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2377B - 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及浇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及浇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2377B
CN112962377B CN202110147746.5A CN202110147746A CN112962377B CN 112962377 B CN112962377 B CN 112962377B CN 202110147746 A CN202110147746 A CN 202110147746A CN 112962377 B CN112962377 B CN 1129623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 joint
abutting
hole
rod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77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2377A (zh
Inventor
李硕锋
何卫
康雪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kair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kair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kair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kair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477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2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2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2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2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2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1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of road-metal and cement or like binders
    • E01C7/14Concrete pav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02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Methods of making joints; Packing for joints
    • E01C11/04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Methods of making joints; Packing for joints for cement concrete p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及浇筑方法,包括多个方形箱,方形箱的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设置,方形箱用于供混凝土浇入;方形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对接孔,相邻方形箱上开设有对接槽,对接孔与对接槽在水平方向上相正对;方形箱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抵接孔,对接孔与抵接孔相互连通且相互垂直;抵接孔内插接有抵接部,对接孔内安装有对接部;抵接部从抵接孔内取出时,对接部自动从对接槽内重新移回至对接孔内;对接部上还安装有卡紧部,卡紧部在进入对接槽内后将相邻两个方形箱在水平方向上连接;对接部从对接槽内移回至对接孔内时,卡紧部也重新移回至对接孔内。本申请具有改善混凝土路面损坏后的施工周期长的问题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及浇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路面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及浇筑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亦称刚性路面,俗称白色路面,它是一种高级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各种路面。在混凝土路面损坏后,均是通过工人手动进行修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混凝土路面损坏后,维修工人需要将损坏的地方一起周围的路面整个拆下进行整体翻修,但这样会导致施工周期长,加大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混凝土路面损坏后的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及浇筑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包括多个方形箱,所述方形箱的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方形箱用于供混凝土浇入;所述方形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对接孔,相邻所述方形箱上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孔与对接槽在水平方向上相正对;所述方形箱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抵接孔,所述对接孔与所述抵接孔相互连通且相互垂直;所述抵接孔内插接有抵接部,所述对接孔内安装有对接部;在所述抵接部插入到抵接孔内后,所述对接部的一部分被推入相邻的方形箱的对接槽内从而阻止相邻两个方形箱在竖直方向上脱离;所述抵接部从抵接孔内取出时,所述对接部自动从对接槽内重新移回至对接孔内;所述对接部上还安装有卡紧部,所述卡紧部在进入对接槽内后将相邻两个方形箱在水平方向上连接;所述对接部从对接槽内移回至对接孔内时,所述卡紧部也重新移回至对接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混凝土路面进行铺装时,首先将多个方形箱依次排列在路面上,使得方形箱上的对接孔正对相邻的方形箱上的对接槽。接着把抵接部插入到抵接孔内,使得对接孔内的对接部被推入至对接槽内,此时对接部一部分位于对接孔内、另一部分位于对接槽内,使得两个相邻的方形箱在竖直方向上不易产生相对移动;而在对接部的一部分进入对接槽内后,卡紧部会将相邻两个方形箱在水平方向上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方形箱在水平方向上不易产生相对移动,从而实现将两个相邻的方形箱较为稳定地固定在一起,最后再往方形箱的内部浇入混凝土即可;若是长时间使用后,混凝土路面发生了损坏,此时直接将损坏的那一块混凝土路面标记,然后将承载有损坏的混凝土的方形箱直接拆卸下来即可,拆卸时,直接把抵接部从抵接孔内取出,此时对接部自动从对接槽内重新移回至对接孔内,而卡紧部也自动从卡接槽内移回至卡接孔内,使得相邻两个方形箱不再连接;通过上述步骤,将混凝土损坏的方形箱四周的完整的方形箱均脱开,此时能够将混凝土损坏的方形箱轻松地在四周取下,然后再换上新的装有混凝土的方形箱即可;这样设置后,在混凝土路面损坏后,只需要将损坏的方形箱拆卸下来即可,并且拆卸时也非常省时省力,从而达到改善混凝土路面损坏后的施工周期长的问题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抵接部包括抵接杆,所述抵接杆插设在抵接孔内;所述对接部包括第一弹簧以及对接杆,所述对接杆滑动插设在对接孔内,所述对接杆与抵接杆相垂直,所述对接杆的一端处于所述抵接孔内;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对接杆上,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对接孔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对接杆的杆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使得对接杆始终具有向抵接孔内移动的趋势;所述对接杆位于抵接孔内的一端被抵入对接孔内后,所述对接杆的另一端位于相邻方形箱上的对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抵接杆插入到抵接孔内时,由于对接杆的一端处于抵接孔内,此时抵接杆在逐渐深插到抵接孔内的过程中,会将对接杆的一端从抵接孔内挤到对接孔内,此时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接杆受到抵接杆的挤压力便会向另一个方形箱的对接槽内移动,从而让对接杆远离抵接孔的一端处于对接槽内;这时,对接杆的一段位于一侧的方形箱的对接孔内、另一段位于另一侧的方形箱的对接槽内,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将两个相邻的方形箱卡紧,达到在竖直方向上对两个方形箱卡紧较为方便的效果;而当将抵接杆从抵接孔内取出时,第一弹簧不再受到挤压力,而是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即将对接杆的一端重新拉回至抵接孔内,让对接杆远离抵接孔的一端从对接槽内重新回到对接孔内,从而达到让两个相邻的方形箱自动脱离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抵接杆靠近地面端设置有贴合斜面,所述对接杆靠近抵接孔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斜面,所述贴合斜面用于与挤压斜面相贴合且二者的倾斜角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杆的端部接触到对接杆的端部时,贴合斜面会预先与挤压斜面相贴合,由于二者均为斜面,当抵接杆竖直向下继续移动时,会更为顺畅地将对接杆水平推入到对接孔内,从而使得抵接杆与对接杆相互挤压时更为顺畅与方便。
可选的,所述卡紧部包括卡紧块以及第二弹簧,所述对接杆的内部中空且背离挤压斜面的一端开口设置,所述对接杆上靠近开口一侧的杆壁上还开设有卡出孔,所述卡出孔与对接杆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卡紧块滑动插设在卡出孔内;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卡紧块上且位于卡出孔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卡出孔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卡紧块的块壁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使得卡紧块始终具有向对接杆的内腔侧移动的趋势;相邻所述方形箱的对接槽内设置有挤出杆,所述挤出杆的端部与对接杆的开口相正对;所述方形箱上且位于对接槽内还开设有卡紧槽,所述卡紧槽与对接槽相连通,所述挤出杆的一端插入对接杆内后将卡紧块的一侧从卡出孔内挤入到卡紧槽内;所述方形箱上还开设有夹紧孔,所述夹紧孔与卡紧槽相连通,所述夹紧孔内插设有夹紧杆,所述夹紧杆的一端插入卡紧槽内后,所述夹紧杆的一侧杆壁与卡紧槽的内侧壁相贴合、另一侧与所述卡紧块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接杆逐渐进入到相邻的方形箱内的对接槽内时,对接杆会主动靠近挤出杆,使得挤出杆主动进入到对接杆的内部;由于挤出杆占据了对接杆的内部空间,此时卡紧块会被挤出杆挤出对接杆的内腔,卡紧块的另外一端则会从卡出孔内突出,从而进入到与对接槽相连通的卡紧槽内,此时直接把夹紧杆插入到夹紧孔内,使得夹紧杆处于卡紧槽的内侧壁与卡紧块之间,此时夹紧杆的一侧杆壁与卡紧槽的内侧壁相贴合、另一侧与卡紧块相贴合,从而将卡紧块抵紧在卡紧槽内,此时卡紧块在水平方向上与夹紧杆的杆壁抵触后,对接杆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便会受到限制,从而达到将两个相邻的方形箱在水平方向上连接较为方便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卡紧块靠近对接杆内腔的一侧倒角设置,所述挤出杆正对对接杆的一端也为倒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紧块与挤出杆均倒角设置后,挤出杆与卡紧块相抵接时会更容易实现相互滑动,进而使得挤出杆能更顺畅地将卡紧块挤出对接杆。
可选的,所述对接孔、抵接孔以及卡出孔的内壁上均覆设有聚四氟乙烯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一般称作“不沾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耐高温以及摩擦系数极低的特点,因此将其涂覆在对接孔、抵接孔以及卡出孔的内壁上,能够使得对接杆、抵接杆以及卡紧块在滑动时更为顺畅。
可选的,所述方形箱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加强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钢筋的设置能够在混凝土浇筑后提升整个方形箱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方形箱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混凝土导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导入孔能够供混凝土流入,在混凝土凝固后使得方形箱与混凝土连接得更为稳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的浇筑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的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前期预处理步骤:在需要铺设混凝土的路面上依次排列放置方形箱,使得方形箱之间相互紧贴;
混凝土浇筑步骤:将混凝土依次浇入方形箱的内部,让混凝土的浇灌后的表面与方形箱的上端开口表面相持平;
方形箱连接步骤:通过抵接部、对接部以及卡紧部将相邻两个方形箱进行固定;
加固步骤:竖直向下锤击抵接杆,使得抵接杆的一端穿过抵接孔后插入到地面以下。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对混凝土路面进行铺装时,首先将多个方形箱依次排列在路面上,使得方形箱上的对接孔正对相邻的方形箱上的对接槽。接着把抵接部插入到抵接孔内,使得对接孔内的对接部被推入至对接槽内,此时对接部一部分位于对接孔内、另一部分位于对接槽内,使得两个相邻的方形箱在竖直方向上不易产生相对移动;而在对接部的一部分进入对接槽内后,卡紧部会将相邻两个方形箱在水平方向上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方形箱在水平方向上不易产生相对移动,从而实现将两个相邻的方形箱较为稳定地固定在一起,最后再往方形箱的内部浇入混凝土即可;若是长时间使用后,混凝土路面发生了损坏,此时直接将损坏的那一块混凝土路面标记,然后将承载有损坏的混凝土的方形箱直接拆卸下来即可,拆卸时,直接把抵接部从抵接孔内取出,此时对接部自动从对接槽内重新移回至对接孔内,而卡紧部也自动从卡接槽内移回至卡接孔内,使得相邻两个方形箱不再连接;通过上述步骤,将混凝土损坏的方形箱四周的完整的方形箱均脱开,此时能够将混凝土损坏的方形箱轻松地在四周取下,然后再换上新的装有混凝土的方形箱即可;这样设置后,在混凝土路面损坏后,只需要将损坏的方形箱拆卸下来即可,并且拆卸时也非常省时省力,从而达到改善混凝土路面损坏后的施工周期长的问题的效果;
2.当对接杆逐渐进入到相邻的方形箱内的对接槽内时,对接杆会主动靠近挤出杆,使得挤出杆主动进入到对接杆的内部;由于挤出杆占据了对接杆的内部空间,此时卡紧块会被挤出杆挤出对接杆的内腔,卡紧块的另外一端则会从卡出孔内突出,从而进入到与对接槽相连通的卡紧槽内,此时直接把夹紧杆插入到夹紧孔内,使得夹紧杆处于卡紧槽的内侧壁与卡紧块之间,此时夹紧杆的一侧杆壁与卡紧槽的内侧壁相贴合、另一侧与卡紧块相贴合,从而将卡紧块抵紧在卡紧槽内,此时卡紧块在水平方向上与夹紧杆的杆壁抵触后,对接杆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便会受到限制,从而达到将两个相邻的方形箱在水平方向上连接较为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铺设混凝土路面后的部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隐藏混凝土后的部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两个方向箱的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方形箱;11、对接孔;12、对接槽;121、卡紧槽;13、抵接孔;14、夹紧孔;15、混凝土导入孔;16、防脱凸边;2、抵接杆;21、贴合斜面;3、对接部;31、第一弹簧;32、对接杆;321、挤压斜面;322、卡出孔;323、连接凸台;4、卡紧部;41、卡紧块;42、第二弹簧;5、挤出杆;6、夹紧杆;7、加强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参照图1、图2,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包括多个方形箱1,方形箱1的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设置,方形箱1用于供混凝土浇入;方形箱1的内部焊接有多根加强钢筋7,加强钢筋7水平焊接在方形箱1内,加强钢筋7的设置能够在混凝土浇筑后提升整个方形箱1的结构稳定性;而方形箱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混凝土导入孔15,混凝土导入孔15能够供混凝土流入,在混凝土凝固后使得方形箱1与混凝土连接得更为稳定。
如图3、4所示,方形箱1的侧壁上开设有对接孔11,方形箱1的侧壁具有厚度,对接孔11则是横向穿过方形箱1的侧壁;相邻方形箱1上开设有对接槽12,对接孔11与对接槽12在水平方向上相正对;方形箱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抵接孔13,对接孔11与抵接孔13相互连通且相互垂直;抵接孔13内插接有抵接部,对接孔11内安装有对接部3;在抵接部插入到抵接孔13内后,对接部3的一部分被推入相邻的方形箱1的对接槽12内从而阻止相邻两个方形箱1在竖直方向上脱离;抵接部从抵接孔13内取出时,对接部3自动从对接槽12内重新移回至对接孔11内;对接部3上还安装有卡紧部4,卡紧部4在进入对接槽12内后将相邻两个方形箱1在水平方向上连接;对接部3从对接槽12内移回至对接孔11内时,卡紧部4也重新移回至对接孔11内。
如图3、4所示,抵接部包括抵接杆2,抵接杆2插设在抵接孔13内,对接孔11将方形箱1的上下两端均贯穿;对接部3则包括第一弹簧31以及对接杆32,对接杆32滑动插设在对接孔11内,且对接杆32与抵接杆2相垂直,对接杆32的一端处于抵接孔13内;第一弹簧31套设在对接杆32上,且第一弹簧31的一端与对接孔11的内壁相焊接、另一端与对接杆32的杆壁相焊接,第一弹簧31使得对接杆32始终具有向抵接孔13内移动的趋势;在本实施例中,在对接杆32靠近抵接孔13的杆壁上焊接有一圈连接凸台323,第一弹簧31的一端则与连接凸台323的表面相焊接;而在方形箱1上且位于对接孔32的一侧开口处也焊接有防脱凸边16,第一弹簧31的另一端则与防脱凸边16相焊接;对接杆32位于抵接孔13内的一端被抵入对接孔11内后,对接杆32的另一端位于相邻方形箱1上的对接槽12内;在本实施例中,对接槽12的直径宽度大于对接孔13的直径宽度。
将抵接杆2插入到抵接孔13内时,由于对接杆32的一端处于抵接孔13内,此时抵接杆2在逐渐深插到抵接孔13内的过程中,会将对接杆32的一端从抵接孔13内挤到对接孔11内,此时第一弹簧31处于压缩状态,对接杆32受到抵接杆2的挤压力便会向另一个方形箱1的对接槽12内移动,从而让对接杆32远离抵接孔13的一端处于对接槽12内;这时,对接杆32的一段位于一侧的方形箱1的对接孔11内、另一段位于另一侧的方形箱1的对接槽12内,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将两个相邻的方形箱1卡紧,达到在竖直方向上对两个方形箱1卡紧较为方便的效果;而当将抵接杆2从抵接孔13内取出时,第一弹簧31不再受到挤压力,而是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即将对接杆32的一端重新拉回至抵接孔13内,让对接杆32远离抵接孔13的一端从对接槽12内重新回到对接孔11内,从而达到让两个相邻的方形箱1自动脱离的效果。
如图3、4所示,抵接杆2靠近地面端设置有贴合斜面21,设置贴合斜面21后,抵接杆2的端部则呈尖端形,也方便抵接杆2穿出抵接孔13后插入至地面以下。对接杆32靠近抵接孔13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斜面321,贴合斜面21用于与挤压斜面321相贴合且二者的倾斜角度相同;从正视图看,抵接杆2上的贴合斜面21倾斜向下,而抵接杆2上的挤压斜面321倾斜向上,二者在竖直方向上能够直接完整的贴合在一起;当抵接杆2的端部接触到对接杆32的端部时,贴合斜面21会预先与挤压斜面321相贴合,由于二者均为斜面,当抵接杆2竖直向下继续移动时,会更为顺畅地将对接杆32水平推入到对接孔11内,从而使得抵接杆2与对接杆32相互挤压时更为顺畅与方便。
如图3、4所示,卡紧部4包括卡紧块41以及第二弹簧42,对接杆32的内部中空且背离挤压斜面321的一端开口设置,对接杆32上靠近开口一侧的杆壁上还开设有卡出孔322,卡出孔322与对接杆32的内腔相连通,卡紧块41滑动插设在卡出孔322内;第二弹簧42套设在卡紧块41上且位于卡出孔322内,第二弹簧42的一端与卡出孔322的内壁相焊接、另一端与卡紧块41的块壁相焊接,第二弹簧42使得卡紧块41始终具有向对接杆32的内腔侧移动的趋势;在本实施例中,卡紧块41上设有一圈凸台,第二弹簧42在套于卡紧块41的情况下,第二弹簧42的一端与凸台的表面相焊接;相邻方形箱1的对接槽12内焊接有挤出杆5,挤出杆5的端部与对接杆32的开口相正对,即挤出杆5的长度方向与对接杆32的长度方向一致;方形箱1上且位于对接槽12内还开设有卡紧槽121,卡紧槽121与对接槽12相连通,挤出杆5的一端插入对接杆32内后将卡紧块41的一侧从卡出孔322内挤入到卡紧槽121内;方形箱1上还开设有夹紧孔14,夹紧孔14与卡紧槽121相连通,夹紧孔14内插设有夹紧杆6,夹紧杆6的一端插入卡紧槽121内后,夹紧杆6的一侧杆壁与卡紧槽121的内侧壁相贴合、另一侧与卡紧块41相贴合。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对接杆32、抵接杆2以及卡紧块41在滑动时更为顺畅,对接孔11、抵接孔13以及卡出孔322的内壁上均覆设有聚四氟乙烯层。
当对接杆32逐渐进入到相邻的方形箱1内的对接槽12内时,对接杆32会主动靠近挤出杆5,使得挤出杆5主动进入到对接杆32的内部;由于挤出杆5占据了对接杆32的内部空间,此时卡紧块41会被挤出杆5挤出对接杆32的内腔,卡紧块41的另外一端则会从卡出孔322内突出,从而进入到与对接槽12相连通的卡紧槽121内,此时直接把夹紧杆6插入到夹紧孔14内,使得夹紧杆6处于卡紧槽121的内侧壁与卡紧块41之间,此时夹紧杆6的一侧杆壁与卡紧槽121的内侧壁相贴合、另一侧与卡紧块41相贴合,从而将卡紧块41抵紧在卡紧槽121内,此时卡紧块41在水平方向上与夹紧杆6的杆壁抵触后,对接杆3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便会受到限制,从而达到将两个相邻的方形箱1在水平方向上连接较为方便的效果。而在拆卸时,将抵接杆2取出,使得对接杆32在第二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自动从对接槽12内逐渐移动至对接孔11内;此时挤出杆5会逐渐从对接杆32的内部移出,挤出杆5不再对卡紧块41进行挤压,在第一弹簧31的作用下,卡紧块41会重新回到对接杆32内,此时对接杆32则能够完全脱离对接槽12进行到对接孔11内,两个相邻的方形箱1此时也实现脱离。
如图4所示,卡紧块41靠近对接杆32内腔的一侧倒角设置,挤出杆5正对对接杆32的一端也为倒角设置;卡紧块41与挤出杆5均倒角设置后,挤出杆5与卡紧块41相抵接时会更容易实现相互滑动,进而使得挤出杆5能更顺畅地将卡紧块41挤出对接杆32。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的浇筑方法。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的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前期预处理步骤:在需要铺设混凝土的路面上依次排列放置方形箱1,使得方形箱1之间相互紧贴;
混凝土浇筑步骤:将混凝土依次浇入方形箱1的内部,让混凝土的浇灌后的表面与方形箱1的上端开口表面相持平;
方形箱连接步骤:通过抵接部、对接部3以及卡紧部4将相邻两个方形箱1进行固定;
加固步骤:竖直向下锤击抵接杆2,使得抵接杆2的一端穿过抵接孔13后插入到地面以下。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及浇筑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对混凝土路面进行铺装时,首先将多个方形箱1依次排列在路面上,使得方形箱1上的对接孔11正对相邻的方形箱1上的对接槽12。接着把抵接部插入到抵接孔13内,使得对接孔11内的对接部3被推入至对接槽12内,此时对接部3一部分位于对接孔11内、另一部分位于对接槽12内,使得两个相邻的方形箱1在竖直方向上不易产生相对移动;而在对接部3的一部分进入对接槽12内后,卡紧部4会将相邻两个方形箱1在水平方向上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方形箱1在水平方向上不易产生相对移动,从而实现将两个相邻的方形箱1较为稳定地固定在一起,最后再往方形箱1的内部浇入混凝土即可;若是长时间使用后,混凝土路面发生了损坏,此时直接将损坏的那一块混凝土路面标记,然后将承载有损坏的混凝土的方形箱1直接拆卸下来即可,拆卸时,直接把抵接部从抵接孔13内取出,此时对接部3自动从对接槽12内重新移回至对接孔11内,而卡紧部4也自动从卡接槽内移回至卡接孔内,使得相邻两个方形箱1不再连接;通过上述步骤,将混凝土损坏的方形箱1四周的完整的方形箱1均脱开,此时能够将混凝土损坏的方形箱1轻松地在四周取下,然后再换上新的装有混凝土的方形箱1即可;这样设置后,在混凝土路面损坏后,只需要将损坏的方形箱1拆卸下来即可,并且拆卸时也非常省时省力,从而达到改善混凝土路面损坏后的施工周期长的问题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方形箱(1),所述方形箱(1)的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方形箱(1)用于供混凝土浇入;所述方形箱(1)的侧壁上开设有对接孔(11),相邻所述方形箱(1)上开设有对接槽(12),所述对接孔(11)与对接槽(12)在水平方向上相正对;所述方形箱(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抵接孔(13),所述对接孔(11)与所述抵接孔(13)相互连通且相互垂直;所述抵接孔(13)内插接有抵接部,所述对接孔(11)内安装有对接部(3);在所述抵接部插入到抵接孔(13)内后,所述对接部(3)的一部分被推入相邻的方形箱(1)的对接槽(12)内从而阻止相邻两个方形箱(1)在竖直方向上脱离;所述抵接部从抵接孔(13)内取出时,所述对接部(3)自动从对接槽(12)内重新移回至对接孔(11)内;所述对接部(3)上还安装有卡紧部(4),所述卡紧部(4)在进入对接槽(12)内后将相邻两个方形箱(1)在水平方向上连接;所述对接部(3)从对接槽(12)内移回至对接孔(11)内时,所述卡紧部(4)也重新移回至对接孔(11)内;
所述抵接部包括抵接杆(2),所述抵接杆(2)插设在抵接孔(13)内;所述对接部(3)包括第一弹簧(31)以及对接杆(32),所述对接杆(32)滑动插设在对接孔(11)内,所述对接杆(32)与抵接杆(2)相垂直,所述对接杆(32)的一端处于所述抵接孔(13)内;所述第一弹簧(31)套设在对接杆(32)上,且所述第一弹簧(31)的一端与对接孔(11)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对接杆(32)的杆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1)使得对接杆(32)始终具有向抵接孔(13)内移动的趋势;所述对接杆(32)位于抵接孔(13)内的一端被抵入对接孔(11)内后,所述对接杆(32)的另一端位于相邻方形箱(1)上的对接槽(12)内;
所述抵接杆(2)靠近地面端设置有贴合斜面(21),所述对接杆(32)靠近抵接孔(13)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斜面(321),所述贴合斜面(21)用于与挤压斜面(321)相贴合且二者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卡紧部(4)包括卡紧块(41)以及第二弹簧(42),所述对接杆(32)的内部中空且背离挤压斜面(321)的一端开口设置,所述对接杆(32)上靠近开口一侧的杆壁上还开设有卡出孔(322),所述卡出孔(322)与对接杆(3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卡紧块(41)滑动插设在卡出孔(322)内;所述第二弹簧(42)套设在卡紧块(41)上且位于卡出孔(322)内,所述第二弹簧(42)的一端与卡出孔(322)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卡紧块(41)的块壁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2)使得卡紧块(41)始终具有向对接杆(32)的内腔侧移动的趋势;相邻所述方形箱(1)的对接槽(12)内设置有挤出杆(5),所述挤出杆(5)的端部与对接杆(32)的开口相正对;所述方形箱(1)上且位于对接槽(12)内还开设有卡紧槽(121),所述卡紧槽(121)与对接槽(12)相连通,所述挤出杆(5)的一端插入对接杆(32)内后将卡紧块(41)的一侧从卡出孔(322)内挤入到卡紧槽(121)内;所述方形箱(1)上还开设有夹紧孔(14),所述夹紧孔(14)与卡紧槽(121)相连通,所述夹紧孔(14)内插设有夹紧杆(6),所述夹紧杆(6)的一端插入卡紧槽(121)内后,所述夹紧杆(6)的一侧杆壁与卡紧槽(121)的内侧壁相贴合、另一侧与所述卡紧块(41)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块(41)靠近对接杆(32)内腔的一侧倒角设置,所述挤出杆(5)正对对接杆(32)的一端也为倒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孔(11)、抵接孔(13)以及卡出孔(322)的内壁上均覆设有聚四氟乙烯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箱(1)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加强钢筋(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箱(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混凝土导入孔(15)。
6.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的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到5之一所述的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前期预处理步骤:在需要铺设混凝土的路面上依次排列放置方形箱(1),使得方形箱(1)之间相互紧贴;
混凝土浇筑步骤:将混凝土依次浇入方形箱(1)的内部,让混凝土的浇灌后的表面与方形箱(1)的上端开口表面相持平;
方形箱连接步骤:通过抵接部、对接部(3)以及卡紧部(4)将相邻两个方形箱(1)进行固定;
加固步骤:竖直向下锤击抵接杆(2),使得抵接杆(2)的一端穿过抵接孔(13)后插入到地面以下。
CN202110147746.5A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及浇筑方法 Active CN112962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7746.5A CN112962377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及浇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7746.5A CN112962377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及浇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2377A CN112962377A (zh) 2021-06-15
CN112962377B true CN112962377B (zh) 2022-06-07

Family

ID=76273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7746.5A Active CN112962377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及浇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237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15929A1 (de) * 2009-03-27 2010-10-14 Armin Wigand Verlegerahmen für Steinplatten
KR20140146365A (ko) * 2013-06-17 2014-12-26 공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비점오염 처리 및 물순환 활용을 위한 조립형 블록 및 이를 이용한 침투포장시설
CN105862547A (zh) * 2016-03-23 2016-08-17 苏州乐聚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水地面系统及铺装方法
KR101777216B1 (ko) * 2016-12-06 2017-09-11 조창제 조립형 합성수지 블록
CN107083730A (zh) * 2017-05-31 2017-08-22 南昌大学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CN207130559U (zh) * 2017-06-21 2018-03-23 王吉祥 一种拼接式路面板
CN207176425U (zh) * 2017-07-07 2018-04-03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可重复预制临时道路板
CN208266611U (zh) * 2018-05-01 2018-12-21 厦门智欣建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铺装的预制混凝土路面
CN110258231A (zh) * 2019-05-05 2019-09-20 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现浇拼装式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
CN210315106U (zh) * 2019-07-10 2020-04-14 东莞市金建达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的透水砖
CN211285115U (zh) * 2019-10-15 2020-08-18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混凝土预制可周转路面
CN211621347U (zh) * 2019-11-26 2020-10-02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公路防撞活动护栏
CN110820466A (zh) * 2019-11-29 2020-02-2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复方法
CN212052152U (zh) * 2020-04-03 2020-12-01 商丘市豫东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现浇混凝土路面结构
CN112281577B (zh) * 2020-09-03 2022-03-11 宁波汇洲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透水性的高抗压混凝土园林道路
CN112080974B (zh) * 2020-09-22 2022-02-11 广东筑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城市道路旧路维修改造的路面结构
CN112267636B (zh) * 2020-10-27 2022-02-22 北京华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墙面砖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2377A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5283U (zh) 一种便于组装复合材料模板
CN112962377B (zh) 一种可拆装现浇式混凝土路面及浇筑方法
CN111424681B (zh) 地下连续墙与灌注桩分段应用情况下的防水接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H07173936A (ja) 内側コーナ部用の型枠及び内枠
CN210164042U (zh) 一种梁与楼板装配式组合结构
CN112144887B (zh) 一种砼构件防漏浆结构
CN109235805B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保温墙板及生产工艺
CN111391112B (zh) 内有交叉孔的预制钢筋砼空心模板的生产方法
CN209425801U (zh) 大断面管节的模具组件
CN21079804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内墙板
CN210195027U (zh) 防开裂条板内隔墙门洞结构及内隔墙
CN115198903B (zh) 一种一体化tq钢丝网架保温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520035U (zh)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轨顶风道结构
CN218838124U (zh) 一种用于楼梯的成型模具
CN219060878U (zh) 一种后浇带组合封堵模板
CN217621241U (zh) 一种可换侧板楼梯钢模具
CN217648587U (zh) 一种地铁管片模具
CN218202176U (zh) 一种冷冻机油加工灌装装置
CN218952452U (zh) 一种建筑墙体预留洞口堵封结构
CN211370417U (zh) 一种连动交叉杆收模的等宽沟槽模板装置
CN109883795B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沥青延度试模及试样的制作方法
CN218083353U (zh) 一种混凝土轨枕模型修补工装
CN214462573U (zh) 用于房建施工的楼梯模板
CN210439662U (zh) 一种楼板预埋锚具座
CN115075409B (zh) 一种保温板材料及粘接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