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6994A - 通风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6994A
CN112976994A CN202011461010.7A CN202011461010A CN112976994A CN 112976994 A CN112976994 A CN 112976994A CN 202011461010 A CN202011461010 A CN 202011461010A CN 112976994 A CN112976994 A CN 112976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slider
fluid
channel
ventil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10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76994B (zh
Inventor
沃尔特·沃尔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filed Critical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2976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6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76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6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1/00692Damper doors moved by translation, e.g. curtain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35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 B60H1/00842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the system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damper doors; Air distribution between several out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35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 B60H1/00857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connecting the initiating means, e.g. control lever, to the damper d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2001/00721Air deflecting or air direc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设备(1),其具有流体通道系统(2),并且具有用于提供冷流体(5)和/或热流体(8)的混合流体(11)的滑动件装置(12),其中,滑动件装置(12)具有至少两个滑动件(13、202a、202b),所述至少两个滑动件能够分别在滑动件运动(14)内被来回致动,其中,滑动件装置(12)具有以接触方式布置的小齿轮轴(18、215),所述小齿轮轴能够围绕其纵向轴线(20、229)沿周向方向(19、225)旋转地驱动,以致动相应的滑动件(13、202a、202b)。

Description

通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设备,尤其是用于道路机动车辆、优选地用于可电驱动的道路机动车辆的空调设备,有利地是HVAC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中优选使用通风设备,其在专业领域中也被缩写为HVAC空调设备或HVAC空调系统,用于对道路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内部进行通风或空气调节,或者在私人领域中优选使用通风设备,用于对居住空间进行通风或空气调节。在专业领域中常用的缩写“HVAC”在这里指的是在德国的“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设备”,例如“Heizungs-Lüftungs-und Klimavorrichtung”,因此指的是用于调节例如室内空气的设备。术语“调节”在此上下文中表示能够控制或调节例如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纯度和组成。
已知的通风设备通常具有流体通道系统,该流体通道系统具有用于引导冷流体的冷流体流的冷通道、用于引导热流体的热流体流的热通道和用于引导混合流体的混合通道。冷流体被温度控制为与热流体相比较冷。为了满足用户方面的温度要求,通常根据用户偏好通过混合冷流体流与热流体流来提供混合流体。为了混合,通常使用所谓的滑动件,其使得来自冷通道的冷流体流的体积比例和来自热通道的热流体流的体积比例能够被设定在所提供的混合流体体积。由此,可选地,能够提供较热或较冷的温度受控的混合流体,该混合流体然后例如经由通风口流入道路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内部。优选地,滑动件分别由小齿轮轴致动,该小齿轮轴可旋转地安装在通风设备的壳体中并且能够被驱动,例如,通常在壳体上设置与小齿轮轴驱动地联接的可启动的致动器。
如在汽车领域和私人领域通常所用的,在通风设备领域中也需要针对轻质结构和安装空间优化的设计方案,以产生经济上的优点。
发明内容
从这个问题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风设备的改进的或至少不同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该问题尤其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有利的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主题。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在于,为通风设备配备多个滑动件,这些滑动件分别根据功能性观点在结构上进行优化。优化的滑动件产生了有利的效果,即,与迄今已知的通风设备相比,能够更精确地设定、尤其是调节或控制流过通风设备的流体流的体积流量和/或质量流量。尤其是由此能够实现的优点是,用户侧能够调节的流体流与预定的或可预定的流体温度相对应或者比迄今可能的更快且更精确地遵循预定的或可预定的流体温度曲线。
实际上,规定通风设备配备有壳体,该壳体具有用于引导冷流体的冷流体流的冷通道、用于引导热流体的热流体流的热通道以及用于引导由冷流体和/或热流体提供的混合流体流的混合通道的流体通道系统。此处,壳体还能够用于保护通风设备的部件,尤其是用于保护不受从壳体外部作用的干扰,例如灰尘和/或侵入的流体和/或电磁辐射的干扰。有利地,壳体能够形成或界定单腔或多腔的安装空间,其中通风设备的部件且有利地流体通道系统能够以类似房屋的方式被容纳在安装空间的内部,尤其是能够被暂时松散地插入或实际上永久地固定地布置。在壳体上,通风设备的部件和/或流体通道系统能够从壳体内部和/或从壳体外部以接触方式、尤其是材料结合、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的方式定位和/或固定在壳体上。例如,壳体具有用于此目的合适的定位装置和/或固定装置,例如支承部位和/或固定点。尤其地,壳体被配置为具有一个部分或更多个部分,该壳体有利地由至少一个壳体壁或由多个尤其是材料结合地粘合的壳体壁形成。当壳体由单个壳体壁形成时,这有利地涉及相对于旋转轴线旋转对称的柱形壳体,例如圆柱形壳体、锥形壳体或截头锥形壳体。在壳体由尤其材料结合地粘合的多个壳体壁构成时,这能够有利地涉及长方体形的壳体盒或复杂地构成的壳体盒。在任何情况下,壳体能够由塑料、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形成,并且尤其能够在适合于相应材料的生产方法内以有利的成本制造。
在流体通道系统内或完全在流体通道系统内或在流体通道系统的区域中,用于冷却和/或加热冷流体和/或热流体和/或混合流体的热交换器以能够被流体环绕冲洗的方式特别是固定地布置在流体通道系统上,尤其是在冷通道内布置在冷通道的冷通道壁上或在热通道内布置在热通道的热通道壁上或在混合通道内布置在混合通道的混合通道壁上。实际上,热交换器能够被配置成可电操作的,并且经由相应的电触点被供应源自通风设备的供应设备的电能。此外,热交换器能够借助于通风设备的控制装置来控制,尤其是根据用户方面的预定通风愿望来控制。
此外,通风设备具有滑动件装置,该滑动件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滑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滑动件,该至少一个第一滑动件在流体通道系统处在流体通道系统内相对于热交换器布置在上游,尤其是完全布置在流体通道系统内,尤其是布置在冷通道内的冷通道的壁上,或者布置在热通道内的热通道的壁上,或者布置在混合通道内的混合通道的壁上,并且相对于冷流体流和/或热流体流和/或混合流体流横向地能够可移动地引导,该至少一个第二滑动件在流体通道系统处在流体通道系统内相对于热交换器布置在下游,尤其是完全布置在流体通道系统内,并且相对于冷流体流和/或热流体流和/或混合流体流横向地能够可移动地引导。每个滑动件能够有利地分别借助于滑动件装置的可驱动小齿轮轴分别在滑动件运动内沿相对于冷流体流和/或热流体流和/或混合流体流横向或大致横向定向的滑动件运动方向被致动。这具有的效果是,借助于第一滑动件,控制或调节通过流体通道系统的一个或更多个流体流并且尤其是冷流体流和/或热流体流和/或混合流体流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此外,这具有这样的效果,即借助于第二滑动件,能够通过混合冷流体和/或热流体和/或混合流体来调节混合流体的预定的或可预定的流体温度。因此,有利的是,用户侧能够调节的流体流比迄今为止可能的情况更快且更精确地适应于预定的或可预定的流体温度或者预定的或可预定的流体温度曲线。
第一滑动件能够在冷通道内可移动地布置在冷通道的壁上,或者在热通道内可移动地布置在热通道的壁上,或者在混合通道内可移动地布置在混合通道的壁上,尤其是以可引导的方式布置。第二滑动件能够在冷通道内可移动地布置在冷通道的壁上,或者在热通道内可移动地布置在热通道的壁上,或者在混合通道内可移动地布置在混合通道的壁上,尤其是以可引导的方式布置。这具有的有利效果是,这些滑动件能够分别以接触的方式与流过该通风设备的流体直接接触,以便以影响流动的方式与该流体相互作用。
在滑动件的运动中,单个滑动件或两个滑动件能够尤其彼此独立地运动。优选地,为此目的,相应地,小齿轮轴与滑动件相关联。
此外,两个或所有滑动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借助于布置在流体通道系统上的引导装置相对于流体通道系统和/或壳体以可引导的方式分别安装,尤其是在冷通道内安装在冷通道的壁上,或者在热通道内安装在热通道的壁上,或者在混合通道内安装在混合通道的壁上。这具有的有利效果是,滑动件能够例如借助于致动器在滑动件运动中较容易地移动。
第二滑动件,尤其也被指定为逆流滑动件,与第一滑动件一样有利地形成滑动件主体。第二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能够由塑料或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
此外,第二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能够是正方形板状或矩形板状或梯形或扁平形状。术语“扁平形状”能够意味着滑动件主体被配置为金属片形式的薄。这具有的效果是,改进了、但是至少是有助于第二滑动件的注射成型制造的适用性,使得第二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能够在注射成型工艺中更容易地和/或更快速地制造。
第二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能够沿着以成角度、尤其是直角的方式彼此定向的两个主体轴线在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其中,滑动件主体沿着与两个主体轴线成直角地定向的主体竖直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此处,滑动件主体能够被配置为在竖直方向上比在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更窄。尤其地,滑动件主体在竖直方向上仅为几毫米厚,而在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上为若干毫米厚。
此外,第二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能够具有相对于主体竖直轴线平行或基本平行地定向的四个边界竖直边缘。边界竖直边缘经由平行于或基本平行于主体轴线定向的相应边界纵向边缘彼此连接。已经发现,有利的是:将单个边界竖直边缘配置为在竖直方向上比其余的边界竖直边缘短,将单个边界竖直边缘配置为在竖直方向上比其余的边界竖直边缘长,将两个边界竖直边缘配置为具有相等的长度或者在竖直方向上分别比最短边界竖直边缘长,并且将它们配置为在竖直方向上分别比最长边界竖直边缘短。由此,限定了滑动件主体的几何形状,这具有有助于第二滑动件的注射成型制造的适用性的有利效果,使得尤其地改进了第二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的生产适用性。
在任何情况下,第二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能够具有自由的周向且平坦的粘合边缘。该边缘能够形成蜂窝状加强件或迷宫式边缘,以便加强第二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以抵抗外部应力,使得第二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被加强以抵抗外部应力,并且因此较少变形。此外,边缘能够具有多个蜂窝状或盒状加强元件,以加强滑动件主体。
在用于通过混合流体流来设定混合流体的预定的或可预定的温度的滑动件运动内,第二滑动件能够在第一混合位置、第二混合位置和至少一个中间混合位置之间被来回致动,像温度混合阀一样。此处,在第一混合位置中,第二滑动件能够流体密封地封闭冷通道的冷孔口区域,从而热流体从热通道流入混合通道中。此外,在第二混合位置中,第二滑动件能够流体密封地封闭热通道的热孔口区域,从而冷流体从冷通道流入混合通道中。在第二滑动件的至少一个或所有中间混合位置中,第二滑动件在第一混合位置和第二混合位置之间被致动,使得第二滑动件封闭冷孔口区域的可预定或预定区域部分和热孔口区域的可预定或预定区域部分。这总体上具有的效果是,流体流彼此混合,以便能够在用户侧提供具有预定的或可预定的温度的混合流体。
通风装置能够有利地具有尤其是也被指定为顺流滑动件的第一滑动件,其具有或形成滑动件主体。
尤其地,第一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能够由塑料或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
此外,尤其地,第一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能够是正方形板状或矩形板状构造或扁平形状。术语“扁平形状”能够意味着滑动件主体以金属片的形式配置为薄的。有利地,与第二滑动件的第二滑动件主体相比,滑动件主体被构造为较薄,使得第一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能够被称为“薄滑动件”。
第一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能够沿着以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尤其是直角的方式定向的两个主体轴线在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其中,滑动件主体沿着与两个主体轴线成直角地定向的主体竖直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此处,滑动件主体能够被配置为在竖直方向上比在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更窄。尤其地,滑动件主体在竖直方向上仅为几毫米或几分之一毫米厚,而在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上为若干毫米厚。
此外,第一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能够具有与主体竖直轴线平行或基本平行地定向的四个边界竖直边缘。边界竖直边缘经由平行于主体轴线定向的相应边界纵向边缘彼此连接。尤其地,边缘能够形成在彼此接触的两个区域之间。
有利地,相应的两个紧邻的边界竖直边缘能够被共同地配置成相对于主体轴线以半球形或成角度的方式弯曲,尤其能够实现C形或U形构造。由此,第一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能够在彼此相对的两侧上分别具有拱形边缘。这具有的效果是,有利地帮助了待控制或待调节的流体流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的控制或调节。
此外,第一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能够具有自由的周向且平坦的粘合边缘。该边缘能够形成蜂窝状加强件或迷宫式边缘,使得第一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被加强以抵抗外部应力,并且因此较少变形。此外,边缘能够形成或具有多个蜂窝状或盒状加强元件,这些加强元件分别用于加强滑动件主体。
滑动件装置能够具有小齿轮轴,该小齿轮轴能够绕其纵向轴线沿周向方向旋转地驱动,以接触的方式布置在第一滑动件上,用于在滑动件运动内致动第一滑动件。此处,滑动件主体能够具有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能够与小齿轮轴的配对致动装置接触接合。
有利地,第一滑动件在滑动件运动内能够在热位置、冷位置和至少一个中间位置之间被来回致动。在热位置中,第一滑动件能够阻挡、尤其是完全阻挡冷流体的冷流体流,使得有利地没有流体流过它。在冷位置中,第一滑动件能够阻挡热流体的热流体流,使得有利地也没有流体流过它。最后,在中间位置之一中,第一滑动件能够分别部分地阻挡冷流体的冷流体流和热流体的热流体流。这总体上具有的效果是,借助于第一滑动件,能够控制或调节流过流体通道系统的一个或更多个流体流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
此外,对于两个滑动件,所关心的是通风设备的热交换器能够由尤其可电操作的制热装置形成,该制热装置被形成用于将热能发射或尤其地传递到流体之一,以便加热流过流体通道系统的流体。此外,热交换器能够由尤其可电操作的制冷装置形成,该制冷装置被形成用于尤其从流体之一吸热,以便冷却流过流体通道系统的流体。为了将两种布置的优点相互结合,能够规定,热交换器由尤其是可电操作的温度控制装置形成,该温度控制装置被形成用于尤其向流体之一发热并且从流体之一吸热,以便可选地加热或冷却流过流体通道系统的流体。
如上所述,通风设备能够配备有至少一个引导装置,用于在滑动件运动中分别引导两个滑动件中的一个。引导装置能够具有分别分配给单个滑动件的成对的导向条,它们彼此相对地布置在流体通道系统上或者在流体通道系统的壁上或者在通风设备的壳体上。有利地,导向条由成对的纵向肋形成,所述成对的纵向肋至少部分地相对于它们各自的肋纵向轴线横向地彼此间隔开、相对于它们各自的肋纵向轴线彼此平行地定向并且固定地布置在流体通道系统上或流体通道系统的壁上或壳体上。纵向肋能够相对于肋纵向轴线横向地在它们之间形成畅通的滑动件边缘容纳空间。有利地,为了实现相应滑动件的滑动件运动,相应滑动件的至少两个边缘部分与导向条相互作用。尤其地,相应滑动件的相应单个边缘部分以夹层的方式插入在引导条的单个滑动件边缘容纳空间中,在两侧以伸入方式接触纵向肋,使得相应的滑动件能够以接触且无游隙的方式引导。由此,能够阻挡滑动件相对于流体通道系统在横向于滑动件运动方向的横向方向上的横向游隙。
在第一滑动件和/或第二滑动件上能够分别以接触的方式布置小齿轮轴,该小齿轮轴能够围绕其纵向轴线在周向方向上旋转地驱动,以便在滑动件运动中致动相应的滑动件。小齿轮轴能够配备有配对致动装置,该配对致动装置能够以接触的方式与第一滑动件和/或第二滑动件主体接合。
一个滑动件或两个滑动件能够具有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与布置在小齿轮轴上的配对致动装置相互作用,用于在滑动件运动内致动相应的滑动件。此处,致动装置能够具有至少一个纵向齿排,该纵向齿排具有沿着齿纵向轴线以接触方式彼此相邻地排列的齿。纵向齿排能够布置在边缘或边缘部分的区域上或中并且能够平行于、尤其基本平行于相应的边缘或相应的边缘部分定向。因此,配对致动装置能够具有配对齿。
此外,能够规定,在通风设备的操作中,至少一个纵向齿排至少部分地伸入到滑动件边缘容纳空间中。此处,至少一个齿能够以接触的方式抵靠纵向肋。
单个滑动件或所有滑动件能够具有滑动件主体,该滑动件主体分别沿着相对于彼此成直角地定向的两个主体轴线在纵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形成彼此相对地定向的两个大的滑动件区域。此外,有利地,相应的滑动件主体沿着与主体轴线成直角地定向的主体竖直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其中,相应的滑动件主体具有将大的滑动区域彼此连接的外周自由端面。在大的滑动件区域上能够布置两个纵向齿排,它们的纵向齿轴线彼此平行地、尤其基本平行地定向。纵向齿排能够相对于其纵向齿轴线相对于彼此以横向距离布置,其中,纵向齿排优选地布置在相应的滑动件主体的相对的边缘部分上或中,并且其中,每个纵向齿排以与所有的齿接触的方式位于引导装置的纵向肋上。
齿能够形成沿着齿纵向轴线的方向相对于彼此以交替方式布置的齿顶和齿槽。在齿的单个或在每个或每隔一个的齿顶上能够布置至少一个凸起元件。凸起元件能够横向于滑动件运动方向,特别地横向于大的滑动件区域或横向于主体轴线或沿主体竖直轴线的方向分别远离齿突出。
在通风设备的操作中,至少一个凸起元件能够以伸入方式至少部分地插入滑动件边缘容纳空间中,以便以接触方式抵靠纵向肋。在此上下文中,能够设想,至少一个单个的凸起元件或替代地每个凸起元件一体地布置在相应的齿上,或者至少一个单个的凸起元件由半球形的主体形成,或者至少一个凸起元件以点状、线状或平坦的方式接触地抵靠纵向肋。
通过凸起元件,能够在滑动件和引导装置之间设置横向游隙,由此例如能够抑制滑动件的“咔嗒”声。因此,另外期望和有利的是,凸起元件被有利地配置为使得在通风设备的操作中,凸起元件至少部分地伸入滑动件边缘容纳空间中并且以接触的方式抵靠纵向肋。例如,凸起元件能够布置或一体地形成在相应的齿上,并且此处实现为半球形的主体。优选的是,凸起元件以点状、线性或平坦的方式接触地与纵向肋邻接。
能够设想,凸起元件由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并且肋纵向轴线和滑动件运动方向彼此平行地定向,尤其是彼此基本平行地定向。
本发明的另一基本构思在于提供用于通风设备的滑动件。用于通风设备(尤其是空调设备,有利地是用于道路机动车辆、优选地用于可电驱动的道路机动车辆的HVAC空调设备)的相应滑动件能够分别配备有滑动件主体,该滑动件主体沿着相对于彼此成直角地定向的两个主体轴线沿长度和宽度延伸以形成两个彼此相对定向的大滑动件区域,并且沿着与主体轴线成直角地定向的主体竖直轴线竖直地延伸。此外,滑动件主体能够具有将大的滑动件区域彼此连接的外周自由端面。在滑动件主体上或在其大的滑动件区域之一上,能够布置两个分开的纵向齿排,其中每个纵向齿排具有沿齿纵向轴线的方向以接触方式彼此相邻地排列的齿。每个纵向齿排能够布置在相应的滑动件的边缘或边缘部分的区域上或中,并且能够平行于、尤其是基本平行于相应的边缘或相应的边缘部分定向。纵向齿排的齿纵向轴线能够彼此平行地、尤其是基本平行地、但是也可以成角度地定向。在任何情况下,如果纵向齿排相对于它们的齿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以横向距离布置在相应的滑动件上,则能够证明是有利的。此处,纵向齿排能够布置在相对的边缘部分上或中。此外,相应的滑动件能够具有至少一个凸起元件,该凸起元件尤其材料结合地布置在纵向齿排的一个齿或每个齿上。尤其地,凸起元件提供的优点是,能够较容易地设置滑动件和引导装置之间的横向游隙,由此能够防止在通风设备的操作期间的不期望的侵入噪声。
能够附加或可选地在上述构思的基础上实现的本发明的另一基本构思在于提供一种通风设备、尤其是空调设备,有利地是用于道路机动车辆、优选地用于可电驱动的道路机动车辆的HVAC空调设备能够分别配备有流体通道系统。流体通道系统能够具有用于引导冷流体例如空气的冷流体流的至少一个冷通道、用于引导热流体例如空气的热流体流的至少一个热通道以及用于引导混合流体的混合流体流的至少一个混合通道。混合流体例如空气是由冷流体和/或热流体提供的。此外,通风设备能够具有用于提供冷流体和/或热流体的混合流体的滑动件装置,该滑动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动件,该滑动件在滑动件运动中尤其能够在热位置、冷位置和至少一个中间位置之间被来回致动。此外,滑动件装置能够具有可围绕其轴向纵向轴线旋转地驱动的小齿轮轴,该小齿轮轴有利地以接触的方式布置在至少一个滑动件上,用于在滑动件运动中致动至少一个滑动件。例如,小齿轮轴能够通过致动器旋转地驱动。此外,通风设备能够具有夹紧装置,通过该夹紧装置能够实现滑动件和小齿轮轴彼此的夹紧,尤其是能够在滑动件运动中例如在热位置中或在冷位置中以接触和可拆卸的方式将滑动件和小齿轮轴彼此牢固地夹紧。这能够提供的优点是,在通风设备的操作中,有利地是在热位置和/或冷位置中,能够防止滑动件和小齿轮轴之间的可能引起侵入噪声的相对运动。因此,通风设备能够整体上被配置成相对无侵入噪声地操作。此外,夹紧装置能够用于经济地优化用于将通风设备的滑动件装置安装在通风设备的壳体中的安装方法。为此,利用了这样的事实,即,处于未安装状态的滑动件和小齿轮轴能够通过夹紧装置彼此牢固地夹紧,使得它们形成滑动件-小齿轮轴部件。然后,滑动件-小齿轮轴部件在安装过程中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单元移动,例如移动到通风设备的壳体中的预定或可预定的安装位置。
有利地,夹紧装置具有布置在滑动件上的夹紧元件和布置在小齿轮轴上的配对夹紧元件。此处优选的是,夹紧元件和配对夹紧元件互补地构造,使得它们能够相互夹紧以产生夹紧效果。此外,有利地,当夹紧元件和配对夹紧元件在夹紧元件的弹性扩宽下或在配对夹紧元件的弹性扩宽下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彼此接触地接合时,夹紧元件和配对夹紧元件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彼此牢固地夹紧。
为了以价格有利的方式实现夹紧,夹紧元件能够具有成对的夹紧指状物,或者配对夹紧元件能够具有成对的夹紧指状物。此处,夹紧元件的夹紧指状物能够分别以成角度、尤其是成直角的方式从滑动件突出。此处,各个夹紧指状物能够描述它们与滑动件之间的各个角度。可替选地,所有的夹紧指状物能够分别在它们和滑动件之间形成相同的角度。此外,至少一个夹紧指状物能够一体地布置在滑动件上,因此是一件式的。然后,例如能够在注射成型工艺中制造滑动件,这从经济角度来看是尤其期望的。
此外,至少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夹紧元件能够在它们之间限定尤其是直的或弯曲的装备轴线,至少两个夹紧指状物沿着该装备轴线以相互间隔彼此相邻地排列。此处,装备轴线能够平行于、尤其是基本平行于纵向轴线定向。此外,能够限定两个或更多个装备轴线,所述装备轴线彼此平行地定向并且分别平行于、尤其是基本平行于纵向轴线,其中,沿着每个装备轴线,夹紧元件的至少两个夹紧指状物以相互间隔彼此相邻地排列。由此,实际上能够提供整排的夹紧元件,由此总体上改进了夹紧装置的夹紧功能。
此外,能够想到,配对夹紧元件的夹紧指状物分别以成角度、尤其是成直角的方式从小齿轮轴突出。此处,也能够设想,夹紧指状物一体地布置在小齿轮轴上,从而对于小齿轮轴的制造,如在滑动件的情况下,需要注射成型工艺,以便能够满足经济上的设计期望。
在任何情况下,一个或每个夹紧指状物能够具有相对于其轴向主轴长度连续不变的指状物横截面,尤其地,指状物横截面横向于轴向主轴长度定向。例如,指状物横截面能够是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此外,已经发现,夹紧元件能够具有至少一个夹紧体,或者替代地,配对夹紧元件能够具有至少一个夹紧体,所述夹紧体被布置成以夹紧方式分别与两个或更多个夹紧指状物相互作用。此处,如果夹紧体作为夹紧元件布置在滑动件上,则夹紧体有利地以成角度、尤其是成直角的方式从滑动件突出。替选地,夹紧体作为配对夹紧元件相对于纵向轴线成角度地、尤其是成直角地从小齿轮轴突出。此处,如果夹紧体分别一体地布置在小齿轮轴和/或滑动件上,则从机械稳定性和可生产性的角度来看是有利的。
夹紧体能够相对于其各自的主延伸范围具有完全连续不变的夹紧体横截面。此处,夹紧体横截面尤其是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的。还能够设想,夹紧体具有相对于其主延伸范围连续不变的T形T夹紧体横截面。
此外,夹紧体能够具有基体部分和布置在其上用于弹性扩宽夹紧元件或配对夹紧元件的夹紧指状物的对中突起部。对中突起部优选用于使夹紧元件相对于配对夹紧元件或配对夹紧元件相对于夹紧元件对中。优选地,对中突起部具有成对的插入斜面,所述插入斜面以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尤其是成锐角的方式定向。在基体部分上能够布置两个侧向突起部,其以成角度、尤其是成直角的方式从基体部分突出到基体部分的一侧。此外,侧向突起部能够分别用作夹紧指状物的止动件。
在夹紧指状物之间能够形成畅通的中间夹紧间隙,在中间夹紧间隙变宽并且在夹紧指状物弹性偏转的情况下,夹紧指状物能够插入该间隙中,以便将滑动件和小齿轮轴彼此夹紧。
能够附加地或可选地在上述构思的基础上实现的本发明的另一构思在于提供一种通风设备的安装方法。在用于将通风设备的滑动件装置安装在通风设备的壳体中的安装方法中,首先能够提供如下通风设备:
-具有壳体和流体通道系统,该流体通道系统包括用于引导冷流体的冷流体流的冷通道、用于引导热流体的热流体流的热通道以及用于引导由冷流体和/或热流体提供的混合流体流的混合通道,
-具有用于提供冷流体和/或热流体的混合流体的滑动件装置,
-其中,滑动件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滑动件,该至少一个滑动件在滑动件运动中能够在热位置、冷位置和至少一个中间位置之间被来回致动,
-其中,滑动件装置具有小齿轮轴,该小齿轮轴能够围绕其纵向轴线沿周向方向旋转地驱动,以接触的方式布置在滑动件上,用于在滑动件运动内致动滑动件,
-其中,通风设备具有用于将滑动件和小齿轮轴彼此接触地、可拆卸地夹紧的夹紧装置,
-其中,夹紧装置具有布置在滑动件上的夹紧元件和布置在小齿轮轴上的配对夹紧元件。安装方法能够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安装的准备步骤中,滑动件和小齿轮轴借助于夹紧装置以接触方式可拆卸地相互夹紧,使得滑动件和小齿轮轴不会无意地相互分离,
2)将滑动件和小齿轮轴的单元安装在通风设备的外壳中或上,
3)释放滑动件和小齿轮轴之间的夹紧,使得滑动件能够借助于小齿轮轴在滑动件运动内被致动。
能够附加地或可选地在上述构思的基础上实现的本发明的另一构思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操作通风设备的方法。用于该目的的通风设备能够具有以下部件:
-壳体和流体通道系统,该流体通道系统包括用于引导冷流体的冷流体流的冷通道、用于引导热流体的热流体流的热通道以及用于引导由冷流体和/或热流体提供的混合流体流的混合通道,
-滑动件装置,其用于提供冷流体和/或热流体的混合流体,该滑动件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滑动件,该至少一个滑动件在滑动件运动中能够在热位置、冷位置和至少一个中间位置之间被来回致动,
-其中,该滑动件装置具有小齿轮轴,该小齿轮轴能够围绕其纵向轴线沿周向方向旋转地驱动,以接触的方式布置在滑动件上,用于在滑动件运动内致动滑动件,
-其中,通风设备具有用于使滑动件和小齿轮轴彼此接触、可拆卸地夹紧的夹紧装置,
-其中,夹紧装置具有布置在滑动件上的夹紧元件和布置在小齿轮轴上的配对夹紧元件,
该方法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1)借助于小齿轮轴在滑动件运动中将滑动件致动到热位置或冷位置,其中,滑动件和小齿轮轴在热位置或冷位置分别借助于夹紧装置以接触的方式彼此可拆卸地牢固夹紧,使得滑动件和小齿轮轴在相应的位置中不能无意地彼此分离,
2)通过小齿轮轴将滑动件在滑动件运动内致动到中间位置之一中,其中,夹紧装置被释放。
能够附加地或可选地在上述构思的基础上实现的本发明的另一基本构思在于,借助于阻挡装置,如布置在滑动件上或在滑动件的区域中和/或在小齿轮轴上的声学阻挡装置,来抵消在通风设备的操作中尤其由重量优化引起的在滑动件上或通过滑动件和/或在小齿轮轴或通过小齿轮轴的侵入噪声发展。因此,在通风设备的操作中,实际上不产生声学侵入噪声。
为此,能够为道路机动车辆、优选地为可电驱动的道路机动车辆提供具有流体通道系统的通风设备、尤其是空调设备、有利地为HVAC空调设备。流体通道系统能够具有用于引导冷流体例如空气的冷流体流的至少一个冷通道、用于引导热流体例如空气的热流体流的至少一个热通道以及用于引导混合流体的混合流体流的至少一个混合通道。混合流体例如空气能够由冷流体和/或热流体提供。此外,通风设备能够具有用于提供冷流体和/或热流体的混合流体的滑动件装置,该滑动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动件,该滑动件在滑动件运动中尤其能够在热位置、冷位置和至少一个中间位置之间被来回致动。此外,滑动件装置能够具有小齿轮轴,该小齿轮轴能够围绕其轴向纵向轴线在周向方向上旋转地驱动,有利地以接触的方式布置在滑动件上,用于在滑动件运动内致动滑动件。例如,小齿轮轴能够借助于致动器旋转地驱动。此外,通风设备能够具有阻挡装置,该阻挡装置以夹层的方式布置在滑动件和小齿轮轴之间并且在滑动件和小齿轮轴之间限定密封间隙,该阻挡装置阻挡混合流体和/或冷流体和/或热流体的旁路流体流,以便防止或减小在通风设备的操作中由滑动件或小齿轮轴上的旁路流体流产生的声学侵入噪声。这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即,在不存在以声学叠加方式作用的其它侵入噪声源例如内燃机之前,通风设备能够相对无侵入噪声地操作,这在可电操作的道路机动车辆中尤其有利。
有利地,阻挡装置能够具有一个或更多个阻挡肋,所述阻挡肋以接触的方式布置在滑动件上或者一体地形成在滑动件上,因此与滑动件一体地实现。在阻挡肋的自由肋边缘与小齿轮轴之间、尤其是在小齿轮轴的圆柱形的柄体之间形成密封间隙。通过阻挡肋,描述了一种价格相对有利的方式来实现阻挡装置。由此,能够在通风设备上以经济上合理的花费实现阻挡装置。
优选地,阻挡装置能够仅具有一个或更多个配对阻挡肋,所述配对阻挡肋以接触的方式布置在小齿轮轴上或者与小齿轮轴一体地形成,因此与小齿轮轴一体地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在配对阻挡肋的自由配对肋边缘和滑动件之间、尤其是滑动件的平坦滑动件主体之间形成密封间隙。
尤其地,阻挡装置能够具有一个或更多个阻挡肋和一个或更多个配对阻挡肋。每个阻挡肋能够以接触的方式布置在滑动件上或者一体地形成在滑动件上,因此与滑动件一体地实现。每个配对阻挡肋又能够以接触方式布置在小齿轮轴上或者与小齿轮轴一体地形成,因此与小齿轮轴一体地实现。有利地,在单个阻挡肋和单个配对阻挡肋之间、有利地在相应的阻挡肋的自由肋边缘和相应的配对阻挡肋的自由配对肋边缘之间形成密封间隙。
如果通风设备的阻挡装置配备有密封装置以便覆盖所形成的密封间隙,从而实际上能够完全防止旁路流体流,则是有利的。这具有不会出现侵入噪声的优点。有利地,密封装置能够布置在阻挡肋上,尤其是布置在其自由肋边缘上,或者布置在配对阻挡肋上,更尤其是布置在其自由配对肋边缘上,以便有利地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密封间隙。
密封装置本身能够由弹性密封唇形成。密封唇能够具有根部,通过该根部,密封唇以接触的方式例如胶合的方式布置在阻挡肋上,尤其是布置在其自由肋边缘上,或者布置在配对阻挡肋上,尤其是布置在其自由配对肋边缘上。此外,密封唇能够具有舌状部,该舌状部被实现在例如密封唇的与根部相对的端部上。舌状部能够以接触的方式位于与根部间隔开的、尤其是在其自由肋边缘上的阻挡肋上,或者以接触的方式且无间隙地位于与根部间隔开的、尤其是在其自由配对肋边缘上的配对阻挡肋上,以便覆盖密封间隙,从而能够实际上完全防止旁路流体流。舌状部能够被配置成在从根部朝向其舌状部自由端的方向上逐渐变细,使得密封唇被配置成在根部处较厚并且在舌状部的舌状部自由端处较薄。
此外,有利地规定,阻挡肋和/或配对阻挡肋由单件或多件式扁平体构成,该扁平体有利地具有彼此相对定向、尤其是基本上彼此相对定向的两个大区域以及将这些大区域彼此连接的一个周向端面。因此,描述了阻挡肋和/或配对阻挡肋的可能的物理构造,其中当然能够设想不同的构造。此外,扁平体能够由塑料或由复合材料制成。有利地,扁平体或阻挡肋和/或配对阻挡肋由与滑动件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即,尤其地由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
尤其地,滑动件能够具有滑动件主体,该滑动件主体沿着相对于彼此成直角地定向的两个主体轴线延伸,就像沿着长度和宽度延伸一样。此处,滑动件主体能够具有外周自由边缘,其中至少一个阻挡肋和/或一个配对阻挡肋平行于、尤其是基本平行于或成角度地布置在滑动件主体上的被指定为边缘部分的边缘的一部分上。也能够考虑,阻挡肋和/或配对阻挡肋平行于、尤其是基本平行于或成角度地相对于主体轴线之一布置。
有利地,两个或更多个阻挡肋和/或两个配对阻挡肋能够彼此平行地、尤其是基本平行地布置。
此外,两个相邻的阻挡肋和/或两个相邻的配对阻挡肋的相对的大区域能够彼此平行地布置,尤其是基本平行地布置,但是也能够以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的方式布置。
此外,滑动件能够具有板形或长方体形的滑动件主体,该滑动件主体沿着相对于彼此成直角地定向的两个主体轴线沿着长度和宽度延伸,其中主体平面跨越在这些主体轴线之间。阻挡装置能够包括布置在滑动件主体上的至少一个阻挡肋,该阻挡肋以与主体平面成角度、尤其是成直角的方式或横向地从滑动件主体突出。
阻挡装置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阻挡肋和/或配对阻挡肋,其被实现为单件式1K部件。这具有的优点是,能够例如在注射成型工艺中以相对有利的成本制造阻挡肋和/或配对阻挡肋。
阻挡装置能够具有至少一个锯齿排,该锯齿排由沿堆叠方向以接触方式彼此相邻排列的锯齿形成。此处,锯齿排能够布置在围绕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的周向自由边缘的区域上或中,并且平行于、尤其是基本平行于阻挡肋和/或配对阻挡肋。尤其地,在与阻挡肋和/或配对阻挡肋相互作用时,锯齿排能够有助于减少在滑动件上形成侵入噪声,尤其是因为沿着滑动件流动的流体形成涡流,由此导致流体流动速度较低,并且因此在滑动件上的振动效应不太强烈。
有利地,在热位置中,滑动件封闭冷通道的冷孔口区域,使得热流体能够流出热通道进入混合通道。在冷位置中,滑动件封闭热通道的热孔口区域,使得冷流体从冷通道流出到混合通道中。此外,在冷位置与热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位置,滑动件能够封闭冷通道的冷孔口区域的例如以m2指示的可预定或预定的区域部分以及热通道的热孔口区域的例如以m2指示的可预定或预定的区域部分,使得热流体能够流出热通道并且冷流体能够流出冷通道,以可预定或预定的体积混合比进入混合通道。此外,滑动件能够具有用于在滑动件运动内致动滑动件的致动装置,例如小齿轮轴或齿条轮廓或彼此相邻排列的齿,其中,在小齿轮轴上布置有至少一个配对致动装置,尤其是齿廓,其尤其地与小齿轮轴或齿条轮廓配合操作。此处,配对致动装置在小齿轮轴上方横向于纵向轴线突出,并且在通风设备的操作中,以接触的方式与滑动件的致动装置相互作用,以在滑动件运动内致动滑动件。此处,小齿轮轴、滑动件、致动装置和配对致动装置能够在它们之间限定通畅的通路,在该通路中,从滑动件和/或从小齿轮轴开始,阻挡肋和/或配对阻挡肋突出以形成密封间隙。这具有的效果是,通畅的通路被封闭,可以说是密封的。这具有的优点是,实际上没有流体能够在小齿轮轴和滑动件之间流动,由此防止了侵入噪声的形成。
能够附加地或可选地在上述构思的基础上实现的本发明的另一基本构思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风设备的优化的小齿轮轴。为此,能够为道路机动车辆、优选地为可电驱动的道路机动车辆提供具有流体通道系统的通风设备、尤其是空调设备、有利地为HVAV空调设备。流体通道系统能够具有用于引导冷流体例如空气的冷流体流的至少一个冷通道、用于引导热流体例如空气的热流体流的至少一个热通道以及用于引导混合流体的混合流体流的至少一个混合通道。混合流体例如空气能够由冷流体和/或热流体提供。此外,通风设备能够具有用于提供冷流体和/或热流体的混合流体的滑动件装置,该滑动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动件,该至少一个滑动件能够在滑动件运动中尤其是在热位置、冷位置和至少一个中间位置之间被来回致动。滑动件装置能够具有小齿轮轴,该小齿轮轴能够围绕其轴向纵向轴线在周向方向上旋转地驱动,有利地以接触的方式布置在滑动件上,用于在滑动件运动中致动滑动件。例如,小齿轮轴能够借助于致动器旋转地驱动。通风设备能够具有布置在小齿轮轴上的杆延伸部,以便使小齿轮轴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变宽或变长。由此,杆延伸部例如能够用作小齿轮轴的旋转致动装置,或者能够在小齿轮轴安装操作中使用,以便致动小齿轮轴。这提供了如下优点,即,小齿轮轴能够例如用手手动地或借助于自动化装置以自动化方式较容易地被致动,或者能够在安装操作内较容易地移动。
有利地,小齿轮轴能够具有柄体,其中在柄体的至少一个柄自由端上形成装配区域,在该装配区域上布置有杆延伸部。
此外,有利地,杆延伸部能够限定沿其主延伸范围的轴向杆延伸部纵向轴线,其中,杆延伸部的纵向轴线和小齿轮轴的纵向轴线彼此同轴地定向。杆延伸部在小齿轮轴上的成角度布置是能够想到的,然而已经发现,同轴布置能够实现更好的可控性。
为了在安装小齿轮轴之后较容易地并且在没有附加工具的情况下从小齿轮轴移除杆延伸部,能够在杆延伸部和小齿轮轴之间形成至少一个预定断裂部,这使得能够根据需要从小齿轮轴移除杆延伸部。
尤其地,预定断裂部能够被实现为横截面变窄。此处,预定断裂部的至少一个单个预定断裂横截面能够被配置为相对于杆延伸部的每个杆延伸部横截面并且相对于小齿轮轴的每个小齿轮轴横截面在面积上较小。
此外,尤其地,预定断裂部能够被实现为材料弱化部,其中,相对于小齿轮轴上和杆延伸部上直接围绕预定断裂部的区域的材料特性,以促进预定断裂的方式实现预定断裂部的材料特性。在此上下文中,促进预定断裂意味着尤其是在预定断裂部中的机械材料特性较差,或者有利地存在比在小齿轮轴和围绕预定断裂部的杆延伸部的区域中更弱的机械阻力。
有利地,杆延伸部能够材料结合和/或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地布置在小齿轮轴上。由此确保,即使在安装操作中出现应力时,杆延伸部也总是被可靠地固定在小齿轮轴上,并且不会无意地从小齿轮轴上分离。
此外,有利的是,杆延伸部和小齿轮轴能够一件式地、即一体地构成。为此,例如本身存在注塑工艺,在该工艺中能够以有利的成本制造一件式的杆延伸部/小齿轮轴部件。
杆延伸部能够具有被配置成中空圆柱形或圆柱形的基体。基体在沿其杆延伸部纵向轴线的每个位置处能够具有圆形、圆环形、椭圆形、椭圆环形或多边形的基体横截面区域,这些横截面区域在面积上是恒定的。基本上也能够设想,基体横截面区域沿着杆延伸部纵向轴线变化,例如,在杆延伸部被布置在小齿轮轴上的情况下,基体横截面区域的面积能够随着与小齿轮轴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从而形成锥形的、向外逐渐变细的基体。
此外,在杆延伸部的外壳表面上,能够围绕小齿轮轴沿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功能元件,优选地为齿侧面等。尤其地,工具能够以接触的方式接合到旋转周向功能元件上。也能够设想,在功能元件上布置致动器,以致动小齿轮轴。
两个滑动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具有安装辅助装置,用于帮助相应的滑动件在壳体内和/或在流体通道系统内的安装。安装辅助装置有利地包括单个、两个、三个且优选地为四个安装突起部,所述安装突起部以材料结合或力配合和形状配合的方式布置在相应的滑动件的滑动件主体上。已经发现,优选为半球形的安装突起部是有利的。在任何情况下,规定在借助于安装在安装机器人上的末端执行器进行的滑动件的安装操作中,安装辅助装置的所有安装突起部都能够被抓握,以便保持并移动滑动件,尤其是以便将滑动件定位在壳体内和/或流体通道系统内。还能够设想通过用手或用手工具抓握安装辅助装置的安装突起部,以便保持或移动滑动件。有利地,所有安装突起部沿着相对于横跨滑动件的两个主体轴线成直角定向的主体竖直轴线在竖直方向上远离滑动件突出。
总之,还需要指出:本发明优选涉及一种具有流体通道系统的通风设备,其具有用于提供冷流体和/或热流体的混合流体的滑动件装置,其中,滑动件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滑动件,所述至少两个滑动件能够分别在滑动件运动中被来回致动,其中,滑动件装置具有小齿轮轴,该小齿轮轴以接触的方式布置,能够围绕其纵向轴线沿周向方向旋转地驱动,用于致动相应的滑动件。
本发明的其他重要特征和优点将从从属权利要求、从附图以及从借助于附图的相关附图描述中得出。
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上述和下面将进一步说明的特征不仅能够以分别指示的组合使用,而且能够以其它组合或单独使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以下描述中更详细地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或功能相同的部件。
图1a以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滑动件装置的滑动件和小齿轮轴的通风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纵向截面,
图1b以截面图示意性地示出了通风设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纵向截面,
图1c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滑动件和小齿轮轴的通风设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a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小齿轮轴的滑动件的第一变型的第一滑动件构造的滑动件的透视图,
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滑动件的第一变型的第二滑动件构造的滑动件的透视图,但没有小齿轮轴,从而能够更好地看到滑动件,
图2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2b的滑动件的沿图2b中记录的箭头IIc的前视图,但现在具有小齿轮轴,
图2d示意性地示出了没有小齿轮轴的滑动件的第二变型的第一滑动件构造的滑动件的透视图,
图2e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2d的滑动件的沿图2d中记录的箭头IIe的前视图,但现在具有小齿轮轴,
图3以图1c的通风设备的沿图1c中记录的箭头IIIa的观察方向的、根据虚线所示的截面的截面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滑动件的第一变型的第一滑动件构造和小齿轮轴的滑动件,
图4以图1c的通风设备的沿图1c中记录的箭头IIIa的观察方向的、根据虚线示出的截面的截面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滑动件的第二变型的第一滑动件构造和小齿轮轴的滑动件,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2a中用虚线记录的剖面截取、观察方向为图2a中记录的箭头IV的通风设备的小齿轮轴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6至图9以几个截面图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小齿轮轴根据未示出的剖面的变型,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滑动件装置的通风设备的优选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1以俯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0的沿图10中记录的箭头XI的小齿轮轴,其中滑动件被移除,
图12以俯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0的沿图10中记录的箭头XII的夹紧装置,其中为了更好的可视性将滑动件和小齿轮轴移除,
图13以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凸起元件的滑动件的优选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13总体示出了通风设备1、200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该通风设备优选用于并且尤其是在可电驱动的道路机动车辆上或中对道路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内部进行通风或空气调节。在具有相同或至少类似功能的部件存在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情况下,分配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以避免重复。
图1a以透视图示例性地示出了通风设备200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1b示出了通风设备20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纵向截面。通风设备200具有壳体201,该壳体在内部容纳通风设备200的滑动件装置204的两个或更多个可引导地布置的滑动件202a、202b和小齿轮轴215。此外能够看出,通风设备200的壳体201具有或形成流体通道系统2,流体能够沿图1b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流过该流体通道系统。流体通道系统2具有或限定冷通道3、热通道6和混合通道9。冷通道3用于引导冷流体5的冷流体流4,热通道6用于引导热流体8的热流体流7,以及混合通道9用于引导混合流体11的混合流体流10,其中,混合流体11由冷流体5和/或热流体8提供。作为示例,在冷通道3和/或热通道6中能够布置热交换器223,例如,热交换器223能够形成未示出的制冷装置或制热装置,通过该制冷装置或制热装置,相应通道3、6、9中的流体能够根据需要被冷却或加热。根据图1a和图1b的两个滑动件202a、202b用于根据预定的或可预定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来控制通过流体通道系统2的流体流4、7、1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并且用于通过混合来为此设定混合流体11的预定的或可预定的温度。此处,已经发现,从功能角度看,在结构上优化两个滑动件202a、202b是有利的,即,使得一个第一滑动件202a较好地适合于设定相应流体流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并且另一个第二滑动件202b较好地适合于将流体流4、7、10混合以及设定混合流体11的温度。由此,获得第一滑动件202a和第二滑动件202b,该第一滑动件尤其地被配置用于对流体流4、7、10进行体积流量相关控制或质量流量相关控制,该第一滑动件在专业领域中也被指定为顺流滑动件,该第二滑动件适合于提供预定或可预定温度的混合流体11,该第二滑动件在相应的专业领域中被指定为逆流滑动件。滑动件202a、202b经由未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引导装置55分别分离地、因此彼此独立地可引导地安装在通风设备200的壳体201中或流体通道系统2内,使得滑动件202a、202b可分别彼此独立地移动,并且在图1a和图1b中分别通过双箭头指示的滑动件运动14内移动。有利地,第一滑动件202a因此是顺流滑动件,此处能够在热位置15、冷位置16、中间位置17(未示出)之间被来回致动。有利地,第二滑动件202b因此是逆流滑动件,此处能够在第一混合位置220、第二混合位置221和中间混合位置222(未示出)之间被来回致动。在图1b中示例性地示出了不同的位置15、16、220、221。
滑动件装置204除了具有第一滑动件202a和第二滑动件202b之外,还具有例如两个小齿轮轴215,这两个小齿轮轴分别以接触的方式布置在两个滑动件202a、202b中的一个上,参见图1a和图1b。滑动件装置204的小齿轮轴215分别为圆柱形,并具有基本圆柱形的柄体224,其横截面被配置成连续的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小齿轮轴215被配置成可绕由相应的小齿轮轴215或相应地由其柄体224限定的纵向轴线229沿周向方向225旋转地驱动,以便能够在相应的滑动件运动14内驱动相应的滑动件202a、202b,具体参见图1a。例如,为了驱动小齿轮轴215,单个共用的或相应的单独的致动器226能够被布置在通风设备200的壳体201上,并且能够与小齿轮轴215驱动地连接,尤其参见图1a,其中,作为示例,相应地提供单独的致动器226。致动器226能够有利地通过未示出的控制器来致动和/或调节。
此外,小齿轮轴215分别以接触的方式施加在滑动件202a、202上,使得能够借助于小齿轮轴215,在相应滑动件运动14内致动相应滑动件202a、202b。在此上下文中,尤其在图1a中能够看出,每个滑动件202a、202b具有致动装置227,尤其分别具有成对的小齿轮轴或齿排,相应滑动件202a、202b能够借助于该致动装置在相应滑动件运动14内被致动。滑动件202a、202b的致动装置227有利地分别以接触的方式与布置在小齿轮轴215中的一个上并且以与致动装置227互补的方式配置的配对致动装置228相互作用,尤其分别与成对的齿轮或小齿轮相互作用。有利地,配对致动装置228横向于或与相应的纵向轴线229成角度地突出在相应的小齿轮轴215的柄体224的上方,使得在通风设备200的操作中,它们能够在相应的柄体224不接触相应的滑动件202a、202b的情况下以接触的方式与在滑动件运动14内的致动装置227相互作用。
图1c示出了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即,例如通风设备1的透视图,其中,通风设备1如在之前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配备有壳体53、流体通道系统2和滑动件装置12。壳体53具有或界定冷通道3、热通道6和混合通道9的流体通道系统2,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相同。冷通道3用于引导冷流体5的冷流体流4,热通道6用于引导热流体8的热流体流7,混合通道9用于引导混合流体11的混合流体流10,其中混合流体11由冷流体5和/或热流体6提供,具体参见图1c。作为示例,在流体通道系统2中能够安装热交换器223,其在冷通道3中形成未示出的制冷装置,并且在热通道6中形成未示出的制热装置,使得流体能够在相应的通道3、6中根据需要被冷却或被加热。滑动件装置12又用于提供冷流体5和/或热流体8的混合流体11,尤其是用于冷流体5与热流体8的混合。为此,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相比,滑动件装置12具有由附图标记13表示的单个滑动件以及小齿轮轴18。滑动件13能够涉及顺流滑动件或逆流滑动件或顺流滑动件和逆流滑动件的组合,经由未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引导装置55可引导地安装在壳体53中,使得滑动件13能够在图1c中特别由双箭头表示的滑动件运动14内在热位置15、冷位置16和至少一个中间位置17之间被来回致动,其中,不同的位置15、16在图3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
尤其在图1c中能够看到的滑动件装置12的小齿轮轴18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并且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柄体26,该柄体的横截面被配置成连续的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小齿轮轴18被配置成能够围绕由小齿轮轴18或由其柄体26限定的纵向轴线20沿周向方向19旋转地驱动,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例如,为了驱动小齿轮轴18,致动器54能够布置在通风设备1的壳体53上,并且能够驱动地连接到小齿轮轴18,如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尤其参见图1a和/或1c。有利地,致动器54能够通过控制器56致动和/或调节,根据图1c,控制器56有利地集成到致动器54中。此外,小齿轮轴18以接触方式施加在滑动件13上,使得能够借助于小齿轮轴18,在滑动件运动14内致动滑动件13。
此处,尤其是在图1c中能够看出,滑动件13具有致动装置47,尤其是成对的小齿轮轴或齿排,借助于该致动装置,能够在滑动件运动14内致动滑动件13。此处,致动装置47与布置在小齿轮轴18上并且以与致动装置47互补的方式配置的配对致动装置48、尤其与齿轮或小齿轮相互作用。有利地,配对致动装置48横向于或与纵向轴线20成角度地突出在小齿轮轴18的柄体26的上方,使得在通风设备1的操作中,该配对致动装置能够与致动装置47以接触的方式相互作用,以便在滑动件运动14内致动滑动件13。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两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件13、202a、202b基本上能够以两种不同的变型提供,即,作为顺流滑动件或作为逆流滑动件。每个变型能够包括另外的滑动件构造。借助于图2a、图2b和图2c,下面将说明滑动件13或指定为顺流滑动件的滑动件202a的第一变型的功能和构造。所描述的滑动件13或滑动件202a的第一变型能够以两种不同的滑动件构造使用。
根据第一变型被指定为顺流滑动件或第一滑动件202a的滑动件13基本上具有滑动件主体29,其例如为长方体状或梯形形状。滑动件主体29优选能够由塑料制成,或者至少也能够设想由金属材料制成。被指定为顺流滑动件或第一滑动件202a的滑动件13尤其用于对通过通风设备1、200的流体流4、7、10进行体积流量相关控制或质量流量相关控制。优选地,滑动件13或第一滑动件202a布置在热交换器223的上游,因此在流体流中布置在热交换器之前。
在图2a中能够看到根据滑动件13、202a的第一变型的第一滑动件13、202a的第一滑动件构造的透视图,其中小齿轮轴18、215以接触的方式位于滑动件13、202a上。此处,第一滑动件13、202a具有尤其基本上板形的滑动件主体29,该滑动件主体沿着两个主体轴线35、36沿着长度和宽度延伸,这两个主体轴线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尤其是成直角地定向,尤其参见图2a。主体轴线35、36能够跨越它们之间的主体平面40,滑动件主体29位于该主体平面中。
滑动件主体29沿着与主体轴线35、36正交定向的主体竖直轴线95竖直地延伸。然而,在主体竖直轴线95的方向上,滑动件主体被配置为与沿着长度和宽度的范围相比较短。滑动件主体29限定了周向的自由且平坦的粘合边缘39。滑动件13、202a的第一变型的第一滑动件构造的区别在于以蜂窝状方式加强的边缘39,该边缘也能够被指定为加强件233或迷宫式边缘234,参见图2a。如上所述,加强件233或迷宫式边缘234具有多个蜂窝状或盒状结构的元件234,这些元件被布置用于沿着滑动件主体29并且尤其是直接在边缘39上加强滑动件主体29。有利地,各个蜂窝状或盒状结构的元件235分别具有周壁和开口,该开口的孔区域在主体竖直轴线95的方向上远离滑动件主体29。此外,尤其地,与随后的第一变型的第二滑动件构造相比,滑动件主体29在主体竖直轴线95的方向上被实施为较坚固或较厚,即几毫米厚,尤其是1mm、2mm或3mm厚,因此可以说边缘39形成较厚的边缘39。尤其地,与随后的第一变型的第二滑动件构造相比,边缘39是较坚固的,并且提供了较大的抗变形性,例如抗压力负载变形。
根据图2b和图2c的滑动件13、202a的第一变型的第二滑动件构造同样具有滑动件主体29,其如上所述沿着主体轴线35、36沿着宽度和长度延伸。与上面说明的迷宫式边缘39相比,滑动件13、202a的第一变型的第二滑动件构造的区别在于C形或U形的锥形边缘39,其与滑动件13、202a的第一变型的第一滑动件构造的边缘39相比被配置成较薄和/或平坦的,并且被指定为拱形边缘232。因此,作为示例,滑动件主体29在主体竖直轴线95的方向上仅为几毫米厚,例如0.2mm、0.5mm或0.9mm或1mm,因此可以说边缘39形成较平坦的边缘39。这具有滑动件主体29作为整体较具柔性且重量轻的有利效果。
为了完整起见,还要提及的是,在图2a、图2c、图2e中还能够看到,各个小齿轮轴18、215具有配对致动装置38、228,该配对致动装置能够与相应的滑动件13、202a、202b的致动装置47、227接合,并且还配备有杆延伸部57,该杆延伸部例如接合到柄体26、224的柄自由端58上。例如,致动器54、226能够驱动地接合到杆延伸部57上。杆延伸部57能够在外部周向地装备有功能元件67,例如齿侧面等。替代地或附加地,杆延伸部57能够用于安装目的,例如作为小齿轮轴18、215插入到布置在壳体53、201上的凹部中的插入辅助件。关于杆延伸部57,此处将参考关于图4至图7的描述,其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杆延伸部57如何配置。
借助于图2d和图2e,进一步说明了滑动件13的第二变型的功能和结构,该第二变型被指定为逆流滑动件,或者被指定为第二滑动件202b。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仅以单个滑动件构造呈现,但是当然能够具有根据滑动件13、202a的第一变型的第一滑动件构造和第二滑动件构造的上述修改。
被指定为逆流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202b的滑动件13基本上具有滑动件主体29,其例如为长方体状或梯形结构。滑动件主体29优选能够由塑料制成,或者至少也能够设想由金属材料制成。被指定为逆流滑动件的滑动件13、202b在通风设备1、200的操作中用作温度混合阀,因此,其优选地沿流体流动方向布置在制热装置223之后,并根据滑动件运动14内的位置将冷流体4和/或热流体8混合成混合流体11。因此,混合流体11能够具有预定或可预定的温度。滑动件主体29沿着两个主体轴线35、36沿着长度和宽度延伸,这两个主体轴线以成角度的方式、尤其是成直角地彼此定向,尤其参见图2d。滑动件主体29沿着与主体轴线35、36正交定向的主体竖直轴线95竖直延伸,但是被配置成与沿着长度和宽度的范围相比仅仅较短。滑动件主体29限定了周向的自由且平坦的粘合边缘39。
借助于图2d、图2e中示出的第二滑动件13、202b的视图,能够看出,当将根据第二滑动件变型的滑动件13、202b与根据第一变型的滑动件13、202a进行比较时,滑动件主体29具有较厚的周向边缘39,该周向边缘因此也能够被指定为迷宫式边缘39。如上所述,边缘39的区别在于多个盒状结构的元件235,这些元件被布置用于沿着滑动件主体29并且尤其是在边缘39上尤其是横向或平行于主体轴线35、36加强滑动件主体29。有利地,各个盒状结构的元件235具有开口,其孔区域在主体轴线35、36之一的方向上远离滑动件主体29。此外,尤其地,与第一滑动件主体变型的上述滑动件结构相比,滑动件主体29在主体竖直轴线95的方向上被实施为较坚固或较厚,即几毫米厚,尤其是1mm、2mm或3mm厚,因此可以说边缘39形成相对厚的边缘39。尤其地,与第一滑动件主体变型的上述结构相比,边缘39是较坚固的,并且提供了较大的抗变形性,例如抗压力负载变形。
根据图2b,第一滑动件13、202a的滑动件主体29能够具有与主体竖直轴线95平行或基本平行定向的四个边界竖直边缘230。边界竖直边缘230经由分别平行或基本平行于主体轴线35、36定向的边界竖直边缘231彼此连接。尤其在图2b中能够看出,两个紧邻的边界竖直边缘230被共同地配置为分别相对于主体轴线35、36弯曲,尤其以C形或U形的方式弯曲,使得第一滑动件13、202a的滑动件主体29在滑动件13、202a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边缘部分38上分别具有拱形边缘232。由此,能够帮助控制或调节流体流4、7、10的体积流量和/或质量流量。
第二滑动件13、202b的滑动件主体29还能够具有与主体竖直轴线95平行或基本平行定向的四个边界竖直边缘230,尤其参见图2d。边界竖直边缘230同样经由分别平行于或基本平行于主体轴线35、36定向的边界竖直边缘231彼此连接。已经发现有利的是:将单个边界竖直边缘231配置成在竖直方向上比其余边界竖直边缘231短,此外将单个边界竖直边缘231配置成在竖直方向上比其余边界竖直边缘231长,此外将两个边界竖直边缘231配置成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相等长度或分别在竖直方向上比最短边界竖直边缘231长,并且将它们配置成在竖直方向上分别比最长边界竖直边缘231短。由此,限定了滑动件主体的几何形状,这具有有助于第二滑动件13、202b的注射成型生产适用性的有利效果,从而尤其改善了第二滑动件13、202b的生产适用性。
图3以截面图示出了具有滑动件13、202a的通风设备1、200,该滑动件被指定为根据第一滑动件变型的第二滑动件构造的顺流滑动件并因此为具有C形或U形边缘39的顺流滑动件。能够看出,滑动件13、202a布置在由虚线表示的热交换器223之前的上游。此外,能够看出,第一滑动件13、202a通过未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引导装置55可引导地安装在壳体53、201中,使得第一滑动件13、202a在由双箭头表示的滑动件运动14内可在热位置15、冷位置16和至少一个中间位置17之间被来回致动。由此,能够尤其地根据预定的或可预定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可选地控制和/或调节通过流体通道系统2的流体流。
图4以截面图示出了通风设备1、200,其配备有根据第二滑动件变型的第一滑动件构造的、被配置为逆流滑动件的第二滑动件13、202b。第二滑动件13、202b经由未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引导装置可引导地安装在壳体53、201中,使得第二滑动件13、202b在由双箭头指示的滑动件运动14内可在第一混合位置220、第二混合位置221和中间混合位置222之间被来回致动。在第一混合位置220中,滑动件13、202b能够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封闭冷通道3的冷孔口区域44,使得热流体8从热通道6流出并进入混合通道9。此外,在第二混合位置221中,第二滑动件13、202b能够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封闭热通道6的热孔口区域45,使得冷流体5从冷通道3流出并进入混合通道9。此外,在至少一个中间混合位置222中,第二滑动件13、202b能够在第一混合位置220和第二混合位置221之间被致动,使得第二滑动件13、202b封闭冷孔口区域44的可预定或预定区域部分和热孔口区域45的可预定或预定区域部分,使得能够在混合通道9中以混合的方式提供可根据需要调节的来自热通道6的热流体8和来自冷通道3的冷流体5的体积比例。
此外,借助于图3和图4能够看出,通风设备1、200例如具有阻挡装置21,该阻挡装置借助于布置在相应的滑动件13、202a、202b上的阻挡肋24和/或借助于布置在小齿轮轴18上的配对阻挡肋27在滑动件13、202a、202b与小齿轮轴18、215之间限定了尤其较窄并且尤其是0.1mm、0.2mm、0.5mm、1mm或2mm窄的密封间隙23。就下面仅提到的“滑动件13、202a、202b”而言,在此当然包括上述所有变型。在任何情况下,能够减少或防止在图3中分别由虚线表示的在滑动件13、202a、202b与小齿轮轴18、215之间的混合流体11和/或冷流体5和/或热流体8的旁路流体流22。密封间隙23的工作方式例如类似于迷宫式密封的工作方式。由于滑动件13、202a、202b与小齿轮轴18、215之间的旁路流体流22的减少,例如由于实现了滑动件13、202a、202b和/或小齿轮轴18、215的振动激励的减少,能够减少或实际上完全防止通风设备1、200在滑动件13、202a、202b和/或小齿轮轴18、215上的操作中的噪声侵入。
密封间隙23尤其在图2c和图2e中也能够看出,其中,如能够看出的,该密封间隙形成在阻挡肋24的自由肋边缘25与小齿轮轴18、215的圆柱形柄体26、224之间。有利地,小齿轮轴18、215、滑动件13、202a、202b、致动装置47和配对致动装置48在它们之间形成畅通的通道49,从滑动件13、202a、202b和/或从小齿轮轴18、25开始的阻挡肋24和/或配对阻挡肋27突出到该通道中,形成密封间隙23。当然也能够在配对阻挡肋27的自由配对肋边缘28和滑动件13、202a、202b的滑动件主体29之间形成密封间隙23。
阻挡装置21能够具有密封装置30,尤其参见图3,该密封装置例如布置在配对阻挡肋27上,即在其自由配对肋边缘28上。密封装置30能够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覆盖形成在滑动件13、202a、202b和小齿轮轴18、215之间的密封间隙23,并因此实现改善的密封效果。此外,在图3中能够看出,密封装置30被实现为弹性密封唇31,其具有以接触方式布置在配对阻挡肋27上并且尤其是布置在其自由配对肋边缘28上的根部50,以及能够以接触方式位于阻挡肋24上并且尤其是位于其自由肋边缘25上或滑动件13、202a、202b上的舌状部51。此外能够看出,舌状部51或密封唇31被配置成在朝向其舌状部自由端52的方向上逐渐变细。
阻挡肋24或配对阻挡肋27能够分别由一件式的扁平体32形成,该扁平体具有彼此相对地定向的两个大区域33和将大区域33彼此连接的一个周向端面34,具体参见图3。在任何情况下,阻挡肋24和配对阻挡肋27平行于滑动件主体29上的边缘39的边缘部分38布置。作为示例,阻挡肋24布置在滑动件13、202a、202b上,使得它们分别以与主体平面40成一定角度并且尤其成直角的方式从滑动件主体29突出。
此外,尤其地,图2c示出了阻挡装置21的由附图标记41标记的锯齿排,该锯齿排优选地与阻挡肋24和/或配对阻挡肋27相互作用,以便消除通风设备1、200的操作中的侵入噪声的发生。锯齿排41具有多个锯齿43或其它突起体,它们沿着由图2c中的虚线双箭头线表示的堆叠方向42以接触的方式彼此相邻地排列。堆叠方向42有利地平行于或基本平行于主体轴线35定向。在各个锯齿43之间分别形成齿隙。锯齿43和齿隙能够与通风设备1、200中的流体流从声学角度看空气动力学地相互作用。此处,没有更详细地标记齿隙。在任何情况下,一个或更多个锯齿排并且根据图2c是两个锯齿排41,布置在滑动件13、202a、202b的滑动件主体29的周向自由边缘39上或其周围的区域中,并且此处分别平行于阻挡肋24和配对阻挡肋27定向。
图5以截面图示出了图2的小齿轮轴18的沿其纵向轴线20的部分或者分别沿由虚线标记的截平面的部分,其中观察方向为图2中标记的箭头V。如上所述,杆延伸部57沿纵向轴线20的方向接合到小齿轮轴16的柄体26的柄自由端58,尤其接合到柄自由端58的装配区域59。杆延伸部57被配置成具有圆环形的基部横截面的空心圆柱形的基体65。杆延伸部57或其基体65能够材料结合、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的方式布置在小齿轮轴18上,其中,杆延伸部57和小齿轮轴18的粘合部件,即所谓的一体式的小齿轮轴-杆延伸部部件能够通过材料结合的连接来提供。杆延伸部57在纵向轴线20的方向上朝向一侧延长小齿轮轴18。能够想到的是,齿条18具有两个柄自由端58,以便将两个杆延伸部57安装到小齿轮轴18上,即,将杆延伸部57分别安装到柄自由端58的装配区域59上,以便因此实现小齿轮轴18在纵向轴线20的方向上在两侧上的延长。
每个杆延伸部57沿其主要范围限定轴向杆延伸部纵向轴线60。根据图5,作为示例,将杆延伸部57布置在小齿轮轴18的自由端58上,使得杆延伸部57的杆延伸部纵向轴线60和小齿轮轴18的纵向轴线20彼此同轴地定向。基本上也能够设想,将杆延伸部57以成角度的方式布置在小齿轮轴18上,以使杆延伸部纵向轴线60与纵向轴线20成角度地定向。为了例如节省重量并且尤其是在将小齿轮轴18安装到壳体53中之后节省重量,作为示例,在小齿轮轴18和杆延伸部57之间形成预定断裂部61。有利地,预定断裂部61沿着装配区域59延伸或者由其形成。预定断裂部61用于根据需要实现将杆延伸部57从小齿轮轴18的完全移除,例如,其中,杆延伸部57通过预定的断裂力矩被施加应力,尤其是手动地或通过自动化装置自动地施加应力,直到预定断裂部61屈服并且杆延伸部57与小齿轮轴18之间发生断裂,或者杆延伸部57从小齿轮轴18分离。能够设想,将预定断裂部61实现为横截面变窄,其中预定断裂部61的至少一个单个的预定断裂横截面62被配置成相对于杆延伸部57的每个杆延伸部横截面63和相对于小齿轮轴18的每个小齿轮轴横截面64在面积上较小。由此,在结构上建立了机械弱点,这使得能够从小齿轮轴18移除杆延伸部57。此外,预定断裂部61能够被实现为材料弱化部。此处,预定断裂部61的材料特性对于断裂行为或对于移除是决定性的。预定断裂部61的材料特性有利地以相对于小齿轮轴18和杆延伸部57的直接围绕预定断裂部61的区域的材料特性促进预定断裂的方式实现。
根据图5,还能够看到,杆延伸部57具有外部周向的外壳表面66。在外壳表面66上,功能元件67,优选地是齿侧面,能够围绕杆延伸部57沿周向方向19彼此间隔地布置,工具能够以接触的方式施加到这些功能元件,或者图5中由虚线部分地表示的致动器54能够驱动地布置到这些功能元件,尤其以便致动小齿轮轴18。
在图6至图9中,在多个截面图中分别能够看到具有杆延伸部57的小齿轮轴18的不同变型。在图6中示出了具有杆延伸部57的小齿轮轴18的变型,其中,杆延伸部57具有中空圆柱形构造的基体65,该基体具有圆形的底部横截面,如在图5中那样。与图5的变型不同,在图6的变型中规定,小齿轮轴18的基体65在直径上构造得比图5中的小齿轮轴18或其柄体26小。尤其规定,在围绕或直接在预定断裂部61上的区域中沿周向方向19布置周向槽68。从横截面看,槽68能够是V形的结构,其中,槽68的槽底有利地配置成逐渐变细到一点,使得从槽68的槽底出发能够开始断裂/撕裂,以便将小齿轮轴18从杆延伸部57移除。
在图7中能够看到具有杆延伸部57的小齿轮轴18的变型,其中,杆延伸部57的基体65是实心材料的基体65。因此,基体65不是被配置成内部中空的,而是例如完全由塑料或复合材料形成。根据图7的基体65在其沿纵向轴线20的方向远离小齿轮轴18的自由端处还具有单一的或一组插入面69,所述插入面相对于纵向轴线20成角度地并且尤其是成锐角地构成。例如,插入面69被配置成周向的圆柱壳表面,该圆柱壳表面在其与纵向轴线20之间形成10°至大约90°的角度。通过插入面69,能够方便地在小齿轮轴18的安装操作中将具有杆延伸部57的小齿轮轴18插入壳体53的凹部中。
在图8中示出了具有杆延伸部57的小齿轮轴18的变型,其中,杆延伸部57的基体65是实心材料基体。与前述变型不同,根据图8的基体65被配置成直径细如铅笔芯,尤其是1mm、2mm、3mm或4mm细。由此,在小齿轮轴18的安装操作中,基体65或杆延伸部57仍然能够被较好地用作插入辅助件。此外,由于其的细直径,基体65能够从小齿轮轴18较容易地折断,例如用手手动折断。尤其地,在该变型中,能够省去单独的预定断裂部61的形成。
在图9中示出了具有杆延伸部57的小齿轮轴18的另一变型,其中,杆延伸部57的基体65被配置为空心圆柱形。
图10以透视图示出了具有滑动件装置的通风设备的优选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为了简单起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功能相同或功能相似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为了避免重复,不再对功能相同或功能相似的部件进行描述。根据图10的通风设备1具有带有滑动件13和小齿轮轴18的滑动件装置12,与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件装置12类似。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根据图10至图12的通风设备1还具有用附图标记70标记的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用于使滑动件13和小齿轮轴18彼此触碰地、可拆卸地夹紧。为此,夹紧装置70配备有布置在滑动件13上的至少一个夹紧元件71和布置在小齿轮轴18上的至少一个配对夹紧元件72。夹紧元件71和配对夹紧元件72能够分别一体地并且因此整体地布置在滑动件13上或布置在小齿轮轴18上,或者能够设想将夹紧元件71和配对夹紧元件72分别设置成单个部件,并且例如通过粘合剂将其固定在滑动件13上或固定在小齿轮轴18上。在两种情况下,使用塑料或复合材料来制造是有利的。
基本上,夹紧装置70被配置成使得夹紧元件71和配对夹紧元件72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以彼此接触且可拆卸的方式彼此接合,由此滑动件13和小齿轮轴18不可移动地彼此夹紧。能够想到,当夹紧元件71和配对夹紧元件72彼此进行直线运动时,夹紧元件71和配对夹紧元件72因此在线性直线运动中相互接合。然而,这里优选的是,如果配对夹紧元件72布置在小齿轮轴18上,由此在滑动件运动14内,其与小齿轮轴18一起绕其纵向轴线20沿周向方向19旋转以致动滑动件13。为了夹紧,夹紧元件71和配对夹紧元件72然后在枢转旋转运动中相互接合。
然而,这两种变型的共同之处在于,通过夹紧元件71和配对夹紧元件72的相互接合,实现夹紧元件71的弹性扩宽或配对夹紧元件72的弹性扩宽,其中,相应的另一元件基本上大小稳定,因此没有扩宽且没有压缩,参见图12。此外,在图12中能够看到,在夹紧元件71之间形成通畅的中间夹紧间隙85,配对夹紧体72能够在中间夹紧间隙85的侧向扩宽和夹紧元件71的弹性偏转的情况下插入到该中间夹紧间隙中,以将滑动件13和小齿轮轴18相互夹紧。在图12中夹紧元件71的弹性偏转由两个箭头表示。
尤其是在图10和图12中,还能够看到,夹紧元件71具有成对的销状夹紧指状物73。尽管在图中没有示出,但是作为结构上相反的解决方案,配对夹紧元件72也能够实现为成对的夹紧指状物73。
夹紧元件71的两个夹紧指状物73能够分别从滑动件13成角度地并且尤其是成直角地突出,并且能够分别整体地并且因此一体地布置在滑动件13上,使得它们与滑动件13的滑动件主体29牢固地且不可拆卸地连接。根据图10,彼此间隔开的两个夹紧元件71在它们之间形成图10中通过虚线示出的假想的直的装配轴线86。沿着装备轴线86,至少两个或更多个夹紧指状物73以相互的间距彼此相邻地排列,尤其是沿着装备轴线86的方向排列。装备轴线86在这里能够以与小齿轮轴18的纵向轴线20或滑动件主体29的边缘39的边缘部分38平行并且尤其是基本平行的方式,但也以与其成角度的方式定向,使得夹紧指状物73能够根据需要分别成排地分布在滑动件13上。
尤其在图10中还能够看出,每个夹紧指状物73能够具有相对于其轴向主轴延伸部74连续不变的指状物横截面75,该轴向主轴延伸部例如通过虚线示出。有利地,指状物横截面75是圆形或椭圆形。
根据图10和图11,还能够看到,配对夹紧元件72具有至少一个夹紧体76,其以成角度的方式并且尤其是成直角地整体紧固在小齿轮轴17上,该夹紧体从小齿轮轴18或从小齿轮轴的柄体26突出。尤其地,此处,夹紧体76以相对于纵向轴线20成角度并且尤其是成直角的方式定向。
优选地,夹紧体76相对于其由虚线表示的主延伸范围77限定了连续不变的夹紧体横截面78,尤其是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的夹紧体横截面78,或者尤其在如图12中能够看到的连续T形的T夹紧体横截面79。关于此在图11和图12中能够看到,尤其是具有T夹紧体横截面79的夹紧体76具有基体部分80和布置在其上用于对夹紧元件71的夹紧指状物73进行弹性扩宽的对中突起部81。对中突起部81用于夹紧元件71和配对夹紧元件72的相互对中,从而阻止滑动件13和小齿轮轴17之间的相对运动。
优选地,对中突起部81具有成对的插入斜面82,它们以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并且尤其是成锐角的方式定向。根据图10至图12,两个侧向突起部83、84设置在基体部分80上,其与基体部分80成直角地突出到基体部分80的两侧。尤其在图12中能够看到,夹紧指状物73能够以接触的方式位于基体部分80上以及侧向突起部83、84上,使得至少能够指定侧向突起部83、84作为用于夹紧指状物73之一的止动件。
最后,图13以透视图示出了用于通风设备1的具有凸起元件104的滑动件13的另一优选示例性实施例。为了简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功能相同或功能相似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为了避免重复,不再对功能相同或功能相似的部件进行描述。根据图13的滑动件13能够用于通风设备1的滑动件装置12。能够看出滑动件13具有基本上为立方体形的滑动件主体29。此处,滑动件主体29沿着相对于彼此成直角地定向的两个主体轴线35、36延伸,就像沿着长度和宽度延伸一样。滑动件主体29形成彼此相对定向的两个大滑动件区域96、97。在横向于主体轴线35、36定向的主体竖直轴线95的方向上,滑动件主体29被竖直地展开。有利地,两个大滑动件区域96、97借助于围绕滑动件13周向布置的端面98连接。尤其在图13中能够看到,在滑动件主体29的大滑动件区域96上布置有两个单独的纵向齿排99。
此外,在图13中能够看出,纵向齿排99中的每一个限定纵向齿轴线100,并且纵向齿排99中的每一个由沿相应的纵向齿轴线100的方向以接触的方式彼此相邻地排列的齿101组成。此外,每个纵向齿排99例如直接布置在边缘39上或布置在边缘部分38上,并且此处有利地平行于相应的边缘部分38定向。此外,纵向齿排99彼此平行地定向并且形成有相互的距离,可以说具有横向的距离。在图13中还能够看出,纵向齿排99的齿101形成沿着相应的纵向齿轴线100的方向以交替方式彼此跟随的齿顶102和齿槽103。在齿顶102上,例如分别布置单个凸起元件104。在通风设备1的操作中,凸起元件104以接触的方式布置在通风设备1的引导装置55的纵向肋91(参见图1)之间,以便在横向于滑动件运动方向88的横向方向94上阻挡由双箭头表示的滑动件相对于壳体53的横向游隙93。所述纵向肋91是引导装置55的至少两个引导条89中的一个的组成部分,参见图1和图4。引导条89例如以材料结合的方式布置在壳体53的彼此相对的侧面上。纵向肋91在它们之间限定或形成用于容纳滑动件13的周向边缘39的边缘部分38的畅通的滑动件边缘容纳空间92,使得滑动件能够在14内被引导。为此,纵向肋91配备有肋纵向轴线90,并且相对于它们至少部分地横向地彼此间隔开,并且以平行的方式定向,参见图1。
此外还必须提及的是,尤其是在图2a、图2b、图2d中能够看到通风设备1的安装辅助装置236,其布置在两个滑动件13、202a、202b中的至少一个上或两个滑动件13、202a、202b上。安装辅助装置236用于帮助相应的滑动件13、202a、202b在壳体53、201上或内和/或在流体通道系统2上或内的安装操作。安装辅助装置236有利地包括单个、两个、三个且优选地为四个安装突起部237,其以材料结合或力配合和形状配合的方式布置在相应滑动件13、202a、202b的相应滑动件主体29上。已经发现,安装突起部237能够优选地以半球形或圆柱形方式构造。在任何情况下,都规定在借助于布置在未示出的安装机器人上的末端执行器进行的滑动件13、202a、202b的安装操作中,安装辅助装置236的安装突起部237都能够被抓握,以便保持并移动滑动件13、202a、202b,尤其是以便将滑动件13、202a、202b定位在壳体53、201上或内和/或定位在流体通道系统2上或内。还能够设想通过用手或用手工具抓握安装辅助装置236的安装突起部237,以便保持并移动滑块13、202a,202b。有利地,所有安装突起部237在竖直方向上沿着相对于横跨相应滑动件13、202a、202b的主体轴线35、36成直角定向的主体竖直轴线95远离滑动件13、202a、202b突出。安装突起部237能够布置在滑动件13、202a、202b的滑动件主体29的两个大滑动件区域96、97中的一个上。

Claims (23)

1.一种通风设备,尤其是用于道路机动车辆并且优选地用于可电驱动的道路机动车辆的空调设备,
-具有壳体(53),所述壳体具有流体通道系统(2),所述流体通道系统包括用于引导冷流体(5)的冷流体流(4)的冷通道(3)、用于引导热流体(8)的热流体流(7)的热通道(6)以及用于引导由冷流体(5)和/或热流体(6)提供的混合流体(11)的混合流体流(10)的混合通道(9),
-具有热交换器(223),所述热交换器以能够被流体环绕冲洗的方式布置在所述流体通道系统(2)内,以冷却和/或加热冷流体(5)、热流体(8)或混合流体(11),
-具有滑动件装置(12),所述滑动件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滑动件(13、202a)和至少一个第二滑动件(13、202b),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滑动件在所述流体通道系统(2)处在所述流体通道系统(2)内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器(223)布置在上游,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冷流体流(4)和/或所述热流体流(7)和/或所述混合流体流(10)横向地引导,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滑动件在所述流体通道系统(2)处在所述流体通道系统(2)内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器(223)布置在下游,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冷流体流(4)和/或所述热流体流(7)和/或所述混合流体流(10)横向地引导,
-其中,两个滑动件(13、202a、202b)均能够分别借助于所述滑动件装置(12)的小齿轮轴(18、215)分别在滑动件运动(14)内沿相对于所述冷流体流(4)和/或所述热流体流(7)和/或所述混合流体流(10)横向定向的滑动件运动方向(88)被致动,以便借助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3、202a)控制或调节流过所述流体通道系统(2)的流体流(4、7、1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体积流量和/或质量流量,并且以便借助于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通过混合冷流体(5)和/或热流体(8)和/或混合流体(11)来设定所述混合流体(11)的预定的或可预定的流体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动件(13、202a)在所述冷通道(3)内被可引导地布置在所述冷通道(3)的壁上,或者在所述热通道(6)内被可引导地布置在所述热通道(6)的壁上,或者在所述混合通道(9)内被可引导地布置在所述混合通道(9)的壁上,和/或
-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在所述冷通道(3)内被可引导地布置在所述冷通道(3)的壁上,或者在所述热通道(6)内被可引导地布置在所述热通道(6)的壁上,或者在所述混合通道(9)内被可引导地布置在所述混合通道(9)的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滑动件(13、202a、202b)借助于布置在所述流体通道系统(2)上的引导装置(55)相对于所述流体通道系统(2)可引导地安装。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尤其也被指定为逆流滑动件,具有滑动件主体(2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的滑动件主体(29)由塑料或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的滑动件主体(29)具有正方形板状或矩形板状的平坦构造或者梯形的平坦构造,以便有助于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的注射成型制造的适用性。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的滑动件主体(29)沿着以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并且尤其是成直角的方式定向的两个主体轴线(35、36)在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滑动件主体(29)沿着与所述两个主体轴线(35、36)正交地定向的主体竖直轴线(95)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滑动件主体(29)被配置为在竖直方向上比在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更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的滑动件主体(29)具有与所述主体竖直轴线(95)平行或基本平行地定向的四个边界竖直边缘(230),所述四个边界竖直边缘经由平行或基本平行于所述主体轴线(35、36)定向的相应的边界纵向边缘(231)彼此连接,其中,单个边界竖直边缘(230)在竖直方向上比其余边界竖直边缘(230)短,其中,单个边界竖直边缘(230)在竖直方向上比其余边界竖直边缘(230)长,并且其中,两个边界竖直边缘(230)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相等长度,或者其中,两个边界竖直边缘(230)分别被配置为在竖直方向上比最短边界竖直边缘(230)长并且分别被配置为在竖直方向上比最长边界竖直边缘(230)短,以便有助于所述第二滑块(13、202b)的注射成型制造的适用性。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的滑动件主体(29)具有自由的周向且平坦的粘合边缘(3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缘(39)形成蜂窝状加强件(233)或迷宫式边缘(234)。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缘(39)具有以蜂窝状或盒状构造的多个结构元件(235),用于加强所述滑动件主体(29)。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件装置(12)具有小齿轮轴(18、215),所述小齿轮轴能够绕其纵向轴线(20、229)沿周向方向(19、225)旋转地驱动,以接触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上,用于在所述滑动件运动(14)内致动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其中,所述滑动件主体(29)具有致动装置(47、227),所述致动装置能够与所述小齿轮轴(18、215)的配对致动装置(48、228)接合。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在所述滑动件运动(14)内能够在第一混合位置(220)、第二混合位置(221)和至少一个中间混合位置(222)之间被来回致动,像温度混合阀一样,
-其中,在所述第一混合位置(220)中,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封闭所述冷通道(3)的冷孔口区域(44),使得热流体(8)流出所述热通道(6)进入所述混合通道(9),
-其中,在所述第二混合位置(221)中,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封闭所述热通道(6)的热孔口区域(45),使得冷流体(5)流出所述冷通道(3)进入所述混合通道(9),
-其中,在所述中间混合位置(222)中,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在第一混合位置(220)和第二混合位置(221)之间被致动,使得所述第二滑动件(13、202b)封闭所述冷孔口区域(44)的可预定的或预定的区域部分和所述热孔口区域(45)的可预定的或预定的区域部分,
以便整体地将流体流(4、7、10)彼此混合,使得混合流体(11)能够具有预定的或可预定的温度。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223)是用于发热的制热装置或用于吸热的制冷装置或用于发热和吸热的温度控制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3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装置(55)具有彼此相对地布置在所述流体通道系统(2)上或所述流体通道系统(2)的壁上的成对的引导条(89),滑动件(13、202a、202b)的周向边缘(39)的相对的边缘部分(38)可引导地布置在所述成对的引导条上,
-其中,所述引导条(89)分别由成对的纵向肋(91)形成,所述成对的纵向肋至少部分地相对于它们各自的肋纵向轴线(90)横向地彼此间隔开、相对于它们各自的肋纵向轴线(90)彼此平行地定向并且被布置在所述流体通道系统(2)上或所述流体通道系统(2)的壁上,所述纵向肋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边缘部分(38)的畅通的滑动件边缘容纳空间(92),
-其中,至少一个边缘部分(38)以夹层的方式插入到两个纵向肋(91)之间的滑动件边缘容纳空间(92)中,并且以接触且无游隙的方式位于两个纵向肋(91)上,以便阻挡滑动件(13、202a、202b)相对于所述流体通道系统(2)在横向于所述滑动件运动方向(88)的横向方向(94)上的横向游隙(93)。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滑动件(13、202a、202b)具有致动装置(47),所述致动装置与布置在小齿轮轴(18、215)上的配对致动装置(48)相互作用,以在所述滑动件运动(14)内致动相应的滑动件(13、202a、202b),其中,所述致动装置(47)具有至少一个纵向齿排(99),所述至少一个纵向齿排具有沿着纵向齿轴线(100)以接触方式彼此相邻地排列的齿(101),其中,所述纵向齿排(99)布置在边缘(39)或边缘部分(38)的区域上或中,并且平行于、尤其是基本平行于相应的边缘(39)或相应的边缘部分(38)定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风设备(1)的操作中,所述至少一个纵向齿排(99)至少部分地伸入到所述滑动件边缘容纳空间(92)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齿(101)以接触的方式位于纵向肋(91)上。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滑动件(13、202a、202b)具有滑动件主体(29),所述滑动件主体沿着相对于彼此成直角地定向的两个主体轴线(35、36)沿长度和宽度延伸以形成彼此相对地定向的两个大的滑动件区域(96、97),并且所述滑动件主体沿着与所述主体轴线(35、36)成直角地定向的主体竖直轴线(95)竖直地延伸,其中,所述滑动件主体(29)具有将所述大的滑动件区域(96、97)彼此连接的外周自由端面(98),其中,在所述大的滑动件区域(96)上布置有两个纵向齿排(99),其中,所述纵向齿排(99)的纵向齿轴线(100)彼此平行地、尤其是基本平行地定向,其中,所述纵向齿排(99)相对于其纵向齿轴线(100)相对于彼此以横向距离布置,其中,所述纵向齿排(99)布置在相对的边缘部分(38)的区域上或中,并且其中,每个纵向齿排(99)与所有的齿(101)以接触的方式位于纵向肋(91)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101)形成沿着所述纵向齿轴线(100)的方向以交替方式布置的齿顶(102)和齿槽(103)。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齿(101)的单个或每个或每隔一个的齿顶(102)上布置有至少一个凸起元件(104),所述至少一个凸起元件分别横向于所述滑动件运动方向(88)、尤其是横向于大的滑动件区域(96、97)或横向于所述主体轴线(35、36)之一或在所述主体竖直轴线(95)的区域中远离所述齿(101)突出。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风设备(1)的操作中,凸起元件(104)至少部分地伸入到所述滑动件边缘容纳空间(92)中,并且以接触的方式位于纵向肋(91)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凸起元件(104)一体地布置在相应的齿(101)上,或者
-凸起元件(104)由半球形的主体形成,或者
-凸起元件(104)以点状、线状或平坦方式接触地位于纵向肋(91)上。
CN202011461010.7A 2019-12-13 2020-12-11 通风设备 Active CN1129769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219539.3 2019-12-13
DE102019219539.3A DE102019219539A1 (de) 2019-12-13 2019-12-13 Belüftungs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6994A true CN112976994A (zh) 2021-06-18
CN112976994B CN112976994B (zh) 2023-10-20

Family

ID=76085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1010.7A Active CN112976994B (zh) 2019-12-13 2020-12-11 通风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7254B2 (zh)
CN (1) CN112976994B (zh)
DE (1) DE1020192195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5227A1 (fr) * 2022-01-13 2023-07-2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conditionnement d'air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53220A (ja) * 2000-03-13 2001-09-1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010027861A1 (en) * 1997-02-06 2001-10-11 Akihiro Tsurushima Door mechanism of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2004066972A (ja) * 2002-08-07 2004-03-04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4203310A (ja) * 2002-12-26 2004-07-22 Denso Corp 空気通路開閉装置
CN102648101A (zh) * 2009-09-30 2012-08-22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装配到汽车的空调系统及按照各种工作模式运行这种系统的方法
US20130260663A1 (en) * 2012-03-27 2013-10-03 Keihin Corporation Vehicular air conditioner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US20150128626A1 (en) * 2012-04-24 2015-05-14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Heating, Ventilation And/Or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mprising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Battery,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ame
CN205119766U (zh) * 2015-09-01 2016-03-30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装置及烘干冷却系统
US20190111768A1 (en) * 2016-04-05 2019-04-18 Denso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6068B2 (en) * 2000-01-13 2005-08-09 Denso Corporation Air passage switching device and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JP2002200913A (ja) 2000-12-28 2002-07-16 Calsonic Kansei Corp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JP5767011B2 (ja) 2011-04-28 2015-08-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燃料供給制御装置
JP5982967B2 (ja) * 2012-04-06 2016-08-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気通路開閉装置
JP5987725B2 (ja) * 2013-02-20 2016-09-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気通路開閉装置
DE102014113471B4 (de) 2014-09-18 2021-09-02 Hanon Systems Vorrichtung zum Leiten von Luft für ein Klimatisierungssystem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9219543A1 (de) * 2019-12-13 2021-06-17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Belüftungseinrichtung
DE102019219536A1 (de) * 2019-12-13 2021-06-17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Belüftungs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7861A1 (en) * 1997-02-06 2001-10-11 Akihiro Tsurushima Door mechanism of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2001253220A (ja) * 2000-03-13 2001-09-1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4066972A (ja) * 2002-08-07 2004-03-04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4203310A (ja) * 2002-12-26 2004-07-22 Denso Corp 空気通路開閉装置
CN102648101A (zh) * 2009-09-30 2012-08-22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装配到汽车的空调系统及按照各种工作模式运行这种系统的方法
US20130260663A1 (en) * 2012-03-27 2013-10-03 Keihin Corporation Vehicular air conditioner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US20150128626A1 (en) * 2012-04-24 2015-05-14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Heating, Ventilation And/Or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mprising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Battery,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ame
CN205119766U (zh) * 2015-09-01 2016-03-30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装置及烘干冷却系统
US20190111768A1 (en) * 2016-04-05 2019-04-18 Denso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97254B2 (en) 2023-03-07
CN112976994B (zh) 2023-10-20
DE102019219539A1 (de) 2021-06-17
US20210178855A1 (en)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6992A (zh) 通风设备
EP1920955B1 (en) Device for distribution of air within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a vehicle
US8919470B2 (en) Grille shutter device
EP1800520B1 (de) Elektrische heizungs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EP2641768A1 (en) Grill shutter device
CN112976994A (zh) 通风设备
JP4832974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US7775451B2 (en) Variable flow mixing valve
JP7157572B2 (ja) ドア駆動装置
EP1930191A1 (de) Fahrzeugheizungs- und/oder Klimaanlage mit kombinierter Luftmisch- und -verteilerklappe
EP2742557B1 (de) Vorrichtung zur temperierung eines energiespeichers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rselben
WO2011162232A1 (ja) 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EP3708393B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for vehicles
US10967708B2 (en) Door drive device
EP1700722B1 (en) Air treatment assembly for vehicles
DE102011080813A1 (de) Vorrichtung zur Temperierung eines Energiespeichers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rselben
US20090203305A1 (en) Duct anti-rotation attachment flange
KR20070080821A (ko) 차량 공조장치용 도어 조작 장치
EP1671823B1 (de) Gehäuse für ein Kraftfahrzeug-Belüftungssystem
RU50160U1 (ru) Заслонка центрального сопла системы отопления и вентиляции салона автомобиля
DE102016010638A1 (de) Kraftfahrzeug mit Tragstruktur
JPWO2017033659A1 (ja) ケースユニット
KR200310307Y1 (ko) 차량용 에어컨디셔닝 도어 액츄에이터
EP1582384B1 (en) Air treatment system housing
WO2017071892A1 (de) Zusammenbaueinheit für eine elektrische antriebseinheit innerhalb eines antriebsstrangs eines fahrzeu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