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5660A - 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5660A
CN112935660A CN202010262750.1A CN202010262750A CN112935660A CN 112935660 A CN112935660 A CN 112935660A CN 202010262750 A CN202010262750 A CN 202010262750A CN 112935660 A CN112935660 A CN 112935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seat
cylinder
white
bottom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27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梦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2627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5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5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5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涉及到白车身主线焊接夹具领域。其底部框架上对称设有一对滑台座,所述滑台座的顶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表面设置有零点定位法兰座,所述零点定位法兰座的正下方且位于所述滑台座的表面设置有方形垫片,所述方形垫片的表面设置有支撑块。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白车身主线侧围新的上件装置,在自动化程度低的焊装车间,替代人工使用吊具的方式将零件运输到白车身侧围上件合拼工位。本发明专利实现了白车身侧围混线生产,可适应不同车型侧围夹具工装的切换,解决了机器人抓手上件因车型共用抓具频繁超负载设备改造困难的情况,并同时实现结构简化、操作空间大以及通用性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车身主线焊接夹具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白车身主线侧围上件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人工吊具上件,人工在侧围工件的放置区用吊具勾取工件的方式,将工件运输到白车身主线侧围焊接区域,再辅助将工件精确定位在白车身主线侧围工位的夹具上,此运输方式较复杂,需要工人频繁在工件的放置台和焊接区域穿梭,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第二种是机器人抓具上件,工人在白车身侧围焊接区域外将工件采用吊具的方式勾取到放置台上,然后机器人抓具将工件抓取,运输到主线侧围焊接工位,实现工件与白车身下车体合拼精确定位,此运输方式自动化程度高,对抓具的轻量化要求比较高,因白车身侧围板件重量较重,在实现两车型共用抓具上的定位夹紧单元特别多的情况下,搬运机器人携带抓具和板件会频繁出现超负载的情况。
并且,现有技术中的白车身主线侧围上件机构通常需要借助龙门架作为框架结构,共用型抓具也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以上龙门架和复杂结构的共用型抓具都会牺牲白车身侧围上件的操作空间,不利于人工操作或者机械臂的自动装配,也不利于多车型的通用。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通过优化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的整体结构,以同时实现结构简化、操作空间大以及通用性强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底部框架上对称设有一对滑台座,所述滑台座的顶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表面设置有零点定位法兰座,所述零点定位法兰座的正下方且位于所述滑台座的表面设置有方形垫片,所述方形垫片的表面设置有支撑块。
进一步,所述底部框架的长轴中轴线两侧且位于所述底部框架的顶端对称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设置有“凹”型滑块连接座,所述滑块连接座的顶端设置有防尘盖板,所述防尘盖板的顶端设置有滑台座。
进一步,所述底部框架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气缸安装座,所述气缸安装座,的顶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设置有气缸浮动接头,所述气缸浮动接头的端部设置有开口销,所述滑台座与所述气缸浮动接头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滑台连接块,所述滑台连接块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气缸浮动接头相配合的销轴连接块,所述气缸浮动接头与所述销轴连接块通过气缸销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尘盖板的两端设置有设置有防尘盖板支撑块,所述防尘盖板的形状为U形。
进一步,滑台座安装在滑块连接座上,滑台座框架采用方管制成,滑台座台面为钢板制成。
进一步,所述底部框架的端部且位于所述防尘盖板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安装座一和限位安装座二,所述限位安装座一和限位安装座二上设置有限位调整块垫片,所述安装座一和限位安装座二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安装座一和限位安装座二上的表面管穿设置有缓冲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白车身主线侧围新的上件装置,在自动化程度低的焊装车间,替代人工使用吊具的方式将零件运输到白车身侧围上件合拼工位。本发明专利实现了白车身侧围混线生产,可适应不同车型侧围夹具工装的切换,解决了机器人抓手上件因车型共用抓具频繁超负载设备改造困难的情况,并同时实现结构简化、操作空间大以及通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零件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综合局部放大图。
图中:
1、底部框架;2、防尘盖板支撑块;3、滑轨;4、滑块;5、滑块连接座;6、防尘盖板;7、气缸安装座;8、气缸;9、限位块;10、安装座一;11、缓冲器;12、气缸销轴;13、限位安装座二;14、限位调整块垫片;15、开口销;16、气缸浮动接头;17、销轴连接块;18、滑台连接块;19、滑台座;20、立柱;21、方形垫片;22、支撑块;23、零点定位法兰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包括底部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1的长轴中轴线两侧且位于所述底部框架1的顶端对称设置有滑轨3,所述滑轨3的表面设置有滑块连接座5,所述滑块连接座5的顶端设置有防尘盖板6,所述防尘盖板6的顶端设置有滑台座19,所述底部框架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一端设置有气缸浮动接头16,所述滑台座19与所述气缸浮动接头16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滑台连接块18,所述滑台连接块18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气缸浮动接头16相配合的销轴连接块17,所述气缸浮动接头16与所述销轴连接块17通过气缸销轴12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防尘盖板6来说,所述防尘盖板6的两端设置有设置有防尘盖板支撑块2,所述防尘盖板的形状为U形,避免粘黏飞溅的焊渣以及空气中其他的杂质,采用U型的防尘盖板6安装在防尘盖板支撑块上2,确保滑轨整个封闭,每条滑轨上需至少3个滑块,保证滑台座19安装的稳定性,避免滑块受力超载荷。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底部框架1来说,所述底部框架1的端部且位于所述防尘盖板6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安装座一10和限位安装座二13,所述限位安装座一10和限位安装座二13上设置有限位调整块垫片14,所述安装座一10和限位安装座二13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安装座一10和限位安装座二13上的表面管穿设置有缓冲器11,从而有利于给给设备减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滑台座19来说,所述滑台座19的顶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立柱20,所述立柱20的表面设置有零点定位法兰座23,所述零点定位法兰座23的侧面且位于所述立柱20的表面设置有方形垫片21,所述方形垫片21的表面设置有支撑块22,通过方形垫片21调节支撑块22的高度,从而达到在焊接生产区域抓具在零点定位装置上实现精确固定,保证焊接的重复性精度,也可达到不同抓具在零点定位装置上快速切换的目的,既能实现搬运和设备的精确定位,又能提高搬运机器人的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底部框架1来说,所述底部框架1本体采用100X200壁厚10mm的矩形方管焊接而成,底部框架1上焊接的滑台座面板需25mm厚搭配底部矩形方管“十字”型的焊接方式保证整个面板的刚性,底部框架1四周需预留10个地脚螺栓的贴板,保证底部框架固1定在地面的稳定性,框架正正中间预留大凹槽,避免与主线设备干涉。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滑块连接座5来说,所述滑块连接座5需做成“凹”型,避开U型的防尘盖板6,且滑块连接座的每个倒角处需做圆角处理,防止应力集中而导致零件开裂。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滑台座19来说,所述滑台座19安装在滑块连接座上,滑台座框架采用80X80壁厚6mm的方管制成,滑台座台面采用14mm厚的钢板,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起到防尘作用。可供人工踩踏,方面装置的操作和维修,增大了人工操作的空间自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滑轨3来说,所述滑轨3附近需搭配限位块9,保证气缸推动滑台座19时滑块在前进位和后退位的往复精度,每个限位块9需搭配3mm垫片14一起使用,保证可调性,限位面的安装孔做沉孔,方便安装螺钉。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气缸8来说,所述气缸8采用平躺的形式安装在滑台座19的正中间,气缸活塞杆7的接头使用浮动接头16,避免安装调试时,气缸8出现卡顿,连接气缸8的销轴需确保使用直径20mm以上保证刚性,销轴两端使用开口销15卡死,防脱。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连接块17来说,所述连接块17,使用“凹”形卡边得形式固定在滑台连接块18上,防脱,增加销轴连接块和滑台连接块之间装配的紧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零点定位法兰座23来说,所述零点定位法兰座23是一种快速切换的装置,通常使用在机床上工装的快换,需配合与之配套的零点定位凸头一起使用,以达到“即插即固定”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零点定位法兰座23来说,所述零点定位法兰座23安装在左右侧立柱20的侧面上,立柱整体采用80X80壁厚5mm方管焊接而成,底面焊接大底板,另一侧需用方管焊接成加强筋的样式,增加整体立柱的结构强度,立柱底板上两销六钉的形式,确保此立柱安装在滑台座上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零点定位法兰座23来说,零点定位法兰座23的正下方,使用50X50mm的支撑块辅助支撑装配后的侧围夹具,减少零点定位法兰座23在Z向受到的剪切力,保证立柱上零点定位法兰座上安装侧围夹具后整体的稳定性,辅助支撑下面使用方型垫片21,保证可调性,支撑块与侧围夹具的接触面采用“楔面”的配合形式,保证侧围夹具装配的可通过性。该结构简单,可靠。无需龙门架就能实现,消除了龙门架带来的操作空间受限的问题,机械臂和人工操作自由度大。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气缸8伸出推动滑台座19运动到两侧,碰到后方限位块安装座上的缓冲器并减速,滑台座19后方安装的限位块和后方底部框架1上限位块安装座上的限位块9碰撞,完成整个滑台座19后退位的精定位动作,此时人工使用吊具将侧围工件勾取放入装配在立柱上的侧围夹具中,实现工件的精确定位,待侧围夹具上的夹紧单元夹紧后,气缸8缩回推动滑台座19朝内侧运动,滑台座19前方安装的限位块9和底部框架1前方限位块安装座上的限位块碰撞,完成整个滑台座19前进位的精定位动作,此时滑台座19已携带侧围工件完成白车身主线左右侧围的合拼动作,后续等人工或焊接机器人焊接完毕后,滑台座19退回到后退位即可,如后续有车型切换,需要新增或者改造侧围夹具,只需要将立柱20上零点定位法兰23和侧围夹具上的零点定位凸头分离,且侧围夹具脱离滑台座上的支撑块,即可完成侧围夹具的拆卸工作,待改造完毕,或是有新车型追加,只需要换上相应的侧围夹具装配到滑台座19立柱上的零点定位法兰座23上即可完成车型切换的动作。
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白车身主线侧围新的上件装置,在自动化程度低的焊装车间,替代人工使用吊具的方式将零件运输到白车身侧围上件合拼工位。
本发明专利实现了白车身侧围混线生产,可适应不同车型侧围夹具工装的切换,解决了机器人抓手上件因车型共用抓具频繁超负载设备改造困难的情况,并同时实现结构简化、操作空间大以及通用性强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框架(1)上对称设有一对滑台座(19),所述滑台座(19)的顶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立柱(20),所述立柱(20)的表面设置有零点定位法兰座(23),所述零点定位法兰座(23)的正下方且位于所述滑台座(19)的表面设置有方形垫片(21),所述方形垫片(21)的表面设置有支撑块(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1)的长轴中轴线两侧且位于所述底部框架(1)的顶端对称设置有滑轨(3),所述滑轨(3)的表面设置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顶端设置有“凹”型滑块连接座(5),所述滑块连接座(5)的顶端设置有防尘盖板(6),所述防尘盖板(6)的顶端设置有滑台座(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气缸安装座(7),所述气缸安装座(7),的顶端设置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一端设置有气缸浮动接头(16),所述气缸浮动接头(16)的端部设置有开口销(15),所述滑台座(19)与所述气缸浮动接头(16)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滑台连接块(18),所述滑台连接块(18)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气缸浮动接头(16)相配合的销轴连接块(17),所述气缸浮动接头(16)与所述销轴连接块(17)通过气缸销轴(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板(6)的两端设置有设置有防尘盖板支撑块(2),所述防尘盖板的形状为U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台座(19)安装在滑块连接座(5)上,滑台座框架采用方管制成,滑台座台面为钢板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1)的端部且位于所述防尘盖板(6)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安装座一(10)和限位安装座二(13),所述限位安装座一(10)和限位安装座二(13)上设置有限位调整块垫片(14),所述安装座一(10)和限位安装座二(13)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安装座一(10)和限位安装座二(13)上的表面管穿设置有缓冲器(11)。
CN202010262750.1A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 Pending CN112935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2750.1A CN112935660A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2750.1A CN112935660A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5660A true CN112935660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34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2750.1A Pending CN112935660A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5660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79238U (zh) * 2011-01-28 2011-09-21 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推进式白车身焊装夹具机构
CN202212731U (zh) * 2011-09-14 2012-05-09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柔性白车身焊装夹具
CN102601554A (zh) * 2012-03-23 2012-07-2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输送转换架
CN104148860A (zh) * 2014-08-14 2014-11-19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焊装线总拼夹具
CN204353683U (zh) * 2014-11-24 2015-05-27 重庆山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夹具底座
CN205764641U (zh) * 2016-06-23 2016-12-07 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压装定位装置
CN205852116U (zh) * 2016-08-09 2017-01-04 新乡市勤工机械有限公司 自动焊接机器人气动行走机构
CN206169532U (zh) * 2016-09-27 2017-05-17 深圳泛宇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白车身主焊线和下车身焊线的柔性台车
CN108857214A (zh) * 2018-07-03 2018-11-23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台车夹具切换系统
CN108890206A (zh) * 2018-08-29 2018-11-27 广州德恒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白车身焊装柔性总拼的侧围夹具框定位夹紧装置
CN109014745A (zh) * 2018-09-30 2018-12-18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总拼定位装置
CN208391289U (zh) * 2018-03-29 2019-01-18 广州瑞松北斗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制造生产线的柔性主拼系统
CN109262173A (zh) * 2018-11-13 2019-01-25 安徽巨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白车身总拼抓手的定位装置
CN208713787U (zh) * 2018-09-20 2019-04-09 深圳市盛泰奇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防尘盖板下垂的长行程直线模组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79238U (zh) * 2011-01-28 2011-09-21 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推进式白车身焊装夹具机构
CN202212731U (zh) * 2011-09-14 2012-05-09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柔性白车身焊装夹具
CN102601554A (zh) * 2012-03-23 2012-07-2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输送转换架
CN104148860A (zh) * 2014-08-14 2014-11-19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焊装线总拼夹具
CN204353683U (zh) * 2014-11-24 2015-05-27 重庆山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夹具底座
CN205764641U (zh) * 2016-06-23 2016-12-07 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压装定位装置
CN205852116U (zh) * 2016-08-09 2017-01-04 新乡市勤工机械有限公司 自动焊接机器人气动行走机构
CN206169532U (zh) * 2016-09-27 2017-05-17 深圳泛宇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白车身主焊线和下车身焊线的柔性台车
CN208391289U (zh) * 2018-03-29 2019-01-18 广州瑞松北斗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制造生产线的柔性主拼系统
CN108857214A (zh) * 2018-07-03 2018-11-23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台车夹具切换系统
CN108890206A (zh) * 2018-08-29 2018-11-27 广州德恒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白车身焊装柔性总拼的侧围夹具框定位夹紧装置
CN208713787U (zh) * 2018-09-20 2019-04-09 深圳市盛泰奇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防尘盖板下垂的长行程直线模组
CN109014745A (zh) * 2018-09-30 2018-12-18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总拼定位装置
CN109262173A (zh) * 2018-11-13 2019-01-25 安徽巨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白车身总拼抓手的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5408B (zh) 白车身顶盖装焊用柔性抓手及白车身顶盖输送系统
CN108098196B (zh) 一种断路器机器人装配焊接自动生产线
CN103896032A (zh) 直轨侧围输送车
CN110732878B (zh) 一种汽车平衡杆工装
CN110961840A (zh) 一种可定位的agv驮动的柔性台车
CN112355947B (zh) 一种前端模块合装夹具
CN112935660A (zh) 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
CN110434540B (zh) 一种用于suv类螺簧座及稳定杆支架总成、油管支架总成与桥壳本体总成拼装焊接夹具
CN212734705U (zh) 一种白车身侧围上件装置
CN219212341U (zh) 一种薄壁件车加工工装
CN217050586U (zh) 一种变形抓手和变形docking设备的定位系统
CN114274177A (zh) 一种机器人双头夹具及自动抓取系统
CN220011290U (zh) 高效的螺母传送装置
CN22073963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转移机构
CN211249744U (zh) 一种汽车弹簧夹具
CN219275871U (zh) 车梁抓取夹具
CN212771771U (zh) 一种自松紧轨枕螺栓作业装置
CN219945951U (zh) 一种耐久性试验工装设备
CN212771772U (zh) 一种自松紧轨枕螺栓作业车
CN221019942U (zh) 一种承载鞍立式加工卡具
CN214868368U (zh) 一种前簧吊耳焊接工装
CN220612930U (zh) 一种后角轴承螺栓拧紧设备
CN219525257U (zh) 一种使用便捷的组装式汽车工装夹具
CN217513754U (zh) 升降机连接圆管装配工装
CN213536467U (zh) 一种汽车前端模块的定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