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0374A - 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0374A
CN112980374A CN202110314100.1A CN202110314100A CN112980374A CN 112980374 A CN112980374 A CN 112980374A CN 202110314100 A CN202110314100 A CN 202110314100A CN 112980374 A CN112980374 A CN 112980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arts
gamma
silane
epoxy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41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0374B (zh
Inventor
刘伟明
陈军
沈峰
陈丹
陶小乐
何永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ijiang Silicone Chemicals Co Ltd
Hangzhou Zhij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ijiang Silicone Chemicals Co Ltd
Hangzhou Zhij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ijiang Silicone Chemicals Co Ltd, Hangzhou Zhij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ijiang Silicone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41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03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0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0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0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0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1/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08K2003/265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carbon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硅烷改性聚醚300~500份;填料200~300份;紫外吸收剂3~12份;光稳定剂3~12份;触变剂15~35份;硅烷偶联剂30~50份;固化剂10~40份;固化促进剂10~20份;除水剂5~15份;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环氧树脂300~500份;填料200~300份;增塑剂200~300份;水5~15份;固化剂20~40份。通过上述A、B组分的配合,能够提高初固速度、对拉强度以及粘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梯向轻量化、节能环保化的发展,电梯的主要部分——轿厢也向着薄型化、高档化方向发展。同时,电梯配件的装配过去主要采用焊接、铆接等传统工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如裂纹,欠焊,夹渣和气孔等这些缺陷能够成为断裂的起源。而胶粘剂粘接不产生变形,不需要修正作业,从而不会出现这些缺陷。因此,有部分用厂家用胶粘剂代替某些部件的焊接、铆接等传统工艺,实现加强筋、装饰面板、地板、控制板等零部件的装配。
针对封胶初现有密固速度慢、高VOC、耐老化差的问题,本设计通过一系列实验配方,发明出初固速度快、低VOC、耐老化好、并对基材有很好粘接性的电梯用双组分硅烷改性密封胶。
现有技术中,对于电梯加强筋固定有以下三种方案:1、双面胶粘接,缺点是粘接强度不高,时间长有粘接脱离风险;2、双组份丙烯酸酯胶粘剂粘接,缺点是不环保,在长时间震动后,由于局部应力过大,粘接面会破坏;3、电梯单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不足的是初固时间略长,有时无法快节奏的生产。除此之外,现有技术还有采用双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如CN109401710A公开了一种双组分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烷改性聚醚聚合物30-35份、填料50-90份、炭黑1.1-1.5份、增塑剂10-40份、分散后的纤维0.5-5份、硅烷处理后的耐热剂0.5-5份、水0.01-0.05份;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填料10-50份、增塑剂25-30份、交联剂1-10份、硅烷偶联剂0.1-5份、催化剂1-5份、助催化剂1-5份。与现有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相比较,具有更佳的耐高温特性,且强度高。然而,上述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还存在初固强度不够(无法在几小时内承受一定的对拉强度)、对一些金属基材的粘结性欠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能够提高初固速度、以及72h后具有较高的对拉强度,还能够提高粘结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021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022
优选的,所述硅烷改性聚醚选自S203H、S303H、SAX350、SAX400、EST-280、STP-E15、STP-E35、SPUR+*1015和SPUR+*1050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氨基硅烷、巯基硅烷、脲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酸酯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氨基硅烷选自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氨基-硅烷、三氨基硅烷、双-(γ-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δ-氨基新已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δ-氨基新已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苯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丙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巯基硅烷选自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硫代辛酰基-1-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脲基硅烷选自γ-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脲丙基三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甲基丙烯酸酯硅烷选自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多酚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和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除水剂选自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A组分中的固化剂选自乙二胺、二乙烯(撑)三胺、多乙烯(撑)多胺、间苯二胺、间苯二甲胺、胺加成固化剂、T31固化剂、酚氨基醇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固化促进剂选自DMP-30促进剂、HDG-A/B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叔胺类促进剂、季铵盐类促进剂和脂肪胺类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B组分中的固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辛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甲基锡、辛酸亚锡、氧化二丁基锡、氧化二辛基锡、二甲基硫醇锡、二丁基硫醇锡、二辛基硫醇锡、二丁基乙酰丙酮锡和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A组分中的填料和B组分中的填料各自独立的选自纳米碳酸钙、重钙、粘土、滑石粉和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触变剂选自气相二氧化硅、氢化蓖麻油和聚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紫外吸收剂选自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光稳定剂选自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和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硅烷改性聚醚、填料、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触变剂、硅烷偶联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和除水剂混合,得到A组分;
b)将环氧树脂、填料、增塑剂、水和固化剂混合,得到B组分;
所述步骤a)和步骤b)没有顺序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硅烷改性聚醚300~500份;填料200~300份;紫外吸收剂3~12份;光稳定剂3~12份;触变剂15~35份;硅烷偶联剂30~50份;固化剂10~40份;固化促进剂10~20份;除水剂5~15份;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环氧树脂300~500份;填料200~300份;增塑剂200~300份;水5~15份;固化剂20~40份。本发明将硅烷改性聚醚、硅烷偶联剂、填料、固化剂、除水剂及其它添加剂组合作为A组分,以环氧树脂、填料、增塑剂、水和固化剂组合作为B组分,通过上述A、B组分的配合,能够提高初固速度、并提高72h后的对拉强度以及对一些金属基材的粘结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的起效时间在0.9h以下,72h对拉强度在290N以上,粘结破坏面积比率在95%以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对拉强度测试仪器的示意图;
图2为加强筋结构及用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041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051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052
本发明将硅烷改性聚醚、硅烷偶联剂、填料、固化剂、除水剂及其它添加剂组合作为A组分,以环氧树脂、填料、增塑剂、水和固化剂组合作为B组分,通过上述A、B组分的配合,能够提高初固速度、并提高72h后的对拉强度以及对一些金属基材的粘结性能。
关于A组分:
本发明中,所述硅烷改性聚醚优选为S203H、S303H、SAX350、SAX400、EST-280、STP-E15、STP-E35、SPUR+*1015和SPUR+*1050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S203H、S303H、SAX350、SAX400、EST-280、STP-E15、STP-E35、SPUR+*1015和SPUR+*1050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对所述硅烷改性聚醚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为一般市售品即可。本发明中,所述硅烷改性聚醚的用量为300~500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300份、400份或500份。
本发明中,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氨基硅烷、巯基硅烷、脲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酸酯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
所述氨基硅烷选自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氨基-硅烷、三氨基硅烷、双-(γ-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δ-氨基新已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δ-氨基新已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苯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丙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巯基硅烷选自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硫代辛酰基-1-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脲基硅烷选自γ-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脲丙基三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甲基丙烯酸酯硅烷选自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优选为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061
A-1120、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062
Z-6020(可由美国道康宁公司提供)和KBM-603(可由日本信越公司提供)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优选为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063
A-187和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064
GLYMO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对所述硅烷偶联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为一般市售品即可。以硅烷改性聚醚的用量300~500份为基准,所述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30~50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30份、40份或50份。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与硅烷改性聚醚的质量比为1∶10。
本发明中,所述填料优选为纳米碳酸钙、重钙、粘土、滑石粉和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纳米碳酸钙优选为表面处理过的纳米碳酸钙,具体通过以下方式获得:进行脂肪酸改性处理;所述脂肪酸优选为含羟基和/或氨基的脂肪酸。且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径≤120nm。所述重钙为表面处理过或未表面处理过的重钙均可。本发明中,以硅烷改性聚醚的用量300~500份为基准,所述填料的用量为200~300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200份、250份或300份。
本发明中,所述紫外吸收剂优选为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UV326、UV328、UV329和UV1600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以硅烷改性聚醚的用量300~500份为基准,所述紫外吸收剂的用量为3~12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3份、8份或12份。
本发明中,所述光稳定剂优选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光稳定剂292、光稳定剂770、光稳定剂765、光稳定剂622和光稳定剂5050H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以硅烷改性聚醚的用量300~500份为基准,所述光稳定剂的用量为3~12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3份、8份或12份。
本发明中,所述触变剂优选为气相二氧化硅、氢化蓖麻油和聚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以硅烷改性聚醚的用量300~500份为基准,所述触变剂的用量为15~35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15份、25份或35份。
本发明中,所述固化剂优选为乙二胺、二乙烯(撑)三胺、多乙烯(撑)多胺、间苯二胺、间苯二甲胺、胺加成固化剂、T31固化剂、酚氨基醇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胺加成固化剂优选为590固化剂和593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酚氨基醇固化剂优选为陶氏环氧固化剂D.E.H.85和/或陶氏环氧固化剂D.E.H.84。本发明中,以硅烷改性聚醚的用量300~500份为基准,所述固化剂的用量为10~40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10份、25份或40份。
本发明中,所述固化促进剂优选为DMP-30促进剂、HDG-A/B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叔胺类促进剂、季铵盐类促进剂和脂肪胺类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叔胺类促进剂优选为三乙胺、三乙醇胺、BMDA、DBU、DMP-10和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季铵盐类促进剂优选为四甲基氢氧化铵、四甲基氯化铵、苄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脂肪胺类促进剂优选为N,N-二甲基环己胺、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N,N,N',N'-四甲基亚烷基二胺和N,N-二甲基苄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以硅烷改性聚醚的用量300~500份为基准,所述固化促进剂的用量为10~20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10份、15份或20份。
本发明中,所述除水剂优选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具体可为商品名为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071
A-171(美国迈图或者美国联碳公司),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072
VTMO(德国赢创化工)的产品。本发明中,以硅烷改性聚醚的用量300~500份为基准,所述除水剂的用量为5~15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5份、10份或15份。
关于B组分:
本发明中,所述环氧树脂优选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多酚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和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所述环氧树脂的用量为300~500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300份、400份或500份。
本发明中,所述填料优选为纳米碳酸钙、重钙、粘土、滑石粉和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纳米碳酸钙优选为表面处理过的纳米碳酸钙,具体通过以下方式获得:进行脂肪酸改性处理;所述脂肪酸优选为含羟基和/或氨基的脂肪酸。且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径≤120nm。所述重钙为表面处理过或未表面处理过的重钙均可。本发明中,以环氧树脂的用量300~500份为基准,所述填料的用量为200~300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200份、250份或300份。
本发明中,所述增塑剂优选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和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优选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以环氧树脂的用量300~500份为基准,所述增塑剂的用量为150~300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150份、200份或300份。
本发明中,所述固化剂优选为二月桂酸二辛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甲基锡、辛酸亚锡、氧化二丁基锡、氧化二辛基锡、二甲基硫醇锡、二丁基硫醇锡、二辛基硫醇锡、二丁基乙酰丙酮锡和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二辛基硫醇锡和/或二丁基乙酰丙酮锡。其中,所述二辛基硫醇锡具体可为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081
UL-29,二丁基乙酰丙酮锡具体可为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082
U-220H。本发明中,以环氧树脂的用量300~500份为基准,所述固化剂的用量为20~40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20份、30份或40份。本发明控制A组分和B组分中固化剂采用上述不同的种类,能够保证产品的储存稳定性和使用性,若将A组分与B组分中固化剂相互替换,则产品在A、B组分混合使用前就已固化,无法使用。
本发明中,B组分中还含有水,以环氧树脂的用量300~500份为基准,所述固化剂的用量为5~15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用量为5份、10份或15份。
本发明提供的双组分密封胶如上文所述,将硅烷改性聚醚、硅烷偶联剂、填料、固化剂、除水剂及其它添加剂组合作为A组分,以环氧树脂、填料、增塑剂、水和固化剂组合作为B组分,通过上述特定组成的A组分、B组分的配合,能够提高初固速度、并提高72h后的对拉强度以及对一些金属基材的粘结性能。本发明采用分别控制A组分和B组分为特定的组成,并将二者搭配,才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初固速度、对拉强度及粘结性,若打破上述组成,则会影响产品性能。具体的,本申请在A组分中添加固化剂的基础上,B组分也添加固化剂,并同时添加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在B组分中加入环氧树脂,使密封胶具有高强度和优异的粘结性能,同时,B组分中加入水,与其它组分配合,还能缩短密封胶的初固时间。若将B组分中的环氧树脂放在A组分中,则会导致密封胶粘结对拉力的下降,同时储存期大大缩短;若将A组分中的硅烷改性聚醚、硅烷偶联剂和固化剂放入B组分,会导致硅烷偶联剂水解,且导致B组分完全固化,无法使用;B组分中的水和环氧树脂也不能放入A组分,否则会导致初固时间增加;同时A组分中不能没有除水剂,否则会导致储存稳定性下降。因此,本发明分别控制A组分和B组分为特定的组成并将二者搭配,才能有效提升产品的初固速度、对拉强度及粘结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硅烷改性聚醚、填料、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触变剂、硅烷偶联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和除水剂混合,得到A组分;
b)将环氧树脂、填料、增塑剂、水和固化剂混合,得到B组分;
所述步骤a)和步骤b)没有顺序限制。
其中,所述硅烷改性聚醚、填料、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触变剂、硅烷偶联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除水剂、环氧树脂、填料、增塑剂、水、固化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均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关于步骤a):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的方式优选为通过机械搅拌进行搅拌混合,具体的,可投入双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具体的,先将硅烷改性聚醚、填料、紫外吸收剂、填料、光稳定剂、触变剂进行混合,在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00~110℃,保持1~2小时,降温至45℃以下,再加入硅烷偶联剂、第一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和除水剂混合,得到A组分,出料灌装待用。
关于步骤b):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的方式优选为通过机械搅拌进行搅拌混合,具体的,可投入双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所述搅拌优选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经搅拌均匀后,出料分装。
对于双组分密封胶,A组分和B组分是分装密封,并成套组成产品进行售卖,待使用时直接用配套胶枪进行打胶,在打胶过程中A、B组分会通过静态混合器的胶嘴进行充分混合,从而使用。本发明中,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优选为10∶(8~12)。
本发明提供的双组分硅烷改性密封胶主要作为电梯胶,是针对电梯加强筋粘结的使用工况进行设计,也可应用于同类型的工业领域。现阶段的电梯上,用胶粘剂代替某些部件的焊接、铆接等传统工艺,实现相同或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达到减轻重量、降低能耗、简化组装工序、提高制品质量和优化产品结构等其它连接方法(如铆接和焊接等)所不能实现的效果,不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发现:单组份胶粘剂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起效,不能满足快节奏的生产;双面胶粘接强度较差,容易有脱胶的风险;双组分胶粘剂初固速度慢、对拉强度差、粘结性欠佳。而本发明提供的双组分硅烷改性电梯胶,通过A组分和B组分的配方设计,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初固速度、对拉强度及粘结性能。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1、原料配方:
A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01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11
B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12
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原料配比参加表1。
2、制备:
a)将硅烷改性聚醚、填料、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触变剂进行混合,在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05℃,保持1.5小时,降温至30℃,再加入硅烷偶联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和除水剂混合,得到A组分;
b)将环氧树脂、填料、增塑剂、水、固化剂混合,得到B组分。
3、使用和性能测试
对拉测试采用的仪器参见图1,图1为对拉强度测试仪器的示意图。加强筋结构(碳钢或镀锌)及用胶图参见图2,图2为加强筋结构及用胶示意图。
将所述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比1∶1混合,按国标GB/T7123.1—2015多组分胶粘剂可操作时间的测定(其中的方法六胶接强度法);使用匹配的双组分胶枪直接进行打胶(双组分有对应的胶嘴,为静态混合器),测定起效时间(即初固时间)。结果参见表2。
待72h后,测试样品的对拉强度,并计算粘结面的破坏面积,测试结果参见表2。具体如下:按GB/T 7124-2008的规定测定,测定前将试样玻璃片固定夹固定在拉力机的上夹持器上。从标准状态下取出试片后,放入定制夹具,夹在拉力机的下夹持器上。以(20±2)mm/min的拉伸速度测定试样对拉破坏时的最大对拉强度。同时评判破环面积。
实施例2
1、原料配方:
A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21
B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22
2、制备:同实施例1。
3、使用及性能测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1、原料配方:
A组分原料:
A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23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31
B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32
2、制备:同实施例1。
3、使用及性能测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1、原料配方:
A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33
B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34
2、制备:同实施例1。
3、使用及性能测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1、原料配方:
A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41
B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42
2、制备:同实施例1。
3、使用及性能测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配方进行,不同的是,将B组分中的环氧树脂挪至A组分中,具体如下:
1、原料配方:
A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43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51
B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52
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原料配比参加表1。
2、制备:
a)将硅烷改性聚醚、填料、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触变剂进行混合,在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05℃,保持1.5小时,降温至30℃,再加入硅烷偶联剂、环氧树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和除水剂混合,得到A组分;
b)将环氧树脂、填料、增塑剂、水、固化剂混合,得到B组分。
3、使用及性能测试: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4的配方进行,不同的是,将A组分中的除水剂挪至B组分中,具体如下:
1、原料配方:
A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53
B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61
2、制备:
a)将硅烷改性聚醚、填料、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触变剂进行混合,在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05℃,保持1.5小时,降温至30℃,再加入硅烷偶联剂、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混合,得到A组分;
b)将环氧树脂、填料、增塑剂、水、固化剂和除水剂混合,得到B组分。
3、使用及性能测试: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5的配方进行,不同的是,将A组分中的硅烷偶联剂挪至B组分中,具体如下:
1、原料配方:
A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62
B组分原料: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63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71
2、制备:
a)将硅烷改性聚醚、填料、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触变剂进行混合,在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05℃,保持1.5小时,降温至30℃,再加入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和除水剂混合,得到A组分;
b)将环氧树脂、填料、增塑剂、水、固化剂和硅烷偶联剂混合,得到B组分。
3、使用和性能测试: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2的配方进行,不同的是,将A组分中的固化剂与B组分中固化剂进行交换。
对比例5
按照实施例2的配方进行,不同的是,将A组分中的硅烷偶联剂替换为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表1 实施例1~5及对比例1~3的原料配方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72
Figure BDA0002990416260000181
表2 实施例1~5及对比例1~5的产品性能
起效时间,h 72h对拉强度,N 粘结破坏面积占比
检测要求 ≤1 ≥200 ≥90%
实施例1 0.5 310 95%
实施例2 0.9 290 98%
实施例3 0.7 410 100%
实施例4 0.8 350 100%
实施例5 0.5 330 98%
对比例1 0.1 120 50%
对比例2 4 310 95%
对比例3 0.5 90 20%
对比例4 无法使用 / /
对比例5 3 130 100%
由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双组分硅烷改性密封胶,能够有效提高初固速度,对拉强度和粘结性能。其中,与对比例1-3的效果对比证明,若将A组分中的个别组分挪至B组分中,或将B组分中的个别组分挪至A组分中,则会降低产品的性能,本发明控制A组分和B组分各自的特定组成搭配,才能有效提高产品性能。与对比例4的效果对比证明,若两种组分中的固化剂进行替换,则无法使用,本发明分别控制A组分、B组分为上述不同种类的固化剂,才能有效提升产品效果。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Figure FDA0002990416250000011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Figure FDA0002990416250000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改性聚醚选自S203H、S303H、SAX350、SAX400、EST-280、STP-E15、STP-E35、SPUR+*1015和SPUR+*1050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氨基硅烷、巯基硅烷、脲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酸酯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选自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氨基-硅烷、三氨基硅烷、双-(γ-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δ-氨基新已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δ-氨基新已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苯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丙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巯基硅烷选自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硫代辛酰基-1-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脲基硅烷选自γ-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脲丙基三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甲基丙烯酸酯硅烷选自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多酚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和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剂选自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的固化剂选自乙二胺、二乙烯(撑)三胺、多乙烯(撑)多胺、间苯二胺、间苯二甲胺、胺加成固化剂、T31固化剂、酚氨基醇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固化促进剂选自DMP-30促进剂、HDG-A/B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叔胺类促进剂、季铵盐类促进剂和脂肪胺类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B组分中的固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辛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甲基锡、辛酸亚锡、氧化二丁基锡、氧化二辛基锡、二甲基硫醇锡、二丁基硫醇锡、二辛基硫醇锡、二丁基乙酰丙酮锡和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的填料和B组分中的填料各自独立的选自纳米碳酸钙、重钙、粘土、滑石粉和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触变剂选自气相二氧化硅、氢化蓖麻油和聚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吸收剂选自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光稳定剂选自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和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10.一种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硅烷改性聚醚、填料、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触变剂、硅烷偶联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和除水剂混合,得到A组分;
b)将环氧树脂、填料、增塑剂、水和固化剂混合,得到B组分;
所述步骤a)和步骤b)没有顺序限制。
CN202110314100.1A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980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4100.1A CN112980374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4100.1A CN112980374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0374A true CN112980374A (zh) 2021-06-18
CN112980374B CN112980374B (zh) 2022-12-30

Family

ID=76334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4100.1A Active CN112980374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0374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6512A (zh) * 2021-07-23 2021-09-21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热防霉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28068A (zh) * 2021-08-09 2021-10-22 湖南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石材补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28067A (zh) * 2021-08-09 2021-10-22 湖南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材补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21336A (zh) * 2021-07-28 2021-11-09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温固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3637446A (zh) * 2021-09-07 2021-11-12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高强度硅烷改性聚醚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81656A (zh) * 2021-12-24 2022-03-15 江苏明昊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组分低粘度光伏组件用粘接密封硅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95358A (zh) * 2021-12-31 2022-04-26 江苏明昊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用双组份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72274A (zh) * 2022-04-26 2022-06-28 烟台泰盛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改性ms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58451A (zh) * 2022-02-16 2023-01-03 宜兴市普利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及生产效率的密封材料
CN117363296A (zh) * 2023-10-13 2024-01-09 广东高士高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等比例型双组份硅烷改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6506A (zh) * 2018-06-08 2018-10-19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8046A (zh) * 2018-12-26 2019-04-16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固化速度可控的双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
CN111117546A (zh) * 2019-12-17 2020-05-08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耐高温硅烷改性粘接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41974A (zh) * 2020-11-30 2021-02-09 大连凯华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低密度防水弹性双组份密封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6506A (zh) * 2018-06-08 2018-10-19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8046A (zh) * 2018-12-26 2019-04-16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固化速度可控的双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
CN111117546A (zh) * 2019-12-17 2020-05-08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耐高温硅烷改性粘接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41974A (zh) * 2020-11-30 2021-02-09 大连凯华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低密度防水弹性双组份密封胶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6512A (zh) * 2021-07-23 2021-09-21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热防霉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21336A (zh) * 2021-07-28 2021-11-09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温固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3528068A (zh) * 2021-08-09 2021-10-22 湖南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石材补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28067A (zh) * 2021-08-09 2021-10-22 湖南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材补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7446A (zh) * 2021-09-07 2021-11-12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高强度硅烷改性聚醚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7446B (zh) * 2021-09-07 2023-01-03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高强度硅烷改性聚醚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81656A (zh) * 2021-12-24 2022-03-15 江苏明昊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组分低粘度光伏组件用粘接密封硅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95358A (zh) * 2021-12-31 2022-04-26 江苏明昊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用双组份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58451A (zh) * 2022-02-16 2023-01-03 宜兴市普利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及生产效率的密封材料
CN115558451B (zh) * 2022-02-16 2023-12-08 普利泰电子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及生产效率的密封材料
CN114672274A (zh) * 2022-04-26 2022-06-28 烟台泰盛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改性ms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63296A (zh) * 2023-10-13 2024-01-09 广东高士高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等比例型双组份硅烷改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0374B (zh) 2022-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80374B (zh) 一种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US6025416A (en) Two-component adhesive/sealing mass with high initial adhesiveness
CN102115654B (zh) 一种汽车折边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1120B (zh) 一种高弹性低模量单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1435B (zh) 一种高强度等比例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7546B (zh) 耐高温硅烷改性粘接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92551A (zh) 透明、高粘接性的硅烷改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7517A (zh) 一种双组分快速固化型有机硅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US11001734B2 (en)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use in roofing materials
CN110734730A (zh) 一种硅烷改性聚醚双组份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5362A (zh) 一种氟硅改性聚醚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85657A (zh) 一种单组份高强度ms密封胶制备方法
CN108587545B (zh) 一种用于alc板的单组分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9593B (zh) 一种防雾车灯用等比例混合有机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5863A (zh) 一种高强度硅烷改性聚氧化丙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08714A (zh) 一种工业用耐热型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8048B (zh) 高强度聚醚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3091754A (ja) 湿気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CN111073577B (zh) 环保型ms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7002B (zh) 一种投光灯双组份硅酮密封胶
CN108753241A (zh) 硅烷改性聚醚热熔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8926B (zh) 一种用于粘接橡胶与混凝土的高强结构胶及制备方法
KR102223542B1 (ko) 탄성입자가 첨가된 실릴화폴리우레탄계 자동차 산업용 실란트
CN110551429B (zh) 一种提高酸酐-环氧体系耐高湿涂装胶附着力的方法
CN112538332A (zh) 一种高模量硅烷封端聚合物树脂挡风玻璃胶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