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6508B - 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76508B CN112976508B CN202110180735.7A CN202110180735A CN112976508B CN 112976508 B CN112976508 B CN 112976508B CN 202110180735 A CN202110180735 A CN 202110180735A CN 112976508 B CN112976508 B CN 1129765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 die
- groove
- mold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包括固定机构、定模、动模、冷却机构和脱模机构;通过同步滑槽中的同步结构将两个分离的组件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组件,通过联动空槽中各结构的联动作用将滑动模具与动模连接,当动模与定模相抵卡合时形成完整的模腔的时候,也将滑动模具中的模腔合成完整的菱锥模槽,注塑完成后,由于限位楔头和防脱孔槽的卡合作用,限位顶杆和定模板不随动模移动,定模顶杆抵住成品,使得成品从动模中脱模;第一安装板与脱模挡板相抵后,限位楔头受压脱离防脱孔槽,定模顶杆随着第一安装板移动,同时,导向杆带动滑动模具脱离菱锥成型品,滑动模具挤压脱模滑栓进行脱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指采用高压注射方式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材料压入模腔中,经冷却定型固化后,得到复杂部件的加工方式,注塑成型方法生产速度快、效率高,且可以采用一组模具对复杂之间进行高精度的批量化生产,适用于大量生产和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但是现有的注塑成型模具所做出的模具多为规则无棱角的物品或者采用分体注塑再拼接的方式进行生产,比如具备菱锥形零件的立体物品,只能采用拼接方式生产,或者采用平面结构,而一体式的结构就存在脱模时易损坏或者无法脱模的问题,脱模时菱锥形零件容易卡在模具中或者注塑品整体跟随模具分离造成注塑品断裂损坏,模具堵塞等问题,提高时间和材料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包括固定机构、定模、动模、冷却机构和脱模机构;所述固定机构提供机构之间的安装连接基础,所述定模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构上,所述动模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构上,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相互契合装配,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中,所述脱模机构主要安装在固定机构中,所述脱模机构部分结构安装在所述定模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驱动箱;所述第一安装板中心处设置一个注塑导口,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外侧设置一个导向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下两端各设置两个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匀对称分布,每个所述螺纹通孔搭配一个适配的螺栓,所述第二安装板中心处设置一个圆柱通孔;所述第二安装板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板上,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贴合面设置四个均匀对称分布的安装螺孔,所述安装螺孔的位置和孔径大小与所述螺纹通孔相同,所述安装螺孔与所述螺栓相适配,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三安装板通过所述螺栓紧固安装;所述第三安装板另一面设置四根均匀对称分布的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另一端套装进所述驱动箱中,所述驱动箱通过液压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连杆滑动,所述驱动箱正对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侧面中心处设置一个圆柱嵌槽,所述圆柱嵌槽中心处设置一个限位柱槽。
具体的,所述定模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导向通道,所述定模中心处设置一个注塑用的唧嘴,所述定模一侧面设置一个主模槽,所述主模槽上下两侧各对称设置两个菱形模槽,所述菱形模槽中设置一个菱形的滑动模具,所述滑动模具与所述菱形模槽完全贴合,两个所述滑动模具相对面各设置一个半菱锥型的半模槽,两个所述滑动模具贴合形成一个菱锥模槽,所述菱锥模槽与所述主模槽相通,远离所述唧嘴的两个所述菱形模槽靠近所述导向通道的一侧设置一个限位斜槽,所述限位斜槽另一端连通联动空槽,所述联动空槽与所述导向通道连通。
具体的,所述联动空槽靠近所述导向通道端设置一个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与所述导向通道相切,所述主齿轮上固定安装一个副齿轮,所述副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同轴,所述副齿轮两侧各设置一个从齿轮,所述副齿轮和两个所述从齿轮上卡接一条链条,所述链条远离所述副齿轮的一侧安装一个联动直杆,所述联动直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到滑动套杆上,所述滑动套杆套装在滑杆上,所述滑动套杆一侧设置一个有圆通孔的侧板,所述侧板中套装一根活动直杆,所述活动直杆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动斜杆一端,所述滑动斜杆穿过所述限位斜槽中,所述滑动斜杆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模具固定连接。
具体的,相连的两个所述菱形模槽远离所述主模槽的一侧设置一个同步滑槽,所述同步滑槽中间设置一根横向滑杆,所述横向滑杆上套装一个同步套杆,所述同步套杆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同步直杆,所述同步直杆与所述横向滑杆垂直分布,所述横向滑杆两侧对称设置两根斜滑杆,所述斜滑杆上套装一个斜滑套杆,所述斜滑套杆一侧设置一个限位支板,所述限位支板中间这是一个圆通孔,所述同步直杆穿过所述圆通孔活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支板上,所述限位支板靠近所述菱形模槽的侧面固定连接一根固定连杆,所述固定连杆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模具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模背离所述主模槽的一侧面上下两端各设置两个固定栓,所述固定栓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所述固定螺孔相对应,所述固定栓穿过所述固定螺孔,所述固定栓前端配备适配的螺帽紧固。
具体的,所述动模包括四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相对的侧面,所述导向杆穿插在所述导向通道和所述导向孔中且可滑动,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联动空槽相切面设置一排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主齿轮相适配且卡合;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相对的侧面中间设置一个注塑模槽,所述注塑模槽与所述主模槽相适配且卡合无缝隙,所述注塑模槽后侧设置若干滑动通孔,所述滑动通孔贯穿到所述动模另一侧,所述动模另一侧设置四根连接杆和两根限位滑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限位滑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具体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中,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下端均设置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设置一个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在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中间延伸,所述冷却通道分布在所述主模槽、注塑模槽和菱形模槽周围。
具体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定模板,所述定模板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限位滑杆相对应,所述定模板套装在所述限位滑杆上,所述定模板靠近所述动模的侧面设置若干定模顶杆,所述定模顶杆与所述滑动通孔相适配且切合无缝隙,所述定模顶杆上套装一根定模弹簧,所述定模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动模和所述定模板相抵触。
具体的,所述定模板背离所述动模的一侧中间固定连接一个限位顶杆,所述限位顶杆另一端设置一个圆柱形的脱模挡板,所述限位顶杆中间设置中空的收束滑槽,所述收束滑槽靠近所述脱模挡板的一端侧面对称设置两个防脱孔槽;所述收束滑槽中套装一根伸缩撑杆,所述伸缩撑杆前端设置两个瓶槽,所述瓶槽下方槽身口径大于上方槽口口径,所述瓶槽中固定连接一根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上端固定连接一个限位楔头,所述限位楔头与所述限位弹簧连接端设置一个圆柱底且卡合在所述瓶槽下方槽身中,所述限位楔头延伸出所述伸缩撑杆且与所述防脱孔槽卡合,所述限位楔头与所述防脱孔槽卡合端靠近所述动模的一侧设置成斜面,所述伸缩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箱的所述限位柱槽底端,所述伸缩撑杆上套装一根顶压弹簧,所述顶压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顶杆和所述驱动箱相抵触。
具体的,所述脱模机构还包括脱模滑槽,所述脱模滑槽设置在所述定模中,所述脱模滑槽设置在所述菱形模槽与所述主模槽之间,所述脱模滑槽贯通所述菱形模槽和所述主模槽,所述脱模滑槽两侧各设置一个限位孔槽,所述脱模滑槽中安装一个脱模滑栓,所述脱模滑栓与所述脱模滑槽切合无缝隙且可滑动,所述脱模滑栓两侧各设置一个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处于所述限位孔槽中,所述限位挡板靠近所述主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一根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孔槽侧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同步滑槽中的结构将两个滑动模具的运动状态完全同步,将两个分离的组件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组件,两个活动的滑动模具合成时形成一个菱锥模槽,能够形成菱锥注塑件,分开时形成一个脱模口,便于注塑件脱模,不会对成型的注塑件造成损坏,应用更加灵活。
(2)通过联动空槽中各结构的联动作用将滑动模具与动模连接,当动模与定模相抵卡合时形成完整的模腔的时候,也将滑动模具中的模腔合成完整的菱锥模槽,当注塑完成后,动模脱离定模时,导向杆也带动滑动模具脱离菱锥成型品,便于成型品脱模。
(3)注塑完成后,由于限位楔头和防脱孔槽的卡合作用,限位顶杆和定模板不随动模移动,定模顶杆抵住成品,使得成品从动模中脱模,第一安装板与脱模挡板相抵后,限位楔头受压脱离防脱孔槽,伸缩撑杆收缩,定模顶杆随着第一安装板移动,从而脱离成品,为脱模提供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伸缩撑杆与限位顶杆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联动空槽中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菱形模槽中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处脱模滑槽中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固定机构;11、第一安装板;111、注塑导口;112、固定螺孔;113、导向孔;12、第二安装板;121、螺纹通孔;122、螺栓;123、圆柱通孔;13、第三安装板;131、安装螺孔;132、驱动连杆;14、驱动箱;141、限位柱槽;142、圆柱嵌槽;2、定模;21、导向通道;22、唧嘴;23、主模槽;24、菱形模槽;241、滑动模具;242、半模槽;243、限位斜槽;25、联动空槽;251、主齿轮;252、副齿轮;253、从齿轮;254、链条;255、联动直杆;256、滑杆;257、滑动套杆;258、活动直杆;259、滑动斜杆;26、同步滑槽;261、横向滑杆;262、同步套杆;263、同步直杆;264、斜滑杆;265、斜滑套杆;266、限位支板;267、固定连杆;27、固定栓;271、螺帽;3、动模;31、导向杆;311、齿条;32、注塑模槽;33、滑动通孔;34、连接杆;35、限位滑杆;4、冷却机构;41、进水口;42、出水口;43、冷却通道;5、脱模机构;51、定模板;511、定模顶杆;512、定模弹簧;52、限位顶杆;521、脱模挡板;522、收束滑槽;523、防脱孔槽;53、伸缩撑杆;531、瓶槽;532、限位弹簧;533、限位楔头;534、顶压弹簧;54、脱模滑槽;541、限位孔槽;542、脱模滑栓;543、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包括固定机构1、定模2、动模3、冷却机构4和脱模机构5;固定机构1提供机构之间的安装连接基础,定模2固定安装在固定机构1上,动模3活动安装在固定机构1上,定模2和动模3相互契合装配,冷却机构4设置在定模2和动模3中,脱模机构5主要安装在固定机构1中,脱模机构5部分结构安装在定模2中;固定机构1包括第一安装板11、第二安装板12、第三安装板13和驱动箱14;第一安装板11中心处设置一个注塑导口111,第一安装板1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固定螺孔112,固定螺孔112外侧设置一个导向孔113;第二安装板12上下两端各设置两个螺纹通孔121,螺纹通孔121在第二安装板12上均匀对称分布,每个螺纹通孔121搭配一个适配的螺栓122,第二安装板12中心处设置一个圆柱通孔123;第二安装板12贴合安装在第三安装板13上,第三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12贴合面设置四个均匀对称分布的安装螺孔131,安装螺孔131的位置和孔径大小与螺纹通孔121相同,安装螺孔131与螺栓122相适配,第二安装板12和第三安装板13通过螺栓122紧固安装;第三安装板13中心处设置一个圆柱通孔123,第三安装板13另一面设置四根均匀对称分布的驱动连杆132,驱动连杆132另一端套装进驱动箱14中,驱动箱14通过液压装置驱动驱动连杆132滑动,驱动箱14正对第三安装板13的侧面中心处设置一个圆柱嵌槽142,圆柱嵌槽142中心处设置一个限位柱槽141;第二安装板12和第三安装板13中间设置的圆柱通孔123与驱动箱14上的圆柱嵌槽142和限位柱槽141同轴。
具体的,定模2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导向通道21,定模2中心处设置一个注塑用的唧嘴22,定模2一侧面设置一个主模槽23,主模槽23上下两侧各对称设置两个菱形模槽24,菱形模槽24中设置一个菱形的滑动模具241,滑动模具241与菱形模槽24完全贴合,两个滑动模具241相对面各设置一个半菱锥型的半模槽242,两个滑动模具241贴合形成一个菱锥模槽,菱锥模槽与主模槽23相通,远离唧嘴22的两个菱形模槽24靠近导向通道21的一侧设置一个限位斜槽243,限位斜槽243另一端连通联动空槽25,联动空槽25与导向通道21连通;唧嘴22外侧给注射装置提供对准基准,以便快速定位安装,主模槽23可以设置成常规的注塑模腔,与菱形模槽24连通可以进行注塑且方便脱模即可;两两对应的滑动模具241合成一个完成的菱锥模槽,便于成型品的脱模,当两个滑动模具241切合时,即可进行注塑形成一个完整的菱锥,冷却成型后,两个滑动模具241分开,成型品菱锥即可脱离菱形模槽24。
具体的,联动空槽25靠近导向通道21端设置一个主齿轮251,主齿轮251与导向通道21相切,主齿轮251上固定安装一个副齿轮252,副齿轮252与主齿轮251同轴,副齿轮252两侧各设置一个从齿轮253,副齿轮252和两个从齿轮253上卡接一条链条254,链条254远离副齿轮252的一侧安装一个联动直杆255,联动直杆255另一端固定连接到滑动套杆257上,滑动套杆257套装在滑杆256上,滑动套杆257一侧设置一个有圆通孔的侧板,侧板中套装一根活动直杆258,活动直杆258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动斜杆259一端,滑动斜杆259穿过限位斜槽243中,滑动斜杆259另一端与滑动模具241固定连接;当动模3向定模2移动时,导向杆31在导向通道21中滑动,带动主齿轮251顺时针转动,则与主齿轮251同轴固定安装的副齿轮252同样顺时针转动,与副齿轮252卡合的链条254也沿着顺时针方向传动,与链条254连接的联动直杆255随着链条254移动,联动直杆255的移动方向与导向杆31的滑动方向相反,联动直杆255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滑动套杆257在滑杆256上滑动,套装在滑动套杆257上的活动直杆258以及与活动直杆258固定连接的滑动斜杆259也随着滑动套杆257向靠近动模3方向移动,而滑动斜杆259由于限位斜槽243的限位作用向下滑动,活动直杆258在平移过程中也向菱形模槽24方向移动,滑动斜杆259推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滑动模具241,滑动模具241在菱形模槽24中向唧嘴22方向滑动;通过联动空槽25中各结构的联动作用将滑动模具241与动模3连接,当动模3与定模2相抵卡合时形成完整的模腔的时候,也将滑动模具241中的模腔合成完整的菱锥模槽,当注塑完成后,动模3脱离定模2时,导向杆31向相反方向移动,也带动滑动模具241脱离菱锥成型品,便于成型品脱模。
具体的,相连的两个菱形模槽24远离主模槽23的一侧设置一个同步滑槽26,同步滑槽26中间设置一根横向滑杆261,横向滑杆261上套装一个同步套杆262,同步套杆262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同步直杆263,同步直杆263与横向滑杆261垂直分布,横向滑杆261两侧对称设置两根斜滑杆264,斜滑杆264上套装一个斜滑套杆265,斜滑套杆265一侧设置一个限位支板266,限位支板266中间这是一个圆通孔,同步直杆263穿过圆通孔活动安装在限位支板266上,限位支板266靠近菱形模槽24的侧面固定连接一根固定连杆267,固定连杆267另一端与滑动模具241侧面固定连接;定模2背离主模槽23的一侧面上下两端各设置两个固定栓27,固定栓27与第一安装板11上的固定螺孔112相对应,固定栓27穿过固定螺孔112,固定栓27前端配备适配的螺帽271紧固;滑动斜杆259推动滑动模具241在菱形模槽24中向唧嘴22方向滑动时,滑动模具241侧边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杆267带动斜滑套杆265在斜滑杆264上滑动,斜滑套杆265上套装的同步直杆263带动同步套杆262向菱形模槽24方向滑动,则横向滑杆261另一侧的连杆带动靠近唧嘴22的滑动模具241向导向通道21方向滑动,直到动模3和定模2卡合之后,在唧嘴22同一侧的两个滑动模具241卡合形成一个菱锥形的模槽,并且与主模槽23相通;对称设置的同步滑槽26结构,将两个对应的滑动模具241的运动和位置状态完全同步,将两个分离的滑动模具241联结成一个整体,便于菱锥模槽的成型和脱离。
具体的,动模3包括四根导向杆31,导向杆31设置在动模3与定模2相对的侧面,导向杆31穿插在导向通道21和导向孔113中且可滑动,导向杆31与联动空槽25相切面设置一排齿条311,齿条311与主齿轮251相适配且卡合;动模3与定模2相对的侧面中间设置一个注塑模槽32,注塑模槽32与主模槽23相适配且卡合无缝隙,注塑模槽32后侧设置若干滑动通孔33,滑动通孔33贯穿到动模3另一侧,动模3另一侧设置四根连接杆34和两根限位滑杆35,连接杆34和限位滑杆35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到第二安装板12上;导向杆31卡齿与主齿轮251卡合,将动模3和滑动模具241连接,形成联动,通过动模3的移动状态来控制滑动模具241的位置,即控制菱锥模槽的状态,注塑模槽32与主模槽23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主体模腔,该模腔的形状不做限定,只要可以直接脱模即可。
具体的,冷却机构4设置在定模2和动模3中,定模2和动模3下端均设置一个进水口41和一个出水口42,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设置一个冷却通道43,冷却通道43在定模2和动模3中间延伸,冷却通道43分布在主模槽23、注塑模槽32和菱形模槽24周围;冷却机构4用于注塑过程中对塑料溶液进行冷却定型,所以冷却通道43分布在模腔周围。
具体的,脱模机构5包括定模板51,定模板51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通孔,通孔与限位滑杆35相对应,定模板51套装在限位滑杆35上,定模板51靠近动模3的侧面设置若干定模顶杆511,定模顶杆511与滑动通孔33相适配且切合无缝隙,定模顶杆511上套装一根定模弹簧512,定模弹簧512两端分别与动模3和定模板51相抵触。
具体的,定模板51背离动模3的一侧中间固定连接一个限位顶杆52,限位顶杆52另一端设置一个圆柱形的脱模挡板521,限位顶杆52中间设置中空的收束滑槽522,收束滑槽522靠近脱模挡板521的一端侧面对称设置两个防脱孔槽523;收束滑槽522中套装一根伸缩撑杆53,伸缩撑杆53前端设置两个瓶槽531,瓶槽531下方槽身口径大于上方槽口口径,瓶槽531中固定连接一根限位弹簧532,限位弹簧532上端固定连接一个限位楔头533,限位楔头533与限位弹簧532连接端设置一个圆柱底且卡合在瓶槽531下方槽身中,限位楔头533延伸出伸缩撑杆53且与防脱孔槽523卡合,限位楔头533与防脱孔槽523卡合端靠近动模3的一侧设置成斜面,伸缩撑杆5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驱动箱14的限位柱槽141底端,伸缩撑杆53上套装一根顶压弹簧534,顶压弹簧534两端分别与限位顶杆52和驱动箱14相抵触;注塑完成后,塑料溶液在模腔中冷却成型后,动模3脱离定模2向驱动箱14方向移动,此时,由于限位楔头533和防脱孔槽523的卡合作用,限位顶杆52顶着定模板51不动,定模板51前端的定模顶杆511抵住成品,使得成品从动模3中脱模,第一安装板11与脱模挡板521相抵后,防脱孔槽523挤压限位楔头533斜面,限位楔头533下压直至脱离防脱孔槽523,伸缩撑杆53在收束滑槽522中滑动,顶压弹簧534收缩,伸缩撑杆53收缩,直至脱模挡板521与圆柱嵌槽142重合,第一安装板11抵住脱模挡板521后带动限位顶杆52后移时,定模顶杆511脱离成品,为脱模提供空间。
具体的,脱模机构5还包括脱模滑槽54,脱模滑槽54设置在定模2中,脱模滑槽54设置在菱形模槽24与主模槽23之间,脱模滑槽54贯通菱形模槽24和主模槽23,脱模滑槽54两侧各设置一个限位孔槽541,脱模滑槽54中安装一个脱模滑栓542,脱模滑栓542与脱模滑槽54切合无缝隙且可滑动,脱模滑栓542两侧各设置一个限位挡板,限位挡板处于限位孔槽541中,限位挡板靠近主模槽23的一侧固定连接一根复位弹簧543,复位弹簧543另一端与限位孔槽541侧壁固定连接;当动模3脱离定模2移动时,向第二安装板12方向移动的导向杆31带动主齿轮251逆时针转动,通过联动空槽25和同步滑槽26中的机械结构作用,两个相互卡合的滑动模具241相互脱离,滑动模具241复位过程中与脱模滑栓542相抵,挤压脱模滑栓542向主模槽23方向移动,从而挤压注塑成品脱离定模,从而完成脱模过程;当动模3向定模2移动过程中,滑动模具241向远离脱模滑槽54方向滑动,当滑动模具241与脱模滑栓542脱离抵触状态时,由于复位弹簧543的作用,脱模滑栓542向菱形模槽24方向移动进行复位。
本发明在使用时,注塑装置与注塑导口111连接,冷却机构4的进水口41和供水装置连接,出水口42与接水装置连接;驱动箱14通过液压装置推动驱动连杆132,因为驱动连杆132、第三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2和动模3之间均是固定连接方式,所以驱动箱14推动动模3向定模2靠近,导向杆31沿着导向通道21滑动,滑动一定深度,导向杆31下方的齿条311与联动空槽25中的主齿轮251卡合,且主齿轮251随着导向杆31的滑动顺时针转动,与主齿轮251同轴且固定连接的副齿轮252顺时针转动,与副齿轮252卡合的链条25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与链条254连接的联动直杆255随着链条254移动,联动直杆255的移动方向与导向杆31的滑动方向相反,联动直杆255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滑动套杆257在滑杆256上滑动,套装在滑动套杆257上的活动直杆258以及与活动直杆258固定连接的滑动斜杆259也随着滑动套杆257向动模3方向移动,而滑动斜杆259由于限位斜槽243的限位作用向下滑动,活动直杆258在平移过程中也向菱形模槽24方向移动,滑动斜杆259推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滑动模具241,滑动模具241在菱形模槽24中向唧嘴22方向滑动,同时,滑动模具241侧边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杆267带动斜滑套杆265在斜滑杆264上滑动,斜滑套杆265上套装的同步直杆263带动同步套杆262向菱形模槽24方向滑动,则横向滑杆261另一侧的连杆带动靠近唧嘴22的滑动模具241向导向通道21方向滑动,直到动模3和定模2卡合之后,在唧嘴22同一侧的两个滑动模具241卡合形成一个菱锥形的模槽,并且与主模槽23相通,而动模3和定模2卡合时,主模槽23和注塑模槽32相互契合且边缘封闭无空隙;同时,在动模移动过程中,定模板51也随之移动,限位顶杆52前移,伸缩撑杆53延伸,直到限位楔头533与防脱孔槽523卡合;
动模3与定模2完全卡合后即可进行注塑,注塑过程中,冷却机构4中一直通水,完成注塑后,等待冷却成型,驱动箱14驱动动模3向远离定模2方向移动,此时,由于限位楔头533和防脱孔槽523的卡合作用,限位顶杆52顶着定模板51不动,定模板51前端的定模顶杆511抵住成品,使得成品从动模3中脱模,第一安装板11与脱模挡板521相抵后,防脱孔槽523挤压限位楔头533斜面,限位楔头533下压直至脱离防脱孔槽523,伸缩撑杆53在收束滑槽522中滑动,顶压弹簧534收缩,伸缩撑杆53收缩,直至脱模挡板521与圆柱嵌槽142重合,第一安装板11抵住脱模挡板521后带动限位顶杆52后移时,定模顶杆511脱离成品,为脱模提供空间,与此同时,后移的导向杆31带动主齿轮251逆时针转动,通过联动空槽25和同步滑槽26中的机械结构作用,两个相互卡合的滑动模具241相互脱离,滑动模具241复位过程中与脱模滑栓542相抵,挤压脱模滑栓542向主模槽23方向移动,从而挤压注塑成品脱离定模,从而完成脱模过程;然后,驱动箱14再驱动动模3与定模2卡合进行下一次注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包括固定机构(1)、定模(2)、动模(3)、冷却机构(4)和脱模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1)提供机构之间的安装连接基础,所述定模(2)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构(1)上,所述动模(3)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构(1)上,所述定模(2)和所述动模(3)相互契合装配,所述冷却机构(4)设置在所述定模(2)和所述动模(3)中,所述脱模机构(5)主要安装在固定机构(1)中,所述脱模机构(5)部分结构安装在所述定模(2)中;
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第一安装板(11)、第二安装板(12)、第三安装板(13)和驱动箱(14);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中心处设置一个注塑导口(111),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固定螺孔(112),所述固定螺孔(112)外侧设置一个导向孔(113);所述第二安装板(12)上下两端各设置两个螺纹通孔(121),所述螺纹通孔(121)在所述第二安装板(12)上均匀对称分布,每个所述螺纹通孔(121)搭配一个适配的螺栓(122),所述第二安装板(12)中心处设置一个圆柱通孔(123);所述第二安装板(12)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板(13)上,所述第三安装板(13)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贴合面设置四个均匀对称分布的安装螺孔(131),所述安装螺孔(131)的位置和孔径大小与所述螺纹通孔(121)相同,所述安装螺孔(131)与所述螺栓(122)相适配,所述第二安装板(12)和所述第三安装板(13)通过所述螺栓(122)紧固安装;所述第三安装板(13)另一面设置四根均匀对称分布的驱动连杆(132),所述驱动连杆(132)另一端套装进所述驱动箱(14)中,所述驱动箱(14)通过液压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连杆(132)滑动,所述驱动箱(14)正对所述第三安装板(13)的侧面中心处设置一个圆柱嵌槽(142),所述圆柱嵌槽(142)中心处设置一个限位柱槽(141);
所述定模(2)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导向通道(21),所述定模(2)中心处设置一个注塑用的唧嘴(22),所述定模(2)一侧面设置一个主模槽(23),所述主模槽(23)上下两侧各对称设置两个菱形模槽(24),所述菱形模槽(24)中设置一个菱形的滑动模具(241),所述滑动模具(241)与所述菱形模槽(24)完全贴合,两个所述滑动模具(241)相对面各设置一个半菱锥型的半模槽(242),两个所述滑动模具(241)贴合形成一个菱锥模槽,所述菱锥模槽与所述主模槽(23)相通,远离所述唧嘴(22)的两个所述菱形模槽(24)靠近所述导向通道(21)的一侧设置一个限位斜槽(243),所述限位斜槽(243)另一端连通联动空槽(25),所述联动空槽(25)与所述导向通道(21)连通;
所述联动空槽(25)靠近所述导向通道(21)端设置一个主齿轮(251),所述主齿轮(251)与所述导向通道(21)相切,所述主齿轮(251)上固定安装一个副齿轮(252),所述副齿轮(252)与所述主齿轮(251)同轴,所述副齿轮(252)两侧各设置一个从齿轮(253),所述副齿轮(252)和两个所述从齿轮(253)上卡接一条链条(254),所述链条(254)远离所述副齿轮(252)的一侧安装一个联动直杆(255),所述联动直杆(255)另一端固定连接到滑动套杆(257)上,所述滑动套杆(257)套装在滑杆(256)上,所述滑动套杆(257)一侧设置一个有圆通孔的侧板,所述侧板中套装一根活动直杆(258),所述活动直杆(258)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动斜杆(259)一端,所述滑动斜杆(259)穿过所述限位斜槽(243)中,所述滑动斜杆(259)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模具(241)固定连接;
相连的两个所述菱形模槽(24)远离所述主模槽(23)的一侧设置一个同步滑槽(26),所述同步滑槽(26)中间设置一根横向滑杆(261),所述横向滑杆(261)上套装一个同步套杆(262),所述同步套杆(262)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同步直杆(263),所述同步直杆(263)与所述横向滑杆(261)垂直分布,所述横向滑杆(261)两侧对称设置两根斜滑杆(264),所述斜滑杆(264)上套装一个斜滑套杆(265),所述斜滑套杆(265)一侧设置一个限位支板(266),所述限位支板(266)中间这是一个圆通孔,所述同步直杆(263)穿过所述圆通孔活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支板(266)上,所述限位支板(266)靠近所述菱形模槽(24)的侧面固定连接一根固定连杆(267),所述固定连杆(267)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模具(241)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模(2)背离所述主模槽(23)的一侧面上下两端各设置两个固定栓(27),所述固定栓(27)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上的所述固定螺孔(112)相对应,所述固定栓(27)穿过所述固定螺孔(112),所述固定栓(27)前端配备适配的螺帽(271)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3)包括四根导向杆(31),所述导向杆(31)设置在所述动模(3)与所述定模(2)相对的侧面,所述导向杆(31)穿插在所述导向通道(21)和所述导向孔(113)中且可滑动,所述导向杆(31)与所述联动空槽(25)相切面设置一排齿条(311),所述齿条(311)与所述主齿轮(251)相适配且卡合;所述动模(3)与所述定模(2)相对的侧面中间设置一个注塑模槽(32),所述注塑模槽(32)与所述主模槽(23)相适配且卡合无缝隙,所述注塑模槽(32)后侧设置若干滑动通孔(33),所述滑动通孔(33)贯穿到所述动模(3)另一侧,所述动模(3)另一侧设置四根连接杆(34)和两根限位滑杆(35),所述连接杆(34)和所述限位滑杆(35)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安装板(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4)设置在所述定模(2)和所述动模(3)中,所述定模(2)和所述动模(3)下端均设置一个进水口(41)和一个出水口(42),所述进水口(41)和所述出水口(42)设置一个冷却通道(43),所述冷却通道(43)在所述定模(2)和所述动模(3)中间延伸,所述冷却通道(43)分布在所述主模槽(23)、注塑模槽(32)和菱形模槽(24)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5)包括定模板(51),所述定模板(51)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限位滑杆(35)相对应,所述定模板(51)套装在所述限位滑杆(35)上,所述定模板(51)靠近所述动模(3)的侧面设置若干定模顶杆(511),所述定模顶杆(511)与所述滑动通孔(33)相适配且切合无缝隙,所述定模顶杆(511)上套装一根定模弹簧(512),所述定模弹簧(512)两端分别与所述动模(3)和所述定模板(51)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51)背离所述动模(3)的一侧中间固定连接一个限位顶杆(52),所述限位顶杆(52)另一端设置一个圆柱形的脱模挡板(521),所述限位顶杆(52)中间设置中空的收束滑槽(522),所述收束滑槽(522)靠近所述脱模挡板(521)的一端侧面对称设置两个防脱孔槽(523);所述收束滑槽(522)中套装一根伸缩撑杆(53),所述伸缩撑杆(53)前端设置两个瓶槽(531),所述瓶槽(531)下方槽身口径大于上方槽口口径,所述瓶槽(531)中固定连接一根限位弹簧(532),所述限位弹簧(532)上端固定连接一个限位楔头(533),所述限位楔头(533)与所述限位弹簧(532)连接端设置一个圆柱底且卡合在所述瓶槽(531)下方槽身中,所述限位楔头(533)延伸出所述伸缩撑杆(53)且与所述防脱孔槽(523)卡合,所述限位楔头(533)与所述防脱孔槽(523)卡合端靠近所述动模(3)的一侧设置成斜面,所述伸缩撑杆(5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箱(14)的所述限位柱槽(141)底端,所述伸缩撑杆(53)上套装一根顶压弹簧(534),所述顶压弹簧(534)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顶杆(52)和所述驱动箱(14)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5)还包括脱模滑槽(54),所述脱模滑槽(54)设置在所述定模(2)中,所述脱模滑槽(54)设置在所述菱形模槽(24)与所述主模槽(23)之间,所述脱模滑槽(54)贯通所述菱形模槽(24)和所述主模槽(23),所述脱模滑槽(54)两侧各设置一个限位孔槽(541),所述脱模滑槽(54)中安装一个脱模滑栓(542),所述脱模滑栓(542)与所述脱模滑槽(54)切合无缝隙且可滑动,所述脱模滑栓(542)两侧各设置一个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处于所述限位孔槽(541)中,所述限位挡板靠近所述主模槽(23)的一侧固定连接一根复位弹簧(543),所述复位弹簧(543)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孔槽(541)侧壁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80735.7A CN112976508B (zh) | 2021-02-08 | 2021-02-08 | 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80735.7A CN112976508B (zh) | 2021-02-08 | 2021-02-08 | 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76508A CN112976508A (zh) | 2021-06-18 |
CN112976508B true CN112976508B (zh) | 2022-06-28 |
Family
ID=76393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80735.7A Active CN112976508B (zh) | 2021-02-08 | 2021-02-08 | 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765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59470B (zh) * | 2021-03-09 | 2022-12-23 | 许昌学院 | 一种陶瓷生产用模具 |
CN114454444B (zh) * | 2022-02-28 | 2024-07-19 | 惠州市明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的自动脱模装置 |
CN115230027B (zh) * | 2022-07-21 | 2024-09-06 | 南通康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 |
CN116714197B (zh) * | 2023-08-10 | 2023-11-10 |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轻量化纯电动商用车驾驶室用塑料绝缘壳体注塑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88406U (zh) * | 2011-06-22 | 2011-12-28 | 深圳市捷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菱形镜面结构的注塑模具 |
CN205291451U (zh) * | 2015-12-21 | 2016-06-08 | 苏州汇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注塑模具 |
CN208305719U (zh) * | 2018-04-24 | 2019-01-01 | 大连元一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自脱模注塑模具 |
JP2019206135A (ja) * | 2018-05-30 | 2019-12-05 | 株式会社 型善 | 射出成形型の中子型、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
CN110900907A (zh) * | 2019-11-29 | 2020-03-24 | 南京金三力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线束橡胶保护套的成型模具及加工方法 |
CN210389985U (zh) * | 2019-07-15 | 2020-04-24 | 大连大鹏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内侧凸起的塑料注射模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3716B (zh) * | 2013-04-27 | 2015-07-08 | 永高股份有限公司 | 注塑模具旋转式型芯脱模机构 |
CN110355956A (zh) * | 2019-09-02 | 2019-10-22 | 李杰鹏 | 一种注塑模具用抽机构 |
-
2021
- 2021-02-08 CN CN202110180735.7A patent/CN1129765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88406U (zh) * | 2011-06-22 | 2011-12-28 | 深圳市捷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菱形镜面结构的注塑模具 |
CN205291451U (zh) * | 2015-12-21 | 2016-06-08 | 苏州汇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注塑模具 |
CN208305719U (zh) * | 2018-04-24 | 2019-01-01 | 大连元一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自脱模注塑模具 |
JP2019206135A (ja) * | 2018-05-30 | 2019-12-05 | 株式会社 型善 | 射出成形型の中子型、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
CN210389985U (zh) * | 2019-07-15 | 2020-04-24 | 大连大鹏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内侧凸起的塑料注射模具 |
CN110900907A (zh) * | 2019-11-29 | 2020-03-24 | 南京金三力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线束橡胶保护套的成型模具及加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76508A (zh) | 2021-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976508B (zh) | 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 | |
CN217752544U (zh) |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 | |
CN202781598U (zh) | 一种双模同步注射成型机 | |
CN113510900A (zh) | 一种模内快速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 | |
CN216635136U (zh) | 一种可直接脱螺纹的模具 | |
CN212241987U (zh) |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 |
CN210308841U (zh) | 一种型腔侧抽芯防脱模注塑模具 | |
CN220499830U (zh) | 全地形车脚踏板动定模双向顶出机构 | |
CN220390171U (zh) | 塑料后货箱气辅注塑结构 | |
CN210911026U (zh) | 一种注塑产品顶出装置及设置有该顶出装置的模具 | |
CN217670551U (zh) | 塑模顶出机构 | |
CN216100192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抽芯机构 | |
CN220883240U (zh) | 一种塑料齿轮生产用注塑模具 | |
CN216230584U (zh) |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 |
CN220903997U (zh) | 一种输送机塑料链板的注塑模具 | |
CN216506463U (zh) | 一种塑胶外壳注塑模具 | |
CN219634384U (zh) | 一种洗鼻喷嘴模具 | |
CN221112678U (zh) | 一种可更换模型腔的注塑模具 | |
CN111152419A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成型用模具 | |
CN218365955U (zh) | 一种具有成型工件快速冷却结构的塑胶模具 | |
CN220447078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 | |
CN202572824U (zh) | 一种加工细长推杆的注塑模具 | |
CN221562119U (zh) | 一种机械零部件成型用模具结构 | |
CN221717708U (zh) | 一种提高汽车立柱饰板翻边夹线精度的注塑模具 | |
CN215039799U (zh) | 一种模内快速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2 Address after: 315400 Lu Bu Zhen Nan Lei Cun,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ingbo libaolai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2000 No.1 Factory Building of Huainan Qidi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Shuichang South Road, Huain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Bai Zhumei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