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7833B - 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7833B
CN112997833B CN202110316348.1A CN202110316348A CN112997833B CN 112997833 B CN112997833 B CN 112997833B CN 202110316348 A CN202110316348 A CN 202110316348A CN 112997833 B CN112997833 B CN 112997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ucalyptus
polygonatum cyrtonema
head
fermentation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63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7833A (zh
Inventor
廖文莉
刘德浩
陈智涛
舒夏竺
邓仿东
阳艳萍
吴宝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 Huizhou Botanical Garden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 Huizhou Botanical Garden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 Huizhou Botanical Garden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 filed Critical Huizhou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 Huizhou Botanical Garden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1103163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7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7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7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7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7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60Flowers; Ornamental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5/00Fertilisers from distillery wastes, molasses, vinasses, sugar plant or similar wastes or residues, e.g. from waste originating from industrial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 of agricultural origin or derived products thereof
    • C05F5/002Solid waste from mechanical processing of material, e.g. seed coats, olive pits, almond shells, fruit residue, rice hu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上述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桉树叶和花生麸中加入淘米水和微生物添加剂进行混合操作,得到待发酵物;向桉树头处加入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将多花黄精于桉树头处进行一次栽种操作,以使多花黄精环绕种植于桉树头外围;将灌木于桉树头处进行二次栽种操作,以使灌木群环绕种植于多花黄精外围。上述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能提高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能力和多花黄精的生长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多花黄精为可观赏和可药用性的植物,多花黄精的养殖以质地疏松、保水力好的壤土为宜,但是由于经常出现违法破坏土壤土质的现象,导致用地紧张,而且质地疏松和保水力较好的种植地原本就少,使得多花黄精的培植数量下降,并且多花黄精种植之后容易受到原土壤中的病虫和微生物的影响,使得多花黄精的生长受到较大的影响,以及多花黄精的抗倒伏能力较差,进一步使得多花黄精的生长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提高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能力和多花黄精生长效果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桉树叶和花生麸中加入淘米水和微生物添加剂进行混合操作,得到待发酵物;
向桉树头处加入所述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
将多花黄精于所述桉树头处进行一次栽种操作,以使所述多花黄精环绕种植于所述桉树头外围;
将灌木于所述桉树头处进行二次栽种操作,以使所述灌木群环绕种植于所述多花黄精外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灌木和所述多花黄精的种植密度比例为1/7~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花黄精的种植密度为1500株/亩~2400株/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桉树叶和花生麸中加入淘米水和微生物添加剂进行混合操作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向桉树头处加入所述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的步骤之前,所述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向所述待发酵物中加入PH调节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H调节剂为有机酸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H调节剂为柠檬酸钾和醋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灌木包括岗梅、三叉苦和九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密封条件下向桉树头处加入所述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淘米水的质量占所述待发酵物的质量的60%~7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桉树头处加入所述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将多花黄精于所述桉树头处进行一次栽种操作的步骤之前,所述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灌木和多花黄精按照1/15~1/8的方式进行配种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中,花生麸和淘米水中含有丰富的钾,将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进行配合使用调整碳氮比为微生物添加剂繁殖发酵提供了营养物质,进而使得桉树头能够充分发酵腐熟,在桉树头进行发酵操作的过程中温度上升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虫卵,而发酵腐熟得到的有机化肥具有较高的腐殖质和养分,有利于改善桉树林的土质和肥力,有效提高了种植于桉树头外周得多花黄精的生长效果,并且在处理了桉树头的同时也从本质上提高了桉树林的土壤肥力和增加了桉树林的土壤疏松程度,以及发酵腐熟后得到的有机化肥中钾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多花黄精的抗倒伏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上述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桉树叶和花生麸中加入淘米水和微生物添加剂进行混合操作,得到待发酵物;向桉树头处加入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将多花黄精于桉树头处进行一次栽种操作,以使多花黄精环绕种植于桉树头外围;将灌木于桉树头处进行二次栽种操作,以使灌木群环绕种植于多花黄精外围。
上述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中,花生麸和淘米水中含有丰富的钾,将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进行配合使用调整碳氮比为微生物添加剂繁殖发酵提供了营养物质,进而使得桉树头能够充分发酵腐熟,在桉树头进行发酵操作的过程中温度上升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虫卵,而发酵腐熟得到的有机化肥具有较高的腐殖质和养分,有利于改善桉树林的土质和肥力,有效提高了种植于桉树头外周得多花黄精的生长效果,并且在处理了桉树头的同时也从本质上提高了桉树林的土壤肥力和增加了桉树林的土壤疏松程度,以及发酵腐熟后得到的有机化肥中钾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多花黄精的抗倒伏能力。
请参阅图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以下对本申请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一实施方式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向桉树叶和花生麸中加入淘米水和微生物添加剂进行混合操作,得到待发酵物。可以理解,桉树叶直接从砍伐的桉树上即可得到,而淘米水和花生麸的来源较广,均为较容易得到且较廉价的物质,确保了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的低成本。还可以理解,若直接将微生物添加剂加入至桉树头处,由于桉树头的木材密度较高,微生物添加剂只能依附至桉树头的表面,能利用并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物质较少,使得微生物添加剂只能依附于桉树头的表面缓慢生长繁殖,使得桉树头的发酵腐化速度较慢,因此,将微生物添加剂加入至桉树叶、花生麸和淘米水中,由于桉树叶、花生麸和淘米水中含有较多的粗蛋白、脂类物质和纤维素,且能有效增大微生物添加剂的生存空间,以及淘米水为微生物添加剂提供了足够潮湿的生存环境,大大增加了微生物添加剂的生长繁殖数量,进而增加了微生物添加对桉树头的发酵腐化速度。
S200、向桉树头处加入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可以理解,桉树的木材密度为0.7<ρ<0.8,密度较大,内部致密,因此,在对桉树进行火烧时较难使桉树灭活,并且较难直接通过微生物发酵腐化桉树,因此,将桉树叶、花生麸和淘米水添加至桉树头处辅助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由于桉树叶蓬松,有利于为微生物的生长发酵提供充足的空间,并且使得待发酵物内部具有充足的氧气,进而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有利于增加桉树头处的微生物的数量,进而有利于微生物快速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并且桉树头、桉树叶和花生麸中均具有较高含量的木质素和纤维素,使得桉树头、桉树叶和花生麸发酵腐熟后产生大量的腐殖质,有利于改善桉树林地的土壤的肥力和土质。
S300、将多花黄精于桉树头处进行一次栽种操作,以使多花黄精环绕种植于桉树头外围。可以理解,桉树头发酵腐熟后得到有机化肥,有机化肥改善了土壤的土质和肥力,且得到的有机化肥中含钾量较高,有利于多花黄精的生长和提高了多花黄精的抗倒伏能力,并且在桉树头发酵腐熟的过程中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虫卵,将多花黄精种植至桉树头外周,减轻了多花黄精的虫害问题。还可以理解,若直接将多花黄精种植于桉树头处,则有机肥的含量太高,反而抑制了多花黄精的生长;若将多花黄精种植至远离桉树头处,则多花黄精较难吸收到有机化肥的养分,并且远离桉树头处的土质未受到改善或受到的改善程度较低,不能有效提高多花黄精的生长效果和抗倒伏能力。
S400、将灌木于桉树头处进行二次栽种操作,以使灌木群环绕种植于多花黄精外围。可以理解,由于灌木的根系发达,因此将灌木种植至多花黄精的外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多花黄精的抗倒伏能力;另一方面,减少了灌木与多花黄精对肥力的竞争,且不影响灌木的生长,而且灌木根系的新陈代谢旺盛,且根系生长过程中的分泌物、枯落物和死亡根系腐烂分解形成腐殖质有利于改善桉树林地的土壤的土质。
上述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中,花生麸和淘米水中含有丰富的钾,将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进行配合使用调整碳氮比为微生物添加剂繁殖发酵提供了营养物质,进而使得桉树头能够充分发酵腐熟,在桉树头进行发酵操作的过程中温度上升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虫卵,而发酵腐熟得到的有机化肥具有较高的腐殖质和养分,有利于改善桉树林的土质和肥力,有效提高了种植于桉树头外周得多花黄精的生长效果,并且在处理了桉树头的同时也从本质上提高了桉树林的土壤肥力和增加了桉树林的土壤疏松程度,以及发酵腐熟后得到的有机化肥中钾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多花黄精的抗倒伏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多花黄精栽种之后容易受到原土壤中的病虫和微生物的影响,使得多花黄精的生长受到较大的影响,而病虫和微生物较多来源于土壤中的繁殖体,利用桉树头发酵腐化时的温度的上升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虫卵和微生物,进而有效减少了多花黄精的病虫害。
还需要说明的是,多花黄精的抗倒伏能力较差,加入花生麸和淘米水至桉树头处进行发酵腐化,发酵腐熟后得到的有家化肥中钾的含量较高,将多花黄精种植于桉树头外周,有利于提高多花黄精的抗倒伏能力,并且在多花黄精的外周种植灌木,灌木较多花黄精高大,能为多花黄精遮阴,并且灌木与多花黄精混种后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多花黄精的抗倒伏能力。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多花黄精喜温暖和湿润,而桉树林的选择也为温暖和湿润的地方,因此,种植桉树林的地方也适合多花黄精的生长,但由于种植桉树后,桉树林地的土壤土质变差且肥力降低,不管是多花黄精还是其他的植株均较难在桉树林地生长,因此,为了提高对土地的有效利用,对桉树林地进行改造,并将其用于种植多花黄精,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增加了多花黄精的生长地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灌木和多花黄精的种植密度比例为1/7~1/4。可以理解,若灌木的种植密度过高,会过度遮蔽多花黄精,进而影响多花黄精的生长,并且会影响灌木自身的生长;若灌木的种植密度过低,则不能为多花黄精提供适宜的遮阴环境,并且较难对桉树林地的土壤的土质起到改善的目的,因此,使得灌木和多花黄精的种植密度比例为1/7~1/4。,既不影响多花黄精和灌木的生长,并且又进一步提高多花黄精的生长和起到对桉树林地的土壤的土质的改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花黄精的种植密度为1500株/亩~2400株/亩,确保了灌木和多花黄精的生长,并且有效改善了桉树林地的土壤的土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灌木包括岗梅、三叉苦和九节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岗梅、三叉苦和九节的根系发达,对桉树林地的土壤的土质起到了较好的改善作用,且能为多花黄精提供一个较好的遮阴环境,更好地促进了多花黄精的生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向桉树头处加入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的步骤之后,且在将多花黄精于桉树头处进行一次栽种操作的步骤之前,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对灌木和多花黄精按照1/15~1/8的方式进行配种操作,使得灌木对桉树林地的土壤的土质起到了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使得灌木为多花黄精提供一个较好的遮阴环境,更好地促进了多花黄精的生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密封条件下向桉树头处加入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添加剂的生长繁殖需要有足够的氧气支持,而在足够的氧气的条件下,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被发酵腐化后会释放出热量,热量有利于桉树头的发酵腐化并且有利于杀死虫卵,因此,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在发酵操作时对初步发酵物进行密封处理,且为微生物添加剂提供一个潮湿温暖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添加剂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使得桉树头更好地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淘米水的质量占待发酵物的质量的60%~70%。可以理解,待发酵物的含水量直接关系到微生物添加剂生存环境的潮湿程度,为了给微生物添加剂提供一个的潮湿程度适中的生存环境,使得淘米水的质量占待发酵物的质量的60%~70%。还可以理解,含水量不足或含水分过大均会导致微生物的活性较差,进而使得桉树头的发酵腐化速度减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向桉树叶和花生麸中加入淘米水和微生物添加剂进行混合操作的步骤之后,且在向桉树头处加入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的步骤之前,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向待发酵物中加入PH调节剂。可以理解,在向桉树头处加入待发酵物进行第一发酵操作的步骤中,主要是桉树叶、淘米水和花生麸被微生物添加剂发酵腐化,生成的物质再提供于微生物添加剂利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酸性物质,由于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对微生物添加剂的生长均不利,因此需要加入PH调节剂对初步发酵物的PH进行调节,确保了微生物添加剂的生存,进而确保了后续桉树头的充分发酵腐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PH调节剂为有机酸钾。可以理解,有机酸中的有机酸部分能够被微生物添加剂进一步分解利用,而钾形成有机化肥中重要的营养成分被多花黄精吸收,进一步提高了多花黄精的抗倒伏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PH调节剂为柠檬酸钾和醋酸钾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柠檬酸钾和醋酸钾中的钾离子可作为钾肥被植物吸收利用,并且柠檬酸钾和醋酸钾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可利用物质,不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向桉树头处加入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向桉树头处加入待发酵物进行第一发酵操作,得到初步发酵物。可以理解,第一发酵操作的主要目的为增加微生物添加剂的活性和繁殖数量,进而为桉树头的发酵腐化提供一个较好的生存条件,有利于加快桉树头的发酵腐化,使得桉树头更好地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然后,对初步发酵物进行密封处理。可以理解,在第一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添加剂的生长繁殖需要有足够的氧气支持,而在足够的氧气的条件下,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被发酵腐化后会释放出热量,热量有利于桉树头的发酵腐化并且有利于杀死虫卵,因此,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在第一发酵操作之后对初步发酵物进行密封处理,且为微生物添加剂提供一个潮湿温暖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添加剂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使得桉树头更好地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最后,向密封处理后的初步发酵物中加入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并对初步发酵物进行第二发酵操作。可以理解,在第一发酵操作之后,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被微生物添加剂发酵腐化后生成较多的有机酸,有机酸被加入的PH调节剂中和,使得初步发酵物适宜微生物添加剂生长繁殖,但是第一发酵操作之后的初步发酵物被微生物添加剂进一步发酵腐化后会生成大量的氨气,氨气遇水后偏碱性,使得初步发酵物的碱性升高,不利于微生物添加剂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并且氨气散发至环境中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因此,为了减少发酵腐化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在第二发酵操作开始之前向初步发酵物中加入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由于微生物添加剂对重新加入初步发酵物中的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进行发酵腐化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产生的有机酸与初步发酵物在第二发酵操作过程中的氨气中和,减少了散发至环境中的氨气的量,并且使得初步发酵物适宜微生物添加剂生长繁殖,提高了微生物添加剂的活性,有利于微生物添加剂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使得桉树头更好地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上述的向桉树头处加入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中,在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的过程中,对桉树头进行密封处理,提高了桉树头处的发酵温度,有利于加快桉树头及根部的发酵腐化,并且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虫卵,桉树头、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发酵腐熟后具有较高的腐殖质和养分,有利于改善桉树林的土质和肥力,在处理了桉树头的同时也从本质上提高了桉树林的土壤肥力和增加了桉树林的土壤疏松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间歇性供氧的方式对初步发酵物进行第二发酵操作。可以理解,对桉树头进行了密封处理后,桉树头处的氧气被消耗后会形成缺氧状态,会造成桉树头内部缺氧,由于微生物添加剂大部分为需氧型细菌,为了使微生物添加剂更好地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需要对密封处理后的桉树头进行供氧,但是供氧过程中会使桉树头处的温度下降,为了保持桉树头处具有足量的氧气,并且为了减少桉树头处的温度的下降,因此,在第二发酵的过程中对初步发酵物进行间歇性供氧,有利于微生物添加剂更好地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使得桉树头更好地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间歇性供氧的方式对初步发酵物进行第二发酵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对初步发酵物进行一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25min~30min。可以理解,在一次发酵过程中,重新向初步发酵物加入了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为了使得重新加入的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被充分发酵得到有机酸以中和初步发酵物被继续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因此,需要提高乳酸杆菌的活性,而乳酸杆菌为厌氧性细菌,因此需要保持无氧状态以提高产酸量,但是完全厌氧状态下,其他的微生物添加剂容易失活,因此,在一次发酵过程中持续通入氧气25min~30min,以使第二发酵过程中的初步发酵物处于亚缺氧状态,确保了微生物添加剂的活性的状态下,充分发挥乳酸杆菌的作用,使得乳酸杆菌发酵腐化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后得到较多的有机酸以中和初步发酵物被继续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氨气,有效减少了释放至环境中的氨气的量。
然后,对一次发酵处理后的初步发酵物进行二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5min~10min,隔2h~3h后再持续通入氧气5min~10min,重复至温度达到45℃~55℃。可以理解,为了使微生物添加剂更好地对桉树头进行分解,需要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丝状真菌和放线菌的活性,由于枯草芽孢杆菌、丝状真菌和放线菌均为需氧型细菌,因此,在二次发酵处理过程中,需要通入较多的氧气,但是为了保持乳酸杆菌的产酸量,还需要保持初步发酵物处于压缺氧状态,因此,在二次发酵处理过程中,对初步发酵物多次通入氧气,在保证了初步发酵物处于压缺氧状态时,还为微生物添加剂中的枯草芽孢杆菌、丝状真菌和放线菌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有利于微生物添加剂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使得桉树头更好地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最后,对二次发酵处理后的初步发酵物进行三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5min~10min,隔0.5h~1h后持续通入氧气5min~10min,重复至第二发酵操作结束。可以理解,在三次发酵过程中,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基本已经被充分发酵腐熟,为了进一步提高桉树头的发酵腐化,需要进一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丝状真菌和放线菌的活性,需要提供更多的氧气,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有利于微生物添加剂中的枯草芽孢杆菌、丝状真菌和放线菌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使得桉树头更好地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上述的采用间歇性供氧的方式对初步发酵物进行第二发酵操作中,充分利用间歇性供氧使得各主导细菌处于较高的活性状态,并使得各主导细菌对初步发酵物进行发酵腐化时产生较少的废气,并且使得桉树头更好地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初步发酵物进行第二发酵操作的发酵温度为25℃~60℃,发酵时间为18h~24h。可以理解,第二发酵操作的过程中,初步发酵物进一步被微生物添加剂发酵腐化,在微生物添加剂对桉树头、桉树叶和蘑菇渣进行发酵腐化的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得初步发酵物的温度快速上升,但是温度过高,微生物添加剂的存活活性大大降低,不利于桉树头的发酵腐化,因此,需要将发酵时间控制为18~24h,以使第二发酵操作的发酵温度为25℃~60℃,避免了第二发酵操作中的初步发酵物的温度过高导致微生物添加剂活性降低的问题,进而确保了桉树头被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对初步发酵物进行第二发酵操作的步骤之后,且在将多花黄精于桉树头处进行一次栽种操作的步骤之前,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向桉树头处加入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进行再发酵处理。可以理解,由于桉树的木材密度较大,较难被微生物添加剂发酵腐熟,在对桉树头进行了发酵操作之后,桉树头的发酵腐化程度仍达不到发酵腐熟的程度,因此,向桉树头处继续加入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进行再发酵处理,有利于微生物添加剂更好地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使得桉树头更好地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向桉树头处加入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进行再发酵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向桉树头处加入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并对花生麸、淘米水、桉树叶与初步发酵物进行翻堆搅拌操作,得到再发酵物。可以理解,由于初步发酵物经过第二发酵操作之后的初步发酵物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添加剂,为了加快重新加入的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的发酵腐化速度以保持初步发酵物的温度,因此需要对花生麸、淘米水、桉树叶与初步发酵物进行翻堆搅拌操作,以使初步发酵物和重新加入的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充分混合,有利于微生物添加剂对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以及未完全发酵腐熟的初步发酵物进行进一步的发酵腐化,还可以理解,第二发酵操作之后可供微生物添加剂发酵腐化的物质减少,使得初步发酵物的温度下降,而微生物添加剂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的活性较高,为了保持微生物添加剂的活性,需要继续加入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被微生物添加剂分解释放热量,保持微生物添加剂的活性,进而使得剩余未被发酵腐熟的桉树头更好地被微生物添加剂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然后,采用间歇性供氧的方式对再发酵物进行再发酵处理。可以理解,对桉树头进行了密封处理后,桉树头处的氧气被消耗后会形成缺氧状态,会造成桉树头内部缺氧,由于微生物添加剂为大部分需氧型细菌,为了使微生物添加剂更好地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需要对密封处理后的桉树头进行供氧,但是供氧过程中会使桉树头处的温度下降,为了保持桉树头处具有足量的氧气,并且为了减少桉树头处的温度的下降,因此,在发酵处理的过程中对初步发酵物进行间歇性供氧,有利于微生物添加剂更好地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使得桉树头更好地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向桉树头处加入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进行再发酵处理的步骤的重复次数为20次~30次,确保了桉树头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向桉树叶和花生麸中加入淘米水和微生物添加剂进行混合操作的步骤之前,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对桉树叶进行捣碎操作。可以理解,桉树叶的吸水性较差,并且桉树叶为长条片状树叶,若直接将桉树叶、淘米水和花生麸混合,则较难将桉树叶、淘米水和花生麸混合均匀,使得待发酵物的透气不均一,且容易造成水份分布不均匀,进而导致桉树叶、淘米水和花生麸在发酵腐化过程中发酵程度不相同,使得发酵腐熟程度较难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向桉树叶和花生麸中加入淘米水和微生物添加剂进行混合操作的步骤之后,且在向桉树头处加入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的步骤之后,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对桉树头进行前处理。可以理解,向桉树叶和花生麸中加入淘米水和微生物添加剂,为微生物添加剂提供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将得到的待发酵物加入至桉树头处,与桉树头的接触面积只有地上的桉树树桩部分,微生物添加剂与桉树头的接触较少,使得微生物添加剂只能在桉树头的表面逐渐向内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进而使得微生物添加剂对桉树头的发酵腐化速度较慢,因此,在本申请桉树林地再种植土壤改善方法中,对桉树头进行前处理,即对桉树头进行处理,以使微生物添加剂与桉树头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加快微生物添加剂对桉树头的发酵腐化,并且使得桉树头更好地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桉树头进行前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对桉树头进行劈裂操作,以使桉树头内部裂开。可以理解,对桉树头进行劈裂操作,以使桉树头内部裂开,提高了桉树叶、淘米水和花生麸中的微生物添加剂与桉树头的接触面积,使得微生物添加剂对桉树头的发酵腐化速度加快,进而提高了桉树头的发酵腐化速度,并且使得桉树头更加充分的发酵腐熟。
然后,向桉树头内部裂开处注入腐化剂。可以理解,桉树头的根部较难与微生物添加剂接触,为了增加桉树头的腐化速度并进一步增加桉树头的发酵腐化速度,本申请桉树林地再种植土壤改善方法中,向桉树头内部裂开处注入腐化剂,加快了桉树头的腐化速度,在桉树头腐化后,桉树头的木质变得疏松,使得微生物添加剂容易附着在桉树头上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提高了物生物添加剂对桉树头的发酵腐化速度,并且使得桉树头更加充分的发酵腐熟。
上述的对桉树头进行前处理的步骤中,由于桉树的木材密度为0.7<ρ<0.8,密度较大,内部致密,只将桉树叶、淘米水和花生麸加入至桉树头表面,微生物添加剂与桉树头的接触面积较小,且桉树头内部致密使得微生物添加剂对桉树头的发酵腐化速度较慢且发酵腐熟程度较差,进而对桉树头进行劈裂操作,由于桉树头内部的应力较大,在外力的作用下桉树头内部容易裂开,裂开的桉树头与微生物添加剂的接触面积增大,并且向桉树头裂开处注入腐化剂,大大地提高了桉树头的发酵腐化速度,并且提高了桉树头的发酵腐熟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腐化剂为20%~35%的食盐溶液。可以理解,植物的细胞在高浓度的食盐溶液的作用下容易脱水发生质壁分离而加速植物的腐烂,20%~35%的食盐溶液使得桉树头快速脱水死亡而发生腐烂,而腐烂后的桉树头容易被微生物添加剂分解,进而加速了桉树头的发酵腐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腐化剂为15%~32%的葡萄糖溶液。可以理解,植物的细胞在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的作用下容易脱水发生质壁分离而加速植物的腐烂,15%~32%的葡萄糖溶液使得桉树头快速脱水死亡而发生腐烂,而腐烂后的桉树头容易被微生物添加剂分解,进而加速了桉树头的发酵腐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腐化剂为15%~35%的食盐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更好地使得桉树头快速脱水死亡而发生腐烂,而腐烂后的桉树头容易被微生物添加剂分解,进而加速了桉树头的发酵腐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生物添加剂包括光合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丝状真菌和放线菌。可以理解,枯草芽孢杆菌、丝状真菌和放线菌对木质素和纤维素具有较好的分解作用,进而更好地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而光合细菌、乳酸柑橘和酵母菌能分解粗蛋白和脂类物质等为微生物添加剂提供生长繁殖的必须物质,为微生物添加剂提供一个较好的发酵腐化环境,进而有利于微生物添加剂对桉树头进行发酵腐化,使得桉树头更好地发酵腐熟形成有机化肥,进而从本质上对桉树林地的土壤进行改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丝状真菌为白腐菌、褐腐菌和软腐菌。可以理解,白腐菌、褐腐菌和软腐菌对木质素均具有较强的降解腐化能力,有效地确保了桉树头的发酵腐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桉树叶和花生麸的质量比为8/5~5,更好地确保了桉树头发酵腐熟后得到的有机肥的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中,花生麸和淘米水中含有丰富的钾,将花生麸、淘米水和桉树叶进行配合使用调整碳氮比为微生物添加剂繁殖发酵提供了营养物质,进而使得桉树头能够充分发酵腐熟,在桉树头进行发酵操作的过程中温度上升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虫卵,而发酵腐熟得到的有机化肥具有较高的腐殖质和养分,有利于改善桉树林的土质和肥力,有效提高了种植于桉树头外周得多花黄精的生长效果,并且在处理了桉树头的同时也从本质上提高了桉树林的土壤肥力和增加了桉树林的土壤疏松程度,以及发酵腐熟后得到的有机化肥中钾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多花黄精的抗倒伏能力。
以下列举一些具体实施例,若提到%,均表示按重量百分比计。需注意的是,下列实施例并没有穷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并且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桉树叶、花生麸、桉树头和淘米水按3kg:1kg:1个:2.4kg准备。
将桉树叶捣碎,并加入花生麸和淘米水得到混合物。
对桉树头进行前处理,其中,前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对桉树头进行劈裂操作,以使桉树头内部裂开;
向桉树头内部裂开处注入15%的葡萄糖溶液。
将50%的混合物作为待发酵物,将微生物添加剂和柠檬酸钾加入至其中,并将其置于桉树头处进行第一发酵操作,得到含有较多的有机酸物质的初步发酵物。
向初步发酵物中加入5%的混合物继续进行第二发酵操作,其中第二发酵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对初步发酵物进行一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25min;
对一次发酵处理后的初步发酵物进行二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5min,隔2h后再持续通入氧气5min,重复至温度达到45℃;
对二次发酵处理后的初步发酵物进行三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5min,隔0.5h后持续通入氧气5min,重复至第二发酵操作结束。
向初步发酵物中加入1.5%的混合物进行再发酵30次,其中,再发酵处理与第二发酵操作的步骤相同。
将60株多花黄精种植于桉树头的外周。
将12株灌木种植于多花黄精的外周。
实施例2
桉树叶、花生麸、桉树头和淘米水按5kg:2kg:1株:45.5kg准备。
将桉树叶捣碎,并加入花生麸和淘米水得到混合物。
对桉树头进行前处理,其中,前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对桉树头进行劈裂操作,以使桉树头内部裂开;
向桉树头内部裂开处注入20%食盐溶液。
将50%的混合物作为待发酵物,将微生物添加剂和醋酸钾加入至其中,并将其置于桉树头处进行第一发酵操作,得到含有较多的有机酸物质的初步发酵物。
向初步发酵物中加入8%的混合物继续进行第二发酵操作,其中第二发酵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对初步发酵物进行一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28min;
对一次发酵处理后的初步发酵物进行二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8min,隔2.5h后再持续通入氧气8min,重复至温度达到50℃;
对二次发酵处理后的初步发酵物进行三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8min,隔0.8h后持续通入氧气8min,重复至第二发酵操作结束。
向初步发酵物中加入1.68%的混合物进行再发酵25次,其中,再发酵处理与第二发酵操作的步骤相同。
将60株多花黄精种植于桉树头的外周。
将6株灌木种植于多花黄精的外周。
实施例3
桉树叶、花生麸、桉树头和淘米水按8kg:5kg:1株:9.1%准备。
将桉树叶捣碎,并加入花生麸和淘米水得到混合物。
对桉树头进行前处理,其中,前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对桉树头进行劈裂操作,以使桉树头内部裂开;
向桉树头内部裂开处注入30%的食盐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
将50%的混合物作为待发酵物,将微生物添加剂和柠檬酸的初步发酵物。
向初步发酵物中加入10%的混合物继续进行第二发酵操作,其中第二发酵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对初步发酵物进行一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30min;
对一次发酵处理后的初步发酵物进行二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10min,隔3h后再持续通入氧气10min,重复至温度达到55℃;
对二次发酵处理后的初步发酵物进行三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10min,隔1h后持续通入氧气10min,重复至第二发酵操作结束。
向初步发酵物中加入2%的混合物进行再发酵20次,其中,再发酵处理与第二发酵操作的步骤相同。
将60株多花黄精种植于桉树头的外周。
将8株灌木种植于多花黄精的外周。
实施例4
桉树叶、花生麸、桉树头和淘米水按5kg:2kg:1株:45.5kg准备。
将桉树叶捣碎,并加入花生麸和淘米水得到混合物。
对桉树头进行前处理,其中,前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对桉树头进行劈裂操作,以使桉树头内部裂开;
向桉树头内部裂开处注入35%的食盐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
将50%的混合物作为待发酵物,将微生物添加剂和柠檬酸加入至其中,并将其置于桉树头处进行第一发酵操作,得到含有较多的有机酸物质的初步发酵物。
向初步发酵物中加入10%的混合物继续进行第二发酵操作,其中第二发酵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对初步发酵物进行一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26min;
对一次发酵处理后的初步发酵物进行二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7min,隔2.6h后再持续通入氧气7min,重复至温度达到48℃;
对二次发酵处理后的初步发酵物进行三次发酵处理,并持续通入氧气7min,隔0.6h后持续通入氧气8min,重复至第二发酵操作结束。
向初步发酵物中加入1.6%的混合物进行再发酵25次,其中,再发酵处理与第二发酵操作的步骤相同。
将60株多花黄精种植于桉树头的外周。
将10株灌木种植于多花黄精的外周。
以下对实施例1~4的多花黄精进行检测,得到以下数据:
Figure BDA0002991462360000171
Figure BDA0002991462360000181
表1:多花黄精的检测数据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4中的多花黄精的生长情况较好,苗高均大于20.5mm,而且多花黄精的抗倒伏能力较好,并且多花黄精的多糖含量和总皂苷均较高,尤其是实施例4的多花黄的多糖含量和总皂苷含量表现较为优异。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向桉树叶和花生麸中加入淘米水和微生物添加剂进行混合操作,得到待发酵物;
对桉树头进行劈裂操作,以使桉树头内部裂开;
向桉树头内部裂开处注入腐化剂;
向桉树头处加入所述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
将多花黄精于所述桉树头处进行一次栽种操作,以使所述多花黄精环绕种植于所述桉树头外围;
将灌木于所述桉树头处进行二次栽种操作,以使所述灌木群环绕种植于所述多花黄精外围,所述灌木和所述多花黄精的种植密度比例为1/7~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花黄精的种植密度为1500株/亩~2400株/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桉树叶和花生麸中加入淘米水和微生物添加剂进行混合操作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向桉树头处加入所述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的步骤之前,所述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向所述待发酵物中加入PH调节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为有机酸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为柠檬酸钾和醋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木包括岗梅、三叉苦和九节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密封条件下向桉树头处加入所述待发酵物进行发酵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淘米水的质量占所述待发酵物的质量的60%~70%。
CN202110316348.1A 2021-03-24 2021-03-24 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 Active CN112997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6348.1A CN112997833B (zh) 2021-03-24 2021-03-24 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6348.1A CN112997833B (zh) 2021-03-24 2021-03-24 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7833A CN112997833A (zh) 2021-06-22
CN112997833B true CN112997833B (zh) 2022-08-23

Family

ID=76406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6348.1A Active CN112997833B (zh) 2021-03-24 2021-03-24 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783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8909B (zh) * 2013-12-19 2017-04-05 广西大学 一项利用桉树林下空地种植草珊瑚的技术
CN105284390B (zh) * 2015-11-20 2018-05-29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幼龄桉树间种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05993465A (zh) * 2016-05-20 2016-10-12 澜沧澎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林下滇黄精套种方法
CN108496730B (zh) * 2018-03-30 2019-11-0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一种林下种植滇黄精抗倒伏的方法
CN109729948B (zh) * 2019-03-06 2021-09-10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根及根茎类药材的种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7833A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283287A (ja) マッシュルームの栽培用コンポストとマッシュルーム栽培法
CN109456105A (zh) 一种缓解茄科作物连作障碍的微生物菌剂制备及使用方法
LT5847B (lt) Substrato, skirto pievagrybiams bei kitiems kultūriniams grybams auginti, naujas gamybos būdas
CN103708861A (zh) 一种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2994A (zh) 一种半夏的种植方法
CN104429624A (zh) 一种平菇栽培方法
CN103980015B (zh) 鸡粪发酵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1236A (zh) 一种沙糖桔种植专用菌肥
CN106977350A (zh) 一种白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79734B (zh) 桉树林地再种植土壤改善方法
CN107360858A (zh) 一种香菇食用菌的培育方法
CN103283486B (zh) 一种杏鲍菇畦床生料覆土栽培技术
CN104488563A (zh) 一种秀珍菇栽培方法
CN114027097A (zh) 一种含坚果青皮的蘑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1479A (zh) 一种富硒生猪肉的立体循环生产方法
CN112997833B (zh) 基于桉树林地多花黄精抗倒伏防虫害种植方法
CN1454460A (zh) 生物型营养育苗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79432A (zh) 一种育苗培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78641A (zh) 大球盖菇的栽培方法
CN106244491A (zh) 一种抑制枯萎病的香蕉茎叶残体腐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US1832593A (en) Proces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dible fungi
KR101365273B1 (ko) 엽면시비용 유황 em균 발효비료
CN109526551A (zh) 一种天然富硒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
CN105016870A (zh) 一种采用板栗蒲制作的蜜环菌用蓬松透气保湿型培养基以及制备方法
CN109258331A (zh) 蔬菜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