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7059B -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7059B
CN112937059B CN202110322519.1A CN202110322519A CN112937059B CN 112937059 B CN112937059 B CN 112937059B CN 202110322519 A CN202110322519 A CN 202110322519A CN 112937059 B CN112937059 B CN 1129370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units
elastic bearing
support
target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25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37059A (zh
Inventor
郑财
丁立薇
马一鸿
解红军
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225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7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7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7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37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7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 B32B37/00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to avoid air inclusion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贴合装置包括:多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弹性承载部,具有壁部、由壁部围合形成并用于容纳填充介质的容纳腔及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介质传输部,连接于开口并用于向弹性承载部传输填充介质,以使弹性承载部能够在冲料状态和排空状态之间转变,其中,多个支撑单元的弹性承载部用于在冲料状态下相互拼接形成拼接适配性支撑面,以支撑目标物体。弹性承载部的弹性力作用于目标装置的异形部,弹性力和目标装置施加于目标物体的压力共同作用,实现目标装置的异形部与目标物体的紧密贴合,能够有效消除目标装置和目标物体之间的气泡,提高产品良率。

Description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泛在屏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全面屏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提高屏占比,曲面贴合技术应运而生。
现有技术中主要利用柔性屏的柔性特性来实现全面屏。目前柔性屏的贴合方法主要是使用硅胶垫,将柔性屏压合到曲面盖板的内侧。在贴合过程中因上下治具加压,令硅胶垫变形而完成柔性屏和曲面盖板的贴合目的。当硅胶垫变形不足时,有可能会导致柔性屏和曲面盖板之间存在气泡,致使柔性屏和曲面盖板之间贴合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旨在解决柔性屏和曲面盖板的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贴合装置包括多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弹性承载部,具有壁部、由壁部围合形成并用于容纳填充介质的容纳腔;介质传输部,与容纳腔连通并用于向弹性承载部传输填充介质,以使弹性承载部能够在冲料状态和排空状态之间转变,其中,多个支撑单元的弹性承载部用于在冲料状态下相互拼接形成拼接适配性支撑面,以支撑目标物体。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贴合装置还包括位移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预设位移参数控制多个支撑单元中的至少部分支撑单元位移,能够使拼接适配性支撑面与待贴合目标装置造型参数相匹配;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位移参数包括多个支撑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在垂直于贴合装置厚度方向的参考平面内移动参数,和/或,在贴合装置的厚度方向上移动参数。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多个支撑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的第一支撑单体,各第一支撑单体均包括弹性承载部和介质传输部,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支撑单体沿第二方向移动;和/或,沿第二方向延伸成型的第二支撑单体,各第二支撑单体均包括弹性承载部和介质传输部,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支撑单体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平行于参考平面,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多个支撑单元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成行成列排布;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沿第一方向排布、并位于同一行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沿第二方向移动;和/或,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沿第二方向排布、并位于同一列上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平行于参考平面,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弹性承载部在冲料状态沿厚度方向延伸呈棱柱状或圆柱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支撑单元还包括磁性部,弹性承载部具有用于支撑目标物体的顶端和与顶端相对设置的底端,磁性部靠近底端设置,两个以上的支撑单元通过磁性部能够相互连接;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相互连接的多个支撑单元移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磁性部为电磁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支撑单元包括多个磁性部,支撑单元朝向与其相邻的另一支撑单元的一侧均设置有磁性部。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贴合方法,使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贴合装置贴合目标装置和目标物体,目标装置包括平面部和异形部,方法包括:
调整多个处于排空状态的支撑单元的位置,以使多个支撑单元与至少部分目标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
通过介质传输部件向弹性承载部传输填充介质,使得弹性承载部由排空状态变形至冲料状态;
移动贴合装置使得多个支撑单元共同支撑目标物体与目标装置相互贴合。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在移动贴合装置使得多个支撑单元共同支撑目标物体与目标装置相互贴合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使得目标物体与至少部分平面部相互贴合;
在调整多个处于排空状态的支撑单元的位置的步骤中:
调整多个处于排空状态的支撑单元的位置,使得多个支撑单元与异形部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
或者,调整多个处于排空状态的支撑单元的位置,使得多个支撑单元与异形部及位于异形部边缘的至少部分平面部的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在移动贴合装置使得支撑面支撑目标物体与目标装置相互贴合的步骤中:
移动贴合装置使得被多个支撑单元支撑的目标物体与目标装置相互接触;
移动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以使目标物体与目标装置相互贴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中,贴合装置用于将目标物体贴合于目标装置。贴合装置包括多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弹性承载部与介质传输部。通过介质传输部向弹性承载部传输填充介质,使至少部分弹性承载部处于冲料状态,多个处于冲料状态下的弹性承载部相互拼接形成支撑面,用以支撑目标物体。例如当目标物体为柔性屏,目标装置为曲面盖板,贴合装置用于贴合柔性屏和曲面盖板,支撑面用于支撑柔性屏。在曲面盖板和柔性屏的贴合过程中,贴合装置向曲面盖板施加压力,由于弹性承载部具有一定的弹性,弹性承载部在曲面盖板的施压方向上可变形,多个弹性承载部能充分支撑柔性屏,使得柔性屏和盖板贴合的更加紧密,改善曲面盖板和柔性屏之间的气泡,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一种典型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曲面盖板;11、平面部;12、异形部;20、柔性屏;30、基底;
1、贴合装置;
100、支撑单元;101、弹性承载部;102、介质传输部;103、磁性部;
110、第一支撑单体;120、第二支撑单体;130、第三支撑单体;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泛在屏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全面屏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提高屏占比,双曲贴合、四曲贴合及全曲贴合技术应运而生。但是目前曲面贴合存在良率较低的问题。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一种典型的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典型的贴合装置中,通常使用柔性硅胶基底30来实现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的相互贴合。曲面盖板10包括异形部12及平面部11,通常的曲面盖板10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异形部12,平面部11连接于两个异形部12之间。异形部12具有较大的曲率,平面部11通常呈平面状。
柔性硅胶基底30包括承载面,承载面和曲面盖板10的形状相适配。在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的贴合过程中,首先将柔性屏20放置于承载面,然后将曲面盖板10压合于柔性屏20上。
在这种典型的贴合装置中,由于柔性硅胶基底30施加于曲面盖板10的异形部12的贴合压力不足,导致异形部12极易出现贴合气泡,且容易出现贴合反弹风险,致使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贴合不良甚至无法贴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本发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2至图11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及贴合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1的俯视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1中,贴合装置1包括多个支撑单元100,支撑单元100包括:弹性承载部101,具有壁部、由壁部围合形成并用于容纳填充介质的容纳腔;介质传输部102,与容纳腔连通并用于向弹性承载部101传输填充介质,以使弹性承载部101能够在冲料状态和排空状态之间转变,其中,多个支撑单元100的弹性承载部101用于在冲料状态下相互拼接形成拼接适配性支撑面,以支撑目标物体。
弹性承载部101的制造材料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弹性承载部101的壁部采用硅胶或塑料等材料制成,只要弹性承载部101具有弹性且能够在冲料状态和排空状态之间转变即可。可选的,冲料状态下的弹性承载部101在施压方向上可变形设置。施压方向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施压方向为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
填充介质类型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填充介质可以为氮气、氩气等气态介质,也可以为水、有机溶液等液态介质,还可以为硅胶球、凝胶等固态介质。
介质传输部102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介质传输部102例如为传输管道,传输管道的一端连接于弹性承载部101的开口处,另一端可以连接于存储有填充介质的装置。
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贴合装置1的使用状态图。本发明实施例以弹性承载部101为硅胶材料、填充介质为空气、施压方向为贴合装置1的厚度方向(图2中Z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中,贴合装置1包括多个支撑单元100,支撑单元100包括弹性承载部101和介质传输部102,利用介质传输部102向弹性承载部101传输填充介质,使弹性承载部101从排空状态转变为冲料状态,目标物体置于弹性承载部101的顶端,处于冲料状态的弹性承载部101在气压的作用下膨胀并为目标物体提供支撑。
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贴合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时,弹性承载部101用于支撑柔性屏20。在曲面盖板10和弹性承载部101上的柔性屏20压合过程中,弹性承载部101发生弹性变形,曲面盖板10的平面部11首先和柔性屏20对应位置贴合。继续沿施压方向对曲面盖板10施加压力,与异形部12对应的弹性承载部101的弹性变形量增大。因此与异形部12对应的弹性承载部101的弹力增大,该弹性力作用于曲面盖板10的异形部12,弹性力和施加的压力共同作用,实现曲面盖板10的异形部12与柔性屏20的紧密贴合,能够有效改善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之间的气泡,提高产品良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中弹性承载部101采用填充介质以在冲料状态和排空状态之间转变,通过改变填充介质在弹性承载部101内的填充量,可以控制弹性承载部101的弹性。例如当贴合装置1用于贴合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曲面盖板10的异形部12的曲率较大,即异形部12的弯折程度较大时,可以在弹性承载部101内填充较少的填充介质,以使弹性承载部101具有良好的弹性及变形能力,使得由弹性承载部101支撑的柔性屏20能够更好地与异形部12相互贴合,有效改善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之间的贴合气泡,提高产品良率。或者当曲面盖板10的异形部12的曲率较小,即异形部12的弯折程度较小时,可以在弹性承载部101内填充较多的填充介质,以使弹性承载部101具有较高的刚性,使得由弹性承载部101支撑的柔性屏20能够更好地与异形部12相互贴合,有效改善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之间的贴合气泡,提高产品良率。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例如用户可以根据曲面盖板10异形部12的曲率合理的设置弹性承载部101内填充介质的填充量。
此外,当弹性承载部101的容纳腔内没有填充介质时,弹性承载部101处于排空状态,此时弹性承载部101的体积较小,贴合装置1的体积较小,便于贴合装置1的收纳和运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贴合装置1例如还包括底座(图中未示出),多个支撑单元100设置于底座。介质传输部102可以设置于底座内或伸出于底座设置。弹性承载部101伸出于底座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贴合装置1还包括位移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被配置为根据预设位移参数控制多个支撑单元100中的至少部分支撑单元100位移,能够使拼接适配性支撑面与待贴合曲面盖板10造型参数相匹配。通过控制支撑单元100位移,一方面能够调节各支撑单元100与柔性屏20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为柔性屏20各部分均提供充分支撑;另一方面,在贴合过程中控制支撑单元100位移能使得柔性屏20和曲面盖板10沿支撑单元100位移方向逐渐压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位移参数包括多个支撑单元100中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在垂直于贴合装置1厚度方向的参考平面内移动参数,和/或,在贴合装置1的厚度方向上移动参数。
例如,位移参数包括在贴合装置1的厚度方向上移动参数。如图4所示,在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的贴合过程中,在多个支撑单元100支撑柔性屏20和曲面盖板10相互接触后,位移控制器还可以控制部分用于支撑柔性屏20与异形部12贴合的支撑单元100沿厚度方向继续移动,使得柔性屏20具有继续朝向曲面盖板10移动的趋势,能够进一步改善柔性屏20和异形部12的气泡。
或者,位移参数包括多个支撑单元100中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在垂直于贴合装置1厚度方向的参考平面内移动参数,通过移动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使得支撑面能够更好的匹配于柔性屏20。当位移参数包括在贴合装置1的厚度方向上移动参数时,即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支撑单元100沿施压方向移动时,支撑单元1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当曲面盖板10包括一个异形部12时,其中一个支撑单元100呈条状。使得该支撑单元100能够支撑柔性屏20与该一个异形部12相互贴合。
或者,当曲面盖板10包括在其周向上相互连接的多个异形部12时,其中一个支撑单元100沿弯折路径延伸,使得该支撑单元100能够支撑柔性屏20与该多个相互连接的异形部12相互贴合。例如,当曲面盖板10包括在其周向上相互连接的四个异形部12时,其中支撑单元100呈环状,使得该环状的支撑单体能够支撑柔性屏20与四个异形部12相互贴合。
支撑单元1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成行成列排布;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沿第一方向排布、并位于同一行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例如为图3所示X方向,第二方向例如为图3所示Y方向。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位移控制器能够控制沿第一方向排布、并位于同一行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二方向移动。例如在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的贴合过程中,位移控制器可以控制同一行中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将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之间的气泡赶出,能够有效改善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之间的气泡,提高产品良率。
和/或,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沿第二方向排布、并位于同一列上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平行于参考平面,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位移控制器能够控制沿第二方向排布、并位于同一列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一方向移动。例如在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的贴合过程中,位移控制器可以控制同一列中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之间的气泡赶出,能够有效改善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之间的气泡,提高产品良率。
多个支撑单元1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多个支撑单元100之间可以为相同类型也可以为不同类型,这里所说的相同类型的支撑单元100既可以指各支撑单元100均对应曲面盖板10的同一部位。如:各支撑单元100均对应曲面盖板10的平面部11,或各支撑单元100均对应曲面盖板10的异形部12。也可以指各支撑单元100的材料属性及几何参数均相同的情形。
以图2和图3所示多个支撑单元100均以相同材料制作且几何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为例,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成行成列排布,各支撑单元100的弹性承载部101相互拼接,为柔性屏20提供支撑。在贴合过程中,利用位移控制器控制支撑单元100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移动,使支撑单元100的弹性承载部101为柔性屏20提供充分支撑,并使柔性屏20与曲面盖板10紧密贴合。
示例性的,以双曲贴合为例,曲面盖板10包括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的异形部12,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一方向排布,为与柔性屏20对应异形部12的部分提供支撑。在贴合过程中,位移控制器控制沿第一方向排布、并位于同一行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该多个支撑单元100能够支撑柔性屏20与异形部12相互贴合。
当某一行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开始沿第二方向移动后,与该行相邻行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可以根据贴合情况相继开始沿第二方向移动,直至异形部12与柔性屏20相互贴合。
示例性的,以四曲贴合为例,异形部12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异形部以及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异形部,第一异形部与第二异形部相互连接。第一异形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一方向排布,为柔性屏20对应第一异形部的部分提供支撑。第二异形部沿第二方向延伸成型,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二方向排布,为柔性屏20对应第二异形部的部分提供支撑。
在贴合过程中,位移控制器控制沿第一方向排布、并位于同一行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二方向移动,位移控制器控制沿第二方向排布、并位于同一行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一方向移动。位移控制器可以先控制第一异形部沿第二方向运动,再控制第二异形部沿第一方向运动,也可以控制第一异形部与第二异形部同时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运动。
异形部12向柔性屏20施加的压合力及弹性承载部101施加于柔性屏20的弹性力共同构成贴合力,以使异形部12与柔性屏20之间紧密贴合。当某一行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开始沿第二方向移动后,与该行相邻行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可以根据贴合情况相继开始沿第二方向移动;当当某一列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开始沿第一方向移动后,与该列相邻列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可以根据贴合情况相继开始沿第一方向移动直至异形部12与柔性屏20贴合。
可选的,位移控制器还可以控制位于两行以上的至少两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二方向同时移动。或者,位移控制器还可以控制位于两列以上的至少两个支撑单元100沿第一方向同时移动。
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1的俯视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弹性承载部101在冲料状态沿厚度方向延伸呈棱柱状或圆柱状。根据异形部12的形状合理选择弹性承载部101的形状,让尽可能多的弹性承载部101覆盖异形部12,一方面能为柔性屏20提供更充分的支撑,另一方面在贴合过程中可以控制更多的支撑单元100的位移量,实现柔性屏20与异形部12的紧密贴合。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6,图6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1的俯视图。
如图2和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单元100还包括磁性部103,弹性承载部101具有用于支撑柔性屏20的顶端和与顶端相对设置的底端,磁性部103靠近底端设置,两个以上的支撑单元100通过磁性部103能够相互连接;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相互连接的多个支撑单元100移动。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经磁性部103连接的多个支撑单元100形成整体,并对柔性屏20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经磁力连接形成的多个支撑单元100,在位移控制器的控制下能够同时移动,提高了位移精度。使得较多的支撑单元100能够更快速且精准移动,提高贴合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磁性部103为电磁件。磁性部103带电具有磁力,通过控制电流的方向还能够控制磁性部103的磁性力方向,便于用户根据使用需求。
磁性部103和弹性承载部101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只要磁性部103能够带动弹性承载部101,使得整个支撑单元100能够与另一支撑单元100相互连接即可。例如弹性承载部101的开口处连接有刚性管道,刚性管道的外部设置有磁性部103。例如磁性部103包括导电线,导电线缠绕于刚性管道的外部。刚性管道与介质传输部102件相互连接,使得介质传输部102件能够通过刚性管道向弹性承载部101内传输填充介质。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弹性承载部101的底端设置有其他过渡连接部,磁性部103通过过渡连接部连接于弹性承载部10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单元100包括多个磁性部103,支撑单元100朝向与其相邻的另一支撑单元100的一侧均设置有磁性部103。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单元100上设置有多个磁性部103,使得支撑单元100能够和与其相邻的多个磁性部103相互连接,使得多个支撑单元100相互连接组合更加多样化。
可选的,多个支撑单元100上磁性部103的设置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只要支撑单元100朝向与其相邻的另一支撑单元100的一侧均设置有磁性部103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6,以支撑单元100为25个,且25个支撑单元100排列为5行和5列为例。以图5所示视图方向为例,第一行支撑单元100的上方没有其他支撑单元100,所以第一行支撑单元100朝向上方的一侧不用设置磁性部103。最后一行支撑单元100的下方没有其他支撑单元100,所以第一行支撑单元100朝向下方的一侧不用设置磁性部103。第一列支撑单元100朝向左侧的一侧没有其他支撑单元100,所以第一列支撑单元100朝向其左侧的一侧不用设置磁性部103。最后一列的右侧没有其他支撑单元100,那么最后一列的支撑单元100朝向右侧不用设置磁性部103。那么,第一行和第一列、第一行和最后一列、第一列和最后一行及最后一行和最后一列的交叉位置处的支撑单元100上设置有两个磁性部103即可。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1的支撑单元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多个支撑单元10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第一支撑单体110,各第一支撑单体110均包括弹性承载部101和介质传输部102,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支撑单体110沿第二方向移动。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位移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支撑单体110沿第二方向移动。例如在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的贴合过程中,位移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支撑单体110由曲面盖板10的中部沿第二方向移动至曲面盖板10的边缘,进而将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之间的气泡赶出,能够有效改善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之间的气泡,提高产品良率。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1的支撑单元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多个支撑单元100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成型的第二支撑单体120,各第二支撑单体120均包括弹性承载部101和介质传输部102,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支撑单体120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平行于参考平面,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位移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二支撑单体120沿第一方向移动。例如在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的贴合过程中,位移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二支撑单体120由曲面盖板10的中部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曲面盖板10的边缘,进而将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之间的气泡赶出,能够有效改善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之间的气泡,提高产品良率。
在上述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支撑单元100包括第一支撑单体110和第二支撑单体120时,多个支撑单元100还包括第三支撑单体130,第三支撑单体130对应曲面盖板10的平面部11设置,用以支撑柔性屏20并使柔性屏20与曲面盖板10的平面部11实现贴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支撑体的设置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一体式的第三支撑体与曲面盖板10平面部11对应设置,在贴合过程中,柔性屏20在第三支撑体的作用下,柔性屏20对应于平面部11的区域与平面部11紧密贴合。
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1的支撑单元100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1的支撑单元100的结构示意图。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支撑单元100包括上述的第一支撑单体110和上述的第二支撑单体120,位移控制器既用于控制第一支撑单体110沿第二方向移动,位移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第二支撑单体120沿第一方向移动。
当多个支撑单元100包括上述的第一支撑单体110和上述的第二支撑单体120时,第一支撑单体110和第二支撑单体120的数量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如图9所示,第一支撑单体110可以有多个,多个第一支撑单体110位于两个第二支撑单体120之间。或者如图10所示,第二支撑单体120的数量可以有多个,多个第二支撑单体120位于两个第一支撑单体110之间。
请参阅图11,图11示意出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贴合方法用于贴合目标物体和目标装置。本发明实施例以目标物体为柔性屏20,目标装置为曲面盖板10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方法,该曲面盖板10包括平面部11和异形部12,该方法可以使用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完成,贴合方法包括:
步骤S1:调整多个处于排空状态的支撑单元100的位置,以使多个支撑单元100与至少部分曲面盖板10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
步骤S2:通过介质传输部102件向弹性承载部101传输填充介质,使得弹性承载部101由排空状态变形至冲料状态。
步骤S3:移动贴合装置1使得多个支撑单元100共同支撑柔性屏20与曲面盖板10相互贴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方法中,首先通过步骤S1调整尚未充入填充介质的支撑单元100的位置,使得支撑单元100和曲面盖板10的位置相对应。然后通过步骤S2向弹性承载部101内填充介质,使得弹性承载部101变形至冲料状态,进而使得多个支撑单元100的弹性承载部101相互拼接形成拼接适配性支撑面。最后通过步骤S3,柔性屏20位于支撑面上,移动贴合装置1使得柔性屏20与曲面盖板10相互贴合。
可选的,支撑单元100在参考平面及厚度方向上均可移动设置。那么在步骤S1中,可以通过移动多个支撑单元100使得支撑单元100与至少部分曲面盖板10的形状大致一致。然后通过步骤S2,向弹性承载部101内传输填充介质,使得填充介质处于冲料状态,处于冲料状态的弹性承载部101相互拼接形成与至少部分曲面盖板10形状相适配的支撑面,使得位于支撑面的柔性屏20能够与曲面盖板10更好的贴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步骤S21:使得柔性屏20与至少部分平面部11相互贴合。
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平面贴合治具使得柔性屏20与至少部分平面部11相互贴合。
那么在步骤S22中:调整多个处于排空状态的支撑单元100的位置,使得多个支撑单元100与异形部12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
或者,调整多个处于排空状态的支撑单元100的位置,使得多个支撑单元100与异形部12及位于异形部12边缘的至少部分平面部11的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先贴合平面部11与柔性屏20,然后使用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重点贴合异形部12和柔性屏20。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
移动贴合装置1使得被多个支撑单元100支撑的柔性屏20与曲面盖板10相互接触;移动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00,以使柔性屏20与曲面盖板10相互贴合。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曲面盖板10和柔性屏20初步贴合后,还可以继续移动支撑单元100,使得支撑单元100继续挤压柔性屏20和曲面盖板10,支撑单元100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进而改善柔性屏20和曲面盖板10之间的贴合气泡。
本发明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例如,特定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算法可以被修改,而系统体系结构并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精神。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

Claims (12)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包括多个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弹性承载部,具有壁部、由所述壁部围合形成并用于容纳填充介质的容纳腔;
介质传输部,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用于向所述弹性承载部传输所述填充介质,以使所述弹性承载部能够在冲料状态和排空状态之间转变,
其中,多个所述支撑单元的所述弹性承载部用于在所述冲料状态下相互拼接形成拼接适配性支撑面,以支撑目标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预设位移参数控制所述多个支撑单元中的至少部分所述支撑单元位移,能够使所述拼接适配性支撑面与待贴合目标装置造型参数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参数包括所述多个支撑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支撑单元在垂直于所述贴合装置厚度方向的参考平面内移动参数,和/或,在所述贴合装置的厚度方向上移动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第一支撑单体,各所述第一支撑单体均包括所述弹性承载部和所述介质传输部,所述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支撑单体沿第二方向移动;
和/或,沿第二方向延伸成型的第二支撑单体,各所述第二支撑单体均包括所述弹性承载部和所述介质传输部,所述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支撑单体沿第一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参考平面,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支撑单元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成行成列排布;
所述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沿第一方向排布、并位于同一行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支撑单元沿第二方向移动;
和/或,所述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沿第二方向排布、并位于同一列上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支撑单元沿第一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参考平面,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承载部在所述冲料状态沿所述厚度方向延伸呈棱柱状或圆柱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磁性部,所述弹性承载部具有用于支撑所述目标物体的顶端和与所述顶端相对设置的底端,所述磁性部靠近所述底端设置,两个以上的所述支撑单元通过所述磁性部能够相互连接;
所述位移控制器用于控制相互连接的多个所述支撑单元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部为电磁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多个所述磁性部,所述支撑单元朝向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支撑单元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磁性部。
10.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贴合装置将目标物体贴合于目标装置,所述目标装置包括平面部和异形部,所述方法包括:
调整多个处于排空状态的所述支撑单元的位置,以使多个所述支撑单元与至少部分所述目标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
通过所述介质传输部件向所述弹性承载部传输填充介质,使得所述弹性承载部由所述排空状态变形至所述冲料状态;
移动所述贴合装置使得多个所述支撑单元共同支撑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目标装置相互贴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动所述贴合装置使得多个所述支撑单元共同支撑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目标装置相互贴合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使得目标物体与至少部分平面部相互贴合;
在调整多个处于排空状态的所述支撑单元的位置的步骤中:
调整多个处于排空状态的所述支撑单元的位置,使得多个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异形部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
或者,调整多个处于排空状态的所述支撑单元的位置,使得多个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异形部及位于所述异形部边缘的至少部分所述平面部的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动所述贴合装置使得所述支撑面支撑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目标装置相互贴合的步骤中:
移动所述贴合装置使得被多个所述支撑单元支撑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目标装置相互接触;
移动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以使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目标装置相互贴合。
CN202110322519.1A 2021-03-25 2021-03-25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ctive CN112937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2519.1A CN112937059B (zh) 2021-03-25 2021-03-25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2519.1A CN112937059B (zh) 2021-03-25 2021-03-25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7059A CN112937059A (zh) 2021-06-11
CN112937059B true CN112937059B (zh) 2022-11-15

Family

ID=76228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2519.1A Active CN112937059B (zh) 2021-03-25 2021-03-25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70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0633A (zh) * 2021-06-17 2021-09-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CN113781922B (zh) * 2021-09-10 2022-09-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的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曲面显示面板
CN113903258B (zh) * 2021-09-29 2023-1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机构及贴合方法
CN114566715B (zh) * 2022-03-21 2024-02-09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热压设备和热压方法
CN115157140B (zh) * 2022-07-05 2023-12-0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1251B (zh) * 2016-07-08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结构、柔性显示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8615467B (zh) * 2018-04-20 2019-08-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0827690B (zh) * 2019-11-26 2024-01-2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
CN112497879B (zh) * 2020-11-25 2023-09-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7059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37059B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KR101192131B1 (ko) 진공 흡착장치
CN110588132A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EP2168727A1 (en) Substrate conveying arm
KR101207916B1 (ko) 기포 제거용 가압장치 및 방법
CN209971534U (zh) 一种显示屏贴合装置
KR101078409B1 (ko) 이중 흡착패드 장치
CN101427026A (zh) 压电微型泵
CN207578407U (zh) 一种机械手
TWI794116B (zh) 貼合裝置及貼合模組
CN208584374U (zh) 基板处理装置
CN201112371Y (zh) 夹持装置
CN112606517B (zh)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CN110517592B (zh) 柔性屏绑定装置和柔性屏绑定方法
CN209904177U (zh) 一种自动付型贴膜装置
CN112873179B (zh) 抓持器
CN112025674B (zh) 平面吸盘、传送设备、医疗机器人
JP6829676B2 (ja) 小型空気圧動力装置
CN111705196B (zh) 一种一次喷丸可实现双面加工装置
US20210369503A1 (en) Medical negative pressure lamination component
CN110266920A (zh) 柔性多模式可变形成像装置
CN215796533U (zh) 双工位上下料模组及灌胶设备
CN217552413U (zh) 搬运机器人手臂及基板搬运机器人
CN211605276U (zh) 极耳整形装置
CN211710029U (zh) 一种贴合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