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3914B - 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和汽车座椅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和汽车座椅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3914B
CN112983914B CN202110225367.3A CN202110225367A CN112983914B CN 112983914 B CN112983914 B CN 112983914B CN 202110225367 A CN202110225367 A CN 202110225367A CN 112983914 B CN112983914 B CN 1129839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reset length
channel
communicate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53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3914A (zh
Inventor
张加
孙国
张晓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lop Beiji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rlop Beiji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lop Beiji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rlop Beiji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53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39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3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3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3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3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65Hydraulic or pneumatic actu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60N2/52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fluid means
    • B60N2/525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fluid means using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和汽车座椅底座,所述的座椅高度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阀体上设置有若干气路接口,阀芯设置在阀体内,阀芯内设置有轴向平行的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分别与气路接口连通,第一阀杆在第一阀室内可轴向往复移动并从第一阀室的上端伸出至预设长度,第二阀杆在第二阀室内可轴向往复移动并从第二阀室的上端伸出至预设长度;通过控制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的伸出长度,座椅高度控制阀处于平衡状态、充气状态或排气状态。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优化了控制阀组的结构,减少了故障发生率,提高了控制过程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和汽车座椅底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还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底座。
背景技术
汽车上驾驶员的座椅为了提高乘坐舒适性,通常设置有气动型座椅高度调节装置,该装置既可以根据驾驶员需求调节座椅的高度,又可以在行驶过程中起到减震的作用,当遇到颠簸路面时,该装置进行适应性的充气或排气,以保持座椅预定的高度。
现有技术中的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如图1、图2所示,通常包括铰接杆件1、气囊2、控制阀组3、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等部件。气囊2是座椅的支撑装置,气囊2所充气体来源于汽车中的充气泵或者储气罐,其中的高压气体可以通过控制阀组3或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进入气囊2,气囊2充气或排气从而实现座椅高度调节。
座椅的高度调节过程又分为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两个过程,驾驶员初始坐在座椅上时,需要通过控制阀组3手动控制为气囊2充气,当座椅升高到理想高度时停止充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自动控制对气囊2进行充气或排气,以保持手动调节高度时设定的高度。
如图1所示,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包括锁止机构4-2、解锁气缸4-1和悬浮阀4-3,悬浮阀4-3通常是通过速降阀6对外连接气源。自然状态下锁止机构4-2处于锁止状态,可以触发悬浮阀4-3对气囊2充气或排气,使得气囊2保持设定的高度。当解锁气缸4-1接通气源时其内部的活塞弹出,可以打开锁止机构4-2,此时不再触发悬浮阀4-3对气囊2充气或排气。当解锁气缸4-1与气源断开时,活塞通过回位弹簧复位,锁止机构4-2恢复锁止状态。受到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当解锁气缸4-1压力不足时,往往不能可靠将活塞弹出,那么锁止机构4-2将无法解锁,气囊2始终保持在设定的高度,无法实现座椅的升降功能。
现有的控制阀组3中设置有按钮3-1和四个控制阀,分别为第一气阀3-3、第二气阀3-4、第三气阀3-5、第四气阀3-6,其中,第一气阀3-3、第二气阀3-4连通气囊2,第三气阀3-5、第四气阀3-6连通解锁气缸4-1。每个控制阀中均设置有阀杆,通过控制阀杆的伸出长度每个控制阀均可以出现两个状态,按钮3-1需要控制四个阀杆的伸出长度,实现对气囊2的充气和排气,以及实现解锁气缸4-1对锁止机构4-2的控制。该控制阀组3结构比较复杂,容易出现故障,影响座椅高度调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优化了控制阀组的结构,减少了故障发生率,提高了控制过程的稳定性。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底座,安装了上述座椅高度控制阀。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若干气路接口,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芯内设置有轴向平行的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分别与所述气路接口连通,所述第一阀杆在所述第一阀室内可轴向往复移动并从所述第一阀室的上端伸出至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阀杆在所述第二阀室内可轴向往复移动并从所述第二阀室的上端伸出至预设长度,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的伸出长度,所述座椅高度控制阀处于平衡状态、充气状态或排气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杆并从所述第一阀室伸出至第一预设长度、第二预设长度或第三预设长度,所述第一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预设长度>所述第三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阀杆从所述第二阀室伸出至第四预设长度、第五预设长度或第六预设长度,所述第四预设长度>所述第五预设长度>所述第六预设长度;
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二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五预设长度时,所述座椅高度控制阀处于平衡状态;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一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六预设长度时,所述座椅高度控制阀处于充气状态;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三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四预设长度时,所述座椅高度控制阀处于排气状态。
可选地,所述阀芯包括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室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内,所述第二阀室设置在所述第二阀芯内;
所述气路接口包括排气口、悬浮阀连接口、气囊连接口、进气口和解锁气缸连接口;
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所述悬浮阀连接口、所述气囊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室,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所述解锁气缸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一阀室。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道连通所述解锁气缸连接口,设置有第三通道连通所述排气口;
所述第二阀芯上设置有第五通道连通所述悬浮阀连接口和所述气囊连接口,设置有第六通道连通所述排气口。
可选地,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阀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阀芯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端附近设置有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使得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同时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隔板的上端附近设置有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使得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同时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室的内壁上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所述第二阀室的内壁上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五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在所述第五通道和所述第六通道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
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二预设长度时,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一通道之间,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凹槽跨过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解锁气缸连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一预设长度时,所述第一凹槽跨过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第三通道之间,所述解锁气缸连接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三预设长度时,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一通道之间,所述第二凹槽跨过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解锁气缸连接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阀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凹槽;
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五预设长度时,所述第四凹槽位于所述第三密封圈和所述第四密封圈之间,所述气囊连接口、所述悬浮阀连接口与所述进气口断开连通;
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六预设长度时,所述第四凹槽跨过所述第三密封圈,所述气囊连接口、所述悬浮阀连接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四预设长度时,所述第四凹槽跨过所述第四密封圈,所述气囊连接口、所述悬浮阀连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圈,密封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所述第二阀芯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圈,密封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上端顶靠所述第一阀杆的端部,下端顶靠所述阀芯,在无外力施压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辅助顶推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一预设长度或所述第二预设长度;
所述第二阀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上端顶靠所述第二阀杆的端部,下端顶靠所述阀芯,在无外力施压时,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辅助顶推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四预设长度或所述第五预设长度。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底座,包括铰接杆件、气囊、控制阀组和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阀组中设置有按钮,所述控制阀组中还设置有以上所述的座椅高度控制阀,通过所述按钮控制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的伸出长度。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座椅高度控制阀,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的座椅高度控制阀,由一个阀体组成,阀体中设置有两根阀杆,使得控制阀组的体积空间占据的更小,有助于座椅控制系统整体架构的布局。
通过设置两根阀杆,优化了座椅高度控制阀的结构,被控制的部件数量减少,也就减少了故障发生率,提高了控制过程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的座椅高度控制阀结构设计合理,启动快速、敏捷,运行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控制阀组的气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汽车座椅底座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阀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阀组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沿A-A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座椅高度控制阀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座椅高度控制阀的右视图;
图8为图7中沿B-B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座椅高度控制阀的充气状态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座椅高度控制阀的排气状态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座椅高度控制阀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1中沿C-C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铰接杆件;2、气囊;3、控制阀组;3-1、按钮;3-2、安装座;3-3、第一气阀;3-4、第二气阀;3-5、第三气阀;3-6、第四气阀;4、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1、解锁气缸;4-2、锁止机构;4-3、悬浮阀;5、座椅高度控制阀;5-1、阀体;5-2、第一阀芯;5-3、第一阀杆;5-4、第二阀芯;5-5、第二阀杆;5-6、排气口;5-7、悬浮阀连接口;5-8、进气口;5-9、气囊连接口;5-10、解锁气缸连接口;5-11、第一通道;5-12、第二通道;5-13、第三通道;5-14、第一密封圈;5-15、第二密封圈;5-16、第一凹槽;5-17、第二凹槽;5-18、第三凹槽;5-19、第四通道;5-20、第四凹槽;5-21、第五通道;5-22、第三密封圈;5-23、第四密封圈;5-24、第六通道;6、速降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和汽车座椅底座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5,包括阀体5-1、阀芯、第一阀杆5-3和第二阀杆5-5,阀体5-1上设置有若干气路接口,阀芯设置在阀体5-1内,阀芯内设置有轴向平行的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分别与气路接口连通,第一阀杆5-3在第一阀室内可轴向往复移动并从第一阀室的上端伸出至预设长度,第二阀杆5-5在第二阀室内可轴向往复移动并从第二阀室的上端伸出至预设长度,第一阀杆5-3和第二阀杆5-5也是轴向平行状态。通过控制第一阀杆5-3和第二阀杆5-5的伸出长度,座椅高度控制阀5处于平衡状态、充气状态或排气状态。
座椅高度控制阀5处于平衡状态时,气囊2会通过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进行充气和排气,以保持预定高度。
座椅高度控制阀5处于充气状态时,气囊2会通过座椅高度控制阀5进行充气,以提升对座椅的支撑高度。
座椅高度控制阀5处于排气状态时,气囊2会通过座椅高度控制阀5进行排气,以降低对座椅的支撑高度。
本实施例中的座椅高度控制阀,由一个阀体5-1组成,阀体5-1中设置有两根阀杆,使得控制阀组3的体积空间占据的更小,有助于座椅控制系统整体架构的布局。
通过设置两根阀杆,优化了座椅高度控制阀5的结构,被控制的部件数量减少,也就减少了故障发生率,提高了控制过程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阀杆5-3在第一阀室内可轴向往复移动并从第一阀室伸出至第一预设长度、第二预设长度或第三预设长度,第一预设长度>第二预设长度>第三预设长度,第二阀杆5-5在第二阀室内可轴向往复移动并从第二阀室伸出至第四预设长度、第五预设长度或第六预设长度,第四预设长度>第五预设长度>第六预设长度。
第一预设长度与第四预设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但是非常接近,优选相等。第二预设长度与第五预设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但是非常接近,优选相等。第三预设长度与第六预设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但是非常接近,优选相等。不要求相等,即不要求第一阀杆5-3和第二阀杆5-5必须达到伸出相同的长度,避免对座椅高度控制阀5的结构要求过高的精度。
如图8所示,第一阀杆5-3伸出至第二预设长度、第二阀杆5-5伸出至第五预设长度时,座椅高度控制阀5处于平衡状态;如图9所示,第一阀杆5-3伸出至第一预设长度、第二阀杆5-5伸出至第六预设长度时,座椅高度控制阀5处于充气状态;如图10所示,第一阀杆5-3伸出至第三预设长度、第二阀杆5-5伸出至第四预设长度时,座椅高度控制阀5处于排气状态。
如图6、图8所示,阀芯包括第一阀芯5-2和第二阀芯5-4,第一阀室设置在第一阀芯5-2内,第二阀室设置在第二阀芯5-4内;第一阀室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第一阀杆5-3的上下两端可以分别从第一阀室的上下两端伸出,第二阀室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第二阀杆5-5的上下两端可以分别从第一阀室的上下两端伸出。通过设置两个阀芯,方便设置内部结构,也方便制造和组装座椅高度控制阀5。
第一阀室的上端设置有向内的凸缘,第一阀杆5-3上对应设置有台阶,凸缘和台阶的配合可以限制第一阀杆5-3向上的移动高度,第一阀杆5-3移动到该凸缘时不能从第一阀室内脱离。同样地,第二阀室的上端设置有向内的凸缘,第二阀杆5-5上对应设置有台阶,凸缘和台阶的配合可以限制第二阀杆5-5向上的移动高度,第二阀杆5-5移动到该凸缘时不能从第二阀室内脱离。
气路接口包括排气口5-6、悬浮阀连接口5-7、气囊连接口5-9、进气口5-8和解锁气缸连接口5-10;这些气路接口的形状为宝塔形,连接管路时与管路不容易分离。这些气路接口分布在座椅高度控制阀5的左右两侧,并且位于不同高度,方便对外连接管路。
在座椅高度控制阀5使用过程中,进气口5-8通过管路对外连接气源,通常是车辆中设置的充气泵或储气罐,排气口5-6对外连接外界,外界可以是大气或者回收气体的储气罐。悬浮阀连接口5-7通过管路对外连接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中的悬浮阀4-3。气囊连接口5-9通过管路对外连接气囊2。
在座椅高度控制阀5的内部,排气口5-6连通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悬浮阀连接口5-7、气囊连接口5-9连通第二阀室,进气口5-8连通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解锁气缸连接口5-10连通第一阀室。
悬浮阀连接口5-7、气囊连接口5-9在座椅高度控制阀5中进行连通,这两个接口是为了将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中的悬浮阀4-3和气囊2连通,在气囊2悬浮的时候悬浮阀4-3为气囊2充气或排气,但是为悬浮阀4-3持续提供气压的是另外一个管路(图中未示出),该管路对外连接气源。这样设计,不用再额外设置充气管路连通悬浮阀4-3继而连通气囊2,使得整个系统的管路设置更加简易,便于后期维护。
如图8、图12所示,第一阀芯5-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道5-12连通解锁气缸连接口5-10,设置有第三通道5-13连通排气口5-6;第二通道5-12、第三通道5-13均是径向的通孔,优选地,第二通道5-12包括在第一阀芯5-2的侧壁上对称设置的两个通孔,第三通道5-13包括在第一阀芯5-2的侧壁上对称设置的两个通孔,这样设计可以提高气路连通的可靠性。
第二阀芯5-4上设置有第五通道5-21连通悬浮阀连接口5-7和气囊连接口5-9,设置有第六通道5-24连通排气口5-6,优选地,第五通道5-21包括在第二阀芯5-4的侧壁上对称设置的两个通孔,第六通道5-24包括在第二阀芯5-4的侧壁上对称设置的两个通孔,这样设计可以提高气路连通的可靠性。
如图8、图12所示,第一阀芯5-2又可以包括第一上阀芯和第一下阀芯,第一上阀芯和第一下阀芯插接组合在一起构成第一阀芯5-2,第二通道5-12设置在第一下阀芯上,第三通道5-13设置在第一上阀芯上。第二阀芯5-4又可以包括第二上阀芯和第二下阀芯,第二上阀芯和第二下阀芯插接组合在一起构成第二阀芯5-4,第五通道5-21设置在第二下阀芯上,第六通道5-24设置在第二上阀芯上,这样设计更方便设置内部结构,也方便制造和组装座椅高度控制阀5。
如图8所示,阀体5-1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阀芯5-2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在第一安装槽中第一阀芯5-2的上端与阀体5-1卡接限位,第二阀芯5-4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在第二安装槽中第二阀芯5-4的上端与阀体5-1卡接限位,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下端附近设置有第一通道5-11连通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使得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同时与进气口5-8连通,隔板的上端附近设置有第四通道5-19连通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使得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同时与排气口5-6连通。通过该设计,使得座椅高度控制阀5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排气口5-6和一个进气口5-8就可以满足内部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的进气和排气需求。
第一阀芯5-2的外壁上对应第二通道5-12、第三通道5-13还分别设置有一圈凹槽,该凹槽扩展了第二通道5-12、第三通道5-13的连通范围,第二通道5-12不需要必须对准解锁气缸连接口5-10就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连通,第三通道5-13不需要必须对准第四通道5-19就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连通。同样地,第二阀芯5-4的外壁上对应第五通道5-21、第六通道5-24还分别设置有一圈凹槽,该凹槽扩展了第五通道5-21、第六通道5-24的连通范围,第五通道5-21不需要必须对准解气囊连接口5-9就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连通,第六通道5-24不需要必须对准解排气口5-6就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连通。
如图8所示,第一阀室的内壁上在第一通道5-11和第二通道5-1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14,在第二通道5-12和第三通道5-1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15;第一密封圈5-14、第二密封圈5-15将上述三个通道分隔开。第一密封圈5-14、第二密封圈5-15与第一阀杆5-3之间是紧配合关系。
第二阀室的内壁上在第一通道5-11和第五通道5-21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5-22,在第五通道5-21和第六通道5-24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5-23。第三密封圈5-22、第四密封圈5-23将上述三个通道分隔开。第三密封圈5-22、第四密封圈5-23与第二阀杆5-5是紧配合关系。
上述密封圈采用橡胶密封圈,截面可以为圆形、矩形或槽形等适合的形状。为了固定住密封圈,第一阀室、第二阀室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槽安装密封圈,密封圈就可以保持在预定位置,不会跟随阀杆移动。
如图8所示,第一阀杆5-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5-16、第二凹槽5-17和第三凹槽5-18;第一阀杆5-3在第一阀室内插入不同深度,三个凹槽分别改变对第一通道5-11、第二通道5-12、第三通道5-13的连通状态。优选地,第一凹槽5-16、第二凹槽5-17和第三凹槽5-18均包括在第一阀杆5-3的外壁上对称设置的两个凹槽,这样设计可以提高气路连通的可靠性。
第一阀杆5-3伸出至第二预设长度时,第一凹槽5-16位于第一密封圈5-14和第一通道5-11之间,第二凹槽5-17与第二通道5-12连通,第三凹槽5-18跨过第二密封圈5-15,解锁气缸连接口5-10与排气口5-6连通;此时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中的解锁气缸4-1没有接通气源,锁止机构4-2处于锁止状态,气囊2也就处于悬浮状态。
如图9所示,第一阀杆5-3伸出至第一预设长度时,第一凹槽5-16跨过第一密封圈5-14,第二凹槽5-17与第二通道5-12连通,第三凹槽5-18位于第二密封圈5-15和第三通道5-13之间,解锁气缸连接口5-10与进气口5-8连通;此时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中的解锁气缸4-1接通气源,锁止机构4-2处于解锁状态,气囊2可以进行充气。
如图10所示,第一阀杆5-3伸出至第三预设长度时,第一凹槽5-16位于第一密封圈5-14和第一通道5-11之间,第二凹槽5-17跨过第一密封圈5-14,第三凹槽5-18与第二通道5-12连通,解锁气缸连接口5-10与进气口5-8连通,此时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中的解锁气缸4-1接通气源,锁止机构4-2处于解锁状态,气囊2可以进行排气。
如图8所示,第二阀杆5-5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凹槽5-20;第二阀杆5-5在第二阀室内插入不同深度,第四凹槽5-20分别改变对第一通道5-11、第五通道5-21、第六通道5-24的连通状态。优选地,第四凹槽5-20包括在第二阀杆5-5的外壁上对称设置的两个凹槽,这样设计可以提高气路连通的可靠性。
第二阀杆5-5伸出至第五预设长度时,第四凹槽5-20位于第三密封圈5-22和第四密封圈5-23之间,气囊连接口5-9、悬浮阀连接口5-7与进气口5-8断开连通;此时气囊2没有通过进气口5-8接通气源,只通过悬浮阀连接口5-7接通气源,气囊2也就处于悬浮状态,悬浮阀4-3可以为气囊2充气或排气。
如图9所示,第二阀杆5-5伸出至第六预设长度时,第四凹槽5-20跨过第三密封圈5-22,气囊连接口5-9、悬浮阀连接口5-7与进气口5-8连通;此时气囊2通过进气口5-8接通气源,气囊2进行充气,可以提升对座椅的支撑高度。
如图10所示,第二阀杆5-5伸出至第四预设长度时,第四凹槽5-20跨过第四密封圈5-23,气囊连接口5-9、悬浮阀连接口5-7与排气口5-6连通,此时气囊2通过排气口5-6接通外界,气囊2进行排气,可以降低对座椅的支撑高度。
本实施例中的座椅高度控制阀5在控制解锁气缸4-1中的活塞弹出时,只是控制气源向解锁气缸4-1中充气,能够保证解锁气缸4-1内部的气压充足,活塞正常弹出,从而保证锁止机构4-2成功解锁,控制过程更加稳定。
如图8所示,第一阀芯5-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圈,密封与第一安装槽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这些密封圈可以防止第一通道5-11、第二通道5-12与第三通道5-13意外连通造成泄压。
第二阀芯5-4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圈,密封与第二安装槽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这些密封圈可以防止第一通道5-11、第五通道5-21与第六通道5-24意外连通造成泄压。
上述密封圈采用橡胶密封圈,截面可以为圆形、矩形或槽形等适合的形状。为了固定住密封圈,第一阀芯5-2、第二阀芯5-4的外壁上设置有密封槽安装密封圈,密封圈就可以保持在预定位置。
本实施例中,在无外力施压时,第一阀杆5-3和第二阀杆5-5从阀室内伸出预设长度是通过气压实现的,不需要借助其他外力。
为了保证第一阀杆5-3和第二阀杆5-5能够可靠伸出预设长度,还可以增加复位装置,例如:第一阀杆5-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上端顶靠第一阀杆5-3的端部,下端顶靠阀芯,在无外力施压时,第一复位弹簧辅助顶推第一阀杆5-3伸出至第一预设长度或第二预设长度;为此,第一阀杆5-3的上端需要设置凸缘,供第一复位弹簧顶靠。
第二阀杆5-5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的上端顶靠第二阀杆5-5的端部,下端顶靠阀芯,在无外力施压时,第二复位弹簧辅助顶推第二阀杆5-5伸出至第四预设长度或第五预设长度,为此,第二阀杆5-5的上端需要设置凸缘,供第二复位弹簧顶靠。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底座,包括铰接杆件1、气囊2、控制阀组3和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控制阀组3中设置有按钮3-1,还设置有实施例1中所述的座椅高度控制阀5,通过按钮3-1控制第一阀杆5-3和第二阀杆5-5的伸出长度。
控制阀组3中还设置有安装座3-2,座椅高度控制阀5设置在安装座3-2中。安装座3-2可以为座椅高度控制阀5提供安装结构,实现座椅高度控制阀5在汽车中的安装固定。安装座3-2的两侧需要设置缺口,与座椅高度控制阀5连接的管路从缺口处可以通过。
座椅高度控制阀5可以安装在汽车座椅底座罩壳的内部,例如通过安装座3-2安装在汽车座椅底座罩壳的内壁上,再合理布置连接充气泵或者储气罐的管路、以及连接气囊2、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的管路。
按钮3-1与座椅高度控制阀5的配合关系如图3、图4、图5所示,安装座3-2上设置有转轴,按钮3-1可以围绕转轴左右转动预定角度,也可以保持在水平状态。按钮3-1的内部设置有平台,第一阀杆5-3和第二阀杆5-5的上端顶靠在该平台上,按钮3-1保持在水平状态或左右转动时通过该平台按压第一阀杆5-3和第二阀杆5-5的上端。
当按钮3-1保持在水平状态时,按钮3-1会同时按压第一阀杆5-3和第二阀杆5-5,此时第一阀杆5-3伸出至第二预设长度,第二阀杆5-5伸出至第五预设长度,气囊2也就处于悬浮状态,悬浮阀4-3可以为气囊2充气或排气。
当按钮3-1向右转动预定角度时会向下按压第二阀杆5-5,同时释放第一阀杆5-3,此时第一阀杆5-3伸出至第一预设长度,第二阀杆5-5伸出至第六预设长度,气囊2进行充气,可以提升对座椅的支撑高度。
当按钮3-1向左转动预定角度时会向下按压第一阀杆5-3,同时释放第二阀杆5-5,此时第一阀杆5-3伸出至第三预设长度,第二阀杆5-5伸出至第四预设长度,气囊2进行排气,可以降低对座椅的支撑高度。
按钮3-1的左右摆动可以通过手动驱动,例如手动按压,或者采用自动驱动模式,例如电动机驱动。
本实施例中的铰接杆件1、气囊2和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4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3)

1.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芯、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若干气路接口,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芯内设置有轴向平行的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分别与所述气路接口连通,所述第一阀杆在所述第一阀室内可轴向往复移动并从所述第一阀室的上端伸出至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阀杆在所述第二阀室内可轴向往复移动并从所述第二阀室的上端伸出至预设长度,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的伸出长度,所述座椅高度控制阀处于平衡状态、充气状态或排气状态;所述阀芯包括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室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内,所述第二阀室设置在所述第二阀芯内;所述气路接口包括排气口、悬浮阀连接口、气囊连接口、进气口和解锁气缸连接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路对外连接气源,所述排气口对外连接外界,所述悬浮阀连接口通过管路对外连接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中的悬浮阀,所述气囊连接口通过管路对外连接气囊;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所述悬浮阀连接口、所述气囊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室,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所述解锁气缸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一阀室;所述第一阀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道连通所述解锁气缸连接口,设置有第三通道连通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二阀芯上设置有第五通道连通所述悬浮阀连接口和所述气囊连接口,设置有第六通道连通所述排气口;
所述第一阀杆从所述第一阀室伸出至第一预设长度、第二预设长度或第三预设长度,所述第一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预设长度>所述第三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阀杆从所述第二阀室伸出至第四预设长度、第五预设长度或第六预设长度,所述第四预设长度>所述第五预设长度>所述第六预设长度;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二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五预设长度时,所述座椅高度控制阀处于平衡状态;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一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六预设长度时,所述座椅高度控制阀处于充气状态;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三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四预设长度时,所述座椅高度控制阀处于排气状态;
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阀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阀芯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端附近设置有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使得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同时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隔板的上端附近设置有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使得所述第一阀室和所述第二阀室同时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所述第一阀室的内壁上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阀室的内壁上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五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在所述第五通道和所述第六通道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所述第一阀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二预设长度时,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一通道之间,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凹槽跨过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解锁气缸连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一预设长度时,所述第一凹槽跨过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第三通道之间,所述解锁气缸连接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三预设长度时,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一通道之间,所述第二凹槽跨过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解锁气缸连接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阀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五预设长度时,所述第四凹槽位于所述第三密封圈和所述第四密封圈之间,所述气囊连接口、所述悬浮阀连接口与所述进气口断开连通;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六预设长度时,所述第四凹槽跨过所述第三密封圈,所述气囊连接口、所述悬浮阀连接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四预设长度时,所述第四凹槽跨过所述第四密封圈,所述气囊连接口、所述悬浮阀连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高度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上端顶靠所述第一阀杆的端部,下端顶靠所述阀芯,在无外力施压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辅助顶推所述第一阀杆伸出至所述第一预设长度或所述第二预设长度;
所述第二阀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上端顶靠所述第二阀杆的端部,下端顶靠所述阀芯,在无外力施压时,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辅助顶推所述第二阀杆伸出至所述第四预设长度或所述第五预设长度。
3.一种汽车座椅底座,包括铰接杆件、气囊、控制阀组和座椅高度悬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阀组中设置有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中还设置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高度控制阀,通过所述按钮控制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的伸出长度。
CN202110225367.3A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和汽车座椅底座 Active CN112983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5367.3A CN112983914B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和汽车座椅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5367.3A CN112983914B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和汽车座椅底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3914A CN112983914A (zh) 2021-06-18
CN112983914B true CN112983914B (zh) 2023-11-07

Family

ID=76351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5367.3A Active CN112983914B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和汽车座椅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3914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86393Y (zh) * 2005-04-09 2006-06-07 十堰博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气囊减振座椅控制阀
CN101244703A (zh) * 2007-02-15 2008-08-20 费斯托合资公司 车辆座椅的高度调整装置及安装有该调整装置的车辆座椅
WO2008101628A1 (de) * 2007-02-19 2008-08-28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Luftfederungseinrichtung mit elektrisch betätigtem sperrventil
CN201559553U (zh) * 2009-12-03 2010-08-25 鹤壁市天新电器有限公司 气悬浮座椅高度控制阀
CN101850732A (zh) * 2009-03-31 2010-10-06 利原康福泰株式会社 车辆用缓冲座椅的高度调节控制阀
CN203511352U (zh) * 2013-10-18 2014-04-02 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气囊悬浮减振座椅用气动高度调节系统
CN203594846U (zh) * 2013-10-22 2014-05-14 瑞安市东欧汽车零件厂 气囊座椅高度控制装置
CN109466267A (zh) * 2018-12-04 2019-03-15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车辆气囊高度调节装置
CN110576774A (zh) * 2019-10-18 2019-12-17 安路普(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阻尼力和高度的装置、座椅和车辆悬架系统
CN110588457A (zh) * 2019-10-18 2019-12-20 安路普(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座椅以及车辆悬架系统
CN111993963A (zh) * 2020-09-22 2020-11-27 长春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气悬浮座椅高度控制阀以及气悬浮座椅
CN112389289A (zh) * 2020-12-01 2021-02-23 北京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低悬架行程座椅用高度控制阀及低悬架行程座椅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86393Y (zh) * 2005-04-09 2006-06-07 十堰博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气囊减振座椅控制阀
CN101244703A (zh) * 2007-02-15 2008-08-20 费斯托合资公司 车辆座椅的高度调整装置及安装有该调整装置的车辆座椅
WO2008101628A1 (de) * 2007-02-19 2008-08-28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Luftfederungseinrichtung mit elektrisch betätigtem sperrventil
CN101850732A (zh) * 2009-03-31 2010-10-06 利原康福泰株式会社 车辆用缓冲座椅的高度调节控制阀
CN201559553U (zh) * 2009-12-03 2010-08-25 鹤壁市天新电器有限公司 气悬浮座椅高度控制阀
CN203511352U (zh) * 2013-10-18 2014-04-02 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气囊悬浮减振座椅用气动高度调节系统
CN203594846U (zh) * 2013-10-22 2014-05-14 瑞安市东欧汽车零件厂 气囊座椅高度控制装置
CN109466267A (zh) * 2018-12-04 2019-03-15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车辆气囊高度调节装置
CN110576774A (zh) * 2019-10-18 2019-12-17 安路普(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阻尼力和高度的装置、座椅和车辆悬架系统
CN110588457A (zh) * 2019-10-18 2019-12-20 安路普(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座椅以及车辆悬架系统
CN111993963A (zh) * 2020-09-22 2020-11-27 长春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气悬浮座椅高度控制阀以及气悬浮座椅
CN112389289A (zh) * 2020-12-01 2021-02-23 北京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低悬架行程座椅用高度控制阀及低悬架行程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3914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33941B1 (en) Valve assembly
US6698730B2 (en) Dual rate air spring
EP2333338B1 (en) Valve body for pumps
AU768235B2 (en) Fluid flow valve with variable flow rate
KR102597914B1 (ko) 선택 가능한 구성을 갖는 차고 레벨링의 시스템 및 방법
US5090076A (en) Multiple cell inflation element
US7735516B2 (en) Lift axle control module
US10920761B2 (en) Pump-valve integrated mechanism
CN112983914B (zh) 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和汽车座椅底座
CN103009955A (zh) 气压可调式油气悬架系统及其气压调节方法和工程车辆
CN101397991A (zh) 涡管式流体机械及使用其的空气悬架装置
WO2022116757A1 (zh) 低悬架行程座椅用高度控制阀及低悬架行程座椅
EP4010205B1 (en) Automatic pressure valve for inflation / deflation of a pneumatic arrangement
US7063307B2 (en) System and structure comprising integrated vehicle lift system
CN211599628U (zh) 一种复合式电磁阀、复合式电磁阀控制器模组及汽车座椅
CN114396448B (zh) 一种空气弹簧及空气弹簧的高度和刚度解耦方法
CN210290878U (zh) 可自由组合的四位三通电磁阀
US6457502B1 (en) Dual tire pressure balance system
CN110466305B (zh) 一种ecas配气阀总成
CN215171771U (zh) 一种气弹簧及气弹簧充气装置
JP2019100502A (ja) 緩衝器
CN213082847U (zh) 一种ecas集成模块
WO2022052403A1 (zh) 座椅高度控制阀和汽车座椅
CN213768190U (zh) 一种ecas集成模块整车配置系统
CN211398717U (zh) 电磁阀和空气悬架充放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