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5373A - 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5373A
CN112955373A CN201980071404.0A CN201980071404A CN112955373A CN 112955373 A CN112955373 A CN 112955373A CN 201980071404 A CN201980071404 A CN 201980071404A CN 112955373 A CN112955373 A CN 112955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axis
fork
axl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14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5373B (zh
Inventor
D·菲舍尔
G·福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ublication of CN112955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5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5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5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04Fork crow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08Steering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8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8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 B62K21/20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resili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1),其包括用于容纳摩托车转向把(12)的转向把桥(11)、用于容纳叉腿(22)的叉桥(21)以及至少一个将所述转向把桥(11)与所述叉桥(21)连接的解耦装置(30),其中,所述转向把桥(11)围绕转向轴线(L)可旋转地支承并且围绕垂直于该转向轴线(L)的翻转轴线(K)固定,所述叉桥(21)围绕转向轴线(L)并且围绕翻转轴线(K)可旋转地支承,所述解耦元件(30)构造用于在转向把桥(11)与叉桥(21)之间传递在转向方向(LR)上围绕转向轴线(L)的转向运动和转向力矩并且补偿在翻转方向(KR)上围绕叉桥(21)的翻转轴线(K)的相对于转向把桥(11)的翻转运动。

Description

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这种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已知在摩托车或者说单车辙机动车中的大量前轮悬挂系统。当前称为“伸缩杆”已知的前轮悬挂系统也属于已知的前轮悬挂系统。所述前轮悬挂系统基本上由匹配的伸缩叉、纵向转向杆和减振支柱组成。通过伸缩叉(该伸缩叉包括两个叉腿和将所述叉腿相互连接的两个叉桥)引导摩托车的前轮并且将转向运动传递到前轮上。伸缩叉或叉腿在此通常不承担前轮的弹簧张紧和减震。第一叉桥连接靠近摩托车转向把的上端部处的叉腿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可旋转地与摩托车的转向头或者摩托车的框架连接。第二叉桥连接靠近前轮的叉腿。所述纵向转向杆可旋转地与第二叉桥以及摩托车框架连接并且因此如平衡杆那样可旋转地支承。在纵向转向杆与摩托车框架或摩托车的转向头之间设置有减振支柱,该减振支柱将它们彼此支撑。在前轮向上或向下运动时,该运动通过下叉桥和纵向转向杆由减振支柱弹簧张紧或减震。在此,通过前轮悬挂系统的运动学不仅导致沿叉腿或沿减振支柱的弹簧伸出或弹簧伸入运动,而且也导致整个伸缩叉围绕转向头上垂直于转向轴线的翻转轴线的旋转或翻转运动,从而改变伸缩叉与摩托车框架之间的角度。这种翻转运动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系统中大多直接传递到摩托车转向把上并且通过该摩托车转向把传递到摩托车的驾驶员上。这样的翻转运动可能使驾驶员感到不安并且由此例如导致驾驶故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并且提供一种转向装置,通过该转向装置使摩托车转向把与叉腿围绕垂直于转向轴线延伸的翻转轴线的翻转运动解耦。
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组合来解决。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摩托车转向把的转向把桥、用于容纳叉腿的叉桥以及至少一个将所述转向把桥与所述叉桥连接的解耦装置。所述转向把桥围绕转向轴线可旋转地支承并且围绕垂直于该转向轴线的翻转轴线固定,由此该转向把桥或容纳在其上的摩托车转向把仅能围绕该转向轴线而不能围绕该翻转轴线旋转。所述叉桥围绕转向轴线并且围绕翻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使得叉桥利用优选设置在其上的叉腿既可以实施围绕转向轴线的转向运动也可以实施围绕翻转轴线的翻转运动。为了能够将由驾驶员通过摩托车转向把施加到转向把桥上的转向力矩或者围绕转向轴线的转向运动从转向把桥传递到叉桥上并且通过叉桥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叉腿传递到摩托车的车轮上,所述解耦装置构造用于在转向把桥与叉桥之间传递在转向方向上围绕转向轴线的转向运动和转向力矩并且补偿在翻转方向上围绕叉桥的翻转轴线的相对于转向把桥的翻转运动,从而虽然将转向运动从转向把桥传递到叉桥上,但是不将翻转运动从叉桥传递到转向把桥上。
由于转向把桥和叉桥都可以围绕转向轴线旋转,所以可以在它们之间传递解耦装置的转向运动或转向力或转向力矩。然而在翻转运动中,转向把桥不跟随翻转运动,从而转向把桥或可固定在其上的摩托车转向把在叉桥翻转运动时不翻转。在叉桥相对于转向把桥围绕翻转轴线运动时,叉桥的由此引起的翻转运动由解耦装置通过弹性变形或允许这种运动的运动学来补偿,从而叉桥可以基本上围绕翻转轴线与转向把桥解耦地运动。
特别有利的是,解耦装置在围绕转向轴线的圆周方向上刚性地构造,从而解耦装置在转向运动时或围绕转向轴线刚性地表现,并且转向运动或转向力矩直接在叉桥与转向把桥之间传递。
此外,转向装置的一种变型方案是有利的,其中该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在转向把桥上的转向销,该转向销同轴地沿转向轴线延伸并且能可旋转地支承在摩托车的摩托车框架上并且优选可容纳在摩托车框架上或者容纳在与摩托车框架连接的转向头上,从而转向把桥可以通过转向销围绕转向轴线可旋转地并且关于翻转轴线固定地与摩托车框架连接。
为了能够实现叉桥既围绕转向轴线也围绕翻转轴线的旋转,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转向装置还包括具有内环和外环的关节轴承。关节轴承的内环相对于转向轴线同心地设置或固定在转向销或摩托车框架上。此外,关节轴承的外环与叉桥连接,从而叉桥能够通过关节轴承围绕转向轴线并且围绕翻转轴线可旋转地与摩托车框架连接。为此,内环优选具有球形的、凸形的外径,其中,外环在内侧上与之对应地凹形地成形,使得围绕内环的外环不仅围绕旋转轴线而且围绕翻转轴线或者围绕在内环的中心确定的支承点可运动。这样的关节轴承构造成在申请日作为UNIBAL关节轴承已知的轴承。
转向装置的一种有利的变型方案还规定,解耦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递销和用于传递转向力矩的轴承。所述传递销相对于转向轴线偏心地固定在转向把桥上,但也可以与其一体地构造,并且朝向叉桥延伸到解耦装置的轴承中。优选地,该传递销平行于转向轴线延伸。解耦装置的轴承被容纳在叉桥中并且构造用于补偿叉桥相对于传递销在翻转方向上围绕翻转轴线的翻转运动并且用于将能由转向把桥可传递到传递销上的、在转向方向上围绕转向轴线的转向运动从传递销传递到叉桥上。优选地为此规定,所述轴承的旋转中心或旋转轴线在翻转轴线上或与翻转轴线同轴,传递销可以围绕所述旋转中心或旋转轴线围绕翻转轴线运动或旋转。
为此,在一种进一步改进方案中规定,解耦装置的轴承是关节轴承并且具有内环和外环。关节轴承的内环设置在传递销上并且优选沿传递销的纵向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并且关节轴承的外环与叉桥连接并且被容纳在其中,以使得叉桥能够通过关节轴承围绕翻转轴线旋转,或者所述传递销能够在叉桥中通过关节轴承围绕翻转轴线旋转。此外,所述关节轴承优选以其旋转中心设置在翻转轴线上并且相对于转向轴线偏心地设置,使得支承在解耦装置的关节轴承中的传递销通过关节轴承可以围绕翻转轴线或在翻转轴线上旋转。由翻转运动引起的在叉桥与转向把桥之间的距离变化可以通过传递销在轴承中的可移动性来补偿。
在一种变型方案中,解耦装置的关节轴承包括内环和外环。为此,内环优选具有球形的、凸形的外径,其中,外环在内侧上与之对应地凹形地成形,使得围绕内环的外环不仅围绕旋转轴线而且围绕翻转轴线或者围绕在内环的中心确定的支承点(旋转中心)可运动。这样的关节轴承同样可以被称作在申请日作为UNIBAL关节轴承已知的轴承。
因为在解耦装置的关节轴承中基本上不发生围绕平行于转向轴线的轴线或围绕转向轴线的旋转,所以所述支承结构也可由一个或多个径向轴承构成,所述径向轴承与翻转轴线同心地设置并且借助容纳传递销的中间元件围绕翻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传递销。
作为包括关节轴承或径向轴承的解决方案的替代方案,在另一种有利的变型方案中,解耦装置的轴承可以具有弹性套筒。轴承的弹性套筒可以通过内表面直接或间接地在传递销上移动并且优选沿传递销的纵向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外表面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叉桥上。此外,所述弹性套筒被容纳在叉桥中,从而叉桥通过弹性套筒的弹性变形或叉桥中的各个传递销通过弹性套筒的弹性变形可以围绕翻转轴线旋转。所述弹性套筒或支承在其中的传递销以其纵轴线优选设置在翻转轴线上或与其相交地设置。由翻转运动引起的在叉桥与转向把桥之间的距离变化可以通过传递销在轴承中的可移动性来补偿。弹性套筒还可以在径向方向和/或轴向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径向刚度。
在转向装置的一种同样有利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中规定,解耦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递元件和至少一个用于传递转向力矩的轴承。所述至少一个传递元件相对于转向轴线偏心地固定在转向把桥上并且至少按份额地垂直于转向轴线延伸至所述至少一个轴承并且与该轴承连接。解耦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轴承被容纳在叉桥中并且构造用于尤其是通过旋转来补偿叉桥相对于传递元件在翻转方向上围绕翻转轴线的翻转运动并且用于将能由转向把桥传递到传递元件上的、在转向方向上围绕转向轴线的转向运动以及在转向方向上围绕转向轴线的转向力矩从传递元件传递到叉桥上。
在此,一种变型方案是有利的,其中解耦装置构造成解耦元件并且整体地构成传递元件和轴承用于传递转向力矩。解耦元件围绕转向轴线基本上是刚性的,从而转向力矩可以被传递并且围绕翻转轴线可弹性地或可逆地变形地构造,从而可以通过解耦元件的弹性变形来补偿叉桥相对于转向把桥的翻转运动。解耦元件在转向把桥与叉桥之间延伸并且固定在转向把桥与叉桥上。在此,将用于补偿叉桥相对于转向把桥的运动的器件理解为轴承,从而在该变型方案中轴承通过解耦元件围绕翻转轴线的可弹性变形性形成,其中,可以附加地设置橡胶轴承或类似物,解耦元件通过该橡胶轴承与叉桥连接。
另一种变型方案规定,所述至少一个传递元件是扁平的并且基本上在垂直于转向轴线的平面中延伸。由此,传递元件在其平坦地延伸的平面中表现为刚性的,从而引入到传递元件中的纵向力可以围绕转向轴线在传递元件没有明显变形的情况下被进一步传递到传递元件中。
此外,所述至少一个传递元件优选是有弹性的并且在一种有利的变型方案中由弹簧钢构成。
尤其是,所述至少一个传递元件可以构造成金属板。
如果使用具有至少一个传递元件的解耦装置,则另一种有利的构型变型方案规定,该解耦装置具有两个沿转向轴线间隔开的传递元件,所述传递元件通过基本上平行于转向轴线延伸的间隔栓相互连接并且与转向把桥连接。所述间隔栓可以通过围绕平行于翻转轴线的支承结构可旋转地支承在转向轴线上,其中,该间隔栓同样可以刚性地固定在转向把桥上。转向轴线和间隔栓的中轴线或纵轴线彼此间隔开地在中间平面中延伸,该中间平面优选对称地与转向装置相交。此外,传递元件通过相对于中间平面错开地设置的连接元件相互连接并且进一步优选地在其相应的端部处在纵向方向上分别通过一个连接元件连接。所述连接元件被容纳在轴承中并且通过轴承支承在叉桥上。替代地,连接元件与轴承整体地构造。优选地,解耦装置的轴承或以其旋转中心或其旋转轴线设置在翻转轴线上或与翻转轴线同轴地设置,并且连接元件可以通过相应的轴承在翻转轴线上或围绕翻转轴线旋转。此外,传递元件至少在轴承上优选围绕翻转轴线对称地设置。由于叉桥的翻转运动,传递元件未负载,因为翻转运动通过解耦装置的轴承来补偿。然而,转向运动或转向力矩由转向把桥与叉桥之间的传递元件传递。
此外,所述至少一个解耦装置的同样有利的变型方案规定,所述解耦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递销,所述传递销设置在转向把桥或叉桥上并且所述传递销优选基本上平行于转向轴线从转向把桥或叉桥分别朝向相应的另一个桥延伸到设置在所述相应的另一个桥上的空隙部中。所述空隙部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的纵向延伸部,该纵向延伸部垂直于转向轴线且垂直于翻转轴线延伸,该空隙部还具有在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延伸部,该宽度延伸部平行于翻转轴线延伸。所述纵向延伸部大于宽度延伸部,使得传递销能在翻转运动期间在空隙部中沿空隙部的纵向方向移动或者可围绕翻转轴线旋转而不会撞击到空隙部的壁上,该壁在空隙部的纵向方向上(即在垂直于翻转轴线的方向上)限定空隙部。在叉桥的翻转运动中,由于该翻转运动引起叉桥相对于转向把桥的相对运动,传递销可以在空隙部中沿空隙部的纵向方向移动或运动,由此叉桥的翻转运动得到补偿。在围绕转向轴线的转向运动中,传递销贴靠在空隙部的侧壁上,这些侧壁与翻转轴线垂直地限定空隙部,从而由此可传递转向力。
所述空隙部不必完全封闭。例如也可以规定,传递销可以贴靠在叉桥的外部轮廓上,从而空隙部由叉桥的外部轮廓构成。尤其是在两个传递销的配对中可以规定,每个传递销仅可以贴靠在叉桥的一个面上,使得在围绕转向轴线的第一方向上的转向运动仅通过所述传递销中的一个来传递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仅通过所述传递销中的另一个来传递。
一个这样的或多个这样的传递销可以附加于其它根据本发明的解耦装置设置并且在此被称作安全销。尤其是,还可以提供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作为(第一)解耦装置设置有支承在叉桥上的轴承中的(第一)传递销并且作为另一个(第二)解耦装置设置延伸到空隙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递销作为安全销。
为了使所述(第二)传递销或安全销与空隙部的内壁之间的摩擦最小化,一种有利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规定,传递销在空隙部的宽度方向上可滑动地贴靠在空隙部的指向传递销的内壁上或在空隙部的宽度方向上可滑动地贴靠在设置在空隙部中的滑动嵌件上。
此外,所述(第二)传递销和/或滑动嵌件可以至少部分地由热塑性材料构成。作为热塑性材料的替代方案,也可以使用其它耐磨的且可滑动的材料。
转向装置可以设置多个解耦装置,以便对于传递转向运动或转向力矩提供盈余并且提高安全性。例如,除了使用传递元件的解耦装置之外,还可以设置具有传递销的解耦装置。如果由于传递元件上的磨损或过载而导致损坏,则具有转向装置的车辆可以通过第二解耦装置被进一步安全地操作。如果转向装置包括多个解耦装置,也可以规定,传递销或安全销设置成第二解耦装置,并且所述销延伸到叉桥的空隙部中,但是优选在正常运行中不贴靠在空隙部的壁上并且与其具有间距。所述安全销或传递销在此用于解耦装置的盈余并且例如仅在第一解耦装置失效的情况下在转向运动中贴靠在空隙部的壁上,从而仅在第一解耦装置失效的情况下由第二解耦装置传递转向力矩。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涉及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摩托车,其中,该摩托车还具有带有两个叉腿、上叉桥、下叉桥、纵向转向杆和减振支柱的前轮悬挂系统。所述上叉桥和下叉桥将所述叉腿相互连接,而叉腿最好被夹紧在上叉桥上。所述纵向转向杆将下叉桥可运动地与摩托车的摩托车框架连接,并且所述减振支柱将纵向转向杆支承在摩托车框架上。所述上叉桥在此是转向装置的叉桥,前轮悬挂系统通过该叉桥与摩托车的摩托车转向把翻转解耦。对应地,所述摩托车基本上具有在申请日所谓的伸缩杆和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的上叉桥与转向把桥翻转解耦,从而前轮悬挂系统或叉桥的翻转运动未被传递到摩托车转向把上。
通过上叉桥或者通过经由两个叉桥相互连接叉桥,还使摩托车的前轮悬挂系统加固,这对车辆的行驶特性产生有利的影响。
上面公开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只要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彼此不相矛盾。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进一步扩展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或者在下面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一起借助附图更详细地示出。
其中:
图1示出转向装置的第一种变型方案的剖面;
图2示出转向装置的第一种变型方案的透视图;
图3示出转向装置的第一种变型方案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4示出转向装置的第一种变型方案的从上方看的视图;
图5示出转向装置的第一种变型方案的一部分的从上方看的视图;
图6示出转向装置的第二种变型方案的从前方看的视图;
图7示出转向装置的第二种变型方案的第一剖面;
图8示出转向装置的第二种变型方案的第二剖面;
图9示出转向装置的第三种变型方案的透视图;
图10示出转向装置的第三种变型方案的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是示例性示意性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功能的和/或相同结构的特征。
在图1中以部分剖切的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1的第一种变型方案。转向轴线L位于图示平面中并且翻转轴线K垂直于该图示平面,其中,翻转轴线K的定向可以根据转向角度而改变。然而,翻转轴线K始终在垂直于转向轴线L定向的平面中延伸。在前轮悬挂系统的弹簧运动中,叉桥21连同优选容纳在其中的两个叉腿22围绕翻转轴线K枢转,使得转向轴线L与从叉桥21的支承点延伸至前轮的轴线A之间的角度α发生变化。叉桥21通过关节轴承23支承在转向销13上,使得叉桥21既可围绕转向轴线L也可围绕翻转轴线K翻转。在此,叉桥21的支承点优选由关节轴承23来确定并且位于转向轴线L上或位于转向轴线L与翻转轴线K的交点中,使得叉桥21在所有方向上都可以围绕其支承点枢转。转向销13优选不可相对转动地固定在转向把桥11上。在转向把桥11上,摩托车转向把12可以被固定在转向把桥11的转向把容纳部14上。此外,转向销13在转向销13的与转向把桥11相对置的区段上通过轴承42可旋转地支承或能可旋转地支承在摩托车框架41上或与摩托车框架41连接的转向头上,使得转向把桥11相对于摩托车框架41能够围绕与转向销13同心地延伸的转向轴线L旋转或转向,但不能相对于摩托车框架41翻转。为了将沿转向方向LR围绕转向轴线L的转向运动从转向把桥11传递到叉桥21,设置有在这种变型方案中由解耦元件构成的解耦装置30。
关节轴承23具有球形的内环24以及带有与内环24相对应的内表面的外环25,所述内环设置在转向销13上或围绕转向销13设置并且优选不可相对转动地固定在转向销上,使得外环25或与外环25连接的叉桥由止挡部限定地能够在所有方向上围绕内环24或围绕在中央位于内环24中的支承点旋转。
在图7中所示的结构为此除解耦装置30的所述变型方案之外是相同的,因此解耦装置在图7中不可见。在属于图6至图8的其它说明中详细阐述了图7的剖面图的替代的实施变型方案。
在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解耦装置30构造成解耦元件,该解耦元件整体地构成传递元件37和分别对于传递元件37到叉桥21上的每个连接点的轴承用于传递转向力矩,其中,轴承通过将传递元件37刚性地连接到转向把桥11和叉桥21上以及围绕翻转轴线的可逆的塑性变形或弹性而构成用于传递转向力矩。此外,在图1至图5中的解耦装置30因此对应于解耦元件或传递元件37。传递元件37或解耦件设置在转向把桥11与叉桥21之间并且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装置31刚性地固定在转向把桥11上并且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连接装置32刚性地固定在叉桥21上。传递元件37基本上在与转向轴线L垂直的平面中延伸,使得作为纵向力被引入到传递元件37中的转向力能够围绕转向轴线L或沿转向方向LR从第一连接装置31被传递到第二连接装置32上而不会使传递元件37明显变形,由此转向运动能够直接从转向把桥11被传递到叉桥21上并且传递元件37围绕转向轴线L刚性地表现。在围绕翻转轴线K的翻转运动的方向上,第一连接装置31与第二连接装置32间隔开,使得围绕翻转轴线K或者沿翻转方向KR的翻转力作为横向力被引入到传递元件37中,所述横向力基本上垂直于与转向轴线L垂直的平面导致传递元件37的弹性变形,其中,传递元件37通过弹性变形在角度α改变时或者在翻转方向KR的翻转运动时补偿转向把桥11与叉桥21之间的变化的间距或者翻转。
图2至图5同样示出转向装置1的第一种实施变型方案或第一种变型方案的部分,其中,转向装置1在图3和图5中没有示出转向把桥11。
转向装置1的所示的变型方案在叉桥21上分别设置两个叉腿容纳部26,从而在叉桥21上可以固定有两个叉腿22。此外,传递元件37构造成弓形的或以飞镖的形式构造并且对称地围绕转向轴线L设置,其中,在传递元件37的相应的端侧的区段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装置32。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2还设置在翻转轴线K上。第一连接装置31对称地在第二连接装置32之间设置在转向装置1的对称平面或中间平面中,使得叉桥21相对于解耦元件的被固定以防翻转运动的转向把桥11的翻转运动通过对称的变形得到补偿,其中,尤其是传递元件37的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32中的一个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31之间的区段分别在翻转方向KR上可逆地或弹性地变形。
此外,在图3和图5中示出传递销或安全销27,所述传递销或安全销由叉桥21构成并且朝向转向把桥11延伸或延伸到转向把桥的未示出的空隙部中。所述传递销或安全销27构造用于在传递元件37的不允许的变形和/或机械失效的情况下在转向把桥11与叉桥21之间传递转向运动或转向力。
在图6至图8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1的第二种变型方案,其中,解耦装置由两个相对于转向轴线L错开的并且相对于转向轴线L对称地设置的传递销33确定。
在图7中示出转向装置1的遵循剖面走向A-A的第一剖面,如其在图6中所标绘的那样,该第一剖面同时示出转向销13的纵剖视图。
图8的剖面图与图7中的剖面平行地错开并且由此在纵剖视图中示出所述两个传递销33中的一个,其中,图8的剖面遵循如图6中所标绘的剖面走向B-B。
在图6至图8中所示的变型方案规定,传递销33与转向把桥11整体地构造并且从该转向把桥延伸进入到叉桥21中,其中,传递销33在叉桥21中通过分别构造成关节轴承34的轴承贴靠在叉桥21上以便传递转向力矩,从而转向力能够通过传递销33和关节轴承34从转向把桥11被传递到叉桥21上。
关节轴承34分别包括一个如在图8中所示的内环35,该内环贴靠在相应的传递销33上,其中,传递销33可以在内环35中滑动。此外,关节轴承34包括外环36,该外环在其内侧与内环35连接并且在其外侧与叉桥21连接,从而转向力能够从相应的传递销33被传递到内环35上、从内环35被传递到外环36上并且从外环36被传递到叉桥21上。此外,内环35相对于外环36凸起地构造,并且外环36与之对应地构造。相应地,关节轴承34在所示的变型方案中构造成在申请日作为所谓的UNIBAL轴承已知的轴承,从而内环35可以相对于外环36围绕相对于内环35位于中心的旋转中心旋转,其中,通过内环35相对于外环36的可旋转性和通过各个传递销33在内环35中的滑动能力,转向把桥11相对于叉桥21围绕翻转轴线K的运动可以得到补偿。
在图9和图10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1的另一种有利的变型方案,其中,在图9中透视地示出转向装置1,并且图10示出转向装置1的剖面图,其遵循在图9中标绘的图A-A。
图9和图10中的转向装置1包括具有两个沿转向轴线L间隔开的传递元件37的解耦装置30”,所述传递元件通过基本上平行于转向轴线L延伸的间隔栓39相互连接并且与转向把桥11连接。所述传递元件37从转向装置1的俯视图或从上方观察的视图中基本上全等地和飞镖形地构造,其中,所述传递元件在其相应的外端部上分别共同经由一个轴承38与叉桥21连接。为此,传递元件37在其外端部上通过未示出的连接元件(例如螺栓或螺栓-螺母组合物)连接,所述连接元件延伸穿过相应的轴承38并且由此将传递元件37固定在相应的轴承38上。如在图10中所示,轴承构造成在申请日作为UNIBAL轴承已知的关节轴承,其中,该关节轴承替代地也可以构造成其它关节轴承或径向轴承。
间隔栓39刚性地固定在转向把桥11上。此外,传递元件37基本上垂直于转向轴线L延伸,使得所述传递元件相对于围绕转向轴线L的力或力矩表现为刚性,并且通过所述传递元件37以及在叉桥21和转向把桥11上的相应连接,转向力能够从转向把桥11被传输到叉桥21上。相对于围绕翻转轴线K的力矩或力,传递元件37又可弹性地变形,从而可以附加地补偿翻转运动。
本发明在其实施方式方面不限于上面给出的优选的实施例。相反地,可设想多种变型方案,这些变型方案即使在原则上不同类型的设计中也使用所描述的解决方案。

Claims (15)

1.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1),其包括用于容纳摩托车转向把(12)的转向把桥(11)、用于容纳叉腿(22)的叉桥(21)以及至少一个将所述转向把桥(11)与所述叉桥(21)连接的解耦装置(30、30’、30”),其中,所述转向把桥(11)围绕转向轴线(L)可旋转地支承并且围绕垂直于该转向轴线(L)的翻转轴线(K)固定,其中,所述叉桥(21)围绕转向轴线(L)并且围绕翻转轴线(K)可旋转地支承,其中,所述解耦装置(30、30’、30”)构造用于在转向把桥(11)与叉桥(21)之间传递在转向方向(LR)上围绕转向轴线(L)的转向运动和转向力矩并且补偿在翻转方向(KR)上围绕叉桥(21)的翻转轴线(K)的相对于转向把桥(11)的翻转运动。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装置,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向把桥(11)上的转向销(13),该转向销同轴地沿转向轴线(L)延伸并且能够可旋转地支承在摩托车的摩托车框架(41)上,从而所述转向把桥(11)能够通过所述转向销(13)围绕转向轴线(L)可旋转地并且关于翻转轴线(K)固定地与摩托车框架(41)连接。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装置,其还包括具有内环(24)和外环(25)的关节轴承(23),其中,所述关节轴承(23)的内环(24)与转向轴线(L)同心地设置或固定在转向销(13)或摩托车车框架(41)上,并且所述关节轴承(23)的外环(25)与叉桥(21)连接,从而叉桥(21)能够通过关节轴承(23)围绕转向轴线(L)并且围绕翻转轴线(K)可旋转地与摩托车框架(41)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解耦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递销(33)和用于传递转向力矩的轴承,其中,所述传递销(33)相对于转向轴线(L)偏心地固定在转向把桥(11)上并且相对于叉桥(21)延伸进入到解耦装置(30’)的轴承中,其中,解耦装置(30’)的轴承被容纳在叉桥(21)中并且构造用于补偿叉桥(21)相对于传递销(33)在翻转方向(KR)上围绕翻转轴线(K)的翻转运动并且用于将能由转向把桥(11)传递到传递销(33)上的、在转向方向(LR)上围绕转向轴线(L)的转向运动从传递销(33)传递到叉桥(21)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解耦装置(30’)的轴承是关节轴承(34)并且具有内环(35)和外环(36),其中,所述关节轴承(34)的内环(35)设置在传递销(33)上并且所述关节轴承(34)的外环(35)与叉桥(21)连接并且被容纳在所述叉桥中,使得传递销(33)在叉桥(21)中能通过关节轴承(34)围绕翻转轴线(K)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装置(30’)的轴承具有弹性套筒,轴承的所述弹性套筒通过内表面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传递销(33)上并且通过外表面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叉桥(21)上并且所述弹性套筒被容纳在叉桥(21)中,从而传递销(33)在叉桥(21)中通过弹性套筒的弹性变形能围绕翻转轴线(K)旋转。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解耦装置(30、30”)包括至少一个传递元件(37)和至少一个用于传递转向力矩的轴承(38),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递元件(37)相对于转向轴线(L)偏心地固定在转向把桥(11)上并且至少按份额地垂直于转向轴线(L)延伸至所述至少一个轴承(38)并且与该轴承连接,其中,所述解耦装置(30、30”)的所述至少一个轴承(38)被容纳在叉桥(21)中并且构造用于补偿叉桥(21)相对于传递元件(37)在翻转方向(KR)上围绕翻转轴线(K)的翻转运动并且用于将能由转向把桥(11)传递到传递元件(37)上的、在转向方向(LR)上围绕转向轴线(L)的转向运动以及在转向方向上围绕转向轴线的转向力矩从传递元件(37)传递到叉桥(21)上。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解耦装置(30)构造成解耦元件并且整体地构成所述传递元件(37)和轴承(38)用于传递转向力矩,其中,所述解耦元件围绕转向轴线(L)刚性地构造并且围绕翻转轴线(K)弹性地构造,在转向把桥(11)与叉桥(21)之间延伸并且固定在所述转向把桥与叉桥上。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7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递元件(37)是扁平的并且基本上在垂直于转向轴线(L)的平面中延伸。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递元件(37)由弹簧钢构成。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解耦装置(30”)具有两个沿转向轴线(L)间隔开的传递元件(37),所述传递元件通过基本上平行于转向轴线延伸的间隔栓(39)相互连接并且与转向把桥(11)连接,其中,所述转向轴线(L)和间隔栓的中轴线彼此间隔开地在中间平面中延伸,并且所述传递元件(37)通过相对于中间平面错开地设置的连接元件相互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被容纳在轴承(38)中并且通过轴承(38)支承在叉桥(21)上,或所述连接元件与轴承(38)整体地构造。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解耦装置(30、30’、30”)包括至少一个传递销(27),所述传递销设置在转向把桥(11)或叉桥(21)上并且所述传递销从转向把桥(11)或叉桥(21)分别朝向相应的另一个桥延伸到设置在所述相应的另一个桥上的空隙部中,其中,所述空隙部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的纵向延伸部,该纵向延伸部垂直于转向轴线(L)且垂直于翻转轴线(L)延伸,并且具有在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延伸部,该宽度延伸部平行于翻转轴线(K)延伸,其中,所述纵向延伸部大于宽度延伸部,使得传递销(27)能在翻转运动期间在空隙部中沿空隙部的纵向方向移动。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传递销(27)在空隙部的宽度方向上可滑动地贴靠在空隙部的指向传递销(27)的内壁上或在空隙部的宽度方向上可滑动地贴靠在设置在空隙部中的滑动嵌件上。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传递销(27)和/或所述滑动嵌件至少部分地由热塑性材料构成。
15.摩托车,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1)和具有两个叉腿(22)、上叉桥、下叉桥、纵向转向杆和减振支柱的前轮悬挂系统,其中,所述上叉桥和下叉桥将所述叉腿(22)相互连接,所述纵向转向杆将下叉桥可运动地与摩托车的摩托车框架(41)连接,所述减振支柱将纵向转向杆支承到摩托车框架(41)上,并且所述上叉桥是转向装置(1)的叉桥(21),前轮悬挂系统通过该叉桥与摩托车的摩托车转向把(12)翻转解耦。
CN201980071404.0A 2019-01-23 2019-11-13 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以及摩托车 Active CN1129553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01612.6A DE102019101612A1 (de) 2019-01-23 2019-01-23 Kippentkoppelte Lenkvorrichtung eines Motorrades
DE102019101612.6 2019-01-23
PCT/EP2019/081181 WO2020151848A1 (de) 2019-01-23 2019-11-13 Kippentkoppelte lenkvorrichtung eines motorrad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5373A true CN112955373A (zh) 2021-06-11
CN112955373B CN112955373B (zh) 2022-09-06

Family

ID=686212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1404.0A Active CN112955373B (zh) 2019-01-23 2019-11-13 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以及摩托车
CN201980085819.3A Active CN113226905B (zh) 2019-01-23 2019-12-02 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和摩托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5819.3A Active CN113226905B (zh) 2019-01-23 2019-12-02 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和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220009584A1 (zh)
EP (2) EP3914506B1 (zh)
CN (2) CN112955373B (zh)
DE (1) DE102019101612A1 (zh)
WO (2) WO20201518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75598B1 (en) * 2018-08-10 2020-12-29 Motor Trike, Inc. Rake device for a three wheel motorcycle
EP4269221A4 (en) * 2021-02-10 2024-03-20 Yamaha Motor Co Ltd HANDLE BAR ASSEMBLY AND STRETCH SEAT VEHICLE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0963A (en) * 1986-07-21 1987-10-20 Steve Burns Variable angle steering system
EP0245221A2 (en) * 1986-05-09 1987-11-11 SPECIAL FORKS S.r.l. Motorcycle's fork
EP0507088A1 (de) * 1991-04-05 1992-10-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Radaufhängung für ein lenkbares Vorderrad eines Motorrades
WO1997026178A1 (en) * 1996-01-16 1997-07-24 Lefas Athanassios Steering system for a motorcycle's front wheel with in-hub kingpin
FR2744980A1 (fr) * 1996-02-21 1997-08-22 Offenstadt Eric Dispositif pour fourches telescopique et vehicules a une roue avant directrice equipee d'un tel dispositif
CN2319299Y (zh) * 1997-10-05 1999-05-1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轮轴转向装置
US20070182123A1 (en) * 2004-02-07 2007-08-09 Bryant Robert H Two-wheeled in-line vehicle with torque generator
CN101384472A (zh) * 2006-05-11 2009-03-11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摩托车的前轮悬挂系统
US20160129937A1 (en) * 2014-03-18 2016-05-12 Searchware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EP3031708A1 (en) * 2014-12-12 2016-06-15 Vysoká Skola Bánská - Technická Univerzita Ostrava Device for changing suspension geometry of a vehicle
WO2018108346A1 (de) * 2016-12-14 2018-06-21 Ujet S.A. Lenkeinheit für ein fahrzeug und fahrzeug, insbesondere elektroroller
CN207985062U (zh) * 2017-12-28 2018-10-19 洛阳福山减震器有限公司 一种车把偏置式三轮摩托车前叉总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08579C2 (de) * 1987-03-17 1996-01-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orderradführung für Motorräder
DE9317132U1 (de) * 1993-11-09 1994-01-20 Hs Tech & Design Vorrichtung zur gefederten Führung eines Vorderrades am Rahmen eines Fahrrades
HU220944B1 (en) * 1996-12-20 2002-06-29 Janos Fontos Front wheel suspension mainly for motorcycles
US20020084619A1 (en) * 2000-08-14 2002-07-04 Odom Harold Paul Vehicle front suspension system
FR2829989B1 (fr) * 2001-09-26 2003-12-12 Look Cycle Int Jeu de direction de bicyclette, et adaptateur pour un tel jeu de direction
JP4206353B2 (ja) * 2003-08-26 2009-01-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ダンパ装置
US7832752B2 (en) * 2006-02-06 2010-11-16 Motoczysz Llc Front end lateral suspension
DE102006011850A1 (de) * 2006-03-15 2007-09-2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Motorrad mit einer Vorderradaufhängung
FR2953482B1 (fr) * 2009-12-03 2012-03-30 S T W M Systeme de bridage pour une fourche a suspension de vehicule.
DE102013214582B4 (de) * 2013-07-25 2024-03-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ombiniertes Schwenklager und Vorderradaufhängung für ein Motorrad
JP2016033002A (ja) * 2014-07-31 2016-03-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固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45221A2 (en) * 1986-05-09 1987-11-11 SPECIAL FORKS S.r.l. Motorcycle's fork
US4700963A (en) * 1986-07-21 1987-10-20 Steve Burns Variable angle steering system
EP0507088A1 (de) * 1991-04-05 1992-10-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Radaufhängung für ein lenkbares Vorderrad eines Motorrades
WO1997026178A1 (en) * 1996-01-16 1997-07-24 Lefas Athanassios Steering system for a motorcycle's front wheel with in-hub kingpin
FR2744980A1 (fr) * 1996-02-21 1997-08-22 Offenstadt Eric Dispositif pour fourches telescopique et vehicules a une roue avant directrice equipee d'un tel dispositif
CN2319299Y (zh) * 1997-10-05 1999-05-1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轮轴转向装置
US20070182123A1 (en) * 2004-02-07 2007-08-09 Bryant Robert H Two-wheeled in-line vehicle with torque generator
CN101384472A (zh) * 2006-05-11 2009-03-11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摩托车的前轮悬挂系统
US20160129937A1 (en) * 2014-03-18 2016-05-12 Searchware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EP3031708A1 (en) * 2014-12-12 2016-06-15 Vysoká Skola Bánská - Technická Univerzita Ostrava Device for changing suspension geometry of a vehicle
WO2018108346A1 (de) * 2016-12-14 2018-06-21 Ujet S.A. Lenkeinheit für ein fahrzeug und fahrzeug, insbesondere elektroroller
CN207985062U (zh) * 2017-12-28 2018-10-19 洛阳福山减震器有限公司 一种车把偏置式三轮摩托车前叉总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万宁生: "摩托车转向轴承结构改进方案", 《轴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51859A1 (de) 2020-07-30
EP3914507A1 (de) 2021-12-01
EP3914506B1 (de) 2022-09-14
CN113226905A (zh) 2021-08-06
DE102019101612A1 (de) 2020-07-23
CN113226905B (zh) 2022-09-13
EP3914507B1 (de) 2023-09-27
CN112955373B (zh) 2022-09-06
EP3914506A1 (de) 2021-12-01
US20220009584A1 (en) 2022-01-13
WO2020151848A1 (de) 2020-07-30
US20220055711A1 (en) 2022-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17274C2 (ru) Независимая подвеск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6142494A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vehicle
US7770677B2 (en) In-wheel suspension
CN100352682C (zh) 轴平衡器
US7712748B2 (en) Motor vehicle suspension device
KR100319580B1 (ko) 전방서스펜션
KR101074276B1 (ko) 3개의 피봇 서스펜션 시스템을 갖는 차륜 지지장치 및 이지지장치를 구비한 차량
US6129367A (en) Axle suspension for rigid axles in vehicles
CN112955373B (zh) 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以及摩托车
US5249817A (en) Motor vehicle front steerable axis with torsion bar stabilizer
JP2019525870A (ja) 反応拘束サスペンションを有する3つ以上のチルティング車輪を有する車両
CS236859B2 (en) Suspension for coupled axles
US4444408A (en) Swinging link mechanism
CN216184315U (zh) 悬架结构、车辆
US20180178607A1 (en) Joint connection and arrangement for mounting a wheel
JP4243432B2 (ja) ボギー構造
JPH01190511A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KR101121898B1 (ko) 자동차용 토션 빔 액슬
JPH0697049B2 (ja) 車両部品用弾性撓み型自在軸受
CN107107692B (zh) 用于机动车辆车桥的转向节
JPH01212604A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4701947B2 (ja) 操舵輪用ストラット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JP2010042722A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554804Y2 (ja) 自動車の懸架装置用弾性連結装置
JPH01223010A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