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42609A - 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42609A
CN112942609A CN202110124576.9A CN202110124576A CN112942609A CN 112942609 A CN112942609 A CN 112942609A CN 202110124576 A CN202110124576 A CN 202110124576A CN 112942609 A CN112942609 A CN 112942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damping
cavity
particle
variable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45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42609B (zh
Inventor
鲁正
高士凯
周超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1245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426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42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2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42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2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包括活塞杆、惯容阻尼器腔体、调谐弹簧。调谐弹簧与活塞杆同轴布置,惯容阻尼器腔体内包括阻尼器内筒和螺旋管道。螺旋管道分常阻尼段和变阻尼段:常阻尼段内填充等径颗粒;变阻尼段,间隔地设置可变阻尼腔体,其根据活塞运动速度可控制单向阀的开关,从而实现阻尼器大、小阻尼两个工况的切换。在较小的地震作用下,颗粒腔体接入工作线路,阻尼器处于大阻尼工况,能够输出有效的阻尼力;在超限的大震作用下,无颗粒腔体接入工作线路,阻尼器切换为小阻尼工况,在保证耗能减振效果的同时防止阻尼系数过大而对相邻连接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并避免输出阻尼力过大导致与阻尼器直接连接的构件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用地的日益紧张,很多建筑物建造得越来越相互靠近。在强震作用下,相邻结构之间可能发生碰撞而导致结构破坏。为了提高此类结构的抗震性能、避免碰撞的发生,近些年,工程中利用耗能装置将相邻结构连接起来,通过阻尼器来消耗或吸收能量,以达到减小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
既有研究(Hwasung Roh,Gian P.Cimellaro,Diego Lopez-Garcia.SeismicResponse of Adjacent Steel Structures Connected by Passive Device[J].Advances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11,14(3))表明,利用粘滞阻尼器连接相邻结构,结构振动控制效果远优于刚性连接或无任何连接。但是,最新试验研究(刘绍峰,施卫星.相邻结构连接粘滞阻尼器减震效果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7,33(03):156-165)表明,有阻连接虽然在能够在多遇和基本地震作用下,对相邻连接结构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由于结构逐步进去弹塑性状态,刚度急剧下降,有阻连接反而会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且阻尼系数越大,结构地震反应越大(郭安薪,徐幼麟,吴波.粘弹性阻尼器连接的相邻结构非线性随机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02):64-6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传统粘滞阻尼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变阻尼的粘滞惯容阻尼器,能够在保证小震、中震下输出有效的阻尼力的同时,在大震作用下通过自动减小阻尼系数,防止阻尼连接对相邻连接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包括调谐弹簧保护筒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调谐弹簧保护筒内的惯容阻尼器腔体,
所述惯容阻尼器腔体内部包含阻尼器内筒,所述阻尼器内筒外部设置与其相通的螺旋管道,所述阻尼器内筒和螺旋管道内充满粘滞液体;
穿过所述阻尼器内筒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中间设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位于所述阻尼器内筒内;
所述螺旋管道包括常阻尼段和变阻尼段,所述常阻尼段内填充等径颗粒,所述变阻尼段间隔布置可进行阻尼调节的可变阻尼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可变阻尼腔体内依次设置内部充满粘滞液体的液压控制腔体、颗粒腔体及无颗粒腔体,所述可变阻尼腔体内侧与所述无颗粒腔体外侧之间设置控制弹簧;
所述液压控制腔体的两侧与所述螺旋管道分别通过两个方向相反的单向阀连通;
所述颗粒腔体与无颗粒腔体在所述液压控制腔体内液体压力及所述控制弹簧的作用下能够进行可调节移动,实现所述颗粒腔体或无颗粒腔体分别与所述螺旋管道主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可变阻尼腔体为正四棱柱状,所述颗粒腔体内填充等径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颗粒腔体与无颗粒腔体相邻侧通过焊接相连,二者整体与可变阻尼腔体内壁相贴合,能够沿所述惯容阻尼器腔体切向发生相对滑动,其两侧由限位板限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谐弹簧保护筒内壁与所述惯容阻尼器腔体外壁之间设有调谐弹簧,并与所述活塞杆同轴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惯容阻尼器腔体外壁与所述调谐弹簧保护筒内壁相贴合,能够发生相对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管道通过带孔隔板分别在阻尼器内筒的两端与阻尼器内筒连通;所述带孔隔板为,带有边长小于等径颗粒直径的方格孔的金属隔板、或多孔材料,防止颗粒进入内筒或堵塞孔隙。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内筒与惯容阻尼器腔体之间,阻尼器内筒与螺旋管道之间通过焊接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内筒和螺旋管道在两者的间隙中充满冷却液。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外端与所述调谐弹簧保护筒外侧各设一个耳板,用于固定阻尼装置。
初始工况下,系统内粘滞液体存在预压力p0,可变阻尼腔体内,颗粒腔体与主螺旋管道相通;初始工况下,可变阻尼腔体内,控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为:
(1)初始工况下,活塞静止时,变阻尼段单向阀两侧液压平衡、阀门关闭,阻尼器内部液体存在内压p0,控制腔体内部p0产生的压力不小于控制弹簧的初始弹力,此时,可变阻尼段颗粒腔体与主螺旋管相通,系统处于大阻尼状态;
(2)在多遇、基本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较小幅度的振动后,活塞轴发生线性运动时,活塞将阻尼器内筒的粘滞性液体压入螺旋管道内,由于管道直径小于内筒直径,且螺旋管道内填充了固体颗粒进一步扩大了二者截面积差值,则管道内流体速度可以得到大幅度地放大,
此时,液体内压减小,但通过保证Δp小于单向阀的开启压力,使系统保持在可变阻尼段颗粒腔体与主螺旋管相通的大阻尼状态;此时,系统即可输出较大的阻尼力,提高耗能效率;
(3)当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剧烈的振动,控制腔内液体流速进一步增大,内压减少至预设的临界值p1,此时,Δp′=p1-p0为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单向阀开启后,控制腔内液体压力降低,控制弹簧复原,可变阻尼段无颗粒腔体与主螺旋管道相同,系统处于小阻尼状态,减小输出的对结构不利的阻尼力。
(4)同时,根据多孔介质粘滞阻尼器的特性,其阻尼力的增长幅度会随着加载速度的增长而趋于平缓,因此在当结构振动过大时,也能够保证阻尼器输出的阻尼力不超限,防止与阻尼器连接的构件先于主体结构发生破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利用惯容系统放大了粘滞液体的流动速度,可有效地放大在小震情况下,粘滞阻尼器的耗能效果,避免出现时间滞后情况;且相比传统粘滞阻尼器,更适合用于大体量的相邻结构物连接的情形。
(2)本发明利用等径颗粒堆集在管道中的形式代替传统粘滞阻尼器的直通孔形式,其毛细孔道数量多、且流道长。这种构造,在较小的加载速度下即可获得较大的阻尼力,并且随着加载速度的增长阻尼力的增长速度会逐渐趋缓,这既能放大结构在小振下的响应,更重要的是也可以保证系统在大震中,不会发生由于输出超限的控制力,而导致的临近主体结构破坏的后果,从而达到力限制的效果。
(3)本发明可以根据主体结构的力学特性,设置相应的阻尼系数和调谐弹簧刚度,从而有效地调节阻尼系统的频率以避免主结构与外部激励共振,对地震响应起到更好的控制效果;同时,可以通过单向阀的弹簧刚度,设置恰当的两种阻尼系数工况的输入轴向力临界值,提供中小震大阻尼系数、大震小阻尼系数的两阶段的工作模式,从而形成合理的结构减震控制机制:在中小震下,利用输出经惯容放大控制力;在大震下,切换为小阻尼系数模式,防止有阻连接在主体结构进去弹塑性状态后,增大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
(4)本发明中在使用中,通过监测阻尼器内压的变化,可判断阻尼器是否发生泄漏,从而能提高阻尼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可变阻尼腔体大阻尼工况的剖面图;
图4为图2的a处可变阻尼腔体小阻尼工况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1为活塞杆,2为惯容阻尼器腔体,3为调谐弹簧保护筒,4为阻尼器内筒,5为螺旋管道,6为冷却液,7为调谐弹簧,8为带孔隔板,9为等径颗粒,10为粘滞液体,11为可变阻尼腔体,11a液压控制腔体,11b颗粒腔体,11c无颗粒腔体,11d控制弹簧,11e单向阀,11f限位板,12为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的实施例,包括:活塞杆1、惯容阻尼器腔体2、调谐弹簧保护筒3,活塞杆1外端与调谐弹簧保护筒3外侧各设一个耳板12,用于固定阻尼装置。
惯容阻尼器腔体2包括阻尼器内筒4、螺旋管道5;惯容阻尼器腔体2和阻尼器内筒4通过焊接连接密封,两者的间隙中充满冷却液6;调谐弹簧保护筒3内侧和惯容阻尼器腔体2外壁之间设有调谐弹簧7,并与活塞杆1同轴布置。螺旋管道5,通过带孔隔板8分别在阻尼器内筒4的两端与阻尼器内筒4连通。螺旋管道又分为常阻尼段和变阻尼段。常阻尼段螺旋管内填充等径颗粒9,内筒和螺旋管道内充满粘滞液体10。变阻尼段,间隔的布置正四棱柱状的可变阻尼腔体11,如图3所示,其内部包括液压控制腔体11a、颗粒腔体11b、无颗粒腔体11c和控制弹簧腔体11d,液压控制腔体11a两侧均与主螺旋管道通过分别通过两个方向相反的单向阀11e连接,颗粒腔体11b内填充等径颗粒9,可变阻尼腔体11内侧与无颗粒腔体11c外侧之间设置控制弹簧11d,液压控制腔体11a、颗粒腔体11b、无颗粒腔体11c内均充满粘滞液体10,液压控制腔体11a内设有限位板11f。
首先,说明装置构造与装置阻尼参数min,kd,Cd,1、Cd,2的关系:
设液体密度ρ,活塞工作面积为A1,主螺旋管道截面积为S2,管道总长度为l0,常阻尼段长度l1,常阻尼段长度占比率β=l1/l0,颗粒的体积填充率为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51
颗粒直径Dp;单个可变惯容腔体管道长度为lb,颗粒的体积填充率为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52
可变阻尼腔体管道总长度占比率η=nlb/l0
将填充颗粒管道等效为截面积为Aeq,长度为Li=τili为等径圆管,其中,li填充颗粒的管道长度,τi为管道迂曲度。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53
大阻尼工况下,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54
小阻尼工况下,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55
由此,可确定液压惯容器部分的惯容系数为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56
式(4)表明,通过调整活塞截面积与管道截面积的比值和颗粒填充率,实现合理的惯容系数的设置。
根据多孔介质粘滞阻尼理论[3],可确定常阻尼段的阻尼系数c1,变阻尼段总阻尼系数c2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57
式中,
k为流体的动力动力粘度,m为流体的流动指数,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58
则,大阻尼、小阻尼工况下,阻尼系数分别为:
ceq,1=c1 (6)
ceq,2=c1+c2 (7)
式(5)(6)(7)表明,通过调整可变阻尼腔体管道总长度占比率、颗粒填充率等构造参数,可实现大小两种阻尼系数的设置。
下面,说明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的工程设计方法,设计目标为确定装置阻尼参数:液压惯容单元的惯容系数min,弹簧刚度kd,大阻尼、小阻尼工况下液体粘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Cd,1、Cd,2;同时,还需要确定大小阻尼工况的临界压力Fc,以此确定单向阀的开启压力Δp′。本设计方法分两阶段:
第一阶段:
大阻尼工况,根据基于响应减震比的调谐阻尼器参数设计方法(Chao Pan,RuifuZhang.Design of structure with inerter system based on stochastic responsemitigation ratio.2018,25(6)),可确定系统参数名义阻尼比ξ=Cd,1/2mω0,附加刚度比κ=kd/k和附加质量比μ=min/m(其中,m、k、c为主结构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系数):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61
其中,ζ=c/2mω0为主结构固有阻尼比,γ为目标响应减震比,公式中系数取值可参考文献。
即,第一阶段的设计流程为确定主结构固有阻尼比、目标响应减震比→根据式(8)解得μ,ξ,κ→解得装置参数min,kd,Cd,1→确定相应的装置构造参数。
第二阶段:
小阻尼工况,通过调整轴力限制率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62
(极限轴向力FC与未施加轴向力极限时的最大阻尼力Fmax之比)的方式,使得阻尼器在保证足够阻尼效果的情况下,限制阻尼器输出的最大轴向力。根据现有理论研究(池永昌容,由川太一,長瀨拓也,等.轴力制限機構付き同调粘性マスダンパ一制振システムの振動台実驗[J].日本建築学会技衡報告集,2012,18(39):437-440),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63
一般可取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64
实际应用中,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65
可由振动台试验或数值模拟进一步确定。
由此,可确定阻尼器的大小阻尼工况临界压力Fc为:
Figure BDA0002923181580000071
进一步地,根据,阻尼力与阻尼系数的关系式(10),可确定相应的小阻尼系数C2
FC=C2Vα (10)
即,第二阶段的设计流程为确定轴压限制率、最大轴力→根据式(9)解得Fc→根据式(10)解得装置参数Cd,2→确定装置构造参数。
本发明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初始工况下,活塞杆1静止时,变阻尼段单向阀11e两侧液压平衡、阀门关闭,阻尼器内部液体存在内压p0,控制腔体11a内部p0产生的压力不小于控制弹簧11d的初始弹力,此时可变阻尼段颗粒腔体11b与主螺旋管5相通,系统处于大阻尼状态,如图3所示。
在多遇、基本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较小幅度的振动后,活塞轴1发生线性运动时,活塞将阻尼器内筒4的粘滞性液体10压入螺旋管道5内,经过液压惯容部分,管道内流体速度可以得到大幅度地放大;此时,液体内压减小,但通过保证Δp小于单向阀11e的开启压力,可使系统继续保持在可变阻尼段颗粒腔体与主螺旋管相通的大阻尼状态;此时,系统即可输出较大的阻尼力,提高粘滞阻尼器的耗能效果,同时避免出现时间滞后情况;且相比传统粘滞阻尼器,惯容系统的存在使本装置更适合用于大体量的相邻结构物连接的情形。
当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剧烈的振动,控制腔内液体流速进一步增大,内压减少至预设的临界值p1,此时,Δp′=p1-p0为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单向阀11e开启后,液压控制腔内11a液体压力降低,控制弹簧11d复原,可变阻尼段无阻尼腔体11c与主螺旋管道相通,系统处于小阻尼状态,如图4所示,减小输出的对结构不利的阻尼力。同时,本装置采用的等径颗粒堆集在管道中形式代替传统粘滞阻尼器的直通孔形式,其毛细孔道数量多、且流道长,使得阻尼力的增长幅度会随着加载速度的增长而趋于平缓,因此在当结构振动过大时,也能够保证阻尼器输出的阻尼力不超限,防止与阻尼器连接的构件先于主体结构发生破坏。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包括调谐弹簧保护筒(3)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调谐弹簧保护筒(3)内的惯容阻尼器腔体(2),其特征在于,
所述惯容阻尼器腔体(2)内部包含阻尼器内筒(4),所述阻尼器内筒(4)外部设置与其相通的螺旋管道(5),所述阻尼器内筒(4)和螺旋管道(5)内充满粘滞液体(10);
穿过所述阻尼器内筒(4)设有活塞杆(1),所述活塞杆(1)中间设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位于所述阻尼器内筒(4)内;
所述螺旋管道(5)包括常阻尼段和变阻尼段,所述常阻尼段内填充等径颗粒(9),所述变阻尼段间隔布置可进行阻尼调节的可变阻尼腔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阻尼腔体(11)内依次设置内部充满粘滞液体(10)的液压控制腔体(11a)、颗粒腔体(11b)及无颗粒腔体(11c),所述可变阻尼腔体(11)内侧与所述无颗粒腔体外侧(11c)之间设置控制弹簧(11d);
所述液压控制腔体(11a)的两侧与所述螺旋管道(5)分别通过两个方向相反的单向阀(11e)连通;
所述颗粒腔体(11b)与无颗粒腔体(11c)在所述液压控制腔体(11a)内液体压力及所述控制弹簧(11d)的作用下能够进行可调节移动,实现所述颗粒腔体(11b)或无颗粒腔体(11c)分别与所述螺旋管道(5)主管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阻尼腔体(11)为正四棱柱状,所述颗粒腔体(11b)内填充等径颗粒(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腔体(11b)与无颗粒腔体(11c)相邻侧通过焊接相连,二者整体与可变阻尼腔体(11)内壁相贴合,能够沿所述惯容阻尼器腔体(2)切向发生相对滑动,其两侧由限位板(11f)限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谐弹簧保护筒(3)内壁与所述惯容阻尼器腔体(2)外壁之间设有调谐弹簧(7),并与所述活塞杆(1)同轴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惯容阻尼器腔体(2)外壁与所述调谐弹簧保护筒(3)内壁相贴合,能够发生相对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道(5)通过带孔隔板(8)分别在阻尼器内筒(4)的两端与阻尼器内筒(4)连通;所述带孔隔板(8)为,带有边长小于等径颗粒直径的方格孔的金属隔板、或多孔材料,防止颗粒进入内筒或堵塞孔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内筒(4)与惯容阻尼器腔体(2)之间,阻尼器内筒(4)与螺旋管道(5)之间通过焊接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内筒(4)和螺旋管道(5)在两者的间隙中充满冷却液(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外端与所述调谐弹簧保护筒(3)外侧各设一个耳板(12),用于固定阻尼装置。
CN202110124576.9A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 Active CN112942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4576.9A CN112942609B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4576.9A CN112942609B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2609A true CN112942609A (zh) 2021-06-11
CN112942609B CN112942609B (zh) 2022-06-07

Family

ID=76239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4576.9A Active CN112942609B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42609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8515A (zh) * 2021-08-25 2021-11-12 湖南大学 一种变刚度变质量变阻尼的调谐质量阻尼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13639000A (zh) * 2021-08-23 2021-11-12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
CN113860146A (zh) * 2021-09-18 2021-12-31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海上起重机吊钩的惯性减摇系统
CN114310563A (zh) * 2021-12-20 2022-04-12 湖南理工学院 一种自适应供给瞬时冷却分块式薄片金刚石砂轮
CN114934969A (zh) * 2022-05-25 2022-08-2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拉压型粘滞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7230911A (zh) * 2023-11-16 2023-12-15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体化串联式惯容阻尼减震装置
CN117248621A (zh) * 2023-11-14 2023-12-19 湖南大学 一种梁柱节点的复合抗震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17344884A (zh) * 2023-12-04 2024-01-05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建筑结构的一体化并联式消能减震装置
CN117364616A (zh) * 2023-12-08 2024-01-09 山东大学 一种锚索式耗能装置及桥梁
CN117403532A (zh) * 2023-12-14 2024-01-16 山东大学 一种自适应减震限位装置及桥梁
CN117905188A (zh) * 2024-03-19 2024-04-19 四川中震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刚度可调粘滞阻尼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6787A (en) * 1984-12-18 1987-11-17 Fichtel & Sachs Ag Vibration damper with variable damping force
CN108443392A (zh) * 2018-04-28 2018-08-24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位移相关变力变阻尼参数黏滞阻尼器
CN207812727U (zh) * 2018-01-29 2018-09-04 东南大学 一种装配式变阻尼变刚度粘弹性减震器
CN110685212A (zh) * 2019-09-23 2020-01-14 同济大学 一种斜拉索外置式颗粒阻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6787A (en) * 1984-12-18 1987-11-17 Fichtel & Sachs Ag Vibration damper with variable damping force
CN207812727U (zh) * 2018-01-29 2018-09-04 东南大学 一种装配式变阻尼变刚度粘弹性减震器
CN108443392A (zh) * 2018-04-28 2018-08-24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位移相关变力变阻尼参数黏滞阻尼器
CN110685212A (zh) * 2019-09-23 2020-01-14 同济大学 一种斜拉索外置式颗粒阻尼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国华等: "幂指关系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力学性能研究", 《建筑结构》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9000A (zh) * 2021-08-23 2021-11-12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
CN113638515A (zh) * 2021-08-25 2021-11-12 湖南大学 一种变刚度变质量变阻尼的调谐质量阻尼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13860146A (zh) * 2021-09-18 2021-12-31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海上起重机吊钩的惯性减摇系统
CN113860146B (zh) * 2021-09-18 2023-08-1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海上起重机吊钩的惯性减摇系统
CN114310563A (zh) * 2021-12-20 2022-04-12 湖南理工学院 一种自适应供给瞬时冷却分块式薄片金刚石砂轮
CN114310563B (zh) * 2021-12-20 2024-04-09 湖南理工学院 一种自适应供给瞬时冷却分块式薄片金刚石砂轮
CN114934969A (zh) * 2022-05-25 2022-08-2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拉压型粘滞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7248621A (zh) * 2023-11-14 2023-12-19 湖南大学 一种梁柱节点的复合抗震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17248621B (zh) * 2023-11-14 2024-02-23 湖南大学 一种梁柱节点的复合抗震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17230911B (zh) * 2023-11-16 2024-02-06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体化串联式惯容阻尼减震装置
CN117230911A (zh) * 2023-11-16 2023-12-15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体化串联式惯容阻尼减震装置
CN117344884A (zh) * 2023-12-04 2024-01-05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建筑结构的一体化并联式消能减震装置
CN117344884B (zh) * 2023-12-04 2024-02-13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建筑结构的一体化并联式消能减震装置
CN117364616B (zh) * 2023-12-08 2024-03-12 山东大学 一种锚索式耗能装置及桥梁
CN117364616A (zh) * 2023-12-08 2024-01-09 山东大学 一种锚索式耗能装置及桥梁
CN117403532A (zh) * 2023-12-14 2024-01-16 山东大学 一种自适应减震限位装置及桥梁
CN117403532B (zh) * 2023-12-14 2024-03-12 山东大学 一种自适应减震限位装置及桥梁
CN117905188A (zh) * 2024-03-19 2024-04-19 四川中震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刚度可调粘滞阻尼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2609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42609B (zh) 一种可变阻尼的调谐粘滞阻尼器
US1181511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noise in compact high speed and high force hydraulic actuators
CN100359202C (zh) 阻尼取决于频率的减震器
JP2804071B2 (ja) 液力式振動減衰器の減衰弁
JPS5833123B2 (ja) カンカクオ モウケタ ブザイカンデ エネルギ−ノ デンタツオ セイギヨスルシステム
JPS59211203A (ja) 電磁作動調整器用装置
JPS63265715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用減衰力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れの作動制御装置
JP2013501200A (ja) 力制御油圧装置
JPS627410B2 (zh)
JP4050103B2 (ja) 油圧式ダンパ
JPS60132144A (ja) 防振装置
Lee et al. Study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a displacement-sensitive shock absorber of a vehicle by considering the fluid force
JP4591242B2 (ja) 振動エネルギ吸収装置
JP2001153170A (ja) 定圧弁及び油圧制振装置
JP3734099B2 (ja) 振動緩衝装置
JP3303556B2 (ja) 鉄骨構造物の制振装置
JPH11108099A (ja) 流体ダンパー
JPH11230230A (ja) 油圧制振装置
CN109695653B (zh) 一种集成式阻尼及刚度调节装置
JP2002257173A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JP2000291716A (ja) 調圧弁及び油圧制振装置
JP3198737B2 (ja) 微小振幅用ダンパー
JP2002054674A (ja) 油圧制振装置
CN112984030B (zh) 具有波纹管变形吸排的磁流变减震器
CN117230911B (zh) 一体化串联式惯容阻尼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