端向外部开放。
在安装室64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将梯形孔及圆形孔相连而成的卡定槽66、在一对侧板60及上板62上呈U字状延伸的槽部68、和朝向座安装部48的内侧突出的一对突起69。卡定槽66通过下侧宽幅、上侧窄幅的梯形孔而供导管12通过并配置于圆形孔,并在梯形孔与圆形孔的边界部分进行钩挂来适当地卡定导管12。槽部68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且以限制向前端及基端方向的移动的方式收纳导管座14的环状突起28。另外,一对突起69以较轻的卡合力钩挂导管座14的基端侧外周面。
返回到图2,导管组装体10为了支承被保持在导管操作部件20上的导管12的下侧,而在壳体19的前端侧具有支承部件44。支承部件44具有圆柱状的轴杆部100、和从轴杆部100向横向(与轴杆部100的轴心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支承主体部102。
如图2、图7A及图7B所示,轴杆部100沿上下方向较短地延伸,其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插入于配置用凹部43的上下一对的支承孔部43a、43b。支承部件44以该轴杆部100为基点旋转自如地组装在壳体19上。
在轴杆部100的下侧,鼓出形成有在支承部件44组装于壳体19的状态下与配置用凹部43的上下宽度相对应的连结加强部104。支承主体部102与该连结加强部104连结。另外,在轴杆部100的上侧一体成形有作为使支承部件44旋转操作的凸轮部而发挥功能的一对凸轮凸部106(凸轮部)。一对凸轮凸部106设在规定位置(在向壳体19的组装状态下收纳于窗43c的位置),隔着轴杆部100地相互向相反方向且相同程度地突出。
而且,支承部件44在轴杆部100及一对凸轮凸部106的与支承主体部102相面对的位置上具有操作部件用槽部108。操作部件用槽部108在初始状态下,从前端侧的凸轮凸部106的最前端呈直线状延伸至基端侧的凸轮凸部106的最基端。该操作部件用槽部108配置在与导轨部42相对应的位置上,与导轨部42一起能够滑动地收纳导管操作部件20的侧缘46a。
另一方面,支承部件44的支承主体部102是在向壳体19的组装状态下通过以上述的轴杆部100为基点的旋转而移动的部位。具体地说,支承主体部102位移到第1位置P1(参照图7B、图10A)与第2位置P2(参照图10B),其中第1位置P1是支承主体部102位于收纳空间40内且能够接触支承导管12的位置,第2位置P2与第1位置P1不同,是支承主体部102位于壳体19的外部及配置用凹部43且与导管12不接触的位置。将轴杆部100作为旋转轴心的第1位置P1与第2位置P2之间的角度为了使导管座14、辅助部件座24及针保护部件26容易脱开而优选为90°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第2位置P2处使凸轮凸部106位于导轨部42内而设定为90°。
支承主体部102形成为在正面观察时与配置用凹部43的上下宽度大致一致的大小的S字状,具有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的弹簧力。在支承主体部102的上表面上设有稍微向上方隆起的隆起部110。该隆起部110在支承主体部102的第1位置P1处能够与保持在导管操作部件20上的导管12(多重管部11)接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主体部102为在第1位置P1的配置状态下与导管12不接触地相对而随着使用者的按压来接触支承导管12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伴随第1位置P1的配置而接触支承导管12的结构。
另外,在支承主体部102的上部前端侧形成有向前端方向且向下方倾斜的前端倾斜面112,在支承主体部102的上部基端侧形成有向基端方向且向下方倾斜的基端倾斜面114。而且,在支承主体部102的与隆起部110相连的端部一体成形有朝向从轴杆部100远离的宽度方向外侧且下侧倾斜地突出的翼(wing)116。
在支承主体部102的下表面上朝向下方突出形成有卡定凸部118。卡定凸部118在支承主体部102的第2位置P2处插入于壳体19的卡定凹部43d。另外,在支承主体部102的下部侧的基端设有向基端方向突出的接触用突起120。该接触用突起120在导管操作部件20行进时与侧板60(座安装部48)接触,诱导支承主体部102从第1位置P1向远离90°的第2位置P2位移。
构成支承部件44的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适当选择例如在导管座14中列举的材料。此外,支承部件44不仅可以相对于壳体19分体地设置,也可以一体成形在壳体19上。另外,支承部件44不是仅设在壳体19的侧壁34a上,也可以设在侧壁34b上,还可以在侧壁34a、34b两方上设置一对。另外支承主体部102的旋转方向并不限于壳体19的平面方向,也可以是包含上下的侧面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基本如以上那样构成,以下说明其作用效果。
导管组装体10如上述那样在构建向患者输液的导入部时使用。在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下,导管座14、辅助部件座24及针保护部件26被连接,并且在导管操作部件20(座安装部48)的安装室64中收纳有导管座14,且一体地收纳于壳体19的收纳空间40。
而且在初始状态下,组装在壳体19的前端部上的支承部件44的支承主体部102在第1位置P1处待机,如图8所示,与保持在导管操作部件20的多个保持部58上的多重管部11相对。各保持部58在轴向的各部位处以较弱的卡合力含入导管12的外周面,作为导管操作部件20整体而牢固地保持导管12。
在导管组装体10的使用中,使用者对壳体19进行握持操作并将多重管部11穿刺于患者。穿刺时,保持部58保持导管12,由此即使受到随着穿刺而产生的阻力,也可防止在壳体19内多重管部11挠曲。另外,穿刺时,当导管操作部件20的前端侧被使用者的手指向下方按压时,多重管部11被在第1位置P1处待机的支承部件44接触支承。因此,多重管部11被固定在导管操作部件20(前端翘曲部56的穿插槽57)与支承部件44(隆起部110)之间而被进一步抑制挠曲。
其结果为,多重管部11的从壳体19的前端延伸的状态被良好地维持,使用者能够将多重管部11毫无不协调感地穿刺于患者。另外,导管组装体10中,也能够减弱内针16的强度而将其形成得更细,从而能够减轻对患者的负担。
如图3A所示,在多重管部11的穿刺状态下,使用者使导管12相对于内针16相对地行进而插入于血管内。此时,使用者使手指与导管操作部件20的上侧肋50和翼片52、54碰触,来使导管操作部件20相对于壳体19向前端方向行进(相对移动)。在导管操作部件20的行进操作中,基于保持部58对多重管部11的保持持续进行,导管12顺利地行进。
如图9A所示,在行进操作时,操作板部46的侧缘46a存在于支承部件44的操作部件用槽部108中,由此支承部件44无法旋转,支承主体部102在第1位置P1处继续待机。因此,支承部件44持续能够支承多重管部11的下侧的状态,在导管12插入时即使导管12从皮肤等受到反作用力,也可抑制多重管部11从保持部58脱开。因此例如内针16的针尖16a不会由于挠曲而后退并从皮肤脱开,从而避免了将内针16再次穿刺于皮肤等的不良情况。
另外,支承主体部102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力且具有基端倾斜面114,由此当在行进时保持部58(一对突片70)与之接触时,会适当弹性变形来允许保持部58通过。由此,导管操作部件20使导管12顺利地行进。
导管操作部件20的操作板部46通过随着向前端方向的行进而前端翘曲部56与患者的皮肤等接触,或者由使用者握持前端翘曲部56等,从而以从多重管部11的轴线方向远离的方式弯曲。操作板部46的弯曲从操作板部46的前端侧产生,在长度方向上排列的各保持部58从前端侧开始抵抗各个卡合力地依次将多重管部11释放。即使通过操作板部46的弯曲而前端侧的保持部58解除了保持,在壳体19内维持了直线性的基端侧的保持部58也能够继续保持多重管部11。而且,支承部件44的支承主体部102在第1位置P1处继续待机,与在基端侧保持导管12的保持部58一起继续支承多重管部11。
另外,使用者在导管12的插入不顺利的情况下,也可以先对导管操作部件20进行后退操作,再使导管12相对于内针16及壳体19相对地后退。后退时,操作板部46再次收纳于壳体19的导轨部42,从弯曲状态向直线状(非弯曲状态)转变。另外,随着导管操作部件20的后退,翼116及隆起部110将导管12朝向保持部58提升,而能够使其再次含入于多个保持部58(一对突片70)。
导管操作部件20在以某种程度行进时,从图9A所示的侧缘46a位于操作部件用槽部108的状态向图9B所示的操作板部46的倾斜缘46c位于操作部件用槽部108的状态转变。与此同时座安装部48的侧板60与支承主体部102的接触用突起120接触,由此支承主体部102从第1位置P1开始旋转。
当操作板部46的层差47a从支承部件44的前端侧的凸轮凸部106通过时,凸轮凸部106位于切缺部47,支承部件44成为旋转自如的状态。支承主体部102的接触用突起120通过导管操作部件20的接触而以足够的旋转角度(90°)使支承主体部102旋转。其结果为,支承主体部102从图10A所示的第1位置P1向图10B所示的第2位置P2位移,而将收纳空间40的前端侧大幅开放。由此,导管座14、辅助部件座24及针保护部件26能够向前端方向通过,从而能够容易地从壳体19脱出。
在支承主体部102位于第2位置P2的状态下,卡定凸部118插入于卡定凹部43d,由此使支承主体部102在第2位置P2处待机。另外,在该状态下,凸轮凸部106的一方位于导轨部42内。因此,使用者在对导管操作部件20进行后退操作时,通过层差47a与凸轮凸部106的接触来使支承部件44旋转,而能够使支承主体部102从第2位置P2再次返回到第1位置P1。在支承主体部102旋转时,由于翼116向斜下侧延伸,由此避免了导管12向横向错离并将导管12向支承主体部102的上部引导。因此,支承部件44能够随着导管操作部件20的后退而使导管12再次含入于保持部58。
随着导管操作部件20的行进(或内针16及壳体19的后退),安装在座安装部48上的导管座14、及安装在导管座14上的针保护部件26也行进。并且,当导管座14及针保护部件26从壳体19脱离并以某种程度行进时,在针保护部件26的内部收纳内针16的针尖16a。该针保护部件26通过防脱部件94来限制针尖16a的脱开,并且在针保护部件26内因内针16的外周面而收缩了的闸板82在针尖16a的前方展开,由此防止了针尖16a再次露出。
另外,在使导管座14从壳体19脱离了后,座安装部48的卡定槽66及一对突起69与导管座14的卡定能够容易地解除。因此,使用者在适当时刻使导管操作部件20从导管12及导管座14分离,而将导管12及导管座14良好地留置于患者。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能够通过位于第1位置P1的支承部件44来在导管操作部件20的相反侧支承导管12。因此,在导管操作部件20进行行进操作时,即使导管12从患者受到反作用力,支承部件44也能够在壳体19内接触支承导管12来抑制其挠曲。由此,良好地维持了多重管部11的延伸状态,使用者能够将导管12良好地插入于患者。另外,支承部件44通过从第1位置P1向第2位置P2位移,而能够不阻碍导管座14及导管操作部件20地使其行进,从而容易使其从内针16及壳体19脱离。
导管组装体10在初始状态下,导管12被导管操作部件20和支承部件44夹持并支承,由此在将多重管部11穿刺于患者时也能够抑制多重管部11的挠曲。因此,使用者能够毫无不协调感地穿刺多重管部11。另外,支承主体部102在初始状态下被限制从第1位置P1移动,由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导管12。另一方面,在导管操作部件20行进时,支承主体部102的移动限制被解除,由此能够使导管座14及导管操作部件20从壳体19顺利地露出。而且,保持部58直接保持导管12,因此能够在多重管部11穿刺时和在导管12插入时通过导管操作部件20来抑制挠曲。此时,支承部件44能够在导管操作部件20的相反侧支承导管12,因此能够抑制导管12从保持部58脱开。
在该情况下,当支承部件44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壳体19上时,支承主体部102能够以短距离在第1位置P1与第2位置P2之间位移,从而能够谋求导管组装体10的小型化。并且,支承主体部102通过轴杆部100而旋转自如地设在壳体19上,由此在第1位置P1与第2位置P2之间顺畅地位移。由此,能够容易地切换导管12的可支承状态、和导管座14等的可脱离状态。另外,在导管操作部件20的侧缘46a存在于操作部件用槽部108的情况下,支承部件44无法旋转,从而能够使支承主体部102在可支承导管12的第1位置P1处继续待机。另一方面,在导管操作部件20的切缺部47存在于操作部件用槽部108的情况下,支承部件44能够旋转,从而能够使支承主体部102位移到允许导管座14等通过的第2位置P2。
另外支承主体部102在导管操作部件20进行进退操作时,即使保持导管12的保持部58与之接触,也由于支承主体部102会弹性变形而能够允许保持部58通过。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导管操作部件20的移动性。导管操作部件20通过在行进时与接触用突起120接触来使支承主体部102大幅旋转,从而能够将支承主体部102可靠地从第1位置P1配置到第2位置P2。因此,在导管操作部件20进行后退操作时,能够避免导管操作部件20与支承部件44的非意图接触,而使导管操作部件20顺利地后退。
此外,本发明的导管组装体10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采取各种应用例及变形例。例如,导管组装体10也可以构成为在内针16的贯穿孔16b中收纳未图示的导丝,通过对与该导丝连接的未图示的导丝操作部件进行操作,来使导丝从针尖16a露出而引导导管12。
另外,能够在壳体19内支承导管12的支承部件44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代替支承部件44而适用在第1位置P1与第2位置P2之间滑动移动的滑动件(未图示)。在该情况下,滑动件可以为沿壳体19的宽度方向(与导管12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进退的结构。由此,滑动件能够容易地切换为可在壳体19的靠轴心处支承导管12的第1位置P1、和在壳体19的外侧允许导管座14等通过的第2位置P2。
〔第1变形例〕
接下来说明第1变形例的导管组装体10A。此外,在后述的说明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具有相同的结构或相同的功能,以下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11所示,第1变形例的导管组装体10A在作为支承导管12的支承部件而采用了扭簧130的方面,与导管组装体10不同。另外,导管组装体10A的针座18A(壳体19A)代替上述的配置用凹部43而具有用于配置扭簧130的收纳部132。
收纳部132从壳体19A的侧壁34a向宽度方向外侧稍微鼓出,在其内部具有弹簧收纳室(未图示)。而且,收纳部132在导轨部42的下侧具备在后述的扭簧130的支承弹簧部136位移时能够供支承弹簧部136通过的狭缝132a。
扭簧130具有将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线材呈螺旋状卷绕的线圈部134、和从线圈部134的上端向横向(与线圈部134的轴心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支承弹簧部136(支承主体部、突出部)。线圈部134以其轴向沿着壳体19A的上下方向的方式组装在壳体19A上。另外,线圈部134具有从下端部突出的销134a,该销134a无法旋转地固定在收纳部132上。
支承弹簧部136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U字状,在将扭簧130组装在壳体19A上的状态下,从线圈部134延伸至超过了多重管部11及保持部58的位置(第1位置P1)。由此,支承弹簧部136在基于使用者对导管操作部件20A进行操作时,能够支承多重管部11,从而抑制多重管部11的挠曲。该支承弹簧部136通过线圈部134及支承弹簧部136自身的弹簧力而向上下弹性变形,因此在导管操作部件20A进退时,随着保持部58的接触而向下侧避让,从而容易使保持部58通过。
另外,如图12A所示,导管操作部件20A的座安装部48由夹入导管座14的外周面的一对腿部138构成。而且,导管操作部件20A在一对腿部138的前方侧且在靠侧缘46a的下表面上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块140。块140随着导管操作部件20A的行进而与支承弹簧部136接触,使支承弹簧部136在俯视观察时逆时针旋转(弹性变形)。因此,支承弹簧部136位移到插入于前端侧的狭缝132a的位置(第2位置P2),而允许导管座14、辅助部件座24、针保护部件26通过。
另外,在将导管操作部件20A组装到壳体19A上时,在导管操作部件20A再次后退时,如图12B所示,针保护部件26等与支承弹簧部136接触,使支承弹簧部136向基端方向旋转。由此,支承弹簧部136插入于基端侧的狭缝132a,而允许导管座14、辅助部件座24、针保护部件26通过。
如以上那样,在第1变形例的导管组装体10A中,也能够得到与导管组装体10相同的效果。尤其是,扭簧130在被按压到块140上之前能够稳定地支承多重管部11,从而有效地抑制多重管部11的挠曲。另一方面,扭簧130随着块140的按压而能够容易使导管座14、辅助部件座24、针保护部件26通过。此外,也可以对该扭簧130也设置上述的翼116、接触用突起120。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200。如图13及图14所示,导管组装体200的针座202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的针座18不同。具体地说,针座202具有壳体204、和从壳体204向前端方向突出的一对臂212。
壳体204包含具有一对侧边部32a、引导槽部32b的下壁206、和从下壁206的两侧边部向上方突出的一对侧壁208,在下壁206及一对侧壁208的内侧形成收纳空间204a。在壳体204的收纳空间204a中在初始状态下收纳有针保护部件26。此外,该导管组装体200不具有上述的辅助部件22、辅助部件座24,但当然也可以具有这些各结构。
另外如图14所示,在壳体204的下壁206上,在比针保护部件26靠基端侧的部位,固定有相对于壳体204形成为其他部件的针保持部件210。针保持部件210具有:宽度方向中央部的保持基部210a;从保持基部210a的下侧附近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并与一对侧边部32a接触的横板210b;和从横板210b的突出端向上方突出并与一对侧壁208接触的纵板210c。保持基部210a在其上部固定保持内针16的基端部。而且,在保持基部210a的下部设有与下壁206的安装孔206a(参照图13)钩挂、且将针保持部件210牢固地固定在壳体204上的未图示的钩状连结部。
如图13及图14所示,一对臂212(第1臂214、第2臂216)与壳体204的一对侧壁208连结,并保持原样地朝向前端方向延伸。在一对臂212各自的内表面上设有导轨部42,另外在各自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柄212a。而且在第1臂214上,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有配置用凹部43、一对支承孔部43a、43b、窗43c、卡定凹部43d,供支承部件44旋转自如地安装。此外,一对臂212为了提高其刚性(即加强延伸姿势),可以由金属材料构成,或者也可以在树脂材料的内部埋入金属棒等加强部件(未图示)。
第2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200基本上如以上那样构成,能够得到与导管组装体10相同的效果。即,通过安装在针座202上的支承部件44来支承多重管部11,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穿刺时的多重管部11的挠曲。另一方面,针座202具有一对臂212,由此能够实现组装体整体的轻量化,并且减少导管操作部件20进退时的摩擦来提高导管操作部件20的移动性。
〔第2变形例〕
另外,图15所示的第2变形例的导管组装体220(针座222)与第2实施方式的针座202同样地具有一对臂212,但为还具有在一对臂212之间架桥的连结架桥部224的结构。连结架桥部224在一对臂212的前端侧的内表面且下方位置处一体成形在该一对臂212上。该连结架桥部224为与壳体204的下壁206的宽度方向一致的长度、且具有一对侧边部32a及引导槽部32b。而且,连结架桥部224的轴向长度与支承部件44的设置范围相对应,以支承部件44不会向下侧露出的方式设定。
像这样,针座222在一对臂212的前端侧具有连结架桥部224,由此能够使一对臂212的前端侧及整体的间隔固定。因此,即使使用者握持一对臂212的手柄212a附近,也能够良好地维持针座222的形状,而使导管操作部件20的进退操作顺畅地实施。
〔第3变形例〕
而且,图16所示的第3变形例的导管组装体230(针座232)为代替上述的连结架桥部224而具有将一对臂212的前端侧连结的连结杆324的结构。连结杆324是例如由金属材料构成且成形为圆棒的部件。连结杆324与连结架桥部224同样地将一对臂212之间以与下壁206的宽度方向一致的长度架桥,由此使一对臂212的间隔固定。
总之,针座222、232能够采用加强一对臂212的延伸姿势来使导管操作部件20的移动顺畅化的各种结构。例如,连结架桥部224和连结杆324也可以不仅设在一对臂212的前端侧,还设在一对臂212的延伸方向中途位置。

Claims (6)

1.一种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中空的导管;
固定保持所述导管的导管座;
具有针尖且能够脱离地穿插于所述导管的内部的内针;
固定保持所述内针的针座;
能够对所述导管相对于所述内针的相对移动进行操作的导管操作部件;和
设在所述针座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针座变形的支承部件,
所述针座在初始状态下收纳所述导管座,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能够自由地变形到第1位置和第2位置的支承主体部,其中,所述支承主体部配置在隔着所述导管的所述导管操作部件的相反侧,所述第1位置是所述支承主体部能够接触支承所述导管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与所述第1位置不同的位置且是所述支承主体部不与所述导管接触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针尖从所述导管的前端突出的初始状态下,所述导管通过被所述导管操作部件和所述支承部件夹持而被支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在初始状态下被限制所述支承主体部从所述第1位置变形,
随着所述导管操作部件相对于所述针座行进,所述支承主体部从所述第1位置的变形限制被解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操作部件具有能够脱离地直接保持所述导管的保持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具有将线材卷绕而成的线圈部、和作为所述支承主体部而构成且从所述线圈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主体部在与所述导管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CN202110168538.3A 2015-05-15 2016-05-10 导管组装体 Active CN1129994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0357 2015-05-15
JP2015-100357 2015-05-15
PCT/JP2016/063914 WO2016185950A1 (ja) 2015-05-15 2016-05-10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CN201680027985.4A CN107530525B (zh) 2015-05-15 2016-05-10 导管组装体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7985.4A Division CN107530525B (zh) 2015-05-15 2016-05-10 导管组装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9496A true CN112999496A (zh) 2021-06-22
CN112999496B CN112999496B (zh) 2022-12-13

Family

ID=5731992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7985.4A Active CN107530525B (zh) 2015-05-15 2016-05-10 导管组装体
CN202110168538.3A Active CN112999496B (zh) 2015-05-15 2016-05-10 导管组装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7985.4A Active CN107530525B (zh) 2015-05-15 2016-05-10 导管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335578B2 (zh)
EP (1) EP3295986A4 (zh)
JP (2) JP6794349B2 (zh)
CN (2) CN107530525B (zh)
WO (1) WO20161859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6264300B2 (en) 2005-07-06 2012-03-08 Vascular Pathways Inc. Intravenous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US11925779B2 (en) 2010-05-14 2024-03-12 C. R. Bard, Inc.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including top-mounted advancement components
US10384039B2 (en) 2010-05-14 2019-08-20 C. R. Bard, Inc.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including top-mounted advancement components
US9872971B2 (en) 2010-05-14 2018-01-23 C. R. Bard, Inc. Guidewire extension system for a catheter placement device
US8690833B2 (en) 2011-01-31 2014-04-08 Vascular Pathways, Inc. Intravenous catheter and insertion device with reduced blood spatter
EP3563898B1 (en) 2011-02-25 2020-11-11 C.R. Bard, Inc. Medical component insertion device including a retractable needle
WO2016037127A1 (en) 2014-09-05 2016-03-10 C.R. Bard, Inc.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including retractable needle
SG10202006540RA (en) 2015-05-15 2020-08-28 Bard Inc C R Catheter placement device including an extensible needle safety component
WO2018049413A1 (en) 2016-09-12 2018-03-15 C.R. Bard, Inc. Blood control for a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CA3047165A1 (en) 2016-12-27 2018-07-05 Vasonics, Llc Catheter housing
CA3054969A1 (en) * 2017-03-01 2018-09-07 C.R. Bard, Inc.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WO2018174150A1 (ja) 2017-03-22 2018-09-27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7003113B2 (ja) 2017-03-27 2022-01-20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EP3609565A4 (en) * 2017-04-13 2021-01-13 Teleflex Medical Incorporated CATHETER INTRODUCTION DEVICE
US11351343B2 (en) * 2017-06-02 2022-06-07 Innovital, Llc Intravenous access assist device with safety feature
CN111801133B (zh) * 2018-03-07 2022-12-06 巴德阿克塞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医疗装置插入系统的导丝推进和血液闪回系统
USD921884S1 (en) 2018-07-27 2021-06-08 Bard Access Systems, Inc.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CN112386778A (zh) 2019-08-19 2021-02-23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中线导管放置装置
WO2021166961A1 (ja) * 2020-02-20 2021-08-26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5748U (zh) * 1989-08-25 1991-07-30
EP0749761A1 (en) * 1995-06-20 1996-12-27 The BOC Group plc Medical devices
CN1886162A (zh) * 2003-11-25 2006-12-27 特殊健康产品公司 可复位的医用针用安全防护罩
WO2011118643A1 (ja) * 2010-03-26 2011-09-29 テルモ株式会社 留置針組立体
CN102824683A (zh) * 2012-08-30 2012-12-19 梁启明 输液器的针座与导管的自动化装配装置
JP2013529111A (ja) * 2010-05-14 2013-07-18 シー・アール・バード・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カテーテル配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4302343A (zh) * 2012-05-16 2015-01-21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组装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059A (en) 1896-05-26 Hypodermic syringe
US2705949A (en) 1953-08-25 1955-04-12 Silverman Irving Biopsy needle
US2847995A (en) 1954-08-23 1958-08-19 Becton Dickinson Co Transfusion needle sheath
US3225762A (en) 1963-10-25 1965-12-28 Yolan R Guttman Intravenous stylet catheter
US3352306A (en) 1963-12-23 1967-11-14 Hrisch Sidney Intravenous catheter assembly
US3358684A (en) 1965-03-12 1967-12-19 Marshall Gerald Parenteral injection devices
US3463152A (en) 1966-06-08 1969-08-26 Sorenson Research Corp Catheter placement unit
US3536073A (en) 1968-06-18 1970-10-27 Baxter Laboratories Inc Catheter placement apparatus
US3584624A (en) 1969-02-24 1971-06-15 Vincent L De Ciutiis Flexible intravenous catheter provided with cutting tip means
US3509880A (en) 1969-03-13 1970-05-05 Yolan R Guttman Intravenous needle hub construction
US3630195A (en) 1970-02-04 1971-12-28 Deseret Pharma Infusion tube holder and method
US3834380A (en) 1972-11-15 1974-09-10 W Boyd Holder 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 cannula and tubing
SE401785B (sv) 1976-10-26 1978-05-29 Viggo Ab Anordning vid ett infusionskanylaggregat
US4108175A (en) 1977-01-28 1978-08-22 Orton Dale W Catheter insertion apparatus
US4160450A (en) 1977-07-15 1979-07-10 Doherty George O Outside-the-needle catheter device with needle housing
US4194504A (en) 1978-10-12 1980-03-25 Abbott Laboratories Winged catheter placement assembly
US4362156A (en) 1979-04-18 1982-12-07 Riverain Corporation Intravenous infusion assembly
US4249541A (en) 1979-04-26 1981-02-10 David S. Pratt Biopsy device
US4327722A (en) 1979-08-20 1982-05-04 Groshong Leroy E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ravenous therapy and hyperalimentation
US4431426A (en) 1979-08-20 1984-02-14 Groshong Leroy E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ravenous therapy and hyperalimentation
US4559046A (en) 1979-08-20 1985-12-17 Cathet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intravenous therapy and hyperalimentation
US4353369A (en) 1980-01-17 1982-10-12 Abbott Laboratories Venipuncture device
US4311137A (en) 1980-04-30 1982-01-19 Sherwood Medical Industries Inc. Infusion device
US4439583A (en) 1980-11-12 1984-03-27 Tyndale Plains-Hunter, Ltd. Polyurethane diacrylate compositions useful in forming canulae
US4392856A (en) 1981-10-23 1983-07-12 Whitman Medical Corporation Vascular puncture stabilizer fitting for facilitating withdrawal
US4773901A (en) 1981-12-31 1988-09-27 C. R. Bard, Inc. Catheter with selectively rigidified portion
DE3363716D1 (en) 1982-04-14 1986-07-03 Dirk Alfons Augus Wildemeersch Device for the suprapubic drainage of the bladder introduced through the urethra
US4500312A (en) 1982-12-15 1985-02-19 Mcfarlane Richard H Connecting assembly
US5199947A (en) 1983-01-24 1993-04-06 Icu Medical, Inc. Method of locking an influent line to a piggyback connector
US4549879A (en) 1983-05-03 1985-10-29 Cathet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Valved two-way catheter
US4701166A (en) 1983-05-03 1987-10-20 Catheter Technology Corp. Valved two-way catheter
US4671796A (en) 1983-05-03 1987-06-09 Catheter Technology Corp. Valved two-way catheter
US4529399A (en) 1983-05-03 1985-07-16 Cathet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cing a catheter
US4525157A (en) 1983-07-28 1985-06-25 Manresa, Inc. Closed system catheter with guide wire
US4588398A (en) 1984-09-12 1986-05-13 Warner-Lambert Company Catheter tip configuration
US4911691A (en) 1984-09-21 1990-03-27 Menlo Care, Inc. Assembly for adminstering IV solution
US4690675A (en) 1984-11-19 1987-09-01 William Katz Intravenous needle assembly
US4671795A (en) 1984-11-19 1987-06-09 Mulchin William L Permanent/retrievable ureteral catheter
US4826490A (en) 1985-07-29 1989-05-02 National Research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Safety device for hypodermic needle or the like
US4781692A (en) 1985-09-03 1988-11-01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Alumni Patents Foundation Retractable safety needles
US4676783A (en) 1985-09-03 1987-06-30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Alumni Patents Foundation Retractable safety needle
US4631057A (en) 1985-12-17 1986-12-23 Dolores A. Smith Shielded needle
US4668225A (en) 1985-12-23 1987-05-26 Superior Healthcare Group, Inc. Gastrostomy tube and gastrostomy-jejunal feeding tube combination
US4955863A (en) 1986-02-05 1990-09-11 Menlo Care, Inc. Adjustable catheter assembly
US4728322A (en) 1986-02-05 1988-03-01 Menlo Care, Inc. Adjustable catheter assembly
US4627841A (en) 1986-02-18 1986-12-09 Dorr Robert T Infusion needle
US4664653A (en) 1986-02-24 1987-05-12 Sagstetter William E Manually operated reusable injection apparatus
US4664654A (en) 1986-03-07 1987-05-12 Strauss Eric C Automatic protracting and locking hypodermic needle guard
US4778453A (en) 1986-04-07 1988-10-18 Icu Medical, Inc. Medical device
US4702738A (en) 1986-05-22 1987-10-27 Spencer Treesa A Disposable hypodermic syringe and needle combination having retractable, accident preventing sheath
US4772264A (en) 1986-06-23 1988-09-20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Catheter introduction set
US4767407A (en) * 1986-07-14 1988-08-30 Foran Scot J Hypodermic needle, catheter and method
US4828549A (en) 1986-09-10 1989-05-09 Critikon, Inc. Over-the-needle catheter assembly
US4863432A (en) 1986-09-10 1989-09-05 Critikon, Inc. Winged catheter assembly
EP0269763B1 (en) 1986-10-09 1991-08-14 Hakko Electric Machine Works Co. Ltd. A set of double needles for injecting liquid medicine
US4762516A (en) 1987-03-05 1988-08-09 Luther Medical Products, Inc. Assembly of needle catheter protector
US4832696A (en) 1987-03-05 1989-05-23 Luther Medical Products, Inc. Assembly of needle and protector
US4770655A (en) 1987-03-13 1988-09-13 Habley Medic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isease control syringe having a retractable needle
US4747831A (en) 1987-04-29 1988-05-31 Phase Medical, Inc. Cannula insertion set with safety retracting needle
US4798597A (en) 1987-04-29 1989-01-17 Sherwood Medical Co Flexible composite intubation tube
US4834718A (en) 1987-06-01 1989-05-30 Michael McDonald Safety needle apparatus
US4772276A (en) 1987-06-18 1988-09-20 Catheter Technology Corp. Catheter tube coupling assembly and methods
DE8714529U1 (zh) 1987-10-31 1988-12-08 Schnepp-Pesch, Wolfram, 7505 Ettlingen, De
US4950252A (en) 1987-11-02 1990-08-21 Luther Medical Products, Inc. Single hand actuated locking safety catheter and method of use
US5248301A (en) 1987-12-03 1993-09-28 Medfusion, Inc. Transcutaneous infu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US4887998A (en) 1987-12-14 1989-12-19 Martin Catherine L Hypodermic needle guard
US4846812A (en) 1988-03-22 1989-07-11 Menlo Care, Inc. Softening catheter
US4895564A (en) 1988-06-08 1990-01-23 Farrell Edward M Percutaneous femoral bypass system
US4986814A (en) 1988-06-13 1991-01-22 Indianapolis 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One-punch catheter
US4917671A (en) 1988-07-20 1990-04-17 Critikon, Inc. Flash plug for I.V. catheters
US4898591A (en) 1988-08-09 1990-02-06 Mallinckrodt, Inc. Nylon-PEBA copolymer catheter
US4927415A (en) 1988-08-12 1990-05-22 Brodsky Stuart A Apparatus for safe use and disposal of needles
US4944728A (en) 1988-10-17 1990-07-31 Safe Medical Devices, Inc. Intravenous catheter placement device
US4994046A (en) 1988-12-30 1991-02-19 Vann T. Wesson Needle guard for syringe
US5002533A (en) 1989-09-05 1991-03-26 Jullien Robert G Syringe guard apparatus
US4976704A (en) 1989-07-17 1990-12-11 Mclees Donald J Moisture disabled needle
US5047018A (en) 1989-08-14 1991-09-1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atheter and stylet assembly having dual position stylet
JPH0375749U (zh) 1989-08-25 1991-07-30
US5205829A (en) 1990-02-09 1993-04-27 Lituchy Andrew E Safety disposable intravenous (I.V. assembly)
US5037402A (en) 1990-05-29 1991-08-06 Bartman Thomas F Dual-chamber safety syringe
US5112312A (en) 1991-03-14 1992-05-12 Luther Medical Products, Inc. Vascular/venous access device and method of utilizing and forming the same
US5120317A (en) 1991-03-14 1992-06-09 Luther Medical Products, Inc. Vascular/venous access device and method of utilizing and forming the same
US5273540A (en) 1991-04-26 1993-12-28 Luther Medical Products Nonreusable needle and catheter assembly
US5147332A (en) 1991-05-17 1992-09-15 C.R. Bard, Inc. Multi-valve catheter for improved reliability
WO1993020784A1 (en) 1992-04-10 1993-10-28 State Of Oregon, Acting By And Through The Oregon State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 On Behalf Of The Oregon 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 A microneedle for injection of ocular blood vessels
US5403283A (en) 1993-10-28 1995-04-04 Luther Medical Products, Inc. Percutaneous port cathet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US5873864A (en) 1995-12-18 1999-02-23 Luther Medical Products, Inc. Catheter with beveled needle tip
FR2749444B1 (fr) 1996-05-31 1998-07-24 Marechal Sepm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etanche
CN1178706A (zh) * 1996-08-21 1998-04-15 英国氧气集团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
GB2355933B (en) * 1999-11-03 2003-08-13 Nmt Group Plc Catheter Device
JP4472824B2 (ja) 2000-02-16 2010-06-02 テルモ株式会社 血管内留置カテーテル
JP2002028246A (ja) 2000-07-13 2002-01-29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留置針の安全装置
JP4013239B2 (ja) * 2000-10-23 2007-11-28 ニプロ株式会社 留置針組立体
JP4151311B2 (ja) 2002-05-24 2008-09-17 ニプロ株式会社 留置針
JP4200851B2 (ja) * 2003-07-25 2008-12-24 ニプロ株式会社 留置針挿入用ホール形成ピンの装着治具
WO2006090637A1 (ja) 2005-02-25 2006-08-31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穿刺具
WO2007049564A1 (ja) * 2005-10-25 2007-05-03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留置針組立体
US7658725B2 (en) 2006-02-16 2010-02-09 Smiths Medical Asd, Inc. Enclosed needle device with duckbill release mechanism
US7892208B2 (en) 2006-07-28 2011-02-22 Dsu Medical Corporation Medical tubing set sheath
DK2022421T3 (da) 2007-08-01 2011-07-18 Tradinco Ab Perifer kateterenhed med hæmostaseventil
JP2009142492A (ja) 2007-12-14 2009-07-02 Jms Co Ltd 留置針装置
JP5297063B2 (ja) 2008-03-26 2013-09-25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留置具
WO2014199697A1 (ja) * 2013-06-12 2014-12-18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CN203196075U (zh) * 2013-04-03 2013-09-18 英属维尔京群岛圣采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防刺留置针的构造
CA3033276C (en) * 2013-08-14 2021-04-20 Teleflex Medical Incorporated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5748U (zh) * 1989-08-25 1991-07-30
EP0749761A1 (en) * 1995-06-20 1996-12-27 The BOC Group plc Medical devices
CN1886162A (zh) * 2003-11-25 2006-12-27 特殊健康产品公司 可复位的医用针用安全防护罩
WO2011118643A1 (ja) * 2010-03-26 2011-09-29 テルモ株式会社 留置針組立体
JP2013529111A (ja) * 2010-05-14 2013-07-18 シー・アール・バード・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カテーテル配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4302343A (zh) * 2012-05-16 2015-01-21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组装体
CN102824683A (zh) * 2012-08-30 2012-12-19 梁启明 输液器的针座与导管的自动化装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0525A (zh) 2018-01-02
JP6794349B2 (ja) 2020-12-02
US20210361914A1 (en) 2021-11-25
US20190275301A1 (en) 2019-09-12
WO2016185950A1 (ja) 2016-11-24
US20170043132A1 (en) 2017-02-16
JPWO2016185950A1 (ja) 2018-03-01
JP2021035559A (ja) 2021-03-04
CN107530525B (zh) 2021-02-26
EP3295986A1 (en) 2018-03-21
US10335578B2 (en) 2019-07-02
JP7148582B2 (ja) 2022-10-05
EP3295986A4 (en) 2019-03-13
US11110254B2 (en) 2021-09-07
US11944764B2 (en) 2024-04-02
CN112999496B (zh) 202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0525B (zh) 导管组装体
CN108939205B (zh) 导管组装体
CN113041479B (zh) 导管组装体
JP6768644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6712481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6568714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6748090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US11298508B2 (en) Catheter assembly
JP6594034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WO2019188742A1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US20220387754A1 (en) Catheter assembly
JP7245863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6857694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7183252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CN114650863B (zh) 导管组装体
US20220387761A1 (en) Cathete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