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3307A -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3307A
CN112903307A CN202110070195.7A CN202110070195A CN112903307A CN 112903307 A CN112903307 A CN 112903307A CN 202110070195 A CN202110070195 A CN 202110070195A CN 112903307 A CN112903307 A CN 112903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late
groove
cavity
movab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01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03307B (zh
Inventor
徐胜和
陈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und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und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und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und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701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3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3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3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03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3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078Shock-testing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ir Bag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室和设于所述测试室一端的导板,所述导板一端搭于所述测试室上,所述测试室底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顶部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推板,当所述活动板往所述第二活动槽内移动时,所述第一推板从所述第三活动槽内伸出;当所述活动板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移出时,所述第一推板进入到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将整车的撞击测试放置在测试室内进行,检测人员可站在室外进行观测,避免撞击产生的碎片飞溅对检测人员造成伤害,增加汽车安全气囊测试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气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激增和车速的提高,交通事故变得频繁和严重,汽车的安全性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安全气囊是补充约束系统与三点式安全带配套使用的安全系统。作用是减少撞车带来的巨大惯性力对司乘人员造成的二次碰撞伤害,缓和司乘人员受到的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保护司乘人员安全。汽车安全气囊又分为DAB、PAB、SAB、PAS、CAB、ECU等种类。
汽车安全气囊一般包括传感器(sensor)、电控单元(ECU)、气体发生器(inflator)、气囊袋(bag)与支架等。当汽车的碰撞传感器受到的冲量超过规定值时,电控单元向气体发生器发出一个触发脉冲,触发发生器中的雷管,雷管爆炸击穿气体发器的燃料盒,将固体燃料点燃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氮气),气体快速地通过过滤器过滤冷却后冲入气囊袋。气囊袋在20~50ms内膨胀达到最大容积,与安全带配合保护车内司乘人员安全。
汽车在出厂前均需要做安全测试,对于安全气囊的测试一般采用整车撞击测试,然而,在整车测试期间,车辆被毁坏并且因此不能被再使用,车辆撞击产生的多个碎片散落在地面上,车头飞溅的碎片容易对测试人员造成伤害,后期对于碎片的清理工序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室和设于所述测试室一端的导板,所述导板一端搭于所述测试室上,所述测试室底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顶部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推板,当所述活动板往所述第二活动槽内移动时,所述第一推板从所述第三活动槽内伸出;当所述活动板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移出时,所述第一推板进入到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将整车的撞击测试放置在测试室内进行,检测人员可站在室外进行观测,避免撞击产生的碎片飞溅对检测人员造成伤害,增加汽车安全气囊测试时的安全性;汽车撞击结束后,汽车产生的碎片散落在活动板上,在将汽车从测试室内移出后,活动板往第二活动槽内移动,活动板带动碎片一同移动,碎片与第二活动槽侧壁相接触,在第二活动槽侧壁作用下将碎片从活动板上推落,碎片自动掉落至空腔内,对碎片做收集,降低后期清理碎片的难度;当活动板进入到第二活动槽内后,活动板上的碎片均掉落至空腔内,活动板从第二活动槽内伸出,此时第一推板进入到第三活动槽内,避免第一推板随活动板移动时将碎片推送至空腔内部;当活动板第二次往第二活动槽内移动时,第一推板从第三活动槽内伸出,第一推板随活动板移动,第一推板推动碎片往空腔外侧移动,将空腔内的碎片从空腔内推出,以便对空腔内的碎片做清理,避免空腔内堆满造成测试室的无法使用;在导板设置下,为汽车提供过渡阶段,使汽车更易进入到测试室内,以便对汽车做安全气囊的测试。
所述活动板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测试室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顶部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传动轮,所述测试室侧壁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传动腔内,所述传动轮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支撑块。
所述第一推板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穿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有第三限位弹簧;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推板往所述通槽外移动的推块,所述推块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推块为两组,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上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弹簧,当所述推块推动所述第二推板从所述通槽内伸出后,所述第二支撑块移动至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
所述第一活动腔底部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四滑槽一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弹簧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支撑块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第四滑槽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一推杆。
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弹簧顶端固连于所述第三活动槽顶部,所述第一连接块底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杆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三连接弹簧,所述第三连接弹簧底端固连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底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第四连接弹簧,所述第四连接弹簧一端设有第三推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推板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板。
所述第三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三支撑块侧壁上设有第一斜槽;所述第五活动槽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配合的第三推杆;所述第五活动槽顶部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棘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五连接弹簧,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往下运动第四推板,所述第二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四推板往上运动的第四推杆。
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连接块侧壁上设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腔相通第四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五推板,所述第五推板底部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四推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杆底部,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六推板,所述第六推板一端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六推板上设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从所述第三活动腔内穿出。
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第五活动腔内设有第七推板,所述第七推板上设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七推板上设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从所述第五活动腔内穿出,所述第五活动腔侧壁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腔相通;所述第二推杆上设有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七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支撑弹簧一端设有第五推杆;所述第四推杆上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一端设有第六推杆。
所述测试室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六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第七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七连接杆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第三连接板底部设有抹布,所述第六连接杆上设有第一储水腔,所述第一储水腔底部设有多个第四通孔,所述第三连接板为多孔板;所述测试室内壁上设有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与所述第十活动槽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上设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六连接杆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七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七连接杆相配合的连接孔。
所述第二凹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储水腔相通的进水口,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储水腔,所述第二储水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进水口相对应的出水口;所述第二凹槽底部设有第三支撑弹簧,所述第三支撑弹簧顶端设有支撑板,所述连接孔内壁上设有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二限位弹簧,所述第二限位弹簧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底部设有第二斜槽,所述固定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九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六活动腔,所述第六活动腔内设有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底部设有第八推板,所述第六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六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六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棘齿,所述第十二活动槽一侧设有第七活动腔,所述第七活动腔与所述第十二活动槽通过一第五通孔相通,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六连接弹簧,所述第六连接弹簧一端设有第九推板;所述第六活动腔顶部设有第八活动腔,所述第八活动腔内设有第七连接板,所述第七连接板底部设有第七推杆,所述第七推杆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腔内,所述第七连接板顶部设有第七连接弹簧,所述第七连接板上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九推板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将整车的撞击测试放置在测试室内进行,检测人员可站在室外进行观测,避免撞击产生的碎片飞溅对检测人员造成伤害,增加汽车安全气囊测试时的安全性;汽车撞击结束后,汽车产生的碎片散落在活动板上,在将汽车从测试室内移出后,活动板往第二活动槽内移动,活动板带动碎片一同移动,碎片与第二活动槽侧壁相接触,在第二活动槽侧壁作用下将碎片从活动板上推落,碎片自动掉落至空腔内,对碎片做收集,降低后期清理碎片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B处放大图。
图7为图2中沿C-C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的C处放大图。
图9为图2中沿D-D处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D处放大图。
图11为图2中沿E-E处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的E处放大图。
图13为图2中沿F-F处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中的F处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16为图15中沿G-G处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5中沿H-H处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7中的G处放大图。
图19为图15中沿I-I处的剖视图。
图20为图19中的H处放大图。
图21为图15中沿J-J处的剖视图。
图22为图21中的I处放大图。
图23为图15中沿K-K处的剖视图。
图24为图23中的J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4所示,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室1和设于所述测试室1一端的导板11,所述导板11一端搭于所述测试室1上,所述测试室1底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顶部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底部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推板22,当所述活动板2往所述第二活动槽内移动时,所述第一推板22从所述第三活动槽内伸出;当所述活动板2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移出时,所述第一推板22进入到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将整车的撞击测试放置在测试室内进行,检测人员可站在室外进行观测,避免撞击产生的碎片飞溅对检测人员造成伤害,增加汽车安全气囊测试时的安全性;汽车撞击结束后,汽车产生的碎片散落在活动板上,在将汽车从测试室内移出后,活动板往第二活动槽内移动,活动板带动碎片一同移动,碎片与第二活动槽侧壁相接触,在第二活动槽侧壁作用下将碎片从活动板上推落,碎片自动掉落至空腔内,对碎片做收集,降低后期清理碎片的难度;当活动板进入到第二活动槽内后,活动板上的碎片均掉落至空腔内,活动板从第二活动槽内伸出,此时第一推板进入到第三活动槽内,避免第一推板随活动板移动时将碎片推送至空腔内部;当活动板第二次往第二活动槽内移动时,第一推板从第三活动槽内伸出,第一推板随活动板移动,第一推板推动碎片往空腔外侧移动,将空腔内的碎片从空腔内推出,以便对空腔内的碎片做清理,避免空腔内堆满造成测试室的无法使用;在导板设置下,为汽车提供过渡阶段,使汽车更易进入到测试室内,以便对汽车做安全气囊的测试。
所述活动板2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21,所述测试室1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21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顶部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21相配合的传动轮121,所述测试室1侧壁上设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传动腔内,所述传动轮121设于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上;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支撑块;第三活动槽四周均设置有侧壁,以增加活动板整体的结构强度,使活动板有更好的支撑效果;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活动槽相配合,从将活动板两端为活动板提供支撑力,以保证活动板在伸出时能够充当测试室底面,保证测试室的结构稳定性;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相配合,为活动板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驱动电机为活动板移动提供动力,保证活动板移动的稳定性,使活动板在水平位置上移动起到封闭空腔作用,同时使活动板在往第二活动槽内移动时更好的与第二活动槽侧壁相接触,将活动板上的碎片推入到空腔内,对活动板表面起良好的清理作用。
所述第一推板22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穿设有第二推板23,所述第二推板23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板231,所述第一限位板231上设有第三限位弹簧232;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推板23往所述通槽外移动的推块24,所述推块24上设有第一连接杆241,所述推块24为两组,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二支撑块27,所述第二支撑块27上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弹簧271,当所述推块24推动所述第二推板23从所述通槽内伸出后,所述第二支撑块27移动至所述第一连接杆241一端;第一推板处于第三活动槽内时,第二推板处于第一活动腔内,此时第二支撑块处于第一连接杆下方,第一推板能够在第三活动槽内做上下运动;当第一推板从第三活动槽内移出后,推块推动第一限位板往第一活动腔外侧移动,第二推板从通槽内伸出,利用第二推板增加第一推板的宽度,使第一推板侧壁与空腔内壁相接触,以便在第一推板移动时推动整个空腔内的碎片移动,对空腔内起到良好的清理作用;推块将第二推板从通槽内推出后,第二支撑块移动至第一连接杆一端,此时的第二支撑块处于两个第一连接杆之间,利用第二支撑块为第一连接杆提供支撑效果,保证第二推板持续从通槽内伸出,以便将整个空腔内的碎片往空腔外推送;在推块将第一推板从通槽内推出后,两个第一连接杆的间距大于第二支撑块宽度,第一连接弹簧推动第二支撑块自动往上运动,第二支撑块自动移至两个第一连接杆之间,为第二推板提供支撑力,保证第二推板使用的可靠性。
所述第一活动腔底部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设有第二连接杆29,所述第四滑槽一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93,所述第二连接杆29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弹簧291,所述第一限位弹簧291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292,所述第二支撑块27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29相配合的第二滑槽,第一限位块顶部设有斜面,所述第二滑槽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第四滑槽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一推杆13;第二支撑块往下运动时,开口与第二连接杆相错开,第一限位块与第二滑槽侧壁相接触,在斜面作用下推动第一限位块往第四活动槽内移动,第二连接杆插入到第二滑槽内后,第一限位块从第四活动槽内伸出,第一限位块抵在第二滑槽底部,将第二支撑块固定在第一活动槽底部,使第二推板处于第一活动腔内,以便将第一推板收入到第三活动槽内,避免第一推板往上运动时第二推板与第三活动槽侧壁产生碰撞;当活动板从第二活动槽内伸出后,活动板一端移动至第一支撑块顶部位置,推块推动第二推板往第一活动腔外侧移动,推杆推动第二连接杆在第四活动槽内移动,第一限位块移动至开口位置处,第一连接弹簧推动第二支撑块往上运动,第一限位块直接从开口内脱出,第二支撑块正常上升至两个第一连接杆之间,利用第二支撑块为第一连接杆提供支撑力,保证第二推板使用的稳定性;利用第一限位块的方式将第二支撑块固定,避免第二支撑块抵在第一连接杆上阻碍第一连接杆的移动,保证第二推板在推块作用下正常从通槽内伸出。
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块25,所述第一连接块25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弹簧251,所述第二连接弹簧251顶端固连于所述第三活动槽顶部,所述第一连接块25底部设有第二滑块254,所述第一连接杆241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254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杆241底部设有第三连接弹簧243,所述第三连接弹簧243底端固连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底部,第三连接弹簧顶部可通过滑块的方式连接于第一连接杆底部,使第一连接杆在移动时不会带动第三连接弹簧扭曲;所述第一连接块25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二连接块255,所述第二连接块255上设有第四连接弹簧253,所述第四连接弹簧253一端设有第三推板252,所述第一连接杆241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推板252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板242;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三滑槽的配合连接于第一连接块底部;当活动板进入到第二活动槽内时,在第二连接弹簧和第三连接弹簧作用下,第一连接块和第一推板往第三活动槽顶部移动,第二推板抵在第三活动槽侧壁上,第二推板限制第一推板移动,第一推板在第二推板限位下无法移动,第一连接块相对于第一推板往上运动,第一连接块带动第一连接杆一同往上运动,第一连接杆移动后从第二支撑块一侧移开,第一连接杆失去支撑力后第三限位弹簧推动第二推板往第一活动腔内部移动,第二推板进入到第一活动腔内后,第一推板在第三连接弹簧作用下继续往上运动,使第一推板进入到第三活动槽内,避免活动板在往第二活动槽外侧移动时将碎片往空腔内部推送;第一推板在往上运动时带动第二支撑块往上运动,第二支撑块抵在第一支撑杆底部后第一连接弹簧受到压缩,第二支撑块相对第一推板往下运动,第二连接杆插入到第二滑槽内将第二支撑块固定,将第一推板可靠的收在第三活动槽内。
所述第三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支撑块26,所述第三支撑块26侧壁上设有第一斜槽;所述第五活动槽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推杆130,所述第二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配合的第三推杆120;所述第五活动槽顶部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第二连接板230,所述第二连接板230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棘齿,所述第二连接板230上设有第五连接弹簧2301,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板230往下运动第四推板2203,所述第二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四推板2203往上运动的第四推杆;活动板从第二活动槽内伸出后,活动板一端移动至第一支撑块顶部,第二推杆插入到第一通孔内,第二推杆推动第三支撑块在第五活动槽内移动,第一斜槽抵在第一推板侧壁上,在第三支撑块的移动下将第一推板从第三活动槽内推出,第一推板往下运动,第一推板往下运动后,第一斜槽和第一连接块侧壁相接触,第三支撑块推动第一连接块往下运动,使第一推板和第一连接块均从第三活动槽内伸出,活动板继续往前移动时第一推杆持续推动第三支撑块移动,当活动板移动至侧壁与空腔内壁相接触后,第三支撑块移动至第一推板和第一连接块顶部,利用第三支撑块为第一推板和第一连接块提供支撑力,使第一推板持续从第三活动槽内伸出,以便在活动板往第二活动槽内移动时推动空腔内碎片往空腔外移动;第三支撑块在第六活动槽内移动时与第二连接板底部的第一棘齿相接触,在第一棘齿作用下对第三支撑块起固定作用,使第三支撑块移动后被固定在第五活动腔一端,以便利用第三支撑块为第一推板提供稳定支撑力,使第一推板持续从第三活动槽内伸出,对空腔内碎片起推送作用;当活动板进入到第二活动槽内后,第四推杆推动第四推板往上运动,第四推板不再抵住第二连接板,第五连接弹簧拉动第二连接板往上运动,第二连接板不与第三支撑块相接触,活动板继续移动后,第三推杆插入到第三通孔内,第三推杆推动第三支撑块往第五活动槽另一端移动,将第三支撑块从第一推板顶部移开,第二连接弹簧拉动第一连接块往上运动,第一连接块往上运动后带动第一推板往上运动,使第一推板重新进入到第三活动槽内,完成第一推板的复位。
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第三连接块220,所述第三连接块220上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连接块侧壁上设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腔相通第四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五推板2201,所述第五推板2201底部设有第三连接杆2202,所述第四推板2203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杆2202底部,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六推板2204,所述第六推板2204一端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205,所述第六推板2204上设有第四连接杆2206,所述第四连接杆2206从所述第三活动腔内穿出;第三活动腔内的气流抵在第五推板上,为第五推板提供推力,第五推板推动第四推板移动至第六活动槽底部,第四推板抵在第二连接板上,在第四推板作用下将第二连接板固定在第六活动槽底部,使第一棘齿处于第五活动槽内,从而使第三支撑块在移动时与第二连接板底面相接触,以便在第三支撑块移动后对第三支撑块做固定;活动板进入到第二活动槽内后,第四推杆插入到第六活动槽内,第四推杆推动第四连接杆往第三活动腔内移动,第四连接杆推动第六推板往第四活动腔内移动,第六推板移动后第三活动腔的空间增加,第三活动腔内的空气进入到第四活动腔内,第三活动腔内的空气不足以推动第五推板,第五连接弹簧拉动第二连接板往上运动,第二连接板推动第四推板往上运动,第二连接板进入到第六活动槽内,第一棘齿脱开与第三支撑块的接触,随后第三推杆插入到第五活动槽内,第三推杆推动第三支撑块往回移动,第三支撑块从第一推板顶部移开,第二连接弹簧拉动第一推板往上运动,第一推板进入到第三活动槽内,完成第一推板的复位;当活动板从第二活动槽内伸出后,第四推杆与第四连接杆脱开接触,第二复位弹簧推动第六推板往回移动,第六推板往回移动时推动第四活动腔内的空气进入到第三活动腔内,第三活动腔内的气压增加后推动第五推板往下运动,第五推板带动第四推板往下运动,第二连接板在第四推板作用下伸入到第五活动槽内,使第一棘齿与第三支撑块形成配合,以便在第一棘齿作用下在将移动后的第三支撑块固定。
所述活动板2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第五活动腔内设有第七推板210,所述第七推板210上设有第三复位弹簧2101,所述第七推板210上设有第五连接杆2102,所述第五连接杆2102从所述第五活动腔内穿出,所述第五活动腔侧壁上设有连接管28,连接管为软管,所述连接管28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腔相通;所述第二推杆130上设有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七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支撑弹簧1302,所述第一支撑弹簧1302一端设有第五推杆1301;所述第四推杆上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一端设有第六推杆;活动板从第二活动槽内移出时,第五推杆插入到第一通孔内,第五推杆推动第三支撑块在第五活动槽内移动,当第三支撑块在第五推杆作用下移动至第五活动槽一端后,活动板继续往空腔一端移动,第五连接杆抵在测试室内壁上,活动板移动时使第五连接杆相对活动板移动,第七推板往第五活动腔内移动,第七推板移动挤压第五活动腔内空气,第五活动腔内的空气进入到连接管内,在连接管作用下将气流导入到第二活动腔内,第二活动腔内的气压增加后推动第三推板往外移动,第三推板推动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一连接杆随第一连接板一同移动,推块推动第二推板往通槽外侧移动,此时第一推杆推动第二连接杆在第四滑槽内移动,第一限位块移动至开口位置处,两组第一连接杆股分开后第二支撑块即往上运动,第二支撑块抵在两组第一连接杆之间,利用第二支撑块为第一连接杆起支撑作用,保证第二推板从通槽内持续伸出,保证第二推板使用的稳定性;在第七活动槽设置下,使第五推杆在推动第三支撑块移动后活动板相对第五推杆能够继续移动,保证第一连接块块和第一推板从第三活动槽内伸出后第七推板再移动使第三推板伸出,从而使第三推板在伸出时直接与第一连接板接触推动第一连接杆移动;活动板往第二活动槽内移动时,第六推杆先与第四连接杆相接触,利用第六推杆推动第四连接杆移动,当第四推板失去支撑力后第三推杆才进入到第五活动槽内推动第三支撑块移动,避免第二连接板对第三支撑块的移动造成阻碍。
所述测试室1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六连接杆3,所述第六连接杆3底部设有第三连接板31,所述第三连接板31上设有第七连接杆311,所述第六连接杆3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七连接杆311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第三连接板31底部设有抹布,所述第六连接杆3上设有第一储水腔,所述第一储水腔底部设有多个第四通孔,所述第三连接板31为多孔板;所述测试室1内壁上设有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与所述第十活动槽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上设有第四连接板16,所述第六连接杆3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七连接杆32,所述第四连接板16上设有与所述第七连接杆32相配合的连接孔;第七连接杆与连接槽通过卡扣形成连接,第四连接板上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为橡胶管;当测试室在使用时,第六连接杆处于第一凹槽内,第六连接杆将第一凹槽填充,使测试室底面形成完整的平面,汽车可平稳的在测试室内开动,避免第一凹槽的出现对汽车的测试造成影响;当汽车测试结束后,需要对测试室内做清洗时,第四连接板往上运动,第四连接板带动第六连接杆往上运动,第六连接杆从第一凹槽内升起,抹布与测试室底面持平,输水管输送水流进入到第一储水腔内,水流通过第四通孔掉落在第三连接板上,水流浸湿抹布,第四连接板带动抹布在测试室内做水平移动,在抹布作用下对测试室底面做擦拭,以便自动对测试室底面做清理,降低对测试室内的清洗难度。
所述第二凹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储水腔相通的进水口,所述第四连接板16上设有第二储水腔,所述第二储水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进水口相对应的出水口;所述第二凹槽底部设有第三支撑弹簧33,所述第三支撑弹簧33顶端设有支撑板34,所述连接孔内壁上设有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二限位弹簧161,所述第二限位弹簧161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块162,所述第二限位块162底部设有第二斜槽,所述固定杆3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62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九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六活动腔,所述第六活动腔内设有第五连接板17,所述第五连接板17底部设有第八推板,所述第六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六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六连接板18,所述第六连接板18上设有多个第二棘齿,所述第十二活动槽一侧设有第七活动腔,所述第七活动腔与所述第十二活动槽通过一第五通孔相通,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六连接弹簧1101,所述第六连接弹簧1101一端设有第九推板110;所述第六活动腔顶部设有第八活动腔,所述第八活动腔内设有第七连接板191,所述第七连接板191底部设有第七推杆19,所述第七推杆19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腔内,所述第七连接板191顶部设有第七连接弹簧192,所述第七连接板191上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九推板110上;当第四连接板未与第六连接杆形成连接配合时,支撑弹簧推动支撑板往上运动,支撑板处于第二凹槽顶部位置,进水口处于支撑板下方,利用支撑板对进水口起封闭作用,避免杂质从进水口进入到第一储水腔内;在将第四连接板连接于第六连接杆上时,第四连接板往下移动,第四连接板推动支撑板往下运动,支撑板往下运动时第七连接杆从支撑板上穿出,第七连接杆插入到连接孔内,第二限位块移动至限位槽一侧后,第二限位弹簧推动第二限位块往限位槽内移动,第二限位块插入到限位槽内,此时进水口和出水口相对齐,在限位槽与第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下,将第四连接板与第六连接杆连接在一起;当需要对测试室做清洗时,第一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在磁力作用下吸引第五连接板往上运动,第八推板随第五连接板往上运动时推动第三滑块往上运动,第三滑块移动至第十活动槽一侧,第五连接板移动时与第二棘齿相配合,在第二棘齿作用下将第五连接板固定,避免第一电磁铁在断电后第四连接板即掉落至第九活动槽底部;输水管将水流输送至第二储水腔内后,第二储水腔内的水流通过出水口和进水口进入到第一储水腔内,第三滑块在第十活动槽内移动,利用抹布对测试室底面做清洗;测试室在清洗时活动板处于伸出状态,当测试室清洗完成后,活动板进入到第二活动槽内,此时第四连接板带动第六连接杆再次往测试室内部移动,将测试室内的水流和杂质推送至空腔内,以便对废水和杂质做收集;当测试室清洗结束后,第六连接板移动至第一凹槽上方,第三滑块处于第九活动槽内,第一电磁铁再次通电,第五连接板继续往上运动,第五连接板往上运动推动第七推杆往上运动,第七推杆带动第七连接板往上运动,连接绳拉动第九推板移动,第六连接板往第十二活动槽内移动,第二棘齿与第五连接板脱开接触,第五连接板往下掉落,第六连接杆往下掉落至第一凹槽内,第五连接板往下运动后第九推板在第六连接弹簧作用下复位,第七活动腔内的气流用过第五通孔往第十二活动槽内移动,第五通孔限制气流流动速度,使第五连接板有足够时间下落,以便将第六连接杆重新放入到第一凹槽内。
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二电磁铁,当需要将第四连接板与第六连接杆拆分时,第二电磁铁通电使第二限位块进入到第十一活动槽内,第二限位块从限位槽内脱出,可直接使第四连接板与第六连接杆脱开连接;所述空腔底部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设有载料板15,载料板顶部倾斜设置,使流动至载料板上的水流沿载料板顶面自动往外流动,将水流快速从空腔内排出,可通过将载料板从空腔内取出的方式快速对空气内做清理;测试室在使用时,通腔一端可放置接料盒,接料盒顶面与空腔底面持平,活动板在移动时从空腔内推出的碎片直接掉落至接料盒内,对空腔内清处的碎片做收集,避免碎片直接掉落在地面上,降低后期碎片清理难度。
本申请附图仅为示意图,其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调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室(1)和设于所述测试室(1)一端的导板(11),所述导板(11)一端搭于所述测试室(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室(1)底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顶部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底部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推板(22),当所述活动板(2)往所述第二活动槽内移动时,所述第一推板(22)从所述第三活动槽内伸出;当所述活动板(2)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移出时,所述第一推板(22)进入到所述第三活动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21),所述测试室(1)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21)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顶部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21)相配合的传动轮(121),所述测试室(1)侧壁上设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传动腔内,所述传动轮(121)设于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上;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支撑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板(22)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穿设有第二推板(23),所述第二推板(23)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板(231),所述第一限位板(231)上设有第三限位弹簧(232);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推板(23)往所述通槽外移动的推块(24),所述推块(24)上设有第一连接杆(241),所述推块(24)为两组,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二支撑块(27),所述第二支撑块(27)上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弹簧(271),当所述推块(24)推动所述第二推板(23)从所述通槽内伸出后,所述第二支撑块(27)移动至所述第一连接杆(241)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底部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设有第二连接杆(29),所述第四滑槽一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93),所述第二连接杆(29)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弹簧(291),所述第一限位弹簧(291)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292),所述第二支撑块(27)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29)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滑槽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一推杆(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块(25),所述第一连接块(25)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弹簧(251),所述第二连接弹簧(251)顶端固连于所述第三活动槽顶部,所述第一连接块(25)底部设有第二滑块(254),所述第一连接杆(241)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254)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杆(241)底部设有第三连接弹簧(243),所述第三连接弹簧(243)底端固连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底部;所述第一连接块(25)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二连接块(255),所述第二连接块(255)上设有第四连接弹簧(253),所述第四连接弹簧(253)一端设有第三推板(252),所述第一连接杆(241)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推板(252)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板(2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支撑块(26),所述第三支撑块(26)侧壁上设有第一斜槽;所述第五活动槽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推杆(130),所述第二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配合的第三推杆(120);所述第五活动槽顶部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第二连接板(230),所述第二连接板(230)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棘齿,所述第二连接板(230)上设有第五连接弹簧(2301),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板(230)往下运动第四推板(2203),所述第二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四推板(2203)往上运动的第四推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第三连接块(220),所述第三连接块(220)上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连接块侧壁上设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腔相通第四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五推板(2201),所述第五推板(2201)底部设有第三连接杆(2202),所述第四推板(2203)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杆(2202)底部,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六推板(2204),所述第六推板(2204)一端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205),所述第六推板(2204)上设有第四连接杆(2206),所述第四连接杆(2206)从所述第三活动腔内穿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第五活动腔内设有第七推板(210),所述第七推板(210)上设有第三复位弹簧(2101),所述第七推板(210)上设有第五连接杆(2102),所述第五连接杆(2102)从所述第五活动腔内穿出,所述第五活动腔侧壁上设有连接管(28),所述连接管(28)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腔相通;所述第二推杆(130)上设有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七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支撑弹簧(1302),所述第一支撑弹簧(1302)一端设有第五推杆(1301);所述第四推杆上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一端设有第六推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室(1)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六连接杆(3),所述第六连接杆(3)底部设有第三连接板(31),所述第三连接板(31)上设有第七连接杆(311),所述第六连接杆(3)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七连接杆(311)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第三连接板(31)底部设有抹布,所述第六连接杆(3)上设有第一储水腔,所述第一储水腔底部设有多个第四通孔,所述第三连接板(31)为多孔板;所述测试室(1)内壁上设有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与所述第十活动槽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上设有第四连接板(16),所述第六连接杆(3)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七连接杆(32),所述第四连接板(16)上设有与所述第七连接杆(32)相配合的连接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储水腔相通的进水口,所述第四连接板(16)上设有第二储水腔,所述第二储水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进水口相对应的出水口;所述第二凹槽底部设有第三支撑弹簧(33),所述第三支撑弹簧(33)顶端设有支撑板(34),所述连接孔内壁上设有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二限位弹簧(161),所述第二限位弹簧(161)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块(162),所述第二限位块(162)底部设有第二斜槽,所述固定杆(3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62)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九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六活动腔,所述第六活动腔内设有第五连接板(17),所述第五连接板(17)底部设有第八推板,所述第六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六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六连接板(18),所述第六连接板(18)上设有多个第二棘齿,所述第十二活动槽一侧设有第七活动腔,所述第七活动腔与所述第十二活动槽通过一第五通孔相通,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六连接弹簧(1101),所述第六连接弹簧(1101)一端设有第九推板(110);所述第六活动腔顶部设有第八活动腔,所述第八活动腔内设有第七连接板(191),所述第七连接板(191)底部设有第七推杆(19),所述第七推杆(19)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腔内,所述第七连接板(191)顶部设有第七连接弹簧(192),所述第七连接板(191)上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九推板(110)上。
CN202110070195.7A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 Active CN112903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0195.7A CN112903307B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0195.7A CN112903307B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3307A true CN112903307A (zh) 2021-06-04
CN112903307B CN112903307B (zh) 2022-08-30

Family

ID=76115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0195.7A Active CN112903307B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3307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17645A1 (en) * 2006-06-06 2008-01-24 Tony Garagiola Dumpster with a moveable false floor and method of collecting trash using the same
CN202330151U (zh) * 2011-11-18 2012-07-11 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冲击试验机的碎片收集和防护装置
US9046446B1 (en) * 2013-02-22 2015-06-02 Hunter Engineering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drive-over tire tread depth optical sensors
CN204389138U (zh) * 2014-12-31 2015-06-1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碎片收集器
CN107931312A (zh) * 2017-12-19 2018-04-20 吴英楷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CN108249070A (zh) * 2018-02-24 2018-07-06 重庆澳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机动车危险废物收集架
CN207985828U (zh) * 2018-01-05 2018-10-19 泸州岚燕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垃圾收集处理设备的箱体结构
CN109556883A (zh) * 2018-11-27 2019-04-02 宋凤玲 一种汽车无人驾驶实验模拟碰撞测定装置
CN209680947U (zh) * 2019-03-29 2019-11-26 南京迈森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理的轮毂冲压模具
CN210401029U (zh) * 2019-07-26 2020-04-24 昆山市源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塑料件用抗压检测装置
CN111872047A (zh) * 2020-07-30 2020-11-03 合肥城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微波预处理系统和具有该系统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CN212120069U (zh) * 2020-01-14 2020-12-11 上海优弗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实验用实验台
CN112093335A (zh) * 2020-09-09 2020-12-18 宁夏合力万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车
CN112179604A (zh) * 2020-10-29 2021-01-05 上海束零电脑有限公司 一种多变量移动设备显示屏破碎测试装置
CN112229593A (zh) * 2020-09-29 2021-01-15 潘梦缕 一种环保式的新能源汽车保险杠用冲击试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17645A1 (en) * 2006-06-06 2008-01-24 Tony Garagiola Dumpster with a moveable false floor and method of collecting trash using the same
CN202330151U (zh) * 2011-11-18 2012-07-11 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冲击试验机的碎片收集和防护装置
US9046446B1 (en) * 2013-02-22 2015-06-02 Hunter Engineering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drive-over tire tread depth optical sensors
CN204389138U (zh) * 2014-12-31 2015-06-1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碎片收集器
CN107931312A (zh) * 2017-12-19 2018-04-20 吴英楷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CN207985828U (zh) * 2018-01-05 2018-10-19 泸州岚燕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垃圾收集处理设备的箱体结构
CN108249070A (zh) * 2018-02-24 2018-07-06 重庆澳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机动车危险废物收集架
CN109556883A (zh) * 2018-11-27 2019-04-02 宋凤玲 一种汽车无人驾驶实验模拟碰撞测定装置
CN209680947U (zh) * 2019-03-29 2019-11-26 南京迈森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理的轮毂冲压模具
CN210401029U (zh) * 2019-07-26 2020-04-24 昆山市源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塑料件用抗压检测装置
CN212120069U (zh) * 2020-01-14 2020-12-11 上海优弗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实验用实验台
CN111872047A (zh) * 2020-07-30 2020-11-03 合肥城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微波预处理系统和具有该系统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CN112093335A (zh) * 2020-09-09 2020-12-18 宁夏合力万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车
CN112229593A (zh) * 2020-09-29 2021-01-15 潘梦缕 一种环保式的新能源汽车保险杠用冲击试验装置
CN112179604A (zh) * 2020-10-29 2021-01-05 上海束零电脑有限公司 一种多变量移动设备显示屏破碎测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3307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84099B (zh) 落水车辆用自动破窗装置
CN112903307B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测试系统
CN103395401A (zh) 汽车尾部安全气囊系统
CN104999991A (zh) 一种汽车被动安全系统
CN104129354A (zh) 一种防误伤安全气囊控制方法
CN201863682U (zh) 安全快速、可重复使用的外落式逃生窗
CN102019894A (zh) 一种车用安全气囊保护装置
CN204452311U (zh) 一种设置有碰撞传感器的保险杠
CN104602974B (zh) 用于机动车的安全装置
CN100381301C (zh) 带有主动防撞气囊保护功能汽车保险杠
CN204870889U (zh) 一种汽车被动安全系统
CN112478503A (zh) 一种废旧电池的回收装置
CN109204207A (zh) 一种汽车被动安全系统
CN202952941U (zh) 汽车防碰撞装置
CN106585723A (zh) 一种汽车防撞底盘
CN1634732A (zh) 具有主动气囊保护功能汽车保险杠
CN102167006B (zh) 汽车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器
CN2818238Y (zh) 汽车撞击缓冲装置
CN112160274A (zh) 一种置于公路下防止汽车坠崖的交通保护装置
CN106585554A (zh) 一种后排中间位置乘员用的安全气囊系统
CN208359976U (zh) 一种汽车碰撞防挤压座椅
CN100572147C (zh) 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及其保护方法
CN213292218U (zh)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系统
CN2048831U (zh) 乘员保护装置
CN21659417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安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