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9881B - 促抗癌药摄入的大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抗癌药物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促抗癌药摄入的大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抗癌药物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9881B
CN112979881B CN201911296719.3A CN201911296719A CN112979881B CN 112979881 B CN112979881 B CN 112979881B CN 201911296719 A CN201911296719 A CN 201911296719A CN 112979881 B CN112979881 B CN 1129798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romolecule
group
amine
groups
macromolecu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67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79881A (zh
Inventor
阎虎生
黄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k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k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k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k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2967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7988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4363 priority patent/WO20211210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979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9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79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9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after-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4Synthetic polymeric materials
    • A61K31/785Polymers containing nitrog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1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itro-, nitroso-, azo-compounds, nitriles, cyanates
    • A61K47/18Amines; Amides; Urea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Amino acids; Oligopeptides having up to five amino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carbomers, poly(meth)acrylates, or polyvinyl pyrrolid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56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e.g. an oligomeric, polymeric or dendrimeric molecule
    • A61K47/5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e.g. an oligomeric, polymeric or dendrimeric molecule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 A61K47/6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e.g. an oligomeric, polymeric or dendrimeric molecule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the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being a polyoxyalkylene oligomer, polymer or dendrimer, e.g. PEG, PPG, PEO or polyglyce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79/00Derivatives of guanidine,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the group, the singly-bou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5/00Peptides containing up to four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5/02Peptides containing up to four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abnormal peptide link
    • C07K5/0215Peptides containing up to four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abnormal peptide link containing natural amino acids, forming a peptide bond via their side chain functional group, e.g. epsilon-Lys, gamma-Glu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04Anhydrides, e.g. cyclic anhyd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2Polyamin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促抗癌药摄入的大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抗癌药物的用途。所示所述大分子具有多个胍基且可选地具有胺基,其中至少部分胺基和/或胍基被式I所示的取代基所取代而形成酰胺键,其中所述大分子具有小于等于50,000Da的平均分子量,并且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所述大分子的ζ电位为‑15mV~+5mV,以及所述大分子在微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具有5~100个胍基。所示大分子可以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的聚集、渗透和促进抗癌药进入癌细胞内,此类大分子与抗癌药联用时可以增加抗癌药的抗癌效果,因此在相同的抗癌药剂量下,与所述的大分子联用显著增大抗癌的效果,或者在较低的抗癌药剂量下,与所述的大分子联用大大减小抗癌药的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促抗癌药摄入的大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抗癌药物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药物增效剂领域,具体涉及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的聚集和渗透的大分子物质。
背景技术
癌症的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传统化疗所使用的药物通常存在毒性大、副作用大等弊端,经由口服或注射给药后,化疗药物在人体内无选择性分布,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细胞造成严重的损害,产生骨髓抑制、胃肠道毒性、皮肤毒性和过敏等不良反应。而且,对于实体瘤患者,最初的化疗往往疗效较好,但这种疗效往往不能持续,化疗后肿瘤容易复发,复发后再进行化疗其疗效往往不佳。其原因是化疗药不易在肿瘤组织聚集和渗透,也不易被癌细胞摄取,特别是药物不易在肿瘤组织聚集和不易渗透到肿瘤组织的深处是阻碍抗癌药物疗效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抗癌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在肿瘤组织的聚集量比在正常组织的聚集量少很多(R.Nandigama,et al.,Restrictionof drug transport by the tumor environment,Hist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2018,150,631–648),即使是少量聚集于肿瘤组织的抗癌药也主要分布于毛细血管周围,而渗透到远离毛细血管的深处的药物很少,即药物在肿瘤组织内的分布极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实体瘤组织的高密度的胞外基质和升高的组织间隙液压阻碍了药物的渗透(A.I.Minchinton,et al.,Drug penetration in solid tumours,Nature ReviewsCancer 2006,6,583–592)。进入肿瘤组织中远离毛细血管部位的药物的浓度往往很小,达不到杀死癌细胞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而且接受低浓度抗癌药的癌细胞往往会产生耐药性,这就是癌症的持续化疗疗效差和化疗后肿瘤易复发的主要原因。癌细胞耐药性的主要机理之一是阻止化疗药进入癌细胞内和将进入癌细胞的化疗药泵出到胞外,使癌细胞内的化疗药的浓度达不到杀死癌细胞所需的最低浓度。理论上,增大化疗药的剂量可以增大远离毛细血管的肿瘤组织的药物浓度,耐药癌细胞内的化疗药的浓度也会增加。但由于化疗药的严重毒副作用,增大剂量可能是致命的。
为了增加抗癌药在肿瘤组织的聚集,近几十年来发展了纳米载体负载抗癌药作为抗癌药的传输体系。其基本原理是,纳米粒子不易透过致密的正常毛细血管壁而进入正常组织,但易透过多孔性的肿瘤组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肿瘤组织,提高抗癌药物的抗癌效率(A.Wicki,et al.,Nanomedicine in cancer therapy:Challenges,opportunities,andclinical applications,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5,200,138–157)。虽然已经有10多个纳米载体负载抗癌药得到临床应用,但这些纳米药物与对应的小分子药物相比疗效并没有增加多少,只是副作用有所减小(Y.S.Youn,et al.,Perspectives on thepast,present,and future of cancer nanomedicine,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2018,130,3–11)。在肿瘤组织高比例的聚集但其疗效并未提高的原因归因于,进入肿瘤组织的纳米粒子主要集中于毛细血管周围,由于其较大(相比于小分子)的尺寸更难渗透到远离毛细血管的深处(D.Rosenblum,et al.,Progress and challenges towards targeteddelivery of cancer therapeu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9,1410;M.van Elk,et al.,Nanomedicines for advanced cancer treatments:Transitioning towardsresponsive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16,515,132–164)。此外,纳米载体负载药物体系涉及到药物的负载、负载量、可控释放等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如果复杂体系中的任何一步效果不佳,则最终的效果肯定很差,而且复杂体系不易规模化生产,批次之间重复性差,生产成本高。
在我们先前发表的研究论文(J.Cao,et al.,European Journal of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2018,127,371–377;X.Huang,et al.,MaterialsScience&Engineering C 2019,102,558–568)和中国专利申请No.:201710402913.X中发现,含胺基的聚合物可以提高小分子化疗药进入癌细胞内,通过给荷瘤裸鼠共注射或先后注射含胺基聚合物和化疗药,因聚合物促进化疗药更多地进入癌细胞内,因而其抗癌效果比只注射小分子药物的效果好,基含胺基聚合物使化疗药增效。因为药物并没有负载于聚合物上,与纳米载体负载药物体系相比更简单。
Sugahara等发现,称作肿瘤穿透肽的由9个氨基酸组成的环肽可以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的聚集和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的渗透(K.N.Sugahara,et al.,Coadministration of a tumor-penetrating peptide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cancer drugs,Science 2010,328,1031–1035)。该研究中给予荷瘤裸鼠同时注射环肽和抗癌药,使抗癌药更多地聚集于肿瘤组织,并更深地渗透于肿瘤组织,从而提高抗癌药的抗肿瘤效果,起到增效剂的作用。与纳米粒子负载抗癌药物体系相比,增效剂与抗癌药物联用体系更简单,不涉及药物负载、负载量、可控释放等问题,可以与多种抗癌药联用。但多肽药物的稳定性差,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都易失活,如多肽药物进入血液后极易被多肽水解酶或蛋白酶水解而失效。而且多肽药物的合成成本昂贵,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抗癌药物更多地在肿瘤部位聚集,并更深入地渗透到肿瘤组织内部的物质,从而提高抗癌药物,特别是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人发现,一类含多个胍基的大分子不仅像先前报道的含胺基聚合物一样可以促进化疗药更多地进入癌细胞,而且还可以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的聚集和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的渗透,从而取得了更好的疗效。本发明的大分子中的胍基以及每一大分子所含的胍基的数量对大分子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的聚集和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的渗透起关键的作用。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大分子,所述大分子具有多个胍基且可选地具有胺基,其中至少部分胺基和/或胍基被下式I所示的取代基所取代而形成酰胺键,其中所述大分子具有小于等于50,000Da的平均分子量,并且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所述大分子的ζ电位为-15mV~+5mV,以及所述大分子在微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具有5~100个胍基,
Figure BDA0002320756440000041
其中R1和R2可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基,或者R1和R2可相互连接和与其连接的碳原子共同形成五元或六元环,其中所述取代指被1~2个羧基所取代。
较优地,式I的取代基中R1和R2可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的烷基,或者R1和R2可相互连接和与其连接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六元环,其中所述取代指被1个羧基所取代。
具体地,式I的取代基可选自以下取代基组成的组:
Figure BDA0002320756440000042
由于胍基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是以质子化的形式存在,即含有胍基的大分子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带正电荷。然而带正电荷的大分子在体内易被清除,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短,无法产生令人满意的促进抗癌药物摄入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在大分子中引入一定量的羧基,使大分子在正常生理条件下(pH~7.4)ζ电位为-15mV~+5mV。此时,分子的净电荷接近于0或略带负电荷。净电荷接近于0或略带负电荷的大分子在体内不易被清除,其血液循环时间长(E.Blanco,et al.,Principles of nanoparticle design forovercoming biological barriers to drug delivery,Nature Biotechnology 2015,33,941–951)。
在肿瘤组织的微酸性的环境中,本发明大分子中由式I取代基形成的酰胺键发生水解,该取代基带有的羧基脱离大分子。水解后的大分子中的胺基和胍基被释放出来,从而能够发挥其帮助抗癌药渗透到细胞中以及扩散至组织内部的作用。此处所述的“释放”是指水解前酰化的胺基和胍基水解后变成自由的胺基和胍基而被释放出来,以及水解前大分子中未酰化的胺基和胍基与大分子所具有的羧基形成离子对而使胺基和胍基被保护起来,水解后由于羧基部分的离去而使由离子对保护的胺基和胍基也被释放出来。
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取代基与大分子中的胺基(伯胺基或仲胺基)和/或胍基形成的酰胺键在正常生理条件的微碱性环境中可以稳定存在,因而在正常组织以及正常组织的血液循环中不会水解,而在肿瘤组织的微酸性的环境下,该酰胺键易于水解,从而能够顺利到达肿瘤组织发挥其作用。
本发明人发现,在模拟肿瘤微酸性的环境中,本发明的大分子在平均分子量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每分子中所含的胍基的平均数愈多则有利于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聚集、渗透和进入癌细胞内;当所述大分子的每一分子所含的胍基的平均数相同时,则平均分子量愈小愈有利于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聚集、渗透和进入癌细胞内。所述大分子所含的平均胍基数最少为5个时才有较显著的功能作用,由于胍基数和分子量对其功能作用具有相反的影响。本发明中,分子量尽量小,且胍基数量尽量高,则可取得较佳的效果,而这两个因素具有最佳的平衡范围。
根据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大分子在微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可具有10~60个胍基,优选具有15~40个胍基。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大分子可具有1,500~40,000Da的平均分子量,优选具有2,500~25,000Da的平均分子量,更优选具有3,000~15,000Da。
根据更优的实施方式,所述大分子具有3,000~15,000Da的分子量,且在微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可具有15~40个胍基。
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大分子中式I所示的取代基的取代率,使本发明的大分子的净电荷数接近0。其中净电荷数通过大分子的ζ电位来表征。在正常生理条件下(pH~7.4)的ζ电位在-5mv到+5mv之间时可以认为其净电荷接近于0,在-15mv到-5mv之间时为略带负电荷。本发明的大分子的ζ电位在-15mv到+5mv之间,较优地在-10mv到+2mv之间,更优地在-8mv到0mv之间。
也就是说,整体略带负电荷的大分子是更为优选的。
在本发明的大分子中,所述胍基可通过使含胺基的大分子中的至少部分胺基胍基化或与具有胍基的化合物反应而引入所述大分子中。为了便于引入胍基,所述含胺基的大分子含有多个伯胺基和/或仲胺基。所述含胺基的大分子可进一步含有叔胺基。
所述含胺基的大分子可为含胺基的线性大分子或含胺基的支化大分子。这样的线性或支化的大分子可以是带有胺基侧链的聚烯烃类的分子,也可以是侧链带有胺基的聚氨基酸类的分子,氨基化的超支化聚甘油等。
根据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含胺基的线性大分子可选自聚乙烯胺、聚烯丙基胺和线形聚乙烯亚胺。所述含胺基的支化大分子可选自支化聚乙烯亚胺、超支化聚赖氨酸、树枝状聚酰胺-胺、树枝状聚丙烯亚胺、树枝状聚赖氨酸和氨基化的超支化聚甘油。其中最优选的是含胺基的支化大分子。
这些含胺基的大分子价格较低,或合成成本较低,易于合成且结构稳定,毒副作用小,是生物相容性好的目标大分子。
根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使含胺基的大分子中的至少部分胺基与具有胍基的化合物反应包括使含胺基的大分子中的至少部分胺基与含有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进行酰胺化反应。优选地所述含有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选自胍基乙酸盐酸盐、3-胍基丙酸盐酸盐、α-氨基和胍基双保护的精氨酸。当含有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选自α-氨基和胍基双保护的精氨酸时,所得到的脱掉保护基后的含胍基大分子中同时也引入了伯胺基(精氨酸的α-氨基)。
根据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使含胺基的大分子中的至少部分胺基胍基化通过胍基化试剂进行反应。优选地所述胍基化试剂可选自单氰胺、O-甲基异脲、硫脲、S-甲基异硫脲、N,N-二(叔丁氧羰酰基)硫脲、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和3,5-二甲基-1-吡唑硝酸甲脒。
由以下详述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水解后带有一定数量胍基的大分子不仅能促进抗癌药物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抗癌药物在实体肿瘤中聚集,并明显有助于抗癌药物从血管部位渗透到肿瘤组织更深入的部位。因此在相同的抗癌药剂量下,本发明的大分子的使用显著增大抗癌的效果;或者在较低的抗癌药剂量下,本发明的大分子的使用大大减小抗癌药的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大分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含胺基的大分子中引入胍基,和
进一步与式II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所述大分子,
Figure BDA0002320756440000071
其中R1和R2可各自独立地选自由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基所组成的组,或者R1和R2相互连接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并和与其连接的碳原子共同形成五元或六元环所组成的组,其中所述取代为被1~2个羧基所取代。
优选地,R1和R2可各自独立地选自由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的烷基所组成的组,或者R1和R2相互连接为亚丁基并和与其连接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六元环,其中所述取代为被1个羧基所取代。
所述式II的化合物可具体为以下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20756440000072
所述式II的化合物最优选为2,3-二甲基马来酸酐、环己烯-1,2-二羧酸酐、顺乌头酸酐和2-(2-羧乙基)-3-甲基马来酸酐中的一种。
所述含有胺基的大分子如前述所定义。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在含有胺基的大分子中引入胍基可包括:使所述含胺基的大分子与含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中的羧基形成酰胺键。优选地,所述含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选自胍基乙酸盐酸盐、3-胍基丙酸盐酸盐、α-氨基和胍基双保护的精氨酸。如果所述含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选自α-氨基和胍基双保护的精氨酸,最后需要将保护基脱除。
或者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在含有胺基的大分子中引入胍基可包括:使所述含有胺基的大分子与胍基化试剂反应。优选地,所述胍基化试剂选自单氰胺、O-甲基异脲、硫脲、S-甲基异硫脲、N,N-二(叔丁氧羰酰基)硫脲、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和3,5-二甲基-1-吡唑硝酸甲脒。
除上述方法外,本发明中引入胍基的反应还可采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任何方法,本发明对引入胍基的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制。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大分子的药物组合物。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药物组合物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种抗癌药物。优选地,所述抗癌药物可选自抗代谢药、烷化剂、抗微管药、抗癌抗生素和它们的组合。
具体地,所述抗代谢药可选自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和吉西他滨;所述烷化剂选自环磷酰胺、苯丁酸单芥和铂类抗癌药;所述抗微管药选自紫杉醇、长春碱、长春新碱、喜树碱和伊立替康;所述抗癌抗生素选自阿霉素、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
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进一步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和/或载剂。
可用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赋形剂和载剂可根据具体的给药方式、给药途径选择,本发明对此并无特别限制。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上述大分子或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特别地,所述治疗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大分子促进所述抗癌药物在肿瘤组织聚集并向肿瘤组织内部渗透。
本发明的大分子主要促进抗癌药物在实体瘤中的渗透和摄入。因此,所述癌症为恶性实体瘤。
优选地,所述恶性实体瘤可选自肝癌、肺癌、胃癌、肠癌、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宫颈癌。
本发明的大分子能够显著提高抗癌药物的疗效,并因而能够使抗癌药物以更低的剂量使用,从而降低其副作用。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大分子能够促进抗癌药物更深入地渗透到实体肿瘤组织内部,因此还能够延长出现耐药性的时间,或者阻止抗耐药性的出现。此外,与多肽类促进剂相比,本发明的大分子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稳定性高,更易于保存,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BPEI0.6k-G-DMA、BPEI1.8k-G-DMA、BPEI3.5k-G-DMA、BPEI5k-G-DMA和BPEI1.8k-Lys-DMA促进阿霉素在MCF-7细胞培养的细胞球中的渗透的激光共聚焦照片(DOX为阿霉素,标尺为100μm);
图2.HBPL4.6k-G-DMA促进阿霉素在SW480细胞培养的细胞球中的渗透的激光共聚焦照片(DOX为阿霉素,标尺为100μm);
图3.G4DPLys-G-DMA促进阿霉素在BxPC-3细胞培养的细胞球中的渗透的激光共聚焦照片(DOX为阿霉素,标尺为100μm);
图4.BPEI1.8k-G、BPEI1.8k-G-DMA、BPEI1.8k-Lys-DMA、bPEI0.6k-G-DMA和G4DPLys-G-DMA促进阿霉素在肿瘤组织中的渗透(DOX为阿霉素,标尺为50μm);
图5.bPEI1.8k-G-DMA促进阿霉素进入MCF-7细胞的激光共聚焦照片(DOX为阿霉素,标尺为50μm);和
图6.异种移植MCF-7裸鼠在第0天和第7天注射不同配方后肿瘤体积与时间的变化图(DOX为阿霉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方法或者装置不仅包括所明确记载的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实施方法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方法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关要素(例如方法中的步骤或者组分)。
本文所述的术语“正常的生理条件”指哺乳动物,特别是人体内的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的稳态内环境。本文中尤其指该内环境的pH值。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体内环境的pH值为大约7.4。
本文所述的术语“微酸性条件”是特指肿瘤组织中的酸碱性环境,通常肿瘤组织中的酸碱性环境呈现为pH 6.5~7.0的微酸性。
本发明的大分子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首先制备含多个胍基的大分子,然后在所制备的含胍基大分子中引入羧基。
含多个胍基的大分子可采用两种方法制备。第一种方法是含有伯胺基和(或)仲胺基的大分子与同时含有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形成酰胺键而引入胍基。即大分子中的伯胺基和(或)仲胺基与含有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中的羧基进行缩合形成酰胺键。第二种方法是由含有伯胺基和(或)仲胺基的大分子进行胺基的胍基化反应而引入胍基。所述的含有伯胺基和(或)仲胺基的大分子包括线形大分子和支化大分子,含有伯胺基和(或)仲胺基的线形大分子包括聚乙烯胺、聚烯丙基胺、线形聚乙烯亚胺等;含伯胺基和(或)仲胺基的支化大分子包括支化聚乙烯亚胺、超支化聚赖氨酸、氨基化的超支化聚甘油等、树枝状聚酰胺-胺、氨基化的超支化聚甘油、树枝状聚丙烯亚胺和树枝状聚赖氨酸等。优选采用含有伯胺基和(或)仲胺基的支化大分子,支化大分子中优选支化聚乙烯亚胺、超支化聚赖氨酸、氨基化的超支化聚甘油和树枝状聚赖氨酸。
所述的通过含有伯胺基和(或)仲胺基的大分子与同时含有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形成酰胺键而引入胍基所用的含有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包括:胍基乙酸盐酸盐、3-胍基丙酸盐酸盐、保护的精氨酸(Boc-Arg(Pbf)-OH、Boc-Arg-OH·HCl、Boc-Arg(Boc)-OH、Fmoc-Arg-OH·HCl)。羧基和胺基缩合形成酰胺键的缩合剂包括碳二亚胺类缩合剂(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鎓盐类缩合剂(如TATU、TBTU、BOP、PyBOP、PyAOP等)。如果使用保护的精氨酸,形成酰胺键后再将保护基脱掉后即可得到含有胍基的大分子。
所述的含有伯胺基和(或)仲胺基的大分子通过胺基的胍基化反应引入胍基的反应中采用的胍基化试剂包括单氰胺、O-甲基异脲、硫脲、S-甲基异硫脲、N,N′-二(叔丁氧羰酰基)硫脲、1H-吡唑-1-甲脒盐酸盐等和3,5-二甲基-1-吡唑硝酸甲脒。如果胍基化试剂中含有保护基,胍基化反应后再将保护基脱掉后即可得到含有胍基的大分子。
在反应中,可对胺基或胍基进行保护,在反应后脱去保护基即可。所述保护基可为任何常用的氨基保护剂,如叔丁氧羰酰基(Boc)等,但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大分子可以促进抗癌药更多地聚集于肿瘤组织。如以下将详述的,将所述大分子和抗癌药注射于荷瘤动物体内,在一定的时间后分析抗癌药在肿瘤、肝脏、肾脏、脾脏和肺中的浓度分布。结果表明,与只注射抗癌药相比,本发明的大分子显著地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的聚集。而不含胍基但含胺基的具有类似结构的大分子对抗癌药在肿瘤组织中的聚集的促进作用很小。
通过细胞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大分子可以促进抗癌药进入癌细胞内,即当癌细胞与所述大分子和抗癌药在模拟肿瘤的微酸性环境下共同孵育时,进入癌细胞内的抗癌药的浓度高于相同剂量的单独抗癌药孵育时进入癌细胞内的抗癌药的浓度。细胞流式实验表明,与单独使用抗癌药(以阿霉素为例)相比,同时使用本发明的大分子和抗癌药可以使进入癌细胞内的抗癌药的浓度明显提高。由于本发明的大分子可以促进抗癌药进入癌细胞,因此可以提高抗癌药的杀死癌细胞的效率。通过癌细胞与本发明的大分子和抗癌药在模拟肿瘤的微酸性环境下共同孵育,作为比较癌细胞与单独抗癌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孵育,在存在大分子的孵育实验中,癌细胞的存活率明显减小。
将三维癌细胞球体与本发明的大分子和抗癌药(以阿霉素为例)在模拟肿瘤的微酸性环境下共同孵育,然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成像检测癌细胞球体中不同深度的截面上的荧光强度,所述荧光强度与阿霉素的浓度成正比。与不使用大分子但其他条件相同的对照实验对比,本发明的大分子可以促进阿霉素在癌细胞球体中更深地渗透,在癌细胞球体中更均匀地分布。而不含胍基但含胺基的结构类似的大分子几乎没有对阿霉素的癌细胞球体中的渗透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作动物实验也表明,本发明的大分子可以促进抗癌药渗透到远离血管的肿瘤组织的深处,而仅含胺基的结构类似的大分子对阿霉素在肿瘤组织中的渗透的促进明显要小。
由于所述大分子可以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的聚集、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的渗透、并促进抗癌药进入癌细胞内,因此该类大分子与抗癌药联合使用治疗癌症时可以显著地使抗癌药增效。与单独注射抗癌药相比,荷瘤动物注射所述大分子和相同剂量的抗癌药后,其肿瘤的重量显著减小。
下面进一步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称取1g平均分子量为400Da的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0.4k)溶于200mL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搅拌下加入17.8g保护的精氨酸(Boc-Arg(Boc)-OH)、4.7g 1-羟基苯并三唑、4.4g 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和6.8g N,N-二异丙基乙胺,反应在室温下进行24小时,过滤,减压浓缩去除大部分溶剂,用乙醚沉淀。沉淀溶于二氯甲烷,通过硅胶柱纯化(二氯甲烷/甲醇=10/1),所得产物通过NMR估算出每一聚合物分子中含有胍基的平均数5.8个。产物溶于二氯甲烷中,搅拌下加入三氟乙酸,使最后的三氟乙酸/二氯甲烷的比例为9/1(体积比),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旋转蒸发除去二氯甲烷,残液用乙醚沉淀,得到的产物用BPEI0.4k-G表示。
称取1g BPEI0.4k-G溶解在50mL去离子水中,在搅拌下加入1.2g 2,3-二甲基马来酸酐(DMA),随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保持反应溶液pH在8.5-9之间,室温下反应18小时,其间调节pH值始终为8.5-9。所得溶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00-500Da的透析袋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的大分子用BPEI0.4k-G-DMA表示。采用动态光散射方法(Malvern的Zetasizer Nano ZS90)测定BPEI0.4k-G-DMA在pH 7.4时的ζ电位为-0.8mV,采用MALDI-TOF-MS(Bruker Daltonics的AutoflexIII LRF200-CID)测得的平均分子量为2020Da。
实施例2
用平均分子量为600Da的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0.6k)替代实施例1中的BPEI0.4k,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所得引入胍基和羧基的大分子用BPEI0.6k-G-DMA表示,每一BPEI0.6k-G-DMA大分子中引入胍基的平均数为10.2个,在pH 7.4时的ζ电位为-3.5mV,平均分子量为3450Da。
实施例3
称取1g平均分子量为1800Da的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1.8k)溶于200mL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搅拌下加入17.8g保护的精氨酸(Boc-Arg(Pbf)-OH)、4.7g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9.3g 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和7.5g N,N-二异丙基乙胺,反应在30℃下进行24小时,减压浓缩去除大部分溶剂,用乙醚沉淀,沉淀溶于二氯甲烷中,搅拌下加入三氟乙酸,使最后的三氟乙酸/二氯甲烷的比例为9/1(体积比),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旋转蒸发除去二氯甲烷,所得溶液用1mol/L NaHCO3调节pH值到6-7,用截留分子量为100-500Da的透析袋透析,透析液冷冻干燥得到的产物用BPEI1.8k-G表示。通过引入胍基前后平均分子量(MALDI-TOF-MS)的变化估算出平均每一BPEI1.8k-G大分子上引入22.1个胍基。
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BPEI1.8k-G与2,3-二甲基马来酸酐的反应,得到的大分子用BPEI1.8k-G-DMA表示。BPEI1.8k-G-DMA在pH 7.4时的ζ电位为-4.2mV,平均分子量为8080Da。
实施例4
用平均分子量为3500kDa的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3.5k)代替实施例3中的BPEI1.8k,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3,得到的大分子用BPEI3.5k-G-DMA表示。每一BPEI3.5k-G-DMA大分子中含有胍基数的平均值为39.7个,在pH 7.4时的ζ电位为-2.5mV,平均分子量为14.2kDa。
实施例5
称取1g平均分子量为5000Da的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5k)溶于200mL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搅拌下加入22.9g保护的精氨酸(Boc-Arg(Pbf)-OH)、2.5gN-羟基琥珀酰亚胺、10g 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和7.5g N,N-二异丙基乙胺,反应在30℃下进行24小时,减压浓缩去除大部分溶剂,用乙醚沉淀。参照实施例3的方法用二氯甲烷/三氟乙酸处理所得沉淀,得到的产物用BPEI5k-G表示。通过平均分子量的变化估算出平均每一BPEI5k-G大分子上引入55.8个胍基。
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BPEI5k-G与2,3-二甲基马来酸酐的反应,得到的产物用BPEI5k-G-DMA表示。BPEI5k-G-DMA在pH 7.4时的ζ电位为-1.6mV,平均分子量为20.1kDa。
实施例6
参照实施例5的方法用平均分子量为10kDa的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10k)与Boc-Arg(Pbf)-OH反应,得到的产物用BPEI10k-G表示。通过反应前后平均分子量的变化估算出平均每一BPEI10k-G大分子上引入97.2个胍基。
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BPEI10k-G(0.5g)与2,3-二甲基马来酸酐(0.65g)的反应,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得到的产物用BPEI10k-G-DMA表示。BPEI10k-G-DMA在pH 7.4时的ζ电位为+1.3mV,平均分子量为37.8kDa。
实施例7
用平均分子量为1800Da的线性聚乙烯亚胺(LPEI1.8k)替代实施例3中的BPEI1.8k,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3,所得引入胍基和羧基的大分子用LPEI1.8k-G-DMA表示,平均每一LPEI1.8k-G-DMA大分子中引入的胍基数为22.5个,pH7.4时的ζ电位为-3.1mV,平均分子量为9032Da。
实施例8
参考文献(Z.Kadlecova,et al.,Biomacromolecules 2012,13,3127-3137)合成超支化聚赖氨酸:27.5g赖氨酸盐酸盐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加入8.4g氢氧化钾,溶液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到150℃并保持16小时。所得产物溶于去离子水,用截留分子量为100-500Da的透析袋透析,透析液冷冻干燥,然后通过Sephadex G25凝胶色谱柱分离得到4个级分,采用MALDI-TOF-MS测定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928Da、2442Da、4609Da和25.6kDa。分别用HBPL0.9k、HBPL2.4k、HBPL4.6k和HBPL26k表示。
实施例9
取1g HBPL0.9k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在搅拌下加入1.4g 1H-吡唑-1-甲脒盐酸盐,滴加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控制反应溶液pH值在9.5左右。反应在室温下进行60小时。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500Da的透析袋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的产物用HBPL0.9k-G表示。通过胍基化前后氮元素含量分析计算出平均每一HBPL0.9k-G大分子上引入6.4个胍基。
参照实施例1进行HBPL0.9k-G(0.5g)与2,3-二甲基马来酸酐(1.1g)的反应,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得到的大分子用HBPL0.9k-G-DMA表示。HBPL0.9k-G-DMA在pH7.4时的ζ电位为-1.5mV,平均分子量为1528Da。
实施例10
用HBPL2.4k替代实施例9中的HBPL0.9k,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9,所得引入胍基和羧基的大分子用HBPL2.4k-G-DMA表示,每一HBPL2.4k-G-DMA大分子中引入胍基的平均数16.5个,在pH7.4时的ζ电位为-3.8mV,平均分子量为4256Da。
实施例11
用HBPL4.6k替代实施例9中的HBPL0.9k,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9,所得引入胍基和羧基的大分子用HBPL4.6k-G-DMA表示,每一HBPL4.6k-G-DMA大分子中引入胍基的平均数28.7个,在pH7.4时的ζ电位为+0.8mV,平均分子量为7809Da。
实施例12
根据文献(M.Ohsaki,et al.,Bioconjugate Chem.2002,13,510-517)合成4代树枝状聚赖氨酸G4DPLys。称取1g G4DPLys溶于200mL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搅拌下加入8.4gBoc-Arg(Pbf)-OH、1g N-羟基琥珀酰亚胺、3.4g 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和3g N,N-二异丙基乙胺,反应在室温下反应24小时,所得溶液用乙醚沉淀。参照实施例3的方法用二氯甲烷/三氟乙酸处理所得沉淀,得到的产物用G4DPLys-G表示。通过引入胍基前后的平均分子量的变化估算出平均每一G4DPLys-G大分子上引入29.3个胍基。
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G4DPLys-G(0.5g)与2,3-二甲基马来酸酐(0.48g)的反应,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得到的大分子用G4DPLys-G-DMA表示。G4DPLys-G-DMA在pH7.4时的ζ电位为-6.6mV,平均分子量为13.1kDa。
实施例13
称取1g 3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G3PAMAM)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在搅拌下加入0.78g 1H-吡唑-1-甲脒盐酸盐,滴加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控制反应溶液pH值在9.5左右。反应在室温下进行60小时。经过透析、冷冻干燥,得到胍基化3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用G3PAMAM-G表示。通过胍基化前后的氮元素含量分析计算出平均每一G3PAMAM-G大分子上引入28.6个胍基。
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G3PAMAM-G(0.5g)与2,3-二甲基马来酸酐(0.67g)的反应,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得到的大分子用G3PAMAM-G-DMA表示。G3PAMAM-G-DMA在pH7.4时的ζ电位为-1.8mV,平均分子量为10.2kDa。
实施例14
0.5g BPEI1.8k-G(来自实施例3)与0.72g环己烯-1,2-二羧酸酐进行反应,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中的含胍基大分子与2,3-二甲基马来酸酐的反应,得到的大分子用BPEI1.8k-G-DCA表示。BPEI1.8k-G-DCA在pH7.4时的ζ电位为-2.2mV,平均分子量为8565Da。
实施例15
用顺式乌头酸酐(0.36g)替代实施例14中的环己烯-1,2-二羧酸酐,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4,得到的大分子用BPEI1.8k-G-CAA表示。BPEI1.8k-G-CAA在pH 7.4时的ζ电位为-8.0mV,平均分子量为7125Da。
实施例16
用2-(2-羧乙基)-3-甲基马来酸酐(0.42g)替代实施例14中的环己烯-1,2-二羧酸酐,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4,得到的大分子用BPEI1.8k-G-CDM表示。BPEI1.8k-G-CDM在pH7.4时的ζ电位为-4.8mV,平均分子量为7409Da。
实施例17
称取1g平均分子量为1800Da的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1.8k)溶于200mL二氯甲烷中,在搅拌下加入11.7g Boc-Lys(Boc)-OH(11.7/346.4=33.8mmol)、6.4g二异丙基碳二亚胺、6.8g 1-羟基苯并三唑和13.0g N,N-二异丙基乙胺,反应在30℃下进行24小时,过滤,滤液依次用1mol/L NaHCO3、1mol/L NaHSO4和饱和NaCl各洗2次,旋转蒸发除去大部分溶剂,用乙醚沉淀。沉淀溶于二氯甲烷中,搅拌下加入三氟乙酸,使最后的三氟乙酸/二氯甲烷的比例为9/1(体积比),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旋转蒸发除去二氯甲烷,所得溶液用1mol/LNaHCO3调节pH值到6-7,用截留分子量为100-500Da的透析袋透析,透析液冷冻干燥得到的产物用BPEI1.8k-Lys表示。通过反应前后平均分子量(MALDI-TOF-MS)的变化估算出平均每一BPEI1.8k-Lys大分子上引入22.7个赖氨酸。
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BPEI1.8k-Lys与2,3-二甲基马来酸酐的反应,得到的大分子用BPEI1.8k-Lys-DMA表示。BPEI1.8k-Lys-DMA在pH 7.4时的ζ电位为-3.8mV,平均分子量为7428Da。
实施例18
以上制备的大分子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的聚集实验。采用6-8周龄、体重18-20g的雌性BALA/c裸鼠(购买自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实验动物。将200μL含有5×106个MCF-7细胞的生理盐水溶液皮下注射在裸鼠右前肢腋下。当肿瘤体积长到大约400mm3时进行尾静脉注射(每组5只):(1)阿霉素、(2)阿霉素+BPEI0.4k-G-DMA、(3)阿霉素+BPEI0.6k-G-DMA、(4)阿霉素+BPEI1.8k-G-DMA、(5)阿霉素+BPEI3.5k-G-DMA、(6)阿霉素+BPEI5k-G-DMA、(7)阿霉素+BPEI10k-G-DMA、(8)阿霉素+BPEI1.8k-G-DCA、(9)阿霉素+BPEI1.8k-G-CAA、(10)阿霉素+BPEI1.8k-G-CDM、(11)阿霉素+LPEI1.8k-G-DMA、或(12)阿霉素+BPEI1.8k-Lys-DMA。阿霉素和大分子的剂量都为10mg/kg体重。给药0.5小时后将小鼠处死,在10min内完成解剖,分别取其肿瘤、心脏、肝脏、脾、肺和肾,以0.1g/mL的比例加入组织匀浆液(含1%SDS的20mmol/L的KH2PO4溶液,pH=3.8),将全部组织进行研磨,匀浆。取100μL匀浆液,加入250μL丙酮和100μL饱和ZnSO4溶液,于37℃下培育15min,离心,取上层有机相并将其用氩气流吹干,用HPLC流动相溶解并用HPLC分析阿霉素的浓度。HPLC仪器为岛津的型号为Nexera HPLCSystem,色谱柱为Shim-packXR-ODSIII(150mm×2mm粒径2.2μm),荧光检测器(RF-20A)。流动相为乙腈(含0.1%TFA):水(含0.1%TFA)=36:64,洗脱速度为1mL/min,检测器激发/发射波长为498/593nm。阿霉素在肿瘤和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见表1。
表1.阿霉素在肿瘤和器官中的分布
Figure BDA0002320756440000191
(单独注射阿霉素时肿瘤和各器官中的值定义为1.00)
实施例19
参照实施例18的操作步骤,所不同的是采用的抗癌药为紫杉醇,大分子为G4DPLys-G-DMA,紫杉醇在肿瘤和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见表2。
表2.紫杉醇在肿瘤和器官中的分布
Figure BDA0002320756440000201
(单独注射紫杉醇时肿瘤和各器官中的值定义为1.00)
实施例20
参照实施例18的操作步骤,所不同的是采用的抗癌药为顺铂,大分子为G3PAMAM-G-DMA,解剖得到肿瘤组织和器官用热硝酸进行分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ThermoElemental的型号为IRIS intrepid II XSP的ICP-MS)分析铂的含量,然后换算成顺铂的含量,得到的顺铂在肿瘤和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见表3。
表3.顺铂在肿瘤和器官中的分布
Figure BDA0002320756440000202
(单独注射顺铂时肿瘤和各器官中的值定义为1.00)
实施例21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Nikon的型号为A1R+显微镜)逐层扫描3D细胞球的方法研究大分子对抗癌药在细胞球(模拟肿瘤组织)中的渗透性能。将100μL完全培养基(含有10%胎牛血清和1%盘尼西林/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稀释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悬液按照1×104/mL的细胞浓度加入到琼脂涂层的细胞孔板中,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小时以形成3D细胞球。随后将细胞球吸出转移至激光共聚焦用玻底培养皿中,用PBS溶液洗涤细胞两次,然后加入2mLpH为6.5的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的(1)阿霉素(4μg/mL)、(2)阿霉素(4μg/mL)+BPEI0.6k-G-DMA(25μg/mL)、(3)阿霉素(4μg/mL)+BPEI1.8k-G-DMA(25μg/mL)、(4)阿霉素(4μg/mL)+BPEI3.5k-G-DMA(25μg/mL)、(5)阿霉素(4μg/mL)+BPEI5k-G-DMA(25μg/mL)或(6)阿霉素(4μg/mL)+BPEI1.8k-Lys-DMA,继续培养2小时。随后吸出溶液,用PBS溶液清洗3次后,加入1mL PBS,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逐层扫描3D细胞球,拍摄其在不同层面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在模拟肿瘤微酸性环境(pH 6.5)下,聚合物可促进阿霉素在细胞球内的渗透。由图1可见,阿霉素与大分子共孵育的情况下,细胞球均显示出比单独用阿霉素孵育时更强和更均匀的荧光。其中加入BPEI1.8k-G-DMA的组显示最强、且最均匀的荧光,而结构类似的含BPEI1.8k-Lys-DMA的组则显示出最弱的荧光(与只加阿霉素显示的荧光强度相近),且更多分布在细胞球表面。BPEI0.6k-G-DMA和BPEI3.5k-G-DMA组的荧光强度略低于BPEI1.8k-G-DMA组,但显著高于BPEI5k-G-DMA组。
实施例22
参照实施例22的操作步骤,所不同的是:用结直肠癌细胞SW480培养细胞球,研究HBPL2.4k-G-DMA对阿霉素在细胞球中的渗透,结果见图2。同样的,与仅加入阿霉素的组相比,含有本发明大分子HBPL2.4k-G-DMA的组,细胞球显示出明显更强和更均匀的荧光强度。
实施例23
参照实施例21的方法,用BxPC-3细胞培养细胞球,研究G4DPLys-G-DMA对阿霉素在细胞球中的渗透,结果见图3。同样的,与仅加入阿霉素的组相比,含有本发明大分子G4DPLys-G-DMA的组,细胞球显示出明显更强和更均匀的荧光强度。
实施例24
大分子促进抗癌药在肿瘤组织中渗透的动物实验,参照实施例18造裸鼠异种移植瘤,当肿瘤体积长到大约400mm3时,通过尾静脉注射(1)阿霉素、(2)阿霉素+bPEI1.8k-G、(3)阿霉素+BPEI1.8k-G-DMA、(4)阿霉素+BPEI1.8k-Lys-DMA、(5)阿霉素+bPEI0.6k-G-DMA、(6)阿霉素+G4DPLys-G-DMA,阿霉素的剂量为1mg/kg,大分子的剂量为10mg/kg,0.5小时后将实验鼠处死,解剖取出肿瘤后,对所得的肿瘤进行冷冻切片,血管用CoraLite 594标记的CD34抗体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CD34和阿霉素的荧光信号,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见,只注射阿霉素时肿瘤组织中的阿霉素主要分布于血管周围,而同时注射阿霉素和本发明的大分子时阿霉素更易渗透到远离血管的部位,而且分布较均匀。只含胍基但不含羧基的大分子bPEI1.8k-G对阿霉素渗透的促进作用很小,但引入羧基后的本发明的大分子(BPEI1.8k-G-DMA)对阿霉素渗透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不含胍基只含胺基和羧基的结构类似的大分子(BPEI1.8k-Lys-DMA)对阿霉素渗透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实施例25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照片研究大分子促进抗癌药进入癌细胞的实验,将1mL完全培养基(含有10%胎牛血清和1%盘尼西林/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稀释的MCF-7细胞悬液按照1×104/mL的细胞浓度加入到玻底培养皿中,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小时。随后吸出培养基,用PBS洗涤细胞两次,再分别加入1mL不同pH(6.5,6.8或7.4)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的浓度为10μg/mL的BPEI1.8k-G-DMA和1μg/mL的阿霉素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1μg/mL的阿霉素分别加入其他培养皿中,培养2小时。随后吸出溶液,用PBS溶液清洗3次后,加入0.5mLPBS,细胞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照片如图5所示。结果表明在模拟肿瘤组织微酸性(pH 6.8和6.5)的环境下BPEI1.8k-G-DMA可促进阿霉素进入癌细胞。
实施例26
通过细胞流式实验研究大分子促进抗癌药进入癌细胞的实验,将2mL完全培养基(含有10%胎牛血清和1%盘尼西林/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稀释的癌细胞悬液按照每孔2×105个细胞的浓度加入到6孔板中,在37摄氏度培养24小时。之后,细胞与阿霉素(2μg/mL)或阿霉素(2μg/mL)+大分子(10μg/mL)在pH 6.5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2小时,用PBS清洗后用流式细胞仪(Dickinson and Company的型号为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
表4.细胞流式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2320756440000231
*HepG2,人肝癌细胞;Hela,人宫颈癌细胞;BxPC-3,人胰腺癌细胞;SW480,结直肠癌
实施例27
大分子促进抗癌药的抑瘤动物实验,参照实施例18造裸鼠异种移植瘤,当肿瘤体积长到大约150mm3时,将荷瘤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5只),分别腹腔注射:(1)生理盐水、(2)BPEI1.8k-G-DMA(10mg/kg)、(3)阿霉素(1mg/kg)、(4)阿霉素(5mg/kg)、(5)阿霉素(1mg/kg)+BPEI1.8k-G-DMA(10mg/kg)、(6)阿霉素(5mg/kg)+BPEI1.8k-G-DMA(10mg/kg)、或阿霉素(5mg/kg)+BPEI1.8k-Lys-DMA(10mg/kg),先注射大分子,30分钟后再注射阿霉素,第0天和第7天各注射一次,肿瘤体积变化见图6。在第15天将裸鼠处死,解剖得到的肿瘤的平均重量见表5
表5.肿瘤重量
组别 肿瘤重量(g)
生理盐水 1.33±0.05
BPEI1.8k-G-DMA(10mg/kg) 1.29±0.07
阿霉素(1mg/kg) 0.97±0.03
阿霉素(5mg/kg) 0.74±0.03
阿霉素(1mg/kg)+BPEI1.8k-G-DMA(10mg/kg) 0.65±0.01
阿霉素(5mg/kg)+BPEI1.8k-G-DMA(10mg/kg) 0.28±0.01
阿霉素(5mg/kg)+BPEI1.8k-Lys-DMA(10mg/kg) 0.55±0.10
实施例28
参照实施例27进行抑瘤动物实验,所不同的是,采用PC-3进行异种移植肿瘤,采用的大分子为BPEI0.6k-G-DMA,剂量为10mg/kg,采用的抗癌药为顺铂,剂量为5mg/kg,注射后的第15天的肿瘤的平均重量见表6。
表6.抑癌作用
Figure BDA0002320756440000241
实施例29
参照实施例27进行抑瘤动物实验,所不同的是,采用BxPC-3进行异种移植肿瘤,采用的大分子为HBPL0.9k-G-DMA,剂量为20mg/kg,采用的抗癌药为吉西他滨,剂量为25mg/kg,注射后的第15天的肿瘤的平均重量见表5。
实施例30
参照实施例27进行抑瘤动物实验,所不同的是,采用人卵巢癌细胞SKOV3进行异种移植肿瘤,采用的大分子为G4DPLys-G-DMA,剂量为10mg/kg,采用的抗癌药为紫杉醇,剂量为10mg/kg,注射后的第15天的肿瘤的平均重量见表5。
实施例31
参照实施例27进行抑瘤动物实验,所不同的是,采用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异种移植肿瘤,采用的大分子为G3PAMAM-G-DMA,剂量为10mg/kg,采用的抗癌药为伊立替康,剂量为10mg/kg,注射后的第15天的肿瘤的平均重量见表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3)

1.一种大分子,所述大分子具有多个胍基且可选地具有胺基,其中至少部分胺基和/或胍基被下式I所示的取代基所取代而形成酰胺键,其中所述大分子具有小于等于50,000Da的平均分子量,并且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所述大分子的z电位为-15 mV~ +5 mV,以及所述大分子在微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具有5~100个胍基,
Figure QLYQS_1
I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由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基所组成的组,或者R1和R2相互连接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并和与其连接的碳原子共同形成五元或六元环所组成的组,其中所述取代为被1~2个羧基所取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分子,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由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的烷基所组成的组,或者R1和R2相互连接为亚丁基并和与其连接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六元环,其中所述取代为被1个羧基所取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分子,其中所述大分子在微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具有10~60个胍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分子,其中所述大分子在微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具有15~40个胍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分子,其中所述大分子具有1,500~40,000Da的平均分子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分子,其中所述大分子具有2,500~25,000Da的平均分子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分子,其中所述大分子具有3,000~15,000Da。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分子,其中所述大分子的z电位为-10 mV~+2 mV。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分子,其中所述大分子的z电位为-8mV~0mV。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分子,其中所述大分子中的胍基通过使含胺基的大分子中的至少部分胺基胍基化或与具有胍基的化合物反应而引入所述大分子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分子,其中所述含胺基的大分子为含胺基的线形大分子或含胺基的支化大分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大分子,其中所述含胺基的大分子选自带有胺基侧链的聚烯烃类、侧链带有胺基的聚氨基酸类和氨基化的超支化聚甘油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大分子,其中所述含胺基的线形大分子选自聚乙烯胺、聚烯丙基胺和线形聚乙烯亚胺;所述含胺基的支化大分子选自支化聚乙烯亚胺、超支化聚赖氨酸、树枝状聚酰胺-胺、树枝状聚丙烯亚胺、树枝状聚赖氨酸和氨基化的超支化聚甘油。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分子,其中所述使含胺基的大分子中的至少部分胺基与具有胍基的化合物反应包括使含胺基的大分子中的至少部分胺基与含有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进行酰胺化反应;和
使含胺基的大分子中的至少部分胺基胍基化为通过胍基化试剂进行反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大分子,其中所述含有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选自胍基乙酸盐酸盐、3-胍基丙酸盐酸盐、a-氨基和胍基双保护的精氨酸;所述胍基化试剂选自单氰胺、O-甲基异脲、硫脲、S-甲基异硫脲、N,N-二(叔丁氧羰酰基)硫脲、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和3,5-二甲基-1-吡唑硝酸甲脒。
16.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分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含胺基的大分子中引入胍基,和
进一步与式II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所述大分子,
Figure QLYQS_2
(II)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由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基所组成的组,或者R1和R2相互连接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并和与其连接的碳原子共同形成五元或六元环所组成的组,其中所述取代为被1~2个羧基所取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由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的烷基所组成的组,或者R1和R2相互连接为亚丁基并和与其连接的碳原子共同形成六元环,其中所述取代为被1个羧基所取代。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胺基的大分子为含胺基的线形大分子或含胺基的支化大分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胺基的大分子选自带有胺基侧链的聚烯烃类、侧链带有胺基的聚氨基酸类和氨基化的超支化聚甘油中的至少一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胺基的线形大分子选自聚乙烯胺、聚烯丙基胺和线形聚乙烯亚胺;所述含胺基的支化大分子选自支化聚乙烯亚胺、超支化聚赖氨酸、树枝状聚酰胺-胺、树枝状聚丙烯亚胺、树枝状聚赖氨酸和氨基化的超支化聚甘油。
21.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含胺基的大分子中引入胍基包括:使所述含胺基的大分子与含有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反应以与所述含有胺基的大分子中胺基形成酰胺键,或者使所述含有胺基的大分子与胍基化试剂反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有胍基和羧基的化合物选自胍基乙酸盐酸盐、3-胍基丙酸盐酸盐、a胺基和胍基双保护的精氨酸;所述胍基化试剂选自单氰胺、O-甲基异脲、硫脲、S-甲基异硫脲、N,N-二(叔丁氧羰酰基)硫脲、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和3,5-二甲基-1-吡唑硝酸甲脒。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2,3-二甲基马来酸酐、环己烯-1,2-二羧酸酐、顺乌头酸酐和2-(2-羧乙基)-3-甲基马来酸酐。
24.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分子。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种抗癌药物。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抗癌药物选自抗代谢药、烷化剂、抗微管药、抗癌抗生素和它们的组合。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抗代谢药选自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和吉西他滨;所述烷化剂选自环磷酰胺、苯丁酸单芥和铂类抗癌药;所述抗微管药选自紫杉醇、长春碱、长春新碱、喜树碱和伊立替康;所述抗癌抗生素选自阿霉素、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
28.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进一步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和/或载剂。
29.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大分子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30.根据权利要求24~28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治疗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分子促进抗癌药物在肿瘤组织聚集并向肿瘤组织内部渗透。
32.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癌症为恶性实体瘤。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恶性实体瘤选自肝癌、肺癌、胃癌、肠癌、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宫颈癌。
CN201911296719.3A 2019-12-16 2019-12-16 促抗癌药摄入的大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抗癌药物的用途 Active CN112979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6719.3A CN112979881B (zh) 2019-12-16 2019-12-16 促抗癌药摄入的大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抗癌药物的用途
PCT/CN2020/134363 WO2021121068A1 (zh) 2019-12-16 2020-12-07 促抗癌药摄入的大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抗癌药物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6719.3A CN112979881B (zh) 2019-12-16 2019-12-16 促抗癌药摄入的大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抗癌药物的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9881A CN112979881A (zh) 2021-06-18
CN112979881B true CN112979881B (zh) 2023-06-27

Family

ID=76343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6719.3A Active CN112979881B (zh) 2019-12-16 2019-12-16 促抗癌药摄入的大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抗癌药物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79881B (zh)
WO (1) WO2021121068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4804A (zh) * 2013-05-28 2013-09-18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乙二醇-聚酰胺-胺-聚氨基酸线形-树枝状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6996A (zh) * 2013-11-29 2014-03-12 沈阳药科大学 胍基化的含二硫键聚氨基胺类聚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910252A (zh) * 2015-06-16 2015-09-16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树状分子的pH响应型脂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938663A (zh) * 2017-05-26 2018-12-07 南开大学 1,2-二羧酸单酰胺聚合物作为化疗的增效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3193B2 (en) * 2002-05-17 2007-08-07 Leo Pharma A/S Cyanoguanidine prodrugs
EP2197457A4 (en) * 2007-09-26 2010-10-27 Aparna Biosciences THERAPEUTIC VACCINE POLYELECTROLYTE NANOPARTICLE COMPOSITIONS
EP2889625B1 (en) * 2010-03-03 2016-09-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and guanidinyl functionalized polymers
CN103193979A (zh) * 2012-01-05 2013-07-10 南京理工大学 含羟基交联聚合物的胍基化产物在基因传递中的应用
CN105837767A (zh) * 2016-03-29 2016-08-10 江苏省肿瘤医院 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4804A (zh) * 2013-05-28 2013-09-18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乙二醇-聚酰胺-胺-聚氨基酸线形-树枝状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6996A (zh) * 2013-11-29 2014-03-12 沈阳药科大学 胍基化的含二硫键聚氨基胺类聚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910252A (zh) * 2015-06-16 2015-09-16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树状分子的pH响应型脂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938663A (zh) * 2017-05-26 2018-12-07 南开大学 1,2-二羧酸单酰胺聚合物作为化疗的增效剂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Zeta Potential and Cellular Uptake of Poly(methacrylic acid) Post- Modifi ed with Guanidinium Functionalities;Yee Yee Khine;《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第第217卷卷;2302−2309 *
Polyethylenimine modified with 2,3-dimethylmaleic anhydride potentiates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Xin Huang;《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第第102卷卷;558-568 *
多功能胍基化PAMAM高效递送DOX和siRAN治疗乳腺癌的研究;丁伯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第第1期期);E079-27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9881A (zh) 2021-06-18
WO2021121068A1 (zh) 2021-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un et al. A size switchable nanoplatform for targeting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deep tumor penetration
Yin et al. Hypoxia-responsive block copolymer radiosensitizers as anticancer drug nanocarriers for enhanced chemoradiotherapy of bulky solid tumors
US8466127B2 (en) Pegylated and fatty acid grafted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synthesis method and application for drug delivery system
US11478493B2 (en)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hetero-targeted nano-cocktail with traceless linkers
CN110229323B (zh) 还原敏感可逆交联的具有不对称膜结构的聚合物囊泡及其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US10428114B2 (en) Type polypeptide targeting tumours
An et al. A sulfur dioxide polymer prodrug showing combined effect with doxorubicin in combating subcutaneous and metastatic melanoma
WO2016110228A1 (zh) 基于透明质酸的两亲聚合物、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998082B (zh) 囊泡纳米药物在制备脑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CN108126210B (zh) 一种单靶向还原响应囊泡纳米药物在制备脑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CN107625968B (zh) 一种肿瘤特异性组织-细胞双渗透纳米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US20180339053A1 (en) Use of 1,2-dicarboxylic acid monoamide polymer as synergist for chemotherapy
CN113368053A (zh) 一种装载溶瘤肽的聚合物囊泡及其与囊泡免疫佐剂、pd-1单抗的联合用药
Hou et al. iRGD-grafted N-trimethyl chitosan-coated protein nanotubes enhanced the anticancer efficacy of curcumin and melittin
CN108186571B (zh) 可逆交联不对称囊泡在制备治疗急性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
RU2451509C1 (ru) Противоопухолевый препарат
KR20080006847A (ko) pH 민감성 이미다졸 그룹을 함유한 키토산 복합체 및 그제조방법
Wang et al. Charge-conversional click polyprodrug nanomedicine for targeted and synergistic cancer therapy
CN111481507B (zh) 一种酶促阳离子化脂质体及其应用
CN107007550B (zh)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两亲性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uan et al. Non-invasive imaging of breast cancer using RGDyK functionalized fluorescent carbonaceous nanospheres
CN107998081A (zh) 一种靶向还原响应囊泡纳米药物在制备脑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CN112979881B (zh) 促抗癌药摄入的大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抗癌药物的用途
CN110041522B (zh) 一种聚乙二醇-聚赖氨酸/异硫氰酸酯键合物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CN105037739A (zh) 具有精氨酸穿膜作用的还原敏感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